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1875A - 获取信息的方法、基站、核心网网元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获取信息的方法、基站、核心网网元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1875A
CN101651875A CN200810170128A CN200810170128A CN101651875A CN 101651875 A CN101651875 A CN 101651875A CN 200810170128 A CN200810170128 A CN 200810170128A CN 200810170128 A CN200810170128 A CN 200810170128A CN 101651875 A CN101651875 A CN 101651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network
base station
network element
correspondence relationship
relationship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0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学龙
王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70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51875A/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2761 priority patent/WO201001773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651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18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系统、基站和核心网网元。方法包括:第一基站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包含用于建立小区归属关系的信息;第一基站向其所属的第一核心网网元组中的第一核心网网元发送上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基站、核心网网元以及系统。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根据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动态建立小区归属关系,减少了人工规划,避免了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获取信息的方法、基站、核心网网元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基站、核心网网元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下一代移动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代移动网络应当高度智能化,具有良好的重构性、可伸缩性和自组织性,应当自动地以最优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但是,当前的网络配置很多是人工预先规划的。例如,用户设备进行核心网网元间的切换时,需要知道目标核心网网元或目标核心网网元组的地址。网络管理员在核心网网元中预先配置基站与核心网网元(或核心网网元组)的关联表,源核心网网元根据目标小区所属基站的标识,查询该关联表,找到目标核心网网元或目标核心网网元组的地址,完成用户设备的切换过程。现有技术中,在人工配置小区归属关系关联表时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系统、基站和核心网网元,减少了系统资源的浪费。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包括:第一基站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包含用于建立小区归属关系的信息;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核心网网元组中的第一核心网网元发送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建立小区归属关系的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根据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建立小区归属关系。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关系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包含用于建立小区归属关系的信息,以及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所属的核心网网元组中的第一核心网网元。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核心网网元,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和关系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建立小区归属关系。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一种系统,包括:基站,该基站基站包括:关系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包含用于建立小区归属关系的信息,以及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所属的核心网网元组中的第一核心网网元;还包括核心网网元,该核心网网元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和关系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建立小区归属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使得核心网网元可以根据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动态建立小区归属关系,避免了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基站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获取小区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基于LTE系统的获取小区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基站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核心网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核心网网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获取小区归属关系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源核心网网元临近有两个邻居核心网网元,分别为核心网网元1和核心网网元2;核心网网元1连接的基站有三个,分别为基站11,基站12和基站13;核心网网元2连接的基站有三个,分别为基站21,基站22和基站23;其中,与源核心网网元有切换关系的只有基站11和基站21,也就是说,源核心网网元的关联表只需维护“基站11与核心网网元1”,“基站21与核心网网元2”这两条对应关系即可。但是,人工配置时,往往将六条基站与核心网网元的对应关系都配置到关联表中,这不仅不利于查询,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且人工配置的成本高。
为了解决人工配置小区归属关系关联表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101:第一基站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包含用于建立小区归属关系的信息;
102: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核心网网元组中的第一核心网网元发送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信息的方法,使得核心网网元能够自动获取归属关系信息,减少了人工规划。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立小区归属关系的方法,包括:
301: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302:根据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建立小区归属关系。
在获取和建立小区归属关系的方法中,归属对应关系信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的不同所包括的内容也不同:
第一、当两个核心网网元组内的核心网网元之间已经建立连接关系时,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包括:
1)相邻小区所属的第二基站标识信息以及该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组的标识信息;或
2)相邻小区的全球唯一标识,如:GCI(Global Cell Identity,全球小区标识)以及相邻小区所属的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组的标识信息;或
3)相邻小区所属的TAI(Tracking Area Indentity,跟踪区标识)信息以及相邻小区所属的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组的标识信息;
第二、当两个核心网网元组之间未建立连接关系时,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包括:
1)相邻小区所属的第二基站标识信息、该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组的标识信息、该第二核心网网元组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核心网网元的传输层地址信息;或
2)相邻小区的全球唯一标识,如:GCI、相邻小区所属的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组的标识信息、该第二核心网网元组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核心网网元的传输层地址信息;或
3)相邻小区所属的TAI、相邻小区所属的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组的标识信息、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核心网网元的传输层地址信息。
4)相邻小区所属的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组的标识、第二核心网网元的标识和所述第二核心网网元的传输层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根据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动态建立小区归属关系,减少了人工规划,避免了资源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并建立小区归属关系的方法,具体可以应用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等多种通信系统中。
本发明实施例以LTE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在LTE系统中,基站为eNodeB(Evolved NodeB,演进基站),eNodeB所属的核心网网元组为MMEG(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 Group,移动性管理实体组),MMEG可以有一个或多个MME,例如:一个MME Pool(移动性管理实体资源池)就是一个MMEG。设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当前所在的小区为Cell 1(小区1),Cell 1所属的基站为eNodeB1(即为第一基站),eNodeB1所属的核心网网元组为MMEG1,MMEG1中包含MME1和MME2两个实体;与Cell 1相邻的小区为Cell 2(小区2),Cell 2所属的基站为eNodeB2(即为第二基站),eNodeB2所属的核心网网元组为MMEG2,MMEG2中包含MME3一个实体。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并建立小区归属关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eNodeB2获得所属MMEG2的标识或eNodeB2获得所属MMEG2的标识、MME3的标识和MME3的传输层地址信息;
具体地,以eNodeB2获得所属MMEG2的标识为例,eNodeB2启动时,向MME3发起S1 Setup Request(S1建立请求)消息,请求获取MMEG2的标识;MME3接收到S1 Setup Request消息,向eNodeB2返回S1 Setup Response(S1建立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携带MME3所属MMEG2的标识,例如:MMEGI(MME Group ID,MME组标识)为2。另外,如果一个eNodeB属于多个MMEG,则最终获得多个MME组标识列表,在该eNodeB2中保存一个相应的MMEGI列表。
202:eNodeB2发送广播消息,广播消息中携带eNodeB2对应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广播消息的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中携带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203:UE检测到Cell 2的物理标识(如:Phy-CID),并上报给源小区Cell 1所属的eNodeB1,还可以在eNodeB1人工配置相邻小区Cell 2的物理标识;
如果eNodeB1能够识别Phy-CID,则说明eNodeB1及其所属的MMEG1中保存有eNodeB2对应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不再上报;
如果eNodeB1不能识别Phy-CID,则eNodeB1需要获取eNodeB2对应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204:UE从广播消息中读取eNodeB2对应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并上报给源小区Cell 1所属的eNodeB1;
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现有技术中的ANR(Auto Neighbor Relationship,自动邻区关系)机制,即UE在上报GCI(Global Cell Identification,全球小区标识)时,同时上报UE在广播消息中检测到的小区所属基站对应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eNodeB1还可以发送一条新增加消息,显式地通知UE获取并上报检测到的小区所属基站对应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205:eNodeB1接收Cell 2所属的eNodeB2发送归属对应关系信息。此过程具体可以采用X2消息实现。
本实施例中,当eNodeB2开机或者是eNodeB2的小区归属关系发生变化,那么eNodeB2会主动向eNodeB1发送归属关系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采用步骤205这种获取方式,则步骤202、步骤203及步骤204不是必须的。
206:eNodeB1向所属的MMEG1中的MME(如:MME1)发送UE新检测到的eNodeB2对应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本实施例中,eNodeB1向MME1发送小区归属关系更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eNB1新接收到的基站对应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该请求消息可用于增加、修改或删除小区归属关系关联表的内容;
MME1向eNodeB1返回小区归属关系更新响应消息,用于表明对请求消息的确认;
若更新不成功,则MME1向eNodeB1返回小区归属关系更新失败消息,该失败消息携带对应的Cause(原因值)。
进一步地,步骤206中eNodeB和MME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利用现有技术中的S1接口消息实现,也可以新增消息实现。
207:MME1根据接收到的eNodeB2对应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动态构建小区归属关系关联表;
208:MMEG内的MME之间通信,以同步更新小区归属关系关联表。
在MMEG1中有MME1和MME2两个实体,MME1通知MME2更新的小区归属关系关联表,具体步骤如下:
MME1向MME2发送小区归属关系更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MME1更新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该请求消息可用于增加、修改或删除小区归属关系关联表的内容;
MME2向MME1返回小区归属关系更新响应消息,用于表明对请求消息的确认;
若更新不成功,则MME2向MME1返回小区归属关系更新失败消息,该失败消息携带对应的Cause(原因值)。
进一步地,步骤208中MME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利用现有技术中的S10接口消息实现,也可以新增消息实现。
进一步地,步骤206小区归属关系中,eNodeB1还可以分别通知MMEG1中所有MME更新后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对于未知小区的情况,经过步骤201-208,在MMEG的所有网元中,就建立了小区归属关系关联表,为后续核心网网元之间的切换做准备。
对于已知小区的情况,当eNodeB2检测到其所属的核心网网元组发生了变化,eNodeB2会主动向eNodeB1发起配置更新请求消息,请求eNodeB1更新配置,该请求消息中携带eNodeB2更新后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eNodeB1根据接收的请求消息更新eNodeB2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并向eNodeB2返回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此过程具体可以采用X2消息实现。
以上介绍了两个MMEG已经建立连接关系时,获取小区归属关系的流程。对于未建立连接关系的情况,与已建立连接时获取小区归属关系的流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已建立连接关系时,至少需要传递基站标识(或小区全球唯一标识,或所述相邻小区所属的TAI)和基站所属核心网网元组的标识这两个参数,而未建立连接时,至少需要传递基站所属核心网网元组的标识、核心网网元组中核心网网元的标识和传输层地址信息这三个参数。其它均与已建立连接时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对于未建立连接的情况,由于源核心网网元已经获得目标核心网网元的传输层地址信息,此时就可以主动发起与该目标核心网网元的连接建立流程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使得核心网网元可以根据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动态建立小区归属关系,减少了人工规划,避免了资源浪费。
实施例2
参见图4A,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关系获取单元401和发送单元402;
该关系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包括:相邻小区所属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该相邻小区的全球唯一标识信息或所述相邻小区所属的TAI以及该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组的标识信息;其中,由于相邻小区的全球唯一标识与相邻小区所属第二基站及所述相邻小区所属的TAI存在对应关系,因此,相邻小区的全球唯一标识与相邻小区所属第二基站标识及所述相邻小区所属的TAI在归属对应关系信息的作用等同,可以互换。
该发送单元402,用于将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发送给该核心网网元。
进一步,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还包括:
该第二核心网网元组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的标识信息和该第二核心网网元的传输层地址信息。
参见图4B,该基站还包括:判断单元403;
该判断单元403,用于接收并识别该相邻小区的物理标识信息;
该关系获取单元401,还用于当不能识别该相邻小区的物理标识信息时,从用户设备获取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或接收该第二基站发送的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另外,当该第二基站检测到其所属的核心网网元组发生变化时,该关系获取单元401,还用于接收该第二基站上报的更新后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进一步,该发送单元402,还用于将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发送给第三核心网网元,其中,该第一核心网网元和该第三核心网网元属于第一核心网网元组。
本实施例中的基站相当于方法实施例中的eNodeB1,其具体的实施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通过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并将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发送给核心网网元,使核心网网元根据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动态建立小区归属关系,减少了人工规划,避免了资源浪费。
实施例3
参见图5A,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心网网元,包括:接收单元501和关系建立单元502,以及连接建立单元504;
该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该关系建立单元502,用于根据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建立小区归属关系。
该连接建立单元504,用于根据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主动建立与其他核心网网元的连接。
参见图5B,该核心网网元还包括:
发送单元503,用于将该关系建立单元502建立的小区归属关系发送给第三核心网网元,其中,该核心网网元和该第三核心网网元属于第一核心网网元组。
本实施例中的核心网网元相当于方法实施例中的MME1,其具体的实施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网元通过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根据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动态建立小区归属关系,减少了人工规划,避免了资源浪费。
实施例4
参见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小区归属关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基站和核心网网元;
该基站包括:
关系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包括:相邻小区所属的第二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该相邻小区的全球唯一标识信息或所述相邻小区所属的TAI以及该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组的标识信息;其中,由于相邻小区的全球唯一标识与相邻小区所属第二基站及所述相邻小区所属的TAI存在对应关系,因此,相邻小区的全球唯一标识与相邻小区所属第二基站标识及所述相邻小区所属的TAI在归属对应关系信息的作用等同,可以互换。
发送单元402,用于将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发送给该核心网网元。
该核心网网元包括:
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关系建立单元502,用于根据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建立小区归属关系。
该连接建立单元504,用于根据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主动建立与其他核心网网元的连接。
进一步,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还包括:
该第二核心网网元组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的标识信息和该第二核心网网元的传输层地址信息。
进一步,该基站还包括:判断单元403;
该判断单元403,用于接收并识别该相邻小区的物理标识信息;
该关系获取单元401,还用于当不能识别该相邻小区的物理标识信息时,从用户设备获取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或接收该第二基站发送的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另外,当该第二基站检测到其所属的核心网网元组发生变化时,该关系获取单元401,还用于接收该第二基站上报的更新后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进一步,该发送单元402,还用于将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发送给第三核心网网元,其中,该第一核心网网元和该第三核心网网元属于第一核心网网元组。
进一步,该核心网网元还包括:
发送单元503,用于将该关系建立单元502建立的小区归属关系发送给第三核心网网元,其中,该核心网网元和该第三核心网网元属于第一核心网网元组。
本实施例中的基站相当于方法实施例中的eNodeB1,本实施例中的核心网网元相当于方法实施例中的MME1,基站和核心网网元具体的实施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通过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根据该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动态建立小区归属关系,减少了人工规划,避免了资源浪费。
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其软件程序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例如:计算机中的硬盘、光盘或软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获取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包含用于建立小区归属关系的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核心网网元组中的第一核心网网元发送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包括: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组的标识、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核心网网元的传输层地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包括: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组的标识以及以下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二基站的标识、相邻小区的全球唯一标识GCI、所述相邻小区的跟踪区标识TAI;
所述相邻小区属于所述第二基站,并与属于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具有邻区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网元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核心网网元的传输层地址信息。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用户设备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核心网网元是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核心网网元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一核心网网元组中的其他核心网网元发送所述归属对应关系。
7、一种建立归属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根据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建立小区归属关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包括:第二基站所属的核心网网元组的标识、所述第二基站所属的核心网网元的标识以及所述核心网网元的传输层地址。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包括:第二基站所属的核心网网元组的标识以及以下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第二基站的标识、相邻小区的全球唯一标识GCI、所述相邻小区的跟踪区标识TAI;
所述相邻小区属于所述第二基站,并与属于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具有邻区关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站所属的核心网网元的标识以及该核心网网元的传输层地址信息。
11、如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基站所属的核心网网元的传输层地址建立与该核心网网元的连接。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归属对应关系信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归属对应关系发送给属于同一核心网网元组的其他核心网网元。
1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关系获取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关系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归属对应关系信息,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包含用于建立小区归属关系的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所属的核心网网元组中的第一核心网网元。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系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从用户设备或者第二基站接收所述归属对应关系。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基站属于所述第一核心网网元时,将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网元组中的其他核心网网元。
16、一种核心网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网元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
关系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建立小区归属关系。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核心网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网元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归属对应关系发送给与所述核心网网元属于同一个核心网网元组的其他核心网网元。
18、如权利16所述的核心网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网元还包括: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归属对应关系信息建立与其他核心网网元的连接。
19、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基站;和
如权利要求16-18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核心网网元。
CN200810170128A 2008-08-13 2008-09-28 获取信息的方法、基站、核心网网元以及系统 Pending CN1016518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0128A CN101651875A (zh) 2008-08-13 2008-09-28 获取信息的方法、基站、核心网网元以及系统
PCT/CN2009/072761 WO2010017731A1 (zh) 2008-08-13 2009-07-14 获取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0808 2008-08-13
CN200810130808.6 2008-08-13
CN200810170128A CN101651875A (zh) 2008-08-13 2008-09-28 获取信息的方法、基站、核心网网元以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1875A true CN101651875A (zh) 2010-02-17

Family

ID=41668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0128A Pending CN101651875A (zh) 2008-08-13 2008-09-28 获取信息的方法、基站、核心网网元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51875A (zh)
WO (1) WO2010017731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0930A (zh) * 2013-11-22 2014-02-12 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网络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WO2014176982A1 (zh) * 2013-08-08 2014-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及核心网网元
CN104488296A (zh) * 2012-07-19 2015-04-01 阿尔卡特朗讯 警报消息传送链中的受保护的广播
CN110036668A (zh) * 2017-08-16 2019-07-1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核心网络连接的小区指示
CN110351882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系统信息的指示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1654885A (zh) * 2020-05-27 2020-09-11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7834B (zh) * 2010-12-17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自动邻区关系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WO2019051671A1 (zh) 2017-09-13 2019-03-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anr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核心网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1158A (zh) * 2006-03-03 2007-09-0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通信路径的无线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33536A3 (de) * 1996-09-30 2000-01-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Schnurlosfunktion
CN100450206C (zh) * 2005-09-23 2009-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dma2000中基站控制器多归属方法、装置及网络
WO2007103369A2 (en) * 2006-03-07 2007-09-1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handoff in an lte gtp 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32612B (zh) * 2006-08-22 201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核心网网络实体的迁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1158A (zh) * 2006-03-03 2007-09-0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通信路径的无线通信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8296A (zh) * 2012-07-19 2015-04-01 阿尔卡特朗讯 警报消息传送链中的受保护的广播
WO2014176982A1 (zh) * 2013-08-08 2014-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及核心网网元
CN103580930A (zh) * 2013-11-22 2014-02-12 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网络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36668A (zh) * 2017-08-16 2019-07-1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核心网络连接的小区指示
CN110351882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系统信息的指示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0351882B (zh) * 2018-04-04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系统信息的指示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1654885A (zh) * 2020-05-27 2020-09-11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54885B (zh) * 2020-05-27 2023-03-24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 5g共享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17731A1 (zh) 2010-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5788B (zh) 发现无线网络问题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568196B (zh) 分配物理小区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US8548474B2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neighbor cell relation report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51875A (zh) 获取信息的方法、基站、核心网网元以及系统
CN103139854B (zh) 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RU2449499C2 (ru) Регистрация мобильного терминала в зоне перекрытия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сот первой и второй сетей
CN102308662B (zh) 在基站间建立x2连接的方法、基站和通讯系统
CN105338519A (zh) 一种支持低复杂度ue接入和寻呼的方法
KR100963184B1 (ko) 복수 개의 펨토셀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CN101674628A (zh) 路由重选的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12312401A (zh) 一种共享基站、共享基站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09086787A1 (zh) 基于长期演进系统的小区类型通知方法及系统
CN103716847A (zh) 一种通过网关建立x2的方法
CN102098711A (zh) 一种优化切换的方法与基站设备
CN101730305A (zh)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通知基站传输地址的方法
CN101400095B (zh) 切换过程中目标小区的确定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系统
CN102209365A (zh) 网络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573070A (zh) 一种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1715222A (zh) 基站接入基站控制器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69661A (zh) 一种业务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31252A (zh) 服务质量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2256237A (zh) 跟踪会话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2378145B (zh) 切换方法、接入节点和宿主站点
KR101456697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 패킷 교환 지원 노드
CN101925095B (zh) 减少小区流量跟踪消息发送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