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7191B - 基于p2p的信息共享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p2p的信息共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7191B
CN101667191B CN200910092184A CN200910092184A CN101667191B CN 101667191 B CN101667191 B CN 101667191B CN 200910092184 A CN200910092184 A CN 200910092184A CN 200910092184 A CN200910092184 A CN 200910092184A CN 101667191 B CN101667191 B CN 1016671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del
meta
defini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2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67191A (zh
Inventor
范春晓
刘杰
邹俊伟
吴岳辛
张晓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0910092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7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67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7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67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71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共享方法,基于该方法的系统包括信息发布器、信息包装器和元模型管理器,其中元模型管理器负责管理“元模型信息”,积累该发明的元模型种类,为使用者利用信息包装器工作提供接口;其中信息包装器,用于接收信息共享使用者的输入,组合成基于元模型的发布信息或查询信息,完成发布信息或查询信息包装;其中信息发布器负责对应用该共享系统的P2P环境下的节点所存储的发布信息进行检索、匹配,对发布信息分配唯一标识ID并且发布在P2P环境,为信息共享者提供分布式数据访问接口功能。使用该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边缘资源,扩大信息共享范围,为真正实现网络上的任何资源无限制共享信息提供支持及可能。

Description

基于P2P的信息共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新型网络信息共享环境及信息共享方法
背景技术
信息是人们利用计算机获取的最重要的资源,也是目的性资源。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极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希望更大程度地共享信息,以更高的效率获取和利用信息这一资源。人们对信息的使用早已从单个用户、单个信息来源发展为多用户、多渠道的信息共享,从目前信息共享的环境和应用类型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类:
一是以企业范围内的数据库为信息共享资源的来源,针对企业的特定应用领域,在特定系统间以及特定数据类型(主要是结构化数据)间建立统一视图方式共享信息。在该类共享中,主要针对企业特定的管理系统,数据来源是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数据,描述信息的是典型的信息模型,例如关系模型或者对象模型。关系模型是用二维表格形式的数据表示记录间联系的模型,每一张二维表格叫做关系,存放两类数据:实体本身的数据及实体间的联系。二维表的每一行叫做关系的一个元组,相当于一个记录值,是描述实体的。每一列叫做关系的一个属性,相当于一个数据项,是描述属性的。关系中每列的值总是取自一个集合,这个集合称作域。对象模型ODMG模型是面向对象模型(OO模型)的一个规范,是对象定义语言(ODL)和对象查询语言(OQL)的基础。这种对象模型提供了数据类型、类型构造器及其他一些可以用于ODL来说明对象数据库模式的概念。ODMG模型的基本成分是对象和文字。每个对象有唯一的标识符,文字没有标识符。所有的对象和文字可以通过它们的类型来划分。ODMG模型提供抽象数据类型(ADT)。一个数据类型描述一个对象集是如何被表示的。抽象数据类型明确地分开接口和实现,用相关联的操作集合为相似的对象定义一个封装的集合。ADT隐藏内部描述,保护内部算法的实现。对象间仅仅通过消息来通讯。
第二类是基于Web环境的信息共享,主要针对HTML非结构化数据。Web信息共享面对的信息与传统信息共享系统面对的结构化数据完全不同,Web上遵循HTTP协议,文档大多是HTML格式,有数百万个相互独立的Web站点和数亿的文档信息;人们得到信息的方式主要是浏览和全文搜索;用窗体来发布数据库数据;Web数据管理面对的数据特点是:a)数据是HTML格式,而HTML最初是为人类阅读的;b)数据的包装基于手工的。Web信息共享中信息描述多采用XML描述信息,而且只能共享非结构化数据。
第三类是基于P2P环境,主要针对多媒体文件的非结构化数据。前两类的环境是客户/服务器模式,以“内容为中心”模式,受“中心”设备控制,带宽、资源利用受限制,第三类应用环境避免了前面的问题,但是它所涉及的源信息非常复杂,目前所提供的P2P共享信息类型受到信息表达方法的限制,提供的共享信息类型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P2P环境信息共享主要以文件共享(或称文件交换)为主,文件交换的需求直接引发了P2P技术热潮。在传统的WEB方式中,要实现文件交换需要服务器的大力参与,通过将文件上传到某个特定的网站,用户再到某个网站搜索需要的文件,然后下载,这种方式的不便之处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P2P技术的最早应用系统Napster抓住人们希望通过互联网共享MP3音乐文件的需求,以P2P模式实现了自由的文件交换体系,从而引发了网络的P2P技术革命。通过P2P来搜索和下载与传统的方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你不是从其它网站的服务器搜索与下载资源,而是从任何一个在线网友的机器里直接下载,当然其它网站的服务器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对等点,这样真正让个人电脑实现了与服务器平起平坐。文件交换的需求也很自然地延伸到了信息的交换。例如在线拍卖就被赋予了新的形式,大家不必到拍卖网站登记要卖的商品了,在自家的硬盘上建个商店就可以了。由此又可以延伸到,一切中介网站都可以被替代。
从技术上讲,目前的P2P文件交换系统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形式。
一种是“中心文件目录/分布式文件系统”,交换数据时是通过中央服务器来进行目录管理的。Napster就属于此类,由于采用集中式目录管理,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单点瓶颈的问题。
另外一种属于完全的P2P,这类系统没有中间服务器。这类软件更接近于绝对的自由,因为没有中间服务器,这样形成的P2P网络很难进行诸如安全管理、身份认证、流量管理、计费等控制。Gnutella和Freenet,是这方面两个典型的应用,它们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足。Gnutella在进行搜索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消息前递算法使得消息总数量是指数增长的。Freenet的目标是使人们可以匿名地发布和索取信息,它在文件加密和通信加密方面做得较好,但是,它在文件的检索以及可扩展性方面还很不完善。
第三种系统是上两种系统的折衷——有中间服务器,但文件目录是分布的,如workslink,这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P2P应用软件。目前中间服务器起的作用是让两台电脑进行“握手”,workslink通过分布式文件系统,建立完全开放的可共享文件目录,workslink通过相对的自由来兼顾安全和可管理性。
P2P网络检索典型案例就是BT下载。BT是比特流BitTorrent的简称,是一种内容分发协议。它采用高效的软件分发系统和点对点技术共享大体积文件(如一部电影或电视节目),并使每个用户像网络重新分配结点那样提供上传服务。
BT是基于P2P的应用,网络拓扑结构是无中心的非结构化的P2P,查找算法采用洪泛算法。一般的下载服务器为每一个发出下载请求的用户提供下载服务,而BitTorrent的工作方式与之不同,BT是一种基于P2P的共享文件的协议,分配器或文件的持有者将文件发送给其中一名用户,再由这名用户转发给其它用户,用户之间相互转发自己所拥有的文件部分,直到每个用户的下载都全部完成。这种方法可以使下载服务器同时处理多个大体积文件的下载请求,而无须占用大量带宽。被人们称之为“群集、散布、集中”的文件传输协议。通过URL来识别内容,基于HTTP协议。与传统的C/S结构的数据仅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传输不同,BT的数据传输也同时在客户端之间进行:即多个下载者同时下载文件,每个下载者也同时为其他的下载者上传该文件的一部分,这样系统可以支持大量的用户并发下载,而负载只有适当的增长。
BT首先在上传者端把一个文件分成了Z个部分,甲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N各部分,乙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M个部分,这样甲的BT就会根据情况到乙的电脑上去拿乙已经下载好的M部分,乙的BT就会根据情况去到甲的电脑上去拿甲已经下载好的N部分,这样就不但减轻了服务器端得负荷,也加快了用户方(甲乙)的下载速度,效率也提高了,更同样减少了地域之间的限制。比如说丙要连到服务器去下载的话可能才几K,但是要是到甲和乙的电脑上去拿就快得多了。所以说用的人越多,下载的人越多,大家也就越快,BT的优越性就在这里。而且,在你下载的同时,你也在上传(别人从你的电脑上拿那个文件的某个部分),所以说在享受别人提供的下载的同时,你也在贡献。
BT是P2P文件交换的典型应用,上面是它的应用优势及使用方法,目前这类应用的主要限制是只能共享文件类型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异构信息的共享,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共享系统,该系统包括信息发布器、信息包装器和元模型管理器。
其中元模型管理器包括元模型定义维护和元模型分布式管理,元模型定义维护负责混合模型的定义、修改、删除,具体管理“元模型信息”数据的更新,以服务集合的方式积累该发明的元模型种类;元模型分布式管理用于提供访问元模型信息,为使用者利用信息包装器工作提供接口;
其中信息包装器,用于接收信息共享使用者的输入,组合成基于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或查询信息,完成发布信息的包装;
其中信息发布器包括信息搜索管理、信息发布及标识ID管理、分布式数据管理三部分;信息搜索管理负责对应用该共享系统的P2P环境下的节点存储的发布信息进行检索、匹配,检查是否有相似的发布信息;信息发布及标识ID管理用于对应用该共享系统的P2P环境下的发布信息分配ID,用ID唯一标识发布信息;分布式数据管理机制用于提供访问接口及数据管理功能。
信息包装器提供了两种方法包装信息,一是基于XML描述,以XML文档方式提交信息定义,适合于批量定义发布信息;一是程序界面方式定义发布信息。其中信息包装器的包装步骤为:
a)选择需要使用的混合模型;
b)选择采用的包装方式;
c)使用包装器提供的基于XML固定模型信息模板填写相应信息;
d)对所选择的混合模型中的所有自定义模型,执行步骤e);
e)使用包装器提供的基于XML自定义模型信息模板填写相应信息;
f)确定填写完毕,组合成基于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
g)添加到“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中;
h)生成空缺“信息ID”项的混合模型数据结构rIM(定义见表2)。
其中所述信息发布器的发布步骤如下:
a)接收包装器生成的数据结构;
b)由信息检索机制检索已有的“基于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如果检索到类似共享信息,将该源信息合并到已发布信息项上,修改相应的混合模型数据结构(见表2);
c)对于新发布的信息,系统分配一个唯一ID号;
d)生成完整的混合模型数据结构rIM;
e)将该信息发布到“基于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集合中。
其中混合模型由固定模型和自定义模型两部分组成;固定模型采用都柏林核心元数据模型DC,模型集选自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的子集;自定义模型定义了一个多模型集合,针对不同的领域、主题、源信息格式定义不同的信息模型,信息模型可以采用RDF Schema描述。所述元模型信息用于存储本固定模型定义和自定义模型定义,便于共享信息的使用者以此为信息理解和定义的基础。
所述基于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用于存储信息共享者发布的可以共享的各类信息源的描述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本发明系统发布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步:用户在自己的PC机或PDA等有运行能力的机器上运行本发明的“信息包装器”,包装器调用“元模型管理器”,元模型管理器分布式读取在本机或其它P2P节点上分布式存储的“元模型信息”,显示给用户;
第二步:用户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混合模型,由“包装器”将本机要共享的源信息包装定义;
第三步:用户运行本发明的“信息发布器”,自动完成:
1)信息搜索管理自动到本机或其它P2P节点上分布式存储的“基于混合模型发布信息”中检索相似信息,如果存在,则合并发布消息,转3);
2)对于新发布的信息,信息标识ID管理自动分配ID;
3)分布式数据管理机制自动将定义的发布信息发布到P2P节点的存储器上,作为基于混合模型发布信息”存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本发明系统共享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步:用户在自己的PC机或PDA等有运行能力的机器上运行“信息包装器”,包装器自动调用(对用户透明)“元模型管理器”,元模型管理器”读取在本机或其它P2P节点上分布式存储的“元模型信息”,显示给用户;
第二步:用户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混合模型,由“包装器”将本机要查询的信息包装定义;
第三步:用户运行本发明的“信息发布器”的信息搜索管理自动到本机或其它P2P节点上分布式存储的“基于混合模型发布信息”中检索相似信息,如果不存在,则此次检索失败,没有相关信息共享,否则进行下一步;
第四步:根据检索返回的信息清单,与选中的信息地址进行P2P连接,直接下载所需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混合模型表达异构信息,提供了一种P2P环境下的用户共享异构信息的系统和方法,解决异构数据分别描述和使用的限制,是一种新型网络信息共享环境及信息共享方法,尤其是一种克服现有Internet环境下的客户/服务器模式弊病的高效利用带宽、杜绝单点失效的信息共享方法。使用该方法的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边缘资源,扩大信息共享范围,为真正实现网络上的任何资源无限制共享信息提供支持及可能。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P2P环境下基于混合模型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信息包装器流程图。
图3是常用异构信息共享系统示意图。
图4是基于本发明信息共享系统示意图。
图5是基于混合模型的信息发布者系统运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为了实现异构信息共享,首先提出了一个混合模型,该混合模型由固定模型和自定义模型两部分组成。
其中固定模型采用都柏林核心元数据模型DC,模型集选自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的子集,子集定义见下表1,含义遵循原定义。
表1.ICover固定模型元数据集
  序号   元素名称
  1   主题(Subject)
  2   描述(Description)
  3   日期(Date)
  4   格式(Format)
  5   标识(Identifier)
  6   关联(Ralation)
  7   语言(Language)
  8   权限管理(Rights)
  9   覆盖范围(Coverage)
自定义模型定义了一个多模型集合,可以针对不同的领域、主题、源信息格式定义不同的信息模型。信息模型可以采用RDF Schema描述。如下面是一个描述旅游信息的自定义模型:
<rdfs:Class rdf:ID=”travel”>
<rdfs:Comment>The Information about travel.</rdfs:Comment>
</rdfs:Class>
<rdf:Property rdf:ID=”Place”>
    <rdfs:Comment>旅游目的地</rdfs:Comment>
    <rdfs:range rdf resource=”http://www.datatypes.org/useful-types#String”/>
    <rdfs:domain rdf resource=”#travel”/>
</rdf:Property>
<rdf:Property rdf:ID=”trafffic”>
    <rdfs:Comment>可选交通工具</rdfs:Comment>
    <rdfs:range rdf resource=”http://www.bupt.edu/fcx/Icover/datatypes-types#traffic”/>
    <rdfs:domain rdf resource=”#travel”/>
</rdf:Property>
<rdf:Property rdf:ID=”hotel”>
    <rdfs:Comment>住宿信息</rdfs:Comment>
</rdf:Property>
混合模型定义的数据结构rIM如表2所示:
表2.混合模型定义的数据结构rIM
  信息标识ID   信息主题   混合模型集   信息定义   源信息位置
以下是一个以RDF Schema作为描述语言,基于混合模型定义的一段信息。
<rdf:RDF
 xmlns:rdf=“http://www.w3.org/1999/02/22-rdf-syntax-ns#”
 xmlns:dc=“http://www.purl.org/DC/”
 xmlns:nm1=“http://www.bupt.edu/fcx/Icover/s1/”>
<rdf:Description about=“http://www.bupt.edu/fcx/Icover/info/f1”>
<dc:Subject parsetype=”Literal”>旅游</dc:Subject>
<dc:Description>介绍了关于旅游交通、住宿、价格等内容</dc:Description>
<dc:Date>2007-08-09</dc:Date>
<dc:Format>text</dc:Format>
<dc:Identifier>0010101</dc:Identifier>
<dc:Relation>http://www.bupt.edu/fcx/Icover/info/f5</dc:Relation>
<dc:Language>中文</dc:Language>
<nm1:Place>大连</nm1:Place>
<nm1:travel>
   <rdf:Bag>
   <rdf:li resource=“火车”>
   <rdf: li resource=“轮船”>
   <rdf:Bag>
</nm1:travel>
</rdf:Description>
</rdf:RDF>
上面的混合模型包括固定模型和自定义模型,其中是粗体字部分是基于标准DC的固定模型;其中斜体字部分是本系统定义的元数据模型,它所基于的模型以RDF文件的形式存在,用URI标识,http://www.bupt.edu/fcx/Icover/s1/,Place和Travel都是该模型的词汇,或元数据,例子中<rdf:Description about=“http://www.bupt.edu/fcx/Icover/info/f1”>描述的是源信息的存储地址。
图1所示为本发明信息共享系统结构图,系统是一个分布式运行实体,结构分为三个子系统及两部分数据,具体包括信息发布器、信息包装器、元模型管理器等,数据分为元模型信息和基于混合模型发布共享信息。
元模型管理器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元模型定义维护和元模型分布式管理。“元模型定义维护”负责混合模型的定义、修改、删除,具体管理“元模型信息”数据的更新,以模型集合的方式积累该发明的元模型种类;“元模型信息”数据以RDF文件的形式存在。例如上面例子里的旅游信息自定义模型就是以travelMeta1.rdf形式存在的一个元模型信息,可以根据信息描述需要以文件操作方式对其进行修改、更新和删除;使用者可以申请增加元模型定义,如增加“高考信息元模型”、“专利信息元模型”;“元模型分布式管理”负责访问元模型信息,为使用者利用“信息包装器”工作提供接口。接口可以是给是给“信息包装器”的程序调用接口,也可以是用户可以使用的独立运行程序名字。
信息包装器,其接收信息共享使用者的输入,组合成基于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或查询信息,完成发布信息的包装。本机制提供了两种方法包装信息,一是基于XML描述,以XML文档方式提交信息定义,适合于批量定义发布信息;一是程序界面方式定义发布信息。基于XML描述方法,是将元模型的RDF文件显示出来,对模型中需要填写的内容给以提示,并接收输入,例如要包装旅游信息,选择上例中的旅游信息元模型,显示出生成的RDF文件的框架,提示需要填写的内容(划线部分),如下:
<rdf:RDF
 xmlns:rdf=“http://www.w3.org/1999/02/22-rdf-syntax-ns#”
 xmlns:dc=“http://www.purl.org/DC/”
 xmlns:nm1=“http://www.bupt.edu/fcx/Icover/s1/”>
 <rdf:Description about=“http://www.bupt.edu/fcx/Icover/info/f1”>
 <dc:Subject parsetype=”Literal”>旅游</dc:Subject>
 <dc:Description>介绍了关于旅游交通、住宿、价格等内容</dc:Description>
 <dc:Date>2007-08-09</dc:Date>
 <dc:Format>text</dc:Format>
 <dc:Identifier>0010101</dc:Identifier>
 <dc:Relation>http://www.bupt.edu/fcx/Icover/info/f5</dc:Relation>
 <dc:Language>中文</dc:Language>
 <nm1:Place>大连</nm1:Place>
 <nm1:travel>
    <rdf:Bag>
    <rdf:li resource=“火车”>
    <rdf:li resource=“轮船”>
    </rdf:Bag>
 <nm1:travel>
 </rdf:Description>
 </rdf:RDF>
对于程序界面方式,则将元模型的内容以界面形式显示出来,交互式输入,由“元模型管理器”生成RDF文件。
对于熟悉XML的用户,使用前者更快捷,后者更友好。包装器完成的输出是RDF文件。
信息包装器执行流程图见图2,实现步骤为:
a)选择需要使用的混合模型;
b)选择采用的包装方式(以下以基于XML方式为例);
c)使用包装器提供的基于XML固定模型信息模板填写相应信息;
d)对所选择的混合模型中的所有自定义模型,执行步骤e);
e)使用包装器提供的基于XML自定义模型信息模板填写相应信息;
f)确定填写完毕,组合成基于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
g)添加到“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中;
h)生成空缺“信息ID”项的混合模型数据结构rIM(见表1);
信息发布器包括信息搜索管理、信息发布及标识ID管理、分布式数据管理三部分:
1)信息搜索管理负责对应用该共享系统的P2P环境下的节点存储的发布信息进行检索、匹配,检查是否有相似的发布信息;
2)信息发布及标识ID管理:该共享系统维护一个信息标识体系,对应用该共享系统的P2P环境下的发布信息分配ID,用ID唯一标识发布信息;
3)分布式数据管理机制:分布式管理P2P环境下的信息,提供访问接口及数据管理功能。
信息发布器的信息发布具体步骤如下:
a)接收包装器生成的数据结构;
b)由信息检索机制检索已有的“基于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如果检索到类似共享信息,将该源信息合并到已发布信息项上,修改相应的混合模型数据结构(见表2);
c)对于新发布的信息,系统分配一个唯一ID号;
d)生成完整的混合模型数据结构rIM(见表2);
e)将该信息发布到“基于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集合中。
元模型信息是数据部分之一,存储本发明提供的固定模型定义和自定义模型定义,使用本发明共享信息的使用者以此为信息理解和定义基础。
基于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是数据部分之一,存储信息共享者发布的可以共享的各类信息源的描述信息,信息的描述均是采用本发明的混合模型定义的。
图1中的这两部分数据是本系统中各子系统不可分割的部分,各部分有机结合完成共享信息定义和发布。“元模型管理器”管理的对象是“元模型信息”,初始的“元模型信息”是“元模型管理器”的输出,“元模型管理器”的修改、删除等功能是以“元模型信息”为输入并输出数据的;“信息包装器”以“元模型信息”为输入,再获取交互信息定义共享发布信息,形成包装后的局部信息;该局部信息作为“信息发布器”的输入,分配信息标识ID后,输出完整的“基于混合模型发布信息”。
P2P网络环境中的机器很多是异构的,包括系统异构、信息表达方式异构,在没有任何机制支持下,互相间很难共享信息,即使可以得到各自的文件,但是由于异构性,无法互相理解,因此无法共享,图3是这种情况示意,源信息1拥有者S1运行的系统环境是操作系统1、表达方式1等等,记为E1,源信息1就是在E1环境下形成的,记为I1E1;同样源信息2拥有者S2运行的系统环境是操作系统2、表达方式2等等,记为E2,源信息2就是在E2环境下形成的,记为I2E2,这就是异构环境造成的信息异构。当S1得到I2E2时,由于环境不同,造成S1无法理解I2E2,即不能共享异构信息,共享方法:或者是将I2E2转换为I2E1共享;或者必须安装E2,才能共享信息I2E2;反之对于S2,情况相同,他也或者是将I1E1转换为I1E2共享;或者必须安装E1,才能共享信息I1E1
使用了本发明后,情况如图4所示。源信息拥有者S1和S2在发布信息时采用的是本发明的混合模型rIM,源信息1和源信息2表达为I1rIM和I2rIM,该模型为使用者所共同理解,所以在任何环境下的使用者(采用了本方法)能够互相理解,实现真正异构信息共享。
信息发布者运行过程见图5,运行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户在自己的PC机或PDA等有运行能力的机器上运行本发明的“信息包装器”,包装器自动调用(对用户透明)“元模型管理器”,元模型管理器分布式读取在本机或其它P2P节点上分布式存储的“元模型信息”,显示给用户;
第二步:用户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混合模型,由“包装器”将本机要共享的源信息包装定义;
第三步:用户运行本发明的“信息发布器”,自动完成:
1)信息搜索管理自动到本机或其它P2P节点上分布式存储的“基于混合模型发布信息”中检索相似信息,如果存在,则合并发布消息,转3);
2)对于新发布的信息,信息标识ID管理自动分配ID;
3)分布式数据管理机制自动将定义的发布信息发布到P2P节点的存储器上,作为基于混合模型发布信息”存储。
下面是信息共享者运行流程:
1.用户在自己的PC机或PDA等有运行能力的机器上运行“信息包装器”,包装器自动调用(对用户透明)“元模型管理器”,元模型管理器”读取在本机或其它P2P节点上分布式存储的“元模型信息”,显示给用户;
2.用户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混合模型,由“包装器”将本机要查询的信息包装定义;
3.用户运行本发明的“信息发布器”的信息搜索管理自动到本机或其它P2P节点上分布式存储的“基于混合模型发布信息”中检索相似信息,如果不存在,则此次检索失败,没有相关信息共享,否则进行下一步;
4.根据检索返回的信息清单,与选中的信息地址进行P2P连接,直接下载所需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P2P环境下共享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多媒体文件数据等多种格式数据源都可以使用该混合模型定义发布信息,即共享信息摘要。其中所有信息摘要都要使用混合模型中的固定模型定义其基本属性,详见表1;然后根据源信息涉及的主题、源信息数据的表达格式选取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本系统定义的模型描述摘要信息,之后利用本系统的发布功能标识并发布共享信息摘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P2P环境下的用户共享异构信息的手段,解决异构数据分别描述和使用的限制,是一种新型网络信息共享环境及信息共享方法,尤其是一种克服现有Internet环境下的客户/服务器模式弊病的高效利用带宽、杜绝单点失效的信息共享方法。使用该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边缘资源,扩大信息共享范围,为真正实现网络上的任何资源无限制共享信息提供支持及可能。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9)

1.一种信息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信息发布器、信息包装器和元模型管理器,
其中元模型管理器包括元模型定义维护模块和元模型分布式管理模块,元模型定义维护模块负责混合模型的定义、修改、删除,以服务集合的方式积累元模型种类;元模型分布式管理模块负责用于访问元模型信息,为使用者利用信息包装器工作提供接口;
其中信息包装器,用于接收信息共享使用者的输入,组合成基于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或查询信息,完成发布信息的包装;
其中信息发布器包括信息搜索管理模块、信息发布及标识ID管理模块、分布式数据管理模块三部分;信息搜索管理模块负责对应用该共享系统的P2P环境下的节点存储的发布信息进行检索、匹配,检查是否有相似的发布信息;信息发布及标识ID管理模块用于对应用该共享系统的P2P环境下的发布信息分配ID,用ID唯一标识发布信息;分布式数据管理模块用于提供访问接口及数据管理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装器提供了两种方法包装信息,一是基于XML描述,以XML文档方式提交信息定义,适合于批量定义发布信息;一是程序界面方式定义发布信息。
3.如权利要求1至2之一所述的信息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装器包括:
装置A,用于选择需要使用的混合模型;
装置B,用于选择采用的包装方式:基于XML包装或者基于程序界面方式包装;
装置C,用于使用包装器提供的基于XML固定模型信息模板填写相应信息;
装置D,用于对所选择的混合模型中的所有自定义模型;
装置E,用于使用包装器提供的基于XML自定义模型信息模板填写相应信息;
装置F,用于确定填写完毕,组合成基于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
装置G,用于添加到“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中;
装置H,用于生成空缺“信息ID”项的混合模型数据结构表,所述数据结构表包括以下几项:信息标识ID、信息主题、混合模型集、信息定义和源信息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发布器包括:
装置A,用于接收包装器生成的数据结构;
装置B,用于由信息检索机制检索已有的“基于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如果检索到类似共享信息,将该源信息合并到已发布信息项上,修改相应的混合模型数据结构;
装置C,用于对于新发布的信息,系统分配一个唯一ID号;
装置D,用于生成完整的混合模型数据结构表;
装置E,用于将该信息发布到“基于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集合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模型由固定模型和自定义模型两部分组成;其中固定模型采用都柏林核心元数据模型DC,模型集选自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的子集;自定义模型定义了一个多模型集合,针对不同的领域、主题、源信息格式定义不同的信息模型,信息模型可以采用RDF Schema描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元模型信息用于存储本固定模型定义和自定义模型定义,便于共享信息的使用者以此为信息理解和定义的基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混合模型的发布信息用于存储信息共享者发布的可以共享的各类信息源的描述信息。
8.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系统发布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发布时:
第一步:用户在自己的PC机或PDA有运行能力的机器上运行“信息包装器”,包装器调用“元模型管理器”,元模型管理器分布式读取在本机或其它P2P节点上分布式存储的“元模型信息”,显示给用户;
第二步:用户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混合模型,由“包装器”将本机要共享的源信息包装定义;
第三步:用户运行“信息发布器”,自动完成:
1)信息搜索管理自动到本机或其它P2P节点上分布式存储的“基于混合模型发布信息”中检索相似信息,如果存在,则合并发布消息,转3);
2)对于新发布的信息,信息标识ID管理自动分配ID;
3)分布式数据管理机制自动将定义的发布信息发布到P2P节点的存储器上,作为基于混合模型发布信息存储。
9.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系统共享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共享查询时:
用户在自己的PC机或PDA有运行能力的机器上运行“信息包装器”,包装器自动调用“元模型管理器”,元模型管理器”读取在本机或其它P2P节点上分布式存储的“元模型信息”,显示给用户;
用户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混合模型,由“包装器”将本机要查询的信息包装定义;
用户运行“信息发布器”的信息搜索管理自动到本机或其它P2P节点上分布式存储的“基于混合模型发布信息”中检索相似信息,如果不存在,则此次检索失败,没有相关信息共享,否则进行下一步;
根据检索返回的信息清单,与选中的信息地址进行P2P连接,直接下载所需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CN200910092184A 2009-09-04 2009-09-04 基于p2p的信息共享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67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2184A CN101667191B (zh) 2009-09-04 2009-09-04 基于p2p的信息共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2184A CN101667191B (zh) 2009-09-04 2009-09-04 基于p2p的信息共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7191A CN101667191A (zh) 2010-03-10
CN101667191B true CN101667191B (zh) 2012-09-05

Family

ID=41803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21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67191B (zh) 2009-09-04 2009-09-04 基于p2p的信息共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671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447B (zh) * 2012-02-24 2019-03-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及其设备
CN103295162A (zh) * 2012-02-28 2013-09-11 杭州市电力局 一种基于本体的iec61968松耦合消息模型的设计方法
CN103905516B (zh) * 2012-12-28 2017-11-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分享数据的方法及相应服务器和终端
CN103927152B (zh) * 2013-01-14 2017-07-14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780682B (zh) * 2014-01-07 2017-03-0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 一种面向Ad Hoc网络的信息共享系统
CN105005575A (zh) * 2015-03-05 2015-10-28 张良均 一种企业智能预测快速开发接口方法
CN105554690A (zh) * 2015-12-23 2016-05-04 姚伟志 点到点的智能设备管理系统
CN111680041B (zh) * 2020-05-31 2023-11-24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面向异构数据的安全高效存取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525A (zh) * 2007-04-26 2007-09-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p2p网络环境中实现文件共享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525A (zh) * 2007-04-26 2007-09-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p2p网络环境中实现文件共享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范春晓.对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集成关键技术的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83-96,112-1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7191A (zh) 201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7191B (zh) 基于p2p的信息共享方法
US1124995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big data using block chain
CN103023982B (zh) 一种云存储客户端的低延迟元数据访问方法
US20130191523A1 (en) Real-time analytics for large data sets
US20090112870A1 (en) Management of distributed storage
CN105474196A (zh) 用于管理集成数据对象的系统及其方法
WO2018036324A1 (zh) 一种智慧城市信息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72136A (zh) 分布式缓存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1799826A (zh) 一种基于虚拟视图的网络化数据共享系统及方法
CN101072225A (zh) 网络中实现商品信息共享的方法及系统
CN103823846A (zh) 一种基于图论的大数据存储及查询方法
KR101331854B1 (ko) 오픈 api 통합 검색 및 매쉬업 블록 기반코드 생성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4328576A (zh) 一种基于星际文件系统的分布式协同查询处理系统
CN101996249B (zh) 一种基于网格环境的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发布方法
CN103136294A (zh) 文件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7992568B (zh) 一种搜索方法、装置及系统
Guan et al. Enabling GIS services in a P2P environment
Marinković et al. A distributed catalog for digitized cultural heritage
Marrero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NoSQL databases, relational databases and NoSQL databases as a service in the cloud
Pino et al. Evaluation of federated database for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in e-government
Andresel et al. Adapting Ontology-based Data Access for Data Spaces
Moon et 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using the keyword concept net of the P2P service-based in the mobile cloud environment
Shetty et al. A novel web service composition and web service discovery based on map reduce algorithm
Ahmed et al. A hybrid p2p search engine for social learning
Singhi et al. Muzk mesh: Interlinking semantic music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9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