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4724A - 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4724A
CN101634724A CN200810302951A CN200810302951A CN101634724A CN 101634724 A CN101634724 A CN 101634724A CN 200810302951 A CN200810302951 A CN 200810302951A CN 200810302951 A CN200810302951 A CN 200810302951A CN 101634724 A CN101634724 A CN 101634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arc
diffuser plate
strip
arc groove
arc conv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302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绍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302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34724A/zh
Priority to US12/319,046 priority patent/US7871172B2/en
Publication of CN101634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47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扩散板,其包括一本体。本体由透明材料制成,其包括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具有交替分布的多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及多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其从该扩散板的一侧朝相对一侧延伸时,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的宽度逐渐增大而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的宽度逐渐减小。第二表面具有交替分布的多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及多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其从该扩散板的一侧朝相对一侧延伸时,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的宽度逐渐增大而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的宽度逐渐减小。上述扩散板具有提高光线有效利用率、出光均匀的优点。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扩散板的背光模组。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的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背景技术
请参见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100,其主要应用于液晶显示。背光模组100包括框架11与设置在该框架11内部的多个光源12及设置在光源12上方并盖住框架11的扩散板13。
使用时,由多个光源12产生的光线进入扩散板13后被扩散。然而,在经扩散板13扩散后,光线从扩散板13的出射角度变得较为杂乱,使得其在特定视角范围内的亮度不高;并且由于光源12朝其正上方传输的光线较多,扩散板13还是常常难以直接将来自光源12光线扩散均匀,使得从扩散板13出射的光线容易产生光源残影,即出现光强强弱不同的区域。
为提高背光模组100在特定视角范围内的亮度,以及避免光源残影的产生,从而提高背光模组100出射光的均匀性,通常在扩散板13上方还设置有一棱镜片10与一上扩散片14。如图2所示,棱镜片10包括透明基板101及形成于透明基板101上的棱镜层103。棱镜层103上具有形状相同的多个长条形V型凸起105。棱镜片10的长条形V型凸起105可使出射光线发生一定程度的聚集,从而提高背光模组100在特定视角范围内的亮度。上扩散片14可对从棱镜片10出射的光线作进一步扩散。
然而,光线在棱镜片10与上扩散片14中传输时,部分光线会被吸收而造成光线损失;并且在棱镜片10与上扩散片14之间有空气层,其会增加光线在传输过程中的界面数量,增加光线传输的界面损失,降低光线利用率。且由于该棱镜片10的棱镜层103上的长条形V型凸起105为单一结构的规则阵列,使用时,该阵列排布容易与液晶面板像素的矩阵排布相重叠,而使得光线在棱镜片10与液晶面板间容易发生叠纹干涉,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出现干涉条纹,从而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光线有效利用率、出光均匀可减少干涉条纹发生的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一种扩散板,其包括一本体。本体由透明材料制成,其包括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具有多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及多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与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之间交替分布,且从该扩散板的一侧朝相对一侧延伸时,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的宽度逐渐增大而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的宽度逐渐减小。本体的第二表面具有多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及多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与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之间交替分布,且从该扩散板的一侧朝相对一侧延伸时,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的宽度逐渐增大而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的宽度逐渐减小。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框架、多个点光源及一扩散板。光源位于该框架内,扩散板设置于该光源上方。扩散板包括一本体,本体由透明材料制成,其包括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本体的第一表面具有多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及多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与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之间交替分布,且从该扩散板的一侧朝相对一侧延伸时,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的宽度逐渐增大而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的宽度逐渐减小。本体的第二表面具有多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及多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与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之间交替分布,且从该扩散板的一侧朝相对一侧延伸时,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的宽度逐渐增大而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的宽度逐渐减小。
上述扩散板的由于第一表面上的多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多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变化的曲面结构与第二表面的多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多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变化的曲面结构相配合,让射入扩散板的光线可发生特定的折射、反射与衍射等光学作用,可使从扩散板出射的光线在一特定的视角范围聚集。而且第一表面上的凹槽结构与第二表面上的凸起结构的宽度均逐渐变化,改变了传统技术单一、规则的微结构设置,避免扩散板上的微结构阵列排布与液晶面板像素的矩阵排布相重叠,可减少甚至防止出射光线在扩散板与液晶面板之间叠纹干涉的发生,使液晶面板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与此同时,第一表面的多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多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及第二表面的多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及多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协同作用,还可使光线发生扩散,以减弱甚至避免光源残影,提高背光模组的出光均匀性,避免采用上扩散片而产生的界面损失,提升光线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背光模组的扩散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一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背光模组的扩散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扩散板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扩散板的沿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4所示扩散板的沿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5所示扩散板的沿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5所示扩散板的沿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测试样品1的光强测试图。
图11是测试样品2的光强测试图。
图12是测试样品3的光强测试图。
图13是测试样品4的光强测试图。
图14是测试样品5的光强测试图。
图1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二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扩散板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3,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一的背光模组200,其包括扩散板20、多个光源21及用于容纳多个光源21的框架22,光源21发出的光线直接或通过框架22反射进入扩散板20。
请参见图4及图5,扩散板20包括一个本体,该本体由透明材料制成。本体包括第一表面210及与第一表面210相对的第二表面220。第一表面210具有多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12及多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214,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12与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214之间交替分布。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12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214从扩散板20一侧朝相对一侧延伸时,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12的宽度及深度逐渐增大,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214的宽度及深度逐渐减小。第二表面220具有多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222及多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224。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222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224从扩散板20一侧朝相对一侧延伸时,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222的宽度及深度逐渐增大,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224的宽度及高度逐渐减小。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12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214与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222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224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可以理解,第二表面220的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222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22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表面210的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12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214的延伸方向以其他角度相交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请参见图6及图7,第一表面210的每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12及每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214竖直截面为圆弧形。可以理解,每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12及每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214竖直截面也可为椭圆弧形。图4所示扩散板20沿VI-VI线剖视时,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12为较小圆弧形,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214为较大圆弧形,较大圆弧形与较小圆弧形交替排列;图4所示扩散板20沿VII-VII线剖视时,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12与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214为相同的圆弧形。将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12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214中圆弧的半径记为R1,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12与相邻的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214的中心间距记为P1,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12及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14的最大深度记为H1,则R1、P1及H1满足以下关系式:0.025mm≤P1≤1.5mm,P1/4≤R1≤2P1,0.01mm≤H1≤R1。换而言之,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12与相邻的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214的中心间距P1的取值范围为0.025mm至1.5mm,半径R1的取值范围为0.006mm至3mm,深度H1的取值范围为0.01mm至3mm。
请参见图8及图9,第二表面220的每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222及每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224的竖直截面为圆弧形。显然,每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222及每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224竖直截面也可为椭圆弧形。图5所示扩散板20沿VIII-VIII线剖视时,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222为较小圆弧形,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224为较大圆弧形,较大圆弧形与较小圆弧形交替排列;图5所示扩散板20沿IX-IX线剖视时,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222与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224为相同的圆弧形。将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222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224圆弧的半径记为R2,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222相邻的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224的中心间距记为P2,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222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224的最大高度记为H2,则R2、P2及H2满足以下关系式:0.025mm≤P2≤1.5mm,P2/4≤R2≤2P2,0.01mm≤H2≤R2。换而言之,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222与相邻的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224的中心间距P2的取值范围为0.025mm至1.5mm,半径R2的取值范围为0.006mm至3mm,高度H2的取值范围为0.01mm至3mm。
扩散板20的总体厚度T的取值范围为0.5mm至3mm。扩散板20的本体由透明材料制成,透明材料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扩散板20的长条状弧形结构是利用刀具在模具表面进行长条状弧形沟槽加工,在射出成型时将模具上的长条状弧形结构转印在扩散板20表面,其模具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利用刀具于第一模仁加工形成第一长条形弧形凹槽212,然后将第一模仁反向放置,再利用刀具于第一模仁加工形成第二长条形弧形凹槽214,最后将加工完成的第一模仁以电铸制程转制得具有长条状弧形凸起的底面模仁。
第二步,利用步骤一中的方法在第二模仁上加工形成与第二表面220上的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222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224延伸方向相同的凹槽制成顶面模仁。
第三步,将底面模仁和顶面模仁分别设置于射出成型设备进行注射成型。
本制备方法所采用的刀具大致为柱状结构,其一端部设有一圆弧,圆弧的半径及深度根据所需长条状弧形结构大小调整。
光源21可为线光源或点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与冷阴极荧光灯。
框架22可由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或塑料制成,或涂布有高反射率涂层的金属或塑料制成。
使用时,第一表面210作为入光面,第二表面220作为出光面。光入射到第一表面210上,第一表面210上的第一弧形凹槽212及第二弧形凹槽214可扩散入射光,使其更加均匀。第二表面220上的第一弧形凸起222及第二弧形凸起224可以收敛光的出射角度,使出射光线在一定角度内聚集,从而提高光线利用率。第一表面210上的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212与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214的宽度均逐渐变化且交替排布,第二表面220上的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222与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224的宽度均逐渐变化且交替排布,即扩散板20的上下表面均形成变化的曲面结构,使扩散板20表面微结构排布与液晶面板像素的矩阵排布不相重叠,从而使光线在扩散板20及液晶显示面板间的叠纹干涉大为减少,进而减少甚至避免液晶面板上干涉条纹的发生,使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很好的显示效果。同时,第一表面210上的凹槽结构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表面220上的凸起结构延伸方向相垂直,使扩散板20的上下表面微结构相互交错,同样有助于防止干涉条纹的产生。
为进一步验证扩散板20可对入射其中的光线起特定的扩散作用,特别选取如表1所列的样品进行对比测试,其结果如图10至图14所示。
表1测试样品
  样品号   样品组成
  1   发光二极管
  2   发光二极管+棱镜片10
  3   发光二极管+扩散板20
  4   棱镜片10+发光二极管+液晶面板
  5   扩散板20+发光二极管+液晶面板
分析图10至图12所示结果,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为一个中心强度高的亮点;从棱镜片10中出射的光线会形成两个中心强度高的亮点;从扩散板20出射的光线则扩散成一个亮度稍弱但面积较大的均匀发光面;分析图13及图14所示结果,从棱镜片10中出射的光线会在液晶面板上产生明显的干涉条纹,而从本发明的扩散板20种出射的光线则不会在液晶面板上产生干涉条纹。由此可见,扩散板20具有较强的防干涉效果。
可以理解,当光源21之间的间距较大时,可于本发明的背光模组200的扩散板20和光源21之间增设一扩散板,从而可进一步将光线扩散均匀,提升整个背光模组的出光均匀性。
请参见图15,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二的背光模组300。该背光模组300与较佳实施例一的背光模组200相似,其不同在于:第一表面的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表面的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扩散板,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由透明材料制成,其包括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具有多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及多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与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之间交替分布,且从该扩散板的一侧朝相对一侧延伸时,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的宽度逐渐增大而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的宽度逐渐减小;该第二表面具有多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及多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与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之间交替分布,且从该扩散板的一侧朝相对一侧延伸时,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的宽度逐渐增大而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的宽度逐渐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从该扩散板的一侧朝相对一侧延伸时,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的深度逐渐增大而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的深度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与相邻的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之间的中心间距的取值范围为0.025mm至1.5mm,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及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的深度的取值范围为0.01mm至3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从该扩散板的一侧朝相对一侧延伸时,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的高度逐渐增大而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的高度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与相邻的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之间的中心间距的取值范围为0.025mm至1.5mm,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及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的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01mm至3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表面的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表面的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表面的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表面的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8.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框架、多个点光源及一扩散板,该光源位于该框架内,该扩散板设置于该光源上方,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由透明材料制成,其包括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具有多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及多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与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之间交替分布,且从该扩散板的一侧朝相对一侧延伸时,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的宽度逐渐增大而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的宽度逐渐减小;该本体的第二表面具有多个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及多个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与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之间交替分布,且从该扩散板的一侧朝相对一侧延伸时,该第一长条状弧形凸起的宽度逐渐增大而该第二长条状弧形凸起的宽度逐渐减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源为线光源,且该线光源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表面上的第一长条状弧形凹槽及第二长条状弧形凹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源为点光源,且紧密排布成阵列。
CN200810302951A 2008-07-11 2008-07-23 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Pending CN1016347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302951A CN101634724A (zh) 2008-07-23 2008-07-23 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US12/319,046 US7871172B2 (en) 2008-07-11 2008-12-31 Diffusion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302951A CN101634724A (zh) 2008-07-23 2008-07-23 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4724A true CN101634724A (zh) 2010-01-27

Family

ID=41593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302951A Pending CN101634724A (zh) 2008-07-11 2008-07-23 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3472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6122A (zh) * 2010-04-30 2011-11-0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
CN104597536A (zh) * 2014-12-30 2015-05-06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散射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6122A (zh) * 2010-04-30 2011-11-0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
CN102236122B (zh) * 2010-04-30 2012-12-1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
CN104597536A (zh) * 2014-12-30 2015-05-06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散射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0344A (zh) 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US20080055937A1 (en) Optical film
KR20060110990A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103162177A (zh) 侧光式背光模组及导光板
CN101369031A (zh) 棱镜片及采用该棱镜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561588A (zh) 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CN101620283B (zh) 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CN101551479A (zh) 棱镜片
CN103782204B (zh) 光学片
CN101865419A (zh) 微结构扩散板
CN101761829B (zh) 背光模块及使用该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CN101620342B (zh) 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CN101620341A (zh) 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CN101625428A (zh) 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CN101545997A (zh) 棱镜片
CN101158784A (zh) 背光源
CN101551477A (zh) 棱镜片
TWM409450U (en) Light guide plate with inner laser engraving
CN101650494A (zh) 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CN101625482A (zh) 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CN101587203B (zh) 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CN101634724A (zh) 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CN101625483A (zh) 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CN101625434A (zh) 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KR20080067894A (ko) 배면에 계단구조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용 도광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