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00407A - 一种能杀灭病毒的空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杀灭病毒的空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00407A
CN101700407A CN200910236691A CN200910236691A CN101700407A CN 101700407 A CN101700407 A CN 101700407A CN 200910236691 A CN200910236691 A CN 200910236691A CN 200910236691 A CN200910236691 A CN 200910236691A CN 101700407 A CN101700407 A CN 101700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leaner
glass tubing
air
virus
pow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36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云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eading Air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eading Air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eading Air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eading Air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36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004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00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04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杀灭病毒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离子管和双极电离模块,所述离子管包括一高硼硅玻璃管,该玻璃管一端封口,所述玻璃管的内、外侧分别设有阳极和阴极;所述双极电离模块包括电源控制电路及升压、中频振荡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接收低压直流电输入并输出稳定低压直流电流,所述升压、中频振荡电路接收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输出的低压直流电流,产生频率为22KHz、电压为1200~1400VP-P的正弦波信号,输出给所述离子管。本发明的能杀灭病毒的空气净化装置具有低能耗、安全可靠、高功效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能杀灭病毒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能杀灭病毒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困扰,特别是不断出现的病毒性流感的流行,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和需要日趋重要。现有的空气净化技术主要目的是除烟尘、TVOC(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总挥发性有机物)、杀菌、消毒和除臭。
目前空气净化技术的种类非常多,但都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根据工作原理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化学制剂——主要产品为空气清新剂、车用香水,其产品价格低廉,只能掩盖一些异味,而且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不但根本无法消除有害气体,而且还形成新的污染。
化学分解——主要产品是离子臭氧发生器和负氧离子发生器,价格低廉,能增加空气中负离子数量和降低空气中固态尘埃,有一定杀菌作用但对分解如甲醛、硫化氢等大分子有害气体没有作用。臭氧发生器多用于医疗单位的消毒,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高浓度臭氧,在杀灭一些病毒细菌的同时也可以能杀灭人体白细胞,有导致癌变的可能,所以绝对不能“人机共室”;负氧离子发生器多用于家庭,缺点是离子易吸附灰尘,从而粘附在墙壁、顶棚等,使其逐渐变成灰黑色。
吸附——代表产品为活性炭过滤产品,优点是在短时间内能吸附一定的细菌和尘土及有害气体,缺点是不能进行选择性吸附,其对水分的吸附率为45%,一般一个月后就能达到饱和状态需更换,无法再生利用。达到饱和后过滤器不但不能杀菌,还很容易成为细菌的繁衍体,即而又被传播到空气中,同时换下的滤芯会造成二次污染。
多层过滤——主要为复合式净化产品,过滤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空气中固态尘埃,但价格较高,且其过滤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必须更换,无法再生利用,对有害气体基本无作用。耗材多,使用成本高,换下的滤芯会二次污染。
催化、分解——主要是光触媒净化产品,能分解部分有害气体,价格相对较低,但目前光触媒尚处于试验阶段技术尚未成熟,光触媒必须依靠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才能产生作用,使用紫外线灯容易损坏,更换频繁,同时紫外线对人体、塑料有伤害。
上述现有的空气净化技术,均是需要将空气吸入到装置内部,净化后再排放到空气中,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尤其对于病毒含量高的空气中,往往在有效净化完成前,病毒已经感染了人。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技术支持和有效杀灭病毒的报告和案例。对于公共场所空气的杀菌消毒处理,成为预防和控制流感疫情蔓延至为关键。杀灭空气中细菌、病毒的方法很多,但传统的方法要么在杀菌消毒的同时也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如臭氧消毒、甲醛熏蒸消毒等),要么只能杀灭物体表面病菌(喷洒消毒药水等)而对漂浮在空气中的病菌不起作用,这些消毒净化方法均不适合在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提供一种能耗低,低成本维护,寿命长,使用方便,结构紧凑,能安装于空调、冰箱、风扇等家用电器上,不产生二次污染,可以人机共存条件下对空气进行处理,杀灭病毒和细菌,预防和降低各种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向人群传播的发生率,并向人们提供新鲜空气的空气净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杀灭病毒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离子管和双极电离模块,所述离子管包括一高硼硅玻璃管,该玻璃管一端封口,所述玻璃管的内、外侧分别设有阳极和阴极;所述双极电离模块包括电源控制电路及升压、中频振荡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接收低压直流电输入并输出稳定低压直流电流,所述升压、中频振荡电路接收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输出的低压直流电流,产生频率为22KHZ、电压为1200~1400VP-P的正弦波信号,输出给所述离子管。
进一步地,所述阴极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管的厚度为0.7~0.9mm。
进一步地,所述阳极由厚度为0.25mm的纯铝板错位打上直径为2.0mm的孔并卷成和玻璃管内壁直径相同的铝筒安装于玻璃管内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阴极采用0.2~0.5mm直径的不锈钢丝织成22~28目,内径为玻璃管外径尺寸的丝网筒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管未封口的一端由管座密封,玻璃管内充有惰性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管座由ABS工程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玻璃管与管座之间通过环氧树脂加强密封。
本发明的能杀灭病毒的空气净化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低能耗。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能耗低于1.5W,实现了节能,低成本维护,特别是与活性炭过滤技术结合使用可大大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并降低成本。
2.安全可靠。本发明采用低压直流供电,无臭氧等二次污染可实现人机共室,结构紧凑,离子和O3产出量可控制和选择,拓展了应用范围,可任意应用在诸如空调、冰箱、风扇等家用电器上。
3.高功效。本发明可以处理大风量的空气,适于在中央空调系统安装。
4.应用范围广。由于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人机共室,该装置可使用在医院的门诊大厅、病房、手术室等环境,以利于杀灭病毒和细菌。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是通过向空气中释放等离子气体,利用气体的扩散作用将等离子气体均匀散布到空气环境中,从而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将杀灭病毒,其效率高、速度快,净化效果远高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消除了传统杀菌消毒的各种缺点,其可以人机共存的特性相比传统杀菌消毒方式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使用时不需要人员撤离现场,从而避免了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中离子管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用于制作离子管阳极的纯铝板上打孔的布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双极电离模块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可以杀灭病毒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原理图。
图中:1.阳极接线端子,2.管座,3.玻璃管,4.阳极,5.阴极,6.离子管,10.中性分子,11.正氧离子,12.负氧离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的能杀灭病毒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离子管和双极电离模块部分。其中,离子管的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离子管包括一高硼硅玻璃管制成的放电介质,其厚度为0.7~0.9mm,玻璃管3的一端封堵。在玻璃管3的内、外壁分别安装阳极4和阴极5,其中阴极接地,这样外侧的阴极5不带电,可以保证安全性。如图2所示,阳极4可以由0.25mm厚度的纯铝板错位打满直径为2.0mm的孔并卷成和玻璃管3内壁相同直径的铝筒安装于玻璃管3内制成。阴极5可以由0.2~0.5mm直径的不锈钢丝织成22~28目,内径为玻璃管外径尺寸的丝网筒制成。玻璃管3内抽真空后充上惰性气体,未封堵的一端通过管座2密封,并可以通过环氧树脂加强密封。阳极4穿过管座2引出阳极接线端子1。
本发明的双极电离模块原理如图3所示,包括电源控制电路和升压、中频振荡电路和升压电路。电源控制电路接收低压直流电输入并输出稳定的低压直流电流,升压、中频振荡电路接收电源控制电路输出的低压直流电流,产生频率为22KHZ左右、电压为1200~1400VP-P的正弦波振荡信号,输出给离子管,以推动离子管放电净化空气。
在绝对温度大于零的所有气体中,均存在着一定的电离现象。任何细微的射线及其他能量都可能使气体产生一定能量的初级电场并被加速以获取更多能量。当其能量高于气体的电离能时,电子与分子间的碰撞将导致该气体的电离。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即是基于该原理的。如图4所示,离子管6以高硼硅作为介质,在被特定的频率(22KHZ左右)的电压的正弦波击穿时会在离子管表面形成密集的小离子串群,小离子对空气中的氧离子O2进行电离,产生正氧离子(O2+)11和负离子(O2-)12且达到等离子体。电离的正氧离子O2+能够对病毒和细菌、氨气、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清除,且清除效率高达93%以上;电离的负离子O2-能够加快呼吸道纤毛组织运动;增加血液中血经蛋白的含量,降低血糖;对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可以预防神经衰弱;并提高肌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在工作时,其放电使用直流供电,工作电压很低(1200~1400V),电流很小(1~2mA),很安全,而且是可操控的,不会消耗更多的能量;产生的正负离子为等离子体,其不会存在过渡氧化,不产生自由基和臭氧O3。并且已经存在于生存环境中的过量的有害臭氧也将会被高能离子技术空气净化装置消除掉。
正氧离子对异味和有机挥发物气体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有非常强的亲和力,这些离子和周围环境中所存在的氧分子产生反应,这个反应促使这些分子形成集成串;当集成串形成的时候,所带的电子就释放了。这些电子可以帮助消除从有机体化合物中产生的异味。VOC是从涂料、硝基漆、清洁产品、胶、墨水等上千种每天都会使用的产品中挥发出来的,这些都将导致人体亚健康的症兆。附着在氧分子集成串上的有害微粒使它们自已变得厚重,从而将它们沉降到了地面。
正氧离子具有很强的活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氧化分解甲硫醇、氨、硫化氢等污染因子;并且在与VOC分子相接触后打开有机物挥发性气体的化学链,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无害的小分子。同时,活性氧离子能破坏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生存环境,使病毒,细菌和孢子失去活性,就不能再繁殖了,从而降低了室内细菌浓度。带电离子可以吸附大于自身重量几十倍的悬浮颗粒,靠自重沉降下来,从而清除空气中悬浮胶体(气溶胶)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产生一种富有活性氧分子的环境,使正、负氧离子的数量都具有可测量和可控制性。这些活性的氧分子以10到60个分子群呈现。这可以增加空气从氧分子中释放电子的能力。这些电子与污染物质可以互相作用并能打破他们的分子结构以减少危害。当空气吹过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时,一般来说,每公升空气会形成一到二百万个活性氧离子群。当这些离子群与房间中那些不新鲜的空气互相作用的时候,他们的浓度更浓了。那些氧分子恢复活性后就立刻开始对空气进行消毒(病毒,细菌和孢子);通过渗入到那些分裂区去中和各种异味(VOC)以重新组合分子。并且,粒子被黏附于他们的氧分子群上,被控制后增加了重量,就掉在地上。以上动作的完成,都没有凭借有害的紫外线、化学添加剂或者是臭氧,而且把空气中的臭氧控制在了0.08mg/cm3以下,低于国家标准的0.16mg/cm3
下面通过实验具体说明:
实验一、对模拟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气溶胶净化效率实验。
本检测方法参考依据QB/T 2761-2006《(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果测定方法》。
实验材料及设备:
Andersen b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制提供;
空气试验舱:为1立方米不锈钢装置,参照Q8/T2761-2006附录A,由北京华澳高科设备维修有限公司提供;空气试验舱分A舱、B舱,舱内配有低速风扇和Andersen空气微生物气泡采样管。A舱为阳性对照组舱,B舱为验正材料舱,舱内设设置了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
细胞:狗肾传代细胞(MDCK-P13),由全国流感中心提供;
病毒:高致病甲型H1N1/BJ/09流感病毒,批号:09612,由全国流感中心提供;高致病甲型/H1N1/GX/09流感病毒,批号:09528,由全国流感中心提供;
试剂:四甲基噻唑蓝(MTT)购自华美公司;
D-MEM培养基(高糖含-谷氨酰胺),进口GIBCO,由华美公司提供。
胎牛血清,进口GIBCD,由华美公司提供。
牛血清白蛋白组分V,进口GIBCO,由华美公司提供。
青酶素、链酶素,由华美公司提供。
HEPES缓冲液,进口GIBCD,由华美公司提供。
TPCK-胰酶(牛胰腺来源VIII型),进t}C I BCO,由华美公司提供。
Hank’s溶液、二甲基亚枫(DMSO),进t}GIBCO,由华美公司提供。
一次性实验耗材及试剂等,均购置进口GIBCO公司,由华美公司提供。
C02培养箱NUAIR USAUTOFLOW。
倒置可视显微镜(OLYMPUS),由华美公司提供。
个人防护装备,由3M公司提供.
实验条件: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编号:CNAS/BLA/T003,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提供。
实验方法:
预备试验
1.检测空气试验舱内不同时间温度、湿度变化情况。
实验方法
1)实验条件: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分别放置1立方米空气试验A舱和B舱,舱内放置温度、湿度计。
2)样本制作:
A舱:将8ml消毒蒸馏水吸附于4层医用纱布(直径5cm,长15cm),悬挂试验舱内中间部位。
B舱:将消毒蒸馏水1.5ml/10mm。平皿内,分别设置5个点位,并分别放置试验舱内4角(距离舱壁3cm},和舱内对角线中问部位。
3)舱内温度、湿度检测:关闭空气试验舱门,开启低速风扇,分别于30分钟、45分钟、60分钟,观察舱内温、湿度变化(舱门观察窗)并进行记录。
4)测试结果:空气试验舱正常开启30分钟、45分钟、60分钟,舱内温度均为20℃,湿度为41℃符合实验所需要的条件。
2株高致病甲型HiN1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病毒毒力测定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
1)病毒分离:分别取自北京、广西疑似H1N1患者,鼻咽拭子样本100μl,采用30%青、链酶素4℃处理4小时以上。然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36℃培养72小时,收取鸡胚尿囊液,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RT-PCR的检测法、甲型H1N1流感病毒红细胞凝集抑制(HI)抗体检测法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微量中和(MN)抗体检测法,实验结果表明,来自2个不同地区的疑似H1N1样本,所分离的病毒为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
2)病毒分离株命名:2株病毒分别命名为高致病甲型H1N1/BJ/09流感病毒、高致病甲型H1N1/GX/09流感病毒。
3)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扩增:在MDCK细胞培养内,分别对2株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36℃繁殖培养,72小时病毒细胞形态CPE特征,细胞肿胀圆化,细胞间隙增大,收获病毒细胞悬液,分装0.5ml/支。-80℃低温冰箱保存。
4)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纯化:在MDCK细胞培养内,采用终末稀释的方法,纯化病毒两次。并对2株纯化的病毒,分别进行电镜负染鉴定,结果显示在106的病变细胞内有大量的高致病甲型}I1N1病毒存在,同时对纯化的病毒进行全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株纯化病毒确定为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
5)测定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滴度:
实验目的:在MDCK传代细胞培养内,采用病毒空斑实验法,计算病毒PFU,为验证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对模拟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气溶胶的净化做准备。
病毒空斑法:
细胞培养:MDCK代传代细胞以1×106/ml的浓度接种6孔培养板,3ml/孔,细胞培养生长液为L-谷氨酸完全型D-MEM(10%的进口特级胎牛血清),37℃5%CO2孵箱培养至细胞对数生长期最旺盛75%-90%成片细胞,弃掉细胞培养液,采用Hank′s溶液洗细胞2次。
病毒吸附:分别将2株高致病甲型H1NI流感病毒,采用病毒生长液稀释至10-1~10-6,加入经处理的MDCK细胞6孔培养板0.5ml/孔,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37℃、5%CO2孵箱,吸附1小时,弃掉病毒稀释液,采用Hank′s溶液洗2次。加入病毒生长液(内含2%琼脂糖40℃融化)3ml/孔,37℃、5%CO2孵箱培养,培养至病毒出现空斑时,加入4%多聚甲醛固定12小时,采用1%结晶紫溶液染色,计数空斑数,计算病毒PFU/ml。
病毒滴度结果:
高致病甲型H1N1/BJ/09流感病毒:PFU/ml=Log5.6
高致病甲型H1N1/GX/09流感病毒:PFU/ml=Log3.8
正式试验
检测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对模拟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气溶胶的净化作用
1.实验条件:选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实验前分别将空气试验A舱(阳性对照组),B舱(验证材料舱)内分别放置Andersen空气微生物气泡采样管,管内放入D-MEM培养液5ml含1商橄榄油)。
2.模拟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气溶胶污染空间:
1)分别将2株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100PFU/ml,8ml均匀吸附于4层医用纱布(直径5cm,长15cm),分别悬挂在空气试验舱A舱、B舱中间部位,关闭空气试验舱门,开启低速风扇,使病毒释放源与舱内空气混合,10min后关闭B舱风扇,开启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对舱内污染物进行净化。阳性对照组A舱仍开启风扇,其它参数与实验组相同。
2)空气采样法:净化60分钟后,A舱、B舱分别采用Andersen 6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流量1.0L/min,采样10min,然后,进行检测。实验重复三次。
3.模拟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液态气溶胶空间:
1)分别将2株高致病甲型HIN工流感病毒100PFU/ml,1.5ml/10mm平皿内,分别设置5个并分别放置空气试验舱A舱、B舱内4个角(距离舱壁3cm),及对角线中间位置,关闭空气试验舱门。A舱开启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对舱内污染物进行净化。A舱阳性对照组,开启低速风扇,其它参数与实验组相同。
2)液态采样法:净化60分钟后,分别收集A舱、B舱内各点位平皿内溶液,进行培养。实验重复三次。
4.净化样本检测
细胞培养:MDCK细胞以1×106/ml的浓度接种6孔培养板:细胞培养生长液为L-谷氨酸完全型D-MEM(10%的进口特级胎牛血清),37℃、5%CO2孵箱培养至细胞对数生长期最旺盛成片细胞,弃掉细胞培养液,采用Hank′s溶液洗细胞2次。
空斑检测法:
样本接种:分别将采集的样本,接种MDCK细胞6孔培养板,每份样本接种2孔,0.5ml/孔,37℃、5%CO2孵箱,吸附1小时,,弃掉样本液,采用Hank′s溶液洗2次。加入病毒生长液(内含2%琼脂糖40℃融化)3ml/孔,同时,设100PPU/ml的病毒对照,正常细胞对照,36℃,5%CO2孵箱培养,培养至病毒对照出现空斑时,加入4%多聚甲醛固定12小时,采用1%结晶紫溶液染色,计数空斑数,采用被动式净化污染物去除率公式,计算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对模拟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气溶胶的净化效率。
实验结果:
1.本发明的空净化装置对模拟2株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气溶胶净化结果(空气采样法)
本发明的空净化装置对模拟高致病甲型H1N1/BJ/09流感病毒株气溶胶污染空间,净化60分钟,采用空斑检测法,经三次实验净化效率分别为96.22%、97.54%、97.07%。
2.对模拟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液态气溶胶净化结果(液态采样法)
本发明的空净化装置对模拟高致病甲型H1N1/BJ/09流感病毒液态气溶胶污染空间,净化60分钟,采用空斑检测法,经三次实验净化效率分别为92.45%、94.08%、93.12%。
本发明的空净化装置对模拟高致病甲型H1N1/GX/09流感病毒液态气溶胶污染空间,净化60分钟,采用空斑检测法,经三次实验净化效率分别为93.60%、93.70%、93.40%。
本发明的空净化装置经对两株高致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模拟两种气溶胶污染空间,其净化效率均在93%以上,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效果明显。
实验二:本发明的空净化装置对病毒气熔胶的净化效率。
检测条件及操作:
1.指示微生物;粘质沙雷氏菌噬菌体SM702。
2.DV40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气雾柜等。
3.采样器采样法:DV40气溶胶发生器在2立方米气雾柜中发生粘质沙雷氏菌噬菌体SM702气溶胶。喷雾流量为10L/min;打开离子发生装置,气溶胶发生时间为10min,净化30分钟后六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进行采样,加入上层宿主菌,37℃培养8小时计数每个采样平皿的噬菌斑数。阳性对照组为不打开空气净化装置,其它参数与实验组的相同。
4.沉降平皿法:净化30分钟后,取出气雾柜内的沉降平皿,加入上层宿主菌,37℃培养8小时计数每个沉降平皿的噬菌斑数。阳性对照组为不打开空气净化装置,其它参数与实验组的相同。
5.根据气雾柜中采样平皿的噬菌斑总数,计算净化30分钟对病毒气溶胶的净化效率。
检测结果:
1.采样器采样法:对模拟病毒噬菌体SM702气溶胶30分钟净化效率为98.71%、99.49%。
2.沉降平皿法:对模拟病毒噬菌体SM702气溶胶30分钟净化效率分别为95.25%、87.29%、93.45%。
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1.采样器采样法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对噬菌体S1V17U2气溶胶净化结果
Figure G2009102366914D0000111
2.平皿沉降法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对噬菌体S1V17U2气溶胶净化结果
实验三:检测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对模拟人肠道病毒71型气溶胶的净化作用。
本实验的条件及过程与实验一相似,在此不再重复,实验结果如下:
1.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对模拟人肠道病毒71型气溶胶净化结果(空气采样法)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对模拟人肠道病毒71型气溶胶污染空间,净化60分钟,采用空斑检测法,三次实验净化效率分别为96.22%、97.54%、97.07%。
2.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对模拟人肠道病毒71型气溶胶净化结果(液态采样法)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对模拟人肠道病毒71型气溶胶污染空间,净化60分钟,采用空斑检测法,三次实验净化效率分别为96%、96.31%、97%。
该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经模拟两种人肠道病毒71型气溶胶污染空间,其净化效率均在96%,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效果显著。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8)

1.一种能杀灭病毒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管和双极电离模块,所述离子管包括一高硼硅玻璃管,该玻璃管一端封口,所述玻璃管的内、外侧分别设有阳极和阴极;所述双极电离模块包括电源控制电路及升压、中频振荡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接收低压直流电输入并输出稳定低压直流电流,所述升压、中频振荡电路接收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输出的低压直流电流,产生频率为22KHZ、电压为1200~1400VP-P的正弦波信号,输出给所述离子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的厚度为0.7~0.9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由厚度为0.25mm的纯铝板错位打上直径为2.0mm的孔并卷成和玻璃管内壁直径相同的铝筒安装于玻璃管内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采用0.2~0.5mm直径的不锈钢丝织成22~28目,内径为玻璃管外径尺寸的丝网筒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未封口的一端由管座密封,玻璃管内充有惰性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由ABS工程塑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玻璃管与管座之间通过环氧树脂加强密封。
CN200910236691A 2009-11-04 2009-11-04 一种能杀灭病毒的空气净化装置 Pending CN1017004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6691A CN101700407A (zh) 2009-11-04 2009-11-04 一种能杀灭病毒的空气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6691A CN101700407A (zh) 2009-11-04 2009-11-04 一种能杀灭病毒的空气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0407A true CN101700407A (zh) 2010-05-05

Family

ID=42155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36691A Pending CN101700407A (zh) 2009-11-04 2009-11-04 一种能杀灭病毒的空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0040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4920A (zh) * 2011-12-06 2012-05-02 苏州克利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壁挂式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102522702A (zh) * 2011-12-06 2012-06-27 苏州克利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用离子管
CN104105328A (zh) * 2014-07-17 2014-10-15 北京无限世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大风量低压高效等离子设备及其空气处理系统
CN104498356A (zh) * 2014-12-26 2015-04-08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细胞培养基中大气颗粒物采集装置
CN110734951A (zh) * 2019-09-05 2020-01-31 武汉东湖科创中试基地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病毒去除率的检测方法
WO2020132970A1 (zh) * 2018-12-26 2020-07-02 广州安捷生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医用悬挂装置及其悬臂、净化装置
CN115228262A (zh) * 2022-08-22 2022-10-25 湖南国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实验室密闭空间内核酸污染的立体净化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4920A (zh) * 2011-12-06 2012-05-02 苏州克利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壁挂式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102522702A (zh) * 2011-12-06 2012-06-27 苏州克利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用离子管
CN104105328A (zh) * 2014-07-17 2014-10-15 北京无限世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大风量低压高效等离子设备及其空气处理系统
CN104498356A (zh) * 2014-12-26 2015-04-08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细胞培养基中大气颗粒物采集装置
WO2020132970A1 (zh) * 2018-12-26 2020-07-02 广州安捷生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医用悬挂装置及其悬臂、净化装置
CN110734951A (zh) * 2019-09-05 2020-01-31 武汉东湖科创中试基地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病毒去除率的检测方法
CN115228262A (zh) * 2022-08-22 2022-10-25 湖南国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实验室密闭空间内核酸污染的立体净化方法
CN115228262B (zh) * 2022-08-22 2023-12-01 湖南国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实验室密闭空间内核酸污染的立体净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0407A (zh) 一种能杀灭病毒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04436273B (zh) 一种空气净化消毒机及其净化消毒方法
CN103615766A (zh) 一种室内动态空气消毒机
CN205849850U (zh) 一种基于分子筛制氧的救护车臭氧消毒装置
CN110180379B (zh) 一种室内甲醛降解装置
CN203671775U (zh) 消除甲醛和pm2.5的空气净化装置
KR101327522B1 (ko) 공기정화기에 대한 부유세균의 제거성능 평가방법
KR101694895B1 (ko) 충돌법에 의한 세균 및 바이러스 동시 채취 및 검출방법
CN2712354Y (zh) 负压换风消毒病房
CN106492890A (zh) 一种四级水平细胞毒素安全柜
CN202757231U (zh) 空气净化器
CN106958887A (zh) 一种环境净化杀菌装置
KR100460255B1 (ko) 공기정화 살균장치
CN202190939U (zh) 一种等离子体消毒电脑桌
CN111505259A (zh) 一种高速列车客室内模拟病毒灭活试验方法及系统
CN203123108U (zh) 适用于医院候诊室空气净化的等离子体净化器
CN206867939U (zh) 适用于医疗废气的一体化消毒除臭装置
CN110959629A (zh) 一种综合性广谱杀菌消毒剂
Vaze et al. Air and water sterilization using non-thermal plasma
CN218579790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213019989U (zh) 分体式空调器室内空气净化风口
CN110410917A (zh) 一种等离子体新风系统
CN217383251U (zh) 一种用于室内的多功能空气净化消毒机
CN213119417U (zh) 组合式空气消毒灭菌净化风口
CN217082840U (zh) 一种用于防疫消毒的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