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7314A - 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7314A
CN101677314A CN 200810211319 CN200810211319A CN101677314A CN 101677314 A CN101677314 A CN 101677314A CN 200810211319 CN200810211319 CN 200810211319 CN 200810211319 A CN200810211319 A CN 200810211319A CN 101677314 A CN101677314 A CN 101677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ous
designated identification
terminal
identification
synchronous design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21131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7314B (zh
Inventor
杨健
王雷
范姝男
董挺
张惠萍
陈国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21131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773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77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7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7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7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根据生成的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通过这样的标识,终端与服务器完成了关系的映射。在同步的过程当中,在终端上在一个统一的设备标识,因此能够对信息来源进行明确的判断,也就解决了由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冲突等问题,通过产生相关的PC软件的内部标识信息,从而起到将终端进行标识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可以随时随地用一台手持设备执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而这种数据交互和执行应用程序的结果需要存储到手持设备中,也需要与其他数据设备中这种类型的数据保持一致。比如,在手机中和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中都存有通讯录,在办公室和家里的PC机或者笔记本也都存有相同的通讯录,人们希望这些设备中的信息能保持一致,当其中一个设备上的数据变化时,可以操作其他设备中的数据做相应的改变,这就是数据同步。
通用同步协议的目标是普遍适用。同步两端可以是任何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在任一种网络上面,同步操作的数据可以是任何一种网络数据。任一种移动设备包括掌上电脑、PDA、移动电话、自动计算机和桌面计算机。同时一个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设备访问、操作同样的数据集合。SyncML(Synchronization Makeup Language,同步标记语言)同步协议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应运而生的一个新的通用标准,它由IBM、Lotus、Motorola、Nokia、Palm Inc等商家组织发起成立数据同步论坛组织——SyncML发起组制定的,该协议将会发展成为一个可以被用户广泛接受的业界通用的同步协议。
OMA的SyncML的技术主要用于进行数据的同步。利用OMA SyncML技术,OMA DM(Open Mobile Alliance Synchronization Makeup Language DeviceManagement,开放移动联盟设备管理)工作组开展了设备管理的研究工作;OMA DS(Open Mobile Alliance Synchronization Makeup Language DataSynchronization,开放移动联盟数据同步)工作组进行了数据同步的技术地研究。在使用SyncML技术的领域当中,对终端的标识主要是利用终端的识别符号进行的。在移动通信领域,手机终端存在相关的设备号码,也就是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身份识别)号码,同时也存在终端用户的号码,也就是IMSI号码。在整个手机使用SyncML的技术过程当中,为了区分不同信息的目的地和源泉,一般需要在SyncML信息当中携带终端的信息,也就是IMEI号码到服务器。服务器对终端进行管理和同步的操作都是通过IMEI号码来标识终端的。
目前,IMEI号仅仅在手机终端上面存在。IMEI号码在全球都是唯一存在的,不同的终端的IMEI号码不相同。由于某些特殊形态的终端,其IMEI号码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目前PIM业务是利用SyncML技术开展的个人信息同步的业务。在同步的过程当中需要利用信息对同步发起源进行标识。在目前的技术当中,可以发起同步的终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IMEI号的移动终端,另外一类是通过Internet接入到服务器的PC终端。在同步的过程当中,目前在PC终端上面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识,因此无法对信息来源进行明确的判断,也就无法解决由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冲突等问题。
PC终端利用URI(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资源标志符)的方式进行标识。目前,PC当中存在一些相关的标识信息,比如说,PC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ID,PC的IP地址,PC的MAC(Media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协议)地址等信息,这样的信息都可以作为标识信息。
PC上的ID所带来的问题在于,CPU等信息都是一个确定的硬件ID,属于PC的ID的一部分。而PC的特殊情况造成了,整个PC的硬件可能会发生改动,如果依赖某一个ID的话,那么整个的PC的标识符号将会非常的不稳定,也就是说,在改动硬件的情况下,就无法再识别PC,也给同步源识别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具有IMEI号的移动终端,在同步的过程当中,目前在PC终端上面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识,因此无法对信息来源进行明确的判断,也就无法解决由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冲突等问题。利用主机名的方式,也可以对主机的整体信息进行一个区别,不过这种方式类似一个用户标识,不是设备的标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问题是终端软件的标识问题和对终端装置进行标识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出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根据生成的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终端,包括:
同步标识算法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当所述同步标识算法模块生成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同步操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系统,包括服务器和终端,
所述服务器,用于与所述终端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所述终端,用于当所述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获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并当所述终端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终端,包括:
标识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不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向服务器发送同步指定标识请求,请求所述服务器生成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当所述服务器生成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同步操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服务器,包括:
终端指定标识库模块,用于当终端不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并对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保存;
同步操作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所述终端指定标识库模块生成的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系统,包括服务器和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当所述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同步指定标识请求,请求所述服务器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获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当所述终端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并对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保存,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终端,包括:
用户同步指定标识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根据用户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当所述用户同步指定标识生成模块生成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同步操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系统,包括服务器和终端,
所述服务器,用于与所述终端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所述终端,当所述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根据用户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并当所述终端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当所述终端不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同步的过程当中,在终端上在一个统一的设备标识,因此能够对信息来源进行明确的判断,也就解决了由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冲突等问题,通过产生相关的PC软件的内部标识信息,从而起到将终端进行标识的效果。
通过这样的标识,终端与服务器完成了关系的映射。此后,从该终端发起的数据同步过程就能够完成相关的信息来源的标识问题,从而解决目前无法标识信息来源,给同步过程造成的同步冲突的结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3,当终端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根据获取的第一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当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根据生成的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在步骤S103之前还包括:
S101,启动终端软件,并对终端进行检测,判断终端是否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
S102,当终端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获取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当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根据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时,将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写入进行同步的数据文件。
上述进行同步数据操作,具体包括:
服务器根据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区分终端的修改,并按照冲突解决策略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终端的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是唯一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同步的过程当中,在终端上设置一个统一的设备标识,因此能够对信息来源进行明确的判断,也就解决了由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冲突等问题,通过产生相关的PC软件的内部标识信息,从而起到将终端进行标识的效果。
通过这样的标识,终端与服务器完成了关系的映射。此后,从该终端发起的数据同步过程就能够完成相关的信息来源的标识问题,从而解决目前无法标识信息来源,给同步过程造成的同步冲突的结果。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启动终端软件,并对终端进行检测,判断终端是否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
S202,当终端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获取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当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向服务器发送同步指定标识请求;
S203,接收服务器根据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的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S204,根据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进行同步数据操作,具体包括:
服务器根据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区分终端的修改,并按照冲突解决策略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终端的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是唯一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同步的过程当中,在终端上设置一个统一的设备标识,或接收服务器生成的统一的设备标识,因此能够对信息来源进行明确的判断,也就解决了由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冲突等问题从而起到将终端进行标识的效果。
通过这样的标识,终端与服务器完成了关系的映射。此后,从该终端发起的数据同步过程就能够完成相关的信息来源的标识问题,从而解决目前无法标识信息来源,给同步过程造成的同步冲突的结果。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启动终端软件,并对终端进行检测,判断终端是否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
S302,当终端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获取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当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根据内置的同步标识算法,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S303,根据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上述进行同步数据操作,具体包括:
服务器根据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区分终端的修改,并按照冲突解决策略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终端的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是唯一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同步的过程当中,在终端上设置一个统一的设备标识,或者由终端生成一个统一的设备标识,因此能够对信息来源进行明确的判断,也就解决了由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冲突等问题,从而起到将终端进行标识的效果。
通过这样的标识,终端与服务器完成了关系的映射。此后,从该终端发起的数据同步过程就能够完成相关的信息来源的标识问题,从而解决目前无法标识信息来源,给同步过程造成的同步冲突的结果。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启动终端软件,并对终端进行检测,判断终端是否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
S402,当终端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获取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当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根据用户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S403,根据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用户同步指定标识请求为用户自定义的标识信息或设置信息。
S404,当用户删除终端中自定义的标识信息或设置信息后,向服务器发送取消同步指定标识请求;
S405,接收服务器根据取消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的同步标识修改信息通知。
上述进行同步数据操作,具体包括:
服务器根据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区分终端的修改,并按照冲突解决策略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终端的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是唯一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同步的过程当中,在终端上设置一个统一的设备标识,或者根据用户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统一的设备标识,因此能够对信息来源进行明确的判断,也就解决了由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冲突等问题,从而起到将终端进行标识的效果。
通过这样的标识,终端与服务器完成了关系的映射。此后,从该终端发起的数据同步过程就能够完成相关的信息来源的标识问题,从而解决目前无法标识信息来源,给同步过程造成的同步冲突的结果。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系统,包括:
包括服务器510和终端520,
服务器510,用于与终端520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终端520,用于当其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获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并当其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根据获取的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上述终端520,包括:
同步标识算法模块521,用于当终端520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获取模块522,用于当终端520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第一同步指定标识,当同步标识算法模块521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同步操作模块523,用于根据获取模块522获取的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检测模块524,用于对终端520进行检测,判断终端是否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
终端软件利用服务器进行唯一的标识之后,将会利用该标识发起同步的过程。在这个同步的过程当中,终端更换硬件也不会造成终端的唯一标识失效。
当在终端520当中,删除终端软件,或者重新安装终端软件。只要是终端软件对个人的数据信息进行了保存,那么在保存的数据信息当中就存在唯一的标识,也就是软件的更新和删除也不会影响用户同步。
如果用户从外部导入没有唯一标识的数据信息,那么处理方式就相当于新建一个用户数据。
如果用户从外部导入一个没有唯一标识的数据信息,并且希望利用这个数据信息去覆盖,或者修改现有的一个已有唯一标识的数据信息,那么这个时候,需要用户选择一个唯一标识作为基准,并且这个修改的过程等同于正常的对没有的文件的修改。导入数据所对应的数据信息不做任何的修改过程。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系统,包括服务器610和终端620,
终端620,用于当其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向服务器610发送同步指定标识请求,请求服务器610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获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当终端620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第一同步指定标识,并根据获取的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服务器610,用于接收终端620发送的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并对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保存,并根据获取的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终端620,包括:
标识请求发送模块621,用于当终端620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向服务器610发送同步指定标识请求,请求服务器610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获取模块622,用于当终端620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第一同步指定标识,当服务器610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同步操作模块623,用于根据获取模块622获取的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检测模块624,用于对终端620进行检测,判断终端620是否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
服务器610,包括:
终端指定标识库模块611,用于当终端620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接收终端发送的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并对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保存;
同步操作模块612,用于根据获取的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终端指定标识库模块611生成的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这种唯一的生成方式和终端硬件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一旦生成了相关的标识,那么就不依赖于终端硬件的改动而改动。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系统,包括服务器710和终端720,
服务器710,用于与终端720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终端720,当其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根据用户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并当终端720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第一同步指定标识,当终端720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根据获取的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终端720,包括:
用户同步指定标识生成模块721,用于当终端720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根据用户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获取模块722,用于当终端720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第一同步指定标识,当用户同步指定标识生成模块721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同步操作模块723,用于根据获取模块722获取的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检测模块724,用于对终端720进行检测,判断终端720是否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
在进行唯一生成标识过程当中,服务器需要确保唯一标识和用户自定义的标识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得节约服务器的标识库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同步的过程当中,在终端设置在一个统一的设备标识,因此能够对信息来源进行明确的判断,也就解决了由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冲突等问题,通过产生相关的PC软件的内部标识信息,从而起到将终端进行标识的效果。
通过这样的标识,终端与服务器完成了关系的映射。此后,从该终端发起的数据同步过程就能够完成相关的信息来源的标识问题,从而解决目前无法标识信息来源,给同步过程造成的同步冲突的结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可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于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7)

1、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根据生成的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根据生成的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根据生成的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之前还包括:
启动终端软件,并对终端进行检测,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的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具体通过以下步骤生成:
向服务器发送同步指定标识请求;
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的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的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具体通过以下步骤生成:
根据内置的同步标识算法,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的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具体通过以下步骤生成:
根据用户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同步指定标识请求为用户自定义的标识信息或设置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用户删除所述终端中所述自定义的标识信息或设置信息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取消同步指定标识请求;
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取消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的同步标识修改信息通知。
9、如权利要求1-8所述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同步数据操作,具体包括: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区分所述终端的修改,并按照冲突解决策略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10、如权利要求1-8所述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是唯一的。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同步标识算法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当所述同步标识算法模块生成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同步操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终端进行检测,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是唯一的。
14、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和终端,
所述服务器,用于与所述终端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所述终端,用于当所述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获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并当所述终端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是唯一的。
1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识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不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向服务器发送同步指定标识请求,请求所述服务器生成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当所述服务器生成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同步操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终端进行检测,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是唯一的。
1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指定标识库模块,用于当终端不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并对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保存;
同步操作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所述终端指定标识库模块生成的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是唯一的。
21、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和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当所述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同步指定标识请求,请求所述服务器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获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当所述终端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并对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保存,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是唯一的。
2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同步指定标识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根据用户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当所述用户同步指定标识生成模块生成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
同步操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终端进行检测,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是唯一的。
26、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和终端,
所述服务器,用于与所述终端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所述终端,当所述终端不具有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根据用户同步指定标识请求,生成第二同步指定标识,并当所述终端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当所述终端不具有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时,获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第二同步指定标识,进行同步数据操作。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所述第一同步指定标识或所述第二同步指定标识是唯一的。
CN 200810211319 2008-09-18 2008-09-18 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1677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11319 CN101677314B (zh) 2008-09-18 2008-09-18 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11319 CN101677314B (zh) 2008-09-18 2008-09-18 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7314A true CN101677314A (zh) 2010-03-24
CN101677314B CN101677314B (zh) 2013-01-09

Family

ID=42029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211319 Active CN101677314B (zh) 2008-09-18 2008-09-18 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7731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0478A (zh) * 2012-12-12 2014-06-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恢复同步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80425A (zh) * 2014-12-26 2015-04-29 北京中交兴路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5407143B (zh) * 2015-10-26 2018-10-23 山东金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准数据的同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2015B (fi) * 2001-11-12 2003-10-15 Nokia Corp Datan synkronoinnin järjestäminen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US7337239B2 (en) * 2002-11-19 2008-02-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Atomic message division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0478A (zh) * 2012-12-12 2014-06-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恢复同步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80425A (zh) * 2014-12-26 2015-04-29 北京中交兴路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5407143B (zh) * 2015-10-26 2018-10-23 山东金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准数据的同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7314B (zh) 2013-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7295B2 (en) Automated event ID field analysis on heterogeneous logs
CN107391758A (zh) 数据库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TWI734744B (zh) 路由表的同步方法、裝置及系統
CN103139326A (zh) Ip溯源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113466A (zh) 一种骚扰电话的识别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2769640B (zh) 用户信息的更新方法、服务器以及系统
CN108093026B (zh) 多租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843436A (zh)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设备、服务器以及系统
EP4012980A1 (en) Application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413595A (zh) 一种应用于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迁移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4852965A (zh) 一种用户账号项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561148A (zh) 联系人分组的方法和终端
CN101677314B (zh) 一种同步数据操作的标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736923A (zh) 软件定制安装方法及系统
CN107786425A (zh) 离线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717280B (zh) 数据同步的标记方法和装置
CN110300222B (zh) 一种短信显示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00645B (zh)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769663B (zh) 一种传递信息的服务器及方法、信息传递系统
CN109063070A (zh) 一种数据库的操作方法及数据库服务器
CN110798358B (zh) 分布式服务标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587121B (zh) 安全策略的管控方法及装置
WO201414644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ing browser bookmarks
CN110691012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测试仪
CN108319729A (zh) 一种手机型号计算方法及手机型号查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3

Address after: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