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1957A - 信道质量指示推导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道质量指示推导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1957A
CN101651957A CN200910140069A CN200910140069A CN101651957A CN 101651957 A CN101651957 A CN 101651957A CN 200910140069 A CN200910140069 A CN 200910140069A CN 200910140069 A CN200910140069 A CN 200910140069A CN 101651957 A CN101651957 A CN 101651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quality
quality parameter
modulation system
signal
noise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0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1957B (zh
Inventor
沈立芸
刘石
朱学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vell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rvell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vell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filed Critical Marvell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51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1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1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19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信道质量指示推导方法和装置。该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推导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用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用户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信道质量参数;根据信道质量参数与信道质量指示之间的映射关系表,来确定信道质量指示。

Description

信道质量指示推导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推导信道质量指示(CQI)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事业的发展和普及,移动通信用户数量在迅速增长。用户对通信的速度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中的一种,TD-SCDMA(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具有系统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高TD-SCDMA中下行数据的传输速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在第五版(Release 5)中引入了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技术(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以提高下行数据峰值速率。HSDPA通过实现若干快速而复杂的信道控制机制,包括物理层短帧、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快速混合自动重传(HARQ)和快速调度技术,改善了用户使用数据下载服务的体验。
支持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自适应调制和编码。其技术原理是自适应地调整传输数据的调制方式和编码速率,以补偿由于信道变化对接收信号造成的衰减影响,进而提高信号的信噪比(信噪比)性能。例如,当用户设备(UE)距基站较近时,信道条件较好,此时基站以较高调制等级和编码速率传输数据,例如16阶正交幅度调制(QAM)和3/4Turbo编码速率。当用户设备距基站较远时,信道条件较差,基站应以较低调制等级和编码速率传输数据,例如正交移相键控(QPSK)和1/2Turbo编码速率。
实现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的过程主要包括:(1)用户设备测量信道质量参数,包括信噪比(SNR)、幅噪比(ANR)或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等,并根据这些参数推导出信道质量指示;(2)用户设备向基站报告信道质量指示;(3)基站根据报告的信道质量指示改变分组发送中的编码调制。
在目前的TD-SCDMA的时分双工(TDD)模式中,信道质量指示值由两个字段构成:推荐传输块大小(RTBS)字段和推荐调制方式(RMF)字段。推荐传输块大小有6比特,其索引到一个传输块大小表。推荐调制方式有1比特,其表示正交移相键控或16阶正交幅度调制调制。因此,可以认为,信道质量指示推导的过程就是确定信道质量指示中的推荐传输块大小字段和推荐调制方式字段的过程。
目前,需要一种用在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用户设备中的推导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D-SCDMA中HSDPA的信道质量指示推导方法,其描述了在TDD模式中用户设备如何基于当前的无线电环境评估来推导出信道质量指示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推导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用户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信道质量参数的输入;以及根据信道质量参数与信道质量指示之间的映射关系表,来确定出所述信道质量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推导信道质量指示的装置,该装置用在时分双工模式的用户设备中,该装置包括存储单元用以存储信道质量参数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以及查找单元用以根据所接收的信道质量参数的输入、通过查找信道质量参数-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来得到所述信道质量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推导信道质量指示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推导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和装置用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用户设备中。该方法和装置通过预先进行的仿真直接建立了信道质量指示与信道质量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在用户设备接收到信道质量参数(例如信噪比)的输入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查找就可确定信道质量指示。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TD-SCDMA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2示出了用户设备的主要结构的简要框图;
图3A示出了针对0.5Mbps用户设备类型(类别1)进行的测试的结果;
图3B示出了针对1.1Mbps用户设备类型(类别4)进行的测试的结果;
图4A和4B示出了利用1.1Mbps用户设备的类型(类别4)针对信道质量指示值的整个范围测试的结果;
图5A和5B示出了利用1.6Mbps用户设备的类型(类别7)针对信道质量指示值的整个范围测试的结果;
图6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信道质量指示推导及报告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的一个示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建立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被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不必要地使本发明模糊。
图1示出了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简要框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包括核心网102、无线接入网104以及用户设备106。核心网102主要处理无线通信系统内的语音呼叫、数据连接和交换、用户位置信息管理、网络特性和业务控制、信令和用户信息传输机制、及与其它网络的连接和路由等。无线接入网104提供用户设备和核心网的连接,并负责无线资源的管理和调配,包括基站和无线网络控制器两类节点。用户设备106例如可以是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者其他具有在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通信的功能的便携式数据处理设备。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用户设备的具体结构的简要框图。如图2所示,该用户设备主要包括:射频模块202,成形滤波器204,信道推导模块206,多径跟踪模块208,激活检测模块210,联合检测模块212,频偏推导模块214,幅噪比/信噪比测量模块216,解映射(demapping)模块218,解码模块220以及信道质量指示推导及报告模块222。射频模块202对所接收的模拟信号进行去载波和模-数转换处理,以将所接收的模拟信号变换为基带数字信号输入到下级。成形滤波器204,即根升余弦滤波器(SRRC)对基带数字信号进行脉冲成形。信道推导模块206对于脉冲成形后的信号中的训练码序列进行多个小区的信道推导。多径跟踪模块208利用信道推导结果,确定最佳采样点,并进行各小区的多径窗位置跟踪。激活检测模块210用于进行窗激活检测和码道激活检测。联合检测模块212对混叠在一起的各码道的数据进行一定的计算,得到每个码道上的传输符号。频偏推导模块214利用联合检测结果推导频率偏移。幅噪比/信噪比测量模块216利用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幅噪比和信噪比测量。解映射(demapping)模块218将联合检测模块输出的符号转换为软比特送到解码模块。解码模块220对将解映射模块输出的软比特结果进行解码,得到信息比特。另外,幅噪比/信噪比测量模块216的输出还被输入到信道质量指示推导及报告模块222,该模块根据输入的信道质量参数(例如信噪比、幅噪比)来推导出信道质量指示值并报告给基站。
需要注意,虽然上面给出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和用户设备的配置示例,但是能够认识到,可在其中使用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和用户设备并不限于该具体示例,而是可以适合于需要进行信道质量指示推导的各种系统和设备。
如上所述,信道质量指示推导的过程就是确定信道质量指示中的推荐传输块大小字段和推荐调制方式字段的过程。在本发明中,这种推导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首先,建立一种信道质量参数(例如信噪比、幅噪比或接收信号码功率等)与信道质量指示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在接收到实际信道质量参数的输入后,通过查找该映射关系来获得信道质量指示值;最后,将所获得的信道质量指示值报告给基站。另外,为了获得信道质量参数与信道质量指示之间的映射关系,在用户设备中必须首先对该信道质量参数与信道质量指示之间的关系进行仿真以根据仿真结果建立映射。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描述,在本发明中采用了信噪比作为信道质量参数的示例,但是应当清楚,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于信道质量参数由信噪比表示的情形,也可以应用于信道质量由其他参数(例如,幅噪比或接收信号码功率)表示的情形。另外,由于用户设备可以具有不同的等级,因此下面针对不同等级的用户设备分别进行仿真。
在图3A中示出了针对0.5Mbps用户设备类型(类别1)进行的测试,根据3GPP TS 25.102的规定,我们挑选了两个参考信道并且利用信道质量指示值改变传输块大小。另外,总仿真帧数被设为2000,以进行粗略的推导。下面的表1中示出了测试所使用的参数,注意,这一类别的用户设备仅支持QPSK,并且关于参数中的信道化代码、扰频码(scramblingcode)和基本训练码(basic midamble code)的定义,可参见TS 25.223。如图3A所示,横轴IorOverloc表示信噪比,纵轴表示误块率(BLER),误块率可被视为是信道质量指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可以认为信道质量越好,误块率就越小,反之,信道质量越差,误块率就越大。右下角方框中信道质量指示后面的数字表示信道质量指示值,各个不同的信道质量指示值用不同的标记加以区分,例如,“CQI5”用圆圈表示,“CQI13”用三角形表示,等等。另外,为了清楚起见,在图3A中信道质量指示的值的间隔被设为4,即,示出了“CQI1”、“CQI5”、“CQI9”......等等的信噪比-误块率之间的关系。
表1:固定参考测量信道的测试参数,QPSK
Figure G2009101400693D00061
如图3A所示,在同一信道质量指示值的曲线上,随着信噪比的增大,误块率先是缓慢减小,然后,当信噪比值突破某一阈值的情况下,误块率急剧下降。比较不同信道质量指示值的曲线可见,在同一误块率的情况下(即同一信道质量的情况下),信噪比越大,所得出的信道质量指示值也越大。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信道而言,较大的信噪比能够产生较大的信道质量指示值,从而能够使基站产生更好的发送效果。
类似地,图3B中示出了针对1.1Mbps用户设备的类型(类别4)进行的测试,下面的表2中示出了测试所使用的参数。
表2:固定参考测量信道的测试参数,16QAM
Figure G2009101400693D00071
从图3A和图3B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随着信道质量指示值的增大,相邻线之间的距离也变大。因此,可以看出,信道质量指示和信噪比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无法通过一个简单的线性公式来通过信噪比得到信道质量指示值。在实践中,可认为误块率=10%(根据协议定义,具体可参见协议3GPP TS 25.224和25.102)是可接受的信道质量的一个阈值。从图3A和3B中可见,在误块率=10%时,对应了一组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值,这组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值表示了在所有可能的信道质量指示的情况下(即,在该种用户设备所支持的所有可能传输块大小的情况下,因为在测试中并未涉及对调制方式的选择)、所对应的不同信噪比值。根据这组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值,就可以建立适当的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
在以上的两种测试情况下,并没有涉及对调制方式的选择(即,对推荐调制方式字段的确定)。下面讨论对推荐调制方式的选择(即,对16QAM或QPSK调制方式的选择)。注意,对于上述的0.5Mbps用户设备类型(类别1)来说,不存在这一问题,因为这种类型的用户设备只支持QPSK。
下面的图4A和4B示出了利用1.1Mbps用户设备的类型(类别4)针对信道质量指示值的整个范围测试的结果。表3中示出了该测试中所使用的参数。图4A中横轴和纵轴的定义与图3A和3B中相同,横轴IorOverloc表示信噪比,纵轴表示误块率,而图4B中横轴IorOverloc表示信噪比,纵轴Throughput表示吞吐率。显然,图4B示出了在不同信道质量指示值(即,不同信道质量)的情况下,在不同调制方式时信噪比和信道吞吐率之间的关系。
表3:可变参考信道的测试参数,1.1Mbps用户设备类型
Figure G2009101400693D00081
同样,图5A和5B示出了利用1.6Mbps用户设备的类型(类别7)针对信道质量指示值的整个范围测试的结果。表4中示出了该测试中所使用的参数。图5A和5B中横轴和纵轴的意义分别与图4A和4B中相同。
表4:可变参考信道的测试参数,1.6Mbps用户设备类型
注意,在上面的表3和4中,如果所指示的信道质量指示值为0,则基站将利用前一次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和调制方式来格式化下一次的HS-PDSCH发送。
对比图4A-5B可以看出,高等级调制(例如16QAM)并不总是产生好的性能。当信噪比较高时,高等级调制更加有用。而当信噪比较低时,优选使用低等级调制(例如QPSK)。因此,可以想到,可设定一信噪比的阈值,并根据实际测得的信噪比的值与该阈值的比较结果来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16QAM或QPSK)。另外,由图4B和5B可以看到,在低信噪比时,同一信噪比情况下,QPSK调制的吞吐率明显大于16QAM;随着信噪比增大,这种优势渐渐变小,到达某一阈值附近,两种方式的吞吐率接近相等;超过这个阈值后,16QAM逐渐表现出较大优势。所以可以通过例如图4B和5B所示的吞吐率Vs.信噪比曲线图来确定信噪比阈值,该信噪比阈值可被称为调制方式切换阈值。也就是说,调制方式切换阈值是根据同样信噪比情况下,不同调制方式吞吐率的大小来确定的。在确定了调制方式切换阈值之后,就可以获得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显然,在这样获得的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中,既包含了信噪比与推荐传输块大小之间的映射,又包含了信噪比与推荐调制方式之间的映射。
根据以上讨论,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图2中所示的信道质量指示推导及报告模块22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信道质量指示推导及报告模块222可包括查找模块602、存储模块604和信道质量指示报告模块606。查找模块602根据输入的信道质量参数(例如信噪比)参考存储模块604中存储的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608来确定最优的信道质量指示值,并将所确定的信道质量指示值发送给信道质量指示报告模块606,信道质量指示报告模块606输出信道质量指示值,作为信道质量指示推导及报告模块222的输出。存储在存储模块604中的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608可以是通过上述仿真方式建立的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的一个示例。
由信道质量指示报告模块606输出的信道质量指示值可以被发送到射频模块202,并由作为收发器的射频模块202输出到基站,或者也可以通过不同于射频模块202的另一射频模块发送。注意,信道质量指示推导及报告模块222中的信道质量指示报告模块606是可选的。例如,信道质量指示报告模块606也可直接实现在射频模块202内部作为射频模块202内的一个功能块。在这种情况下,信道质量指示推导及报告模块222仅实现信道质量指示推导的功能(即,工作为包括查找功能和存储功能的模块)。另外,在信道质量指示推导及报告模块222中,存储模块604也是可选的,也就是说,该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608也可以存储在模块222外部的存储器中。在这种情况下,信道质量指示推导及报告模块222仅实现查找引擎的功能。
另外,如图6所示,信道质量指示推导及报告模块222还可选地包括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建立模块610,该映射关系表建立模块610用于建立上述的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608。如上所述,模块610可以可选地被包含在上述的信道质量指示推导及报告模块222中,也可以在信道质量指示推导及报告模块222外部实现为单独的模块,或者,模块610可以有部分功能实现在信道质量指示推导及报告模块222内部,部分功能实现在其外部(即,模块610的功能是分布式的)。当然,模块610也可以通过用户设备中的软件代码实现。
模块610包括信噪比-误块率仿真单元612、信噪比-吞吐率仿真单元614和综合单元616。信噪比-误块率仿真单元612用于建立信噪比和误块率之间的仿真关系,更具体而言,信噪比-误块率仿真单元612用于仿真在该用户设备所支持的所有可能的传输块大小的情况下、信噪比和误块率之间的关系,并且获得在误块率等于一预设值(优选地为10%)时的所有信噪比值,并将其定义为阈值S1、S2、...Sx;另外,信噪比-误块率仿真单元612将这些阈值之间的区间,即0-S1、S1-S2、S2-S3、...Sx-1-Sx与上述所有可能的传输块大小(RTBS)关联起来。这种关联的结果例如如下:区间0-S1对应于值0,区间S1-S2对应于值1,区间S2-S3对应于值2,依此类推,区间Sx-1-Sx对应于值x-1,大于Sx的区间对应于值x,如上所述,值1、2、...x即代表推荐传输块大小的一个示例,而值0告知基站应使用前一次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和调制方式来格式化下一次的HS-PDSCH发送。注意,上述关联方式仅仅是一个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定义不同的关联方式。在获得上述关联之后,信噪比-误块率仿真单元612将上述关联发送到综合单元616。
信噪比-吞吐率仿真单元614用于建立信噪比和吞吐率之间的仿真关系,具体而言,信噪比-吞吐率仿真单元614用于仿真在每一推荐传输块大小的情况下、在不同调制方式时信噪比和吞吐率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该关系获得某一信噪比值作为调制方式切换阈值,其中该调制方式切换阈值是根据同样信噪比情况下不同调制方式吞吐率的大小来确定的。更具体而言,信噪比-吞吐率仿真单元614用于仿真在每一推荐传输块大小的情况下、在两种不同调制方式(QPSK和16QAM)时信噪比和吞吐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在这两种不同调制方式下信噪比与吞吐率之间的映射关系曲线,将这两种调制方式下的所述映射关系曲线的交点处的信噪比确定为调制方式切换阈值。然后,再根据所确定的调制方式切换阈值,选择这两种调制方式中吞吐率较大的调制方式作为该推荐传输块大小情况下的推荐调制方式。例如,如果信噪比-吞吐率仿真单元614通过仿真得出在信噪比小于或等于S37的情况下总是QPSK的吞吐率大于16QAM的吞吐率,而一旦信噪比超过了S3716QAM的吞吐率就变得大于QPSK的吞吐率,则信噪比-吞吐率仿真单元614判断出调制方式切换阈值是S37(见下面的图7给出的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608的一个示例)。
接着,根据所确定的调制方式切换阈值,信噪比-吞吐率仿真单元614可建立上述阈值之间的区间0-S1、S1-S2、S2-S3、...Sx-1-Sx与推荐调制方式(RMF)之间的关联。随后,信噪比-吞吐率仿真单元614将该关联发送到综合单元616。
例如,在上述QPSK和16QAM两种调制方式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规定,在信噪比大于调制方式切换阈值的区间中,该信噪比所对应的推荐调制方式为16QAM,而在信噪比小于或等于调制方式切换阈值的区间中,该信噪比所对应的推荐调制方式为QPSK(该规定是根据实际的仿真结果作出的,如参考图4A-5B所看出的)。
单元612和单元614的输出都被送给综合单元616。综合单元616根据单元612和单元614所建立的关联来生成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所生成的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的一个示例如图7所示。
图7中给出了这样得出的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608的一个示例。注意,在该示例中,假定调制方式切换阈值为S37并且x=63。注意,这仅仅是一个示例,取决于用户设备种类的不同,可以发生其他的设置。
下面的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建立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608的方法800。
如图8所示,该方法在开始之后进行到步骤S801。在步骤S801中,用户设备利用在每种资源分配格式下的所有可能传输块大小(对应于所有的信道质量指示值,该消息在资源分配格式中被规定)来对其性能进行仿真,并且获得在所有可能传输块大小时误块率和信噪比之间的映射关系曲线。在步骤S802中,用户设备获得在误块率等于一预设值时的所有信噪比的值(信噪比阈值),并将这些值定义为S1、S2、...Sx,其中x等于在该种资源分配格式下可能的传输块大小的数目。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预设值优选为10%。在步骤S803中,用户设备将S1、S2、...Sx之间的区间与所有可能传输块大小值(例如,1、2、...x)关联起来,从而获得信噪比与传输块大小之间的映射。在步骤S804中,用户设备获得在每一推荐传输块大小的情况下、在不同调制方式时信噪比和吞吐率之间的映射关系曲线,并且通过判断同样信噪比情况下不同调制方式的吞吐率的大小来确定出调制方式切换阈值。在步骤S805中,用户设备通过将阈值S1、S2、...Sx与调制方式切换阈值相比较,来将阈值S1、S2、...Sx之间的区间与不同调制方式关联起来。例如,可以规定,16QAM的调制方式被表示为“1”,QPSK的调制方式被表示为“0”,这样较小的S1-S2、S2-S3...等等区间对应于推荐调制方式值“0”,而较大的...Sx-2-Sx-1、Sx-1-Sx等等对应于推荐调制方式值“1”。当然,也可以进行相反的规定,例如规定16QAM的调制方式被表示为“0”而QPSK的调制方式被表示为“1”。这取决于用户设备的设置。
在步骤S806中,综合以上步骤S803和S805中获得的不同信噪比值(S1、S2、...Sx)之间的区间与不同的推荐传输块大小和不同调制方式的关联,就可以获得该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608。然后该方法结束。
上述方法800中的步骤S801、S802、S803例如是由上述信噪比-误块率仿真单元612执行的,而步骤804、805例如是由上述信噪比-吞吐率仿真单元614执行的,步骤806例如是由上述综合单元616执行的。
注意,上述方法800中的每个步骤并不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的。例如,步骤S801、S802、S803可以比步骤S804、S805更晚执行或者与步骤S804、S805并发执行。另外,虽然被描述为独立的,但是在实践中步骤S801-S806中的一步或多步可以组合执行。
显然,在通过以上方式获得了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608之后,每次当用户设备接收到信噪比的输入时,就可以通过将输入的信噪比与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608中存储的各个阈值区间(0-S1、S1-S2、...Sx-1-Sx)相比较,来确定出最优的推荐传输块大小和推荐调制方式值,从而得到最优的信道质量指示值。例如,如果输入的信噪比值通过查表(查找图7中所示的信噪比-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被确定介于S9和S10之间,则可以立即确定采用的推荐传输块大小为9,且推荐调制方式为QPSK。又例如,如果输入的信噪比值被确定介于S43和S44之间,则可以立即确定采用的推荐传输块大小为43,且推荐调制方式为16QAM。如上所述,如果信噪比被确定低于S1,则用户设备向基站报告信道质量指示=0,在这种情况下基站根据上一次发送采用的传输块大小和调制方式进行发送。
通过以上进行的仿真可以确定,通过查表得出的信道质量指示值是最优的,也就是说,实现了在可允许的接收质量(可允许的误块率)情况下最大的传输块大小和优选的调制方式。
注意,本发明的元素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并且可以用在它们的系统、子系统、部件或者子部件中。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上面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但是,本发明并非要受到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任何具体配置和过程的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认识到上述配置、算法、操作和过程的各种替换、改变或修改。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一般来说,本申请中,尤其是所附权利要求书(例如,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正文)中所用的术语通常是“开放式”术语(例如,“包括”一词应该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词应该解释为“至少具有”,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该明白,如果意图引述特定数目的权利要求,那么这种意图会在权利要求中明确地表述出来,如果没有这种表述,则不存在这种意图。例如,为了便于理解,下面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可使用引导性短语“至少一项”及“一项或多项”来引入权利要求的引述。然而,不应将使用这种引导性短语解释成这意味着,通过不定冠词“一”引入的权利要求引述是将包含这种引入的权利要求引述的任何特定权利要求限定为仅包含一项这种表述的申请,即使同一权利要求包含引导性短语“一项或多项”或“至少一项”以及诸如“一”的不定冠词(例如,“一”通常应该解释成这意味着“至少一项”或“一项或多项”);这同样适用于用定冠词引述权利要求的情况。此外,即使明确表述了引述特定数目的权利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认识到,这种表述应该解释成表示至少是所表述的数目(例如,只说“两项引述”,而没有其它修饰语,通常是指至少两项引述,亦即两项或更多项引述)。此外,在使用类似于“A、B及C等中的至少一个”的习用表述的情况下,通常,该习惯性表述应当会得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的理解(例如,“具有A、B和C中的至少一个的系统”会包括但不限于仅具有A的系统、仅具有B的系统、仅具有C的系统、具有A和B的系统、具有A和C的系统、具有B和C的系统和/或具有A、B和C的系统)。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的至少一个”的习惯性表述的情况下,通常其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会就该习用表述所理解的那样(例如,“具有A、B或C中的至少一个的系统”将包括但不限于仅具有A的系统、仅具有B的系统、仅具有C的系统、具有A和B的系统、具有A和C的系统、具有B和C的系统和/或具有A、B和C的系统,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还会明白,实际上任何能够提供两个或更多选项的选言词和/或短语,无论是在说明书中、权利要求书中还是在附图中,都应该理解为其设定了包括所述选项中的一个、所述选项中的任一个、或全部二个选项的所有可能性。例如,短语“A或B”应该理解成包括“A”或“B”或者“A和B”的可能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还存在可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更多可选实施方式和改进方式,并且上述实施方式和示例仅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说明。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制。

Claims (11)

1.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推导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时分双工模式的用户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信道质量参数;以及
根据信道质量参数与信道质量指示之间的映射关系表,来确定所述信道质量指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道质量参数与信道质量指示之间的映射关系表通过以下方式建立:
获得在所述用户设备所支持的所有可能的推荐传输块大小的情况下、所述信道质量参数与误块率之间的映射关系曲线;
获得在所述误块率等于一预设值时所对应的所有信道质量参数作为多个信道质量参数阈值,并将所述多个信道质量参数阈值之间的信道质量参数区间与所述所有可能的推荐传输块大小相关联;
获得在每一所述推荐传输块大小的情况下、所述信道质量参数与吞吐率在不同调制方式时的映射关系曲线,并根据该曲线确定调制方式切换阈值;以及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切换阈值,将所述多个信道质量参数阈值之间的信道质量参数区间与不同调制方式相关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制方式切换阈值是根据同样信道质量参数情况下、不同调制方式吞吐率的大小来确定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同调制方式指QPSK和16QA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输入的信道质量参数大于所述调制方式切换阈值时,所述推荐调制方式为16QAM,而当所述输入的信道质量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调制方式切换阈值时,所述推荐调制方式为QPSK。
6.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的推导信道质量指示的装置,该装置用在时分双工模式的用户设备中,该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信道质量参数与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
查找单元,所述查找单元根据所接收的信道质量参数,通过查找所述信道质量参数与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来得到所述信道质量指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信道质量参数-误块率仿真单元,所述信道质量参数-误块率仿真单元用于建立在所述用户设备所支持的所有可能的传输块大小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质量参数-误块率之间的仿真关系,并获得所述误块率等于一预设值时所对应的所有信道质量参数作为多个信道质量参数阈值,并获得所述多个信道质量参数阈值之间的信道质量参数区间与所述所有可能的传输块大小之间的关联;
信道质量参数-吞吐率仿真单元,所述信道质量参数-吞吐率仿真单元用于建立在每一所述推荐传输块大小的情况下、所述信道质量参数与吞吐率在不同调制方式时的映射关系曲线,根据该曲线确定调制方式切换阈值,并且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切换阈值,获得所述多个信道质量参数阈值之间的信道质量参数区间与不同调制方式之间的关联;以及
综合单元,所述综合单元根据所述信道质量参数-误块率仿真单元所获得的关联和所述信道质量参数-吞吐率仿真单元所获得的关联,来综合得到所述信道质量参数-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关系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调制方式切换阈值是根据同样信道质量参数情况下,不同调制方式吞吐率的大小来确定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不同调制方式指QPSK和16QA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输入的信道质量参数大于所述调制方式切换阈值时,所述推荐调制方式为16QAM,而当所述输入的信道质量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调制方式切换阈值时,所述推荐调制方式为QPSK。
11.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何一个所述的装置。
CN200910140069.3A 2008-07-18 2009-07-16 信道质量指示推导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19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203408P 2008-07-18 2008-07-18
US61/082,034 2008-07-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1957A true CN101651957A (zh) 2010-02-17
CN101651957B CN101651957B (zh) 2014-08-13

Family

ID=41674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006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1957B (zh) 2008-07-18 2009-07-16 信道质量指示推导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5195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6409A1 (zh) * 2011-08-24 2013-02-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3701572A (zh) * 2012-09-27 2014-04-02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信道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101468A1 (zh) * 2012-12-28 2014-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调制编码方式的方法和系统
CN104144028A (zh) * 2013-05-06 2014-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指示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242355A (zh) * 2022-09-15 2022-10-25 合肥移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664A (zh) * 2006-04-30 2007-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系统服务质量映射与保证方法
CN101132227A (zh) * 2006-08-23 2008-02-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信道质量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1159951A (zh) * 2007-11-08 2008-04-09 重庆重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Td-scdma系统hsdpa信道质量指示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664A (zh) * 2006-04-30 2007-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系统服务质量映射与保证方法
CN101132227A (zh) * 2006-08-23 2008-02-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信道质量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1159951A (zh) * 2007-11-08 2008-04-09 重庆重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Td-scdma系统hsdpa信道质量指示计算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6409A1 (zh) * 2011-08-24 2013-02-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2958090A (zh) * 2011-08-24 2013-03-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2958090B (zh) * 2011-08-24 2015-04-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3701572A (zh) * 2012-09-27 2014-04-02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信道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101468A1 (zh) * 2012-12-28 2014-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调制编码方式的方法和系统
US9774418B2 (en) 2012-12-28 2017-09-26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CN104144028A (zh) * 2013-05-06 2014-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指示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144028B (zh) * 2013-05-06 2017-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指示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242355A (zh) * 2022-09-15 2022-10-25 合肥移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1957B (zh) 2014-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871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ultiuser downlink cellular system
KR101289261B1 (ko) 적응 변조 및 코딩 방법, 시스템 및 그 장치
CN106464428B (zh) 利用蜂窝通信网络中256qam的有效tbs表设计的系统和方法
US813949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porting period of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system
US8249192B2 (en) Techniques to transmit data rate control signals for multi-carrier wireless systems
CN100449979C (zh) 控制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系统支持多阶调制方式的方法
CN101399630B (zh)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及装置
EP2066058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struc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tables for feedback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21904B (zh)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符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CN100463456C (zh) 控制链路适配的方法和分组无线系统
JP2019080319A (ja) 複数のチャネル品質情報値を構成するための、無線ノード、ワイヤレスデバイス及びそれらにおける方法
CN101099311A (zh) 无线通信系统
CN103248598B (zh) 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1366223A (zh) 用于改进的链路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US2016010589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k Adaptation
US11483104B2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 transmissions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1651957B (zh) 信道质量指示推导方法和装置
US9577728B1 (en) Multiple user MIMO rate prediction based on single user SNR feedback
CN101877626B (zh)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465666B (zh) Td-scdma系统hsdpa中引入高阶调制的方法
CN115276908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CN102263608A (zh) 一种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83454B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080031217A1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Receiving Stations In A Data Radio Transmitting System
CN101686101A (zh) 多用户联合映射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203 Shanghai Keyuan Road No. 399 building 4

Applicant after: MARVELL MICRO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Keyuan Road No. 399 building 4

Applicant before: Marvell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MARVELL MICROELECTRONIC (SHANGHAI) CO., LTD. TO: MARVEL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