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5611B - 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5611B
CN101635611B CN 200910168950 CN200910168950A CN101635611B CN 101635611 B CN101635611 B CN 101635611B CN 200910168950 CN200910168950 CN 200910168950 CN 200910168950 A CN200910168950 A CN 200910168950A CN 101635611 B CN101635611 B CN 1016356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ric
state
value
selection result
preser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689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5611A (zh
Inventor
杜凡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 2009101689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356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35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561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1993 priority patent/WO201102633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5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5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37Decoding methods or techniques, not specific to the particular type of coding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3M13/03 - H03M13/35
    • H03M13/39Sequence estimation, i.e.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original codes
    • H03M13/3905Maximum a posteriori probability [MAP] decoding or approximations thereof based on trellis or lattice decoding, e.g. forward-backward algorithm, log-MAP decoding, max-log-MAP decoding
    • H03M13/3938Tail-bi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包括:计算咬尾卷积编码器的所有状态的输出值与待译码的数据的相关值作为分支度量值;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根据选择结果从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译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道译码装置。本发明能够使得译码的占用资源少、计算速度快。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空间信道如同海面,变化无常,往往使信号发生畸变,从而增加了传输数据的误码率。为了降低误码率,需要传输数据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传输数据进行某种方式的编码,增加冗余的保护信息,这就是信道编码。3GPP采用的信道编码方法主要有卷积码、turbo码以及交织等手段。
其中,由于卷积码与turbo码相比编译码相对简单,在短码情况下一般采用卷积编码,如LTE中的BCH、DCI、UCI等信道。
为了提高卷积码的码率,在LTE中采用了咬尾卷积编码器,结构如图2所示。编码器的状态寄存器的初始值设为输入数据流的最后6个信息比特的对应值,使得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和最终状态相同。但是,因为初始状态与结束状态是不确定的,因此采用传统的Viterbi译码方法性能要有所下降。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计算分支度量时,一般采用汉明度量、欧几里德度量等方法,这些都是使距离最短小的度量方法,但是这种度量方法及其回溯方法会浪费很大的资源,计算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浪费资源,计算速度较慢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包括:计算咬尾卷积编码器的所有状态的输出值与待译码的数据的相关值作为分支度量值;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根据选择结果从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译码。
优选地,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具体包括: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按照加比选法则,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并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保存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
优选地,根据选择结果从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译码具体包括:由度量值最大的状态进行回溯,根据选择结果寻找父状态,直到找出所有的历史状态;将历史状态输出的最低比特作为译码输出比特。
优选地,在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之前还包括:保存待译码的数据;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直到待译码的数据保存完毕,保存度量值最大的状态作为第一次的终止状态。
优选地,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之后还包括:如果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与第一次的终止状态不同,且未达到最大的图数,则继续执行译码过程。
优选地,当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编码率为1/3,长度为6个寄存器时,所有状态为64个,不同的分支度量值有8个,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包括: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按照加比选法则,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并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其中,如果选择的是上面的一条路径,则将选择结果记为0,否则记为1。
优选地,保存的待译码的数据中,3个软比特并行存在一个地址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信道译码装置,包括:分支度量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咬尾卷积编码器的所有状态的输出值与待译码的数据的相关值作为分支度量值;加比选模块,用于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回溯模块,用于根据选择结果从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译码。
优选地,加比选模块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具体包括: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按照加比选法则,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并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保存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
优选地,回溯模块根据选择结果从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译码具体包括:由度量值最大的状态进行回溯,根据选择结果寻找父状态,直到找出所有的历史状态;将历史状态输出的最低比特作为译码输出比特。
优选地,在上述的装置中,还包括:保存模块,用于保存待译码的数据;加比选模块还用于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直到待译码的数据保存完毕,保存度量值最大的状态作为第一次的终止状态。
优选地,在上述的装置中,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如果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与第一次的终止状态不同,且未达到最大的圈数,则继续执行译码过程。
优选地,当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编码率为1/3,长度为6个寄存器时,所有状态为64个,不同的分支度量值有8个,加比选模块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包括: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按照加比选法则,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并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其中,如果选择的是上面的一条路径,则将选择结果记为0,否则记为1。
优选地,保存的待译码的数据中,3个软比特并行存在一个地址中。
由于采用状态相关值作为分支度量,记录加比选结果作为回溯路标,将回溯状态的最低比特当作译码输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浪费资源,计算速度较慢的问题,从而使得译码的占用资源少、计算速度快。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译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咬尾卷积栅格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咬尾卷积的全状态转移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加比选路径关系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回溯译码输出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Viterbi译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二的单圈的Viterbi译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译码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译码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计算咬尾卷积编码器的所有状态的输出值与待译码的数据的相关值作为分支度量值;
步骤S20,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
步骤S30,根据选择结果从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译码。
该实施例由于采用状态相关值作为分支度量,记录加比选结果作为回溯路标,将回溯状态的最低比特当作译码输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浪费资源,计算速度较慢的问题。使用该实施例使得译码的占用资源少、计算速度快。
优选地,步骤S20具体包括: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按照加比选法则,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并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保存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
步骤S30具体包括:由度量值最大的状态进行回溯,根据选择结果寻找父状态,直到找出所有的历史状态;将历史状态输出的最低比特作为译码输出比特。
该优选实施例提供了根据加比选法则进行状态度量值的累加,并保存加比选结果以及最终的最大状态度量值的状态,最后根据加比选的结果由该状态进行回溯得到译码的具体实施方案。
优选地,在步骤S20之前还包括:保存待译码的数据;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直到待译码的数据保存完毕,保存度量值最大的状态作为第一次的终止状态。在步骤S20之后还包括:如果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与第一次的终止状态不同,且未达到最大的圈数,则继续执行译码过程。
这样,为了适应咬尾卷积的特点,在保存待译码数据的过程中,初始化了初始状态的状态值,因此减少了咬尾卷积码初始状态不确定的影响。另外,由于咬尾卷积的栅格图如图3所示是周期循环的,因此为了提高性能,译码可以一直循环进行下去,直到初始与终止状态吻合或者达到最大循环次数,提高了译码的性能。
优选地,当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编码率为1/3,长度为6个寄存器时,所有状态为64个,不同的分支度量值有8个,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包括: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按照加比选法则,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并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其中,如果选择的是上面的一条路径,则将选择结果记为0,否则记为1。
优选地,保存的待译码的数据中,3个软比特并行存在一个地址中。这样,采用并行存储的方式,可以将该3个软比特同时读出,与状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相关计算。
上述优选实施例提供了当咬尾卷积编码器如图2所示,编码率为1/3时,本发明的Viterbi译码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
Viterbi译码的主要精髓就是最大似然,即找出所有可能的编码组合中与待译码数据最相似的一组,因为编码组合与编码数据长度是指数幂的关系,因此完全匹配编码组合是不可能的,Viterbi算法根据编码器的状态转移图对到达同一状态的两组状态度量值进行比较,选择最似然的状态,丢弃另一只,即所谓的加比选,因此保证了存留的状态量总是等于编码器的状态量,从而使译码量计算量可以接受。全状态转移示意图如图4所示。
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根据咬尾编码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得出所有的状态的输出值并保存,因为编码器的长度为6个寄存器,因此共有64个状态,每个状态输出3个比特,因此状态编码输出表的大小为64×3。
然后,将状态的输出值与待译码数据做相关,求出64个相关值作为分支度量值。状态编码输出比特可以表示为:a(n,m)a,其中n表示状态值,m表示比特序号。在实际应用中,0表示正、1表示负。例如:状态32时,输出比特为011,那么与待码数据的相关值就是+D0-D1-D2。这样就可以得出64个状态的相关值。实际上因为是1/3码率,所以最多只有8种不同的相关值,因此实现时只需要计算8个即可。
根据图5所示的加比选状态转移图,可以知道下一个状态总是从前两个状态之一加比选出来的,即选择前一个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的累加值更大的那个作为该状态的度量值,并记录下比较结果,即如果选择的是上面的路径,则记为0,否则记为1,保存每一个状态的比较记录。因此,最后保存的是K×64个回溯结果,其中K为译码的长度,总共有64个状态。回溯时,从度量值最大的状态点作为回溯点,根据该状态记录的比较结果算出上一个状态,以此类推,得到所有的历史状态。回溯方法是图5的反过程,即根据比较结果推断上一个状态是当前状态右移一位还是需要再加32。
因为状态的变化与输入比特相关,即状态的最低比特就是输入的编码数据,因此,直接将回溯的历史状态的最低比特当作译码输出比特即可。例如初始状态为2,输入比特为1,则状态变为5,那么回溯时,如果发现回溯到状态5,那么就知道这个时候输入的数据是1,因此译码输出就是1。译码输出与状态回溯的关系图6所示,这是一个右移过程,可以看出译码输出可以看作是编码输入的反过程。
上述优选实施例的Viterbi译码方法不但可以应用于咬尾卷积,而且也可应用于归零卷积,其特点是占用资源少、速度快。
此外,为了应用于咬尾卷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还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在存入待译码数据时,同时计算状态的度量值,但不必保存加比选结果。因为咬尾,所以当待译码数据保存完毕时,就得到了开始译码的初始状态值。这样,可以一边存待译码数据、一边译码,可以使速度更快。
其次,保存初始状态中最大状态度量的状态值,当译码结束时,与终止状态的最大状态度量的状态值比较,如果相同,停止译码,否则继续循环译码,直到上述条件满足或者到达最大循环次数。这样利用咬尾卷积的特点,能够保证译码的准确性,因为如果不同则译码一定不准确。
最后,因为咬尾卷积可能要循环多次,可以采用并行计算的方法,即一步计算所有64个状态的状态度量,也需要同时计算64个分支度量值。为了加快计算分支度量值的速度,在存储待译码数据时采用并行存储方式,即3个软比特并行存在一个地址,因此可以同时读出,与状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相关计算。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Viterbi译码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在译码前,建立状态编码输出表,可以根据咬尾编码器的结构,得到所有可能状态的输出值;
步骤S104,保存待译码数据,将待译码数据的3个软比特并行存储在一个地址中,同时根据加比选法则,进行状态度量值的累加,不保存加比选结果,直到数据保存完毕,保存最大度量值的状态值;
步骤S106,读出保存的待译码数据根据加比选法则,进行状态度量值的累加,同时保存加比选结果,用于译码结束时的回溯,直到一圈结束,保存最大度量值的状态值;
步骤S 108,如果终止状态与上一次的终止状态不同且没达到最大圈数则返回步骤S106;
步骤S110,否则,从度量值最大的状态开始回溯。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二的单圈的Viterbi译码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在译码前,建立状态编码输出表;
步骤S204,将K时刻的待译码数据与所有状态的编码输出值进行相关,记下所有的相关值作为分支度量值;
步骤S206,根据状态转移图(如图4所示),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累加,并将累加结果作为下一状态的度量值,因为根据状态转移图下一时刻的状态来自两个状态,所以利用“加比选”方法选择其中一条累加值较大的结果保存下来,并将比较结果记录下来用于历史回溯;
步骤S208,判断待译码数据是否结束,若否,则返回步骤S202;
步骤S210,若是,则寻找最大状态度量值的状态值;
步骤S212,由该状态进行回溯,并根据保存的比较结果的记录,寻找父状态,直到找出所有历史状态;
步骤S214,将状态历史输出的最低位作为译码输出比特。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译码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分支度量值计算模块10,用于计算咬尾卷积编码器的所有状态的输出值与待译码的数据的相关值作为分支度量值;加比选模块20,用于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回溯模块30,用于根据选择结果从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译码。
该实施例由于采用状态相关值作为分支度量,记录加比选结果作为回溯路标,将回溯状态的最低比特当作译码输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浪费资源,计算速度较慢的问题。使用该实施例使得译码的占用资源少、计算速度快。
优选地,加比选模块20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具体包括: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按照加比选法则,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并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保存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
回溯模块30根据选择结果从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译码具体包括:由度量值最大的状态进行回溯,根据选择结果寻找父状态,直到找出所有的历史状态;将历史状态输出的最低比特作为译码输出比特。
该优选实施例提供了根据加比选法则进行状态度量值的累加,并保存加比选结果以及最终的最大状态度量值的状态,最后根据加比选的结果由该状态进行回溯得到译码的具体实施方案。
优选地,在上述的装置中,还包括:保存模块40,用于保存待译码的数据;加比选模块20还用于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直到待译码的数据保存完毕,保存度量值最大的状态作为第一次的终止状态;判断模块50,用于判断如果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与第一次的终止状态不同,且未达到最大的圈数,则继续执行译码过程。
这样,为了适应咬尾卷积的特点,在保存待译码数据的过程中,初始化了初始状态的状态值,因此减少了咬尾卷积码初始状态不确定的影响。另外,由于咬尾卷积的栅格图如图3所示是周期循环的,因此为了提高性能,译码可以一直循环进行下去,直到初始与终止状态吻合或者达到最大循环次数,提高了译码的性能。
优选地,当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编码率为1/3,长度为6个寄存器时,所有状态为64个,不同的分支度量值有8个,加比选模块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包括: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按照加比选法则,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并保存选择结果,直到待译码数据结束;其中,如果选择的是上面的一条路径,则将选择结果记为0,否则记为1。
优选地,保存的待译码的数据中,3个软比特并行存在一个地址中。这样,采用并行存储的方式,可以将该3个软比特同时读出,与状态编码输出比特进行相关计算。
上述优选实施例提供了当咬尾卷积编码器如图2所示,编码率为1/3时,本发明的Viterbi译码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由于采用状态相关值作为分支度量,记录加比选结果作为回溯路标,将回溯状态的最低比特当作译码输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浪费资源,计算速度较慢的问题。使用该实施例使得译码的占用资源少、计算速度快。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咬尾卷积编码器的所有状态的输出值与待译码的数据的相关值作为分支度量值;
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所述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所述待译码数据结束;
根据所述选择结果从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译码;
其中,根据所述选择结果从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译码具体包括:由所述度量值最大的状态进行回溯,根据所述选择结果寻找父状态,直到找出所有的历史状态;将所述历史状态输出的最低比特作为译码输出比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所述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所述待译码数据结束具体包括:
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所述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
按照加比选法则,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并保存选择结果,直到所述待译码数据结束;
保存所述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所述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所述待译码数据结束之前还包括:
保存所述待译码的数据;
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所述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直到所述待译码的数据保存完毕,保存度量值最大的状态作为第一次的终止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所述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所述待译码数据结束之后还包括:
如果所述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与所述第一次的终止状态不同,且未达到最大的圈数,则继续执行译码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编码率为1/3,长度为6个寄存器时,所述所有状态为64个,不同的所述分支度量值有8个,
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所述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所述待译码数据结束包括:
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所述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
按照加比选法则,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并保存选择结果,直到所述待译码数据结束;
其中,如果选择的是上面的一条路径,则将所述选择结果记为0,否则记为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保存的所述待译码的数据中,3个软比特并行存在一个地址中。
7.一种信道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支度量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咬尾卷积编码器的所有状态的输出值与待译码的数据的相关值作为分支度量值;
加比选模块,用于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所述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所述待译码数据结束;
回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选择结果从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译码;
其中,所述回溯模块根据所述选择结果从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译码具体包括:由所述度量值最大的状态进行回溯,根据所述选择结果寻找父状态,直到找出所有的历史状态;将所述历史状态输出的最低比特作为译码输出比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比选模块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所述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所述待译码数据结束具体包括:
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所述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
按照加比选法则,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并保存选择结果,直到所述待译码数据结束;
保存所述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待译码的数据;
所述加比选模块还用于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所述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直到所述待译码的数据保存完毕,保存度量值最大的状态作为第一次的终止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如果所述最终的度量值最大的状态与所述第一次的终止状态不同,且未达到最大的圈数,则继续执行译码过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编码率为1/3,长度为6个寄存器时,所述所有状态为64个,不同的所述分支度量值有8个,
所述加比选模块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所述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并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保存选择结果,直到所述待译码数据结束包括:
根据状态转移图,将对应状态的度量值与所述分支度量值进行累加;
按照加比选法则,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下一状态的新的度量值,并保存选择结果,直到所述待译码数据结束;
其中,如果选择的是上面的一条路径,则将所述选择结果记为0,否则记为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保存的所述待译码的数据中,3个软比特并行存在一个地址中。
CN 200910168950 2009-09-02 2009-09-02 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635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68950 CN101635611B (zh) 2009-09-02 2009-09-02 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
PCT/CN2010/071993 WO2011026330A1 (zh) 2009-09-02 2010-04-21 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68950 CN101635611B (zh) 2009-09-02 2009-09-02 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5611A CN101635611A (zh) 2010-01-27
CN101635611B true CN101635611B (zh) 2013-06-05

Family

ID=41594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68950 Active CN101635611B (zh) 2009-09-02 2009-09-02 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35611B (zh)
WO (1) WO20110263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5611B (zh) * 2009-09-02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02291198B (zh) * 2010-06-18 2014-08-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02377438B (zh) * 2010-08-11 2013-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译码方法和咬尾卷积译码器
CN102404011B (zh) * 2010-09-15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维特比解码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891690B (zh) * 2011-07-19 2017-02-22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咬尾卷积码译码方法
WO2012163135A1 (zh) * 2011-05-27 2012-12-06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及译码器
CN102857242B (zh) * 2011-06-28 2016-03-02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咬尾卷积码译码方法与装置
CN102857233B (zh) * 2011-06-28 2017-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03248465B (zh) * 2012-02-01 2016-06-08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处理装置以及终端处理方法
CN105763286A (zh) * 2014-12-15 2016-07-1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误检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01391B (zh) * 2016-08-08 2019-07-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改进的软输出咬尾卷积码译码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817A (zh) * 2008-09-27 2009-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咬尾卷积码的译码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6764B1 (en) * 1997-11-26 2001-07-0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coding tailbiting convolution codes
US7640478B2 (en) * 2005-04-26 2009-12-29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decoding tail-biting convolutional codes
CN101635611B (zh) * 2009-09-02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817A (zh) * 2008-09-27 2009-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咬尾卷积码的译码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蒋卉.数字通信中符号定时及维特比译码算法研究与实现.《硕士论文》.2007,第45-5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26330A1 (zh) 2011-03-10
CN101635611A (zh) 2010-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5611B (zh) 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
FI106416B (fi) Menetelmä ja laite dekoodatun symbolisarjan luotettavuuden määrittämiseksi
CN101867379B (zh) 一种循环冗余校验辅助的卷积码译码方法
CN107911195B (zh) 一种基于cva的咬尾卷积码信道译码方法
CN1168224C (zh) 维特比译码器的高速相加-比较-选择
CN1853350A (zh)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维特比/涡轮联合译码器
CN103427850A (zh) 多模维特比解码装置及其解码方法
KR20230003466A (ko) 폴라리제이션-조정 컨볼루션 코드들의 리스트 디코딩
RU2377722C2 (ru) Способ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я помехоустойчивого кода
CN100413217C (zh) 一种维特比译码器及用于维特比译码器的加比选单元电路
EP2339757A1 (en) Power-reduced preliminary decoded bits in viterbi decoder
CN1996808A (zh) 传输格式检测设备和方法
CN101145790B (zh) 译码器、相加-比较-选择单元和其方法
CN100433836C (zh) 使用冗余对视/音频和语音数据进行解码的方法和系统
CN102377438B (zh) 信道译码方法和咬尾卷积译码器
CN105356893A (zh) 一种尾码可配置的Viterbi解码方法及解码器
CN102291198B (zh) 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03986477A (zh) 矢量viterbi译码指令及viterbi译码装置
CN101411071A (zh) 具有双向滑动窗口体系结构的map译码器
CN105610550B (zh) 一种用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Viterbi译码方法
US8140949B2 (en) ACS unit of a Viterbi decoder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 bit error rate before a Viterbi decoder
YM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Convolution Encoder and Viterbi Decoder for Constraint Length 7 and Bit Rate 1/2
CN1330467A (zh) 串行回溯的最大似然解码方法及其使用该方法的解码器
Gupta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Viterbi and Fano decoding algorithm for convolution codes
CN102282771B (zh) 解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04

Address after: Dameisha Yanti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85 Building No. 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7

Assignee: Xi'an Chris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944002003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hannel decoding method and channel decodin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