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7214A - 一种位移测点的布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位移测点的布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7214A
CN101667214A CN200910035949A CN200910035949A CN101667214A CN 101667214 A CN101667214 A CN 101667214A CN 200910035949 A CN200910035949 A CN 200910035949A CN 200910035949 A CN200910035949 A CN 200910035949A CN 101667214 A CN101667214 A CN 101667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
displacement measuring
measuring points
theoretical
measure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35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67214B (zh
Inventor
张宇峰
承宇
徐剑
马志国
戴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I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359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7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67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7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67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7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位移测点的布置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成桥状态的位移测点位置的理论值;将上述理论值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多项式拟合,得到回归方程;对上述回归方程进行F检验和t检验,选取出拟合最好的回归曲线作为理论值曲线;在位移测点的实测值中抽取若干点组成不同的组,对各组的点进行同样拟合,得到若干实测值曲线;将理论值与实测值曲线之间的靠近程度定义为欧氏距离和Chebishov距离;计算各个实测值曲线与理论值曲线的欧氏距离和Chebishov距离,并设定最大Chebishov距离;在符合上述偏差条件下,取各个实测值曲线与理论值曲线的欧氏距离值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最佳的位移测点布置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位移测点的布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部分斜拉桥施工的位移测点的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部分斜拉桥(又称矮塔斜拉桥)的特点是塔矮、梁刚、索集中布置,其以梁的弯、压、剪和索的受拉来承受竖向荷载,其斜拉索可被看作体外预应力筋,承担的荷载比例相对较小,有相当部分的荷载将通过主梁的受弯、受剪来承受。由于这种独特的受力特点,部分斜拉桥在相同梁高情况下跨越能力比梁桥大,且比斜拉桥经济。
桥梁施工监控系统建设包括监测内容与测点布设的确定。位移变形监测是利用测量手段,对桥梁各控制断面的位移变形进行监测,并绘制相应的位移变形影响线或变形曲线,以检测各控制部位位移变形状态,从而为总体评估大桥的刚度、营运状态和耐久能力提供依据。部分斜拉桥一般采用悬臂现浇法施工,施工过程复杂,控制难度大,影响参数多。在整桥施工过程中标高起着控制作用,故研究位移测点的优化布置对于减少测点测量工作量有实际意义。预埋测点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在桥梁施工控制中,为准确及时地掌握桥梁施工状态提供了大量准确数据,确保了施工质量。
目前在确定测点布置方案上,采用的方式有:
(1)根据桥梁特征尽可能的在全长范围内布置测点,以期望从总体上较全面的获得全桥结构的信息;
(2)经常选取在悬臂段多布置测点,以加强对悬臂端施工标高的控制;
(3)在桥梁合拢位置重点布设测点。
这些原则大都是对一些特定工程的经验总结或感性认识,缺乏对其重要条件的理论证明,这样做往往使选定的测点布置方案不可避免的带有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测点重复布置或产生较大的相对误差。由于期望得到较多的控制信息而往往使得测点数目布置偏多,造成较大的浪费,增加了工作量且有可能影响监测信息的可靠性。
因此,研究测点优化布置方法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当前部分斜拉桥施工监控的测点布置方案中,由于个人主观经验或完全依据理论计算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位移测点重复布置或产生较大的相对误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针对部分斜拉桥施工监控的位移测点优化布置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位移测点的布置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成桥状态的位移测点位置的理论值;
(2)将上述理论值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多项式拟合,得到回归方程;
(3)对上述回归方程进行F检验和t检验,并根据测试位置的位移情况,选取出拟合最好的回归曲线作为理论值曲线;
(4)在位移测点的实测值中抽取若干点组成不同的组,对各组的点进行同样拟合,得到若干实测值曲线;
(5)将理论值与实测值曲线之间的靠近程度定义为欧氏距离d(xi,xj)和Chebishov距离dc(xi,xj),其中xi,xj为同一测试位置在理论和实测曲线上的位移测试值;
(6)计算各个实测值曲线与理论值曲线的欧氏距离和Chebishov距离,并设定最大Chebishov距离,限制局部的较大偏差;在符合上述偏差条件下,取各个实测值曲线与理论值曲线的欧氏距离值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最佳的位移测点布置位置。
上述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部分斜拉桥施工监控测点优化布置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以设计成桥状态为理想状态,则在此状态下预埋在桥梁体内的各位移测点将分布在理想曲线上;对各测点的实测值进行随机抽取,然后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抽取的各组测点进行曲线拟合;将这些拟合曲线与成桥理想曲线进行对比,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以欧氏距离和绝对值最大距离作为判别标准,确定最优测点布设方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使实测值与理论值误差达到最小的原则,通过非线形最小二乘法对曲线拟合、数值计算,确定出最佳的测点布置方案,从而为此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实际现场监控提供可靠依据,保证测试信息采集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又使成本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以常澄高速公路常州段某部分斜拉桥为例。该桥全长260.3m,主桥部分采用(70.15+120+70.15)m三跨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塔梁固结式部分斜拉桥。主梁采用单箱三室大悬臂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划分为59个梁段,其中0#、1#和1’#梁段长12m,在墩顶及墩旁临时支架上立模现浇;边跨支架现浇梁段长9m,边、中跨合龙段长2m,其它各梁段长3~5m,采用挂篮悬臂浇注法施工。
如图1所示,位移测点的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计算成桥状态的位移测点位置的理论值;
(2)理论曲线拟合:取1/2桥长研究,按桥梁悬臂施工过程受力特点选取:撤挂篮重及压重和梁段斜拉索张拉完成两个工况进行计算分析;
(3)将计算结果采用1~6次多项式拟合,完成理论值曲线拟合,通过t检验和F检验,并结合实际意义后选取5次方作为理论拟合曲线;
(4)任意选取两个测试位置,对上述两个工况的测试点的位移实测值进行随机抽取,抽取3~8测试点为一组,对每个组进行拟合,得到各实测值曲线;
(5)以欧氏距离和chebishov距离为判别标准找出最小的组;
(6)设定最大Chebishov距离限制局部的较大偏差,在满足此偏差条件下,取各个实测值曲线与理论值曲线的欧氏距离值分析比较。根据该桥实际情况设定最大容许Chebishov距离为0.21m,此时对应于桥面曲线偏差小于3mm。结果表明;
1.随着抽取测点数量的增加,欧氏距离迅速减小,也即两曲线的靠近程度迅速增加。因此我们倾向于多布置测点,这与实际情况符合;
2.从所选取的两个工况位移的实测值和理论值对比可以看到,当测点数增加到6点后,再增加测点两曲线的吻合程度增加并不显著,甚至还略有降低,这说明测点数目并非越多越好,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只能增加无谓的工作量,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
3.对所计算“距离”最小的各组测点分析后可以得出,在靠近悬臂端和靠近桥塔的1/3悬臂长度位置区段内应多布设测量点数;
4.进一步计算分析,建议施工监测中每个单悬臂长度内应取测量的点数在5点~7点或占全部测点总数的30%~50%为宜,且选取的测点位置应在靠近悬臂端和靠近桥塔的1/3悬臂长度位置。

Claims (4)

1、一种位移测点的布置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成桥状态的位移测点位置的理论值;
(2)将上述理论值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多项式拟合,得到回归方程;
(3)对上述回归方程进行F检验和t检验,并根据测试位置的位移情况,选取出拟合最好的回归曲线作为理论值曲线;
(4)在位移测点的实测值中抽取若干点组成不同的组,对各组的点进行同样拟合,得到若干实测值曲线;
(5)将理论值与实测值曲线之间的靠近程度定义为欧氏距离d(xi,xj)和Chebishov距离dc(xi,xj),其中xi,xj为同一测试位置在理论曲线和实测曲线上的位移测试值;
(6)计算各个实测值曲线与理论值曲线的欧氏距离和Chebishov距离,并设定最大Chebishov距离,限制局部的较大偏差;在符合上述偏差条件下,取各个实测值曲线与理论值曲线的欧氏距离值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最佳的位移测点布置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测点的布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抽取若干点组成不同的组的方法为:每个单悬臂长度内抽取的点数为5点~7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测点的布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抽取若干点组成不同的组的方法为:抽取的点数占全部测点总数的3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测点的布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在靠近悬臂端和靠近桥塔的1/3悬臂长度位置多选取位移测试点。
CN2009100359494A 2009-09-28 2009-09-28 一种位移测点的布置方法 Active CN101667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59494A CN101667214B (zh) 2009-09-28 2009-09-28 一种位移测点的布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59494A CN101667214B (zh) 2009-09-28 2009-09-28 一种位移测点的布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7214A true CN101667214A (zh) 2010-03-10
CN101667214B CN101667214B (zh) 2011-08-03

Family

ID=41803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359494A Active CN101667214B (zh) 2009-09-28 2009-09-28 一种位移测点的布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6721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5071A (zh) * 2012-05-15 2012-08-15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挠度处理系统
CN103699759A (zh) * 2014-01-09 2014-04-02 刘武军 一种利用体尺性状测算伊犁马产奶量的方法及采用的程序
CN104091018A (zh) * 2014-07-08 2014-10-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欧几里得范数意义下的最佳最小二乘解分析抛物面天线反射面精度的方法
CN104376167A (zh) * 2014-11-18 2015-02-25 无锡悟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频率和位移参数相拟合的参数拟合方法
CN105887693A (zh) * 2016-05-10 2016-08-24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监测的布点方法
CN111597614A (zh) * 2020-05-13 2020-08-28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实测位移修正下的拱桥吊杆更换桥面位移控制方法
CN113408027A (zh) * 2021-06-16 2021-09-17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合龙口姿态定量配重调整方法
CN113670565A (zh) * 2021-08-12 2021-11-19 同济大学 一种风力发电高塔模型试验风场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5071A (zh) * 2012-05-15 2012-08-15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挠度处理系统
CN103699759A (zh) * 2014-01-09 2014-04-02 刘武军 一种利用体尺性状测算伊犁马产奶量的方法及采用的程序
CN104091018A (zh) * 2014-07-08 2014-10-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欧几里得范数意义下的最佳最小二乘解分析抛物面天线反射面精度的方法
CN104091018B (zh) * 2014-07-08 2017-02-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欧几里得范数意义下的最佳最小二乘解分析抛物面天线反射面精度的方法
CN104376167A (zh) * 2014-11-18 2015-02-25 无锡悟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频率和位移参数相拟合的参数拟合方法
CN105887693A (zh) * 2016-05-10 2016-08-24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监测的布点方法
CN111597614A (zh) * 2020-05-13 2020-08-28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实测位移修正下的拱桥吊杆更换桥面位移控制方法
CN111597614B (zh) * 2020-05-13 2022-09-16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实测位移修正下的拱桥吊杆更换桥面位移控制方法
CN113408027A (zh) * 2021-06-16 2021-09-17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合龙口姿态定量配重调整方法
CN113670565A (zh) * 2021-08-12 2021-11-19 同济大学 一种风力发电高塔模型试验风场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3670565B (zh) * 2021-08-12 2022-06-07 同济大学 一种风力发电高塔模型试验风场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7214B (zh) 201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7214B (zh) 一种位移测点的布置方法
CN105043631B (zh) 基于线性模型的振动法拉索索力测量方法
CN101408951B (zh) 基于神经网络的桥式起重机当量载荷谱获取及疲劳剩余寿命估算方法
CN103603262B (zh) 斜高墩大跨径连续梁的线形控制方法
CN112095596B (zh) 基于云平台的边坡预应力锚杆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JP2011132680A (ja) 光ファイバセンサによる構造ヘルス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CN102922601B (zh) 一种桥梁预应力张拉控制及反馈方法
Martínez-Martín1a et al. A parametric study of optimum tall piers for railway bridge viaducts
CN104713673A (zh)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拉索时变索力历程识别方法
Al-Khateeb et al.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f a cable-stayed bridge using regularly conducted diagnostic load tests
CN111709664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管理系统
CN103246766A (zh) 梁桥的主梁实际弯矩推算方法及梁桥承载能力评定方法
CN105784243A (zh) 一种锚塞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
CN115169982A (zh) 一种公路工程隧道围岩稳定性智能监测评价分析系统
CN104504769A (zh) 轨道交通桥梁隧道结构电子病害采集系统及采集分析方法
CN202126376U (zh) 一种建筑物混凝土强度的判定装置
CN110489919B (zh) 索力影响线曲率的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CN111428297A (zh)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桩基p~s曲线确定方法
CN104807661B (zh) 一种高层与高耸结构动力检测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CN116756819A (zh) 一种工程临近桩基施工对既有桥墩影响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KR102510815B1 (ko) 인접 대형굴착 시공에 따른 지하철 구조물 안정성 평가시스템
CN203238625U (zh) 一种分段配筋的多节挤扩支盘抗拔桩
Haque Field instrumentation and testing to study set-up phenomenon of driven piles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LRFD design methodology
Yan et al. Research on engineering geomechanics characteristics and CFRP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CN105868493A (zh) 连续钢桁拱桥盆式橡胶支座的损伤诊断和定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1112 No. 223 Simon Stree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after: JSTI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12 No. 223 Simon Stree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