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5139A - 通信装置、读/写器、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读/写器、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5139A
CN101645139A CN200910164021A CN200910164021A CN101645139A CN 101645139 A CN101645139 A CN 101645139A CN 200910164021 A CN200910164021 A CN 200910164021A CN 200910164021 A CN200910164021 A CN 200910164021A CN 101645139 A CN101645139 A CN 101645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
write device
card
encryption method
contact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4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5139B (zh
Inventor
竹村俊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45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5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5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51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通信装置、读/写器、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其中,该通信装置,包括:非接触通信单元,用于执行与读/写器的非接触通信;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对应于至少一种加密方法的每个逻辑系统的数据以及对于每种加密方法从读/写器传送的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以及选择单元,用于从存储单元中选择在由读/写器指定的逻辑系统相对应的加密方法中的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其中,通过选择单元选择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从非接触通信单元传送至读/写器。通过本发明,可以应用对应于加密方法的重新传送间隔。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读/写器、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包含于2008年8月5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专利申请JP 2008-202076的主题,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读/写器、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能够与读/写器进行非接触通信的非接触IC(集成电路)卡得到了广泛使用。读/写器和非接触IC卡通过使用特定频率(例如,13.56MHz)的磁场作为载波来执行通信。尤其是,通过使读/写器在载波上传送加密的载波信号,然后非接触IC卡接收载波并返回响应信号(响应)来执行通信(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279966号)。
如果由于诸如读/写器与非接触IC卡之间的距离很远而导致通信状态不稳定,则读/写器不能适当地接收对于在预定的重新传送间隔内被传送至非接触IC卡的通信命令的响应。在这种情况下,读/写器通过向非接触IC卡重新传送内容与之前刚刚传送至非接触IC卡的内容相同的通信命令来保证通信质量。为非接触IC卡中的每个通信命令设定表示重新传送间隔的参数,其中,在一个非接触IC卡中仅设定一组参数。
这种非接触IC卡由于即使被放置在钱包、IC卡夹等中仍能够通过简单地放置在读/写器上方来与读/写器进行非接触通信而非常便利。因此,非接触IC卡被应用于诸如电子货币服务、运输服务和个人认证服务的各种服务,并且非接触IC卡的广泛使用正在迅猛发展。近期,与多种服务相对应的功能趋向于安装在便携式电话所加载的非接触IC卡中。
发明内容
然而,安装在一个非接触IC卡中的多种服务有时包括需要更高安全等级的服务和需要更短处理时间的服务。因此,需要能够对应于多种加密方法的非接触IC卡。假设处理时间根据加密方法的保密等级的高和低而不同,但是由于表示可以为一个非接触IC卡设定的重新传送间隔的参数仅为一组参数,所以出现无法为每种加密方法应用最优重新传送间隔的问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以及与传统方法和装置相关的问题,并期望提供一种新颖且改进的、能够应用与加密方法相对应的重新传送间隔的通信装置、读/写器、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非接触通信单元,用于与读/写器执行非接触通信;存储单元,用于对于每种加密方法,存储对应于至少一种加密方法的每个逻辑系统的数据以及从读/写器传送的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以及选择单元,用于从存储单元中选择在与由读/写器指定的逻辑系统相对应的加密方法中的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其中,通过选择单元选择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从非接触通信单元传送至读/写器。
当由读/写器指定的逻辑系统对应于多种加密方法时,选择单元可以比较多种加密方法的每一种的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并选择对每个通信命令来说表示更长间隔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读/写器,包括:非接触通信单元,用于执行与通信装置的非接触通信;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从非接触通信单元传送至通信装置的/包含逻辑系统的指定信息的包;以及通信控制单元,用于基于基于关于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来执行向通信装置的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控制,其中,每个通信命令根据与由所述包指定的逻辑系统相对应的加密方法而不同并包含在根据所述包而从通信装置传送的响应包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读/写器;以及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第一非接触通信单元,用于执行与读/写器的非接触通信;存储单元,用于对于每种加密方法,存储对应于至少一种加密方法的每个逻辑系统的数据以及从读/写器传送的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以及选择单元,用于从存储单元中选择在与由读/写器指定的逻辑系统相对应的加密方法中的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通过选择单元选择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从第一非接触通信单元传送至读/写器。
更具体地,读/写器包括:第二非接触通信单元,用于与通信装置执行非接触通信;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从第二非接触通信单元传送至通信装置的、包含逻辑系统的指定信息的包;以及通信控制单元,用于基于关于根据所述包而从通信装置传送的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来执行向通信装置的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非接触通信从读/写器指定任意的逻辑系统;从存储介质中选择在与由读/写器指定的逻辑系统相对应的加密方法中的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其中,存储介质用于对于每种加密方法存储对应于至少一种加密方法的每个逻辑系统的数据以及从读/写器传送的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以及通过非接触通信将所选择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传送至读/写器。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对应于加密方法的重新传送间隔。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了在读/写器与非接触IC卡之间执行的通信流程的序列图;
图3是示出了通过读/写器进行的重新传送控制流程的序列图;
图4是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非接触IC卡的存储器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非接触IC卡的操作的具体实例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了便携式电话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出了非接触IC卡和读/写器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8是示出了存储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了存储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了Polling(轮询)包的结构实例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了响应包的结构实例的说明图;
图12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的操作的说明图;以及
图13是示出了非接触IC卡的详细操作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来表示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并省略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
将暗以下项目顺序来描述“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1]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
[2]本实施例的背景
[3]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和非接触IC卡的结构
[4]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
[5]结论
[1]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
首先,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8的整体结构。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8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8包括读/写器10、PC(个人计算机)12和便携式电话20。
读/写器10(数据读取和写入设备)执行与配置在便携式电话20中的非接触IC卡22的非接触通信。例如,当便携式电话20的非接触IC卡22接近时,读/写器10可基于来自PC 12的指令将数据写入非接触IC卡22或从非接触IC卡22读出数据。
配置在便携式电话20中的非接触IC卡22(通信装置)包括:天线(250),用于与薄卡外封装中的读/写器10进行非接触通信;以及IC芯片,加载有IC,用于执行预定的计算处理。IC芯片可具有抗篡改性能,使得数据(诸如电子货币)在数据的更改成为问题处的写入、更新等可以被安全执行。根据本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22不限于将天线和IC芯片配备作为独立实体的结构,而是可以具有安装在IC芯片上的天线或者可以具有作为集成封装的天线和IC芯片。
配置在非接触IC卡22中的天线可通过包括具有预定电感的线圈和具有预定静电容量的电容器来构成共振电路。当从读/写器10传送的预定频率的磁场(下文称作“载波”)通过天线时,非接触IC卡22解调由电磁感应生成的感应电压的交流(AC)分量。根据这种结构,非接触IC卡22能够检索从读/写器10传送的数据,并能够通过从感应电压的直流(DC)分量获得功率而被驱动。
非接触IC卡22可通过执行负载调制并生成关于来自天线的载波的抗磁场来作出响应。读/写器10可检测通过负载调制发生的、从读/写器10所见的非接触IC卡22的阻抗变化作为来自非接触IC卡22的响应信号。
如上所述,读/写器10和非接触IC卡可通过使用载波来进行非接触通信。因此,通过简单地使用户将非接触IC卡22放置在读/写器10上方来执行读/写器10与非接触IC卡22之间的通信(例如,执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非接触IC卡22由于不需要相对于读/写器10插入或拔出而易于使用,可以快速地传送和接收数据,由于其难以被改变或伪造而具有高安全性,并且由于卡本身可通过重写数据被多次再使用而非常便利。
因此,使用非接触IC卡的服务的提供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使用,并且提供各种类型服务的IC卡系统也正在运转。使用非接触IC卡22的IC卡系统包括电子货币系统、交通检票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电子结算系统、允许进入建筑物或房间、PC登录等的安全系统等。换句话说,非接触IC卡22起到(1)~(6)中所描述的各种类型的卡的功能。
(1)存储有诸如电子货币、点和联票的电子值(货币或具有与货币相一致的值的数据)的电子货币卡;
(2)存储有诸如火车、汽车和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输的定期票或预定票以及预付运输费用的数据的交通卡;
(3)用作诸如用于ID核查、开始和结束工作的管理以及当进出建筑物的密钥的员工ID卡和学生ID卡的ID的个人认证卡;
(4)各种类型的店铺和机构的会员卡、点卡或联票卡;
(5)存储有电影院、音乐会场、运动场和娱乐场所的电子票数据的电子票卡;
(6)用于互联网购物、电影图像/音乐内容的销售以及诸如买卖包括股票和债券的金融产品及存款的电子商务中的电子结算卡。
图1仅示出了便携式电话20作为其上加载有非接触IC卡22的设备的实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该实例。例如,非接触IC卡22可以被加载到诸如PC、家庭视频处理设备(DVD记录机、录像带记录机等)、便携式电话、PHS(个人手提电话系统)、便携式音乐再生设备、便携式视频处理设备、PDA(个人数字助理)、家庭游戏机、便携式游戏机和家用电器的任意信息处理设备中。此外,非接触IC卡22可以被单独使用而无需被加载到信息处理设备中。
上面已经描述了用于通过磁场执行通信的非接触IC卡22作为通信装置的一个实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该实例。例如,通信装置可以具有通过磁场耦合执行一对一近距离通信的功能。
下面,将参照图2和图3来描述读/写器10与非接触IC卡22之间所执行的通信流程。
图2是示出了在读/写器10与非接触IC卡22之间所执行的通信流程的序列图。如图2所示,读/写器10首先执行捕获非接触IC卡22的命令(轮询(Polling))。通过来自读/写器10的载波来提供电源的非接触IC卡22接收Polling,并且当符合响应条件时返回响应包(S30)。
随后,读/写器10执行获取用于执行关于非接触IC卡22的后续加密通信的密钥的版本信息的命令(Get Key Version)。非接触IC卡22根据特定参数返回包括密钥版本信息的响应(S32)。
然后,读/写器10和非接触IC卡22执行相互认证(S34、S36)。如果正常地执行相互认证,则可以进行后续的加密通信。例如,读/写器10读出存储在非接触IC卡22中的数据(S38),以及将数据写入非接触IC卡22(S40)。在读/写器10与非接触IC卡22之间传送和接收的数据被加密。
如果由于诸如读/写器10与非接触IC卡22之间的距离远而导致通信状态不稳定,则读/写器10不能正常接收对在预定的重新传送间隔内被传送至非接触IC卡22的通信命令的响应。在这种情况下,读/写器10通过向非接触IC卡22重新传送内容与之前刚刚传送至非接触IC卡22的内容相同的通信命令来保证通信质量。下面,将参照图3具体描述通过读/写器进行的重新传送控制。
图3示出了通过读/写器10进行的重新传送控制的流程的序列图。如图3所示,读/写器10首先将特定通信命令传送至非接触IC卡22(S42)。当接收到通信命令时,非接触IC卡22随后传送对通信命令的响应包(S44)。然而,如果如图3所示,从先前通信命令的传送开始过去了重新传送间隔而读/写器没有正常接收到响应包,则读/写器10将通信命令重新传送至非接触IC卡22(S46)。
当接收到通信命令时,非接触IC卡22传送关于通信命令的响应包(S48)。但是,如果从先前的通信命令的传送开始再次经过重新传送间隔而读写器没有正常接收到响应包,则读/写器10将通信命令重新传送至非接触IC卡22(S50)。当接收到通信命令时,非接触IC卡22传送对通信命令的响应包(S52)。通过这种重新传送控制来保证读/写器10和非接触IC卡22之间的通信质量。
[2]本实施例的背景
在通过实例使用关于本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描述重新传送间隔之后,将描述本实施例的背景。
图4是示出了关于本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的存储器64的结构的说明图。如图4所示,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非接触IC卡的存储器64被逻辑划分为多个区。具体地,存储器64包括IC公共存储区、逻辑卡1、逻辑卡2和逻辑卡3。
每个逻辑卡都以实例方式起到在上面的(1)~(6)中所述的至少一个卡中的功能。例如,逻辑卡1起到交通卡的功能,其中,对应于定期票的数据被作为用户数据存储在逻辑卡1中。
为每个逻辑卡设定系统码。例如,为逻辑卡1设定系统码“0x1234”,为逻辑卡2设定系统码“0x5678”,以及为逻辑卡3设定系统码“0x9ABC”。此外,如图4所示,逻辑卡1、逻辑卡2和逻辑卡3仅对应于一种加密方法1。
加密方法1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被存储在IC公共存储区中。每个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都是用于指定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的参数。例如,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为用于指定图2所示的Get Key Version(S32)的重新传送间隔的参数,而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5为用于指定写入(S40)的重新传送间隔的参数。
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非接触IC卡通过使其包括在响应来自读/写器10的Polling的响应包中来传送加密方法1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结果,读/写器10能够指定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下面,将参照图5来描述在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非接触IC卡传送包含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的响应包以前的具体实例。
图5是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非接触IC卡的操作的特定实例的说明图。如图5所示,当读/写器10传送包含系统码“0x1234”的Polling包时,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非接触IC卡60指定与通过系统码“0x1234”设定的逻辑卡1相对应的加密方法1。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非接触IC卡从IC公共存储区中提取出所指定加密方法1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并传送包含加密方法1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的响应包。
当读/写器10传送包含系统码“0x5678”的Polling包时,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非接触IC卡60指定与通过系统码“0x5678”设定的逻辑卡2相对应的加密方法1。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非接触IC卡从IC公共存储区中提取出所指定加密方法1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 1~P6,并传送包含加密方法1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的响应包。
类似地,当读/写器10传送包含系统码“0x9ABC”的Polling包时,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非接触IC卡60指定与通过系统码“0x9ABC”设定的逻辑卡3相对应的加密方法1。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非接触IC卡从IC公共存储区中提取出所指定加密方法1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并传送包含加密方法1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的响应包。
因此,仅有一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被存储在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非接触IC卡60中。因此,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非接触IC卡60传送包含相同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的响应包,而不管读/写器10指定了哪个系统码。
一个非接触IC卡有时安装有用于提供多种服务(诸如要求更高安全等级的服务和要求更短处理时间的服务)的功能。因此,期望可对应于多种加密方法的非接触IC卡。尽管可以假设处理时间根据加密方法的安全等级的高低而不同,但由于对一个非接触IC卡仅能设定一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所以不能为每种加密方法应用最优的重新传送间隔。
鉴于这种情况,设计了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20和非接触IC卡22。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20和非接触IC卡22,可以应用对应于加密方法的重新传送间隔。下面,将参照图6~图13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20和非接触IC卡22。
[3]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和非接触IC卡的结构
首先,将参照图6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20的硬件结构。
图6是示出了便携式电话2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便携式电话20包括CPU(中央处理器)201、ROM(只读存储器)20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203、主机总线204、桥接器(bridge)205、外部总线206、接口207、输入设备208、输出设备210、存储设备(HDD)211、驱动器212、通信设备215和非接触IC卡22。
CPU 201起到计算处理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功能,并根据各种类型的程序来控制便携式电话20的整体操作。CPU 201可以是微处理器。ROM 202存储CPU 201所使用的程序、计算参数等。RAM 203临时存储在CPU 201的运行过程中所使用的程序、在这种运行过程中适当改变的参数等。通过由CPU总线等构成的主机总线204来使这些组件互连。
主机总线204以桥接器205的方式连接至诸如PCI(外部组件互连/接口)总线的外部总线206。主机总线204、桥接器205和外部总线206不能单独构成,并且其功能能够被安装在一条总线中。
通过用于使用户输入信息的输入装置(诸如鼠标、键盘、触摸面板、按钮、麦克风、开关和控制杆)和用于基于用户的输入生成输入信号并将信号输出至CPU 201的输入控制电路来构成输入设备208。便携式电话20的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输入设备208来输入各种类型的数据或指示对便携式电话20进行处理操作。
输出设备210由诸如CRT(阴极射线管)显示设备、液晶显示器(LCD)设备、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设备和灯的显示设备以及诸如扬声器和耳机的音频输出设备构成。例如,输出设备210输出所再生的内容。具体地,显示设备以文本或图像形式来显示诸如再生视频数据的各种类型的信息。音频输出设备将再生的音频数据等转换成音频并将其输出。
存储设备211是被配置为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20的存储单元的实例的、用于存储数据的设备。存储设备211可包括存储介质、用于在存储介质上记录数据的记录设备、用于从存储介质读出数据的读出设备、用于删除记录在存储介质上的数据的删除设备等。存储设备211由HDD(硬盘驱动器)等构成。存储设备211驱动硬盘,并存储将由CPU 201执行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数据。
驱动器212是存储介质读/写器,并被内置或外部安装至便携式电话20。驱动器212读出记录在所加载的可移动记录介质24(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上的信息,并将信息输出至RAM 203。
通信设备215是由用于连接至通信网络12的通信设备等构成的通信接口。通信设备215可以是响应通信装置的无线LAN(局域网)、响应通信装置的无线USB或用于执行有线通信的有线通信设备。
非接触IC卡22包括记录有用户数据的存储器(220)和用于执行与读/写器10的非接触通信的天线(250)。下面,将参照图7~图11来具体描述非接触IC卡22和读/写器10的结构。
图7是示出了非接触IC卡22和读/写器10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如图7所示,读/写器10包括通信控制单元110、存储器120、加密处理单元130、信号处理单元140和天线150。非接触IC卡22包括通信控制单元218、存储器220、加密处理单元230、信号处理单元240和天线250。
读/写器10的通信控制单元110包括配备有各种类型的处理器、ROM、RAM等的IC芯片,并控制读/写器10的整体操作。具体地,读/写器10的通信控制单元110基于来自PC 12的输入来生成通信命令(生成单元),分析通过加密处理单元130解密的包,并执行与非接触IC卡22的相互认证。
加密处理单元130加密从通信控制单元110输入的通信命令(例如,Write:写入命令),或解密通过信号处理单元140解调的包。加密处理单元130可以对应于诸如DES(数据加密标准)和AES(高级加密标准)的多种类型的加密方法。
信号处理单元140调制从通信控制单元110或加密处理单元130输入的通信命令,或解调通过天线150接收的包。例如,信号处理单元140可对应于ASK(幅移键控)。天线150具有用作用于利用非接触通信传送通过信号处理单元140调制的通信命令并接收从非接触IC卡22传送的包的非接触通信单元的功能。
非接触IC卡22的通信控制单元218包括配备有各种类型的处理器、ROM、RAM等的IC芯片,并控制非接触IC卡22的整体操作。具体地,非接触IC卡22的通信控制单元218分析来自读/写器10的通信命令,生成响应通信命令的响应包,并执行与读/写器10的相互认证。
加密处理单元230包括第一加密处理单元232和第二加密处理单元234。第二加密处理单元234对应于具有比第一加密处理单元232所对应的加密方法1更高安全等级(保密性)的加密方法2。例如,加密方法1可以为DES,而加密方法2可以为AES。这样的第一加密处理单元232或第二加密处理单元234对通过信号处理单元240解调的通信命令进行解密,或加密由通信控制单元218生成的包。
信号处理单元240调制从通信控制单元218或加密处理单元230输入的各种类型的包,或解调通过天线250接收的通信命令。例如,信号处理单元240可以对应于ASK。天线250具有用作用于利用非接触通信传送通过信号处理单元240调制的各种类型的包或接收从读/写器10传送的通信命令的非接触通信单元的功能。
存储器220具有存储用于对应于至少一种加密方法的每个逻辑系统的用户数据和用于指定从读/写器10传送的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重新传送间隔信息)的存储单元的功能。将参照图8和图9来描述存储器220的结构。
图8和图9是示出了存储器220的结构的说明图。如图8所示,存储器220被逻辑划分为多个区。具体地,存储器220包括IC公共存储区以及用作逻辑系统的逻辑卡1、逻辑卡2和逻辑卡3。
每个逻辑卡起到在“[1]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1)~(6)中所述的至少一个卡的功能。例如,逻辑卡1具有交通卡的功能,其中,在逻辑卡1中存储有对应于定期票的数据作为用户数据。
为每个逻辑卡设定系统码。例如,为逻辑卡1设定系统码“0x1234”,为逻辑卡2设定系统码“0x5678”,以及为逻辑卡3设定系统码“0x9ABC”。此外,如图8所示,逻辑卡1对应于加密方法1,逻辑卡2对应于加密方法2,而逻辑卡3对应于加密方法1和加密方法2。
如图9所示,对应于加密方法1和加密方法2两者的逻辑卡3包括加密方法1部和加密方法2部。每个部都被划分成多个区,其中,与每个区中处于更低等级的服务码相对应地配置用户数据。读/写器10可通过特定服务码来执行特定服务数据的读出或特定服务数据的写入。仅对应于加密方法1的逻辑卡1只包括加密方法1部,以及仅对应于加密方法2的逻辑卡2只包括加密方法2部。
此外,如图8所示,在IC公共存储区中存储了加密方法1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和加密方法2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每个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都是用于指定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的参数。具体地,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可以是用于指定下述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的参数。
P1和P2:具有不同重新传送间隔的任意通信命令
P3:相互认证命令(Authentication 1、2)
P4:读出命令(Read)
P5:写入命令(Write)
P6:未定义
现在,将参照图10和图11来描述在Polling时从读/写器10传送的Polling包以及响应于Polling包从非接触IC卡22传送的响应包的结构实例。
图10是示出了Polling包的结构实例的说明图。如图10所示,Polling包包括命令码、系统码、选项和时隙值。命令码是表示相关命令为Polling的码。系统码是指定非接触IC卡22的一个逻辑卡的指定信息。按需添加选项,并且时隙值是与来自非接触IC卡22的响应包的传送定时相关的信息。
非接触IC卡22的通信控制单元218具有用作用于分析Polling包并选择与由系统码指定的逻辑卡相对应的加密方法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的选择单元的功能。具体地,当指定仅对应于加密方法1的逻辑卡1时,通信控制单元218选择加密方法1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当指定仅对应于加密方法2的逻辑卡2时,通信控制单元218选择加密方法2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
当指定对应于加密方法1和加密方法2的逻辑卡3时,通信控制单元218将加密方法1的每个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和加密方法2的每个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进行比较。随后,通信控制单元218选择对每个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来说较长的重新传送间隔的参数。
例如,通信控制单元218将加密方法1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和加密方法2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进行比较,并选择具有较长的指定重新传送间隔的参数。类似地,通信控制单元218还执行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2~P6的选择。
通信控制单元218生成包含所选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 1~P6的响应包,并且天线250传送相关的响应包。如图11所示,响应包包含响应码、厂商码(厂商信息)、固有ID(制造信息)、IC码(芯片类型识别信息)、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以及选项数据。
接收相关响应包的读/写器10基于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来指定重新传送间隔,并基于所指定的重新传送间隔来执行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控制。
[4]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
上面已经描述了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20和非接触IC卡22的结构。现在,将参照图12和图13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20和非接触IC卡22的操作。
图12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22的操作的说明图。如图12所示,当读/写器10传送包含系统码“0x1234”的Polling包时,根据本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22指定对应于通过系统码“0x1234”设定的逻辑卡1的加密方法1。根据本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22从IC公共存储区中选择所指定加密方法1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并传送包含加密方法1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的响应包。
当读/写器10传送包含系统码“0x5678”的Polling包时,根据本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22指定对应于通过系统码“0x5678”设定的逻辑卡2的加密方法2。根据本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22从IC公共存储区中选择所指定加密方法2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并传送包含加密方法2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的响应包。
当读/写器10传送包含系统码“0x9ABC”的Polling包时,根据本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22指定对应于通过系统码“0x9AB”设定的逻辑卡3的加密方法1和2。非接触IC卡22将加密方法1的每个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和加密方法2的每个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进行比较,并选择对于每个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来说具有最长的指定重新传送间隔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然后,非接触IC卡22生成包含所选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的响应包,并将响应包传送至读/写器10。
图13是示出了非接触IC卡22的详细操作流程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当接收到Polling包(S304)时,非接触IC卡22的通信控制单元218基于在Polling包中所述的系统码来指定特定逻辑卡(S308)。然后,通信控制单元218指定特定逻辑卡所对应的加密方法。
如果所指定的加密方法为一种类型(S316),则通信控制单元218选择所指定加密方法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S320)。如果所指定的加密方法为两种类型(S316),则通信控制单元218将每种加密方法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进行比较,并选择每个最大的响应时间参数P1~P6(S324)。通信控制单元218为两种以上类型的加密方法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中的每个参数P1~P6选择最长的指定重新传送间隔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
当选择了所有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S328)时,通信控制单元218确认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S332)。此后,通信控制单元218生成包含在S320中选择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或在S332中确认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的响应包,并且将其传送至读/写器10(S336)。
[5]结论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22存储与多种加密方法相对应并为多种加密方法的每一种指定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22,可以以任意的通信方法来优化读/写器10中的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
例如,根据本实施例的非接触IC卡22,在处理时间的缩短比较重要的铁路检票过程中应用短的重新传送间隔,而当高级安全等级比较重要并假设加密处理时间变得很长时,可以应用较长的重新传送间隔。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有多种修改、组合、再组合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或等同物的范围之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非接触IC卡22对应于两种类型的加密方法的实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该实例。除加密方法1和加密方法2之外,非接触IC卡22可以对应于诸如加密方法3和加密方法4的多种加密方法。在这种情况下,非接触IC卡22可以存储对应加密方法数目的一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描述了提供6种最大响应时间参数的实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该实例,而是可以准备任意类型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描述了作为当指定逻辑卡对应于多种加密方法时为多种加密方法的最大响应时间参数P1~P6的每个参数P1~P6选择最长的指定重新传送间隔的参数P1~P6的实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非接触IC卡22可以为每个参数选择最短的指定重新传送间隔的参数。
可以不以根据在序列图或流程图中描述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来处理本说明书的读/写器10和非接触IC卡22的处理中的每个步骤。例如,读/写器10和非接触IC卡22的处理中的每个步骤可以包括并行或单独执行的处理(例如,并行处理或目标处理)。
可以创建用于使诸如并入读/写器10和非接触IC卡22中的CPU、ROM和RAM的硬件执行与读/写器10和非接触IC卡22的每个结构类似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可以提供存储有这种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可以通过以硬件构成图7的功能框图所示各个功能块的硬件来实现一系列的处理。

Claims (5)

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非接触通信单元,用于执行与读/写器的非接触通信;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对应于至少一种加密方法的每个逻辑系统的数据、以及从所述读/写器传送的对于每种加密方法的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以及
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在与由所述读/写器指定的所述逻辑系统相对应的加密方法中的所述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其中
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重新传送间隔信息从所述非接触通信单元传送至所述读/写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当由所述读/写器指定的逻辑系统对应于多种加密方法时,所述选择单元比较所述多种加密方法中每一种的所述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并选择对每个通信命令来说表示更长间隔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
3.一种读/写器,包括:
非接触通信单元,用于执行与通信装置的非接触通信;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从所述非接触通信单元传送至所述通信装置的包含逻辑系统的指定信息的包;以及
通信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来执行向所述通信装置的所述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控制,其中,所述每个通信命令根据与由所述包指定的逻辑系统相对应的加密方法而不同,并包含在根据所述包而从所述通信装置传送的响应包中。
4.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读/写器;以及
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非接触通信单元,用于执行与所述读/写器的非接触通信,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对应于至少一种加密方法的每个逻辑系统的数据、以及从所述读/写器传送的对于每种加密方法的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以及
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在与由所述读/写器指定的所述逻辑系统相对应的加密方法中的所述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
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重新传送间隔信息从所述第一非接触通信单元传送至所述读/写器,其中,
所述读/写器包括:
第二非接触通信单元,用于执行与所述通信装置的非接触通信;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从所述第二非接触通信单元传送至所述通信装置的、包含所述逻辑系统的指定信息的包;以及
通信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根据所述包而从所述通信装置传送的每个通信命令的所述重新传送间隔信息来执行向所述通信装置的所述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控制。
5.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读/写器通过非接触通信来指定任意的逻辑系统;
从存储介质中选择在与由所述读/写器指定的逻辑系统相对应的加密方法中的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其中,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对应于至少一种加密方法的每个逻辑系统的数据以及从所述读/写器传送的对于每种加密方法的所述每个通信命令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以及
通过非接触通信将所选择的重新传送间隔信息传送至所述读/写器。
CN2009101640216A 2008-08-05 2009-08-04 通信装置、读/写器、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51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02076 2008-08-05
JP2008202076 2008-08-05
JP2008202076A JP4553041B2 (ja) 2008-08-05 2008-08-05 通信装置、リーダ/ライタ、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5139A true CN101645139A (zh) 2010-02-10
CN101645139B CN101645139B (zh) 2012-06-27

Family

ID=41652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402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5139B (zh) 2008-08-05 2009-08-04 通信装置、读/写器、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59946B2 (zh)
JP (1) JP4553041B2 (zh)
CN (1) CN1016451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0251B2 (ja) 2011-06-08 2016-03-2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通信方法
JP5882637B2 (ja) * 2011-08-26 2016-03-09 Jr東日本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シンクライアント型の読書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18090B2 (ja) * 2012-12-07 2017-04-19 Jr東日本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リーダーライター装置
TWI572218B (zh) * 2014-07-17 2017-02-21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近場通訊(nfc)之電子裝置、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JP6224862B1 (ja) * 2017-06-08 2017-11-01 株式会社eNFC 接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2978A (ja) * 1998-03-31 1999-10-15 Hanyou Denshi Joushaken Gijutsu Kenkyu Kumiai 無線カー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方法
JP3848994B2 (ja) * 2001-12-26 2006-11-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Icカードシステム,カードリーダ及びicカード並びにicカードシステムの通信制御方法
JP2003196160A (ja) * 2001-12-28 2003-07-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Icカードおよびicカードの記録情報管理方法
JP4072503B2 (ja) * 2004-02-04 2008-04-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補助演算用コプロセッサ内蔵型icカード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337051B2 (ja) * 2005-01-31 2009-09-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807978B2 (ja) * 2005-07-29 2011-11-02 フェリカ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4698323B2 (ja) * 2005-08-02 2011-06-08 フェリカ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407662B2 (ja) 2006-04-05 2010-02-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調停方法
JP4816247B2 (ja) * 2006-05-23 2011-11-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リーダライタ及びその通信タイムアウト時間の決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53041B2 (ja) 2010-09-29
CN101645139B (zh) 2012-06-27
JP2010041405A (ja) 2010-02-18
US8259946B2 (en) 2012-09-04
US20100034387A1 (en) 201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32409B1 (e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tem,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3150813B (zh) 近场通信设备
CN1863049B (zh) 无线通信系统,读/写器装置,密钥管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KR101632465B1 (ko) 무선 주파수 신호의 증폭
US7996326B2 (en) Financial card system, communications device, authentication terminal,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2404025B (zh) 一种终端和处理支付业务的方法
US107835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personalizing identification token
US20100029202A1 (en) Performing contactless applications in battery off mode
CN103001671A (zh) 在电池关闭模式下提供nfc安全应用支持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45139B (zh) 通信装置、读/写器、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N103714295B (zh) 一种金融集成电路卡个人化数据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JP2013526734A (ja) Nfcコントローラを用いた通信の管理方法
CN105354518B (zh)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软激励电磁近场互感的虚拟芯片卡系统
CN101320435A (zh) 信息处理系统、控制信息处理装置和程序
CN101490700A (zh) 智能卡终端侧数据和管理框架
CN103295345A (zh) 一种pos机系统及pos机服务器
CN104022768A (zh) 一种无源磁感按键装置
CN101101633A (zh) 一种电子标签扫描方法及系统
CN202422149U (zh) 一种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签字认证装置
Sabella NFC for Dummies
CN1925491B (zh) 信息处理系统、客户机、服务器、信息处理方法
CN101383014B (zh) 信息处理系统和装置、读/写器、访问控制管理方法
US20080263127A1 (en)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erver, distribution serve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ethod
CN204926283U (zh) 智能卡与支付终端集成装置
JP2010045440A (ja) 通信装置、リーダ/ライタ、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7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