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5223B - 用于越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越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5223B
CN101715223B CN2009100829343A CN200910082934A CN101715223B CN 101715223 B CN101715223 B CN 101715223B CN 2009100829343 A CN2009100829343 A CN 2009100829343A CN 200910082934 A CN200910082934 A CN 200910082934A CN 101715223 B CN101715223 B CN 1017152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quality
candidate cell
current area
omega
timing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29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5223A (zh
Inventor
曾勇波
沈超
姚惠娟
鲍东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ufront Mobil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ufront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ufront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ufront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829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152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15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5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5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5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越区切换的方法,包括:获得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门限值时开始计时;根据信号质量的变化情况设置计时长度,信号质量变化越快,计时长度越短;在计时长度内,如果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始终低于第一门限值,则发送测量报告。通过调整定时器的计时门限以应对信号快速衰减的情况——在切换区域,UE在移动速度快和移动速度慢情况下接收到的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的衰减速度不同。根据UE与原基站链接的信号质量的变化快慢,相应地设定定时器的计时门限,可以保证UE无论在何种状态下都能够及时地切换到新的基站。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用于越区切换的装置。

Description

用于越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中越区切换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越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当移动终端从一个小区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一个小区的覆盖范围时,通信需要进行信道切换以保证移动用户通信的连续性,这种操作称为越区切换。越区切换主要包括三个过程:切换测量、切换判决和执行切换。
在测量阶段,移动终端(UE)对当前小区和相邻小区的导频信号强度进行测量。测量类型有同频测量和异频测量,测量方式可以分为周期性测量和事件触发测量,通常用周期性测量来监测当前小区的质量,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需要进行切换的时候采用事件触发测量来监测相邻小区或相邻系统的信号质量。
图1示出了TD-SCDMA系统中小区切换的部分流程。
步骤101,UE周期性测量当前小区的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码功率(PCCPCH RSCP)。
步骤102,将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与设定的门限值RSCP_DL_DROP进行比较。测量值小于门限值RSCP_DL_DROP时,执行步骤103。
步骤103,定时器开始计时。
步骤104,在设定的迟滞时间T1内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的测量值是否都小于门限值RSCP_DL_DROP。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5。
步骤105,发送由接收信号强度下降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给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步骤106,根据RNC返回的包含候选小区列表的命令启动对候选小区的测量,测量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
步骤107,将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与设定的门限值RSCP_DL_ADD进行比较。测量值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时,执行步骤108。
步骤108,定时器开始计时。
步骤109,在设定的迟滞时间T2内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是否都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10。
步骤110,发送包含有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的测量报告给RNC。
RNC根据UE发送的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并执行后续的切换流程。
可以看出,目前的切换机制采用了基于导频强度准则和滞后门限算法,导频强度准则以PCCPCH RSCP测量值为依据。当PCCPCH RSCP测量值到达预设的门限时,为了避免由于信号随机起伏引起不必要的乒乓切换,需要对信号持续检测一段时间,即设定定时器门限,当定时器到达预设门限时,即定时器超时,若被检测信号仍然满足条件则发送测量报告。
目前的切换机制只有在UE检测到链路质量较差时才触发切换事件,由于无线信道的动态特性,因而存在这样的可能性:UE在高速移动的状态下,当前的通信链路迅速恶化,当网络侧判决切换时信号质量已经恶化到切换指令无法传送到UE的地步,导致必要的切换流程无法在当前链路质量严重恶化前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将出现呼叫被迫中断,切换失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越区切换的方法,以使UE在链路迅速恶化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成功地进行越区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越区切换的方法包括:获得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门限值时开始计时;根据信号质量的变化情况设置计时长度,信号质量变化越快,计时长度越短;在计时长度内,如果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始终低于第一门限值,则发送测量报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越区切换的方法,包括:获得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三门限值时开始计时;根据信号质量的变化情况设置计时长度,信号质量变化越快,计时长度越短;在计时长度内,如果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始终高于第一门限值,则发送测量报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越区切换的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越区切换的装置包括:第一定时器,在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门限值时开始计时;第一设置单元,根据信号质量的变化情况设置第一定时器的计时长度;其中,信号质量变化越快,计时长度越短;第一触发单元,判断在第一定时器的计时长度内,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始终低于第一门限值,如果是,则发送测量报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越区切换的装置包括:第二定时器,在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三门限值时开始计时;第二设置单元,根据信号质量的变化情况设置第二定时器的计时长度;信号质量变化越快,计时长度越短;第二触发单元,判断在第二定时器的计时长度内,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始终高于第三门限值,如果是,则发送测量报告。
可以看出,通过调整定时器的计时门限以应对信号快速衰减的情况——在切换区域,UE在移动速度快和移动速度慢情况下接收到的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的衰减速度不同。通常,UE的运动速度越快,与原基站链接的信号质量下降也越快;UE的运动速度慢,则与原基站链接的信号质量下降也慢。因此,根据UE与原基站链接的信号质量的变化快慢,相应地设定定时器的计时门限,可以保证UE无论在何种状态下都能够及时地切换到新的基站。
附图说明
图1是TD-SCDMA系统中现有的越区切换的部分流程图;
图2~图9是本发明提出的用于越区切换的方法的可选流程图;
图10~图15是本发明提出的用于越区切换的装置的可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用于越区切换的一种可选的流程,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UE周期性测量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
步骤202,预测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在未来特定时间的值,获得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
这里,可以将周期性获得的PCCPCH RSCP测量值认为是离散的时序信号,利用现有的预测算法根据一系列PCCPCH RSCP测量值进行预测,可以获得一系列PCCPCHRSCP预测值。可选的预测算法是卡尔曼(Kalman)滤波算法或者是基于最小均方误差(LMS)准则的预测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或LMS准则进行时序信号的预测是比较常用的技术,这里不再做详细说明。
步骤203,将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与门限值RSCP_DL_DROP进行比较。预测值小于门限值RSCP_DL_DROP时,执行步骤204。
步骤204,定时器开始计时。
步骤205,在时间段T1a内PCCPCH RSCP的预测值是否都小于门限值RSCP_DL_DROP。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6。
步骤206,发送由接收信号强度下降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给RNC。
步骤207,根据RNC返回的包含候选小区列表的命令启动对候选小区的周期性测量,测量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
步骤208,将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与门限值RSCP_DL_ADD进行比较。测量值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时,执行步骤209。
步骤209,定时器开始计时。
步骤210,在迟滞时间T2内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是否都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11。
步骤211,发送测量报告给RNC。RNC将根据UE发送的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并执行后续的切换流程。
需要指出的是,时间段T1a的长度可以是一个固定值,也可以是一个可变值。一种可选的方式是,根据信号质量的变化情况动态地设置时间段T1a的长度。信号质量变化得越快,则时间段T1a的长度越短。
一种可选的方式是通过计算 T 1 a = T 1 · ω , ω ≤ 1 T 1 , ω > 1 获得时间段T1a。其中,T1是设定的迟滞时间,ω是利用PCCPCH RSCP预测值的平均斜率确定的加权系数。一种计算加权系数ω的方法是 ω = ( | a 0 a | ) 1 2 , a是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的平均斜率,a0是设定的平均斜率参考值。
处于下降趋势的当前小区PCCPCH RSCP斜率小于0。若|a|>|a0|,表示信号质量下降很快,则缩短迟滞时间T1;若|a|≤|a0|,则不调整迟滞时间T1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利用PCCPCH RSCP测量值的平均斜率确定加权系数ω。例如,可以通过计算 ω = ( | b 0 b | ) 1 2 获得加权系数ω,b是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的平均斜率,b0是设定的平均斜率参考值。
通过调整定时器的计时门限以应对信号快速衰减的情况——在切换区域,UE在移动速度快和移动速度慢情况下接收到的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的衰减速度不同。通常,UE的运动速度越快,与原基站链接的信号质量下降也越快;UE的运动速度慢,则与原基站链接的信号质量下降也慢。因此,根据UE与原基站链接的信号质量的变化快慢,相应地设定定时器的计时门限,可以保证UE无论在何种状态下都能够及时地切换到新的基站。
图3示出了用于越区切换的另一种可选的流程,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UE周期性测量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
步骤302,将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与设定的门限值RSCP_DL_PRD进行比较。测量值小于门限值RSCP_DL_PRD时,执行步骤303。
其中,门限值RSCP_DL_PRD大于门限值RSCP_DL_DROP。
步骤303,启动预测处理,获得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的预测值。
步骤304~步骤312的处理流程与步骤203~步骤211相同,此不赘述。
可以看出,相比于前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为有条件地启动预测,并利用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进行越区切换。
图4示出了用于越区切换的另一种可选的流程,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UE周期性测量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
步骤402,将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与门限值RSCP_DL_DROP进行比较。测量值小于门限值RSCP_DL_DROP时,执行步骤403。
步骤403,定时器开始计时。
步骤404,在迟滞时间T1内PCCPCH RSCP的测量值是否都小于门限值RSCP_DL_DROP。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5。
步骤405,发送由接收信号强度下降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给RNC。
步骤406,根据RNC返回的包含候选小区列表的命令启动对候选小区的周期性测量,测量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
步骤407,预测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在未来特定时间的值,获得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
可选的预测算法是卡尔曼滤波算法或者是基于LMS准则的预测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或LMS准则进行时序信号的预测是比较常用的技术,这里不再做详细说明。
步骤408,将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与门限值RSCP_DL_ADD进行比较。预测值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时,执行步骤409。
步骤409,定时器开始计时。
步骤410,在时间段T2a内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是否都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11。
步骤411,发送包含有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的测量报告给RNC。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要求发送包含有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的测量报告给RNC。
需要指出的是,时间段T2a的长度可以是一个固定值,也可以是一个可变值。一种可选的方式是,根据信号质量的变化情况动态地设置时间段T2a的长度。信号质量变化得越快,则时间段T2a的长度越短。
一种可选的方式是通过计算 T 2 a = T 2 · ω , ω ≤ 1 T 2 , ω > 1 获得时间段T2a。其中,T2是设定的迟滞时间,ω是利用PCCPCH RSCP预测值的平均斜率确定的加权系数。一种计算加权系数ω的方法是 ω = ( | c 0 c | ) 1 2 , c是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的平均斜率,c0是设定的平均斜率参考值。
处于上升趋势的候选小区PCCPCH RSCP斜率大于0。若|c|>|c0|,表示信号质量上升很快,则缩短迟滞时间T2;若|c|≤|c0|,则不调整迟滞时间T2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利用PCCPCH RSCP测量值的平均斜率确定加权系数ω。例如,可以通过计算 ω = ( | d 0 d | ) 1 2 获得加权系数ω,d是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的平均斜率,d0是设定的平均斜率参考值。
在本实施例中,对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的预测为无条件的。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有条件地启动对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的预测,并利用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进行越区切换。
图5示出了用于越区切换的另一种可选的流程,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UE周期性测量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
步骤502,将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与设定的门限值RSCP_DL_PRD进行比较。测量值小于门限值RSCP_DL_PRD时,执行步骤503。
步骤503,启动预测处理,获得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的预测值。
步骤504,将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与门限值RSCP_DL_DROP进行比较。预测值小于门限值RSCP_DL_DROP时,执行步骤505。
步骤505,定时器开始计时。
步骤506,在时间段T1a内PCCPCH RSCP的预测值是否都小于门限值RSCP_DL_DROP。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07。
步骤507,发送由接收信号强度下降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给RNC。
步骤508,根据RNC返回的包含候选小区列表的命令启动对候选小区的周期性测量,测量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
步骤509,预测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在未来特定时间的值,获得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
步骤510,将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与门限值RSCP_DL_ADD进行比较。预测值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时,执行步骤512。
步骤511,定时器开始计时。
步骤512,在时间段T2a内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是否都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13。
步骤513,发送包含有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的测量报告给RNC。
需要指出的是,计算时间段T2a时,一种可选的方式是,利用当前小区的PCCPCHRSCP预测值的平均斜率确定的加权系数ω,即,计算加权系数ω的方法是 ω = ( | c 0 a | ) 1 2 .
在图2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采用PCCPCH RSCP的预测值替代原测量值,因此将事件触发的时间点提前,从而为后续的切换处理节省了宝贵的时间,进而保证UE在链路迅速恶化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成功地进行越区切换。此外,上述实施例中仅对现有的标准切换流程中的某些参数进行了替换,仅用预测值代替测量值,而其它参数和处理流程都保持不变,因此完全能与现行标准方案兼容使用。
图6示出了用于越区切换的另一种可选的流程,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UE周期性测量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
步骤602,将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与设定的门限值RSCP_DL_DROP进行比较。测量值小于门限值RSCP_DL_DROP时,执行步骤603。
步骤603,定时器开始计时。
步骤604,根据PCCPCH RSCP的变化情况设置定时器的计时长度T1a。其中,PCCPCH RSCP变化越快,计时长度T1a越短。
一种可选的方式是,通过计算 T 1 a = T 1 · ω , ω ≤ 1 T 1 , ω > 1 获得计时长度T1a,其中, ω = ( | b 0 b | ) 1 2 .
步骤605,在时间段T1a内PCCPCH RSCP的测量值是否都小于门限值RSCP_DL_DROP。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06。
步骤606,发送由接收信号强度下降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给RNC。
步骤607,根据RNC返回的包含候选小区列表的命令启动对候选小区的周期性测量,测量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
步骤608,将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与门限值RSCP_DL_ADD进行比较。测量值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时,执行步骤609。
步骤609,定时器开始计时。
步骤610,在迟滞时间T2内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是否都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11。
步骤611,发送测量报告给RNC。
图7示出了用于越区切换的另一种可选的流程,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UE周期性测量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
步骤702,将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与设定的门限值RSCP_DL_PRD进行比较。测量值小于门限值RSCP_DL_PRD时,执行步骤703。
步骤703,启动预测处理,获得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的预测值。
步骤704,将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与门限值RSCP_DL_DROP进行比较。预测值小于门限值RSCP_DL_DROP时,执行步骤705。
步骤705,定时器开始计时。
步骤706,根据PCCPCH RSCP的变化情况设置定时器的计时长度T1a
一种可选的方式是,通过计算 T 1 a = T 1 · ω , ω ≤ 1 T 1 , ω > 1 获得计时长度T1a,其中, ω = ( | a 0 a | ) 1 2 .
步骤707~步骤713的处理流程与步骤605~步骤611相同,此不赘述。
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PCCPCH RSCP的预测值替代原测量值,因此将事件触发的时间点提前,从而为后续的切换处理节省了宝贵的时间,进而保证UE在链路迅速恶化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成功地进行越区切换。
图8示出了用于越区切换的另一种可选的流程,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UE周期性测量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
步骤802,将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与门限值RSCP_DL_DROP进行比较。测量值小于门限值RSCP_DL_DROP时,执行步骤803。
步骤803,定时器开始计时。
步骤804,在迟滞时间T1内PCCPCH RSCP的测量值是否都小于门限值RSCP_DL_DROP。如果是,则执行步骤805。
步骤805,发送由接收信号强度下降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给RNC。
步骤806,根据RNC返回的包含候选小区列表的命令启动对候选小区的周期性测量,测量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
步骤807,预测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在未来特定时间的值,获得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
步骤808,将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与门限值RSCP_DL_ADD进行比较。预测值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时,执行步骤809。
步骤809,定时器开始计时。
步骤810,根据PCCPCH RSCP预测值的变化情况设置定时器的计时长度T2a。其中,PCCPCH RSCP变化越快,计时长度T2a越短。
一种可选的方式是通过计算 T 2 a = T 2 · ω , ω ≤ 1 T 2 , ω > 1 获得计时长度T2a,其中, ω = ( | c 0 c | ) 1 2 .
步骤811,在时间段T2a内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是否都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如果是,则执行步骤812。
步骤812,发送包含有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的测量报告给RNC。
图9示出了用于越区切换的另一种可选的流程,该方法包括:
步骤901~步骤906的处理流程与步骤801~步骤806相同,此不赘述。
步骤907,将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与门限值RSCP_DL_ADD进行比较。测量值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时,执行步骤908。
步骤908,定时器开始计时。
步骤909,根据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的变化情况设置定时器的计时长度T2a
一种可选的方式是通过计算 T 2 a = T 2 · ω , ω ≤ 1 T 2 , ω > 1 获得计时长度T2a,其中, ω = ( | d 0 d | ) 1 2 .
步骤910,在时间段T2a内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是否都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如果是,则执行步骤911。
步骤911,发送包含有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的测量报告给RNC。
在图6至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调整定时器的计时门限以应对信号快速衰减的情况——在切换区域,UE在移动速度快和移动速度慢情况下接收到的当前小区的PCCPCHRSCP的衰减速度不同。通常,UE的运动速度越快,与原基站链接的信号质量下降也越快;UE的运动速度慢,则与原基站链接的信号质量下降也慢。因此,根据UE与原基站链接的信号质量的变化快慢,相应地设定定时器的计时门限,可以保证UE无论在何种状态下都能够及时地切换到新的基站。
例如,在TD-SCDMA系统中,因候选小区是RNC根据UE的位置而确定的小区,一般来说处在UE运动方向的延伸区域,故而UE的运动速度快,则候选小区PCCPCHRSCP上升也快,UE运动速度慢,则候选小区PCCPCH RSCP上升也慢。
图10示出了用于越区切换的一种可选的装置,该装置100包括第一预测单元S11、第一定时器S12和第一触发单元S13。
第一预测单元S11利用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预测其在未来特定时间的值,获得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第一预测单元S11输出的PCCPCH RSCP预测值低于门限值RSCP_DL_DROP时,第一定时器S12开始计时,计时长度为时间段T1a。第一触发单元S13判断在第一定时器S12的计时长度T1a内第一预测单元S11输出的PCCPCH RSCP预测值是否都低于门限值RSCP_DL_DROP,如果是,则发送测量报告。
时间段T1a的长度可以是一个固定值,也可以是一个可变值。一种可选的方式是,根据信号质量的变化情况动态地设置时间段T1a的长度。为此,所述装置100还包括一个第一设置单元,根据PCCPCH RSCP的变化情况设置第一定时器S12的计时长度T1a。其中,PCCPCH RSCP变化越快,计时长度T1a越短。一种可选的方式是通过计算 T 1 a = T 1 · ω , ω ≤ 1 T 1 , ω > 1 获得时间段T1a
图11示出了用于越区切换的另一种可选的装置,该装置200包括第一预测单元S11、第一定时器S12、第一触发单元S13和比较单元S21。比较单元S21用于比较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和门限值RSCP_DL_PRD。当PCCPCH RSCP测量值小于门限值RSCP_DL_PRD时,启动第一预测单元S11。
图12示出了用于越区切换的另一种可选的装置,该装置300包括第二预测单元S31、第二定时器S32和第二触发单元S33。
第二预测单元S31利用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预测其在未来特定时间的值,获得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预测值。第二预测单元S31输出的PCCPCH RSCP预测值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时,第二定时器S32开始计时,计时长度为时间段T2a
第二触发单元S33判断在第二定时器S32的计时长度内第二预测单元S31输出的PCCPCH RSCP预测值是否都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如果是,则发送测量报告。
时间段T2a的长度可以是一个固定值,也可以是一个可变值。一种可选的方式是,根据信号质量的变化情况动态地设置时间段T2a的长度。为此,所述装置300还包括一个第二设置单元,根据PCCPCH RSCP的变化情况设置第二定时器S32的计时长度T2a。其中,PCCPCH RSCP变化越快,计时长度T2a越短。一种可选的方式是通过计算 T 2 a = T 2 · ω , ω ≤ 1 T 2 , ω > 1 获得计时长度T2a
图13示出了用于越区切换的另一种可选的装置,该装置400包括第一预测单元S11、第一定时器S12、第一触发单元S13、第二预测单元S31、第二定时器S32和第二触发单元S33。
图14示出了用于越区切换的另一种可选的装置,该装置500包括第一定时器S12、第一设置单元S51和第一触发单元S13。
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门限值RSCP_DL_DROP时,第一定时器S12开始计时。其中,可以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作为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或者可以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作为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以当前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作为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时,所述装置500还包括第一预测单元S11。第一预测单元S11输出的预测值作为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图15示出了用于越区切换的另一种可选的装置,该装置600包括第二定时器S32、第二设置单元S61和第二触发单元S33。
在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大于门限值RSCP_DL_ADD时,第二定时器S32开始计时。其中,可以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测量值作为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或者可以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作为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以候选小区的PCCPCH RSCP预测值作为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时,所述装置600还包括第二预测单元S31。第二预测单元S31输出的预测值作为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
在以上各实施例中,虽然都是以测量PCCPCH RSCP来获得小区的信号质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能够明白,获得小区的信号质量的方式有很多,并不仅仅局限于测量PCCPCH RSCP。由于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并不在于获得小区信号质量的方式,因此,任何获得小区信号质量的方式都可以应用于上述提供的任一实施例,而不影响本发明目的的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这里结合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方法步骤和装置单元均可以电子硬件、软件或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示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以上对各种示例性的步骤和单元均以其功能性的形式进行总体上的描述。这种功能性是以硬件实现还是以软件实现依赖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所实现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针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以多种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是这种实现的结果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上述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这二者的组合。软件模块可能存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媒质中。一种典型存储媒质与处理器耦合,从而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媒质中读信息,且可向该存储媒质写信息。在替换实例中,存储媒质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媒质可能存在于一个ASIC中。该ASIC可能存在于一个用户站中。在一个替换实例中,处理器和存储媒质可以作为用户站中的分立组件存在。
根据所述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里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主旨的基础上应用于其他实施例。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用于越区切换过程中移动终端UE监测当前小区信号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门限值时开始计时;
根据信号质量的变化情况设置计时长度,信号质量变化越快,计时长度越短;
在计时长度内,如果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始终低于第一门限值,则发送测量报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
T 1 a = T 1 · ω , ω ≤ 1 T 1 , ω > 1 获得计时长度T1a
其中,T1是第一设定值,ω是利用信号质量的平均斜率确定的加权系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
Figure FDA0000107783560000012
获得加权系数ω;
其中,a是信号质量的平均斜率,a0是设定的平均斜率参考值。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测量值作为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测量值预测其在未来特定时间的值,获得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6.一种用于越区切换过程中UE监测候选小区信号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
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三门限值时开始计时;
根据信号质量的变化情况设置计时长度,信号质量变化越快,计时长度越短;
在计时长度内,如果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始终高于第三门限值,则发送测量报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
T 2 a = T 2 · ω , ω ≤ 1 T 2 , ω > 1 获得第二时间段T2a
其中,T2是第二设定值,ω是利用信号质量的平均斜率确定的加权系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
Figure FDA0000107783560000021
获得加权系数ω;
其中,c是信号质量的平均斜率,c0是设定的平均斜率参考值。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测量值作为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
10.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测量值预测其在未来特定时间的值,获得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
11.一种用于越区切换过程中UE监测当前小区信号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定时器,在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门限值时开始计时;
第一设置单元,根据信号质量的变化情况设置第一定时器的计时长度;其中,信号质量变化越快,计时长度越短;
第一触发单元,判断在第一定时器的计时长度内,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始终低于第一门限值,如果是,则发送测量报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
T 1 a = T 1 · ω , ω ≤ 1 T 1 , ω > 1 获得第一定时器的计时长度T1a
其中,T1是第一设定值,ω是利用信号质量的平均斜率确定的加权系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
Figure FDA0000107783560000023
获得加权系数ω;
其中,a是信号质量的平均斜率,a0是设定的平均斜率参考值。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预测单元,利用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测量值预测其在未来特定时间的值;
其输出的预测值作为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15.一种用于越区切换过程中UE监测候选小区信号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定时器,在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三门限值时开始计时;
第二设置单元,根据信号质量的变化情况设置第二定时器的计时长度;信号质量变化越快,计时长度越短;
第二触发单元,判断在第二定时器的计时长度内,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始终高于第三门限值,如果是,则发送测量报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
T 2 a = T 2 · ω , ω ≤ 1 T 2 , ω > 1 获得第二时间段T2a
其中,T2是第二设定值,ω是利用信号质量的平均斜率确定的加权系数。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
Figure FDA0000107783560000032
获得加权系数ω;
其中,c是信号质量的平均斜率,c0是设定的平均斜率参考值。
18.如权利要求15至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预测单元,利用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测量值预测其在未来特定时间的值;
其输出的预测值作为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
CN2009100829343A 2009-04-24 2009-04-24 用于越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7152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29343A CN101715223B (zh) 2009-04-24 2009-04-24 用于越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29343A CN101715223B (zh) 2009-04-24 2009-04-24 用于越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5223A CN101715223A (zh) 2010-05-26
CN101715223B true CN101715223B (zh) 2012-08-22

Family

ID=42418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29343A Active CN101715223B (zh) 2009-04-24 2009-04-24 用于越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152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1159A (zh) * 2011-06-21 2014-03-0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小区更改信息的记帐的方法和设备
CN109257768A (zh) * 2013-01-25 2019-01-22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US20140274049A1 (en) * 2013-03-12 2014-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e measurement assisted handover classification
CN105557025A (zh) * 2014-04-22 2016-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04540179B (zh) * 2014-12-08 2018-12-07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判决方法和装置
CN106658618A (zh) * 2017-03-10 2017-05-10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服务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32875A (zh) * 2017-03-22 2018-10-09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7277872B (zh) * 2017-06-16 2020-05-19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35464B (zh) * 2018-01-11 202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5223A (zh) 201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5223B (zh) 用于越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15206A (zh) 用于越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US10320462B2 (en) Doppler shift or doppler spread as input for beam-switching or node-switch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EP2206378B1 (en) Speed-dependent adaptation of mobility parameters with dual speed measurement
EP2288206B1 (en) Detecting cell spots
KR10162279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CN102076010B (zh) 无线电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01543116B (zh) 生成切换候选列表的方法
CN102088725B (zh) 上行功率检测方法、装置和基站设备
JP2012530443A (ja) セル間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品質制御
CN10397429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N109076414B (zh) 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37609A (zh) 蜂窝式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
CN101595751A (zh) 无线移动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无线系统以及无线小区管理方法
CN102640536A (zh) 移动站、网络和切换控制方法
EP2293616B1 (en) Changing parameters of a base st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212113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
CN102905286A (zh) 在用户设备和基站设备中进行drx配置和测量的方法
CN105050141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其基站
EP2385725A1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a handover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30677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handover of a mobile terminal
US74509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se station synchronization
CN103546929A (zh) 一种提高异构网切换性能的方法
JP5267562B2 (ja) 移動端末、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KR100413626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국 속도와 셀 크기에 따른핸드오버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NUFRONT MOBIL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NUFRONT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4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410

Address after: 100084 Beijing, Zhongguancun, East Road, No. 1,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uilding No. 8, block A, floor 1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Nufront Mobil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Beijing, Zhongguancun, East Road, No. 1,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uilding No. 8, block A, floor 16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Nufront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