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7435B - 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7435B
CN101677435B CN 200810222355 CN200810222355A CN101677435B CN 101677435 B CN101677435 B CN 101677435B CN 200810222355 CN200810222355 CN 200810222355 CN 200810222355 A CN200810222355 A CN 200810222355A CN 101677435 B CN101677435 B CN 1016774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alling
machine business
called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22235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7435A (zh
Inventor
王敏
蔡永峰
胡海华
张文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22235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77435B/zh
Priority to EP20090170034 priority patent/EP2166738B1/en
Priority to ZA200906465A priority patent/ZA200906465B/en
Publication of CN101677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7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7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7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6Arrangements for calling a number of substations in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until an answer is obtain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1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the purpose or context of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1091Fixed mobile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2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hybrid systems
    • H04M2207/206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hybrid systems composed of PSTN and wireles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17Customized ring-back t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该方法主要包括:接收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上报的针对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被叫终端的呼叫信息,获取和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其它终端的信息;向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网元分别下发针对所述被叫终端和其它终端的呼叫,以便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网元触发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接续所述针对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其它终端的呼叫,或者以便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触发移动网络接续所述针对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其它终端的呼叫。本发明充分利用现有的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融合的组合优势,提出了同时适用于移动网络终端和固定网络终端的一号双机业务,丰富了一号双机业务的业务特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电信市场的运营商的重组,一个运营商不再是只单独运营一种移动网络或者固定网络,而是可以同时运营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目前,固定网络运营商已经开通了由小灵通和固定电话绑定的一号双机业务,该一号双机业务吸引了大量的客户群,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上述现有的一号双机业务的主要特点是固定电话和小灵通两个终端的号码中只能有一个主号码,只有在用户拨打了一号双机业务的主号码后,才能实现两个终端同时振铃,任一个终端接听后,另一个终端停止振铃。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的一号双机业务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该一号双机业务仅仅适用于固定电话终端和小灵通之间组成的一号双机,在运营商重组之后,小灵通的市场地位必然逐步弱化,将导致该一号双机业务用户的流失,该一号双机业务不能适用于有着更广泛的用户群的手机终端。该一号双机业务只能有一个主号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一号双机业务不能适用于有手机终端、只能有一个主号码的问题。
一种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包括:
呼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上报的针对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中的被叫终端的呼叫;
信息获取模块,获取所述被叫终端的信息以及和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其它终端信息;
呼叫下发模块,向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网元分别下发针对所述被叫终端和其它终端的呼叫,以便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网元触发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接续所述针对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其它终端的呼叫,或者以便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触发移动网络接续所述针对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其它终端的呼叫。
一种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不止一个终端中至少包括一个移动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上报的针对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被叫终端的呼叫信息,获取所述被叫终端的信息以及和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其它终端的信息;
向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网元分别下发针对所述被叫终端和其它终端的呼叫,以便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网元触发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接续所述针对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其它终端的呼叫,或者以便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触发移动网络接续所述针对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其它终端的呼叫。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充分利用现有的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融合的组合优势,提出了同时适用于移动网络终端和固定网络终端的一号双机业务。并且可以实现将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各个用户终端都作为主终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通过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与移动网络、PSTN网络进行配合,实现一号双机业务的方案的组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通过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与移动网络、NGN网络进行配合,实现一号双机业务的方案的组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通过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与移动网络、IMS网络进行配合,实现一号双机业务的方案的组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用户拨打固定电话终端的号码实现双机同振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用户拨打移动电话终端的号码实现双机同振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用户拨打移动电话终端的号码实现两个移动终端同振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一个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该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通过通信协议和移动网络、固定网络进行通信。接收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上报的针对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被叫终端的呼叫信息,获取所述被叫终端的信息以及和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其它终端的信息后,向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网元分别下发针对所述被叫终端和其它终端的呼叫。以便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网元触发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接续所述针对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其它终端的呼叫,或者以便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触发移动网络接续所述针对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其它终端的呼叫。
进一步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保存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用户终端的信息,将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不止一个终端的信息进行关联保存,所述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不止一个终端中至少包括一个移动用户终端。
进一步地,当所述被叫终端为固定终端,所述其它终端为移动终端时,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网元触发固定网络接续所述固定终端的呼叫,并将接收到的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呼叫转发给移动网络进行接续。
进一步地,在接收到移动网络上报的针对被叫终端的呼叫,获知所述被叫终端和其它终端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后,将所述被叫终端的号码变换为第一特定号码,所述第一特定号码用于指示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当所述其它终端为固定终端,且所述第一特定号码为所述固定终端号码时,将所述呼叫的主叫号码变换为第二特定号码,所述第二特定号码用于指示所述主叫号码已触发过被叫流程。将变换前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和变换后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的对应关系进行保存。
进一步地,当所述被叫终端为移动终端时,在接收到移动网络上报的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呼叫后,通过所述号码变换处理模块将该呼叫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进行变换,将变换处理后的呼叫返回给移动网络,以便移动网络根据所述变换后的移动终端号码将所述变换处理后的呼叫转发给固定网络;在接收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上报的所述变换处理后的呼叫信息后,向所述号码变换处理模块进行查询获取变换前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信息,向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网元分别下发针对所述移动终端和其它终端的呼叫。
进一步地,在分别下发了针对一号双机业务中的各个终端的呼叫后,设置所述各个终端的振铃模式,该振铃模式包括:顺振、同振、混振、按时间模式振动或者按场景模式振动。
进一步地,当一号双机业务中的终端外呼时,设置所述终端的主叫号码的显示方式,该显示方式包括:
主叫号码显示所述外呼的终端的号码;或者,主叫号码固定显示一号双机业务中的移动电话终端的号码;或者,主叫号码固定显示一号双机业务中的固定电话终端的号码;或者,主叫号码显示用户自主设置的号码。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一个可以和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进行通信的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该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与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进行配合,为一号双机业务中的各个终端提供一号双机业务。
上述一号双机业务的各个终端可以为两个移动电话终端、一个移动电话终端和一个固定电话终端、两个固定电话终端(含小灵通),并且两个终端可以同时为一号双机业务的主终端,即用户拨打一号双机用户中的任何一个终端均可以双机同振,任一个终端接听后,另一个终端停止振铃。
上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模块:
呼叫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上报的针对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中的被叫终端的呼叫;
信息获取模块12,获取所述被叫终端的信息以及和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其它终端信息;
呼叫下发模块13,向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网元分别下发针对所述被叫终端和其它终端的呼叫,以便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网元触发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接续所述针对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其它终端的呼叫,或者以便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触发移动网络接续所述针对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其它终端的呼叫。
所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还可以包括:
信息管理模块14,用于保存和管理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所有用户终端的信息,将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两个终端的号码等信息进行关联保存。
号码变换处理模块15,用于在接收到移动网络上报的针对被叫终端的呼叫,获知所述被叫终端和其它终端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后,将所述被叫终端的号码变换为第一特定号码,所述第一特定号码用于指示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当所述其它终端为固定终端,且所述第一特定号码为所述固定终端号码时,将所述呼叫的主叫号码变换为第二特定号码,所述第二特定号码用于指示所述主叫号码已触发过被叫流程,将变换前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和变换后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的对应关系进行保存。
呼叫释放模块16,用于在一号双机业务中的某个终端将呼叫接续后,将针对该一号双机业务中的其它终端的呼叫释放掉。
振铃模式设置模块17,用于在分别下发了针对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各个终端的呼叫后,设置上述各个终端的振铃模式,该振铃模式包括:顺振、同振、混振、按时间模式振动或者按场景模式振动等。
主叫号码设置模块18,用于当一号双机业务中的终端外呼时,设置该终端的主叫号码的显示方式,该显示方式包括:主叫号码显示该终端的号码;主叫号码固定显示一号双机业务中的移动终端的号码;主叫号码固定显示一号双机业务中的固定电话终端的号码;主叫号码显示用户自主设置的号码。
铃声设置模块19,用于当用户呼叫了一号双机业务中的某个终端号码时,设置该一号双机业务中各个终端振铃时对主叫播放哪个终端的的回铃音/彩铃。
所述呼叫下发模块13还可以包括:
第一呼叫下发模块131,用于当所述被叫终端为固定终端,所述其它终端为移动终端时,向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网元分别下发针对所述固定终端和其它终端的呼叫,该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网元再触发固定网络对所述固定终端进行呼叫,并且,将接收到的针对所述其它终端的呼叫转发给移动网络进行接续;
第二呼叫下发模块132,用于当所述被叫终端为移动终端时,在接收到移动网络上报的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呼叫后,通过所述号码变换处理模块将该呼叫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进行变换,将变换处理后的呼叫返回给移动网络,以便移动网络根据所述变换后的移动终端号码将所述变换处理后的呼叫转发给固定网络;在接收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上报的所述变换处理后的呼叫信息后,向所述号码变换处理模块进行查询获取变换前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信息,向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网元分别下发针对所述移动终端和其它终端的呼叫。
上述移动网可以包括: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网络、CDMA(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和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Telecommunication)、IMS(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Itimedia Subsystem)等,上述固定网络可以包括:PSTN(公众交换电话网,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NGN(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等。
该实施例提供的通过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与移动网络、PSTN网络进行配合,实现一号双机业务的方案的组网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提供的通过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与移动网络、NGN网络进行配合,实现一号双机业务的方案的组网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提供的通过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与移动网络、IMS网络进行配合,实现一号双机业务的方案的组网示意图如图4所示。
实施例二
在该实施例中,由一个手机终端和一个固定电话终端组成一号双机业务,并且手机终端的号码和固定电话终端的号码可以同时作为一号双机业务的主号码。
该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拨打固定电话终端的号码实现双机同振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步骤51、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固定电话终端的号码为A,手机终端的号码是A’,上述固定电话终端位于NGN网络,上述手机终端位于GSM网络。
手机终端B呼叫上述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固定电话终端的号码A。
步骤52、手机终端B所在的GSM网络识别出上述号码A是固网号码,GSM网络的关口局将上述呼叫路由到NGN网络。
步骤53、NGN网络的软交换(SX3000)接收到上述呼叫后,向SDC(Subscriber Data Center用户数据中心)/SHLR(Smart HLR综合智能HLR)查询上述被叫号码A的业务属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SDC/SHLR中需要存储所有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固定网络的用户信息。于是,上述软交换查询到上述号码A用户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
步骤54、软交换作为一号双机业务的触发网元,将上述呼叫触发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在触发过程中,将上述呼叫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信息上报给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
在软交换和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之间可以采用SIP(会话起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或者INAP(智能网应用部分,INApplication Part)协议。
对于窄带固定网络,和上述软交换对应的一号双机业务的触发网元是SSP(业务交换点,Service Switch Point),SSP和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之间只能采用INAP协议;对于IMS网络,和上述软交换对应的一号双机业务的业务触发点是CSCF(呼叫服务器控制功能,Call Server ControlFunction),CSCF和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之间只能采用SIP协议。
步骤55、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根据软交换上报的信息获取到被叫号码A的信息之后,查询其存储的所有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用户终端以及终端号码信息,获取到和上述被叫号码A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手机号码A’。
以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和软交换之间采用SIP协议进行通信为例,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同时下发两个呼叫给软交换,一个呼叫被叫号码A,一个呼叫手机号码A’。
步骤56、软交换接收到上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下发的呼叫被叫号码A的呼叫后,NGN网络的关口局/汇接局将该呼叫路由到NGN网络的电话端局,该电话端局完成后续的呼叫被叫号码A的操作。
软交换接收到上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下发的呼叫手机号码A’的呼叫后,NGN网络的关口局/汇接局将该呼叫路由回GSM网络,由GSM网络完成后续的呼叫手机号码A’的操作。
根据上述处理流程,实现了用户拨打固定电话终端的号码时,和该固定电话终端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手机终端和该固定电话终端同振。
当上述固定电话终端或手机终端将呼叫应答后,由软交换或者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把另外一个终端的呼叫给释放掉,对于INAP协议下,一路呼叫接通时,软交换实现另外一路呼叫的释放。对于SIP协议,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用SIP协议里面的cancel消息指示交换释放另外一路呼叫。
实施例三
在该实施例中,由号码为A的固定电话终端和号码为A’的移动电话终端组成一号双机业务,并且号码A和号码A’可以同时作为一号双机业务的主号码。
该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拨打移动电话终端的号码实现双机同振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步骤61、手机终端B呼叫上述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移动终端的号码A’。
步骤62、手机终端B所在的GSM网络的MSC(移动无线局,mobileswitching centre)向号码为A’的移动终端的HLR(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Location Register)发起查询用户信息的请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HLR中需要存储所有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需要在移动终端的签约智能业务属性中增加该移动终端签约一号双机业务的信息。
HLR向MSC返回上述移动终端的签约属性。
步骤63、上述MSC接收到HLR返回的号码为A’的移动终端的签约属性后,获知号码为A’的移动终端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于是,上述MSC将呼叫触发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在触发过程中,将呼叫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A’的信息上报给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
步骤64、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根据MSC上报的信息,获取被叫号码A’的信息后,查询其存储的所有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用户终端以及终端号码信息,获取到上述被叫号码A’和固定终端的号码A共同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
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将上述被叫号码A’进行变换,具体的变换方式可以灵活实现,比如将A’改成A号码,或者将A’改成特定接入码+A号码,或者将A’改成特定接入码+A’号码,或者将A’改成由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负责为每个呼叫动态分配的虚拟漫游码。
如果对A’进行号码变换的方式是直接选择的将A’变换成A号码,则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还需要在上述移动终端B的主叫号码前增加特定前缀(比如61),增加特定前缀的目的是后续呼叫经SSP/软交换/CSCF再触发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的时候,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能识别这个呼叫已经在移动网上触发过被叫流程,后续步骤直接取A’号码的漫游码进行接续,这样避免在移动网络循环触发变换被叫路由到固定网络的流程。
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将上述变换前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和变换后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的对应关系进行保存。然后,将上述变换了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的呼叫返回到MSC。
步骤65、在MSC中预先设置针对上述变换后被叫号码的路由规则,该路由规则规定将变换了被叫号码的上述呼叫路由到NGN网络的软交换。
MSC接收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下发的上述呼叫后,根据变换后的被叫号码查询上述路由规则,将上述呼叫经过GSM网络的关口局路由到NGN网络的软交换。
步骤66、如果步骤65里变换后的被叫是A号码,则软交换向SDC/SHLR查询上述变换后的被叫号码的业务属性,查询到固定终端的号码A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
否则软交换可直接根据上述被叫号码前增加的特殊接入码或者虚拟漫游码所属的特殊号段来判断被叫号码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
步骤67、软交换将上述呼叫触发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在触发过程中,将上述变换后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上报给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
在软交换和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之间可以采用SIP协议或者INAP协议。
步骤68、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根据上述软交换上报的变换后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查询上述保存的变换前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和变换后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的对应关系,获取变换前的原主叫号码、被叫号码。识别到该呼叫的原被叫号码是移动电话号码A’,直接到HLR查询A’号码的MSRN(移动台漫游号码,mobile station roaming number)。
步骤69、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向软交换下发呼叫。
以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和软交换之间采用SIP协议进行通信为例,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同时下发两个呼叫给软交换,一个呼叫固定终端号码A,一个呼叫手机号码A’的漫游码。
步骤610、软交换接收到上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下发的呼叫被叫号码A的呼叫后,NGN网络的关口局/汇接局将该呼叫路由到NGN网络的电话端局,该电话端局完成后续的呼叫被叫号码A的操作。
软交换接收到上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下发的呼叫手机号码A’漫游码的呼叫后,NGN网络的关口局/汇接局将该呼叫路由回GSM网络,由GSM网络完成后续的呼叫手机号码A’的操作。
根据上述处理流程,实现了用户拨打移动电话终端的号码时,和该移动电话终端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固定电话终端和该移动电话终端同振。
当上述固定电话终端或手机终端将呼叫接续后,由软交换或者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把另外一个终端的呼叫给释放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签约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终端数量可以超过两个,此时,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将下发超过两路呼叫给软交换,该超过两路呼叫的振铃模式可以按顺序依次等灵活配置,比如,同振、顺振、混振、根据时间段选择振铃模式等,从而实现一号双机业务延伸的一号通业务特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号双机业务中的终端外呼时,主叫号码的显示方案可灵活配置,比如有如下几种方案:
1)主叫号码显示原呼叫号码;2)主叫号码固定显示移动终端号码;3)主叫号码固定显示固定电话终端号码;4)用户可以自主设置自己的显示号码。
当为一号双机业务确定了上述主叫号码的显示方案时,需要根据显示方案在该一号双机业务中的移动终端对应的HLR中,设置该移动终端发起呼叫时是否需要将该呼叫上报给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在该一号双机业务中的固定终端对应的SDC/SHLR中,设置该固定终端发起呼叫时是否需要将该呼叫上报给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
如果主叫号码显示原呼叫号码,则该移动终端/固定终端发起的呼叫不需要经过上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来处理,移动终端/固定终端发起的呼叫直接由现有的移动网络/固定网络来完成;
如果主叫号码固定显示移动终端号码,则当移动终端发起的呼叫时不需要经过上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来处理,直接由移动网络来完成;对于固定电话发起呼叫,需要在SDC/SHLR配置数据,让固定电话发起的呼叫能触发到一号双机服务器,由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完成主叫号码变换;
如果主叫号码固定显示固定终端号码,则固定电话终端发起的呼叫不需要经过上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来处理,直接由固定网络完成;对于移动终端发起的呼叫,需要在HLR上配置数据,让移动终端发起的呼叫能触发到一号双机服务器,由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完成主叫号码变换;
如果用户可以自主设置自己的显示号码,则需要在移动终端的HLR/固定终端的SDC/SHLR上配置数据,移动终端/固定终端发起的呼叫都需要经过上述一号双机业务来处理,由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根据用户的配置,完成主叫号码变换。
实施例四
在该实施例中,由号码为A的移动电话终端和号码为A’的移动电话终端组成一号双机业务,并且号码A和号码A’可以同时作为一号双机业务的主号码。
该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拨打移动电话终端的号码实现两个移动终端同振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步骤71、手机终端B呼叫上述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移动终端的号码A。
步骤72、手机终端B所在的GSM网络的MSC向号码为A的移动终端的HLR发起查询用户信息的请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HLR中需要存储所有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需要在移动终端的签约智能业务属性中增加该移动终端签约一号双机业务的信息。
HLR向MSC返回上述移动终端的签约属性。
步骤73、上述MSC接收到HLR返回的号码为A的移动终端的签约属性后,获知号码为A的移动终端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于是,上述MSC将呼叫触发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在触发过程中,将呼叫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信息上报给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
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获取被叫号码A的信息后,查询其存储的所有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用户终端以及终端号码信息,获取到上述被叫号码A和号码A’共同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
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将上述被叫号码A进行变换,具体的变换方式可以灵活实现,比如将A改成特定接入码+A号码,或者将A改成由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负责为每个呼叫动态分配的特定号段虚拟漫游码。
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将上述变换前的被叫号码和变换后被叫号码的对应关系进行保存。然后,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将上述变换了被叫号码的呼叫返回到MSC。
步骤74、在MSC中预先设置针对上述变换后的被叫号码的路由规则,该路由规则规定将变换了被叫号码的上述呼叫路由到NGN网络的软交换。
MSC接收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下发的上述呼叫后,根据变换后的被叫号码查询上述路由规则,将上述呼叫经过GSM网络的关口局路由到NGN网络的软交换。
步骤75、软交换根据上述变换后的被叫号码(特定接入码+A号码或特定号段虚拟漫游码),来判断被叫号码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
软交换将上述呼叫触发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在触发过程中,将上述变换后的被叫号码以及主叫号码上报给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在软交换和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之间可以采用SIP协议或者INAP协议。
步骤76、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根据上述软交换上报的变换后被叫号码,查询上述保存的变换前的被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的对应关系,获取变换前的被叫号码。识别到原被叫号码为A之后,执行A号码签约的一号双机业务的业务逻辑,向软交换下发呼叫:
以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和软交换之间采用SIP协议进行通信为例,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同时下发两个呼叫给软交换,一个呼叫被叫为手机号码A(对于被叫号码是A的呼叫,另一个可选方案也可以如实施例三一样获取A号码的漫游码之后直接接续漫游码),一个呼叫为手机号码A’;同时在主叫号码前增加前缀,以防止呼叫在移动网络的重复触发。
步骤77、软交换接收到上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下发的呼叫手机号码A和A’的呼叫后,NGN网络的关口局/汇接局将两路呼叫路由回GSM网络。
步骤78、GSM网络对被叫是A’号码的呼叫正常接续;
步骤79~710对于被叫时A号码的呼叫,GSM网络的关口局点再次到HLR查询被叫A的签约信息,查询到A签约一号双机业务,再次通过移动网智能业务协议触发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根据主叫前面的前缀判断出来是第二次触发,去掉主叫前缀之后直接接续被叫A号码。
可选地,步骤78中,识别到该呼叫的原被叫号码是移动电话号码A’后,直接到HLR查询A’号码的MSRN(移动台漫游号码,mobile station roamingnumber)。执行A号码签约的一号双机业务的业务逻辑,向软交换下发呼叫;软交换接收到上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下发的呼叫被叫号码A的呼叫后,通过移动网络接续被叫号码A’以及被叫号码A。
根据上述处理流程,实现了用户拨打移动电话终端的号码时,本移动终端和同该移动电话终端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另外一个移动电话终端同振。
当上述两个手机终端中的一个应答之后,由软交换或者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把到另外一个手机终端的呼叫给释放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签约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终端数量可以超过两个,此时,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将下发超过两路呼叫给软交换,该超过两路呼叫的振铃模式可以按顺序依次等灵活配置,比如,同振、顺振、混振、根据时间段选择振铃模式等,从而实现一号双机业务延伸的一号通业务特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号双机业务中的终端外呼时,主叫号码的显示方案可灵活配置,比如:1)主叫号码显示原呼叫号码;2)主叫号码固定显示移动终端号码A;3)主叫号码固定显示移动终端号码A’;4)用户可以自主设置自己的显示号码。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提供的一号双机业务和彩铃业务的配合方案如下:
当用户呼叫了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某个终端时,由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灵活设置该一号双机业务中各个终端振铃时播放的铃声。
比如,当用户拨打固定电话终端的号码时,两个终端同时振铃,但用户听固话电话终端的彩铃。当用户拨打移动终端号码时,两个终端同时振铃,听移动终端的彩铃。
当户拨打移动终端的号码时,如果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和核心网中的业务触发点之间采用的SIP协议,则可以利用SIP协议的灵活控制能力来实现振铃的顺序、时间和停止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充分利用现有的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融合的组合优势,提出了同时适用于移动网络终端和固定网络终端的一号双机业务,在不需要扩充协议或者改造升级硬件设备的前提下,丰富了一号双机业务的业务特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可以实现将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各个用户终端(同时支持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都作为主终端,并且可以灵活控制各个终端的振铃模式、外呼时的主叫号码、来电铃声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呼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上报的针对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中的被叫终端的呼叫;
信息获取模块,获取所述被叫终端的信息以及和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其它终端信息;
呼叫下发模块,向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分别下发针对所述被叫终端和其它终端的呼叫,以便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触发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接续所述针对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其它终端的呼叫,或者以便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触发移动网络接续所述针对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其它终端的呼叫;
所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还包括:
号码变换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移动网络上报的针对被叫终端的呼叫,获知所述被叫终端和其它终端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后,将所述被叫终端的号码变换为第一特定号码,所述第一特定号码用于指示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当所述其它终端为固定终端,且所述第一特定号码为所述固定终端号码时,将所述呼叫的主叫号码变换为第二特定号码,所述第二特定号码用于指示所述主叫号码已触发过被叫流程,将变换前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和变换后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的对应关系进行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还包括:
信息管理模块,用于保存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用户终端的信息,将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不止一个终端的信息进行关联保存,所述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不止一个终端中至少包括一个移动用户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还包括:
呼叫释放模块,用于在一号双机业务中的某个终端将呼叫接续后,将针对该一号双机业务中的其它终端的呼叫释放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还包括振铃模式设置模块、主叫号码设置模块和铃声设置模块中的至少一项,
振铃模式设置模块,用于在分别下发了针对一号双机业务中的各个终端的呼叫后,设置所述各个终端的振铃模式;
主叫号码设置模块,用于当一号双机业务中的终端外呼时,设置该终端的主叫号码的显示方式;
铃声设置模块,用于当用户呼叫了一号双机业务中的某个终端时,设置该一号双机业务中各个终端振铃时对主叫播放哪个终端的的回铃音或彩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号双机业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下发模块包括:
第一呼叫下发模块,用于当所述被叫终端为固定终端,所述其它终端为移动终端时,向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分别下发针对所述固定终端和其它终端的呼叫,该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再触发固定网络对所述固定终端进行呼叫,并且,将接收到的针对所述其它终端的呼叫转发给移动网络进行接续;
第二呼叫下发模块,用于当所述被叫终端为移动终端时,在接收到移动网络上报的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呼叫后,通过所述号码变换处理模块将该呼叫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进行变换,将变换处理后的呼叫返回给移动网络,以便移动网络根据所述变换后的移动终端号码将所述变换处理后的呼叫转发给固定网络;在接收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上报的所述变换处理后的呼叫信息后,向所述号码变换处理模块进行查询获取变换前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信息,向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分别下发针对所述移动终端和其它终端的呼叫。
6.一种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不止一个终端中至少包括一个移动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上报的针对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被叫终端的呼叫信息,获取所述被叫终端的信息以及和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其它终端的信息;
向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分别下发针对所述被叫终端和其它终端的呼叫,以便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触发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接续所述针对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其它终端的呼叫,或者以便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触发移动网络接续所述针对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其它终端的呼叫;
其中,当所述被叫终端为移动终端时,所述接收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上报的针对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被叫终端的呼叫信息之前包括:
接收到移动网络上报的针对所述被叫终端的呼叫,获知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后,将所述被叫终端的号码变换为第一特定号码,所述第一特定号码用于指示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
将所述呼叫返回给移动网络,以便移动网络根据所述变换后的被叫终端号码将所述呼叫转发给固定网络,通过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上报针对所述被叫终端的呼叫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和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其它终端的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被叫终端的号码信息查询保存的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的所有终端的信息,获得与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其他终端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被叫终端为固定终端,所述其它终端为移动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触发固定网络接续所述固定终端的呼叫,并将接收到的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呼叫转发给移动网络进行接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和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同一个一号双机业务的其它终端的信息,还包括:
从所述被叫终端的归属位置寄存器获取被叫终端路由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其它终端为固定终端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触发固定网络接续所述固定终端的呼叫,并将接收到的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呼叫以及所述被叫终端路由信息转发给移动网络进行接续。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其它终端为固定终端,且所述第一特定号码为所述固定终端号码时,所述接收到移动网络上报的针对所述被叫终端的呼叫,获知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后,还包括:
将所述呼叫的主叫号码变换为第二特定号码,所述第二特定号码用于指示所述主叫号码已触发过被叫流程;
所述获取所述被叫终端的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上报针的对所述被叫终端的呼叫信息获取变换前的被叫终端号码,根据所述变换前被叫终端号码获取相应的移动台漫游码;
所述向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下发针对所述被叫终端的呼叫包括:
向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下发针对所述移动台漫游码的呼叫。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其它终端为移动终端时,所述向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分别下发针对所述被叫终端和其它终端的呼叫包括:
将所述呼叫的主叫号码修改为第二特定号码,所述第二特定号码用于指示所述主叫号码已触发过被叫流程;
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触发移动网络接续所述针对被叫终端的呼叫包括:
接收所述固定网络的业务触发单元将接收到的所述呼叫路由到移动网络,由所述移动网络获知所述被叫终端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后再次触发的呼叫,将所述呼叫中的第二特定号码还原为所述主叫号码并指示所述移动网络接续所述被叫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一号双机业务中的某个终端将呼叫接续后,将针对该一号双机业务中的其它终端的呼叫释放掉;或者,
在分别下发了针对一号双机业务中的各个终端的呼叫后,设置所述各个终端的振铃模式;或者,当一号双机业务中的终端外呼时,设置所述终端的主叫号码的显示方式。
CN 200810222355 2008-09-17 2008-09-17 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677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22355 CN101677435B (zh) 2008-09-17 2008-09-17 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EP20090170034 EP2166738B1 (en) 2008-09-17 2009-09-1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one-number service
ZA200906465A ZA200906465B (en) 2008-09-17 2009-09-1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one-number ser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22355 CN101677435B (zh) 2008-09-17 2008-09-17 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7435A CN101677435A (zh) 2010-03-24
CN101677435B true CN101677435B (zh) 2013-04-24

Family

ID=41478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222355 Active CN101677435B (zh) 2008-09-17 2008-09-17 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166738B1 (zh)
CN (1) CN101677435B (zh)
ZA (1) ZA2009064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5271B (zh) * 2010-04-15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付费业务实现一号双机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US9723462B2 (en) 2014-11-07 2017-08-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loud-based device twinning
CN106130840B (zh) * 2016-07-15 2019-04-3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固定、移动宽带融合接入网架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1556A (en) * 1999-05-27 2000-10-31 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Inc.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multi-extension services
US6876738B1 (en) * 2000-06-09 2005-04-0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lligent tandeming of incoming calls to application nodes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119527A (zh) * 2007-08-20 200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号双机业务中用户自主选择接听终端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5041B1 (en) 1996-06-27 2002-06-11 At&T Wireless Services, Inc. Concurrent ringing on multiple network telephones
WO1999038342A1 (en) * 1998-01-26 1999-07-29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inging wired telephones and wireless telephones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US7388854B2 (en) * 2003-02-12 2008-06-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for interconnecting wired and wireless phone service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call
IL160504A0 (en) * 2004-02-22 2004-07-25 Roy Shkedi Location-based telecommunications redundancy protoco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1556A (en) * 1999-05-27 2000-10-31 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Inc.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multi-extension services
US6876738B1 (en) * 2000-06-09 2005-04-0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lligent tandeming of incoming calls to application nodes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119527A (zh) * 2007-08-20 200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号双机业务中用户自主选择接听终端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66738B1 (en) 2014-08-20
CN101677435A (zh) 2010-03-24
EP2166738A1 (en) 2010-03-24
ZA200906465B (en) 201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7433B (zh) 用于个性化回铃音的方法和设备
CN1859496B (zh) 一种实现多媒体视频彩铃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01146266B (zh) 为用户增加特殊用途号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77343A (zh) 在语音通信网络中实现视频捆绑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638415A (zh) 与智能网络信令连接的呼叫到主叫通信装置的反馈
CN101291469B (zh) 语音被叫业务和主叫业务实现方法
WO2007120917A2 (en)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in-band approach for providing value added services without using prefix
CN1658634B (zh) 使用增值业务接入码和虚号码实现呼叫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90418B (zh) 一种实现互动回铃音的方法和系统
CN100579152C (zh) 一种播放集团彩铃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742426B (zh) 一种用户终端振铃业务实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677435B (zh) 一号双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1102366A (zh) 一种实现一号通业务主叫号码显示的方法
CN100471311C (zh) 移动通信中呼叫伴侣实现方法
CN101662749B (zh) 同号业务呼叫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572754B (zh) 基于改进型无线固话终端的无线固话系统及其应用
CN101179631A (zh) 呼叫中心远程接入的方法、系统和远端机
CN100551094C (zh) 实现集团总机业务的方法
CN101742689A (zh) 一种来电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026649B (zh) 移动智能网用户的彩铃业务实现方法
CN100550939C (zh)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实现双振铃业务的方法
CN101662763A (zh) 一种实现一号多机业务主号码的彩铃的方法和系统
CN102694927A (zh) 一种主被叫身份置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0581192C (zh) 一种回铃音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0450129C (zh) 一种集团回铃音系统及其业务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