CN101732811B - 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2811B
CN101732811B CN2008101809982A CN200810180998A CN101732811B CN 101732811 B CN101732811 B CN 101732811B CN 2008101809982 A CN2008101809982 A CN 2008101809982A CN 200810180998 A CN200810180998 A CN 200810180998A CN 101732811 B CN101732811 B CN 1017328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safety
zone dividing
fire zone
div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09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2811A (zh
Inventor
信天民
谭广萍
刘文华
王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809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32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32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2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2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2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划分安全防火分区;(2)确定各个安全防火分区的类型;(3)确定各个安全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4)在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处设置防火边界设备。本发明方法能够对核岛厂房安全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防火分区,能够有效地隔离执行同一安全功能的不同安全系列的设备和部件,避免同一场火灾造成执行某个安全功能的不同系列设备产生共模失效。

Description

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核电厂核岛厂房的安全防火分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核电厂核岛厂房所采用的防火分区方法主要是针对火灾危害大的可燃物,其更倾向于针对火灾荷载进行防火分区。现有方法根据核电厂核岛厂房内设置的设备计算出火灾荷载值,将火灾荷载值较大的部分进行防火分区处理,着眼于将火灾消灭在源头。但是,这种处理方法不能对核岛厂房安全系统进行全面的防火分区,而且具有火灾情况下安全功能失效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其能够对核岛厂房安全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防火分区,能够有效地隔离执行同一安全功能的不同安全系列的设备和部件,避免同一场火灾造成执行某个安全功能的不同系列设备产生共模失效。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划分安全防火分区:
首先了解核岛厂房的土建结构、房间布局、安全系统设置,再依据隔离不同安全系列的原则,尽可能将核岛厂房内执行同一安全功能的不同系列的设备划分到不同的安全防火分区;
(2)确定各个安全防火分区的类型:
如果该安全防火分区内的可燃物含量满足扩散性火灾的要求,同时执行安全功能的设备又位于其中,并且该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的结构全部是实体隔墙,则认为该安全防火分区的性质是安全防火区(SFS);
如果该安全防火分区内的可燃物含量满足扩散性火灾或者局部性火灾的要求,同时执行安全功能的设备又位于其中,但是该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的结构存在假想墙体或开口墙体,无法进行实体隔离,则认为该安全防火分区的性质是安全防火小区(ZFS);
如果该安全防火分区的主要功能是为保证疏散人员、消防人员及应急人员的通行安全,在尽可能不设置可燃物并在有条件时保证良好通风或在无条件时隔断通风的情况下,则认为该安全防火分区的性质是人员疏散通道防火小区(ZFA);
如果该安全防火分区内的可燃物含量不满足扩散性火灾和局部性火灾的要求,同时该安全防火分区内未设执行安全功能的设备,又与保障人员人身安全无关,则认为该安全防火分区的性质是非安全防火小区(ZNS);
上述扩散性火灾为:在一个安全防火分区内,如果火灾发生在最不利点,在不采取灭火措施的前提下,火灾将蔓延至整个安全防火分区,此安全防火分区的火灾类型为扩散性火灾;
上述局部性火灾为:在一个安全防火分区内,即使火灾发生在最不利点,火灾也不会蔓延至整个安全防火分区,而且会自动熄灭,此安全防火分区的火灾类型为局部性火灾;
(3)确定各个安全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
根据每个安全防火分区内的可燃物含量及分区面积,计算得出火灾荷载密度,然后依据标准燃烧曲线得出每个安全防火分区的实际火灾持续时间;
每个安全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值应大于该安全防火分区的实际火灾持续时间;同时满足安全防火区(SFS)的耐火极限值大于或等于1.5小时,安全防火小区(ZFS)的耐火极限值大于或等于1.0小时,人员疏散通道防火小区(ZFA)的耐火极限值大于或等于1.0小时,非安全防火小区(ZNS)的耐火极限值与同它相邻的安全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值一致;
(4)在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处设置防火边界设备:
根据各安全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值,在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结构处设置满足耐火极限值要求的防火边界设备。
如上所述的一种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其步骤(4)所述的防火边界设备包括防火封堵、防火门、防火阀、排烟阀;对于存在贯穿件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结构,采用防火封堵;对于存在门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结构,采用防火门;对于存在通风管道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结构,采用防火阀和排烟阀,并且防火阀与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进行联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在步骤(4)设置防火边界设备后,再进行火灾影响多个安全防火分区的蔓延风险分析:假定安全防火分区内产生火灾,判断该火灾能否蔓延到相邻的安全防火分区内,如果火灾能够通过安全防火分区边界处的直接开口或通风管道蔓延到相邻的安全防火分区,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天花板横梁、防火阀或防火包覆等措施。
如上所述的一种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对于满足扩散性火灾要求的安全防火小区(ZFS),如果实际火灾持续时间大于10分钟,则需要设置固定喷淋灭火系统等。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能够对核岛厂房的安全系统进行全面安全防火分区,能够有效地隔离执行同一安全功能的不同安全系列的设备和部件,避免同一场火灾造成某个安全功能的共模失效。本发明方法在实施安全防火分区时不仅关注火灾危险性大的设备,还特别关注其他安全重要物项,旨在消灭火源的同时,着眼于核电厂安全系统功能的执行,一方面防止发生火灾,另一方面即使发生火灾,也能够保证核电厂的核安全。本发明方法还增设了人员疏散通道防火小区,提高操作人员的受保护条件,有利于其在事故条件下对核电厂的非正常运行状态进行适时的人工干预,确保核电厂的安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中包容辅助给水电动泵的安全防火分区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包容辅助给水汽动泵的安全防火分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其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
(1)划分安全防火分区:
首先了解核岛厂房的土建结构、房间布局、安全系统设置,再依据隔离不同安全系列的原则,尽可能将核岛厂房内执行同一安全功能的不同系列的设备划分到不同的安全防火分区;
(2)确定各个安全防火分区的类型:
如果该安全防火分区内的可燃物含量满足扩散性火灾的要求,同时执行安全功能的设备又位于其中,并且该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的结构全部是实体隔墙,则认为该安全防火分区的性质是安全防火区(SFS);
如果该安全防火分区内的可燃物含量满足扩散性火灾或者局部性火灾的要求,同时执行安全功能的设备又位于其中,但是该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的结构存在假想墙体或开口墙体,无法进行实体隔离,则认为该安全防火分区的性质是安全防火小区(ZFS);
如果该安全防火分区的主要功能是为保证疏散人员、消防人员及应急人员的通行安全,在尽可能不设置可燃物并在有条件时保证良好通风或在无条件时隔断通风的情况下,则认为该安全防火分区的性质是人员疏散通道防火小区(ZFA);
如果该安全防火分区内的可燃物含量不满足扩散性火灾和局部性火灾的要求,同时该安全防火分区内未设执行安全功能的设备,又与保障人员人身安全无关,则认为该安全防火分区的性质是非安全防火小区(ZNS);
上述扩散性火灾为:在一个安全防火分区内,如果火灾发生在最不利点,在不采取灭火措施的前提下,火灾将蔓延至整个安全防火分区,此安全防火分区的火灾类型为扩散性火灾;
上述局部性火灾为:在一个安全防火分区内,即使火灾发生在最不利点,火灾也不会蔓延至整个安全防火分区,而且会自动熄灭,此安全防火分区的火灾类型为局部性火灾;
(3)确定各个安全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
采用现有技术,根据每个安全防火分区内的可燃物含量及分区面积,计算得出火灾荷载密度,然后依据标准燃烧曲线得出每个安全防火分区的实际火灾持续时间;
每个安全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值应大于该安全防火分区的实际火灾持续时间;同时满足安全防火区(SFS)的耐火极限值大于或等于1.5小时,安全防火小区(ZFS)的耐火极限值大于或等于1.0小时,人员疏散通道防火小区(ZFA)的耐火极限值大于或等于1.0小时,非安全防火小区(ZNS)的耐火极限值与同它相邻的安全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值一致;
(4)在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处设置防火边界设备:
根据各安全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值,在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结构处设置满足耐火极限值要求的防火边界设备。
所述的防火边界设备包括防火封堵、防火门、防火阀、排烟阀;
对于存在贯穿件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结构,采用防火封堵;
对于存在门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结构,采用防火门;
对于存在通风管道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结构,采用防火阀和排烟阀,并且防火阀与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进行联动;
对于满足扩散性火灾要求的安全防火小区(ZFS),如果实际火灾持续时间大于10分钟,则需要设置固定喷淋灭火系统等。
(5)火灾影响多个安全防火分区的蔓延风险分析:
假定安全防火分区内产生火灾,判断该火灾能否蔓延到相邻的安全防火分区内,如果火灾能够通过安全防火分区边界处的直接开口或通风管道蔓延到相邻的安全防火分区,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天花板横梁、防火阀或防火包覆等措施,以避免某个安全功能的共模失效。
将本发明的核岛厂房安全系统分区防火方法应用于某核岛厂房的辅助给水系统。该辅助给水系统的功能在正常工况和长期的事故工况中都必须保证,在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失去主给水系统和启动给水系统供应的条件下,需要辅助给水系统的备用补水能力。辅助给水系统冗余设置,两台电动泵和两台汽动泵互为冗余。
采用本发明方法对上述辅助给水系统进行安全防火分区,其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
(1)划分安全防火分区:
从建筑结构、房间布局上看,两台电动泵位于-3.40m层的W128房间,两台汽动泵位于0.00m层的W237、W229房间,可以实现分区隔离。
将两台汽动泵划分在一个安全防火分区,如图2所示;而两台电动泵在另一个安全防火分区内,如图3所示,可满足最不利条件下的安全功能要求。
(2)确定各个安全防火分区类型:
包容辅助给水电动泵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处具有直接开口,因此将其划分为安全防火小区(ZFS);
包容辅助给水汽动泵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结构全部是实体隔墙,因此将其划分为安全防火区(SFS);
(3)确定各安全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
采用现有技术,根据每个安全防火分区内的可燃物含量及分区面积,计算得出火灾荷载密度,然后依据标准燃烧曲线得出每个安全防火分区的实际火灾持续时间;最后确定上述包容辅助给水电动泵的安全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为1.0小时,包容辅助给水汽动泵的安全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为1.5小时;
(4)设置防火边界设备:
在包容辅助给水电动泵的安全防火小区边界处:
a.边界门处设置耐火极限为1.0小时的防火门;
b.边界上的通风管道上设置耐火极限为1.0小时的防火阀,并且防火阀与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相连。
在包容辅助给水汽动泵的安全防火区边界处:
a.边界门处设置耐火极限为1.5小时的防火门;
b.边界上的通风管道上设置耐火极限为1.5小时的防火阀,并且防火阀与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相连。
(5)火灾影响多个安全防火分区的蔓延风险分析:
经过分析,包容辅助给水汽动泵的安全防火区边界全部为实体隔离,不存在火灾蔓延风险;包容辅助给水电动泵的安全防火小区增设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边界设备,也不存在火灾蔓延至其它安全防火分区的风险。
本发明方法在保证安全功能的前提下可整合安全防火分区,例如上述安全防火分区的划分,将ASG汽动泵、ASG汽动泵调节阀和ASG水箱合并在一个安全防火分区,一方面可以减少水箱间与汽动泵之间通风管道上的防火阀,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汽动泵间与相邻房间边界上的防火门以及通风管道上的防火阀,大大节约了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操作员执行防火规程的数量。

Claims (3)

1.一种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划分安全防火分区:
首先了解核岛厂房的土建结构、房间布局、安全系统设置,再依据隔离不同安全系列的原则,尽可能将核岛厂房内执行同一安全功能的不同系列的设备划分到不同的安全防火分区;
(2)确定各个安全防火分区的类型:
如果该安全防火分区内的可燃物含量满足扩散性火灾的要求,同时执行安全功能的设备又位于其中,并且该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的结构全部是实体隔墙,则认为该安全防火分区的性质是安全防火区(SFS);
如果该安全防火分区内的可燃物含量满足扩散性火灾或者局部性火灾的要求,同时执行安全功能的设备又位于其中,但是该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的结构存在假想墙体或开口墙体,无法进行实体隔离,则认为该安全防火分区的性质是安全防火小区(ZFS);
如果该安全防火分区的主要功能是为保证疏散人员、消防人员及应急人员的通行安全,在尽可能不设置可燃物并在有条件时保证良好通风或在无条件时隔断通风的情况下,则认为该安全防火分区的性质是人员疏散通道防火小区(ZFA);
如果该安全防火分区内的可燃物含量不满足扩散性火灾和局部性火灾的要求,同时该安全防火分区内未设执行安全功能的设备,又与保障人员人身安全无关,则认为该安全防火分区的性质是非安全防火小区(ZNS);
上述扩散性火灾为:在一个安全防火分区内,如果火灾发生在最不利点,在不采取灭火措施的前提下,火灾将蔓延至整个安全防火分区,此安全防火分区的火灾类型为扩散性火灾;
上述局部性火灾为:在一个安全防火分区内,即使火灾发生在最不利点,火灾也不会蔓延至整个安全防火分区,而且会自动熄灭,此安全防火分区的火灾类型为局部性火灾;
(3)确定各个安全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
根据每个安全防火分区内的可燃物含量及分区面积,计算得出火灾荷载密度,然后依据标准燃烧曲线得出每个安全防火分区的实际火灾持续时间;
每个安全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值应大于该安全防火分区的实际火灾持续时间;同时满足安全防火区(SFS)的耐火极限值大于或等于1.5小时,安全防火小区(ZFS)的耐火极限值大于或等于1.0小时,人员疏散通道防火小区(ZFA)的耐火极限值大于或等于1.0小时,非安全防火小区(ZNS)的耐火极限值与同它相邻的安全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值一致;
(4)在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处设置防火边界设备:
根据各安全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值,在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结构处设置满足耐火极限值要求的防火边界设备;
所述的防火边界设备包括防火封堵、防火门、防火阀、排烟阀;对于存在贯穿件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结构,采用防火封堵;对于存在门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结构,采用防火门;对于存在通风管道的安全防火分区边界结构,采用防火阀和排烟阀,并且防火阀与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进行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设置防火边界设备后,再进行火灾影响多个安全防火分区的蔓延风险分析:假定安全防火分区内产生火灾,判断该火灾能否蔓延到相邻的安全防火分区内,如果火灾能够通过安全防火分区边界处的直接开口或通风管道蔓延到相邻的安全防火分区,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天花板横梁、防火阀或防火包覆等措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满足扩散性火灾要求的安全防火小区(ZFS),如果实际火灾持续时间大于10分钟,则需要设置固定喷淋灭火系统等。
CN2008101809982A 2008-11-20 2008-11-20 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 Active CN101732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09982A CN101732811B (zh) 2008-11-20 2008-11-20 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09982A CN101732811B (zh) 2008-11-20 2008-11-20 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2811A CN101732811A (zh) 2010-06-16
CN101732811B true CN101732811B (zh) 2012-01-25

Family

ID=42457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09982A Active CN101732811B (zh) 2008-11-20 2008-11-20 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328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6912B (zh) * 2010-12-20 2015-01-14 上海市电力公司 地下变电站火灾预防与控制方法
CN102568165B (zh) * 2011-12-26 2014-04-30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厂防火空间综合报警方法
CN103310862B (zh) * 2012-03-13 2016-01-06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安全防火分区的划分方法和系统
CN103426490B (zh) * 2012-05-24 2016-01-27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反应堆保护系统共模故障的防御方法
CN102737744B (zh) * 2012-06-25 2015-07-29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厂仪表管道火灾风险分析方法
CN103632738B (zh) * 2013-10-30 2016-02-10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核电厂的防火分区划分方法
CN107137837B (zh) * 2017-05-24 2020-04-03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地下核电厂防火分区设计方法
CN107564595B (zh) * 2017-08-21 2019-07-19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厂火灾操作共模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741583A (zh) * 2017-12-31 2019-05-10 湖南汇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火灾应急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8672B2 (ja) * 1998-10-14 2001-06-25 農林水産省国際農林水産業研究センター所長 環境ストレス耐性植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8672B2 (ja) * 1998-10-14 2001-06-25 農林水産省国際農林水産業研究センター所長 環境ストレス耐性植物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2158-2008 核电厂防火设计规范.《GB/T 22158-2008 核电厂防火设计规范》.2008,全文. *
冯玉成,肖鹏让,刘淑媛,沈贺坤.核岛主厂房高耐火防火门的设计及试验分析.《建筑防火设计》.2007,第26卷(第1期),第59-61页. *
国家核安全局.HAD102/11核电厂防火.《HAD102/11核电厂防火》.1996,全文. *
李波,黄艳君.核电站中常规岛消防设计特点.《机电工程技术》.2007,第36卷(第12期),第103-104页,第122页. *
李鹏,王大为,冯俊峰.浅析核电站电缆火灾危险性及预防措施.《科技信息》.2007,(第12期),第228页. *
龙国庆.核电站消防系统设计综述.《给水排水》.2007,第33卷(第3期),第88-9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2811A (zh)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2811B (zh) 核岛厂房安全防火分区方法
CN103632738B (zh) 核电厂的防火分区划分方法
CN107137837B (zh) 地下核电厂防火分区设计方法
CN101732810B (zh) 核电厂火灾薄弱环节处理方法
Lee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CFAST zone model to the Fire PSA
CN105056428A (zh) 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消防集成控制系统
CN102568165B (zh) 核电厂防火空间综合报警方法
Poon Assessing the reliance of sprinklers for active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RU2318560C1 (ru) Способ инертизации для уменьшения риска пожара
CN209981934U (zh) 一种线缆耐火阻燃的新型敷设装置
CN209981933U (zh) 一种线缆耐火阻燃的敷设装置
Just et al. Execution of timber structures and fire safety
CN201884068U (zh) 矿用隔火卷帘门
Robertson et al. Accounting for fire following earthquak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based building codes
Cancelliere et al. Italian hybrid fire prevention code
Maxim et al. DEVELOPMENT OF A PHENOMENA IDENTIFICATION AND RANKING TABLE (PIRT) FIRE SCENARIO EVALUATION FOR THE EPS (EMERGENCY POWER SYSTEM) ZONE OF A CANDU-6 NUCLEAR POWER PLANT.
CN219014529U (zh) 一种智能余压防烟控制装置
Hoskins et al. Effects of Green Roofs on Fire Safety
Gamble et al. Fire Modelling and Event Tree Analysis for Naval Platform Fire Incidents
Center Department of the Air Force
Chow On the fire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existing old buildings
CN117151511A (zh) 一种用于核电厂的火灾危害性评估方法
Jang et al. A Review of Representative Fire Incidents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Askaripoor et al. The rol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building regulations in the fire safety improve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s
Zografopoulou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natural fire in an industrial building considering earthquake damage of non-structural memb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