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01847B - 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01847B
CN101701847B CN2009102412344A CN200910241234A CN101701847B CN 101701847 B CN101701847 B CN 101701847B CN 2009102412344 A CN2009102412344 A CN 2009102412344A CN 200910241234 A CN200910241234 A CN 200910241234A CN 101701847 B CN101701847 B CN 1017018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ting
ccd
dynamic range
imaging
imaging de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412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01847A (zh
Inventor
黄林海
饶长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Electr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Electr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09102412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018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01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1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01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18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Abstract

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由光栅,匹配透镜,CCD成像探测器和计算机组成。其特征在于:成像光束经成像透镜聚焦,经焦平面后的光束进入第一个匹配透镜并输出平行光束,平行光束经光栅后进入第二个匹配透镜成像于CCD成像探测器。光栅可以使原本成像于CCD成像探测器的光斑分为光强大小不等的多个光斑,通过简单的运算可以将光强大小不等的多个光斑结合,大幅度的提高原有CCD探测器的动态范围和信噪比。

Description

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强探测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许多的应用领域均采用CCD成像探测器捕获目标,而对目标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在许多的光学系统中也运用到CCD成像探测器,尤其是相干光学系统,J.R.Fienup,在文章“Phase retrieval algorithms:a comparison”APPLIED OPTICS,Vol.21,No.15,1982,就明确指出通过准确测量近场和远场光强分布,经相应的迭代算法便可以准确的反演出入射光束含有的像差;近些年发展较快的无波前传感器自适应光学校正算法也指出利用成像透镜处的光斑信息,无需波前探测器,自适应光学系统可以校正入射光所含有的位相畸变。
但是,目前的一般的CCD成像探测器动态探测范围均较小,入射光强较小时所探测的信号容易受噪声影响,入射光强稍强CCD则容易饱和,这两种情况均将使CCD成像探测的结果不准确影响用户的使用。因而,用户不得不转向科学CCD,科学CCD成像探测器虽然具有较宽的探测范围,但是其大多的情况下制作工艺都较为复杂,而且为了稳定CCD探测精度,通常科学CCD都需要自带恒温系统,进一步增加了制作的成本。为此,国内纷纷提出扩展CCD探测动态范围的方法。
国内对多次曝光技术的研究较多,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21158、200480018951.6,在采集CCD数据之前进行曝光,得到不同区域的光强分布,而后将CCD靶面分成若干个不同曝光时间的区域,进行第二次曝光并采集输出图像,该方法无需对CCD探测器本身电路进行改造,但是,在进行最后一次曝光前需曝光若干次以确定不同区域的曝光时间。
中国专利200610053328介绍了一种将利用较高分光比的分光板对干涉光谱信号进行分光的方法,该方法与本专利提出的方法相似,也无需多次的曝光,但是利用分光板不利于光路本身的集成和动态范围的进一步扩展。
国内也有学者提出利用多幅不同曝光量照片的场景合成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方法,如:华顺刚等的“基于多幅不同曝光量照片的场景高动态范围图像合成”,文章中提出通过改变CCD曝光时间的方法取得不同曝光量的光强分布图,运用一定的算法合并不同光强大小的光斑分布,从而获得高动态范围的CCD图像;可惜的是,这种做法存在一些弊端,其一,通过控制曝光时间以得到不同曝光量的光斑分布,首先需要CCD可以调节曝光时间,光强的动态范围取决于曝光时间的设置范围,其二,该方法不适合于变化的光斑分布,尤其是短脉冲光的探测,当短脉冲光的时间宽度小于最小曝光时间时,用户是无法通过改变曝光时间以获得不同曝光量的光强分布的。
国内还有学者提出利用空间光调制器与CCD探测器组成闭环反馈系统,通过调节空间光调制器控制不同区域的光强以达到扩大CCD探测器动态范围的目的,但是,同样的问题是在最后确定输入的光强之前必须经过预先的探测和反馈。
国外对CCD动态范围扩展方法除了有与国内相识的方法,如文章“Laser beamprofiling with extended-image-range techniques”Optical Engineering 44(2),2005,美国专利US20060104508 A1、US20060104533 A1等就是提出利用多幅不同曝光量照片的场景合成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方法。还有很多通过改变CCD电路本身以获得高动态范围的方法。
美国专利US4623928、US4873561、US5235197、US6008486、US6040570、US6501504等均是通过CCD内部电路结构改变以取得高的动态范围,上述专利通过CCD内部电路或通过设定门限多次采集、或控制积分时间,或进行多次曝光、或进行双门限积分的方法提高CCD最终的输出动态范围;但是,正如前面强调的,这些方法都必须深入到CCD内部的电路结构中,这样必然带来高昂的开发和生产成本,以及复杂的制作工艺,而且无论何种形式的提高方法,通过控制积分时间,通过多次曝光,通过设定门限的方法对于快变的光束,尤其是短脉冲光的探测均存在困难,甚至是无法探测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的对不同光强大小、不同类型激光的光斑进行成像,同时提高原有CCD成像探测器的信噪比。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包括:前匹配透镜、光栅,后匹配透镜、CCD成像探测器及计算机系统,其中前匹配透镜主要是将会聚的入射光束转变为平行光以便于引进光栅的调制,后匹配透镜与成像透镜的一样是用于对入射光束进行成像;成像光束经成像透镜会聚于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入口处,会聚光束经前匹配透镜后输出平行光束,光栅对输出的平行光束进行位相或光强调制,经光栅调制后的平行光束经短距离传输或直接进入后匹配透镜,并从后匹配透镜输出多路光强大小不等的光束会聚于CCD成像探测器中的不同探测区,计算机经AD采集系统采样CCD成像探测器输出的数据,并将成像于不同区域的光斑按照光栅分束后光强峰值强度比例进行重组,考虑光栅分束后的0级(即成像光斑的中心衍射图样,如图2、3中的中央衍射图样),±1级光强分布(当使用二维光栅时指成像光斑的中心上下、左右两侧的衍射图样,当使用一维光栅时指上下或左右两侧的衍射图样,当使用二维光栅时如图2、3中的四边旁图样),假定光强峰值强度比例为n∶m(n<m,n和m为正实数),则重组时将±1级L个光强分布相加再除L求得平均值,其和乘以系数m/n再减去0级光强的峰值,并令负光强值(即因数学加减而造成的负的光强数值)为零,而后将计算得到的光强与0级光强相加作为最终CCD探测的输出结果;如果入射光强较强以致±1级光强也饱和了,则应该考虑±2级光强(当使用二维光栅时指成像光斑的中心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侧的衍射图样,当使用一维光栅时指±1级上下或左右侧的衍射图样,当使用二维光栅时如图2、3中的四角图样),先将0和±1级光强按照前面的方式相加,而后再将±2级L个光强分布相加再除L求得平均值,其和乘以系数n/k,(假定0级和±2级光强峰值强度之比为n∶k(n<k,k为正实数))再减去0和±1级合成后的光强峰值,并令负光强值为零,而后将计算得到的光强与0和±1级合成后的光强相加作为最终CCD探测的输出结果;当光强进一步增加,可以考虑±2级以上光强的分布,可以在CCD靶面范围内将CCD动态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中L为正整数。
所述的光栅是位相光栅或振幅光栅。
在所述光栅后可以增加结构相同、光栅线条刻画方向与前一光栅呈90度的一新光栅,或与前描述两个光栅效果等效的一个二维分布光栅,从而在CCD成像探测器上探测到多个光强不同的光斑分布。
所述的前匹配透镜等效焦点在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的入口位置。
所述的后匹配透镜与前匹配透镜组成共轭系统,使光强探测系统入口位置与CCD成像探测器位置共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采用了光栅的分光方法,将入射光分成了峰值光强大小不等、形状一致的多束光,并成像于放置在远场的CCD靶面上,而后利用峰值光强较小的焦斑以补偿峰值光强较强的光斑中饱和部分,从而达到扩展CCD探测器动态范围的目的,因为是通过光栅实现分光的,因此不存在曝光时间控制问题,因此同样适用于超短脉冲;另外,由于光栅分束后±1、±2级等的光强大小和形状都是一样的,因此可以通过叠加求平均的方法降低CCD本身的噪声,而峰值光强较强的光斑,因为信号的能量较高,相对而言,较其他峰值光强较弱光斑具有更高的信噪比。总而言之,本发明大幅度的提高了原有CCD成像探测器的动态探测范围,并且提高了CCD成像探测器的信噪比。
(2)本发明的光栅分束方法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扩大动态范围,系统的动态范围取决于CCD靶面的大小和探测光斑大小。
(3)本发明采用一般CCD成像探测器和科学CCD,无需曝光时间控制等要求,应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理想光束经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后在CCD探测器上的光强分布仿真图;
图3为含有球差光束经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后在CCD探测上的光强分布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前匹配透镜2、光栅3,后匹配透镜4、CCD成像探测器5,以及计算机系统6,其中前匹配透镜2主要是将会聚的入射光束转变为平行光以便于引进光栅的调制,后匹配透镜4与成像透镜1的一样是用于对入射光束进行成像;成像光束经成像透镜1会聚于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入口处,会聚光束经前匹配透镜2后输出平行光束,光栅3对输出的平行光束进行位相或光强调制,经光栅调制后的平行光束经短距离传输或直接进入后匹配透镜4,并从后匹配透镜4输出多路光强大小不等的光束会聚于CCD成像探测器5中的不同探测区,计算机系统6采样CCD成像探测器5输出的数据,并将成像于不同区域的光斑按照光栅分束后光强峰值强度比例进行重组,考虑光栅分束后的0级(即成像光斑的中心衍射图样,如图2、3中的中央衍射图样),±1级光强分布(当使用二维光栅时指成像光斑的中心上下、左右两侧的衍射图样,当使用一维光栅时指上下或左右两侧的衍射图样,当使用二维光栅时如图2、3中的四边旁图样),假定光强峰值强度比例为n∶m(n<m,n和m为正实数),则重组时将±1级L个光强分布相加再除L求得平均值,其和乘以系数m/n再减去0级光强的峰值,并令负光强值(即因数学加减而造成的负的光强数值)为零,而后将计算得到的光强与0级光强相加作为最终CCD探测的输出结果;如果入射光强较强以致±1级光强也饱和了,则应该考虑±2级光强(当使用二维光栅时指成像光斑的中心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侧的衍射图样,当使用一维光栅时指±1级上下或左右侧的衍射图样,当使用二维光栅时如图2、3中的四角图样),先将0和±1级光强按照前面的方式相加,而后再将±2级L个光强分布相加再除L求得平均值,其和乘以系数n/k,(假定0级和±2级光强峰值强度之比为n∶k(n<k,k为正实数))再减去0和±1级合成后的光强峰值,并令负光强值为零,而后将计算得到的光强与0和±1级合成后的光强相加作为最终CCD探测的输出结果;当光强进一步增加,可以考虑±2级以上光强的分布,可以在CCD靶面范围内将CCD动态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中L为正整数。
图2和图3为CCD探测结果,其中图2为入射光束中未含有像差时,在CCD光强探测器中采样得到的光斑分布,图3为入射光束中包含了0.5个波长大小的球差时,在CCD探测到的光斑分布。从CCD输出结果不难看到,入射光斑分布被分成光强大小不等的9个光斑,假定1级光强分布为为0级的1/a,在四个角落的光强分布为0级的1/a2,那么,计算机可以将光强为0级1/a的四个光斑相加乘以a/4得S1,将0级饱和部分用S1代替得到S2,同样的,将四个角落的光强分布相加乘a2/4得S3,将S2饱和部分由S3替代,因而可以提高动态范围(3a-2)/2倍,并且通过改变光栅参数可以调整a的大小,从而改变动态范围的增益。由于0级饱和部分被等效的压缩为原来的1/4,而S1和S3均为四个相同光斑的叠加,因此整体信噪比提高了4倍,其中,a为大于零的实数,S1,S2,S3分别代表数学计算得到的光强分布。

Claims (4)

1.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匹配透镜(2)、光栅(3)、后匹配透镜(4)、CCD成像探测器(5)、计算机系统(6),其中前匹配透镜(2)将会聚的入射光束转变为平行光以便于引进光栅的调制,后匹配透镜(4)用于对入射光束进行成像;成像光束经成像透镜(1)会聚于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入口处,会聚光束经前匹配透镜(2)后输出平行光束,光栅(3)对输出的平行光束进行位相或光强调制,经光栅调制后的平行光束经短距离传输或直接进入后匹配透镜(4),并从后匹配透镜(4)输出多路光强大小不等的光束会聚于CCD成像探测器(5)中的不同探测区,计算机系统(6)采集CCD成像探测器(5)输出的数据,并将成像于不同区域的光斑按照光栅分束后光强峰值强度比例进行重组,考虑光栅分束后的0级,即成像光斑的中心衍射图样,±1级光强分布,即成像光斑的中心上下、左右两侧的衍射图样,假定1级光强分布为0级的1/a,在四个角落的光强分布为0级的1/a2,计算机系统(6)将光强为0级1/a的四个光斑相加乘以a/4得新光强分布S1,并且将0级饱和部分用S1代替得到S2,同样的,如果S2光强也饱和,可以通过将四个角落的光强分布,即±2级光强分布,相加乘a2/4得另一个新的光强分布S3,将S2饱和部分由S3替代,最终提高CCD成像探测器的动态范围,其中,a为大于零的实数,S1,S2,S3分别代表数学计算得到的光强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栅(3)为位相光栅或振幅光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匹配透镜(2)等效焦点在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的入口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匹配透镜(4)与前匹配透镜(2)组成共轭系统,使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的入口位置与CCD成像探测器位置共轭。 
CN2009102412344A 2009-11-27 2009-11-27 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01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12344A CN101701847B (zh) 2009-11-27 2009-11-27 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12344A CN101701847B (zh) 2009-11-27 2009-11-27 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1847A CN101701847A (zh) 2010-05-05
CN101701847B true CN101701847B (zh) 2011-08-24

Family

ID=42156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4123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01847B (zh) 2009-11-27 2009-11-27 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018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2874B (zh) * 2010-11-04 2012-07-11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基于光强调制器的远场光束质量测量装置
CN102288385B (zh) * 2011-05-10 2013-05-29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二维成像器件光电响应特性标定方法
CN102331303B (zh) * 2011-08-05 2012-10-03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光栅的相位差波前传感器
CN105278093B (zh) * 2015-09-30 2017-07-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天文目标成像的系统
CN106225734B (zh) * 2016-06-30 2019-07-05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大动态范围高精度光轴测量装置
CN106770153B (zh) * 2016-11-15 2019-05-17 北京蓝色星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偏移量可调的拉曼光谱系统及拉曼光谱探测方法
CN108279068B (zh) * 2018-01-16 2020-09-25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四波横向剪切干涉的激光光束质量动态测量装置
CN108419026B (zh) * 2018-05-31 2020-05-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相机曝光时间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141254A (zh) * 2018-10-15 2019-01-0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集成衍射光栅式高稳定性激光位移传感器
CN109470236B (zh) * 2018-11-26 2021-01-15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星敏感器
CN110006924B (zh) * 2019-04-18 2021-06-29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光学元件表面微小缺陷二维轮廓的检测方法
CN110636198A (zh) * 2019-10-15 2019-12-31 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方法及装置、内窥镜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70231Y (zh) * 2006-11-27 2007-11-07 浙江大学 一种扩展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动态范围的系统
CN101083724A (zh) * 2006-05-31 2007-12-05 Ess技术公司 具有提供增强动态范围图像的交错读取的cmos图像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3724A (zh) * 2006-05-31 2007-12-05 Ess技术公司 具有提供增强动态范围图像的交错读取的cmos图像系统
CN200970231Y (zh) * 2006-11-27 2007-11-07 浙江大学 一种扩展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动态范围的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7-221423A 2007.08.30
S.Battiato,et al.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 for digital still camera:an overview.《Journal of Electronic Imaging》.2003,第12卷(第3期),459-469. *
周望.基于数字微镜器件技术提高面阵CCD相机动态范围的研究.《光学学报》.2009,第29卷(第3期),639-642. *
裴志军等.CMOS图像传感器动态范围扩展技术.《传感器技术》.2003,第22卷(第6期),1,2,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1847A (zh) 201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1847B (zh) 基于光栅和ccd成像探测器的宽动态范围成像系统
CN102331303B (zh) 一种基于光栅的相位差波前传感器
CN106950195B (zh) 基于散射介质的可编程光学元件及光场调控系统和方法
US7274442B2 (en) Closed-loop wavefront sensor using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CN112130337B (zh) 光纤激光阵列活塞相位与倾斜相位同步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636271B (zh) 一种基于差分光学的相位差法波前测量成像装置
CN106097269A (zh) 基于计算鬼成像的高分辨率微视觉系统及获取图像的方法
CN106338823B (zh) 一种基于混合焦距菲涅耳波带片的相位反演方法
CN107065124A (zh) 一种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光束聚焦反馈控制的方法
CN104537656A (zh) 光纤扩束准直镜筒出射偏心高斯光束的检测方法
CN102914373A (zh) 基于微柱透镜阵列的哈特曼波前传感器
CN104848945A (zh) 一种相干扫描波前探测方法及系统
CN103163527A (zh) 基于ccd辅助定位-双光楔光束调节的激光监听装置及采用该装置实现监听的方法
CN111473872B (zh) 一种测量多模完美涡旋光束的方法和装置
US11283169B2 (en) Steerable RF imaging receiver using photonic spatial beam processing with improved resolution
CN106680831A (zh) 激光主动相干平衡探测偏振分析仪
US9812840B2 (en) System for phasing a large number of laser sources
CN101285712B (zh) 基于分立光强测量器件的线性相位反演波前传感器
CN105509878A (zh) 一种测量光束轨道角动量谱的装置与系统
CN109358462B (zh) 一种自动对焦的方法及系统
CN109029744B (zh) 一种涡旋光束拓扑荷数的检测方法
CN106225734A (zh) 一种大动态范围高精度光轴测量装置
CN103256990A (zh) 一种衍射棱锥波前传感器
CN102628713B (zh)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的曲率波前传感器
CN113937609B (zh) 基于达曼涡旋光栅的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的主动锁相方法和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