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1068B - 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1068B
CN101661068B CN2009100183567A CN200910018356A CN101661068B CN 101661068 B CN101661068 B CN 101661068B CN 2009100183567 A CN2009100183567 A CN 2009100183567A CN 200910018356 A CN200910018356 A CN 200910018356A CN 101661068 B CN101661068 B CN 1016610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handle
backplate
handheld device
lin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183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61068A (zh
Inventor
于齐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0183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10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61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1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61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10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正面安装第一显示屏,壳体上安装翻盖,翻盖上安装第二显示屏,壳体的下部分别安装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壳体的左侧分别安装第一护板和第三护板,壳体的右侧分别安装第二护板和第四护板,壳体内安装主板,主板上安装CPU芯片,主板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内的电路板连接,以及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连接,壳体的左侧壁安装电池盒,壳体的右侧壁安装第二车辆通讯接口,第二车辆通讯接口和电池盒通过导线分别与主板连接。它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且可有效地保护屏幕不受划伤,并防止误操作发生。

Description

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类整车电子检测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第二,非使用状态下其显示屏和按键均外露,易在携带过程中发生屏幕划伤或出现误操作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它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且可有效地保护屏幕不受划伤,并防止误操作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正面安装第一显示屏,壳体上安装翻盖,翻盖的一端与壳体的上端铰连,翻盖上安装第二显示屏,壳体的下部分别安装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上端分别与壳体铰连,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内分别安装电路板,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上均安装有多个按键,壳体的左侧分别安装第一护板和第三护板,壳体的右侧分别安装第二护板和第四护板,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三护板和第四护板分别与壳体铰连,壳体内安装主板,主板上安装CPU芯片,主板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内的电路板连接,以及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连接,壳体的左侧壁安装电池盒,壳体的右侧壁安装第二车辆通讯接口,第二车辆通讯接口和电池盒通过导线分别与主板连接。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壳体的顶部开设安装孔,壳体内安装扫描仪和电动机,扫描仪的上端位于安装孔内,扫描仪的侧壁上安装螺母,电动机的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壳体的顶部安装发射器,壳体内安装传输模块,发射器通过 导线与传输模块连接,传输模块通过导线与主板连接。扫描仪的侧壁上开设导向槽和定位槽,定位槽与导向槽相通,壳体的内壁上安装电磁铁,电磁铁的衔铁上设置限位凸块,衔铁的外周安装弹簧,弹簧位于限位凸块与电磁铁之间,衔铁的一端位于导向槽内。壳体的后壁上开设板槽,板槽内安装翻板,翻板与壳体铰连,翻板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第三护板上开设第一插槽,第四护板上开设第二插槽。壳体的后壁上开设凹槽,凹槽位于板槽下方,凹槽内安装腕带,腕带的一端与壳体铰连,腕带的另一端安装滑轴,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滑槽,滑轴位于滑槽内。壳体的底部安装第一USB插口和第一车辆通讯接口,第一USB插口和第一车辆通讯接口分别通过导线与主板连接。壳体的右侧壁上安装第二USB插口和SD卡槽,壳体内安装SD卡模块,SD卡槽通过导线与SD卡模块连接,SD卡模块和第二USB插口通过导线与主板连接。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都是上端粗下端细的形状结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翻折至壳体左右两侧时,第一手柄与壳体之间构成第一槽,第二手柄与壳体之间构成第二槽。第一手柄的内壁上安装第一磁块,第二手柄的内壁上安装第二磁块。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它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或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而变化,为缩小体积可折叠成矩形,方便使用者随身带;它在非使用状态下,其屏幕处于闭合内置状态,可有效地防止屏幕因外露而造成的损伤。本发明还可实现使用者的单手操作,可解放使用者的一只手,使其可同时进行其他的工作。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翻盖相对壳体打开,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均翻转至壳体的底部;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分别翻转至壳体的两侧;图6是图5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的A-A剖视放大结构 示意图;图8是图7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壳体  2第一显示屏  3翻盖  4第二显示屏  5第一手柄  6第二手柄7第一护板  8第二护板  9第三护板  10第四护板  11安装孔  12发射器  13第一USB插口  14第二USB插口  15第一车辆通讯接口  16第二车辆通讯接口  17SD卡槽  18腕带  19凹槽  20电动机  21滑轴  22滑槽  23主板  24CPU芯片  25扫描仪  26SD卡模块  27第一通讯模块  28第二通讯模块  29传输模块  30电池盒  31第一槽  32第二槽  33第一磁块  34第二磁块  35第一插槽  36第二插槽  37翻板  38板槽  39第一插板  40第二插板  41螺母  42螺杆  43电磁铁  44限位凸块  45弹簧  46定位槽  47导向槽  48衔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是矩形,壳体1的正面安装第一显示屏2,壳体1上安装翻盖3,翻盖3的一端与壳体1的上端铰连,翻盖3上安装第二显示屏4,如图1所示,翻盖3可相对壳体1翻转打开,打开后,第二显示屏4和第一显示屏2可同时显示不同的数据,从而,可增大数据的显示面积,显示更多信息,同时也可方便使用者将第二显示屏4和第一显示屏2上的两组不同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翻盖3与壳体1相对闭合时,可有效地保护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4不受外界的损伤,能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壳体1的下部分别安装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的上端分别与壳体1铰连,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内分别安装电路板,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上均安装有多个按键,按键与上述的电路板连接,使用过程中,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有两种位置关系,第一种,如图1所示,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相对壳体1翻折至壳体1的正下方,此时,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闭合构成一个较大的手柄,方便使用者将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上的按键组合使用;第二种,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相对壳体1翻转至壳体1的左右两侧,此时,本发明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 手持设备整体呈矩形,体积最小,方便随身携带;当非检测状态下携带本发明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时,可将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如图5和6所示翻转至壳体1两侧,此时,为防止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上的按键被误操作,如图6所示,壳体1的左侧分别安装第一护板7和第三护板9,壳体1的右侧分别安装第二护板8和第四护板10;第一护板7、第二护板8、第三护板9和第四护板10分别与壳体1铰连,当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翻折至壳体1的左右两侧时,第一护板7、第二护板8、第三护板9和第四护板10应如图6所示,分别位于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的两侧,对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上的按键起保护作用,同时,可也使本发明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在非使用状态下,外形更加简约紧凑,方便随身携带;为实现各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壳体1内安装主板23,主板23上安装CPU芯片24,主板23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内的电路板连接,同时,主板23上也集成有显示模块,主板23的显示模块也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4连接,主板23可集中采集和传输各电子元件的数据,供给CPU芯片24进行处理,CPU芯片24处理后的信息,再经主板23传至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4上显示;壳体1的左侧壁安装电池盒30,壳体1的右侧壁安装第二车辆通讯接口16,第二车辆通讯接口16和电池盒30通过导线分别与主板23连接,电池盒30可为本发明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提供电能,第二车辆通讯接口16可使本发明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直接与汽车上的车载电脑连接,快速采集数据。翻盖3与壳体1的连接结构,以及壳体1与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的连接结构,都可以与现有翻盖手机的翻盖与手机机身的连接结构相同,即,两部分既可相对转动,又可进行数据交换。
本发明使用时,如图1所示,先将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由壳体1的左右两侧翻转至壳体1的下方,使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组成完整的操作手柄;再将翻盖3相对壳体1打开,并将第三护板9和第四护板10翻折至壳体1的背面,将第一护板7如图2所示,折至壳体1左侧;然后,利用数据线将第二车辆通讯接口16与汽车的车载电脑连接,即可高效地采集汽 车的各项数据。上述的各项数据可显示于第一显示屏2或第二显示屏4上供使用者参考。根据使用者的操作习惯,也可使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位于壳体1的左右两侧进行操作;操作时,先将翻盖3相对壳体1打开,再将第一护板7和第二护板8翻折至壳体1的正面,此时,第一护板7和第二护板8将第一显示屏2完全遮挡,仅由第二显示屏4显示各项数据。
为提高获取车辆信息的效率,如图4所示,壳体1的顶部开设安装孔11,壳体1内安装扫描仪25和电动机20,扫描仪25的上端位于安装孔11内,扫描仪25的侧壁上安装螺母41,电动机20的螺杆42与螺母41螺纹连接,电动机20的控制按键可安装于第一手柄5或第二手柄6上,以便控制电动机20。使用者可通过扫描仪25扫描车辆的相关部位,以快速获得车辆的基本信息。使用时,按动第一手柄5或第二手柄6上的按键启动电动机20,电动机20带动螺杆42转动,螺杆42与螺母41配合使扫描仪25伸出安装孔11外,以便进行扫描。
为方便将本发明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采集到地信息,进行远程传输,以便利用远程的电脑或其他处理设备对车辆的信息进行更为细致的处理分析,如图4所示,壳体1的顶部安装发射器12,壳体1内安装传输模块29,发射器12通过导线与传输模块29连接,传输模块29通过导线与主板23连接。经CPU芯片24处理的信息,可经传输模块29转换后由发射器12发出。
为防止扫描仪25伸出安装孔11后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反推回壳体1内,如图7所示,扫描仪25的侧壁上开设导向槽47和定位槽46,定位槽46与导向槽47相通,壳体1的内壁上安装电磁铁43,电磁铁43的衔铁48上设置限位凸块44,衔铁48的外周安装弹簧45,弹簧45位于限位凸块44与电磁铁43之间,衔铁48的一端位于导向槽47内,导向槽47对衔铁48起导向作用,可防止衔铁48摆动,从而可确保衔铁48能准确的插入定位槽46内。电磁铁43的控制按键可安装于第一手柄5或第二手柄6上。当扫描仪25在螺母41和螺杆42的作用下伸出安装孔11外后,定位槽46与衔铁48相对应时,衔铁48会在弹簧45的作用下插入定位槽46内,此时,扫描仪25的位置被固定;当需扫描仪25收回壳体1内时,先按动第一手柄5或第二手柄6上 相应的按键,使电磁铁43得电,电磁铁43将衔铁48由定位槽46内抽出,再启动电动机20反转,使电动机20带动扫描仪25回到壳体1内。为实现上述工作过程,可在1内安装电动机停止和启动两个开关,两开关位于限位凸块44的左右,当衔铁48插入定位槽46内时,限位凸块44会触动上述的电动机停止开关,控制电动机20停转,防止扫描仪25继续移动;当衔铁48由定位槽46内拔出时,限位凸块44触动上述的电动机启动开关,控制电动机20启动,带动扫描仪25回位;扫描仪25的下部安装另一个电动机停止开关,当扫描仪25在电动机20的带动下收回壳体1内后,当扫描仪25触动该开关,此时,电动机20停止转动。
为方便使用者将本发明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放置于平台上进行操作,便于使用者观察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4的信息,如图5所示,壳体1的后壁上开设板槽38,板槽38内安装翻板37,翻板37与壳体1铰连,翻板37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插板39和第二插板40,第三护板9上开设第一插槽35,第四护板10上开设第二插槽36。当需将本发明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放置于平台使用时,先将翻板37相对壳体1翻折打开,再将第三护板9和第四护板10相对壳体1向壳体1的背面方向翻折,使第一插板39插入第一插槽35内,第二插板40插入第二插槽36内,此时,第三护板9和第四护板10可相当于壳体1的支脚,便于将壳体1竖直放置于平台上。
为方便使用者实现单手操作,如图5、6和7所示,壳体1的后壁上开设凹槽19,凹槽19位于板槽38下方,凹槽19内安装腕带18,腕带18的一端与壳体1铰连,腕带18的另一端安装滑轴21,凹槽19的内壁上开设滑槽22,滑轴21位于滑槽22内。滑轴21可沿滑槽22滑动,佩带腕带18时,如图7所示,滑轴21位于滑槽22的最内端,当需将腕带18收入凹槽19内时,滑轴21移至滑槽22的最外端。为方便利用数据线将壳体1与汽车车载电脑等设备连接,壳体1的底部可安装第一USB插口13和第一车辆通讯接口15,第一USB插口13和第一车辆通讯接口15分别通过导线与主板23连接,第一USB插口13可便于壳体1与外部的电脑或其他处理设备连接,可将汽车的信息直接传递给电脑进行精确的分析处理。使用时,利用腕带18将 壳体1佩带于手腕上即可,从而,可将使用者的一只手解放出来,同时进行其他工作。将壳体1佩带于手腕上时,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最好应位于壳体1的两侧,以便减小本发明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的体积。
为增强本发明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的存储功能,也为了方便将壳体1内的数据传给外部的电脑等处理设备,如图3所示,壳体1的右侧壁上安装第二USB插口14和SD卡槽17,壳体1内安装SD卡模块26,SD卡槽17通过导线与SD卡模块26连接,SD卡模块26和第二USB插口14通过导线与主板23连接。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为方便使用者拿握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构成的手柄,可将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都制成上端粗下端细的形状结构;该形状结构,如图6所示,还可使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翻折至壳体1左右两侧时,使第一手柄5与壳体1之间构成第一槽31,第二手柄6与壳体1之间构成第二槽32,第一槽31和第二槽32可方便使用时,使用者将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由壳体1的两侧分离开,并进一步将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翻转至壳体1的底部。
为确保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翻转至壳体1底部闭合时,不会任意分开,如图6所示,第一手柄5的内壁上安装第一磁块33,第二手柄6的内壁上安装第二磁块34,当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如图1所示,闭合后,第一磁块33和第二磁块34会相互吸合,确保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闭合牢固。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10)

1.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的正面安装第一显示屏(2),壳体(1)上安装翻盖(3),翻盖(3)的一端与壳体(1)的上端铰连,翻盖(3)上安装第二显示屏(4),壳体(1)的下部分别安装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的上端分别与壳体(1)铰连,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内分别安装电路板,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上均安装有多个按键,壳体(1)的左侧分别安装第一护板(7)和第三护板(9),壳体(1)的右侧分别安装第二护板(8)和第四护板(10),第一护板(7)、第二护板(8)、第三护板(9)和第四护板(10)分别与壳体(1)铰连,壳体(1)内安装主板(23),主板(23)上安装CPU芯片(24),主板(23)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内的电路板连接,以及与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4)连接,壳体(1)的左侧壁安装电池盒(30),壳体(1)的右侧壁安装第二车辆通讯接口(16),第二车辆通讯接口(16)和电池盒(30)通过导线分别与主板(2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顶部开设安装孔(11),壳体(1)内安装扫描仪(25)和电动机(20),扫描仪(25)的上端位于安装孔(11)内,扫描仪(25)的侧壁上安装螺母(41),电动机(20)的螺杆(42)与螺母(4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顶部安装发射器(12),壳体(1)内安装传输模块(29),发射器(12)通过导线与传输模块(29)连接,传输模块(29)通过导线与主板(2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扫描仪(25)的侧壁上开设导向槽(47)和定位槽(46),定位槽(46)与导向槽(47)相通,壳体(1)的内壁上安装电磁铁(43),电磁铁(43)的衔铁(48)上设置限位凸块(44),衔铁(48)的外周安装弹簧(45),弹簧(45)位于限位凸块(44)与电磁铁(43)之间,衔铁(48)的一端位于导 向槽(47)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后壁上开设板槽(38),板槽(38)内安装翻板(37),翻板(37)与壳体(1)铰连,翻板(37)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插板(39)和第二插板(40),第三护板(9)上开设第一插槽(35),第四护板(10)上开设第二插槽(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后壁上开设凹槽(19),凹槽(19)位于板槽(38)下方,凹槽(19)内安装腕带(18),腕带(18)的一端与壳体(1)铰连,腕带(18)的另一端安装滑轴(21),凹槽(19)的内壁上开设滑槽(22),滑轴(21)位于滑槽(2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底部安装第一USB插口(13)和第一车辆通讯接口(15),第一USB插口(13)和第一车辆通讯接口(15)分别通过导线与主板(2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右侧壁上安装第二USB插口(14)和SD卡槽(17),壳体(1)内安装SD卡模块(26),SD卡槽(17)通过导线与SD卡模块(26)连接,SD卡模块(26)和第二USB插口(14)通过导线与主板(2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都是上端粗下端细的形状结构,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翻折至壳体(1)左右两侧时,第一手柄(5)与壳体(1)之间构成第一槽(31),第二手柄(6)与壳体(1)之间构成第二槽(3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手柄(5)的内壁上安装第一磁块(33),第二手柄(6)的内壁上安装第二磁块(34)。 
CN2009100183567A 2009-09-10 2009-09-10 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610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183567A CN101661068B (zh) 2009-09-10 2009-09-10 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183567A CN101661068B (zh) 2009-09-10 2009-09-10 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1068A CN101661068A (zh) 2010-03-03
CN101661068B true CN101661068B (zh) 2011-06-22

Family

ID=41789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1835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61068B (zh) 2009-09-10 2009-09-10 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610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5378A (zh) * 2011-09-19 2012-03-2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下线检测辅助设备
CN108061220B (zh) * 2017-12-22 2019-09-24 山东广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通信检测维护装置
CN110779732A (zh) * 2019-11-13 2020-02-11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客车的下线检测系统
CN113030601A (zh) * 2021-01-21 2021-06-25 深圳市永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静电测试一体机和静电门禁监控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4782Y (zh) * 1998-10-23 1999-10-20 杨理柱 电路故障探测器
US6622070B1 (en) * 1997-06-06 2003-09-16 J. Eberspacher Gmbh & Co. Kg Diagnostic device for monitoring a sub-system in a motor vehicle
CN201107367Y (zh) * 2007-11-20 2008-08-27 肖守讷 机车车辆手持式智能绝缘检测仪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2070B1 (en) * 1997-06-06 2003-09-16 J. Eberspacher Gmbh & Co. Kg Diagnostic device for monitoring a sub-system in a motor vehicle
CN2344782Y (zh) * 1998-10-23 1999-10-20 杨理柱 电路故障探测器
CN201107367Y (zh) * 2007-11-20 2008-08-27 肖守讷 机车车辆手持式智能绝缘检测仪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韶华.商用车整车下线检测系统的设计.《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9,第40卷(第4期),第624-627页. *
黎英豪等.JZD-2型机车整车试验动态检测装置.《铁道机车车辆》.2008,第28卷(第1期),第61-6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1068A (zh) 2010-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1068B (zh) 整车电子下线检测手持设备
CN104727663B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202735894U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7424885U (zh) 一种指纹按键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06165440B (zh) 移动设备用罩体
CN101141856B (zh) 卡勾机构
CN107196134A (zh) 卡座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1242684Y (zh) 一种电子操作票手持机
WO2012139938A1 (de) Id-geb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zugangssystem mit einer abnehmbaren nfc-baugruppe
CN109363386A (zh) 一种指纹识别的手机信号屏蔽存放柜
CN201927650U (zh) 顶出装置及其电子装置
US8242743B2 (en) Mouse with battery chamber and battery charging circuit
CN201440667U (zh) 一种具有sim卡检测装置的移动终端
CN210432219U (zh) 一种带键盘的智能广播主机
CN211180019U (zh) 整机mmi自动化测试设备
CN200993752Y (zh) 具有保护装置的电脑机箱面板
CN106919887A (zh) 指纹识别芯片、电子设备及按键事件上报方法
CN206180706U (zh) 一种墙壁式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212138142U (zh) 插拔模块和网络设备
CN217718754U (zh) 一种一体化电子投票箱
CN201122315Y (zh) 便携式移动制票机
CN217787793U (zh) 一种移动警务终端
CN215182033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的智能终端
CN206620168U (zh) 带指纹识别功能的按键式手机
CN216487329U (zh) 一种便携式核酸信息采集一体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