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0561A - 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与装置、基站 - Google Patents

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与装置、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0561A
CN101640561A CN 200910091953 CN200910091953A CN101640561A CN 101640561 A CN101640561 A CN 101640561A CN 200910091953 CN200910091953 CN 200910091953 CN 200910091953 A CN200910091953 A CN 200910091953A CN 101640561 A CN101640561 A CN 101640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criber equipment
pattern
described subscriber
transmission mod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09195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0561B (zh
Inventor
钱颖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09195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405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40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05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0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05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与装置、基站,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信息,并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的传输模式和所述信道信息判断是否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如果满足所述传输模式切换条件,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从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目标传输模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信息对传输模式进行动态配置,从而有效保证通信系统在各种信道条件下的性能。

Description

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与装置、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是一种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与装置、基站。
背景技术
根据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ve,以下简称:LTE)协议规定,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以下简称:UE)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以下简称:PDSCH)上可以采用模式1到模式7共七种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模式1使用单天线端口0(single antenna port,以下简称:port 0)传输方案,模式2使用发射分集(transmit diversity)传输方案,模式3使用开环空间复用或者大延迟循环延迟分集(large delay cyclicdelay diversity)传输方案,模式4主要使用闭环空间复用(closed-loop spatialmultiplexing)传输方案,模式5主要使用多用户设备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以下简称:MIMO)传输方案,模式6主要使用单层的闭环空间复用传输方案,模式7主要使用单天线端口5(single antenna port,以下简称:port 5)传输方案。
目前,可以通过在基站和UE侧使用多根天线来提升数据传输质量或数据速率,该技术称为MIMO技术。在采用MIMO技术的LTE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传输模式有:模式2、模式3、模式4与模式6。其中,模式2或者模式6可以通过降低误码率来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因此,通常用于信道质量较差的情况,例如:信道的相关性比较强的情况。而模式3或者模式4可以通过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来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量,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因此,通常用于信道质量较好的情况,例如:信道的相关性比较弱的情况。
由于无线信道的时变性,UE需要通过根据PDSCH的数据接收情况,通过上行信道向基站反馈信道信息。为了确保UE在PDSCH上正常进行数据传输,LTE协议规定了各种传输模式下的反馈的信道信息和下行信令指示。其中,下行信令指示用于指示UE发送数据的位置、调制编码方案等。反馈的信道信息包括信道质量信息(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以下简称: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以下简称:PMI)和秩指示(Rank Indication,以下简称:RI)。其中,CQI为下行信道质量信息,包括全频带CQI和子带CQI;RI仅用于模式3和模式4。相对于模式2和模式6,模式3和模式4的下行信令指示开销更高。
在UE初始接入网络时,基站随机为UE配置一种传输模式作为初始传输模式,而未考虑信道质量;并且,无线信道具有时变性,在信道质量发生变化时,基站也未根据信道质量动态更新为UE分配的传输模式。因此,在信道质量较差时,若UE处于模式3或模式4时,不但无法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量,还需要不必要的负担反馈信道信息RI与下行信令指示所占用的开销;在信道质量较好时,若UE处于模式2和模式6,则不会再通过降低误码率来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并且也无法通过模式3或模式4来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与装置、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信息对传输模式进行动态配置,从而有效保证通信系统在各种信道条件下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信息,并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的传输模式和所述信道信息判断是否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
如果满足所述传输模式切换条件,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从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目标传输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的传输模式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信道信息是否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的传输模式与所述信道信息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从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目标传输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与装置、基站,可以根据UE当前的传输模式和UE反馈的信道信息,识别是否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并在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时,根据UE的速度信息将UE从当前的传输模式目标传输模式,从而根据信道质量的变化实现对UE传输模式的动态更新,避免了不合适的传输模式对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的影响,充分发挥了各种传输模式对通信系统带来的性能提升优势。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于无线信道具有时变性,不同传输模式适用的信道条件也有所不同,为了保证各种传输模式对通信系统性能提升的优势,就需要根据通信信道信息对UE的传输模式进行动态配置与调整。
图1为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实施例的流程具体可以通过基站实现。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101,接收UE反馈的信道信息,并获取UE的速度信息。
其中,UE反馈的信道信息可以是UE反馈的原始RI信息和/或CQI,也可以是原始RI信息或CQI经过滤波后的RI信息或CQI。其中的CQI可以是UE在每一个CQI检测时刻检测后即反馈的全频带CQI,也可以是预设时间段内全频带CQI的平均值,以体现该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信道质量。
速度信息可以是直接获取到的UE的速度,也可以是与UE的速度相关的频率偏移信息,该频率偏移信息也称为频偏信息。
具体地,可以通过UE发送的上行信号来获取UE的速度信息,例如:通过UE发送的探测参考(Sounding)信号获取UE的速度信息。
步骤102,根据UE当前的传输模式与UE反馈的信道信息,判断是否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
步骤103,在UE当前的传输模式与UE反馈的信道信息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时,根据UE的速度信息,将UE从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目标传输模式。目标传输模式对应于UE的速度信息与满足的传输模式切换条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可以根据UE当前的传输模式和UE反馈的信道信息,识别是否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并在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时,根据UE的速度信息将UE从当前的传输模式目标传输模式,从而根据信道质量的变化实现对UE传输模式的动态更新,避免了不合适的传输模式对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的影响,充分发挥了各种传输模式对通信系统带来的性能提升优势。例如:避免了在信道质量较差时,模式3或模式4不必要的负担反馈信道信息RI与下行信令指示所占用的开销,在信道质量较好时,及时通过模式3或模式4来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模式2使用发射分集(transmit diversity)传输方案,模式3使用开环空间复用或者大延迟循环延迟分集(large delay cyclicdelay diversity)传输方案,模式4主要使用闭环空间复用(closed-loop spatialmultiplexing)传输方案,模式6使用单层的闭环空间复用传输方案。一般而言,模式4与模式6较适用于低速情形,模式2与模式3较适用于中、高速情形,模式2与模式6较适用于信道质量较差的环境,模式3与模式4较适用于信道质量比较好的环境。根据UE的速度信息与UE反馈的信道信息选择相应的目标传输模式,并将UE从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该目标传输模式,避免了不合适的传输模式影响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充分发挥了各种传输模式对通信系统带来的性能提升优势。
UE的能力级别(UE category)参数表示UE的能力级别信息,其定义了用户设备上行与下行的无线处理能力。UE的下行能力级别分为5个级别,其中,下行级别1仅支持单层传输,级别2-4可以支持最大两层的空间复用传输,级别5可以支持最大四层的空间复用传输。
在采用MIMO技术的LTE通信系统中,当UE初始接入或其它情况下需要重新设置UE的传输模式时,基站可以根据UE的信道质量选择一种初始传输模式。在各种传输模式中,相对于其它传输模式,模式2对UE速度和上行反馈误差最为鲁棒,因此,可以将模式2设置为UE的默认传输模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基站获得UE的能力级别信息与速度信息之前,将UE的传输模式设置为默认传输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基站还可以获取UE的能力级别信息。在基站获得UE的能力级别信息与速度信息后,便可以根据该能力级别信息与速度信息,或进一步结合UE反馈的信道信息,确定并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为初始接入网络的UE选择对通信系统性能提升较为有利的传输模式进行初始数据传输。
图2为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实施例的流程具体也可以通过基站实现。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201,获取UE的能力级别信息,并获取UE的速度信息。
步骤202,识别UE的能力级别是否为1。如果UE的能力级别为1,则由于该UE支持单层传输,而不能支持空间复用传输,之后可以执行步骤203,根据获取到的UE的速度信息进行初始传输模式配置。如果UE的能力级别大于1,即为能力级别2、3、4或5,则该UE支持空间复用传输,可以执行步骤206,根据获取到的UE的速度信息与UE反馈的CQI,进行初始传输模式配置。
步骤203,检测UE的速度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速度阈值vTH3。若小于预设第三速度阈值vTH3,执行步骤204。否则,若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三速度阈值vTH3,执行步骤205。
步骤204,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6。之后,不再执行该实施例中的后续流程。
步骤205,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2。之后,不再执行该实施例中的后续流程。
具体地,若UE的默认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2,则该步骤205中,只需要保持UE的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2。
步骤206,检测UE的速度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速度阈值vTH3。若小于预设第三速度阈值vTH3,执行步骤207。否则,若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三速度阈值vTH3,执行步骤210。
步骤207,检测UE反馈的CQI是否小于预设CQI阈值CQITH。若小于CQITH,执行步骤208。否则,若UE反馈的CQI大于或等于CQITH,执行步骤209。
步骤208,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6。之后,不再执行该实施例中的后续流程。
步骤209,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4。之后,不再执行该实施例中的后续流程。
步骤210,检测UE反馈的CQI是否小于预设CQI阈值CQITH。若小于CQITH,执行步骤211。否则,若UE反馈的CQI大于或等于CQITH,执行步骤212。
步骤211,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2。之后,不再执行该实施例中的后续流程。
具体地,若UE的默认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2,则该步骤211中,只需要保持UE的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2。
步骤212,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3。
在配置了UE的初始传输模式后,可以实时或定期获取UE的速度信息,并结合UE反馈的信道信息,对UE的传输模式进行更新,以充分发挥各种传输模式对通信系统带来的性能提升优势。
图3为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实施例的流程具体也可以通过基站实现。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301,接收UE反馈的信道信息,并获取UE的速度信息。
步骤302,检测UE当前的传输模式是否为模式3或模式4。若UE当前的传输模式为模式3或模式4,执行步骤303。否则,若UE当前的传输模式不是模式3或模式4,而是模式2或模式6,执行步骤307。
步骤303,检测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信道质量是否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若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信道质量不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不执行后续流程。否则,若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执行步骤304。
具体地,检测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信道质量是否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可以是:检测UE反馈的信道信息,判断RI连续为1的RI上报周期数n是否小于预设数值nRI。其中,nRI为大于零的整数。若RI连续为1的RI上报周期数n小于nRI,则认为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信道质量达到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不执行后续流程。否则,若RI连续为1的RI上报周期数n大于或等于预设数值nRI,则认为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执行步骤304。
另外,也可以使用滤波的方式统计秩rank=1的概率,并在rank=1的概率大于预设概率时,认为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
步骤304,检测UE的速度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速度阈值vTH1。若UE的速度小于预设第一速度阈值vTH1,执行步骤305。否则,若UE的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一速度阈值vTH1,执行步骤306。
步骤305,将UE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6。
之后,不再执行该实施例中的后续流程。
步骤306,将UE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2。
之后,不再执行该实施例中的后续流程。
如果UE连续nRI个RI上报周期数上报的RI都为1或者rank=1的概率大于预设概率,则可以获知UE当前的信道质量不足够好,将不能获得空间复用技术所带来的好处,这时RI信息与较高的下行信令载荷将不必要地占用系统开销。将UE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2或者模式6,可以减少RI与下行信令指示所占用的开销。
步骤307,检测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信道质量是否达到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例如:检测UE反馈的新到信息中CQI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信道质量信息阈值CQITH,具体地,可以检测UE每次反馈的CQI是否小于预设信道质量信息阈值CQITH,也可以每隔nRI个上报周期检测一次CQI是否小于预设信道质量信息阈值CQITH。其中,CQITH为大于零的整数。若CQI小于预设信道质量信息阈值CQITH,认为信道质量低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则不执行后续流程。否则,若CQI大于或等于CQITH,认为信道质量不低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执行步骤308。
步骤308,检测UE的速度是否小于预设第二速度阈值vTH2。若UE的速度小于预设第二速度阈值vTH2,执行步骤309。否则,若UE的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速度阈值vTH2,执行步骤310。
步骤309,将UE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4。
之后,不执行该实施例中的后续流程。
步骤310,将UE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3。
如果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信道质量不低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例如:CQI大于或等于CQITH,则认为UE当前的信道质量较好,将其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3或者模式4,可以有效提高UE的吞吐量,从而充分发挥模式3与模式4对通信系统带来的性能提升优势。
图4为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实施例的流程具体也可以通过基站实现。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确定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后,当下行链路质量不稳定或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不准确时,可以采用图4所示实施例的流程进行模式回退,增强UE传输的鲁棒性。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401,检测UE当前的传输模式是否为模式2。若是模式2,则不执行该实施例的后续流程。否则,若UE当前的传输模式为模式3、模式4或模式6,执行步骤402。
步骤402,统计向UE发送下行数据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以下简称: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
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是预设时间段THARQ内用户设备平均每次初传对应的重传次数,每隔THARQ更新一次。其中,THARQ具体可以是大于零的整数,单位为毫秒。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是一个有一定时间积累的量,如果重传次数过多,可以认为UE的反馈信息不准确或者下行链路质量不稳定。
步骤403,比较向UE发送下行数据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第一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1
若向UE发送下行数据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小于或等于HARQTH1,不执行该实施例的后续流程。否则,若向UE发送下行数据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大于预设第一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1,执行步骤404。
步骤404,将UE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2。
并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405,统计向UE发送下行数据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
步骤406,比较统计的向UE发送下行数据的HARQ平均重传次数是否小于预设第二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2。若小于第二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2,按照图2所示的实施例,重新选择UE的传输模式。否则,返回执行步骤405。
在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例中,各预设参数,例如:vTH1、vTH2、vTH3、CQITH、nRI、HARQTH1、HARQTH2,可以根据信道质量设置,该设置可以利用各传输模式对通信系统性能的提升益处,而且能避免传输模式的频繁切换。其中,vTH1、vTH2与vTH3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不同数值,或设置为任意两个或三个都相同的数值。
图5为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可作为基站,实现如本发明图1-图4任一实施例所示的流程。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501、第一获取模块502、判断模块503与切换模块504。其中,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UE反馈的信道信息。第一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UE的速度信息。判断模块503用于判断UE当前的传输模式与接收模块501接收到的信道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传输模式切换条件。切换模块504用于根据判断模块503的判断结果,在UE当前的传输模式与信道信息满足预设传输模式条件时,根据第一获取模块502获取到的UE的速度信息,将UE从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目标传输模式,其中的目标传输模式对应于UE满足的传输模式切换条件与UE的速度信息。
根据UE当前传输模式、UE的速度信息与信道信息选择相应的目标传输模式,并将UE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该目标传输模式,避免了不合适的传输模式影响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充分发挥了各种传输模式对通信系统带来的性能提升优势。
具体地,与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实施例相应,判断模块503可以在UE的当前的传输模式为模式3或模式4,该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判断该UE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或者,判断模块503可以在UE当前的传输模式为模式2或模式6,且该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信道质量达到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判断该UE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
具体地,在5所示的实施例中,判断模块503用于检测第一获取模块502获取到的速度信息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速度阈值vTH3,以及接收模块501接收到的信道信息中CQI是否小于预设信道质量信息阈值CQITH,其中,CQITH为大于零的整数。以及检测UE上报的RI连续为1的RI上报周期数n是否小于预设数值nRI或者使用滤波的方式统计秩rank=1的概率,其中,nRI为大于零的整数。相应的,切换模块504在UE当前的传输模式为模式2或模式6,且信道质量信息CQI大于或等于信道质量信息阈值CQITH,且速度小于第三速度阈值vTH3时,将UE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4;在UE当前的传输模式为模式2或模式6,且信道质量信息CQI大于或等于信道质量信息阈值CQITH,且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速度阈值vTH3时,将UE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3;在UE当前的传输模式为模式3或模式4,且上报周期数n大于或等于预设数值nRI或者rank=1的概率大于预设概率,且速度小于第三速度阈值vTH3时,将UE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6;在UE当前的传输模式为模式3或模式4,且上报周期数n大于或等于预设数值nRI或者rank=1的概率大于预设概率,且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速度阈值vTH3时,将UE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2。
图6为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可作为基站,实现如本发明图2所示实施例的流程。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相比,该实施例的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505与配置模块506。其中,第二获取模块505用于获取UE的能力级别信息,该能力级别信息可以预先存储,也可以从UE获取。配置模块506用于根据第二获取模块505获取到的UE的能力级别信息,与第一获取模块502获取到的UE的速度信息,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UE当前的传输模式包括UE的初始传输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UE的默认初始传输模式可以为模式2。相应的,配置模块506具体用于将UE的默认初始传输模式更改为第二获取模块505获取到的能力级别信息与第一获取模块502获取到的速度信息对应的初始传输模式。
图7为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相比,该实施例的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中,配置模块506包括识别单元601与配置单元602。其中,识别单元601用于根据第二获取模块505获取到的UE的能力级别信息,识别UE的能力级别是否为1。配置单元602用于根据识别单元601的识别结果,在UE的能力级别为1时,根据UE的速度信息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在UE的能力级别大于1时,根据UE的速度信息与信道信息中CQI的检测结果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
具体地,在图6或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配置模块506可以根据UE的能力级别信息,识别UE的能力级别是否为1,以及检测速度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速度阈值vTH3。若UE的能力级别为1,且第一获取模块502获取到的UE的速度小于第三速度阈值vTH3,则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6;若UE的能力级别为1,且第一获取模块502获取到的UE的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速度阈值vTH3,则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2;若UE的能力级别大于1,则根据UE的速度信息与信道质量信息CQI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具体地,在第一获取模块502获取到的UE的速度小于第三速度阈值vTH3时,若信道质量信息CQI小于信道质量信息阈值CQITH,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6;若信道质量信息CQI大于或等于信道质量信息阈值CQITH,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4;在第一获取模块502获取到的UE的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速度阈值vTH3时,若信道质量信息CQI小于信道质量信息阈值CQITH,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2;若信道质量信息CQI大于或等于信道质量信息阈值CQITH,配置UE的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3。
图8为本发明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5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相比,该实施例的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还包括统计模块507与比较模块508。其中,统计模块507用于在目标传输模式为模式3、模式4或模式6时,获取向UE发送下行数据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比较模块508用于比较统计模块507获取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是否小于预设第一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1。相应的,切换模块504根据比较模块508的比较结果,在统计模块507获取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大于第一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1时,将目标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2。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统计模块507还用于在切换模块504将目标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2之后,获取向UE发送下行数据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相应的,比较模块508比较统计模块507获取到的向UE发送下行数据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是否小于预设第二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2。第二获取模块505具体用于根据比较模块508的比较结果,在向UE发送下行数据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小于第二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2时,获取UE的能力级别信息。第一获取模块502具体用于根据比较模块508的比较结果,在向UE发送下行数据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小于第二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2时,获取UE的速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包括如本发明图5至图8任一实施例所示的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在没有超过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当前的实施例只是一种示范性的例子,不应该作为限制,所给出的具体内容不应该限制本申请的目的。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另外,所描述系统,装置和方法以及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在不超出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与其它系统,模块,技术或方法结合或集成。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获取UE的速度信息,并结合UE当前的传输模式与UE反馈的信道信息,对UE传输模式进行动态更新,避免了不合适的传输模式影响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充分发挥了各种传输模式对通信系统带来的性能提升优势。例如:避免了在信道质量较差时,模式3或模式4不必要的负担反馈信道信息RI与下行信令指示所占用的开销;在信道质量较好时,及时通过模式3或模式4来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量;在UE反馈的信道信息不准确或下行链路质量很不稳定时,通过模式2模式来降低误码率,从而保证通信质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在没有超过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当前的实施例只是一种示范性的例子,不应该作为限制,所给出的具体内容不应该限制本申请的目的。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另外,所描述系统,装置和方法以及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在不超出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与其它系统,模块,技术或方法结合或集成。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作限制性理解。尽管参照上述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种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并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9)

1、一种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信息,并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的传输模式和所述信道信息判断是否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
如果满足所述传输模式切换条件,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从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目标传输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的传输模式和所述信道信息判断是否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的传输模式为模式3或模式4,且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所述用户设备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秩信息RI连续为1的次数n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值nRI;或者
秩Rank=1的概率大于预设概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的传输模式和所述信道信息判断是否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包括:
当所述用户终端当前的传输模式为模式2或模式6,且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信道质量达到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所述用户设备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质量达到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CQI大于或等于所述信道质量信息阈值CQITH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从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目标传输模式包括:
当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小于第一速度阈值vTH1时,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模式6;或者
当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速度阈值vTH1时,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模式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从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目标传输模式包括:
当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小于第二速度阈值vTH2时,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模式4;或者
当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速度阈值vTH2时,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模式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从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目标传输模式之前,还包括:配置初始传输模式;所述初始传输模式通过以下方式配置: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能力级别信息;
根据所述获取的用户设备的能力级别信息与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初始传输模式,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的传输模式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初始传输模式;
若所述用户设备的能力级别为1,且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小于第三速度阈值vTH3,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初始传输模式确定为模式6;
若所述用户设备的能力级别为1,且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速度阈值vTH3,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初始传输模式确定为模式2;
若所述用户设备的能力级别大于1,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CQI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初始传输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CQI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初始传输模式包括:
当所述速度小于所述第三速度阈值vTH3,且所述CQI小于信道质量信息阈值CQITH时,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初始传输模式确定为模式6;
当所述速度小于所述第三速度阈值vTH3,且所述CQI大于或等于信道质量信息阈值CQITH,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初始传输模式确定为模式4;
当所述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速度阈值vTH3,且所述CQI小于信道质量信息阈值CQITH时,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初始传输模式确定为模式2;
当所述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速度阈值vTH3,且所述CQI大于或等于信道质量信息阈值CQITH时,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初始传输模式确定为模式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能力级别信息,并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配置为模式2。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传输模式为模式3、模式4或模式6时,获取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
当所述平均重传次数大于第一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1时,将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2之后,还包括:
统计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并比较所述平均重传次数是否小于预设第二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2
在所述平均重传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2时,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能力级别信息,并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的操作。
13、一种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的传输模式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信道信息是否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的传输模式与所述信道信息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从当前的传输模式切换到目标传输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的传输模式为模式3或模式4,且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或者
所述判断模块当所述用户终端当前的传输模式为模式2或模式6,且所述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信道质量达到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满足传输模式切换条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能力级别信息;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能力级别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配置所述用户设备的初始传输模式,所述当前的传输模式包括所述初始传输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能力级别信息,识别所述用户设备的能力级别是否为1;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在所述用户设备的能力级别为1时,若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小于第三速度阈值vTH3,则配置所述用户设备的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6,若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速度阈值vTH3,则配置所述用户设备的初始传输模式为模式2;在所述用户设备的能力级别大于1时,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与所述信道信息中CQI的检测结果配置所述用户设备的初始传输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传输模式为模式3、模式4或模式6时,获取计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统计模块获取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第一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1
所述切换模块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在所述统计模块获取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大于所述第一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1时,将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2。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切换模块将所述目标传输模式切换到模式2之后,获取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
所述比较模块还用于比较所述统计模块获取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是否小于预设第二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2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在所述统计模块获取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2时,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能力级别信息;所述第一获取模块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在所述统计模块获取的HARQ的平均重传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平均重传次数阈值HARQTH2时,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信息。
1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至18任意一项所述的传输模式切换处理装置。
CN 200910091953 2009-09-02 2009-09-02 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与装置、基站 Active CN1016405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91953 CN101640561B (zh) 2009-09-02 2009-09-02 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与装置、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91953 CN101640561B (zh) 2009-09-02 2009-09-02 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与装置、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0561A true CN101640561A (zh) 2010-02-03
CN101640561B CN101640561B (zh) 2013-04-24

Family

ID=41615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91953 Active CN101640561B (zh) 2009-09-02 2009-09-02 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与装置、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40561B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567A (zh) * 2011-01-26 2011-05-1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切换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2255702A (zh) * 2010-05-17 2011-1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mimo方式的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02457361A (zh) * 2010-10-27 2012-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种发射方式的方法和基站
CN102726108A (zh) * 2010-04-06 2012-10-1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平坦反馈模式和分级反馈模式之间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71062A (zh) * 2012-04-11 2012-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2932854A (zh) * 2011-08-08 2013-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3053135A1 (en) * 2011-10-14 2013-04-1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for allocating a transmission mode to a user equipment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3095350A (zh) * 2011-11-08 2013-05-0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自适应切换传输模式的方法
CN103596653A (zh) * 2013-01-10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和基站
CN105306171A (zh) * 2015-09-30 2016-02-03 余凤莲 一种基于调度方式切换的lte分布式传输系统
CN106102103A (zh) * 2016-05-27 2016-11-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通话模式切换装置及方法
WO2018027913A1 (zh) * 2016-08-12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信号传输模式的方法、基站及终端设备
CN109644091A (zh) * 2016-09-05 2019-04-16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09861888A (zh) * 2017-11-30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
CN110741567A (zh) * 2017-05-05 2020-01-31 At&T知识产权一部有限合伙公司 用于高多普勒条件的多天线传输协议
CN113287278A (zh) * 2019-01-10 2021-08-2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提供wlan的范围扩展的方法和wtru
US11425590B2 (en) 2017-06-15 2022-08-23 At&T Intet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WO2023115472A1 (en) * 2021-12-23 2023-06-29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devices, and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CN113287278B (zh) * 2019-01-10 2024-06-0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提供wlan的范围扩展的方法和wtru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6477B2 (ja) * 2001-02-28 2004-12-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変調・符号化モード切替方法
CN101185271A (zh) * 2005-05-25 2008-05-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发送装置、无线接收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Cited B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6108B (zh) * 2010-04-06 2014-12-0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平坦反馈模式和分级反馈模式之间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26108A (zh) * 2010-04-06 2012-10-1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平坦反馈模式和分级反馈模式之间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55702A (zh) * 2010-05-17 2011-1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mimo方式的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02255702B (zh) * 2010-05-17 2014-08-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mimo方式的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02457361A (zh) * 2010-10-27 2012-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种发射方式的方法和基站
CN102457361B (zh) * 2010-10-27 2014-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种发射方式的方法和基站
CN102055567A (zh) * 2011-01-26 2011-05-1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切换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2932854A (zh) * 2011-08-08 2013-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2932854B (zh) * 2011-08-08 2017-10-03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0237045B2 (en) 2011-10-14 2019-03-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for allocating a transmission mode to a user equipment and apparatus thereof
WO2013053135A1 (en) * 2011-10-14 2013-04-1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for allocating a transmission mode to a user equipment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4012024A (zh) * 2011-10-14 2014-08-27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向用户设备分配传输模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095350A (zh) * 2011-11-08 2013-05-0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自适应切换传输模式的方法
CN102771062A (zh) * 2012-04-11 2012-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2771062B (zh) * 2012-04-11 2014-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和装置
US9197301B2 (en) 2012-04-11 2015-11-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mode
WO2014107864A1 (zh) * 2013-01-10 2014-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和基站
CN103596653A (zh) * 2013-01-10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和基站
CN103596653B (zh) * 2013-01-10 2016-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和基站
CN105306171A (zh) * 2015-09-30 2016-02-03 余凤莲 一种基于调度方式切换的lte分布式传输系统
CN106102103A (zh) * 2016-05-27 2016-11-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通话模式切换装置及方法
WO2018027913A1 (zh) * 2016-08-12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信号传输模式的方法、基站及终端设备
CN109644091B (zh) * 2016-09-05 2022-05-27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09644091A (zh) * 2016-09-05 2019-04-16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US11452111B2 (en) 2017-05-05 2022-09-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protocols for high doppler conditions
CN110741567B (zh) * 2017-05-05 2022-05-13 At&T知识产权一部有限合伙公司 用于高多普勒条件的多天线传输协议
CN110741567A (zh) * 2017-05-05 2020-01-31 At&T知识产权一部有限合伙公司 用于高多普勒条件的多天线传输协议
US11425590B2 (en) 2017-06-15 2022-08-23 At&T Intet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09861888A (zh) * 2017-11-30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
CN113287278A (zh) * 2019-01-10 2021-08-2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提供wlan的范围扩展的方法和wtru
US11909530B2 (en) 2019-01-10 2024-02-2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WTRUs of providing range extension for WLAN
CN113287278B (zh) * 2019-01-10 2024-06-0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提供wlan的范围扩展的方法和wtru
WO2023115472A1 (en) * 2021-12-23 2023-06-29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devices, and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0561B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0561B (zh) 传输模式切换处理方法与装置、基站
CN102326436B (zh) 用于资源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14978435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信息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2164414B (zh) 载波聚合系统中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255685B (zh) 反馈csi的方法和ue
CN105722234A (zh) 在非授权频段中调度资源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1291526A (zh) 减少信息反馈量的自适应调度方法和装置
US1063127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with virtual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84081A (zh) 一种配置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2946263A (zh) Lte系统下行传输模式的不同mimo方式间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2170335A (zh)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2065534B (zh) 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4410959A (zh) 包括关于无线信道的单独子带的反馈信息
CN102438318A (zh) 一种调整cqi反馈周期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796750A (zh) 用于ofdma无线网络的cqi报告技术
EP2887572B1 (en) Open-loop link adaption adjust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2064867B (zh) 多天线发射方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4144449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3517214B (zh) 基于群组用户终端的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基站
CN103546249A (zh) 一种周期csi上报方法及终端
CN103476050A (zh) 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119294A1 (en) Control method of an antenna system
CN105828391A (zh) 调整业务速率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5517171A (zh) 一种在lte-a网络中调度lte终端的方法和基站
CN102299761A (zh) 用于多天线技术的amc调整方法和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