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9735B - 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9735B
CN101639735B CN 200910169857 CN200910169857A CN101639735B CN 101639735 B CN101639735 B CN 101639735B CN 200910169857 CN200910169857 CN 200910169857 CN 200910169857 A CN200910169857 A CN 200910169857A CN 101639735 B CN101639735 B CN 1016397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acter
chinese
vowel
input
syll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698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9735A (zh
Inventor
任仰福
叶万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 Yangfu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91016985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397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39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9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9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9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包括对于带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拼音,用标准键盘输入声母字符、在输入声母字符后输入韵母字符,或者对于单韵母组成的拼音,用标准键盘输入单韵母字符;其中:将所述键盘上的元音字符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定义为轻声、一声的元韵字母;将所述键盘上的声母字符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定义为二声、三声、四声的元韵字母;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输入该重新定义的元音字符和/或声母字符。这样韵母和声调融为一体,能准确表音,且能快速准确地输入汉字,即使不能完全准确认识汉字字型和笔划的人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简化拼音输入汉字的方法,尤其涉及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年来我国政府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和汉语拼音,现在的孩子们从上幼儿园起就开始学拼音,许多低年级的学生还喜欢用拼音来写信、作文。这时他们在口语表达上已经没有什么障碍,但因为识字不多,书面表达就较为困难,而汉语拼音的运用,使他们想说什么就能写什么,可是现在已普及电脑,麻烦就来了:一、输入拼音时不能直接标声调;二、光会说不会写字也不行;三、拼音选字太麻烦,不认识的字也没法选。例如:许多会说汉语的外国朋友常常用汉语拼音给我们写信,可是用电脑却不成,就是因为没法标声调。正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傅懋勣先生所说“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许许多多的词义是用不同的声调来区别的,正因为声调是汉语音系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在文字上区分了声调不止在书面交际的工具上有必要,在学习的时候也容易。声调在发音本质上是由高低也就是由声带在一定时间里震动数的多少构成的,声调不能单独发音,主要跟元韵结合在一起才能发音。”在汉语里,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可以分出四个声调,声调不同,意义也不同。每个汉字的发音都是和声调结合在一起直接发出来的,所以我们学会了一个汉字怎么读,以后遇到就能见字知音,一下子准确地念出来。所以说不用标调符号,在汉语拼音音节的拼式里就能表示出声调来的话,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例如由我国老一辈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黎锦熙、林语堂等11人创制的在字母中直接表现出声调的“国语罗马字方案”被公认为:“这第一个法定的拼音文字方案,是由它开始从‘符号’阶段进入到文字(拼音)阶段,这在中国的拼音文字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见《语言文字字典》239页)。但最终这一方案没有推广开来,就是因为它表示声调的规则较繁:主要是在书写一个音节时,声母和韵母之外再加上一个表示声调的字母,给人的第一感觉还是某声母和某韵母相拼的第几声,要按声调读准确还需要一个推断过程,不能象汉字一样一下子读出来。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傅懋勣先生在<音位的基本理论和实际问题>一文中说:“音位是在一种语言里区别词和词的形态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把声调和元韵结合在一起看,认为声调是区分元韵音位的成分(间或也区分辅音音位),每个元韵出现几个声调,就分成几个元韵音位,这种办法是不久以前谢尔久琴柯教授提出来的,从音位理论看,这种办法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我们在发出每一个音节的时候,都是根据不同的声母准备好不同的口形和舌位,然后把韵母按声调一下发出来的。这说明音节的声调是由韵母的声调决定的,而基本元韵是每个韵母里必须有的,由于声调不能单独发音,主要跟元韵结合在一起才能发音。这说明基本元韵的声调决定了韵母的声调,而韵母的声调又决定了这个音节的声调,也就是说,基本元韵的不同声调区分了每个音节的意义,属于不同的音位。应该按音位设定不同的字母。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既不是一个一个音节的说,更不是一个一个音素的拼,而是把直接发出的音节(字音)组合成词甚至短语一下说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能直接认读词(先是整体认读音节,将来在教学时就能象外语的单词一样直接记住每个词的拼式),这样在熟练之后,一看见词的轮廓,就能马上念出来,为此,国家教委多年来在黑山等地学校试点推广汉语拼音直读教学,后来又在全国所有学校普及推广,主要是因为韵母、调符分写,影响了认知,所以推广的成效甚微,后来不得不下文叫停了。另外还要求每个词的拼式不能太长,现行汉语拼音方案按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书写出来,许多词的拼式过长,不符合认知学的要求,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表明:人在瞬间可掌握理解的信息量只有7+(-)2个单位,并且由于标调符号的影响很难直读,这就影响了词义的理解。正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徐德江教授所论证说,现行汉语拼音方案存在诸多不科学的地方,并引用人们称现在的汉语拼音为长龙,短龙的笑谈来说明对现行汉语拼音必须改革的道理,并在1998.6.9日第三届学术讨论上发言说:“由于音素化的拉丁拼音文字以字音为中心,而且特别突出强调准确表达音素的信息,所以,突出了字母的地位和作用,每个字母必须独占一个位置,并列一线排开,这样,就使由这些字母组成的整个字型直接传达整个字音的信息,远不如每个字母表示每个音素的信息明显而突出,整个字型传达整个字音的信息与组成该字型的字母数量成反比:字母数量少,整个字型传达整个字音的信息强;字母数量多,整个字型传达整个字型的信息弱。一个字母组成的单字直接表义性最好,两个字母组成的单字直接表义性也不错,超过三个字母的单字直接表义性,则因字母的数量增多,单字字型直接表义性就减少了。在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明确简短’是一切语言文字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衡量语言文字科学程度的重要标准。词表示认识的独立性,是由体词---词音自身来表现的,语言是认识和声音的结合物。”实际上,声音的表义功能是绝对不容质疑的,世界上有五千多种语言,但有文字的只不过一百多种,有声语言强大的交际功能就是最好的证明。汉语是音节文字,现代汉语里有400多个音节,每个音节里又有4个声调,要把所有音节每个声调的读音都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出来是不可能的。前辈语言学家呕心沥血,根据汉语音节的组成规律发明了许多种拼音方法,但都是不能表示声调或声调单标,所以说要创造一种切实可行的、科学完善的拼音文字方案,又是很困难的,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对相关学科的研究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完成。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周有光提出了汉语拼音方案的三原则:1、拉丁化;2、音素化;3、口语化。又指出方案的三不是:1、不是汉字拼音方案,而是汉语拼音方案;2、不是文言拼音方案,而是白话拼音方案;3、不是方言拼音方案,而是普通话拼音方案。特别是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施行后,由于受到字母数量的限制,再要研制一种既字母少又能直接表示出声调的拼音方法就非常不容易了。因为对于一种语言的的记录方法可以有多种,关键是要看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决定于你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否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也就是指大脑编码记忆的客体本身具有的规律性和简单性。其次是有利于对现有文化的承传和发展,这是决定社会认可度的重要因素。有些拼音方法另起炉灶(如不使用拉丁字母等)都是不适用的。
目前应用于计算机汉字输入、并得到广泛使用的主要包括有拼音输入法和形码输入法两大类。现有的拼音输入法一般采用全拼、智能拼音输入法等。拼音输入后重码较多,通常需要操作者翻看多页提示内容后进行选定。即使现有的拼音输入法可以采用词组联想功能,但是重码率仍然较高,操作时出现多次停顿、工作效率较低。
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CN1303506C公开了一种汉字拼音标调定型输入法,利用现有的拼音输入规则和现有的英文键盘上的英文字母键和数字键,来实现基本拼音音节与标定字母组合方式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汉字拼音标调定型输入法包括有,
(一)、所述输入法的输入规则;
所述的标定字母是在现行汉语拼音规则的基础上,用以表示汉字声调和笔型的字母;
所述的输入法以国标汉字表(GB2312-80)为基础,定义了以下五种类型的字输入规则,
O型字,其输入规则为“输入声母+输入韵母”,无需标定字母;
A型字,其输入规则为“基本拼音音节+该字声调和起笔笔型的标定字母”;
B型字,其输入规则为“基本拼音音节+表示声调和起笔笔型的标定字母+表示末笔笔型的标定字母”;
C型字,其输入规则为“基本拼音音节+表示声调和起笔笔型的标定字母+表示末笔笔型的行字母”;
D型字,其输入规则为“基本拼音音节+输入字的主要元韵+表示声调和起笔笔型的标定字母”;
(二)、所述输入法的分类规则;
根据上述输入规则、以及对标定字母的定义说明,选择以下标定字母、并提供标定字母所代表的声调和笔型含义;
标定字母“b”,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一声”,起笔笔型为“横”;或者在B型字输入时,代表输入字末笔笔型为“横”;
标定字母“p”,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二声”,起笔笔型为“横”;或者在C型字输入时,作为代表输入字末笔笔型为“横”的行字母;
标定字母“m”,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三声”,起笔笔型为“横”;标定字母“f”,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四声”,起笔笔型为“横”;
标定字母“d”,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一声”,起笔笔型为“竖”;或者在B型字输入时,代表输入字末笔笔型为“竖”;
标定字母“t”,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二声”,起笔笔型为“竖”;或者在C型字输入时,作为代表输入字末笔笔型为“竖”的行字母;
标定字母“n”,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三声”,起笔笔型为“竖”;
标定字母“l”,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四声”,起笔笔型为“竖”;
标定字母“g”,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一声”,起笔笔型为“撇”;或者在B型字输入时,代表输入字末笔笔型为“撇”;
标定字母“k”,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二声”,起笔笔型为“撇”;或者在C型字输入时,作为代表输入字末笔笔型为“撇”的行字母;
标定字母“h”,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三声”,起笔笔型为“撇”;
标定字母“w”,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四声”,起笔笔型为“撇”;
标定字母“i”,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一声”,起笔笔型为“点”;或者在B型字输入时,代表输入字末笔笔型为“点”;
标定字母“q”,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二声”,起笔笔型为“点”;或者在C型字输入时,作为代表输入字末笔笔型为“点”的行字母;
标定字母“x”,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三声”,起笔笔型为“点”;
标定字母“y”,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四声”,起笔笔型为“点”;
标定字母“z”,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一声”,起笔笔型为“折”;或者在B型字输入时,代表输入字末笔笔型为“折”;
标定字母“c”,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二声”,起笔笔型为“折”;或者在C型字输入时,作为代表输入字末笔笔型为“折”的行字母;
标定字母“s”,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三声”,起笔笔型为“折”;
标定字母“r”,代表输入字的音调是“四声”,起笔笔型为“折”;
(三)、所述输入法的键盘映射规则;
所述标定字母使用现有英文键盘的字母键,其键盘映射规则如上述表示声调和笔型含义的标定字母内容所示;
(四)、所述输入法的输入步骤;
按现有拼音输入法输入基本拼音音节(即声母加韵母、或是仅有韵母);
输入表示汉字声调和笔型的标定字母;
如标定字母输入完毕后所确定的汉字并不唯一,则在所确定的范围内通过输入具体的数字键来选择所确定的汉字。
上述的汉字拼音标调定型输入法虽然解决了重码率高的问题,但需要记忆大量的声调、字型、笔划(笔型)与字符的对应关系,对于不能完全准确认识汉字字型和笔划的人来说,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能准确表音,即使不能完全准确认识汉字字型和笔划的人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目前,由于国际文化交流、普通话的推广、儿童教育、特别是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研制一种能准确表音并能直接输入电脑的汉语拼音方法势在必行!根据音位学理论和国际音标,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发明了一种更为简便的拼音方法,即平均用2.5个字母就可以表示一个带声调的音节。由于按照这种拼音方法写出的音节拼式,和现行汉语拼音方案的拼式一样,具备了汉语音节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三要素,所以这也是一种全拼的拼音方法。因为它的音节的拼式和现行汉语拼音方案的全部音节的拼式是一一对应的,其中第1声音节的写法和现行汉语拼音音节(未标调前)的写法是完全一样的(韵母简化的略有不同),所以我们按照简拼的方法输入也可以对应显示为带元韵字母的全拼音节的形式。
本发明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包括对于带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拼音,用标准键盘输入声母字符、在输入声母字符后输入韵母字符,或者对于单韵母组成的拼音,用标准键盘输入单韵母字符;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键盘上的元音字符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定义为轻声、一声的元韵字母;将所述键盘上的声母字符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定义为二声、三声、四声的元韵字母;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输入该重新定义的元音字符和/或声母字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当元音字母“ü”和声母“n、l”相拼时,定义为“y”加元音字母“u”;当元音字母“ü”和“j、q、x”相拼时,定义为元音字母“u”;
将所述键盘上的声母字符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定义为二声、三声、四声的元韵字母是指:将键盘上的声母字符Q、R、T、P、S、D、F、J、K、L、X、C、V、B、M分别定义为元音字母“a、o、e、i、u”的二声、三声、四声的元韵字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将元音字母“a、o、e、i、u”的轻声和一声定义为该元音字母对应的字符本身;a、ā—Ao、ō—O e、ē—Ei、ī—I u、—U;
将元音字母“a、o、e、i、u”的二声、三声、四声按如下对应方式定义:á—B ǎ—C à—R;ó—D ǒ—T ò—F;é—J ě—Q è—X;í—S ǐ—K ì—L;ú—V ǔ—M  ù—P;
当元音字母“ü”和声母“n、l”相拼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Y U”,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Y V、Y M、Y P”;
当元音字母“ü”和“j、q、x”相拼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U”,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V、M、P”。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韵母中所有以“ng”结尾的韵母中的字母“n”省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韵母中带“ua”的韵母中的“ua”,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O”,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D、T、F”。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韵母中的“iao”的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IO”,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ID、IT、IF”;
所述韵母中的“ong”的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UG”,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VG、MG、PG”。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韵母中的“iong”自成音节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YUG”,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YVG、YMG、YPG”;
所述韵母中的“ueng”自成音节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WEG”,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WJG、WQG、WXG”。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韵母中的“ian”和“j、q、x”相拼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AN”,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BN、CN、RN”;
所述韵母中的“iang”和“j、q、x”相拼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AG”,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BG、CG、RG”;
所述韵母中的“iong”和“j、q、x”相拼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OG”,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DG、TG、FG”。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在所述输入韵母字符后,对于形声汉字输入其形旁名称第一个汉字的声母字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在所述输入韵母字符后,对于非成字做偏旁或独体字做偏旁的非形声汉字,输入其偏旁的首、末单笔划对应的字符;对于独字体的汉字输入其首尾单笔划对应的字符;
所述首尾单笔划与字符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Figure G2009101698575D0008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将所述键盘上的元音字符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定义为轻声、一声的元韵字母;将所述键盘上的声母字符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定义为二声、三声、四声的元韵字母;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输入该重新定义的元音字符和/或声母字符,这样韵母和声调融为一体成为元韵字母,能准确表音,且能快速准确地输入汉字,即使不能完全准确认识汉字字型和笔划的人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元音字母是指韵母中的a、o、e、i、ü;元韵字母是指带声调的元音字母。
元音字符是指键盘上的与元音字母对应的字符;韵母字符是指键盘上的与韵母字母对应的字符。
为了下面陈述方便,除特别说明外,大写字母是指键盘上的字符,小写字母是指拼音字母,而事实上应用上大小写字母没有严格区分。
具体实施方式
我们在发出每一个音节的时候,都是根据不同的声母准备好不同的口形和舌位,然后把韵母按声调一下发出来的。音节的声调是由韵母的声调决定的,而基本元音字母是每个韵母里必须有的,由于声调不能单独发音,主要跟元音字母结合在一起形成元韵字母才能发音。这说明基本元音字母的声调决定了韵母的声调,而韵母的声调又决定了这个音节的声调,也就是说,基本元音字母的不同声调区分了每个音节的意义,属于不同的音位。应该按音位设定不同的字母。根据这一规律,由于基本元音字母只有“a、o、e、i、u、ü”五个,并且“ü”和声母相拼时一般都可以省去上面两点儿,和声母“n、l”相拼时,我们用“yu”代替(见下面说明),这样,我们只要把五个元音字母分出四声或五声(包括轻声),所有一千多个音节四声的区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通过以上对汉语拼音规律的研究,我们就能用较少的字母形态设计出一个每个音节都可以直读的汉语拼音方案了。这样设计的科学性在于:韵母和声调融为一体,就可以一下子读准确,发音时声母和音节声调的变化没有关系,只要掌握了韵母,拼那个音节,在所用韵母前加上不同的声母,就可以把整个音节快速直读出来了,这与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就统一起来,把直接发出的音节(字音)组合成词甚至短语一下说出来的,本发明的输入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而形成的。
本发明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对于带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拼音,用标准键盘输入声母字符、在输入声母字符后输入韵母字符,或者对于用单韵母组成的拼音用标准键盘输入单韵母字符;其中,将所述键盘上的元音字符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定义为轻声、一声的元韵字母;将所述键盘上的声母字符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定义为二声、三声、四声的元韵字母;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输入该重新定义的元音字符和/或声母字符,
其中:
将元音字母“a、o、e、i、u”的轻声和一声定义为该元音字母对应的字符本身;a、ā—A  o、ō—O  e、ē—E  i、ī—Iu、—U;
将所述键盘上的声母字符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定义为二声、三声、四声的元韵字母是指:将键盘上的声母字符Q、R、T、P、S、D、F、J、K、L、X、C、V、B、M分别定义为元音字母“a、o、e、i、u”的二声、三声、四声的元韵字母,即:
将元音字母“a、o、e、i、u”的二声、三声、四声按如下对应方式定义:á—B  ǎ—Cà—R;ó—D  ǒ—T  ò—F;é—J  ě—Q  è-X;í—S  ǐ—K  ì—L;ú—V  ǔ—M  ù—P。
由于键盘上没有字符“ü”,因此,根据语音学规律,对音字母“ü”进行重新定义,当元音字母“ü”和声母“n、l”相拼时,定义为“y”加元音字母“u”;由于元音“u”不能与“j、q、x”相拼,当元音字母“ü”和“j、q、x”相拼时,定义为元音字母“u”;具体如下:
当元音字母“ü”和声母“n、l”相拼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Y U”,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YV、YM、YP”;
当元音字母“ü”和“j、q、x”相拼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U”,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V、M、P”。
通过上述对现有的标准键盘的按键进行了新的定义,使与带有声调的元韵字母与确定的按键(键盘字符)一一对应,即6个基本元音“a、o、e、i、u、ü”的四个声调都有确定的按键来表示,并且这些按键在输入声母表示的字符(零声母音节输入a、o、e其中任意一个字母)后才输入表示带有声调的元韵字母的按键。
当然,将所述键盘上的声母字符和元音字符重新定义的对应方式不限于上述15个声母字符以及以上所述的对应方式,可以根据输入习惯和便捷性,将键盘上的声母字符和元音字符与元韵字母重新确定对应,只要不发生重复混淆的对应关系,同样也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为了使输入更加方便,对韵母进行简化(以第一声为例,第二、三、四声按照上述的元韵字母对应键盘上的字符):
(1)韵母中所有以“ng”结尾的韵母中的字母“n”省略,其中,部分韵母的轻声和第一声省略对应关系为:ang—AG、eng—EG、iang-IAG、ing—IG;
所述韵母中的“ang”的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BG、CG、RG”;
所述韵母中的“eng”的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JG、QG、XG”;
所述韵母中的“iang”的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IBG、ICG、IRG”;
所述韵母中的“ing”的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SG、KG、LG”。
(2)韵母中带“ua”的韵母中的“ua”用字母“o”代替,即,韵母中带“ua”的韵母中的“ua”,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O”,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D、T、F”。
其中,部分韵母的轻声和第一声省略对应关系为:uai—OI、uan—ON、uang—OG(uang也同时省去了字母n);
所述韵母中的“uai”的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DI、TI、FI”;
所述韵母中的“uan”的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DN、TN、FN”;
所述韵母中的“uang”的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DG、TG、FG”。
(3)韵母中的“iao、ong”分别对应省略为:“io、ug”,即,所述韵母中的“iao”的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IO”,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ID、IT、IF”;
所述韵母中的“ong”的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UG”,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VG、MG、PG”。
(4)韵母中的“iong、ueng”自成音节时对应字母为“yug、weg”,即,所述韵母中的“iong”自成音节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YUG”,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YVG、YMG、YPG”;
所述韵母中的“ueng”自成音节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WEG”,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WJG、WQG、WXG”。
(5)韵母中的“ian、iang、iong和“j、q、x”相拼时省去介音字母“i”,分别对应写作“jan、jag;qan、qag;xan、xag”,即,所述韵母中的“ian”和“j、q、x”相拼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AN”,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BN、CN、RN”;
所述韵母中的“iang”和“j、q、x”相拼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AG”,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BG、CG、RG”;
所述韵母中的“iong”和“j、q、x”相拼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OG”,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DG、TG、FG”。
关于韵母简化的道理,在技术设计上也是根据音位学的理论,利用汉语拼音声、韵才能相拼的规律性和遵照世界公认的拼音文字方案设计的简单化原则研制的。例如:为什么把韵母表中所有以“ng”结尾的韵母中的字母“n”全省掉呢?因为字母“g”虽然主要是做声母,但在做韵尾时只用它代替鼻音字母(相当汪、央等字的韵尾读音)就很好,加上“n”反而使不太懂拼音规律的人容易认为是发“n+g”的音(g指鼻韵尾的发音),另外也可以避免一些音节连写发生混淆,如“方案”和“反感”的拼音都是“fangan”,再如“明暗、敏感、命案”的拼音都一样是“mingan”不加隔音符号就混了。“g”在做声母时发“歌”的音,在做韵尾时发鼻韵尾的音,这在拼音方案的字母设计上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例如“子”和“米”的韵母都写作“i”,实际上它们是两个发音不同的韵母,分别属于不同的音位。但在实际拼读时声母“z”和读“一”发音的韵母是不能相拼的,所以【汉语拼音方案】用一个字母代替读音不同的两个韵母,就节省了一个字母形式,这就符合了拼音方案设计的简单化原则。其实质性原因就是:并不是每个声母和所有韵母都能相拼,而是根据汉语音节组合规律有选择性地组合,前辈语言学家就是利用了有些声母和韵母“不能相拼”的汉语拼音规律在拼音方案的设计时合并省去部分音位字母的,这就使人能够马上确定在不同音节中这个字母发什么音。另外一种情况是,在韵母中干脆省掉一个字母,但原则是不能和其它韵母相混淆。例如:韵母“iou、uei、uen”在拼写音节时,都省去了中间的字母,如纠、归、吨的拼音分别是“iiu、gui、dun”,也是利用省去这个字母的前、后两个音素之间不能相拼的发音规律来设计简化音节的拼式的。第(3)条里的韵母“iao”也是这样简化的。而韵母“ong”简化做“ug”是直接省去字母“n”后又把“o”换成了“u”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是因为这个韵母的发音用“u”更准确,例如“公”字的拼音用“gung”就比用圆唇的“o”要合乎实际拼音时的发音情况,所以汉语拼音方案推行以前的拼音方法就是用“u”的音组成这个韵母的。第二,“o”这个字母可以不要,(带领国家语委工作组为我国2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创制了拼音文字的傅懋勣先生在他的论著[北京话究竟需要多少拼音字母]中写到:“在考虑系统的时候,不应单纯以精简字母的数目为原则,而尤其重要的,要从整个系统的科学化看问题。比如我主张不要代表“o”的字母,不是单从减掉这个字母来看问题,而主要是从北京语音系统的完整性及语音基本单位的对立和联系性看问题。”所以,把ong简化做ug这样我们就可以省出o来代替韵母表中u行的uai uanuang三个韵母中的ua,分别写作“oi、on、og”这是此方案唯一的特例,也是根据汉语拼音必须简便化的总原则,在不增加字母数量的前题下,唯一可行的办法(因为要把所有音节的拼式都基本简化到三个字母以下,在这三个韵母中省去那个字母都会和别的韵母混淆,而用o代替ua,就解决了它们变换声调的问题{详见第(2)项的说明},简化后又不会和别的韵母混淆了。另外“uan和on”、“uang和og”在拼合时发音近似,属于同一个音位,容易被人接受。至于“uai简化做oi”也是根据o和i不能相拼,我们已明确o是代替ua的,加上i写作uai就可以拼读了)关于第(5)条韵母“ian和iang”中介音“i”的省略,是考虑到这两个韵母主要是和声母“j、q、x”组成音节,另外只和声母“n、l”组成音节,但对应的汉字很少(常用字共约30个左右),所以和“j、q、x”相拼省去“i”,就等于基本上解决了这两个韵母在实际拼写中的简化问题。(因为iang第一步已经省去了字母n)在汉语拼音中,j、q、x这三个字母就读“鸡、期、西”的音,后面已经包含了“i”的音素,所以在和它们相拼时韵母中的介音“i”可以省略。
为了降低汉字输入中的重码率,在所述输入韵母字符后,对于形声汉字输入其形旁名称第一个汉字的声母字符;在所述输入韵母字符后,对于非成字做偏旁或独体字做偏旁的非形声汉字,输入其偏旁的首、末单笔划对应的字符;对于独字体的汉字输入其首尾单笔划对应的字符。
所述首尾单笔划与字符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Figure G2009101698575D00141
结合上述输入法,形成简化汉语拼音方案(下称简拼),将该方案归纳如下,为了符合现行拼音方案习惯,全部采用小写字母表示:
简拼声母表(表一)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c s    准声母:y w
简拼声母表说明:在汉语拼音声母表之外,我们提出了“准声母”的概念,增加了“y、w”为准声母。其理由如下:(1)汉语拼音在音节开头使用y、w主要是为了避免音节连写时发生混淆。实际上它们在拼音时y发元音“i”的音,w发元音“u”的音,也就是为了避免音节混淆才用y、w代替i、u的;元音“i、u主要是做韵母或韵母中的成分,而他们的代表y、w在音节开头又确实起到了声母的作用,可见字母“i、u”确实能“一身兼二职”的,所以我们把它们的代表y、w叫做“准声母”,就是要表明i、u在音韵学上虽然被确定为元音做韵母,但有时也可以象辅音一样做声母。(2)准声母的确定避免了拼音时的许多麻烦和困惑,不必再死记什么“y、w换”等规则了。例如:要拼“鸭”的音,我们就可以认为是准声母y和韵母a相拼,其音节的拼式理所当然地写作“ya”了。而“家”的拼音就是声母j和韵母ia相拼,也顺理成章地写作“jia”了。所以i行韵母ia、ie、iao、ian、iang、iou和u行韵母ua、uo、uan、uang、uai、uei、uen、ong自成音节就都可以看做准声母y或w与i或u后面的韵母相拼,而这些韵母和声母相拼时是一个整体,正如徐教授引用《语文基础知识》一书中所说“这类韵母的读音,不是几个音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浑然整体”,所以就可以看做这些韵母只作为一个整体和声母(包括准声母)相拼。(3)可以省掉“ueng”这个韵母。例如“翁”的拼音,就是准声母w和韵母eng相拼,简化后写作“weg”;“拥”的拼音,就是准声母y和韵母ong相拼,简化后写作“yug”.(iong只和j、q、x相拼,因为j、q、x的读音里已经带有i的音素,所以和韵母iong相拼时i可省略,简化后一声的拼式分别写作jug、qug、xug)(4)“y”确定为准声母,韵母“ü、üe、üan、ün”自成音节四声共16个音节的写法就可以看做是准声母y和它们相拼并省去ü上两点儿组成的,这是因为ü不能直接输入而采取的技术手段,例如:“ü”自成音节的时候写作“yu”,这就解决了本组16个韵母的直接输入问题;另外也显示出和原方案ü行韵母自成音节时拼写方法的继承发展关系,给本组韵母写法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例如:“ü”写作“yu”是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说明第(4)条第三款“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u(迂);yue(约);yuan(冤)yun(晕);ü上两点省略。”既然拼式的前面没有声母,剩下的就是韵母,“yu”就理所当然的成为“ü”的另外一种写法了。所以,准声母概念的确定,也给【汉语拼音方案】说明第(4)条第三款的说明提供了理据。
简拼韵母表(表二)
i u yu(ü)
a ia ua
  o   uo
e ie üe
ai oi(uai)
ei ui
  ao   io(iao)
ou iu
  an   ian   on(uan)   üan
en in un ün
  ag(ang)   iag(iang)   og(uang)
  eg(eng)   ig(ing)
  ug(ong)   iug(iong)
注:表格中括号里的韵母写法是现在拼音方案的写法,括号外面是简化了的写法。韵母you、uei、uen在和声母相拼的时候,现行方案已经简化作iu、ui、un了,不再用括号注明。
简拼韵母表说明:
(1)“知、蚩、诗、日、资、雌、思”等七个音节的韵母用i,即: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拼作zhi,chi,shi,ri,zi,ci,si。
(2)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ertvg,“花儿”拼作huar。
(3)i列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ya(呀)、ye(耶)、yao(腰)、you(忧)、yan(烟)、yin(因)、yag(央)、yig(英)、yug(雍)。
(4)U列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wa(娃)、wo(窝)、wai(歪)、wei(威)、wan(弯)、wen(温)、wag(汪)、weg(翁)。
(5)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u(淤)yue(约)yon(冤)yun(晕);ü上两点省略;跟j、q、x相拼的时候,写成ju(居)qu(区)xu(虚),跟声母n、l拼的时候一声写成nyu(女)lyu(吕)nue(虐)lue(略)。ü上两点也省略。
(6)韵母ian、iang、iong和j、q、x相拼的时候,前面的i省略,写作jan  (兼)jag(江)、qan(千)qag(枪)、xan(先)xag(香)jug(埛)、qvg(穷)、xug(兄)。韵母ian、iang和n、l相拼的时候不省略。如“连”写作“lian”。
(7)表二中韵母a、ai、ao、an、ag是一声的写法。零声母音节二、三、四声的写法是a后面加上á、ǎ、à的对应声调字母。例如:“an”的四声分别写作“an、abn、can、am”。韵母o、ou的零声母音节二、三、四声的写法是o后面加上ó、ǒ、ò的对应声调字母。例如:“o”的四个声调里的字“窝、哦、我、臥”依次分别拼写成“o、od、ot、of”。韵母e、ei、en、eg零声母音节二、三、四声的写法是e后面加上é、ě、è的对应声调字母。例如:ei的四声分别写作“ei、eji、eqi、exi”。
其余韵母ia、io、ie、ian、iag,oi、on、og、ug,ua、uo、iu、ui、un只作为整体与其它声母相拼,不再看做自成音节。
(8)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它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就用隔音符号(’)隔开。(m、n、ng等辅音自成音节的,后面直接加数字来表示。四声写作m1、m2、m3、m4;n1、n2、n3、n4;ng1、ng2、ng3、ng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韵母四声的构成规律,下表分组列出带声调的简化韵母表(表三)。在拼写音节时,只要在它们前面加上不同的声母就行了。(表中a、o、e后面表示二、三、四声调的零声音节母,和声母相拼的时候,分别省去a、o、e;i、u后面表示二、三、四声的零声母音节,和声母相拼的时候,分别用别的声母代替准声母y、w)。每组第一竖行是按照第一个元音字母变换声调的所有韵母,后面尖括号内是未简化的韵母,和它们相对应的该行左边第一个韵母是简化后的写法。其中,前面标“-”号的韵母右面的三个韵母依次是这个韵母零声母音节二、三、四声调的写法。
带声调的简化韵母表(表三)
Figure G2009101698575D00181

Claims (10)

1.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包括对于带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拼音,用标准键盘输入声母字符、在输入声母字符后输入韵母字符,或者对于单韵母组成的拼音,用标准键盘输入单韵母字符; 
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键盘上的元音字符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定义为轻声、一声的元韵字母;将所述键盘上的声母字符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定义为二声、三声、四声的元韵字母;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输入重新定义的元音字符和/或声母字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元音字母“ü”和声母“n、l”相拼时,定义为“y”加元音字“u”;当元音字母“ü”和“j、q、x”相拼时,定义为元音字母“u”; 
将所述键盘上的声母字符在输入所述声母字符或所述单韵母字符后定义为二声、三声、四声的元韵字母是指:将键盘上的声母字符Q、R、T、P、S、D、F、J、K、L、X、C、V、B、M分别定义为元音字母“a、o、e、i、u”的二声、三声、四声的元韵字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元音字母“a、o、e、i、u”的轻声和一声定义为该元音字母对应的字符本身;a、ā-A,o、ō-O,e、ē-E,i、ī-I,u、ū-U; 
将元音字母“a、o、e、i、u”的二声、三声、四声按如下对应方式定义:á -Bǎ-Cà-R;ó-D、ǒ-T、ò-F;é-J、ě-Q、è-X;í-S、ǐ-K、ì-L;ú-Vǔ-M、ù-P; 
当元音字母“ü”和“n、l”相拼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yu”,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YV、YM、VP”; 
当元音字母“ü”和“j、q、x”相拼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U”,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V、M、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韵母中所有以“ng”结尾的韵母中的字母“n”省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韵母中带“ua”的韵母中的“ua”,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O”,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D、T、F”。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韵母中的“iao”的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IO”,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ID、IT、IF”; 
所述韵母中“ong”的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UG”,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VG、MG、PG”。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韵母中的“iong”自成音节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YUG”,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YVG、YMG、YPG”; 
所述韵母中的“ueng”自成音节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WEG”,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WJG、WQG、WXG”。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韵母中的“ian”和“j、q、x”相拼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AN”,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BN、CN、RN”; 
所述韵母中“iang”和“j、q、x”相拼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AG”,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BG、CG、RG”; 
所述韵母中“iong”和“j、q、x”相拼时,轻声和一声定义为字符“OG”,二声、三声、四声分别定义为字符“DG、TG、FG”。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韵母字符后,对于形声汉字输入其形旁名称第一个汉字的声母字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韵母字符后,对于非成字做偏旁或独体字做偏旁的非形声汉字,输入其偏旁的首、末单笔划对应的字符;对于独体字的汉字,输入其首尾单笔划对应的字符; 
所述首尾单笔划与字符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Figure FSB00001011616200031
CN 200910169857 2009-09-07 2009-09-07 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 Active CN1016397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69857 CN101639735B (zh) 2009-09-07 2009-09-07 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69857 CN101639735B (zh) 2009-09-07 2009-09-07 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9735A CN101639735A (zh) 2010-02-03
CN101639735B true CN101639735B (zh) 2013-04-10

Family

ID=41614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69857 Active CN101639735B (zh) 2009-09-07 2009-09-07 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397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5410A (zh) * 2015-08-25 2015-11-11 任仰福 一种形式化拼音和汉字对应识别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3377B (zh) * 2010-04-15 2012-05-23 于永丰 一种新颖的键盘输入拼音短代码
CN103034338A (zh) * 2011-10-08 2013-04-10 武汉科技大学 三码拼音输入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1931A (zh) * 1998-05-19 1998-12-16 陈朝荣 汉字拼音语言文字编码方法及其键盘
CN1704876A (zh) * 2004-05-31 2005-12-07 马克起 汉字拼音标调定型输入法
CN1897069A (zh) * 2005-07-16 2007-01-17 陈经纶 道字式中国拼音字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1931A (zh) * 1998-05-19 1998-12-16 陈朝荣 汉字拼音语言文字编码方法及其键盘
CN1704876A (zh) * 2004-05-31 2005-12-07 马克起 汉字拼音标调定型输入法
CN1897069A (zh) * 2005-07-16 2007-01-17 陈经纶 道字式中国拼音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5410A (zh) * 2015-08-25 2015-11-11 任仰福 一种形式化拼音和汉字对应识别的方法
CN105045410B (zh) * 2015-08-25 2019-02-12 任仰福 一种形式化拼音和汉字对应识别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9735A (zh) 2010-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bash Introduction to Arabic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Handel Sinography: The borrowing and adaptation of the Chinese script
CN101639735B (zh) 一种用简化拼音定音定调输入汉字的方法
CN104461228B (zh) 电子装置及其文字输入界面显示方法
Koester User performance with speech recogni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CN103616960A (zh) 六元音字母双拼输入法
CN103246354B (zh) 以通用语文字编码表达汉字的输入法及其键盘
KR102517025B1 (ko) 리듬과 운율을 가진 언어에 대한 음성출력장치 및 그 출력방법
KR102517021B1 (ko) 리듬과 운율을 가진 언어에 대한 한글입력장치 및 그 입력방법
Fischer et al. Marked hand configurations in Asian sign languages
Odinye Phonology of mandarin chinese: a comparison of Pinyin and IPA
WO2009148224A2 (ko) 라틴 문자 입력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휴대용 단말기
JP2013516673A (ja) 文字表示方法及び文字入力方法
Goodma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in non-alphabetic languages: An introduction
Derwing et al. The description of spelling-to-sound relationships in English, French and Russian: Progres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Xing et al. The romaniz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KR102517024B1 (ko) 리듬과 운율을 가진 언어에 대한 운율표시장치 및 그 표시방법
CN108459735A (zh) 声韵双击触摸屏汉语拼音输入方法
Vakulenko Reversible transliteration of the historical Ukrainian alphabets in the context of heritage preservation and linguistic technologies development
CN103257717A (zh) 实用型吴语上海话输入法拼音方案及键盘
CN101667068A (zh) 用于便携式装置的拼音输入方法
Simpson Analysis of an invented writing system for the Shanghainese language
El-Khaissi The romanisation of Arabic: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omanised spoken Arabic and romanised modern standard Arabic
Odinye Mandarin Chinese Pinyin: Pronunciation, Orthography and Tone
Handel 3 Korean 62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Ye Wando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for Inven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REN YANGFU

Owner name: REN YANGFU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E WANDONG

Effective date: 201108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2218 CHANGPING, BEIJING TO: 065400 LANGFANG, HEBEI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804

Address after: 065400, Hebei County, Xianghe Province town of Zhao Zhuang

Applicant after: Ren Yangfu

Address before: 102218, room 17, building 3201, three West District,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Ye Wandong

Co-applicant before: Ren Yangfu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Ye Wando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Ren Yangfu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