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2631A - 用于通信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通信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2631A
CN101682631A CN200880018206A CN200880018206A CN101682631A CN 101682631 A CN101682631 A CN 101682631A CN 200880018206 A CN200880018206 A CN 200880018206A CN 200880018206 A CN200880018206 A CN 200880018206A CN 101682631 A CN101682631 A CN 101682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p router
internet protocol
node
network insertion
componen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8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2631B (zh
Inventor
P·丁娜功西素帕普
F·乌卢皮纳尔
王俊
P·A·阿加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82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2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2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26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9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adapted for mobile IP [M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04W36/087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between radio units of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通过建立协议隧道来在通信切换期间在网络接入节点之间路由剩余分组,实现无缝通信切换。例如,在基于移动IP的系统中,移动节点可以执行从第一接入节点到第二接入节点的切换,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与第一路由节点相关联,所述第二接入节点与第二路由节点相关联。为了防止在所述切换期间处于到第一路由节点或自第一路由节点的递送途中的任何分组的丢失,所述移动节点经由所述第二接入节点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建立协议隧道。在前向链路上,正在从所述第一路由节点递送来的分组通过所述协议隧道被路由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随后路由到所述移动节点。在反向链路上,正在被发送到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分组通过所述协议隧道从所述移动节点路由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随后路由到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结合这些操作,所述移动节点同时为所述路由节点维持不同的IP接口。另外,采取步骤以确保在所述切换期间,所述分组被路由到合适的IP接口。

Description

用于通信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基于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申请要求2007年5月30日提交的共同拥有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940,966的权益和优先权,该申请被分配代理案卷号No.071610P1,在此将其公开内容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为具体但非排它性地涉及在通信切换期间对分组的路由。
背景技术
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公布的移动因特网协议(“IP”)标准描述了当移动节点在无线网络内移动时,使得该移动节点能够发送和接收分组的方案。在该方案中,可以将归属地(例如,永久性)IP地址分配给所述移动节点,由此希望向所述移动节点发送分组的任何其它设备将所述分组发送到该归属地IP地址。在所述移动节点连接到除它的归属地子网(即,与所述归属地IP地址相关联的子网)之外的子网时,被发送到所述归属地IP地址的分组被转发到所述其它子网上的所述移动节点。按照这种方式,所述移动节点可以接收到被发送到所述归属地IP地址的任何分组,而不管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位置如何。
在移动IP中,通过使用移动代理实现按照这种方式转发分组。例如,当所述移动节点与除了它的归属地子网之外的子网的网络接入节点(例如,基站)建立通信时,所述移动节点向该子网上的路由节点注册。该路由节点可以充当所述移动节点的外地代理,所述外地代理提供目的地为所述移动节点的分组可以被路由到的转交地址(care of address,CoA)。在典型的情形下,与外地代理相关联的CoA是该外地代理的IP地址。
连接到所述移动节点的归属地子网的路由节点被指定为所述移动节点的归属地代理。所述归属地代理拦截被发送到所述归属地IP地址的分组,并且经由IP隧道将所述分组转发到与所述外地代理相关联的所述CoA。所述外地代理将它从所述IP隧道接收的所述分组路由到所述网络接入节点,该网络接入节点随后将所述分组发送到所述移动节点。
所述外地代理可以经由正常IP路由,将它从所述接入节点接收的任何分组路由到所指定的目的地,或者所述外地代理可以将所述分组发送到所述归属地代理。在后面的情形中,所述外地代理将使用所述IP隧道来将所述分组转发到所述归属地代理。
在所述移动节点在所述网络内漫游时,所述移动节点可以连接到不同的网络接入节点。这些网络接入节点中的一些网络接入节点可以与不同的外地代理相关联,所述不同的外地代理则与不同的CoA相关联。因此,在所述移动节点执行从一个网络接入节点到另一个网络接入节点的切换时,每次所述移动节点向新的外地代理注册,就需要重新建立所述归属地代理的IP隧道。
在一些情形下,当所述移动节点执行从一个网络接入节点到另一个网络接入节点的切换时,在所述移动节点上会话可能是活动的。在这些情形下,在所述移动节点与和新的CoA相关联的新网络接入节点建立通信后,被发送到与给定网络接入节点相关联的CoA的分组可能不能到达所述移动节点。因此,存在减少通信切换期间的分组丢失的需求。
发明内容
如下是本公开的示例(sample)方面的简单概括。应该理解的是,本文的术语“方面”的任何引用可以指代所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
在一些方面,所述公开涉及提供无缝移动IP切换。例如,当移动节点在与不同的路由节点相关联的接入节点之间进行切换时,在切换到所述新的接入节点和所述新的路由节点之前,可能没有完成所述初始路由节点和所述移动节点之间的所有分组传送。下述公开内容描述了用于在所述移动节点和所述初始路由节点之间路由未被递送的分组,以减少这种分组丢失的技术。
在一些方面,所述公开涉及建立用于在通信切换期间在接入节点和移动节点之间路由分组的协议隧道(例如,链路层隧道)。例如,所述移动节点可以首先与第一接入节点建立无线接入链路,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充当所述移动节点的数据连接点。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例如,在同一个子网络上)与第一路由节点(例如,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所述第一路由节点提供到分组网络的连接。在这里,所述移动节点可以建立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相关联的第一路由,用于在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和所述移动节点上的第一IP接口之间传送分组。
在某一时间点上,所述移动节点可以执行到与第二路由节点相关联的第二接入节点的切换。在这种情形下,所述第二接入节点现在变为所述移动节点的服务节点。所述移动节点可以由此建立与所述第二接入节点相关联的第二路由,用于在所述第二路由节点和所述移动节点上的第二IP接口之间传送分组。
为了防止在所述切换期间仍然处于经由所述第一路由进行路由的途中的任何分组的丢失,所述移动节点经由所述第二接入节点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建立协议隧道。在前向链路上,在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上正在经由所述第一路由递送的分组通过所述协议隧道被路由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所述第二接入节点经由所述第二路由将所述被隧穿后的分组递送到所述移动节点。所述移动节点随后将经由所述隧道接收的分组路由到所述第一路由,以递送到所述第一IP接口。针对所述反向链路,执行类似的互补操作。
当所述移动节点将所述第二接入节点添加到它的路由集中时,所述第二接入节点(例如,经由用于识别新的IP接口的指示)通告所述第二路由节点的身份。结果是,所述移动节点可以向它的上层处理提供新的IP接口,并且触发将所述移动节点的数据连接点移动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在仍然存在要移送到所述移动节点或自所述移动节点移送出的与第一路由节点相关联的数据时,这种剩余数据可以通过所述协议隧道发送,以将所述数据路由到合适的路由和/或合适的IP接口。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移动节点和所述第二接入节点之间的单个无线接入链路可以同时承载与多个IP接口相关联的多个不同的逻辑接入链路。
附图说明
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所附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示例方面,并且在附图中:
图1是例示支持移动节点的示例通信系统的若干方面的简化方框图;
图2A和2B是例示可以被执行来支持无缝通信切换的若干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3是例示支持移动节点的示例通信系统的若干方面的简化方框图,所述示例通信系统比如为基于超移动宽带的通信系统;
图4A、4B、4C和4D是例示可以由比如图3的所述系统的通信系统所执行的若干示例呼叫流操作的呼叫流程图;
图5是例示通信节点的若干示例组件的简化方框图;
图6是通信组件的若干示例方面的简化方框图;和
图7和8是例示被配置来提供如本文所教导的无缝切换的装置的若干示例方面的简化方框图。
根据通常作法,在附图中例示的各个特征可能不按比例绘出。因此,为了清楚,各个特征的尺寸可以被任意地放大或缩小。另外,为了清楚,可以对所述附图中的一些进行简化。因此,所述附图可以不描绘所给出的装置(例如,设备)或方法的所有组件。最后,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记可以用于表示相同的特征。
具体实施例
下面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该明白的是,本文的教导可以以多种多样形式具体体现,并且在本文中公开的任何具体结构、功能或两者仅仅是代表性的。基于本文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方面可以独立于任何其它方面实现,并且这些方面中的两个或多个方面可以按照各种方式组合。例如,可以使用本文所阐述的任何数目的方面,实现装置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以使用其它结构、功能、或除了本文所阐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之外或不是本文所阐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结构和功能,实现这种装置或实践这种方法。此外,本文所描述的任何方面可以包括权利要求的至少一个元素。
图1例示了示例通信系统100,其中(例如,被实现为无线接入终端的)移动节点102可以连接到网络接入节点104A和104B,并且接收由归属地代理106转发的分组。在这里,所述接入节点104A和104B可以使用相同类型的无线链路技术。所述接入节点104A与路由节点108A相关联,而接入节点104B与路由节点108B相关联。为了降低图1的复杂度,仅仅示出了两个接入节点和两个路由节点。然而,应该明白的是,这种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所述移动节点102可能连接到的其它接入节点,以及其它路由节点和其它类型的通信节点。
如图1中的虚框(phantom box)所示,所述移动节点102首先连接到接入节点104A。因此,所述移动节点102可以经由虚线110A、110B和110C所示的通信路径,将分组发送到归属地代理106和/或从归属地代理106接收分组。
如虚线112所示,在某一时间点,所述移动节点102移动到更靠近接入节点104B,并执行切换过程以连接到接入节点104B来代替接入节点104A。一旦完成这种切换,所述移动节点102可以经由虚线114A、114B和114C所示的通信路径,将分组发送到归属地代理106和/或从归属地代理106接收分组。
结合这种切换,如同虚线116A和116B所示,经由接入节点104B在移动节点102和接入节点104A之间建立协议隧道。在所述移动节点102连接到接入节点104B后,这种协议隧道支持接入节点104A和移动节点102之间的分组传送。
将结合图2A和2B的流程图,更为详细地描述系统100的示例操作。为了方便,图2A和2B的操作(或本文讨论和教导的任何其它操作)可以被描述为由特定组件(例如,系统100的组件)执行。然而,应该明白的是,这些操作可以由其它类型的组件执行,以及可以使用不同数目的组件执行。还应该明白的是,在给定的实现中可以不使用本文所描述的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
如图2A的块202所示,在某一时间点,所述移动节点102进入接入节点104A(例如,基站)的覆盖区域。所述移动节点102选择与接入节点104A建立无线接入链路,从而将接入节点104A创建为用于为移动节点102提供网络连接的服务节点。结合这些操作,所述接入节点104A(例如,通过向移动节点102发送与路由节点108A相关联的链路ID(LinkID))通告它的第一跳路由器的身份。在图1的实例中,接入节点104A和移动节点102之间的无线接入链路由虚线110C表示。
接入节点104A连接到与移动节点102的归属地子网不同的子网。因此,当移动节点连接到接入节点104A时(或者与路由节点108A相关联的任何其它接入节点),路由节点108A(例如,第一跳路由器)可以充当移动节点102的外地代理。
如块204所示,移动节点102与接入节点104A、路由节点108A和归属地代理106合作,执行与移动IP相关的各种设置操作。例如,可以建立用于向接入节点104A发送和/或从接入节点104A接收分组的路由。另外,可以选择接入节点104A作为移动节点102的数据连接点(“DAP”)。此外,移动节点102可以建立用于与路由节点108A相关联的分组业务的IP接口。移动节点102还可以与路由节点108A和归属地代理106合作,以建立移动节点102的归属地IP地址和路由节点108A的CoA之间的绑定。作为这些操作的结果,在归属地代理106和路由节点108A之间建立协议隧道(如虚线110A所示)。另外,在路由节点108A和接入节点104A之间建立协议隧道(如虚线110B所示)。
如块206所示,经由第一路由,在移动节点102和路由节点108A之间传送分组。例如,对于前向链路,归属地代理106拦截被发送到移动节点102的归属地IP地址的任何分组,并且通过所述隧道110A将所述分组转发到路由节点108A。所述路由节点108A通过所述隧道110B将它接收的分组转发到接入节点104A。然后,接入节点104A通过无线链路110C将所述分组发送到移动节点102,在那里,所述分组终止于第一IP接口。
如块208所示,在某一时间点,移动节点102可以确定出与接入节点104A相比,接入节点104B提供更期望的无线服务。例如,移动节点102可能是新近进入接入节点104B的覆盖区域。结果是,移动节点102可以通过将接入节点104B添加到它的路由集中来发起切换,由此取代接入节点104A,接入节点104B被创建作为移动节点102的服务节点。由此,在移动节点102和接入节点104B之间建立(例如,如线114C所示的)无线接入链路。发起这种切换的决定可以基于各种因素。例如,在一些情形下,移动节点102可以基于由接入节点104A和104B发送的导频信号(例如,信标)或其它信号的相对信号强度选择执行切换。
如块210所示,移动节点102开始为接入节点104B进行与移动IP相关的设置操作。在这里,可以建立第二路由,使得移动节点能够经由新的无线链路114C向接入节点104B发送分组和/或从接入节点104B接收分组。
此外,为了减少所述切换期间的可能分组丢失,如虚线116A和116B所示,在移动节点102和接入节点104A之间建立协议隧道。例如,接入节点104A可以被配置为对分组(例如,被分段的数据分组或被完全缓存的分组)进行封装,以及经由链路116A将它们发送到接入节点104B。所述链路116A可以包括回程连接或某一其它合适的通信链路。在一些方面,接入节点104A将这些被封装的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封装在用于识别移动节点102的报头中。当接入节点104B接收到这些分组中的一个分组时,接入节点104B移除这个报头,并使用第二路由来经由在这些节点之间建立的隧道116B,将所述封装后的分组转发到移动节点102。也就是,通过无线链路114C,将所述封装后的分组发送到移动节点102。
在典型情形下,所述协议隧道可以包括链路层(例如,第2层)隧道。然而,应该明白的是,这种隧道可以按照其它方式实现。
如块212所示,在移动节点102创建路由节点108B作为其新的外地代理时,接入节点104A和移动节点102可以通过所述协议隧道交换分组。如上所述,与第一路由相关联的分组可能已经被归属地代理106转发到路由节点108A,而没有在接入节点104B变为移动节点102的新服务节点之前,从接入节点104A发送到移动节点102。从而,接入节点104A可以对这些分组进行封装,将移动节点102指定为目的地(例如,如第二路由报头所指示),并且将所述封装后的分组发送到接入节点104B。由于这些分组将被作为第2层分组接收,所以接入节点104B将经由无线链路114C将所述分组转发所指定的目的地(例如,如由第二路由所指示)。
如块214所示,移动节点102经由第二路由接收所述隧穿后的分组,并且在移除第2层分组信息后,确定为所述分组与所述第一路由相关联。因此,所述移动节点102可以将所述分组发送到所述第一路由的协议栈以进行处理,在此之后,所述分组被提供给第一IP接口。在下面结合图3来更为详细地描述这些操作。
如块216所示,在所述切换期间的某点上,移动节点102从接入节点104B接收用于识别路由节点108B的指示。例如,在一些情形下,所述指示可以包括路由节点108B的IP地址。基于这个指示,所述移动节点102可以确定为与接入节点104A相比,所述接入节点104B与不同的路由节点(例如,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
因此,如块218所示,移动节点102执行与移动IP有关的操作,以将所述路由节点108B创建为其外地代理。这些操作可以包括,例如,将接入节点104B创建为移动节点102的DAP。另外,所述移动节点102可以创建用于由路由节点108B处理的业务的第二IP接口。所述移动节点102可以随后与路由节点108B和归属地代理106合作,以建立移动节点102的归属地IP地址和路由节点108B的CoA之间的绑定。作为这些操作的结果,在归属地代理106和路由节点108B之间建立(如虚线114A所示的)协议隧道。另外,在路由节点108B和接入节点104B之间建立(如虚线114B所示的)协议隧道。
如块220所示,移动节点102可以随后经由第二路由,向路由节点108B发送分组和/或从路由节点108B接收分组。对于前向链路业务,归属地代理106再次拦截被发送到移动节点的归属地IP地址的任何分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归属地代理106通过所述隧道114A,将所述分组转发到路由节点108B。然后,路由节点108B通过隧道114B将分组转发给接入节点104B。接入节点104B通过无线链路114C将所述分组发送到移动节点102,在那里,所述分组终止于第二IP接口。针对反向链路业务,执行互补操作。
如块222所示,在所述路由节点108B被创建为移动节点102的外地代理后,可以维持第一IP接口以及所述接入节点104A和移动节点102之间的协议隧道。因而,在存在与第一路由相关联的任何剩余分组时,所述这些分组可以经由所述协议隧道从接入节点104A路由到移动节点102,或者从移动节点102路由到接入节点104A,从而减少这种分组流的分组丢失或中断。
如块224所示,可以维持所述第一IP接口和所述协议隧道,直到移动节点确定为不再需要所述第一IP接口和所述协议隧道为止。例如,在一些情形下,如果移动节点102确定为在所述路由节点108A和所述接入节点104A之间的通信路径上不再存在处于途中的分组,则所述移动节点102可以选择终止这些通信实体。在一些情形下,如果从移动节点102所维持的活动接入节点列表(例如,路由集)中移除接入节点104A,则所述移动节点102可以选择终止这些通信实体。在一些情形下,可以基于其它准则(例如,在隧道或一些其它实体的定义寿命结束时),终止这些通信实体。
本文的教导可以适用于多种通信系统。例如,本文所述的技术可以在基于超移动宽带的(“基于UMB的”)系统,基于长期演进的(“基于LTE的”)系统,或一些其它类型的通信系统中实现。为了例示,现在在图3中描述的基于UMB的通信系统300的上下文中描述若干示例实现细节。应该明白的是,如下讨论的组件和/或操作的部分或全部可以并入其它类型的通信系统中。
在图3中,接入终端302包括移动节点组件304,用于为用户提供移动IP数据连接。所述接入终端302可以与分布在整个通信系统300中的演进型基站集(例如,网络接入节点)eBS0、eBS1、eBS2和eBS3中的任何一个通信。每个演进型基站通过其各自的回程,连接到接入网关(“AGW”)。
在图3的实例中,eBS0和eBS1与接入网关AGW1相关联。在这里,eBS0和eBS1分别经由由线308A和308B表示的通信链路,与AGW1通信。
类似地,eBS2和eBS3与接入网关AGW2相关联。因此,在图3中,eBS2和eBS3分别经由由线308C和308D表示的通信链路,与AGW2通信。
在一些方面,接入网关为接入终端提供到分组网络的连接点(例如,第3层连接点)。例如,接入网关可以充当接入终端的第一跳路由器。在这种情况下,经由作为接入终端的当前服务接入节点的演进型基站,在接入网关和接入终端之间路由所述分组。在这里,所述接入网关与被分配所述接入终端的DAP功能的演进型基站建立PMIP绑定,并且将所述分组发送到该DAP。所述DAP随后经由所述服务节点(其可以是与所述DAP相同的演进型基站),将所述分组发送到接入终端。
所述接入网关经由所述分组网络上的合适通信路径,与归属地代理306进行通信。为了方便,这些通信路径在图3中分别由线310A和310B表示。
系统300使用相对平(flat)的网状结构,在所述网状结构中,所述处理负载可以在系统300的节点之间分布。例如,可以在所述演进型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中实现类似功能,而不使用集中式基站控制器。在这里,在一些方面中,演进型基站可以提供常规基站功能、基站控制器功能和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功能。在一些方面中,演进型基站可以包括支持演进型基站之间的切换的IP功能。在一些方面中,演进型基站可以提供前向链路服务eBS(“FLSE”)功能和反向链路服务eBS(“RLSE”)功能。如上所述,在一些方面中,演进型基站可以提供数据连接点功能(例如,第2层)。例如,可以指定单个演进型基站来从给定接入网关接收目的地为给定接入终端的所有数据分组。
所述系统300还包括会话引用(session reference)网络控制器SRNC1和SRNC2。在一些方面中,SRNC可以充当用于存储接入终端的会话信息的会话锚定器(anchor),并且为其它节点提供到所述接入终端的路由。在一些方面中,SRNC可以执行认证操作,以使得所述接入终端能够接入所述分组网络。在实践中,SRNC的功能可以被实现为单独组件,在一个或多个eBS中实现,或者在某一其它节点中实现。
在图3的实例中,每个SNRC管理节点集(例如,子网)的会话和其它功能。例如,SRNC1可以为节点与AGW1通信提供会话管理,以及SRNC2可以为节点与AGW2通信提供会话管理。为此,SRNC1被配置为如虚线312A所示经由信令与AGW1通信,以及分别如虚线314A和314B所示与eBS0和eBS1通信。类似地,SRNC2被配置为如虚线312B所示经由信令与AGW2通信,以及分别如虚线314C和314D所示与eBS2和eBS3通信。另外,SRNC1和SRNC2可以如虚线316所示,经由信令彼此通信。
如上所讨论,接入终端302可以独立地建立唯一的路由,来与每个基站通信。在一些方面,路由可以包括空中接口协议栈。例如,路由可以包括与协议、协商、配置以及接入终端302和对应的基站之间的关联的状态相关的一组信息。所述接入终端302可以维持指示具有与所述接入终端间的路由的所有增强型基站的路由集。在图3的实例中,接入终端302的路由集可以包括用于经由eBS0与AGW1通信的路由0,用于经由eBS1与AGW1通信的路由1,用于经由eBS2与AGW2通信的路由2,以及用于经由eBS3与AGW2通信的路由3。
在接入终端302移过给定地理区域时,接入终端302可以连接到不同的演进型基站(在下文中,为了方便,将其称为“eBS”)。例如,接入终端302可以首先连接到eBS0,随后连接到eBS1,并且随后连接到eBS2。当接入终端302处于活动会话时,在接入终端302移动时或在信道条件改变时,接入终端302可以将新的eBS添加到它的路由集中。
在AGW内切换(例如,从eBS0到eBS1的切换)中,所述新的eBS能够连接到现有AGW(例如,AGW1)。因而,在所述切换期间,所述AGW可以将任何未递送的前向链路分组转发到所述新的eBS,以用于递送到所述接入终端302。类似地,在所述反向链路上,在所述切换期间,所述新的eBS可以将来自所述接入终端302的任何分组转发到所述AGW。此外,在AGW内切换期间,可以在接入节点之间使用链路层隧道和/或IP隧道。
然而,在AGW间切换(例如,从eBS1到eBS2的切换)中,所述新的eBS不能连接到所述现有AGW。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来自不同的AGW的前向链路IP分组可能具有不同的CoA。因而,为了防止将IP分组递送到所述接入终端302上的错误IP接口,所述当前DAP将不(例如,经由第3层隧道)把IP分组发送到与(例如,如相关链路ID所指示的)不同的AGW相关联的FLSE。类似地,为了防止在反向链路上不正确地路由分组,所述接入终端302将不在不同的IP接口(例如,IP接口2)上发送与一个接口(例如,图3中的IP接口1)相关联的IP分组。因此,在AGW间切换期间,在接入节点之间不允许IP隧穿,但在接入节点之间允许链路层隧穿。
在一些方面,本文所述的隧穿技术通过在AGW间切换期间为现有eBS(例如,eBS1)和所述接入终端302之间的分组传送提供链路层路由,解决上述问题。对于前向链路,当eBS变为FLSE时,所述eBS向所述路由集中的每个接入网络路由实例(ANRI)发送IPT通知消息。由于这个消息可以包括所述FLSE的链路ID,所以DAP或所述前一FLSE可以确定是否使用IP隧道(AGW内切换)或链路层隧道(AGW间切换),将IP分组隧穿到所述新的FLSE。在一些方面,由于给定路由、给定IP接口和给定链路ID之间的相关性,可以进行这种确定。对于反向链路,当eBS变为DAP时,eBS向所述路由集中的所有ANRI发送IPT通知消息。由于这个消息可以包括DAP记录,所述DAP记录具有与所述DAP相连的AGW地址以及所述DAP的GRE密钥,所以eBS可以确定如何在所述反向链路上隧穿IP分组通过所述DAP。而且,所述eBS可以正确地确定如何根据所述路由、所述IP接口和所述链路ID之间的相关,处理所述隧穿后的分组。
在所述前向链路上,所述当前的DAP(例如,eBS1)可以使用其自有的路由(例如,路由1)对IP分组进行封装,并且随后使用所述链路层隧道来将所述分组发送到所述新的FLSE。当在所述接入终端302上提取出所述被隧穿的分组后,所述IP分组将终止于所述正确的IP接口(例如,IP接口1)上。类似地,在所述反向链路上,所述链路层隧穿被使用来将与现有IP接口(例如,IP接口1)相关联的IP分组,递送到与这些分组的CoA相关联的AGW(例如,AGW1)。
与上述隧穿操作并行地,当eBS2被添加到所述路由集中时,所述接入终端302将尝试取回IP接口2的CoA。将使用路由2(其是当前的RLSE),在IP接口2上发送用于取回IP接口2的IP CoA的消息(代理请求消息)。在这里,当所述接入终端302接收到由eBS2通告的与AGW2相关联的链路ID时,所述接入终端302将提供到上层的新IP接口,所述上层将触发正被移到eBS2的DAP及在eBS2和所述新的AGW(AGW2)之间正在建立的PMIP隧道。新的IP地址随后将通过新近建立的与AGW2间的PMIP隧道,分配给所述接入终端302。还可以在AGW2和所述归属地代理306之间执行客户端MIP绑定。
在整个上述呼叫流中,因为在所述前向链路上到达eBS1的IP分组在eBS1的RLP中被封装,并且经由链路层隧道,隧穿通过eBS2到达接入终端302,所以在eBS2变为所述FLSE时,不会发生用户业务的中断。在所述反向链路上,所述接入终端302不会通过标准eBS2路由2,利用属于AGW1的IP地址发送分组,因为eBS2的链路ID不同于eBS1的链路ID。取而代之,当eBS2是所述RLSE时,所述接入终端302在eBS1的RLP中对这些IP分组进行封装,并且将所述分组链路层隧穿通过eBS2,到达eBS1。
所述接入终端302可以同时维持两个IP接口(IP地址),从而在整个AGW间切换周期期间,所述接入终端302可以继续向两个IP接口发送数据和/或从两个IP接口接收数据。在一些实现中,所述接入终端仅仅在与IP接口相关联的所有eBS从所述路由集中掉出后,终止该IP接口。类似地,可以维持从前一DAP(eBS1)到前一AGW(AGW1)的PMIP隧道,直到PMIP寿命到期或所述前一DAP从所述路由集中移除为止。因此,这种方案提供了“先接后断(make-before-break)”AGW间切换过程,该AGW间切换过程减少了在切换期间的任何数据中断的可能性。
将结合图4A~4D中的呼叫流图,描述与可以由系统300执行的AGW间切换相关的示例实现细节。在随后的方案中,AGW1与第一链路ID(LinkID1)相关联,AGW2与第二链路ID(LinkID2)相关联,以及移动IP(例如,MIPv4或MIPv6)用于AGW间切换。将顺序地讨论图4A~4D的呼叫流,从图4A的上部的呼叫流开始。
首先,由eBS1为所述接入终端302(在下文中称为“AT”)提供服务,从而eBS1是所述AT的DAP、FLSE和RLSE。SRNC1管理eBS1的会话。当前的MIP绑定使用IP接口1。因此,所述AT通过所述HA和AGW1之间的MIP隧道318A(例如MIPv4隧道)以及AGW1和eBS1之间的PMIP隧道320A,向所述归属地代理306(在下文中称为“HA”)发送和/从所述归属地代理306接收分组(例如,IPv4分组)。例如,在所述前向链路上,所述HA经由所述隧道318A将所拦截的分组重导向到AGW1,并且AGW1经由所述PMIP隧道320A将这些分组转发到eBS1。所述基站eBS1使用路由1来通过无线接入链路402(图3中未示出),将所述分组发送到所述AT,从而所述分组终止于IP接口1上。对于所述反向链路,当所述AT中的应用生成数据时,所述移动节点组件304将所得到的分组发送到与LinkID1相关联的IP接口1。所述AT可以使用与LinkID1相关联的任何堆栈(例如路由0或路由1)。在本实例中使用路由1。所述基站eBS1经由无线链路402接收路由1分组,并通过所述PMIP隧道320A将路由1分组发送到AGW1。AGW1随后经由所述隧道318A将所述分组转发到所述HA,或者经由AGW1的分组网络连接,转发到所指定的目的地。
在某一时间点上,所述AT检测来自eBS2的导频信号,并且由于无线电条件或一些其它准则,所述AT的FLSE和RLSE可以被切换到eBS2(然而,应该明白的是,在一些情形下,可以在不同的eBS中实现所述FLSE和所述RLSE)。在这里,所述AT可以通过如图4A中所示将路由开放请求消息隧穿到eBS2,将eBS2添加到它的路由集中。
所述AT由此开始会话转移(transfer)操作,如图4A和4B所述。在这里,eBS2发送ANRI间信令(“IAS”)消息,所述ANRI间信令消息用于从所述当前的SRNC(SRNC1)请求所述AT的会话信息。
SRNC1将会话信息响应消息发送回eBS2。这个消息包括当前AGW(AGW1)的信息记录。
所述基站eBS2随后将路由开放接受消息发送到所述AT,以完成所述路由设置过程。
所述基站eBS2还向所述AT发送路由创建消息,以创建所述目标SRNC(SRNC2)的路由。这个消息包括SRNC2的接入网络标识符(“ANID”)。
在接收到所述路由创建消息时,所述AT将路由开放请求消息隧穿到SRNC2。SRNC2随后通过向SRNC1发送SRNC转移请求,触发自SRNC1开始的SRNC转移(transfer)。在接收到所述SRNC转移请求消息时,SNRC1通过向SRNC2发送SRNC转移响应消息,接受所述SRNC转移。
SRNC2通过向所述AT发送路由开放接受消息,完成所述路由设置过程。这个消息包含由SRNC2为所述AT分配的新的单播接入终端标识符(“UATI”)。于是,在这个时候,所述AT已经建立起其到SRNC2的路由。
现在参见图4B,在建立起所述新路由时,所述AT向所述路由集中的每个ANRI发送新的路由映射(Route Map)消息。因此,在这个实例中,所述AT向eBS2、eBS1、SRNC1和SRNC2提供它的路由集信息。
结合所述新的UATI的分配,所述AT将会话锚定路由改变为与SRNC2对应的路由,并且向SRNC2发送UATI完成消息。
在接收到所述UATI完成消息时,SRNC2向所述路由集中的其它ANRI(例如,eBS2、eBS1和SRNC1)发送UATI更新消息,以告知这些节点,SRNC2是所述新的会话锚定器。这些ARNI中的每个随后将确认消息发送回SRNC2。另外,SRNC1可以关闭其与所述AT间的路由。
如图4B中所示,所述AT可以执行到eBS2的链路层(第2层)快速切换。因此,eBS1和所述AT之间的所述链路层隧道可以用于传送分组。
在所述反向链路上,所述AT使用IP接口1,并且经由路由1发送分组。在这里,使用标准操作来对所述分组进行处理,以通过空中传递发送所述分组。由于eBS1不是所述RLSE,所以所述分组被发送到路由2中的路由间隧穿协议(“IRTP”)(如图3中的线322的一部分所表示)。因此,所述分组通过第2层隧道发送到eBS2(如图3和4B中的线324所表示)。所述基站eBS2随后执行无线电链路协议(“RLP”)处理,并经由从eBS2到eBS1的第2层隧道将所述分组发送到eBS1(如线326所示)。接着,eBS1对所述分组进行处理,并且经由所述PMIP隧道320A,将它们发送到AGW1。如上所述,AGW1可以随后经由所述隧道318A将所述分组发送到所述HA,或者经由所述分组网络,按照某一其它方式将所述分组发送到所指定的目的地。
在所述前向链路上,AGW1经由所述隧道318A,从所述HA接收目的地为所述AT的分组。所述基站eBS1经由所述隧道320A,从AGW1接收这些分组。由于所述AT的FLSE是处于AGW2下的eBS2,所以当eBS1经由所述隧道326向eBS2发送所述分组时,eBS1将使用它的路由(路由1)。使用路由2,经由所述隧道324将所述分组从eBS2传输到所述AT。所述AT随后将对在路由2上接收的所述分组执行RLP处理,并将所述分组发送到路由1IRTP协议,从而在合适的IP接口(IP接口1)上对所述分组进行处理。
只要eBS2是所述AT的RLSE以及eBS1是所述AT的DAP,上述隧穿操作可以继续。
现在参见图4C,SRNC2触发针对所述AT的可扩展认证协议(“EAP”)接入认证和授权。为此,可以利用认证、授权及计费功能(“AAA”)来管理所述AT通过AGW2进行的对网络资源的使用。
SNRC2随后执行与所述AT间的会话配置。例如,SRNC2可以经由IOS信令发送会话信息,从而将AGW2的ID、用户的永久性网络接入标识符(“NAI”)和代理移动节点-归属地代理(“PMN-HA”)密钥提供给eBS2。在完成所述会话配置后,所述路由集中的所有ANRI取回所述会话的副本以及所述当前AGW(AGW1)和新AGW(AGW2)的信息记录。
在接收到新的会话信息和所述新的AGW信息记录时,eBS2向所述AT分配所述链路ID。在这里,所述链路ID可以表示所述AT使用来在IP层进行通信的IP接口(例如,AGW2的IP地址)。
所述AT由此向更高的IP层提供所接收的链路ID。所述更高的IP层随后将所接收的链路ID与它的当前链路ID进行比较。由于在本实例中,所接收的链路ID不同于所述当前链路ID,所以所述AT触发IP地址分配操作。
此时,所述AT还向eBS2发送代理请求。
由于eBS2不与AGW1相关联,所以eBS2被作为所述AT的DAP创建,以提供处于AGW2下的DAP。在一些方面,这个过程可以由所述AT或eBS2发起。作为前一情形的例子,一旦所述AT确定出eBS2与一个AGW相关联,这个AGW与现有服务eBS(eBS1)相关联的AGW不同,所述AT向eBS2发送DAP移动请求消息。作为后一情形(也就是AT辅助的DAP切换)的例子,如果eBS2从AT路由2(IP接口2)接收到数据,并且还未从所述AT接收到DAP移动请求消息,则eBS2发送DAP移动请求请求,以触发所述AT来发送所述DAP移动请求。
由于在此时eBS2可能不具有与AGW2相关联的GRE密钥,所以eBS2可以发送PMIP注册请求,以执行AGW2上的PMIP绑定。这个请求可以包括如上获得的永久性NAI和eBS2IP地址。另外,这个请求可以包括通过使用如上讨论获得的PMN-HA密钥计算出的移动节点-归属地代理(“MN-HA”)认证扩展。在一些方面,当所述AT初次从路由2接收到IP分组时,所述AT可以建立到AGW2的PMIP隧道。
AGW2通过向eBS2发送PMIP注册应答,接受所述绑定请求。在这里,AGW2可以选择与所述永久性NAI相关联的GRE密钥2,并且通过GRE扩展将其包括在所述PMIP注册应答中。
在由AT辅助的DAP切换中,在接收到所述PMIP注册应答消息后,eBS2向所述AT发送DAP分配消息。
参见图4D,在从AGW2接收到成功的PMIP注册应答消息后,eBS2变为所述AT的针对AGW2的DAP。另外,eBS2向所述路由集中的其它ANRI发送包含AGW2的DAP记录的因特网协议隧穿(“IPT”)通知消息。按照这种方式,eBS2告知所述其它节点,它是所述AT的新DAP。在这里,eBS2可以通过IOS信令,向其它路由集成员提供AGW2的IP地址和所述GRE密钥。
所述其它ANRI随后可以利用IPT通知确认消息进行响应,如图4D中所示。另外,eBS1可以移除它与所述AT间的路由,并且可以在此时终止它与AGW1间的PMIP隧道(例如,假设经由该路由不再有分组要发送到所述AT或从所述AT接收)。
在如上所述提供所述新IP接口时,所述AT可以请求新的IP地址分配和新的移动IP注册。因此,所述AT将开始获取新的CoA,并将所述新的AGW绑定到所述HA。
如图4D中所示,eBS2将所述代理请求转发到AGW2。AGW2随后将包括新的外地代理CoA的外地代理通告消息发送到所述AT。
所述AT向AGW2发送RRQ消息,并且AGW2将该消息转发到所述HA,以将所述AT的归属地IP地址(“HoA”)和所述CoA绑定。所述HA随后通过AGW2,将RRP消息发送回所述AT。
此时,eBS2是所述AT的处于AGW2下的DAP,并且通过所述AT和AGW2之间的eBS2交换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分组数据。在接收到移动IP绑定更新后,所述HA开始经由所述MIP隧道318B,向AGW2发送数据。经由PMIP隧道320B,在AGW2和eBS2之间传送分组。另外,eBS2将使用路由2来经由所述链路328,在eBS2和所述AT之间通过空中传递来传送分组。在接收到所述分组后,所述AT将使用与路由2相关联的IP接口(例如,IP接口2),对所述分组进行处理,如图3中所示。
对于一时间段,可能还存在正在通过所述系统路由的与AGW1相关联的剩余分组数据。例如,在所述前向链路上,可能存在通过AGW1和所述源DAP(eBS1)之间的隧道320A及通过eBS1和eBS2之间的第2层隧道326,从AGW1行进到所述AT的剩余数据。所述基站eBS2将使用路由2来经由隧道324,将这个数据发送到所述AT,并且所述AT将把这个数据提供给IP接口1,如上所讨论的。类似地,在所述反向链路上,可能存在经由通过链路324、第2层隧道326、隧道320A和MIP隧道318A的路径,从所述AT的IP接口1行进到所述HA的剩余数据。因此,在这个时间段期间,所述HA可能正在从AGW1和AGW2两者接收所述数据。
本文所描述的功能可以按照各种方式实现。图5例示了可以并入到根据本文教导的接入终端502和基站504中的若干示例组件。所述接入终端502和基站504分别包括收发器506和508,用于彼此通信和与其它节点通信。所述收发器506包括发射器510和接收器512,所述发射器510用于发送无线信号,所述接收器512用于接收无线信号。所述收发器508包括发射器514和接收器516,所述发射器514用于发送无线信号,所述接收器516用于接收无线信号。所述接入终端502和基站504可以分别包括无线接入控制器518或520,用于在第一跳路由器间切换期间控制无线接入操作,以及用于提供如本文教导的其它相关功能。所述接入终端502和基站504可以分别包括链路层隧道定义器522或524,用于在第一跳路由器间切换期间提供协议隧道,以及用于提供如本文教导的其它相关功能。所述接入终端502和基站504可以分别包括路由控制器526或528,用于在第一跳路由器间切换期间建立和使用路由,以及用于提供如本文教导的其它相关功能。所述接入终端502和基站504可以分别包括IP控制器530或532,用于在第一跳路由器间切换期间控制IP操作(例如,发起、维持和终止IP接口),以及用于提供如本文教导的其它相关功能。所述接入终端502和基站504还可以分别包括通信处理器534或536,用于在第一跳路由器间切换期间对分组(例如,所接收的分组)进行处理,以及用于提供如本文教导的其它相关功能。
本文教导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被部署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比如语音、数据和其它内容。这种系统可以包括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传输功率)支持与多个用户间的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种多址系统的实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3GPP LTE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等等。
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如上所述,每个终端可以经由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通信。所述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指的是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而所述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指的是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这种通信链路可以经由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多输入-单输出系统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建立。
MIMO系统采用多个(NT)个发送天线和多个(NR)接收天线来进行数据传输。由所述NT个发送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构成的MIMO信道可以被分解为NS个独立信道,所述独立信道也被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NT,NS}。所述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个独立信道对应于一个维度。如果使用通过所述多个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创建的附加维度,则所述MIMO系统可以提供改进的性能(例如,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高的可靠性)。
MIMO系统可以支持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在TDD系统中,所述前向和反向链路传输在同一频率区域上,从而互易性原理允许根据所述反向链路信道来对所述前向链路信道进行估计。这使得当多个天线在所述接入点上可用时,所述接入点能够提取所述前向链路上的发送波束成形增益。
本文的教导可以并入到采用用于与至少一个其它无线节点通信的各个组件的设备中。图6描述了可以被使用来支持设备之间的通信的若干示例组件。具体地,图6例示了MIMO系统600的设备610(例如,接入节点)和设备650(例如,接入终端)。在设备610上,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被从数据源612提供到发送(“TX”)数据处理器614。
在一些方面,每个数据流通过各自的发送天线发送。所述TX数据处理器614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对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已编码数据。
可以使用OFDM技术,将每个数据流的已编码数据和导频数据复用。所述导频数据通常是例如按照公知方式处理的公知数据模式,并且可以在所述接收机系统上使用所述导频数据来估计信道响应。然后,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对被复用在一起的每个数据流的已编码数据和导频进行调制(即,符号映射),以提供调制符号。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可以由处理器630所执行的指令确定。数据存储器632可以存储由所述处理器630或所述设备610的其它组件使用的程序代码、数据和其它信息。
接着,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被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620,该TXMIMO处理器620可以(例如针对OFDM)对所述调制符号进一步进行处理。所述TX MIMO处理器620随后可以向NT个收发器(“XVCR”)622A到622T提供NT个调制符号流。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TX MIMO处理器620将波束成形加权应用于所述数据流的符号以及正在发送所述符号的天线。
每个收发器622接收和处理各自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且对所述模拟信号进一步调整(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以提供适合于在所述MIMO信道上传输的已调制信号。然后,来自收发器622A到622T的NT个已调制信号被分别从NT个天线624A到624T发送。
在设备650上,所发送的已调制信号由NR个天线652A到652R接收,并且来自每个天线652的所接收的信号被提供给各自的收发器(“XCVR”)654A到654R。每个收发器654对各自的所接收的信号进行调整(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对经过调整后的信号进行数字化,以提供采样,并且对所述采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提供对应的“已接收”符号流。
然后,接收(“RX”)数据处理器660基于特定接收机处理技术,接收和处理来自NR个收发器654的NR个已接收符号流,以提供NT个“已检测”符号流。然后,所述RX数据处理器660对每个已检测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和解码,以恢复所述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660执行的处理与由设备610上的TX MIMO处理器620和TX数据处理器614所执行的处理互补。
处理器670定期地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如下讨论的)。所述处理器670规定反向链路消息,所述反向链路消息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数据存储器672可以存储所述处理器670或所述设备650的其它组件所使用的程序代码、数据和其它信息。
所述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关于所述通信链路和/或所接收的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所述反向链路消息随后由TX数据处理器638处理,由调制器680进行调制,由收发器654A到654R进行调整,并被发送回所述设备610,其中所述TX数据处理器638还从数据源6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所述设备610上,来自所述设备650的已调制信号由天线624接收,由收发器622进行调整,由解调器(“DEMOD”)640进行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642进行处理,以提取出由所述设备650发送的所述反向链路消息。然后,处理器630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所述波束成形加权,并且随后处理所提取出的消息。
图6还例示出,所述通信组件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本文所教导的功率控制操作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如本文中所教导,流控制组件690可以与所述处理器630和/或所述设备610的其它组件合作,以向另一设备(例如,设备650)发送和/或从该另一设备接收信号。类似地,流控制组件692可以与所述处理器670和/或所述设备650的其它组件合作,以向另一设备(例如,设备610)发送和/或从该另一设备接收信号。应该明白的是,对于每个设备610和650,两个或多个所述组件的功能可以由单个组件提供。例如,单个处理组件可以提供流控制组件690和处理器630的功能,以及单个处理组件可以提供流控制组件692和处理器670的功能。
本文的教导可以并入到各种装置(例如,设备)中(例如,在各种装置中实现或由各种装置执行)。例如,无线节点可以被配置为或称为接入节点、接入点(“AP”)、节点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eNodeB、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器(“BTS”)、基站(“BS”)、收发器功能(“TF”)、无线路由器、无线收发器、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无线基站(“RBS”)、或一些其它术语。其它无线节点可以称为接入终端。接入终端还可以被公知为移动节点、用户站、用户单元、移动站、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设备或用户装备。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终端可以包括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归属地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或者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某一其它合适的处理设备。相应地,本文所教导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并入在电话(例如,蜂窝电话或智能电话)、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通信设备、便携式计算设备(例如,个人数字助理)、娱乐设备(例如,音乐或视频设备、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者被配置来经由无线调制解调器进行通信的任何其它合适设备中。
如上所述,在一些方面,无线节点可以包括通信系统的接入设备(例如,接入节点)。这种接入设备可以例如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提供用于网络(例如,比如互联网或蜂窝网络的广域网)的连接或到达该网络的连接。相应地,所述接入设备可以使得另一设备(例如,接入终端)能够接入所述网络或者访问某一其它功能。另外,应该明白的是,所述设备中的一个或两者可以是便携式的,或者在一些情形下,是相对不可便携式的。此外,应该明白的是,无线节点还能够经由合适的通信接口,按照非无线方式(例如,经由有线连接)发送和/或接收信息。
无线节点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链路进行通信,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链路基于或以其它方式支持任何合适的无线通信技术。例如,在一些方面,无线节点可以与一个网络相关联。在一些方面,所述网络可以包括局域网、广域网或某一其它类型的网络。无线节点可以支持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协议或标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协议或标准比如为CDMA、TDMA、OFDM、OFDMA、WiMAX和WiFi。类似地,无线节点可以支持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多种对应的调制或复用方案中的一种或多种。因此,无线节点可以包括合适的组件(例如,空中接口)来使用上述或其它无线通信技术,建立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链路并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链路进行通信。此外,节点可以包括与发射器和接收器组件相关联的无线收发器,所述发射器和接收器组件可以包括用于支持无线介质上的通信的各种组件(例如,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处理器)。
本文所描述的组件可以按照多种方式实现。参见图7和图8,装置700和800被表示为一系列相关的功能块。在一些方面,这些块的功能可以被实现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组件的处理系统。在一些方面,这些块的功能可以通过使用例如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ASIC)的至少一部分来实现。如本文中所讨论的,集成电路可以包括处理器、软件、其它相关组件,或其一些组合。这些块的功能还可以按照如本文所教导的某一其它方式实现。在一些方面,图7和图8中的虚线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是可选的。
所述装置700和800包括可以执行一个或多个如上针对各个附图描述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模块。例如,无线链路建立模块702可以对应于本文中所讨论的无线接入控制器。协议隧道建立模块704可以对应于例如本文中所讨论的隧道定义器。分组接收模块706可以对应于例如本文中所讨论的通信处理器。路由建立模块708可以对应于例如本文中所讨论的路由控制器。分组路由模块710可以对应于例如本文中所讨论的通信处理器。IP接口维持模块或IP接口终止模块712可以对应于例如本文中所讨论的IP控制器。发送模块802可以对应于本文中所讨论的发射器。接收模块804可以对应于例如本文中所讨论的接收器。确定模块806可以对应于例如本文中所讨论的IP控制器。建立模块808可以对应于例如本文中所讨论的IP控制器。
应该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比如“第一”、“第二”等的指代词(designation)进行的对元件的任何引用通常不会限制这些元件的数量或顺序。相反,这些指代词在本文中可以用作在两个或多个元件之间或者元件的多个实例之间进行区分的方便方法。因此,第一和第二元件的引用并不意味着其中仅仅可以使用两个元件,或者并不意味着所述第一元件必须以某种方式位于所述第二元件之前。而且,除非以其它方式指出,一组元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元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和技术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例如,在以上整个说明书中所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者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各个方面所描述的各个示例性逻辑块、模块、处理器、装置、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例如,数字实现、模拟实现、或者两者的组合、其可以使用信源编码或某种其它技术来设计)、包含指令的各种形式的程序或设计代码(为了方便,其在本文中可以称为“软件”或“软件模块”)、或者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经就各种示例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对其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这种功能是被实现为软件还是被实现为硬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给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所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各个方面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在集成电路(“IC”)、接入终端或接入点内实现,或者由集成电路(“IC”)、接入终端或接入点执行。所述IC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电气组件、光学组件、机械组件、或者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的这些组件的任意组合,并且所述IC可以执行驻留在IC内部、IC外部或者两者的代码或指令。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作为替代,所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内核、或者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要理解的是,在任何所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都是示例方案的一个实例。应该理解,基于设计偏好,在保持处于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之内的同时,可以重新排列所述过程中的步骤的具体顺序或层次。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提出了按照示例顺序的各种步骤的要素,但是并非意味着要局限于所提出的具体顺序或层次。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采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可以将所述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来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该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者是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形式为指令或数据结构的所需程序代码并且能够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则上述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均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内容的组合也应当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总之,应该明白的是,可以在任何合适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实现计算机可读介质。
所公开的各方面的上述描述被提供来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公开内容。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针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会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中定义的一般性原理可以应用于其它变型。因此,本公开内容并非意欲限制本文中所示出的方面,而是要解释为与本文中公开的原理或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68)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接入终端上,与第一网络接入节点建立第一无线链路,以从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第一组分组;
在所述接入终端上,与第二网络接入节点建立第二无线链路,以执行从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的切换;
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经由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建立到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的协议隧道;
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经由所述协议隧道,从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第二组分组;并且
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经由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从第二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第三组分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建立用于将所述第一组分组从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路由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的第一路由;并且
建立用于将所述第三组分组从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路由到第二因特网协议接口的第二路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组分组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上与所述第一路由相关联,并且通过所述协议隧道发送以用于在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上经由所述第二路由进行路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接入终端经由所述第二路由,从所述协议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并且
所述接入终端将所述第二组数据分组从所述协议隧道路由到所述第一路由,以用于递送到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入终端维持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以从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并且同时维持所述第二因特网协议接口,以从所述第二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三组分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建立所述第二因特网协议接口后,所述协议隧道使得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能够从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确定为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和所述第一因特网接口协议之间的业务流已经停止,则终止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不再列在所述接入终端的路由集中,则终止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所述协议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能够减少所述切换期间的分组丢失。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从所述第二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三组分组的至少一部分后,经由所述协议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的至少一部分。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包括第一基站;并且
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包括第二基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包括第一接入网关;并且
所述第二个第一跳路由器包括第二接入网关。
13.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无线接入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在接入终端上与第一网络接入节点建立第一无线链路,以从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第一组分组;以及被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接入终端上与第二网络接入节点建立第二无线链路,以执行从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的切换;
隧道定义器,其被配置为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经由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建立到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的协议隧道;以及
通信处理器,其被配置为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经由所述协议隧道,从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第二组分组,以及被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经由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从第二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第三组分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路由控制器,所述路由控制器被配置为:
建立用于将所述第一组分组从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路由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的第一路由;以及
建立用于将所述第三组分组从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路由到第二因特网协议接口的第二路由。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组分组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上与所述第一路由相关联,并且通过所述协议隧道发送以用于在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上经由所述第二路由进行路由。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经由所述第二路由,从所述协议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以及
将所述第二组数据分组从所述协议隧道路由到所述第一路由,以用于递送到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因特网协议控制器,所述因特网协议控制器被配置为维持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以从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并且同时维持所述第二因特网协议接口,以从所述第二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三组分组。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在建立所述第二因特网协议接口后,所述协议隧道使得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能够从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因特网协议控制器,所述因特网协议控制器被配置为如果确定为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和所述第一因特网接口协议之间的业务流已经停止,则终止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因特网协议控制器,所述因特网协议控制器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不再列在所述接入终端的路由集中,则终止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经由所述协议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能够减少所述切换期间的分组丢失。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在从所述第二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三组分组的至少一部分后,经由所述协议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的至少一部分。
2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包括第一基站;以及
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包括第二基站。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包括第一接入网关;以及
所述第二个第一跳路由器包括第二接入网关。
25.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在接入终端上,与第一网络接入节点建立第一无线链路,以从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第一组分组的模块;
用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与第二网络接入节点建立第二无线链路,以执行从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的切换的模块;
用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经由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建立到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的协议隧道的模块;
用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经由所述协议隧道,从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第二组分组的模块;以及
用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经由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从第二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第三组分组的模块。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建立用于将所述第一组分组从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路由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的第一路由的模块;以及
用于建立用于将所述第三组分组从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路由到第二因特网协议接口的第二路由的模块。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组分组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上与所述第一路由相关联,并且通过所述协议隧道发送以用于在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上经由所述第二路由进行路由。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经由所述第二路由,从所述协议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的模块;以及
用于将所述第二组数据分组从所述协议隧道路由到所述第一路由,以用于递送到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的模块。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维持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以从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并且同时维持所述第二因特网协议接口,以从所述第二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三组分组的模块。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在建立所述第二因特网协议接口后,所述协议隧道使得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能够从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
3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如果确定为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和所述第一因特网接口协议之间的业务流已经停止,则终止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的模块。
32.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不再列在所述接入终端的路由集中,则终止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的模块。
33.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经由所述协议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能够减少所述切换期间的分组丢失。
34.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在从所述第二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三组分组的至少一部分后,经由所述协议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的至少一部分。
35.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包括第一基站;以及
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包括第二基站。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包括第一接入网关;以及
所述第二个第一跳路由器包括第二接入网关。
3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得计算机执行下述操作的代码:
在接入终端上,与第一网络接入节点建立第一无线链路,以从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第一组分组;
在所述接入终端上,与第二网络接入节点建立第二无线链路,以执行从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到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的切换;
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经由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建立到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的协议隧道;
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经由所述协议隧道,从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第二组分组;并且
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经由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从第二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第三组分组。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下述操作的代码:
建立用于将所述第一组分组从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路由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的第一路由;并且
建立用于将所述第三组分组从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路由到第二因特网协议接口的第二路由。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第二组分组在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上与所述第一路由相关联,并且通过所述协议隧道发送以用于经由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上的所述第二路由进行路由。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用于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下述操作的代码:
经由所述第二路由,从所述协议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并且
将所述第二组数据分组从所述协议隧道路由到所述第一路由,以用于递送到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
41.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用于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下述操作的代码:
维持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以从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并且同时维持所述第二因特网协议接口,以从所述第二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三组分组。
42.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在建立所述第二因特网协议接口后,所述协议隧道使得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能够从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
43.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下述操作的代码:
如果确定为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和所述第一因特网接口协议之间的业务流已经停止,则终止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
44.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下述操作的代码:
如果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不再列在所述接入终端的路由集中,则终止所述第一因特网协议接口。
45.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经由所述协议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能够减少所述切换期间的分组丢失。
46.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在从所述第二个第一跳路由器接收所述第三组分组的至少一部分后,经由所述协议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组分组的至少一部分。
47.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接入节点包括第一基站;以及
所述第二网络接入节点包括第二基站。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
所述第一个第一跳路由器包括第一接入网关;以及
所述第二个第一跳路由器包括第二接入网关。
49.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发送消息,以将接入节点添加到接入终端的路由集中;
响应所述消息,接收用于识别与所述接入节点相关联的第一跳路由器的指示;
确定所述接入节点当前是与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还是与不同的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并且
如果所述接入终端不与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则建立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的因特网协议接口。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接入终端不与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则发送请求来将所述接入终端的数据连接点移到所述接入节点。
51.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建立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的所述因特网协议接口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维持现有因特网协议接口。
52.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包括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的因特网协议地址。
53.如权利要求49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包括UMB LinkID。
5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发射器,其被配置来发送消息,以将接入节点添加到接入终端的路由集中;
接收器,其被配置来响应所述消息,接收用于识别与所述接入节点相关联的第一跳路由器的指示;以及
因特网协议控制器,其配置来确定所述接入节点当前是与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还是与不同的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以及还被配置来如果所述接入终端不与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则建立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的因特网协议接口。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器还被配置来如果所述接入终端不与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则发送请求来将所述接入终端的数据连接点移到所述接入节点。
56.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因特网协议控制器还被配置来在建立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的所述因特网协议接口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维持现有因特网协议接口。
57.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包括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的因特网协议地址。
58.如权利要求54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包括UMB LinkID。
5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发送消息以将接入节点添加到接入终端的路由集中的模块;
用于响应所述消息,接收用于识别与所述接入节点相关联的第一跳路由器的指示的模块;
用于确定所述接入节点当前是与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还是与不同的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的模块;以及
用于如果所述接入终端不与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则建立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的因特网协议接口的模块。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发送的模块还被进一步配置来如果所述接入终端不与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则发送请求来将所述接入终端的数据连接点移到所述接入节点。
61.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建立的模块还被进一步配置来在建立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的所述因特网协议接口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维持现有因特网协议接口。
62.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包括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的因特网协议地址。
63.如权利要求59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包括UMB LinkID。
6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得计算机执行下述操作的代码:
发送消息,以将接入节点添加到接入终端的路由集中;
响应所述消息,接收用于识别与所述接入节点相关联的第一跳路由器的指示;
确定所述接入节点当前是与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还是与不同的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并且
如果所述接入终端不与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则建立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的因特网协议接口。
65.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用于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下述操作的代码:
如果所述接入终端不与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相关联,则发送请求来将所述接入终端的数据连接点移到所述接入节点。
66.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用于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下述操作的代码:
在建立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的所述因特网协议接口后,在所述接入终端上维持现有因特网协议接口。
67.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指示包括所述第一跳路由器的因特网协议地址。
68.如权利要求64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指示包括UMBLinkID。
CN200880018206.XA 2007-05-30 2008-05-30 用于通信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26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4096607P 2007-05-30 2007-05-30
US60/940,966 2007-05-30
US12/128,903 2008-05-29
US12/128,903 US7990925B2 (en) 2007-05-30 2008-05-2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handoff
PCT/US2008/065399 WO2009002656A2 (en) 2007-05-30 2008-05-3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handof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2631A true CN101682631A (zh) 2010-03-24
CN101682631B CN101682631B (zh) 2013-05-22

Family

ID=40186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820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2631B (zh) 2007-05-30 2008-05-30 用于通信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7990925B2 (zh)
EP (1) EP2158744B1 (zh)
JP (1) JP5226779B2 (zh)
KR (1) KR101203594B1 (zh)
CN (1) CN101682631B (zh)
AT (1) ATE551860T1 (zh)
BR (1) BRPI0812030A2 (zh)
CA (1) CA2687047A1 (zh)
RU (1) RU2448436C2 (zh)
TW (1) TW200913743A (zh)
WO (1) WO2009002656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0339A1 (zh) * 2014-11-04 2016-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性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476418A (zh) * 2015-12-23 2018-08-31 德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通信网络的设备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3585B2 (en) 2006-12-19 2014-10-28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for MIMO technologies
US9276656B2 (en) 2007-02-19 2016-03-01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uplink performance
US8059595B2 (en) * 2007-04-06 2011-1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ff of data attachment point
US20100054746A1 (en) 2007-07-24 2010-03-04 Eric Raymond Logan Multi-port accumulator for radio-over-fiber (RoF) wireless picocellular systems
US8098597B2 (en) * 2007-08-24 2012-01-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AS-based configuration for UMB Femto devices
US8175459B2 (en) 2007-10-12 2012-05-08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Hybrid wireless/wired RoF transponder and hybrid RoF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same
WO2009053910A2 (en) 2007-10-22 2009-04-30 Mobileaccess Networks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low bandwidth wires
KR101001358B1 (ko) * 2007-12-14 2010-1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세스 게이트웨이를 이용한 모바일 단말의 최적 액세스네트워크 접속방법
US8175649B2 (en) 2008-06-20 2012-05-08 Corning Mobileacces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 time control of an active antenna over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8644844B2 (en) 2007-12-20 2014-02-04 Corning Mobileaccess Ltd. Extending outdoor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into enclosed areas
EP2394378A1 (en) 2009-02-03 2011-12-14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Optical fiber-base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compon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d configuring thereof
US9673904B2 (en) 2009-02-03 2017-06-0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Optical fiber-base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compon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calibration thereof
CN102369678B (zh) 2009-02-03 2015-08-19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光纤的分布式天线系统、组件和用于校准基于光纤的分布式天线系统、组件的相关方法
WO2010089719A1 (en) 2009-02-08 2010-08-12 Mobileaccess Networks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ables carrying ethernet signals
US8356325B2 (en) * 2009-02-10 2013-0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session across domains and subscriptions
JP5215900B2 (ja) * 2009-02-13 2013-06-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クセスゲートウェイ
US8879504B2 (en) * 2009-06-29 2014-11-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Redirection method, redirection system, mobile node, home agent, and proxy node
US8275378B2 (en) * 2009-07-06 2012-09-25 Intel Corporation Handover for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s
US9590733B2 (en) 2009-07-24 2017-03-07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Location tracking using fiber optic array cable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8548330B2 (en) 2009-07-31 2013-10-01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Sectorization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and methods
US8599768B2 (en) * 2009-08-24 2013-12-03 Intel Corporation Distributing group size indications to mobile stations
US8280259B2 (en) 2009-11-13 2012-10-02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Radio-over-fiber (RoF) system for protocol-independent wired and/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774153B1 (en) * 2010-01-21 2014-07-08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Base station code processing assistance for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x format
US8275265B2 (en) 2010-02-15 2012-09-25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Dynamic cell bonding (DCB) for radio-over-fiber (RoF)-based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AU2011232897B2 (en) 2010-03-31 2015-11-05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Localization services in optical fiber-based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components and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US9525488B2 (en) 2010-05-02 2016-12-20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Digital data services and/or power distribution in optical fiber-based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providing digital data and radio frequency (RF)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and methods
US20110268446A1 (en) 2010-05-02 2011-11-03 Cune William P Providing digital data services in optical fiber-based distributed radio frequency (rf)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and methods
US8570914B2 (en) 2010-08-09 2013-10-29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of a mobile device(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EP2606707A1 (en) 2010-08-16 2013-06-26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Remote antenna clusters and related systems, components, and methods supporting digital data signal propagation between remote antenna units
GB2484125B (en) * 2010-09-30 2013-07-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handover between heterogeneous radio networks
US9160449B2 (en) 2010-10-13 2015-10-13 Ccs Technology, Inc. Local power management for remote antenna units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S9252874B2 (en) 2010-10-13 2016-02-02 Ccs Technology, Inc Power management for remote antenna units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WO2012071367A1 (en) 2010-11-24 2012-05-31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Power distribution module(s) capable of hot connection and/or disconnection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and related power units, components, and methods
US11296504B2 (en) 2010-11-24 2022-04-05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Power distribution module(s) capable of hot connection and/or disconne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power units, components, and methods
EP2678972B1 (en) 2011-02-21 2018-09-05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Providing digital data services as electrical signals and radio-frequency (rf) communications over optical fiber i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and methods
EP2702710A4 (en) 2011-04-29 2014-10-29 Corning Cable Sys Llc DETERMINING THE TRANSMISSION DELAY OF COMMUNICATIONS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AND CORRESPONDING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2148940A1 (en) 2011-04-29 2012-11-01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ncreasing radio frequency (rf) power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WO2013142662A2 (en) 2012-03-23 2013-09-26 Corning Mobile Access Ltd. Radio-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 (rfic) chip(s) for providing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functionalitie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EP2832012A1 (en) 2012-03-30 2015-02-04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Reducing location-dependent interference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operating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nfiguration,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US9781553B2 (en) 2012-04-24 2017-10-03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in a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ponents and methods
EP2842245A1 (en) 2012-04-25 2015-03-04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architectures
WO2013181247A1 (en) 2012-05-29 2013-12-05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Ultrasound-based localization of client devices with inertial navigation supplement i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US9154222B2 (en) 2012-07-31 2015-10-0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Cooling system control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EP2883416A1 (en) 2012-08-07 2015-06-17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Distribution of time-division multiplexed (tdm) management service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US9158477B2 (en) 2012-10-15 2015-10-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venting access loss when device adapter affinity to a node changes
US9455784B2 (en) 2012-10-31 2016-09-27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Deployable wireless infra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deploying wireless infrastructures
US10257056B2 (en) 2012-11-28 2019-04-0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Power management for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EP2926466A1 (en) 2012-11-29 2015-10-07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HYBRID INTRA-CELL / INTER-CELL REMOTE UNIT ANTENNA BONDING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US9647758B2 (en) 2012-11-30 2017-05-0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Cabling connectivity monitoring and verification
US9158864B2 (en) 2012-12-21 2015-10-13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ocumenting a location of installed equipment
US9497706B2 (en) 2013-02-20 2016-11-15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Power management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4185895A1 (en) * 2013-05-14 2014-11-20 Adaptive Spectrum And Signal Alignment,Inc. Dsl neighborhood diagnostics
US9515982B2 (en) * 2013-06-10 2016-12-06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oice over LTE and data handling in a roaming environment
EP3008828B1 (en) 2013-06-12 2017-08-0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Time-division duplexing (tdd) i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luding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CN105452951B (zh) 2013-06-12 2018-10-19 康宁光电通信无线公司 电压控制式光学定向耦合器
US9247543B2 (en) 2013-07-23 2016-01-2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Monitoring non-supported wireless spectrum within coverage areas of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US9661781B2 (en) 2013-07-31 2017-05-23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Remote units for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install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EP3039814B1 (en) 2013-08-28 2018-02-21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Power management for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US9385810B2 (en) 2013-09-30 2016-07-05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Connection mapping i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5063758A1 (en) 2013-10-28 2015-05-07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Unified optical fiber-base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for supporting small cell communications deployment from multiple small cell service provider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WO2015079435A1 (en) 2013-11-26 2015-06-04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Selective activation of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on power-up of a remote unit(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based on power consumption
US9178635B2 (en) 2014-01-03 2015-11-03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Separation of communication signal sub-bands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to reduce interference
US9775123B2 (en) 2014-03-28 2017-09-2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Individualized gain control of uplink paths in remote unit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based on individual remote unit contribution to combined uplink power
US9357551B2 (en) 2014-05-30 2016-05-31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multaneous sampling of serial digital data streams from multiple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ADCS), including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S9509133B2 (en) 2014-06-27 2016-11-2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Protection of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S9525472B2 (en) 2014-07-30 2016-12-20 Corning Incorporated Reducing location-dependent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operating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nfiguration,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US9730228B2 (en) 2014-08-29 2017-08-08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Individualized gain control of remote uplink band paths in a remote unit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based on combined uplink power level in the remote unit
US9653861B2 (en) 2014-09-17 2017-05-1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Interconnection of hardware components
US9602210B2 (en) 2014-09-24 2017-03-21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Flexible head-end chassis supporting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radio interface modules and optical interface modules in an optical fiber-base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US9420542B2 (en) 2014-09-25 2016-08-1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System-wide uplink band gain control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based on per band gain control of remote uplink paths in remote units
US10659163B2 (en) 2014-09-25 2020-05-1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Supporting analog remote antenna units (RAUs) in digital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using analog RAU digital adaptors
US9184960B1 (en) 2014-09-25 2015-11-10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Frequency shifting a communications signal(s) in a multi-frequency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to avoid or reduce frequency interference
WO2016071902A1 (en) 2014-11-03 2016-05-12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Multi-band monopole planar antennas configured to facilitate improved radio frequency (rf) isolation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antenna arrangement
WO2016075696A1 (en) 2014-11-13 2016-05-1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Analog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supporting distribution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signals interfaced from a digital signal source and analog radio frequency (rf) communications signals
US9729267B2 (en) 2014-12-11 2017-08-08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Multiplexing two separate optical links with the same wavelength using asymmetric combining and splitting
EP3235336A1 (en) 2014-12-18 2017-10-25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Digital interface modules (dims) for flexibly distributing digital and/or analog communications signals in wide-area analog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WO2016098111A1 (en) 2014-12-18 2016-06-23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Digital- analog interface modules (da!ms) for flexibly.distributing digital and/or analog communications signals in wide-area analog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US20160249365A1 (en) 2015-02-19 2016-08-25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Offsetting unwanted downlink interference signals in an uplink path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US9785175B2 (en) 2015-03-27 2017-10-10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Combining power from electrically isolated power paths for powering remote unit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US9681313B2 (en) 2015-04-15 2017-06-13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Optimizing remote antenna unit performance using an alternative data channel
US9948349B2 (en) 2015-07-17 2018-04-17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IOT autom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system
US10560214B2 (en) 2015-09-28 2020-02-11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Downlink and uplink communication path switching in a time-division duplex (TD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US20170215121A1 (en) * 2016-01-21 2017-07-27 Venia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nd triggering handovers of mobile access points in a network of moving things, for example including a network of autonomous vehicles
US9648580B1 (en) 2016-03-23 2017-05-0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Identifying remote units in a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 (WDS) based on assigned unique temporal delay patterns
US10236924B2 (en) 2016-03-31 2019-03-1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Reducing out-of-channel noise in a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 (WDS)
JP2020010073A (ja) * 2016-11-07 2020-0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コ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25795A1 (en) * 2000-02-18 2004-07-01 Corson Mathew S Telecommunications routing
JP4053227B2 (ja) 2000-10-18 2008-02-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フ方法およびエージェント装置
US7079511B2 (en) * 2000-12-06 2006-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ff of a wireless packet data services connection
US6768726B2 (en) * 2002-08-06 2004-07-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ng a seamless handoff between IP connections
GB0312681D0 (en) 2003-06-03 2003-07-0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IP mobility
CN1324924C (zh) * 2004-05-17 2007-07-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移动ip中移动节点实现切换的方法
US8515424B2 (en) * 2004-06-01 2013-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nected-state radio session transf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961683B2 (en) * 2004-09-30 2011-06-14 Alcatel-Lucent Usa Inc. Active session mobility solution for point-to-point protocol
US8059527B2 (en) * 2005-02-19 2011-11-15 Cisco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oversubscribing edge nodes for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KR100744374B1 (ko) * 2005-07-15 2007-07-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킷 교환 기반의 네트워크에서 코어 네트워크 개체들 간의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0339A1 (zh) * 2014-11-04 2016-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性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874765A (zh) * 2014-11-04 2016-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性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874765B (zh) * 2014-11-04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性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476418A (zh) * 2015-12-23 2018-08-31 德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通信网络的设备和方法
CN108476418B (zh) * 2015-12-23 2022-03-11 德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通信网络的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26779B2 (ja) 2013-07-03
CN101682631B (zh) 2013-05-22
KR101203594B1 (ko) 2012-11-21
RU2448436C2 (ru) 2012-04-20
WO2009002656A2 (en) 2008-12-31
US7990925B2 (en) 2011-08-02
US20090046767A1 (en) 2009-02-19
JP2010529753A (ja) 2010-08-26
ATE551860T1 (de) 2012-04-15
WO2009002656A3 (en) 2009-07-09
CA2687047A1 (en) 2008-12-31
KR20100024448A (ko) 2010-03-05
TW200913743A (en) 2009-03-16
RU2009148764A (ru) 2011-07-27
EP2158744A2 (en) 2010-03-03
EP2158744B1 (en) 2012-03-28
BRPI0812030A2 (pt) 2014-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2631B (zh) 用于通信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46542B (zh) 用于多模式移动站的技术间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US8824430B2 (en) Wireless mobility gateway
EP2087760B1 (en) Inter-system handoffs in multi-access environments
FI108832B (fi) IP-reitityksen optimointi accessverkossa
US9351146B2 (en) Technique for providing support for a plurality of mobility management protocols
EP1560378B1 (en) Wireless mobility gateway
US20050025164A1 (en) Seamless hand-off of mobile node to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US20100208706A1 (en) Network node and mobile terminal
EP1009176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oute optimis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1753189B1 (en) A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sgsn nodes
KR20100004964A (ko) 모바일 ip 통신 시스템, 모바일 ip 통신 장치 및 모바일 ip 통신 방법
WO2013060488A1 (en) Per - host locator to enable mobility gateway relocation
US709932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st GPRS for IPv6 communications
US20100118774A1 (en) Method for changing radio channels, composed network and access router
US20100268583A1 (en) Mobile internet access with proxy support
JP5180085B2 (ja) 接続を確立するための無線端末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572773A (zh) 一种位置信息处理方法和位置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