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0370A -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射频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射频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0370A
CN101630370A CN200810133226A CN200810133226A CN101630370A CN 101630370 A CN101630370 A CN 101630370A CN 200810133226 A CN200810133226 A CN 200810133226A CN 200810133226 A CN200810133226 A CN 200810133226A CN 101630370 A CN101630370 A CN 101630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unit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adio
control command
serial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3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0370B (zh
Inventor
李玉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332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30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30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0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0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0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射频识别系统,包括,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将生成的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通过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给对应的射频识别阅读器;射频识别阅读器通过虚拟串口代理模块将接收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并将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完成所述控制命令的过程。应用本发明,解决RFID应用系统中串口不足,屏蔽不同外部设备驱动各不相同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RFID应用系统的分布性。

Description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射频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识别领域及网络通信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射频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基本的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是由RFID标签(Tag)、RFID阅读器(Reader)、RFID中间件、RFID阅读器管理系统及RFID应用系统几部分组成。在RFID应用系统中需要控制多种外部设备,例如LED显示屏,门禁控制器,并且需要连接多个LED显示屏和多个门禁控制器,这些外部设备需要使用设备厂商本身提供的驱动才能正常使用。并且这些外部设备需要通过串口连接才能使用,而应用服务器的串口数量肯定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并且由于RFID应用系统都是分布式的,LED显示屏和门禁控制器会分布到不同的楼层,如果都将串口线连接到中心机房的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上显然是不现实的。从应用场景来看RFID应用系统中对于每一个外部设备使用场所附近都会有对应的RFID阅读器存在,因此可以将外部设备与RFID阅读器进行绑定。
但是,在RFID应用系统中会采购不同厂家的外部设备,每个厂家的外部设备驱动程序又不尽相同,因此如果把这些驱动程序放到与每个外部设备绑定的RFID阅读器上又是不现实的并且对RFID阅读器的处理能力会有很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当前需要一种在射频识别系统中进行控制的技术方案来解决RFID系统中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上串口不足,导致射频识别应用系统中无法连接更多外部设备和射频识别应用系统分布性不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射频识别系统,解决RFID应用系统中串口不足,屏蔽不同外部设备驱动各不相同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RFID应用系统的分布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将生成的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通过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给对应的射频识别阅读器;
射频识别阅读器通过虚拟串口代理模块将接收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并将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完成所述控制命令的过程。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方法还可包括,所述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将生成的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通过所述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给对应的射频识别阅读器,分为以下步骤,
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外部设备驱动模块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
所述虚拟串口模块对接收的所述控制命令信息进行封装,并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发送给对应的射频识别阅读器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方法还可包括,所述射频识别阅读器通过虚拟串口代理模块将接收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并将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完成所述控制命令的过程,分为以下步骤,
所述射频识别阅读器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将接收的封装后的所述控制命令信息进行解析,并通过射频识别阅读器上的串口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
所述外部设备接收到射频识别阅读器发送的控制命令信息后,根据该控制命令信息产生相应的动作,并通过串口给射频识别阅读器返回响应信息;
所述射频识别阅读器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读取串口获取到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并对其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响应信息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发送到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
所述虚拟串口模块将接收到的响应信息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响应信息发送到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外部设备驱动模块;
所述外部设备驱动模块接收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的解析后的外部设备的响应信息,完成所述控制命令的过程。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方法还可包括,所述外部设备驱动模块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是通过相关的命令函数,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包括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外部设备、射频识别阅读器,
所述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包括虚拟串口模块,该虚拟串口模块用于该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网络通信,将该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生成的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射频识别阅读器;
所述射频识别阅读器包括虚拟串口代理模块,该虚拟串口代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的所述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并将该控制命令信息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将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完成所述控制命令的过程。
进一步地,上述射频识别系统还可包括,所述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还包括外部设备驱动模块,用于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给所述虚拟串口模块;接收该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的解析后的该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
所述虚拟串口模块,还用于将接收的所述外部设备驱动模块发送的所述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进行封装后,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发送给对应的射频识别阅读器;接收对应的射频识别阅读器发送的所述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并对其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响应信息发送给所述外部设备驱动模块。
进一步地,上述射频识别系统还可包括,所述虚拟串口代理模块,还用于将接收的所述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的封装后的所述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并对其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该控制命令信息通过串口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读取串口获取到该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并对其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响应信息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发送到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
进一步地,上述射频识别系统还可包括,所述外部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射频识别阅读器发送的所述控制命令信息后,根据该控制命令信息产生相应的动作,并返回响应信息给射频识别阅读器。
进一步地,上述射频识别系统还可包括,所述外部设备驱动模块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是通过相关的命令函数,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应用本发明,在RFID应用系统中采用虚拟串口的方法,不仅有效的解决了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串口不足的问题,而且还增强RFID应用系统的分布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RFID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例中门禁控制器执行开门命令所涉及的RFID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例中门禁控制器执行开门命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通过在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上使用虚拟串口模块将外部设备驱动程序生成的控制命令信息进行截获,然后根据该控制命令信息进行相应的控制处理。
将外部设备的驱动程序放到中心机房的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上,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信息,并通过虚拟串口模块将相应的控制命令信息通过网络传送到相应的RFID阅读器上,由RFID阅读器上的虚拟串口代理程序将控制命令信息通过RFID阅读器上的串口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
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在控制外部设备时,首先使用外部设备驱动程序打开虚拟串口并将其驱动程序生成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到虚拟串口中,同时从虚拟串口中截取控制命令信息;然后将控制命令信息进行封装,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将封装后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到RFID阅读器后,RFID阅读器上的虚拟串口代理程序将封装的控制命令信息进行解析,然后通过RFID阅读器本身的串口将对外部设备控制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到外部设备,同时RFID阅读器的虚拟串口代理程序从RFID阅读器的串口中读取连接其上的外部设备产生的响应信息,然后将该响应信息进行数据封装,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发送到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应用程序进行该响应信息的数据解析,并将解析后的响应信息发送到虚拟串口中供外部设备驱动程序进行使用。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RFID系统的结构图,包括RFID标签100、RFID标签101,外部设备110、外部设备111、外部设备112和外部设备113,RFID阅读器120、RFID阅读器121,RFID阅读器管理系统130,RFID中间件140和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150,其中,
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包括外部设备驱动模块、虚拟串口模块,其中,
外部设备驱动模块,用于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给虚拟串口模块;接收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的解析后的外部设备的响应信息,完成该控制命令的过程;
虚拟串口模块,用于将接收的外部设备驱动模块发送的所述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进行封装后,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发送给对应的RFID阅读器;接收对应的RFID阅读器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发送的所述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并对其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响应信息发送给外部设备驱动模块。
RFID阅读器,包括虚拟串口代理模块、串口,其中,
虚拟串口代理模块,用于接收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的封装后的所述控制命令信息,并对其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控制命令信息通过串口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读取串口获取到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并对其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响应信息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发送到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
所述外部设备,用于接收所述RFID阅读器发送的所述控制命令信息后,根据该控制命令信息产生相应的动作,并返回响应信息给RFID阅读器。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将生成的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通过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给对应的RFID阅读器;该RFID阅读器通过虚拟串口代理模块将接收的控制命令信息通过RFID阅读器上的串口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并将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发送给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完成所述控制命令的过程;其中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与RFID阅读器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的外部设备驱动模块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给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
所述外部设备驱动模块通过相关的命令函数,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
步骤102、所述虚拟串口模块对接收的所述控制命令信息进行封装并发送给对应的RFID阅读器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
虚拟串口模块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将封装后的所述控制命令信息发送给对应的RFID阅读器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
步骤103、所述RFID阅读器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将接收的封装后的所述控制命令信息进行解析,并通过RFID阅读器上的串口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
步骤104、所述外部设备接收到RFID阅读器发送的控制命令信息后,根据该控制命令信息产生相应的动作,并通过串口给RFID阅读器返回响应信息;
步骤105、RFID阅读器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读取串口获取到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并对其进行封装;
步骤106、RFID阅读器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将封装后的响应信息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发送到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
步骤107、所述虚拟串口模块将接收到的响应信息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响应信息发送到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的外部设备驱动模块;
步骤108、所述外部设备驱动模块接收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的解析后的外部设备的响应信息,完成所述控制命令的过程。
下面结合图3对一个门禁控制器执行开门命令的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1、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根据应用需要调用门禁控制器驱动模块,打开虚拟串口模块,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调用门禁控制器驱动模块的开门函数,产生开门命令的数据流;
步骤402、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上的虚拟串口模块读取开门命令的数据流并将其进行封装,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上的虚拟串口模块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将封装好的开门命令数据流发送到RFID阅读器1;
步骤403、RFID阅读器1上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接收到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发送过来的开门命令数据流并对其进行解析;该虚拟串口代理模块将解析好的开门命令数据流发送到该RFID阅读器上的串口1上,有门禁控制器1接收;
步骤404、门禁控制器1接收到开门命令后进行开门的动作,将开门的结果数据流回到RFID阅读器1的串口1上;
步骤405、RFID阅读器1上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读取串口1,获取到门禁控制器1开门的结果数据流,虚拟串口代理模块将获取到门禁控制器执行开门命令的结果数据流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数据流发送到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上;
步骤406、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上的虚拟串口模块获取到RFID阅读器1发送过来的开门结果的数据流,将获取到开门结果数据流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数据流发送到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上门禁控制器驱动模块;
步骤407、RFID应用系统服务器上门禁控制器驱动模块从虚拟串口模块中获取到开门命令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操作,开门命令执行结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将生成的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通过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给对应的射频识别阅读器;
射频识别阅读器通过虚拟串口代理模块将接收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并将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完成所述控制命令的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将生成的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通过所述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给对应的射频识别阅读器,分为以下步骤,
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外部设备驱动模块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
所述虚拟串口模块对接收的所述控制命令信息进行封装,并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发送给对应的射频识别阅读器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频识别阅读器通过虚拟串口代理模块将接收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并将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完成所述控制命令的过程,分为以下步骤,
所述射频识别阅读器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将接收的封装后的所述控制命令信息进行解析,并通过射频识别阅读器上的串口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
所述外部设备接收到射频识别阅读器发送的控制命令信息后,根据该控制命令信息产生相应的动作,并通过串口给射频识别阅读器返回响应信息;
所述射频识别阅读器的虚拟串口代理模块读取串口获取到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并对其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响应信息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发送到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
所述虚拟串口模块将接收到的响应信息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响应信息发送到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外部设备驱动模块;
所述外部设备驱动模块接收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的解析后的外部设备的响应信息,完成所述控制命令的过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设备驱动模块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是通过相关的命令函数,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
5、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包括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外部设备、射频识别阅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包括虚拟串口模块,该虚拟串口模块用于该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网络通信,将该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生成的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射频识别阅读器;
所述射频识别阅读器包括虚拟串口代理模块,该虚拟串口代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的所述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并将该控制命令信息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将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完成所述控制命令的过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还包括外部设备驱动模块,用于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发送给所述虚拟串口模块;接收该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的解析后的该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
所述虚拟串口模块,还用于将接收的所述外部设备驱动模块发送的所述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进行封装后,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发送给对应的射频识别阅读器;接收对应的射频识别阅读器发送的所述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并对其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响应信息发送给所述外部设备驱动模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虚拟串口代理模块,还用于将接收的所述虚拟串口模块发送的封装后的所述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并对其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该控制命令信息通过串口发送到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读取串口获取到该外部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并对其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响应信息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发送到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虚拟串口模块。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射频识别阅读器发送的所述控制命令信息后,根据该控制命令信息产生相应的动作,并返回响应信息给射频识别阅读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设备驱动模块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是通过相关的命令函数,生成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
CN2008101332263A 2008-07-14 2008-07-14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射频识别系统 Active CN101630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32263A CN101630370B (zh) 2008-07-14 2008-07-14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射频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32263A CN101630370B (zh) 2008-07-14 2008-07-14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射频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0370A true CN101630370A (zh) 2010-01-20
CN101630370B CN101630370B (zh) 2012-07-18

Family

ID=41575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32263A Active CN101630370B (zh) 2008-07-14 2008-07-14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射频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3037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071A (zh) * 2010-12-15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串口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3731443A (zh) * 2012-10-10 2014-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阅读器串口通信属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68689A (zh) * 2013-09-16 2015-03-25 安讯士有限公司 进入控制系统中的分布式事件
CN107729264A (zh) * 2011-10-17 2018-02-23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外围串口设备的方法
CN113179163A (zh) * 2021-04-25 2021-07-27 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卡信息远程读取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0911C (zh) * 2001-04-30 2005-02-23 晶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长距离传输蓝牙数据的方法
CN1691046B (zh) * 2004-04-29 2010-04-28 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装置
US20070223615A1 (en) * 2006-03-24 2007-09-27 Sathwant Dosanjh Transceiver interface architectur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071A (zh) * 2010-12-15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串口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7729264A (zh) * 2011-10-17 2018-02-23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外围串口设备的方法
CN107729264B (zh) * 2011-10-17 2020-06-16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外围串口设备的方法
CN103731443A (zh) * 2012-10-10 2014-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阅读器串口通信属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31443B (zh) * 2012-10-10 2017-05-31 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阅读器串口通信属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68689A (zh) * 2013-09-16 2015-03-25 安讯士有限公司 进入控制系统中的分布式事件
CN113179163A (zh) * 2021-04-25 2021-07-27 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卡信息远程读取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0370B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49681B2 (ja) 強化型近距離無線通信端末、スマートカード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CN104471600B (zh) 一种安全单元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US8342415B2 (en) Method of conducting a transaction using an NFC device
CN105472546B (zh) 近场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630370B (zh)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射频识别系统
CN105913847A (zh) 语音控制系统、用户端设备、服务器和中央控制单元
CN105471686A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62673A (zh) 数据传输接口及方法
CN109614147A (zh) 一种phy寄存器读写方法和装置
CN109189449A (zh)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fpga远程升级方法
CN101453356B (zh) 一种计算机切换器及其与多台服务器匹配的方法
CN10586729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上位机
EP3439235B1 (en) Configuring and operating a system with building automation devices
CN101957921A (zh) 射频识别应用信息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703988A (zh) 一种基于web的多协议智能家居网关
CN104536759B (zh) 业务盘系统管理的通用平台实现方法
CN101938848B (zh) 主机设备无线上网方法及系统
CN101707622A (zh) 实现远程数据监控的方法
US20120294188A1 (en) Wireless Data Car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Wireless Data Card and Computer Side
WO2012129930A1 (zh) 一种多制式驱动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10347442A (zh) 一种基于融合终端的智能插件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02144238A (zh) Ic芯片、信息处理装置、软件模块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3024087B (zh) 同时支持大容量存储和以太网通信的系统及方法
CN101917780A (zh) 无线通信终端网络设备功能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860989B (zh) 无线上网模块及其与主机的通信方法、数据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02

Address after: 300308 Tianjin Airport Economic Zone, Binhai New Area seven East Road No. 2 Zhongxing Industrial Base

Patentee after: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legal department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401, building 12, east area, airport business park, No. 80, Huanhe North Road,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000

Patentee after: Gaoxing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08, Zhongxing Industrial base, 2 East seven, Airport Economic Zone,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atentee before: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401, building 12, East Airport Business Park, 80 Huanhe North Road,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Patentee after: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1, building 12, East Airport Business Park, 80 Huanhe North Road,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Patentee before: Gaoxing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