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0892B - 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 Google Patents

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0892B
CN101640892B CN2009100914488A CN200910091448A CN101640892B CN 101640892 B CN101640892 B CN 101640892B CN 2009100914488 A CN2009100914488 A CN 2009100914488A CN 200910091448 A CN200910091448 A CN 200910091448A CN 101640892 B CN101640892 B CN 101640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unit
wireless network
bss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14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0892A (zh
Inventor
汪昊
莫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914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40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40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0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0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0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该方法包括:一个无线接入点(AP)与一个以上的无线控制器(AC)分别建立隧道连接;AP为每一条隧道独立下载并维护一套AP配置;为每一条隧道组建对应的基础服务设置(BSS),并通过BSS提供无线网络服务;AP接收到无线终端的上行数据时,根据无线终端的BSS ID确定转发隧道,将上行数据通过所述确定的转发隧道发给对应的AC。该方法及无线接入点使一个AP能够与多个AC建立连接,避免多个运营商在同一区域内重复部署AP而导致的网络性能下降。

Description

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背景技术
现有WLAN、WIFI等无线网络的组网中,一般通过无线接入点(AP)和无线接入控制器(AC)实现。在这种AC+AP的组网模式中,AP只负责信号的接收与发送,而AC则负责客户端身份认证、安全策略管理等功能。其中,AP启动后需要通过AC自动发现找到可接入的AC,并与其中一个AC建立连接,从该AC中下载所需的AP配置后才能提供无线接入服务,而不能单独提供服务。AC与AP间可以通过轻型接入点协议(LWAPP)或无线接入点控制与供应(CAPWAP,Controlling and Provisioning of WirelessAccess Point)协议等建立连接并通信。
图1为典型无线网络组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AP通过有线方式与AC相连(单实线),AC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因特网,AP通过无线方式(双曲线)与无线终端通信,以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目前,很多地区都有运营商部署的无线网络来提供无线网络服务,尤其在一些热点地区,比如机场、体育馆等等,可能会有多家运营商都想进驻并提供无线网络服务,但是现有技术中,一个AP只能和一个AC建立连接,如果多家运营商都想在同一个区域提供无线网络服务,则必须独立部署各自的AP和AC设备。
图2为按照现有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多家运营商在同一区域中部署无线网络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区域A中,分别有三家运营商部署的无线网络,每家运营商在该区域部署两台AP(分别用三角形、圆形和长方形空心块表示),并分别与自家的AC(分别用三角形、圆形和长方形实心块表示)相连。在图2中可以看到,在区域A中有多个运营商的多组AP提供服务,各个运营商通过各自的AC对其部署的AP进行控制。但由于无线信道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同一区域的AP过多,则信号相互干扰、错包或丢包的现象将非常严重,导致网络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网络部署方法,使一个AP能够与多个AC建立连接,避免多个运营商在同一区域内重复部署AP而导致的网络性能下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点,能够与多个AC建立连接,避免多个运营商在同一区域内重复部署AP而导致的网络性能下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线网络部署方法,该方法包括:
一个AP与一个以上的AC分别建立隧道连接;
AP为每一条隧道独立下载并维护一套AP配置;为每一条隧道组建对应的基础服务集BSS,并通过BSS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AP接收到无线终端的上行数据时,根据无线终端的BSS ID确定转发隧道,将上行数据通过所述确定的转发隧道发给对应的AC。
一种无线接入点,该接入点包括:
隧道建立模块,用于与一个以上的AC分别建立隧道连接;
服务提供模块,与所述隧道建立模块相连,用于为每一条隧道独立下载并维护一套AP配置;并为每一条隧道组建对应的BSS,通过BSS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数据转发模块,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根据无线终端的BSS ID确定转发隧道,将上行数据通过所述转发隧道发给对应的AC。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的这种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及无线接入点,通过使AP与多个AC建立隧道连接,并通过BSS、隧道索引等对隧道和AC进行区分,保证了各隧道之间独立运行,互不干扰地提供多套BSS服务,实现了AP的共享,使多家运营商进入同一个热点区域时,只需部署一套共享的AP,无需再重复独立部署多套AP,因此也就不会存在多套AP的信号冲突问题,使网络性能不再受到信号干扰影响。另外,通过本发明的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运营商可以将AP的部署策略由原来的按运营商分配,改变为按区域分配,由区域特点决定应该部署多少AP,如何来部署AP,从而实现AP的最优部署,减少所需部署的AP数量,降低无线网络的部署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典型无线网络组网示意图;
图2为按照现有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多家运营商在区域A中部署无线网络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发明实例的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多家运营商在同一区域中部署无线网络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网络部署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接入点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隧道建立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提供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主要是允许AP与多个AC分别建立隧道连接,从而使AP可以被多个AC所共享,在AP内部通过唯一标识区分所建立的隧道,例如用隧道所连接的AC的IP地址或MAC地址等作为隧道索引以区别不同隧道;同时为每一条隧道独立下载并维护一套AP配置;为每一条隧道组建一个对应的BSS,通过BSS提供无线网络服务。其中BSS是一种特殊的Ad-hoc LAN的应用,一群计算机设定相同的BSS ID,即可组成一个群组,这个群组内的设备可以互相通信,不同群组之间互相不可通信。实际上,在本发明中,AP建立的每一条隧道都相当于一个独立的虚拟AP,每个虚拟AP对应一个不同的运营商,运营商可以通过自家的AC对虚拟的AP独立进行控制,互不干扰,而无线终端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BSS接入不同运营商的无线网络,当AP接收到无线终端的上行数据时,可以根据无线终端的BSS ID确定数据是要转发给哪个运营商,从而选择相应的转发隧道,将上行数据通过确定的转发隧道发给对应的AC,而下发数据时则与现有技术相同。
图3为按照本发明实例的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多家运营商在同一区域中部署无线网络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分别有三家运营商部署的无线网络,区域A中只有两个共享的AP(以长方形空心块表示),每家运营商自家的AC(分别用三角形、圆形和长方形实心块表示)均同时与两个共享AP相连,其中AP与AC之间采用CAPWAP或LWAPP建立隧道连接。
上述部署的具体实现方法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网络部署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一个AP与一个以上的AC分别建立隧道连接。
AP在建立连接时可以按照现有AC自动发现机制与AC建立连接,在AP与第一个AC建立隧道连接后,如果发现还有其他AC,则再与其他AC建立隧道连接时,可以在建立隧道连接的过程中进一步检测其他AC的软件版本与第一个建立隧道连接的AC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允许建立隧道连接,否则拒绝建立隧道连接。不同软件版本的AC所存在差异有可能会造成对AP的控制混乱,或者有不兼容的情况发生,所以在AP端强制与其建立隧道连接的AC的软件版本相同可以减少出现组网问题的几率,增强组网的稳定性。
另外,在实际应用时,共享AP总共可以连接的AC数量即隧道数受其硬件配置限制,因此在进行自动发现时可以设置一个隧道数目的最大值限制,当前已经连接AC的隧道设为已占用的状态,剩余的隧道设为空闲状态。在已建立的隧道连接没有到达最大值时,至少启动一个空闲隧道的自动发现机制。
步骤402,AP为每一条隧道独立下载并维护一套AP配置;为每一条隧道组建对应的BSS,并通过BSS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在隧道连接建立后,AP为每条隧道各自独立地从与其连接的AC中下载并维护一套配置以提供无线网络服务。在下载和维护AP配置时,可以将配置分为全局配置和隧道配置两大类,凡是可以影响运营商业务,如无线网络服务WLAN等相关的配置就属于隧道配置,可以由各运营商AC各自独立自行下发,反之,不影响运营商业务的配置则为全局配置如AP的无线电(RADIO)配置等,可以由任意AC下发,以最近一次下发的配置作为有效配置,或者仅允许AP连接的第一个AC修改并下发该配置。
由于每一条隧道相当于一个独立的AP,因此为与不同的隧道连接的AC分别设置不同的BSS ID,从而可以为每一条隧道组建一个BSS,不同的隧道对应不同的BSS,各个隧道连接可以通过BSS为单位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步骤403,AP接收到无线终端的上行数据时,根据无线终端的BSS ID确定转发隧道,将上行数据通过所述确定的转发隧道发给对应的AC。
AP隧道建立完成且下载好配置可以提供无线网络服务后,AP上已绑定多组运营商的服务,无线终端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BSS接入不同运营商,由于连接了多个AC,因此AP需要对接收到的无线终端的上行数据进行判断,确定应发给哪一个运营商的AC,具体可以根据BSS ID来确定唯一的隧道ID即目的AC的IP地址或其他唯一标识AC的标识,从而将数据转发给相应的AC,下行数据则按照现有方法转发,无需变化。
另外,对于隧道的维护,如隧道保活和无线终端上线通知等,在本发明中具体的实现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相似,由各自隧道独立进行隧道的保活,互不干扰,而对于无线终端的上线通知功能,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步骤103中确定目的AC的方法确定无线终端上线通知报文发送给哪一个AC,其他过程与现有无线终端的上线通知过程相同。
再举个具体的例子,以在某体育馆部署无线网络为例,目前已有运营商A在体育馆部署了一套AP,这些AP的信号已经覆盖了整个体育馆,现在运营商B也想进入该体育馆提供WLAN业务,按照本发明的方法,首先将所有AP配置为共享AP,运营商B的AC软件版本需要与运营商A保持一致,在运营商B的AC上建立AP模版,并根据自身业务进行AP的配置。运营商B的AC启动后,将收到AP的自动发现请求,经过发现、连接,配置下发等一系列过程后,AP上线。AP上为运营商B专门建立一个隧道,并进行隧道维护(比如发保活报文,配置更新,无线终端上线通知AC等等)。此时,AP上已绑定了两个运营商的服务模版,向体育馆内的用户提供两套BSS。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运营商选择对应的BSS。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接入点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接入点包括:
隧道建立模块501,用于与一个以上的AC分别建立隧道连接;
服务提供模块502,与所述隧道建立模块501相连,用于为每一条隧道独立下载并维护一套AP配置;并为每一条隧道组建对应的BSS,通过BSS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数据转发模块503,与所述隧道建立模块501及服务提供模块502分别相连,用于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根据无线终端的BSS ID确定转发隧道,将上行数据通过所述转发隧道发给对应的AC。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隧道建立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隧道建立模块包括:
隧道建立单元601,用于与AC建立隧道连接;
版本检测单元602,与所述隧道建立单元501相连,所述隧道建立单元501与第一个AC建立隧道连接后,如果再与其他AC建立隧道连接,则在建立隧道连接的过程中检测其他AC的软件版本与第一个建立隧道连接的AC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允许所述隧道建立单元501建立隧道连接,否则拒绝连接;
标识单元603,与所述隧道建立单元601连接,用于通过唯一标识为所述隧道建立单元601建立的隧道进行标识,以区别不同隧道。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提供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服务提供模块包括:
服务提供单元701,与所述隧道建立模块相连,用于为每一条隧道组建对应的BSS,通过BSS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全局配置维护单元702,与所述隧道建立模块相连,用于从与第一个AC建立的隧道下载并维护所述AP配置中不影响AP提供的无线网络服务的全局配置;
隧道配置维护单元703,与所述隧道建立模块相连,用于从每一条隧道独立下载并维护所述AP配置中影响AP提供的无线网络服务隧道配置。
较佳地,所述服务提供模块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隧道维护单元704,与所述隧道建立模块相连,用于对建立的每一条隧道独立进行隧道维护,如隧道保活、无线终端上线通知等。
由上述的实施例可见,本发明的这种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及无线接入点,使多家运营商进入同一个热点区域时,无需再独立部署AP设备,因此也就不会再存在信号冲突问题,使网络性能不再受到影响。另外,通过本发明的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运营商可以将AP的部署策略由原来的按运营商分配,改变为按区域分配,由区域特点决定应该部署多少AP,如何来部署AP,从而实现AP的最优部署,减少所需部署的AP数量,降低无线网络的部署成本。
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一个AP与多个AC分别建立隧道连接;
AP为每一条隧道独立下载并维护一套AP配置;为每一条隧道组建对应的基础服务集BSS,并通过BSS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AP接收到无线终端的上行数据时,根据无线终端的BSS ID确定转发隧道,将上行数据通过所述确定的转发隧道发给对应的A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AP与多个AC分别建立隧道连接包括:
AP与第一个AC建立隧道连接后,如果再与其他AC建立隧道连接,则在建立隧道连接的过程中进一步检测其他AC的软件版本与第一个建立隧道连接的AC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允许建立隧道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配置包括全局配置和隧道配置,所述全局配置仅允许从与第一个AC建立的隧道下载并维护,所述隧道配置由每一条隧道独立下载并维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AP通过唯一标识作为隧道索引以区别不同隧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唯一标识为隧道所连接的AC的IP地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AP与多个AC分别建立隧道连接包括:预设隧道数目的最大值,若当前建立的隧道连接没有到达该最大值,则至少启动一个空闲隧道的自动发现。
7.一种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该接入点包括:
隧道建立模块,用于与多个AC分别建立隧道连接;
服务提供模块,与所述隧道建立模块相连,用于为每一条隧道独立下载并维护一套AP配置;并为每一条隧道组建对应的BSS,通过BSS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数据转发模块,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根据无线终端的BSS ID确定转发隧道,将上行数据通过所述转发隧道发给对应的AC。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建立模块包括:
隧道建立单元,用于与AC建立隧道连接;
版本检测单元,与所述隧道建立单元相连,所述隧道建立单元与第一个AC建立隧道连接后,如果再与其他AC建立隧道连接,则在建立隧道连接的过程中检测其他AC的软件版本与第一个建立隧道连接的AC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允许所述隧道建立单元建立隧道连接;
标识单元,与所述隧道建立单元连接,用于通过唯一标识为所述隧道建立单元建立的隧道进行标识,以区别不同隧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提供模块包括:
服务提供单元,与所述隧道建立单元相连,用于为每一条隧道组建对应的BSS,通过BSS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全局配置维护单元,与所述隧道建立单元相连,用于从与第一个AC建立的隧道下载并维护所述AP配置中的全局配置;
隧道配置维护单元,与所述隧道建立单元相连,用于从每一条隧道独立下载并维护所述AP配置中的隧道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提供模块进一步包括:
隧道维护单元,与所述隧道建立单元相连,用于对建立的每一条隧道独立进行隧道维护。
CN2009100914488A 2009-08-21 2009-08-21 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Active CN101640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14488A CN101640892B (zh) 2009-08-21 2009-08-21 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14488A CN101640892B (zh) 2009-08-21 2009-08-21 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0892A CN101640892A (zh) 2010-02-03
CN101640892B true CN101640892B (zh) 2011-09-28

Family

ID=41615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14488A Active CN101640892B (zh) 2009-08-21 2009-08-21 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408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0909B (zh) * 2010-03-23 2012-11-21 北京傲天动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瘦ap架构的无线网络的负载均衡方法
CN102869059B (zh) * 2011-07-05 2018-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控制器切换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CN102625325B (zh) * 2012-03-13 2016-01-2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CN103517341B (zh) * 2012-06-29 2017-06-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分割流量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GB2505498A (en) * 2012-09-03 2014-03-05 Ip Access Ltd Selecting one of several Home Node B Gateways through which to rout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a core network
US10098002B2 (en) 2012-12-31 2018-10-09 Zte Corporation Integrat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for spectrum sharing
CN103916865A (zh) * 2012-12-31 2014-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频谱共享的集成的无线局域网
CN104053213B (zh) 2013-03-11 2018-04-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集成中继
WO2016095078A1 (en) * 2014-12-15 2016-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active connections over single radio user equipment
CN104822172A (zh) * 2015-03-09 2015-08-0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099911B (zh) * 2015-06-28 2018-08-10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应用该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6559833B (zh) * 2015-09-24 2019-10-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无线接入点及系统
CN106559832B (zh) * 2015-09-24 2020-03-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控制管理器
CN106789534B (zh) * 2016-12-27 2019-09-1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257558B (zh) * 2017-07-25 2020-07-28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7484227B (zh) * 2017-09-01 2021-01-01 天津赞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fi组网多热点控制通信方法
CN108848131A (zh) * 2018-05-25 2018-11-20 杭州快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点对多点的工业物联虚拟专网实现方法
CN108848130A (zh) * 2018-05-25 2018-11-20 杭州快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对单点的工业物联虚拟专网实现方法
CN108833249A (zh) * 2018-05-25 2018-11-16 杭州快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对多点的工业物联虚拟专网实现方法
CN108924953B (zh) * 2018-07-05 2020-06-2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p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0380918B (zh) * 2019-08-28 2023-03-21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虚拟ap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010705B (zh) * 2019-12-25 2024-03-12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级联场景下无线接入点与无线控制器地址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12105095B (zh) * 2020-08-28 2022-03-2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asyMesh网络多Controller实现方法与系统
CN113163425A (zh) * 2021-04-16 2021-07-23 深圳市骅鼎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隧道的网络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98143A1 (en) * 2003-04-28 2004-11-11 Chantry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unit session management across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805387A (zh) * 2005-01-13 2006-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及实现移动台快速切换的方法
CN101159646A (zh) * 2007-11-23 2008-04-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p的注册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98143A1 (en) * 2003-04-28 2004-11-11 Chantry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unit session management across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805387A (zh) * 2005-01-13 2006-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及实现移动台快速切换的方法
CN101159646A (zh) * 2007-11-23 2008-04-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p的注册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0892A (zh) 2010-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0892B (zh) 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CN111417137B (zh) 一种网络切片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1313526B (zh) 用于为无线分散式系统实施自主通道协调的方法和系统
WO2017119844A1 (en) Access control in a network comprising network slices
US20210195539A1 (e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ode recognition i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etwork
CN104335637A (zh) 接入点检测
US20070174409A1 (en) Dynamic network fusion in wireless ad-hoc networks
CN102625325B (zh) 一种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EP1863197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12253750A (ja) MiAN及びMiAN帯域幅集約方法並びに集約システム
JP2003078573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構成方法
CN112689306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EP2315489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6487583B (zh) 一种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局域网系统
EP3493590B1 (en) Common process implement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4349303A (zh) 设备到设备连接管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KR100765182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접근 등급 제한 리스트를 이용한 패킷서비스 상태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EP405593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295374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Ishizu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gnitive wireless network based on IEEE P1900. 4
KR20160050587A (ko) 사물 통신 단말의 네트워크 연결 제어 방법
CN108429628A (zh) 一种无线网络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5075346A (zh) 改善通信效率
CN109905298B (zh) 家庭基站、系统及家庭基站接入网络的方法
CN108174434A (zh) 一种自动切换通信方式的方法、终端及智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