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5976A - 基于控制点修正的多视角图像亮度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控制点修正的多视角图像亮度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55976A CN101655976A CN200910152414A CN200910152414A CN101655976A CN 101655976 A CN101655976 A CN 101655976A CN 200910152414 A CN200910152414 A CN 200910152414A CN 200910152414 A CN200910152414 A CN 200910152414A CN 101655976 A CN101655976 A CN 1016559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ghtness
- image
- matching
- width
- imag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15 proofrea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894007 speci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控制点修正的多视角图像亮度校正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输入的二幅多视角图像统计亮度直方图,然后提取二幅多视角图像的SIFT特征点并进行匹配,得到初始匹配点对,利用SIFT特征的匹配结果,生成控制点,并以控制点为约束,对亮度直方图进行动态规划匹配,最后根据匹配结果,生成亮度校正函数,对多视角图像间的亮度不一致性进行校正。本发明通过图像特征点匹配来获得两幅图像间正确的亮度对应关系,并将其作为控制点对后续的直方图匹配进行约束,可使亮度校正的结果更为合理和准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多视角图像间的亮度不一致性进行校正的方法,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以控制点为约束,对直方图匹配结果进行修正,从而提高亮度校正准确性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多视角图像在计算机视觉及视频编码中具有广泛应用,如可以利用多视角图像进行三维结构的恢复,以及进行立体视频编码等。在这些应用中,都需要对多视角图像进行相关匹配以恢复三维,而匹配的前提是存在一个基本假设:场景中的三维点成像在多视角图像中,各个像点的亮度值是相同的。立体视觉中的块匹配即是以这一假设作为基础进行基于像素亮度值的相似性/非相似性度量。
多视角图像的获取一般可由同一时刻的多个相机或者由单个相机在不同时刻拍摄而得,由于视角的不同或者相机参数的差异都会最终导致所获取的多视角图像中同名点像素亮度值不一致,必须在进一步处理前进行校正。
为了消除多视角图像的亮度差异,人们提出了各种了亮度校正算法。常用的图像亮度校正方法有亮度变换和亮度直方图处理二种,其中亮度变换的原理是使用简化的光照成像模型来建立原始图像和目标图像之间的逐点变换关系,如常用的线性模型:
IL=βIR+α
上式中,IL和IR分别是左右图像对应点的亮度值,α为一个总体加法因子,β为总体乘法因子。
然而研究表明,简单的线性模型过于理想化,并不足以表征其间的亮度差异。影响图像对之间亮度差异的因素往往是多种非线性因子的综合,可表示为一个任意的非线性单调递增函数。如果能够建立从图像A亮度值到图像B亮度值的映射,则亮度差异就能通过两幅图像之间的直方图匹配予以消除。由于这种基于直方图的处理方法不需要建立简化的相机成像模型,因此能够校正任意类型的亮度差异。
目前,在基于直方图的亮度修正方法的研究中,大多都采用直方图匹配来求取映射函数。这种方法的有效使用必须满足一个假设:不同视角的图像中,场景内容是相同的,直方图形状不同只是由于亮度的压缩和扩张效应引起。由于多视角图像总是存在视角的差异,当这种差异不明显时,这一假设可以基本满足,但如果视角差异比较大,则多视角图像中的内容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别,那么在具有不同场景内容的图像直方图之间进行匹配就变得毫无根据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基于直方图匹配的亮度校正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控制点修正的多视角图像亮度校正方法。考虑到多视角图像间普遍存在的场景内容差异,从图像的SIFT特征点匹配来准确获取二幅多视角图像间的亮度对应关系,作为控制点对直方图动态规划匹配进行修正,从而使亮度校正的结果更为合理和准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控制点修正的多视角图像亮度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输入的二幅多视角图像统计亮度直方图;
(2)提取二幅多视角图像的SIFT特征点并进行匹配,得到初始匹配点对;
(3)利用SIFT特征的匹配结果,生成控制点;
(4)以步骤(3)得到的控制点为约束,对由步骤(1)得到的亮度直方图进行动态规划匹配;
(5)根据步骤(4)的匹配结果,生成亮度校正函数,对多视角图像间的亮度不一致性进行校正。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通过下面二式分别对待校正图像A和参考图像B分别统计亮度直方图,记为hi A和hj B:
其中,IA(x,y)和IB(x,y)分别为待校正图像A和参考图像B在位置(x,y)处的像素的亮度值;width和height分别是图像的宽度和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基本矩阵约束对由步骤(2)得到的初始匹配点对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错误点对。
(b)利用经过基本矩阵约束后得到的正确匹配点对生成两幅图像间的亮度值初始对应关系。
(c)对得到的两幅图像间的初始亮度值对应关系进行函数单调递增性检测,去除不符合单调递增性的亮度对应关系,生成控制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图像特征点匹配来获得两幅图像间正确的亮度对应关系,并将其作为控制点对后续的直方图匹配进行约束,可使亮度校正的结果更为合理和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对初始亮度对应关系进行单调递增性检测所要消除的二种类型的毛刺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直方图动态规划匹配中应用控制点修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给出了依照本发明进行亮度校正的方法流程图。
本发明对多视角图像的亮度校正是两两进行的,输入二幅待校正的多视角图像A和B,则是以图像B作为参考图像,对图像A进行亮度校正,使同一场景点在校正后的图像A与图像B中的像点具有相同或近似的亮度。
如图1所示,在步骤101中,用下面二式分别对图像A和B分别统计亮度直方图,记为hi A和hj B。
上二式中,IA(x,y)和IB(x,y)分别为图像A和图像B在位置(x,y)处的像素的亮度值。width和height分别是图像的宽度和高度。
如图1所示,在步骤102中,对图像A和图像B分别提取SIFT特征点并进行特征点匹配,得到特征点的初始匹配点对。
关于SIFT特征点的提取和匹配算法可参考文献1:David G.Lowe.DistinctiveImage Features from Scale-Invariant Keypoi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Vision,2004,vol.60,No.2.page:91~110.
如图1所示,在步骤103中,利用SIFT特征的匹配结果,生成控制点,具体包含三个步骤:
步骤103.1利用基本矩阵约束对由步骤102得到的初始匹配点对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错误点对。
对应于同一场景点在不同的多视角图像中的像点应符合下面关系:
x′TFx=0 (3)
(3)式中,x和x′为同一场景点在二幅多视角图像中的像点的坐标向量,F为基本矩阵。基本矩阵包含了不同视角图像之间的重要几何关系,描述了对应点之间应满足的极线约束条件,也包含了多视角图像拍摄时的相机运动参数。基本矩阵估计是三维重建、运动估计、相机标定、匹配和跟踪的基础。在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中,以SIFT特征点匹配得到的初始匹配点对作为输入,结合RANSAC算法进行基本矩阵的求取。但求解基本矩阵不是目的,上述过程只是为了得到在计算过程中由RANSAC算法所筛选出的内点,这些内点即是经过基本矩阵约束去除了错误匹配后留下来的正确匹配点对。
关于基本矩阵及RANSAC方法计算可参考文献2:Richard Hartley.MultipleView Geometry in Computer Vision(Secon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April 19,2004.
步骤103.2利用经过基本矩阵约束后得到的正确匹配点对生成两幅图像间的亮度值初始对应关系。
假设二幅多视角图像为图A和图B,对于图A中的SIFT特征点p1,其相应位置的亮度值为b1,p1在图B中的匹配特征点为q1,相应的亮度值为c1,则在图A和图B之间亮度值b1和c1就建立起了对应关系,构成了一对亮度对应点(b1,c1),依次类推得到由其余各匹配特征点对得到的亮度对应关系。
步骤103.3对得到的两幅图像间的初始亮度值对应关系进行函数单调递增性检测,去除不符合单调递增性的亮度对应关系,生成控制点。
单调递增性描述了二幅图像的对应亮度值之间应符合的一个基本性质,它可描述为:对于图A的亮度等级bi和bj,若满足bi≤bj,其在图B中对应的亮度等级为ci和cj,则也必须满足ci≤cj。
在本发明中,将不符合单调递增性的错误对应关系归结为二种类型的毛刺,如图2所示,去除这二种毛刺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03.3-1假设二幅多视角图像为图A和图B,在由步骤103.2得到的各亮度对应点对中,以图A的亮度值为准对各亮度对应点对进行排序,得到一从左到右依次递增的序列:{Kb1,Kb2,…,Kbn},其对应于图B中亮度值的序列为{Kc1,Kc2,…,Kcn};
步骤103.3-2从左到右依次扫描序列{Kc1,Kc2,…,Kcn},根据单调递增性原则,其结点的值应满足Kc1<Kc2≤…≤Kcn。
假设(Kbi,Kci)与(Kbj,Kcj)是二对亮度对应点,若当Kbi≤Kbj时,出现了Kci>Kcj,则说明出现了图2所示的下降型毛刺,应将亮度对应点(Kbj,Kcj)去除。此外,如果递增的步长较大,即在序列{…,Kcm,Kcm+1,…,Kcn-1,Kcn,…}中,当d=Kcm+1-Kcm>th1(th1为某一预设阈值)时,还须判断这种递增趋势能否继续保持一定的长度。如不能,即在上述序列中有Kcm<Kcm+1<…<Kcn-1,但Kcn<Kcm+1,且length(Kcn-1,Kcm+1)<th2(length(Kcn-1,Kcm+1)表示结点Kcn-1和Kcm+1之间的长度,th2为另一预设阈值),则说明出现了图2所示的上升型毛刺,也应删除这些亮度对应点。
步骤103.3-3将通过单调递增性检测的亮度对应点对作为控制点。
如图1所示,在步骤104中,对由步骤101得到二幅多视角图像的亮度直方图,在由步骤103生成的控制点的约束下,进行直方图动态规划匹配。
考虑了图像对之间亮度直方图可能存在的拉伸/压缩效应,定义了三种匹配代价函数:
a)一对一匹配:
b)多对一匹配:
c)一对多匹配:
在上述(4)~(6)中,dxx(m,n)表示图A的亮度等级m与图B的亮度等级n的匹配代价,hm A表示对于图A亮度等级为m的直方图高度,相应地,hn B表示对于图B亮度等级为n的直方图高度,k和l分别表示被压缩/拉伸的幅度。
在直方图匹配中应用全局优化策略,使整体匹配代价最小,设置总体的代价函数为:
D(0,0)=0 (7)
(7)式表示对于初始整体匹配代价设置为0,且设置为图A的亮度等级0和图B的亮度等级0的匹配代价。(8)式表示图A的亮度等级m与图B的亮度等级n的整体匹配代价要综合考虑之前的匹配代价和用式(4)、(5)、(6)表示当前匹配代价后取最小值,其中M、N分别是最大可以被拉伸/压缩的幅度,对于具体图像对来说是一个有限值。定义了代价函数以后,采用了动态规划的方法来使整体的代价最小。
直方图提供了图像的亮度值分布情况,如果二幅多视角图像场景内容一致,其亮度的变化可归结为对亮度的非线性压缩/扩张效应,则直方图匹配给出了一种直接的求取亮度映射的方法。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多视角图像间场景的内容是往往是不一致的,因此直方图的变化不仅仅是由于亮度的非线性压缩/扩张,还和场景内容相关,直接用直方图匹配缺少合理性。本发明针对这一情况,采用了控制点来对直方图动态规划匹配的结果进行限制,使匹配路径强制经过那些控制点,从而使匹配的结果更为合理和准确。图3给出了在直方图动态规划匹配中应用控制点修正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步骤105中,根据步骤104直方图动态规划匹配结果所得到的两幅图像间的亮度映射关系,进行亮度的重影射函数,达到亮度校正的目的。
经过直方图匹配,在二幅图像的亮度等级间建立了对应:
(9)式中,IA m为图A中亮度等级为m,IB n表示图B中亮度等级为n,因此通过上式图A中的亮度等级m将映射为图B中的亮度等级n。
根据该映射函数,对于图A的所有像素,根据下式得到校正后的亮度值:
(10)式中,IA(x,y)为校正前图A中位置(x,y)处的亮度值,IA NEW(x,y)为校正后该位置的亮度值。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基于控制点修正的多视角图像亮度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输入的二幅多视角图像统计亮度直方图。
(2)提取二幅多视角图像的SIFT特征点并进行匹配,得到初始匹配点对。
(3)利用SIFT特征的匹配结果,生成控制点。
(4)以步骤(3)得到的控制点为约束,对由步骤(1)得到的亮度直方图进行动态规划匹配。
(5)根据步骤(4)的匹配结果,生成亮度校正函数,对多视角图像间的亮度不一致性进行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控制点修正的多视角图像亮度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过下面二式分别对待校正图像A和参考图像B分别统计亮度直方图,记为hi A和hj B:
其中,IA(x,y)和IB(x,y)分别为待校正图像A和参考图像B在位置(x,y)处的像素的亮度值;width和height分别是图像的宽度和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控制点修正的多视角图像亮度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基本矩阵约束对由步骤(2)得到的初始匹配点对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错误点对。
(b)利用经过基本矩阵约束后得到的正确匹配点对生成两幅图像间的亮度值初始对应关系。
(c)对得到的两幅图像间的初始亮度值对应关系进行函数单调递增性检测,去除不符合单调递增性的亮度对应关系,生成控制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524145A CN101655976B (zh) | 2009-09-10 | 2009-09-10 | 基于控制点修正的多视角图像亮度校正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524145A CN101655976B (zh) | 2009-09-10 | 2009-09-10 | 基于控制点修正的多视角图像亮度校正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55976A true CN101655976A (zh) | 2010-02-24 |
CN101655976B CN101655976B (zh) | 2011-11-09 |
Family
ID=41710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5241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5976B (zh) | 2009-09-10 | 2009-09-10 | 基于控制点修正的多视角图像亮度校正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55976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65313A (zh) * | 2010-11-16 | 2011-05-18 | 上海大学 | 平行式相机阵列的未标定多视点图像校正方法 |
CN102735225A (zh) * | 2011-04-08 | 2012-10-17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月球控制网的建立方法 |
CN104182949A (zh) * | 2014-08-18 | 2014-12-03 | 武汉大学 | 基于直方图特征点配准的影像匀色与融合方法及系统 |
CN105894482A (zh) * | 2015-11-06 | 2016-08-24 | 乐卡汽车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平衡各视点图像间亮度差异的方法及系统 |
CN108063932A (zh) * | 2017-11-10 | 2018-05-22 |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度标定的方法及装置 |
CN109859142A (zh) * | 2019-02-19 | 2019-06-07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亮度的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63534A (zh) * | 2001-05-31 | 2003-12-24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
JP4835525B2 (ja) * | 2007-07-04 | 2011-12-1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1527039B (zh) * | 2008-03-06 | 2011-12-28 | 河海大学 | 基于边缘特征的图像自动配准及快速超分辨率融合方法 |
-
2009
- 2009-09-10 CN CN2009101524145A patent/CN10165597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65313A (zh) * | 2010-11-16 | 2011-05-18 | 上海大学 | 平行式相机阵列的未标定多视点图像校正方法 |
CN102065313B (zh) * | 2010-11-16 | 2012-10-31 | 上海大学 | 平行式相机阵列的未标定多视点图像校正方法 |
CN102735225A (zh) * | 2011-04-08 | 2012-10-17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月球控制网的建立方法 |
CN102735225B (zh) * | 2011-04-08 | 2014-09-03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月球控制网的建立方法 |
CN104182949A (zh) * | 2014-08-18 | 2014-12-03 | 武汉大学 | 基于直方图特征点配准的影像匀色与融合方法及系统 |
CN104182949B (zh) * | 2014-08-18 | 2017-02-15 | 武汉大学 | 基于直方图特征点配准的影像匀色与融合方法及系统 |
CN105894482A (zh) * | 2015-11-06 | 2016-08-24 | 乐卡汽车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平衡各视点图像间亮度差异的方法及系统 |
CN105894482B (zh) * | 2015-11-06 | 2019-05-03 | 法法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平衡各视点图像间亮度差异的方法及系统 |
CN108063932A (zh) * | 2017-11-10 | 2018-05-22 |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度标定的方法及装置 |
CN109859142A (zh) * | 2019-02-19 | 2019-06-07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亮度的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09859142B (zh) * | 2019-02-19 | 2021-06-22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亮度的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55976B (zh) | 2011-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55976A (zh) | 基于控制点修正的多视角图像亮度校正方法 | |
CN108564041B (zh) | 一种基于rgbd相机的人脸检测和修复方法 | |
EP4116462A3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rocessing image, electronic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 |
CN103366353A (zh) | 一种基于显著性区域分割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 |
CN106228528A (zh) | 一种基于决策图与稀疏表示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 |
CN101202845B (zh) | 红外图像转换为可见光图像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9285183B (zh) | 一种基于运动区域图像清晰度的多模视频图像配准方法 | |
CN113379842B (zh) | 一种基于rgbd相机的弱纹理及动态场景视觉slam定位方法 | |
CN109801248A (zh) | 一个基于非下采样剪切变换的新型图像融合方法 | |
CN105550703A (zh) | 一种适用于人体再识别的图片相似度计算方法 | |
CN107767332A (zh) | 一种实时单幅图像深度恢复方法和系统 | |
CN111798422B (zh) | 棋盘格角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2663781A (zh) | 一种基于视觉的亚像素级焊缝中心提取方法 | |
CN105913064B (zh) | 一种图像视觉显著性检测拟合优化方法 | |
JP2016148588A (ja) | デプス推定モデル生成装置及びデプス推定装置 | |
CN104050676A (zh) | 一种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逆光图像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8960294B (zh) | 一种基于视觉的移动机器人地形分类方法 | |
CN112633113A (zh) | 跨摄像头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3974068B (zh) | 一种基于内容的视频尺寸缩小的方法 | |
CN108426566B (zh) | 一种基于多摄像机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 | |
CN114648800A (zh) | 人脸图像检测模型训练方法、人脸图像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0553290C (zh) | 一种图像全局运动估计方法和装置 | |
CN104392440A (zh) | 一种基于多尺度分析的异源融合图像互补性计算方法 | |
CN113361609A (zh) | 一种应用于人机协作的基于各向异性过滤的模板匹配方法 | |
CN113887526B (zh) | 行人图像识别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2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