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0423B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0423B
CN101730423B CN2008101700392A CN200810170039A CN101730423B CN 101730423 B CN101730423 B CN 101730423B CN 2008101700392 A CN2008101700392 A CN 2008101700392A CN 200810170039 A CN200810170039 A CN 200810170039A CN 101730423 B CN101730423 B CN 101730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lide
portab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devices
travel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00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0423A (zh
Inventor
叶至善
陈锦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700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304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30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0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0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0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及一移动机构。移动机构配设于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之间,使得第二机体能够相对于第一机体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第二机体堆叠于第一机体上。在第二机体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实质上保持水平。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机体的一上表面与第二机体的一上表面实质上保持共平面。

Description

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重叠或摊开其两机体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可携式电子装置是指可让使用者随身携带及操作使用的电子装置。可携式电子装置通常具有较小的体积及重量,以利使用者便于携带。常见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有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掌上型游戏机、手持式卫星导航及笔记型电脑等。
目前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大多采用两层折叠式或滑盖式机体设计,这能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两机体在重叠时占有最小体积,而在展开时提供较大面积。然而,就滑盖式机体设计而言,两机体在相对滑开时仍有局部的机体重叠,这无疑地降低了机体的面积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具有可重叠或摊开其两所具有的机体的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及一移动机构。移动机构配设于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之间,使得第二机体能够相对于第一机体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第二机体堆叠于第一机体上。在第二机体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实质上保持水平。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机体的一上表面与第二机体的一上表面实质上保持共平面。
基于上述,本发明通过滑动机构及移动机构来重叠或摊开两机体,以提高两机体的面积利用率,特别是提高两机体相重叠时的内侧在摊开时的面积利用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F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摊开过程;
图2A至图2F分别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多个零件分解图;
图3A至图3F绘示图2A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摊开过程;
图4A至图4F绘示图2A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收合过程。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可携式电子装置
110:第一机体
120:第二机体
130:移动机构
132:旋转臂
134:平行臂
200:可携式电子装置
210:第一机体
220:第二机体
220a:凹槽
230:移动机构
232:旋转臂
234:平行臂
236:固定元件
236a:固定臂
236b:第一磁铁
236b’:第二磁铁
238:扭簧
240:滑动机构
242:滑轨
244:基座
244a:滑块
246:卷簧
250:制动机构
251:制动滑座
251a:导轨
252:导块
253:滑动复位元件
254:扳机
255:转动复位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图1F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摊开过程。请先参考图1B至图1F,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包括一第一机体110、一第二机体120及一移动机构130。为了有助于以图形表示,在图1A至图1F中,第一机体110及第二机体120均以虚线表示,并隐藏了某些构件。移动机构130配设于第一机体110及第二机体120之间,使得第二机体120能够相对于第一机体110在图1B的一第一位置及图1F的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第二机体120在图1B的第一位置及图1F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实质上保持水平。换言之,在移动过程中,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两者的上侧面的法线向量实质上保持平行。或是说,在移动过程中,第一机体110及第二机体120两者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实质上保持平行。
当第二机体120位在图1F的第二位置时,第二机体120将会侧向地靠拢第一机体110,意即第二机体120的一侧缘将靠拢于第一机体110的一侧缘。因此,第一机体110可具有较大的面积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130包括一旋转臂132及一平行臂134。旋转臂132的两端分别枢接至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而平行臂134的两端也分别枢接至第一机体110及第二机体120。
当旋转臂132及平行臂134枢接至第二机体120的旋转轴线距离实质上等于旋转臂132及平行臂134枢接至第一机体110的旋转轴线距离,也就是大致构成一平行四边形,因此在第二机体120在图1B的第一位置及图1F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实质上保持水平。
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0更可包括一滑动机构(未绘示),其配设于移动机构130及第二机体120之间,使得第二机体120能够相对于移动机构130在图1A的一第一滑动位置及图1D的一第二滑动位置之间滑动。更详细而言,移动机构130的旋转臂132及平行臂134的一端与第二机体120可以进行相对滑动,也就是类似一般滑动枢轴的运动方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有两阶段的滑动,其中第一阶段的滑动发生于图1A至图1B,而第二阶段的滑动则发生在图1C至图1D。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必须推动第二机体120才能产生两阶段的滑动,也就是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并不具有半自动滑动(semi-autosliding)的功能或全自动滑动(auto sliding)的功能。然而,具有半自动滑动功能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将详述如后。其次,上述的本实施例的未绘示的滑动机构将在下面的实施例有具体的举例。
图2A至图2F分别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多个零件分解图。请参考图2A及图2B,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00包括一第一机体210及一第二机体22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机体220包括一A部件及一组装至A部件的B部件,如图2B所示。此外,A部件可以是上盖。
请参考图2B及图2C,可携式电子装置200更包括一移动机构230,其构件及功能均相似于图1A的移动机构130。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230包括两旋转臂232及两平行臂234,其与第一机体210及第二机体220的连接关系相似于图1A的旋转臂132及平行臂134其与第一机体110及第二机体120的连接关系。
请再参考图2B,可携式电子装置200更包括一滑动机构240。在本实施例中,滑动机构240包括多个滑轨242及一基座244。这些滑轨242实质上相互平行地配设于B部件上。基座244具有多个滑块244a,其分别耦接至这些滑轨242,以分别沿着这些滑轨242来滑动。更详细而言,滑块244a穿过滑轨242,而基座244位于第二机体220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机构240更包括一对卷簧246,其设于第二机体220的B部件与基座244之间。因此,当使用者相对于基座244来推动第二机体120在第一及第二位置之间,通过这些卷簧246的一可使滑动机构240产生半自动滑动的功能。
请参考图2D,第一机体210包括一C部件。在移动机构230连接至滑动机构240以后,将移动机构230连接至C部件。此外,C部件例如是键盘的一部分。为了便于说明,图2B与图2D的构件排列顺序为相反,以便于说明详细的结构。
请参考图2E,第一机体210更包括一D部件。在移动机构连接至C部件以后,将D部件组装至C部件。此外,D部件例如是背盖。
请参考图2F,可携式电子装置200更包括一制动机构250,其大部分构件也在图2F中分解表示。
图3A至图3F绘示图2A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摊开过程。请参考图3A及图3B,第二机体220可通过图2B的滑动机构240相对于第一机体210从图3A的第一滑动位置滑动至图3E的第二滑动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机体210相对于第二机体220也有两阶段的滑动,其中第一阶段的滑动发生于图3A至图3B,而第二阶段的滑动则发生在图3C至图3D。
请参考图2E及图3B,制动机构250配设于第一机体210上,用以对应第二机体220相对于第一机体210的移动,使得移动机构230从一禁能状态改变至一致能状态。
请参考图2E、图2F及图3B,制动机构250包括一制动滑座251,其滑设于第一机体210内,并具有一导轨251a(如图3B)。在本实施例中,导轨251a是独立于制动滑座251来制作。
制动机构250更包括一导块252,其固设至第二机体220,并适于在导轨251a内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导块252是直接与滑动机构240的基座244一体成形,如图2C所示,其中基座244固定至第二机体220,也就是固定至B部件上。
制动机构250更包括一滑动复位元件253,其配设于制动滑座251及第一机体2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复位元件253为一压缩弹簧。
制动机构250更包括一扳机254,其枢接于制动滑座251,以受到第二机体220的带动而推动制动滑座251,进而使导块252沿着导轨251a来移动,使得导块252相对沿着导轨251a移动至移动机构230从禁能状态改变至致能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机体220具有一凹槽220a,而第二机体220能够经由凹槽220a的内壁来推动扳机254。
制动机构250更包括一转动复位元件255,其配设于扳机254与制动滑座251之间,用以相对于制动滑座251将扳机254复位至能再受到第二机体220的凹槽220a所能推动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转动复位元件255为一扭力弹簧。
请参考图3B及图3C,当导块252相对于导轨251a从图3B的位置滑动至图3C的位置时,导块252可不再受到导轨251a的限制,使得移动机构230从禁能状态转换至致能状态。更详细而言,图3B的第二机体220的凹槽220a的内壁接触扳机254,且导块252位于导轨251a的水平部分的右侧(如图3B所示)。当第二机体220继续移动时(如图3C所示),扳机254推动制动滑座25以带动导轨251a,使得导块252的位置移动至导轨251a的水平部分的左侧(如图3C所示)。同时,制动滑座251的移动也拉伸滑动复位元件253。
请参考图3C及图3D,当图2B的移动机构230将第二机体220从图3C的位置相对移动至图3D的位置时,第二机体220将与第一机体210在结构上干涉。更详细而言,由于移动机构230在旋转臂232及平行臂234上通过扭簧238(见图2C)预施加扭力,因此当导块252移动至导轨251a的升降部分时,移动机构230将带动第二机体220相对于第一机体210旋转。同时,导块252沿着导轨251a的升降部分移动至脱离导轨251a。
请参考图3D及图3E,为了避免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20之间的结构干涉,第二机体220经由滑动机构240相对于第一机体210从图3D的位置再滑动至图3E的位置。
请参考图3E及图3F,在通过移动机构230将第二机体220移动至第一机体210的旁侧的过程中,当导块252脱离导轨251a时,滑动复位元件253则会相对于第一机体210而将制动滑座251以及导轨251a复位。
请参考图2C、图2D及图2E,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230更可包括两固定元件236,其配设于第一机体210及第二机体220之间。每个固定元件236包括一固定臂236a、一第一磁铁236b及一第二磁铁236b’。这些固定臂236a的一端分别固设至这些旋转臂232。这些第一磁铁236b分别固设于这些固定臂236a的另一端。这些第二磁铁236b’固设于第一机体210,用以配合第一磁铁236b来产生磁力以限制这些固定臂236a相对于第一机体210的转动。更详细而言,第一磁铁236b与第二磁铁236b’可以相结合,以限制第二机体220与第一机体210之间转动或位移。
图4A至图4F绘示图2A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收合过程。请参考图4A及图4B,通过移动机构230将第二机体220相对于第一机体210从图4A的位置移动至图4B的位置。此时,导块252刚好接触导轨251a。
请参考图4B及图4C,通过移动机构230将第二机体220相对于第一机体210从图4B的位置移动至图4C的位置。更详细而言,当图4B的导块252继续下降时,导块252推动导轨251a往左侧移动,而导轨251a带动制动滑座251而压缩滑动复位元件253。此时,导块252刚好要进入导轨251a的水平部分。
请参考图4C及图4D,通过滑动机构240将第二机体220相对于第一机体210从图4C的位置滑动至图4D的位置。此时,导块252已进入导轨251a。此外,滑动复位元件253将制动滑座251以及导轨251a复位。
请参考图4D及图4E,通过滑动机构240将第二机体220相对于第一机体210从图4D的位置滑动至图4E的位置。此时,为了让第二机体220滑过第一机体210的上方,扳机254受力旋转至隐藏于制动滑座251内。
请参考图4E及图4F,通过滑动机构240将第二机体220相对于第一机体210从图4E的位置滑动至图4F的位置。此时,转动复位元件255相对于制动滑座251将扳机254复位至能再受到第二机体220的凹槽220a所能推动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滑动机构及移动机构来重叠或摊开两机体,以提高两机体的面积利用率,特别是提高两机体相重叠时的内侧在摊开时的面积利用率。因此,本发明可让可携式电子装置能够在较小体积下具有较大的面积利用率,而这有助于提高设计弹性。
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如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机体;
第二机体;以及
移动机构,配设于该第一机体及该第二机体之间,使得该第二机体能够相对于该第一机体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在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二机体堆叠于该第一机体上,
其中在该第二机体在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该第二机体相对于该第一机体实质上保持水平,且在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机体的一上表面与该第二机体的一上表面实质上保持共平面,
其中该移动机构包括:
至少一旋转臂,其两端分别枢接至该第一机体及该第二机体;以及
至少一平行臂,其两端分别枢接至该第一机体及该第二机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当该第二机体位在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机体侧向地靠拢该第一机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旋转臂及该平行臂枢接至该第二机体的旋转轴线距离实质上等于该旋转臂及该平行臂枢接至该第一机体的旋转轴线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移动机构还包括:
固定元件,配设于该第一机体及该第二机体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固定元件包括:
固定臂,其一端固设至该旋转臂;
第一磁铁,固设于该固定臂的另一端;以及
第二磁铁,固设于该第一机体,用以配合该第一磁铁来产生磁力以限制该固定臂相对于该第一机体的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
滑动机构,配设于该移动机构及该第二机体之间,使得该第二机体能够相对于该移动机构在一第一滑动位置及一第二滑动位置之间滑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滑动机构包括:
至少一滑轨,固设在该第二机体;以及
基座,连接该移动机构,并具有至少一滑块,其耦接至该滑轨,以沿着该滑轨来滑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
制动机构,配设于该第一机体上,用以对应该第二机体相对于该第一机体的移动,使得该移动机构从一禁能状态改变至一致能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制动机构包括:
制动滑座,滑设于该第一机体内,并具有一导轨;
导块,固设至该第二机体,并适于在该导轨内移动;
滑动复位元件,配设于该制动滑座及该第一机体之间;以及
扳机,枢接于该制动滑座,
其中该第二机体能够经由推动该扳机来移动制动滑座,使得该导块相对沿着该导轨移动至该移动机构从该禁能状态改变至该致能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制动机构还包括:
转动复位元件,配设于该扳机与该制动滑座之间,用以相对于该制动滑座将该扳机复位。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机体具有一凹槽,而该第二机体能够经由该凹槽的内壁来推动该扳机。
CN2008101700392A 2008-10-15 2008-10-15 可携式电子装置 Active CN101730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00392A CN101730423B (zh) 2008-10-15 2008-10-15 可携式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00392A CN101730423B (zh) 2008-10-15 2008-10-15 可携式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0423A CN101730423A (zh) 2010-06-09
CN101730423B true CN101730423B (zh) 2011-08-31

Family

ID=42450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00392A Active CN101730423B (zh) 2008-10-15 2008-10-15 可携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304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7538B (zh) * 2015-08-14 2016-1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06484030B (zh) * 2015-08-25 2020-01-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63789A1 (en) * 2001-02-07 2002-08-15 Min-Kyum Kim Mobile terminal
CN2802916Y (zh) * 2005-05-27 2006-08-02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枢钮器及具有该枢钮器的行动电话
EP1777923A1 (en) * 2005-10-18 2007-04-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rtable terminal including a sliding and slanting housing carrying a display and loudspeakers
CN201114236Y (zh) * 2007-09-24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盖手机
CN101378637A (zh) * 2007-08-30 2009-03-04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便携信息终端
CN101378419A (zh) * 2007-08-30 2009-03-04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便携信息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63789A1 (en) * 2001-02-07 2002-08-15 Min-Kyum Kim Mobile terminal
CN2802916Y (zh) * 2005-05-27 2006-08-02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枢钮器及具有该枢钮器的行动电话
EP1777923A1 (en) * 2005-10-18 2007-04-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rtable terminal including a sliding and slanting housing carrying a display and loudspeakers
CN101378637A (zh) * 2007-08-30 2009-03-04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便携信息终端
CN101378419A (zh) * 2007-08-30 2009-03-04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便携信息终端
CN201114236Y (zh) * 2007-09-24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盖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0423A (zh) 201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20180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ng port thereof
US8590919B2 (en) Stroller frame for foldable stroller
US9302728B1 (en) Scooter structure
US8140135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RU2398261C2 (ru) Прямой шарнир для оптимизации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и
CN202904430U (zh) 设备打开和关闭机构以及信息设备
CN102224454A (zh) 便携式终端的软性显示装置
US20120092820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lide and tilt mechanism
CN112211896A (zh) 电子装置
US2013020843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1730423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3039060A (zh) 开闭装置
CN102448270B (zh) 手持电子装置
JP5676818B2 (ja) スライディング及びティルティング可能なタブレットコンピューター
CN102595810A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
US8422215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118513B (zh) 电子装置
CN101048298A (zh) 用于电子器件的显示板驱动机构
CN109358700A (zh) 可用来改变升降式按键状态的枢轴机构及高度调整机构
CN101460032A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
CN203232357U (zh) 电子组件
CN112904937B (zh) 多机体装置
CN104421588A (zh) 联动机构及具有连动机构的承接装置
US20140048674A1 (en) Supporting apparatus
CN101742835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