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8745A - 一种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8745A
CN101628745A CN200910041840A CN200910041840A CN101628745A CN 101628745 A CN101628745 A CN 101628745A CN 200910041840 A CN200910041840 A CN 200910041840A CN 200910041840 A CN200910041840 A CN 200910041840A CN 101628745 A CN101628745 A CN 101628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icrosphere
flowing water
water pollution
processing method
emergency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41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文雄
周娅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XIONGYU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XIONGYU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XIONGYU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XIONGYU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41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287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28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87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包括的步骤是,飘浮在水中的磁性微球吸附水中的污染物、收集吸附后的磁性微球、解吸磁性微球上的污染物、再将磁性微球放入水中进行下一循环处理,所述的磁性微球是通过发泡成型方法偶联而得。所述磁性微球处理污染物的过程包括重金属和/或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所述发泡成型方法是把偶联剂、发泡剂与吸附树脂和Fe3O4纳米材料混合均匀发泡成小微球,吸附树脂作为载体。该方法具有高效、稳定、安全的特性,并且吸附材料在流态水体中不会流失、悬浮性好且适于连续吸附-解吸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态水污染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磁性微球处理流态水污染的应急方法。
背景技术
近10年来,我国水污染防治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对河流的应急治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松花江事件的处置措施非常典型地暴露出了我国应对江、河、湖突发水体污染事件处置能力的明显不足。整个处置过程,只能采用加大上游水库下泄流量、加快污染水团下行速度、稀释受污染水体,由于污染物沿程的自然沉降和吸附作用,致使松花江数千公里的水域受到重度污染,而且污染时间长达数十天。突发受污染水体应急处理的复杂性在于污染物浓度高、随水体流动污染且污染物难以预见性。现行的常规水污染末端治理技术如化学混凝、氧化还原等由于易造成二次污染,应用范围多限于静态封闭水体,对于大范围或动态污染水体的修复因受场地、处理效率和运行成本等的影响难以奏效,而近年来出现的原位微生物和植物修复技术也因缓慢的降解速度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鉴于此,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水环境污染的特点,建立基于流态水污染应急处理技术就显得势在必行。
目前,污染物相对单一的流态水污染(溢油污染)的应急处理已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国家在烟台、秦皇岛分别建立了溢油应急设备库,并成立了应急技术交流示范中心。中心分别配置了卫星监视系统、监测系统、溢油清除控制系统,配备了先进的水面溢油回收船、性能多样的收油机、各种规格的围油栏、吸油材料、溢油存储设备等。因此,流态水体污染的应急处理可借鉴溢油事故业已成功的技术和经验。实践证明,作业船实施的连续吸附-解吸是行之有效的溢油治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快速吸收污染物、有效处理流态水污染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是:一种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包括的步骤是,飘浮在水中的磁性微球吸附水中的污染物、收集吸附后的磁性微球、解吸磁性微球上的污染物、再将磁性微球放入水中进行下一循环处理,所述的磁性微球是通过发泡成型方法偶联而得;所述磁性微球处理污染物的过程包括重金属和/或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
进一步:在上述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中,所述发泡成型方法是把偶联剂、发泡剂与吸附树脂和Fe3O4纳米材料混合均匀发泡成小微球,吸附树脂作为载体。
为了防止磁性微球在流态吸附过程中不会流失且适于自动化操作和便于现场再生处理。在上述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中,所述的磁性微球是用耐酸的尼龙绳子串联在一起。
所述的重金属解吸是在解吸装置中,加入1mol/L工业用HNO3,浸泡微球,解吸时间为2小时。
所述的有机物解析是利用TiO2光催化氧化进行脱附再生,将负载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氧化时间为30分钟。
所述偶联剂是铝酸锆,所述的发泡剂是聚氨酯树脂,所述吸附树脂是虫胶、松香、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包括的步骤是,飘浮在水中的磁性微球吸附水中的污染物、收集吸附后的磁性微球、解吸磁性微球上的污染物、再将磁性微球放入水中进行下一循环处理,所述的磁性微球是通过发泡成型方法偶联而得;所述磁性微球处理污染物的过程包括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即利用基于悬浮磁性吸附泡沫的流态吸附-解吸技术,适用于流态和大范围受污染水体的应急处理。利用发泡成型加工技术快速实现了无机磁性材料与常规吸附树脂的偶联,解决了吸附剂与流态污染物同步迁移和易流失的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旨是利用悬浮磁性吸附泡沫的流态吸附-解吸技术,适用于流态和大范围受污染水体的应急处理。利用发泡成型加工技术快速实现了无机磁性材料与常规吸附树脂的偶联,解决了吸附剂与流态污染物同步迁移和易流失的难题。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内容及相关方法条件的选择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只是因地制宜而对结果并无实质性影响。
一种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包括的步骤是,飘浮在水中的磁性微球吸附水中的污染物、收集吸附后的磁性微球、解吸磁性微球上的污染物、再将磁性微球放入水中进行下一循环处理,所述的磁性微球是通过发泡成型方法偶联而得;所述磁性微球处理污染物的过程包括重金属和/或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发泡成型的微球密度比水的密度略小,悬浮在水面上。
所述发泡成型方法是把偶联剂、发泡剂与吸附树脂和Fe3O4纳米材料混合均匀发泡成小微球,吸附树脂作为载体。
为了防止磁性微球在流态吸附过程中不会流失且适于自动化操作和便于现场再生处理。所述的磁性微球是用耐酸的尼龙绳子串联在一起。所述的重金属解吸是在解吸装置中,加入1mol/L工业用HNO3,浸泡微球,解吸时间为2小时。
所述的有机物解析是利用TiO2光催化氧化进行脱附再生,将负载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氧化时间为30分钟。
所述偶联剂是铝酸锆,所述的发泡剂是聚氨酯树脂,所述吸附树脂是虫胶、松香、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发泡成型的方法详述如下:
(一)加料与熔化
将树脂、Fe3O4纳米材料、偶联剂和发泡剂均匀混合,并置于注塑机的料斗内,物料在机筒内挤出塑化,这时模具闭合,喷嘴关闭,防止发泡剂分解释放气体。
(二)注射
经计量给定体积后,喷嘴打开熔体进入模内。要求注射时间尽量短(保压时间更短),注射压力通常为14-142Mpa,注射速率要高,一次注射量正好等于模腔容积。
(三)发泡
发泡剂分解,树脂在模内发泡,这时模具被涨开。先进入模内的熔体被模壁冷却而形成皮层,而芯层成为泡沫层,发泡树脂在模内冷却并脱模而得发泡体。
工作时,用作业船将串珠状的磁性微球撒到被污染的水面,磁性微球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与污染物质(如苯、甲苯、重金属离子等)靶向结合,从而污染物被磁性微球吸附。吸附达到饱和时,通过作业船把磁性微球打捞收集起来,送到解吸场所。在解吸装置中利用TiO2光催化氧化进行脱附再生,将负载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避免二次污染。氧化时间30分钟可去除磁性悬浮球中的有机物99%以上;或在解析装置中,用1mol/L的HNO3解吸重金属污染物,解吸时间为2小时,重金属能脱附98%以上。把磁性微球吸附的污染物解吸下来,实现污染物与磁性微球的分离。被解吸后的磁性微球又被撒入被污染的水面上,实现磁性微球的重复利用。

Claims (6)

1、一种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包括的步骤是,飘浮在水中的磁性微球吸附水中的污染物、收集吸附后的磁性微球、解吸磁性微球上的污染物、再将磁性微球放入水中进行下一循环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微球是通过发泡成型方法偶联而得;所述磁性微球处理污染物的过程包括重金属和/或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成型方法是把偶联剂、发泡剂与吸附树脂和Fe3O4纳米材料混合均匀发泡成小微球,吸附树脂作为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微球是用耐酸的尼龙绳子串联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金属解吸是在解吸装置中,加入1mol/L工业用HNO3,浸泡微球,解吸时间为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物解析是利用TiO2光催化氧化进行脱附再生,将负载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氧化时间为3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是铝酸锆,所述的发泡剂是聚氨酯树脂,所述吸附树脂是虫胶、松香、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0910041840A 2009-08-12 2009-08-12 一种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16287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1840A CN101628745A (zh) 2009-08-12 2009-08-12 一种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1840A CN101628745A (zh) 2009-08-12 2009-08-12 一种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8745A true CN101628745A (zh) 2010-01-20

Family

ID=41574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41840A Pending CN101628745A (zh) 2009-08-12 2009-08-12 一种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874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4998A (zh) * 2014-01-08 2014-04-30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基于Fe3O4磁种颗粒在水晶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03894407A (zh) * 2014-03-24 2014-07-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4368827A (zh) * 2021-11-29 2022-04-19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生物微胶囊技术的高效污水净化可降解填料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4998A (zh) * 2014-01-08 2014-04-30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基于Fe3O4磁种颗粒在水晶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03754998B (zh) * 2014-01-08 2016-04-27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基于Fe3O4磁种颗粒在水晶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03894407A (zh) * 2014-03-24 2014-07-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4368827A (zh) * 2021-11-29 2022-04-19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生物微胶囊技术的高效污水净化可降解填料
CN114368827B (zh) * 2021-11-29 2024-03-22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生物微胶囊技术的高效污水净化可降解填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4114B (zh) 一种石墨烯/壳聚糖多孔海绵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671438B (zh) 一种用于地下水处理的可渗透反应墙装置
CN102070262A (zh) 一种复合型渗透性反应墙及其原位处理方法
CN104136113A (zh) 从水中除去磷的多孔复合介质
CN104129877B (zh) 一种去除地下水中有机物的装置和去除有机物的方法
CN203877989U (zh) 利用空气吹脱与树脂吸附组合原位修复地下水的装置
CN101628745A (zh) 一种流态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
CN101428868A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修复剂及修复方法
CN110104892B (zh) 一种漩涡固化地下水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CN101474504B (zh) 活性炭纤维过滤器及其再生方法
Li et al. Efficient oriented interfacial oxid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by functionalized Fe/N co-doped biochar-mediated heterogeneous Fenton for heavily contaminated soil remediation
CN207091047U (zh) 一种活性炭可自动再生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6180140B (zh)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方法
CN205328831U (zh) 一种原位处理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的装置
CN106277269B (zh) 黄铁矿与零价铁作为prb活性填料修复污染废水的方法
CN101480602A (zh) 一种突发性有机污染事件处理的方法
CN113976603A (zh) 一种基于多层反应墙技术处理地下水的原位土壤修复工艺
CN113979508A (zh) 一种可渗透反应墙的填充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3634994U (zh) 塑胶分解过程中用于尾气处理的混合油液分离装置
CN101838979A (zh) 一种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快速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8532305U (zh) 一种钢渣吸附除废水中重金属的装置
CN112624508B (zh) 基于固定化酶的缓释型类芬顿体系及其原位修复地下水污染的方法
CN102059043A (zh)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产生的有害废气的防治方法
CN102381771A (zh) 一种对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反应器
KR100538123B1 (ko) 복합접촉제를 이용한 자연형 하천수질 정화장치 및 그정화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