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1851A - 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1851A
CN101621851A CN200910166739A CN200910166739A CN101621851A CN 101621851 A CN101621851 A CN 101621851A CN 200910166739 A CN200910166739 A CN 200910166739A CN 200910166739 A CN200910166739 A CN 200910166739A CN 101621851 A CN101621851 A CN 101621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ase station
uplink frame
opposite end
transfer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6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1851B (zh
Inventor
罗小冬
马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667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218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21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1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1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1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地基站获取对端基站的上行帧;根据上行帧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并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若对端基站不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且上行帧为无效帧,本地基站向空口发送填充帧。本发明实现了存在无效帧情况下的本地交换问题,进而提高了本地交换的可靠性,所以克服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仅适用于数据帧有效的情况,若存在无效数据帧则无法实现本地交换,从而造成本地交换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系统中,MS(Mobile Station,移动终端)通过空口与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相连,而BTS通过ABIS接口与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连接,BSC与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交换中心)通过A口进行交互。TRAU(Transcoder/Rate Adapter Unit,码型变换单元)通常位于BSC侧,负责语音算法的编解码转换。在上行方向,TRAU将BTS的压缩数据通过解码转化成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语音送到MSC侧;在下行方向,TRAU将PCM数据通过编码转化成语音参数传递给BTS,BTS再传递给MS。
当静音时,PCM语音是一些舒适噪音信号,即为一种非语音帧。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非连续传输)功能分为上下行方向,且上下行方向是相互独立的。在下行方向,TC(Transcoder,码型转换)对PCM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启动VAD(Voice ActivationDetection,语音活动性检测)功能,当检测到语音时,将输出控制标志SP(Speech,语音帧标识)置1(SP=1表示语音帧);当检测到非语音时,将SP清零(SP=0表示非语音帧)。BTS检测得到SP标志的值,并据此进行下行DTX处理,如果SP=1,则向空口发送数据;如果SP=0,则发送SP=1之后的第一个非语音帧,如果连续24帧以上都是非语音帧,则在发送SACCH(Slow Associated ControlChannel,慢速随路控制信道)帧时发送非语音帧。上行的MS处理也是如此。若打开DTX,将在静音时每24帧发送一次。BTS通过解调译码,判别是否为正确SID(Silence Descriptor,静音描述)帧,然后将数据送至TRAU进行解码。将SID帧比特数据与SID码书相比,如果两者不同的数目n<2,则有SID=2,表示有效的非语音帧;如果2≤n<16,则有SID=1,表示不可靠的非语音帧;如果n≥16,则有SID=0,表示语音帧。
如果下行不支持DTX,BTS将一直向MS发送语音帧。如果下行支持DTX,对于语音数据,BTS将一直向MS发送;对于非语音数据,如果连续超过24帧以上,BTS将每24帧发送一帧有效的非语音数据。如果上行关闭DTX,MS将一直向BTS发送调制数据。如果上行支持DTX,对于语音数据,MS将一直向BTS发送;对于非语音数据,如果连续超过24帧以上,MS将每24帧发送一帧有效的非语音数据。在空口进行解调过程中,当MS不发送数据时,BTS将解调出无效帧。
当两个呼叫在一个BSC内,且语音算法相容时,可进行本地交换,即从一个BTS交换到另一个BTS,本地交换不仅节省了TRAU资源和A口资源,而且提高了语音质量。
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该方法中的本地基站首先接收来自对端的上行有效数据,再将有效数据发送至空口。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仅适用于数据帧有效的情况,若存在无效数据帧则无法实现本地交换,从而造成本地交换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仅适用于数据帧有效的情况,若存在无效数据帧则无法实现本地交换,从而造成本地交换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地基站获取对端基站的上行帧;根据上行帧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并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若对端基站不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且上行帧为无效帧,本地基站向空口发送填充帧。
优选地,在上述的本地交换方法中,填充帧的数据位全置为1,且循环冗余校验位取反。
优选地,在上述的本地交换方法中,本地基站获取对端基站的上行帧具体包括:本地基站接收上行帧;本地基站从上行帧中读取静音描述帧位和坏帧指示位。
优选地,在上述的本地交换方法中,根据所述上行帧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并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具体包括:根据静音描述帧位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根据坏帧指示位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地基站获取对端基站的上行帧;根据上行帧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并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以及是否为语音状态;若对端基站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且所述上行帧为无效帧,且当前状态为语音状态,本地基站向空口发送填充帧。
优选地,在上述的本地交换方法中,填充帧的数据位全置为1,且循环冗余校验位取反。
优选地,在上述的本地交换方法中,本地基站获取对端基站的上行帧具体包括:本地基站接收上行帧;本地基站从上行帧中读取静音描述帧位和坏帧指示位。
优选地,在上述的本地交换方法中,根据上行帧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并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具体包括:根据静音描述帧位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根据坏帧指示位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
优选地,上述的本地交换方法还包括:若上行帧为有效帧,根据静音描述帧位判断上行帧是否为语音帧;若为语音帧,将当前状态更新为语音状态,从上行帧中提取语音帧数据,将语音帧数据发送给空口;若为非语音帧,将当前状态更新为非语音状态,从上行帧中提取非语音帧数据,缓存非语音帧数据,根据基站控制器的配置参数判断本地基站是否支持下行非连续传输功能;若不支持下行非连续传输功能,本地基站向空口不间断地发送缓存的非语音帧数据;若支持下行非连续传输功能,本地基站每隔23帧向空口发送一帧非语音帧数据。
优选地,上述的本地交换方法还包括:若上行帧为无效帧,且当前状态为非语音状态,根据基站控制器的配置参数判断本地基站是否支持下行非连续传输功能;若不支持下行非连续传输功能,本地基站向空口不间断地发送缓存的非语音帧数据;若支持下行非连续传输功能,本地基站每隔23帧向空口发送一帧缓存的非语音帧数据。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端基站的上行帧;判断模块,用于根据上行帧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并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发送模块,用于对端基站不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且上行帧为无效帧时向空口发送填充帧。
优选地,在上述的本地交换装置中,填充帧的数据位全置为1,且循环冗余校验位取反。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端基站的上行帧;判断模块,用于根据上行帧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并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以及是否为语音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当对端基站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且当前状态为语音状态时上行帧为无效帧且当前状态为语音状态时向空口发送填充帧。
优选地,在上述的本地交换装置中,填充帧的数据位全置为1,且循环冗余校验位取反。
上述实施例中的本地基站对接收到的对端基站的上行帧进行判断,若判断为无效帧,则发送填充帧,以通知移动终端自动进入错误处理流程,故实现了存在无效帧情况下的本地交换,进而提高了本地交换的可靠性,所以克服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仅适用于数据帧有效的情况,若存在无效数据帧则无法实现本地交换,从而造成本地交换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本地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本地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本地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本地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本地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本地交换装置的结构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本地交换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本地交换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本地BTS获取对端BTS的上行帧;
步骤S102,根据上行帧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DTX功能,并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
步骤S103,若对端BTS不支持上行DTX功能,且上行帧为无效帧,本地BTS向空口发送填充FILL帧。
本实施例中的本地BTS首先获取对端BTS发送的上行帧,然后根据上行帧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DTX功能,并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若判断得到对端BTS不支持上行DTX功能,且上行帧为无效帧,则发送FILL帧,以通知MS自动进入错误处理流程,故实现了当对端BTS不支持上行DTX功能且存在无效帧时的本地交换,进而提高了本地交换的可靠性,所以克服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仅适用于数据帧有效的情况,若存在无效数据帧则无法实现本地交换,从而造成本地交换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优选地,在上述的本地交换方法中,FILL帧的数据位全置为1,且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位取反。
本实施例中FILL帧的数据帧比特全为1,在对数据进行相应的CRC校验后,再将CRC位取反,以供编码、调制后发送到空口。这样做,使得MS对接收到FILL帧进行解调、译码后,可发现CRC错误,从而自动进入错误处理流程,从而实现了存在无效帧时的本地交换。
优选地,在上述的本地交换方法中,步骤S101具体包括:本地BTS接收上行帧;本地BTS从上行帧中读取SID帧位和坏帧指示BFI(Bad Frame Indication)位。
本实施例中的本地BTS获取对端BTS的上行帧,从该上行帧中读取其SID帧位作为判断对端BTS是否支持上行DTX功能的依据,并读取BFI位作为判断该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的依据。本实施例利用上行帧中携带的信息对其是否支持DTX功能以及是否有效帧的属性进行判断,简单易行。
优选地,在上述的本地交换方法中,步骤S102具体包括:根据SID帧位判断对端BTS是否支持上行DTX功能;根据BFI位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
本实施例根据SID帧位与BFI位判断相关属性,以便于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提高了本地交换方法的适应性。
本实施例中的本地BTS首先根据SID帧位判断对端BTS是否支持上行DTX功能:
若有SID=2的帧类型,则表示对端BTS支持上行DTX功能;
若没有SID=2的帧类型,则表示对端BTS不支持上行DTX功能,此时再根据BFI位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
若BFI=0,则表示该上行帧为有效帧;
若BFI=1,则表示该上行帧为无效帧,虽然对端不支持上行DTX,但是由于在空口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传输过程错误,从而导致解调译码失败,即产生BFI=1的无效帧。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本地交换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预处理:BSC与MSC共同协商,判断当前的两个呼叫是否均为本地呼叫,并判断两个呼叫的语音算法是否相容,在上述两个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通知BTS进行本地交换;
步骤S202,本地BTS获取对端BTS的上行帧,即将对端上行帧交换到本地下行;
步骤S203,本地BTS收到本地交换后,根据BSC的配置参数判断得到本地BTS支持下行DTX功能;
步骤S204,从上行帧中提取相关的控制位信息,包括BFI位、SID帧位等,此处根据SID帧位判断得到对端BTS不支持上行DTX功能;
步骤S205,根据BFI位判断该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若BFI=0,则表示目前接收到有效帧,转到步骤S206;如果BFI=1,则表示无效帧,转到步骤S207;
步骤S206,即上行帧为有效帧,则从有效上行帧中提取数据,对该数据进行CRC校验、译码和调制后发送到空口;
步骤S207,即上行帧为无效帧,此时不能将此数据发送给空口,否则会导致MS将错误数据送给语音算法端进行解码,故向空口发送FILL帧,即将数据比特全部置为1,然后将CRC数据位取反,在进行译码和调制后发送给空口。
本实施例中的本地BTS支持下行DTX,且对端BTS不支持上行DTX,由于本地BTS支持下行DTX,故本地BTS下行可向空口发送数据,或者不发送数据,而对端上行数据由于不支持DTX,所以有两种情况:有效的语音数据和无效的语音数据。
图2所示的本地交换方法也适用于本地BTS不支持下行DTX,且对端不支持上行DTX的情况,即无论本地是否支持上行DTX,均可按照图2所示流程进行本地交换。
若本地BTS不支持下行DTX,本地BTS下行需要一直往下行方向发送数据,
当对端上行数据不存在译码失败的情况时,对端上行数据为一直有效的语音数据;
当对端上行数据存在译码失败的情况时,对端上行数据中存在很多无效数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本地交换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本地BTS获取对端BTS的上行帧;
步骤S302,根据上行帧判断对端BTS是否支持上行DTX功能,并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以及是否为语音状态;
步骤S303,若对端BTS支持上行DTX功能,且上行帧为无效帧,且当前状态为语音状态,本地BTS向空口发送FILL帧。
本实施例中的本地BTS在获取上行帧后,根据上行帧判断对端BTS是否支持上行DTX功能,并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以及是否为语音状态,若判断为对端BTS支持上行DTX功能,且上行帧无效帧,且当前状态为语音状态,则发送FILL帧,以通知MS自动进入错误处理流程,故实现了对端BTS支持上行DTX且存在无效帧时的本地交换,进而提高了本地交换的可靠性,所以克服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仅适用于数据帧有效的情况,若存在无效数据帧则无法实现本地交换,从而造成本地交换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优选地,在上述的本地交换方法中,FILL帧的数据位全置为1,且CRC位取反。
本实施例中FILL帧的数据帧比特全为1,在对数据进行相应的CRC校验后,再将CRC位取反,以供编码、调制后发送到空口。这样做,使得MS对接收到FILL帧进行解调、译码后,可发现CRC错误,从而自动进入错误处理流程,从而实现了存在无效帧时的本地交换。
优选地,在上述的本地交换方法中,步骤S301具体包括:本地BTS接收上行帧;本地BTS从上行帧中读取SID帧位和BFI位。
本实施例中的本地BTS接收对端BTS的上行帧,从该上行帧中读取其SID帧位作为判断对端BTS是否支持上行DTX功能的依据,并读取BFI位作为判断该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的依据。本实施例利用上行帧中携带的信息对其是否支持DTX功能以及是否有效帧的属性进行判断,简单易行。
优选地,在上述的本地交换方法中,根据上行帧判断对端BTS是否支持上行DTX功能,并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具体包括:根据SID帧位判断对端BTS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若支持,根据BFI位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
本实施例根据SID帧位与BFI位判断相关属性,以便于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提高了本地交换方法的适应性。
本实施例中的本地BTS首先根据SID帧位判断对端BTS是否支持上行DTX功能:
若没有SID=2的帧类型,则表示对端BTS不支持上行DTX功能;
若有SID=2的帧类型,则表示对端BTS支持上行DTX功能,此时再根据BFI位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
若BFI=0,则表示该上行帧为有效帧;
若BFI=1,则表示该上行帧为无效帧,虽然对端不支持上行DTX,但是由于在空口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传输过程错误,从而导致解调译码失败,即产生BFI=1的无效帧。
优选地,上述的本地交换方法还包括:若上行帧为有效帧,根据SID帧位判断上行帧是否为语音帧;若为语音帧,将当前状态更新为语音状态,从上行帧中提取语音帧数据,将语音帧数据发送给空口;若为非语音帧,将当前状态更新为非语音状态,从上行帧中提取非语音帧数据,缓存非语音帧数据,根据BSC的配置参数判断本地BTS是否支持下行DTX功能;若不支持下行DTX功能,本地BTS向空口不间断地发送缓存的非语音帧数据;若支持下行DTX功能,本地BTS每隔23帧向空口发送一帧非语音帧数据。
本实施例根据SID帧位判断有效的上行帧是否为语音帧,若为有效的非语音帧,则会对其中的数据进行缓存处理,便于当非语音帧无效时进行发送。
本实施例为上行帧为有效帧(BFI=0)的情况,再根据SID帧位进一步判断该上行帧是否为语音帧:
若SID=0,则表示该上行帧为有效语音帧,此时将当前状态更新为语音状态,从上行帧中提取语音帧数据,将语音帧数据发送给空口;
若SID=2,则表示该上行帧为有效非语音帧,此时将当前状态更新为非语音状态,从上行帧中提取非语音帧数据,缓存非语音帧数据,并根据BSC的配置参数判断本地BTS是否支持下行DTX功能:
若本地BTS不支持下行DTX功能,本地BTS向空口不间断地发送缓存的非语音帧数据;
若本地BTS支持下行DTX功能,本地BTS每隔23帧向空口发送一帧非语音帧数据。
优选地,上述的本地交换方法中包括:若上行帧为无效帧,且当前状态为非语音状态,根据BSC的配置参数判断本地BTS是否支持下行DTX功能;若不支持下行DTX功能,本地BTS向空口不间断地发送缓存的非语音帧数据;若支持下行DTX功能,本地BTS每隔23帧向空口发送一帧缓存的非语音帧数据。
本实施例为上行帧为无效帧(BFI=1),且当前状态为非语音状态的情况,此时继续根据BSC的配置参数判断本地BTS是否支持下行DTX功能,若本地BTS不支持下行DTX功能,本地BTS将之前缓存的非语音帧数据经过编码、调制后不间断地发送给空口;若本地BTS支持下行DTX功能,本地BTS将之前缓存的非语音帧数据经过编码、调制后每隔23帧向空口发送一帧。这样做,使得非语音帧数据不会因为译码失败而导致终止发送,提高了本地交换的可靠性。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本地交换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预处理:BSC与MSC共同协商,判断当前的两个呼叫是否均为本地呼叫,并判断两个呼叫的语音算法是否相容,在上述两个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通知BTS进行本地交换;
步骤S402,本地BTS获取对端BTS的上行帧,即将对端上行帧交换到本地下行;
步骤S403,本地BTS收到本地交换后,根据BSC的配置参数判断得到本地BTS不支持下行DTX功能;
步骤S404,从上行帧中提取相关的控制位信息,包括BFI位、SID帧位等,此处根据SID帧位判断得到对端BTS支持上行DTX功能;
步骤S405,设置接收上行帧的两种状态:语音状态与非语音状态,并设置初始状态为语音状态;
步骤S406,根据BFI位判断该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若为有效帧(BFI=0),且SID帧位为0或2,转到步骤S407;若为无效帧(BFI=1),转到步骤S410;
步骤S407,根据SID帧位判断该有效的上行帧是否为语音帧:若SID=0,则表示语音帧,转到步骤S408;若SID=2,则表示非语音帧,转到步骤S409;
步骤S408,此时上行帧为有效的语音帧,本地BTS首先更新当前状态为语音状态,将语音数据从TRAU帧里面拆解出来,进行相关CRC检验:如果CRC校验错误,则BTS向空口发送FILL帧;如果CRC检验正确,则将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后发送到空口;
步骤S409,此时上行帧为有效的非语音帧,本地BTS首先更新当前状态为非语音状态,将数据从TRAU帧里面拆解出来,进行相关CRC校验:如果CRC校验错误,则BTS将前面有效的非语音帧发送出去;如果CRC校验正确,BTS则将缓存该数据,由于步骤S403中已根据BSC配置参数判断得到本地BTS不支持下行DTX功能,故将该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后不间断地发送到空口;
步骤S410,判断当前状态是否为语音状态:若为语音状态,则转到步骤S411;若为非语音状态,则转到步骤S412;
步骤S411,即上行帧为语音状态下收到的错误帧,本地BTS向空口发送FILL帧;
步骤S412,即上行帧为非语音状态下收到的错误帧,由于步骤S403中已根据BSC配置参数判断得到本地BTS不支持下行DTX功能,故将之前缓存的有效非语音帧经过编码、调制后不间断地发送给空口。
本实施例为本地不支持下行DTX,且对端支持上行DTX的情况,则本地需要不断地往下行方向发送数据,当对端上行数据为语音数据时,MS将一直向BTS发送;当对端上行数据为非语音数据(静音)时,如果连续超过24帧以上,MS将每24帧发送一帧有效的非语音数据,其他的23帧都是无效数据。考虑到译码失败的情况,在语音连续发送的数据中可能存在无效数据,从而使得本地下行接收到上行数据中也存在很多无效数据,故采用图4所示的流程来进行处理:如果收到有效的语音帧,BTS通过调制编码发送出去;如果收到有效的SID帧,BTS通过调制编码发送出去;如果在之前收到有效的SID帧之后收到无效帧,则将前面缓存的有效的SID帧发送出去;如果之前收到有效的SPEECH帧之后再收到无效帧,则发送FILL帧。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本地交换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预处理:BSC与MSC共同协商,判断当前的两个呼叫是否均为本地呼叫,并判断两个呼叫的语音算法是否相容,在上述两个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通知BTS进行本地交换;
步骤S502,本地BTS获取对端BTS的上行帧,即将对端上行帧交换到本地下行;
步骤S503,本地BTS收到本地交换后,根据BSC的配置参数判断得到本地BTS支持下行DTX功能;
步骤S504,从上行帧中提取相关的控制位信息,包括BFI位、SID帧位等,此处根据SID帧位判断得到对端BTS支持上行DTX功能;
步骤S505,设置接收上行帧的两种状态:语音状态与非语音状态,并设置初始状态为语音状态;
步骤S506,根据BFI位判断该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若为有效帧(BFI=0),且SID帧位为0或2,转到步骤S507;若为无效帧(BFI=1),转到步骤S510;
步骤S507,根据SID帧位判断该有效的上行帧是否为语音帧:若SID=0,则表示语音帧,转到步骤S508;若SID=2,则表示非语音帧,转到步骤S509;
步骤S508,此时上行帧为有效的语音帧,本地BTS首先更新当前状态为语音状态,将语音数据从TRAU帧里面拆解出来,进行相关CRC检验:如果CRC校验错误,则BTS向空口发送FILL帧;如果CRC检验正确,则将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后发送到空口;
步骤S509,此时上行帧为有效的非语音帧,本地BTS首先更新当前状态为非语音状态,保存目前的有效的非语音数据,由于步骤S503中已根据BSC配置参数判断得到本地BTS支持下行DTX功能,故将该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后每隔23帧发送一帧,即判断是否正有效发送SACCH帧,若正有效发送SACCH帧,则同时将该非语音帧发送出去;
步骤S510,判断当前状态是否为语音状态:若为语音状态,则转到步骤S511;若为非语音状态,则转到步骤S512;
步骤S511,即上行帧为语音状态下收到的错误帧,本地BTS向空口发送FILL帧;
步骤S512,即没有收到有效数据,且状态为非语音状态时,由于步骤S503中已根据BSC配置参数判断得到本地BTS支持下行DTX功能,故将该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后每隔23帧发送一帧,即判别当前是否正在发送SACCH帧,如果正在发送SACCH帧,则同时将存储的非语音帧发送出去。
本实施例为本地支持下行DTX,且对端支持上行DTX的情况,则本地可发送有效的语音数据,也可每24帧发送一次非语音帧数据,而对端上行过来的数据,可能是连续有效的数据,也可能是每24帧中有一帧有效的非语音数据,其他的是无效的数据,此时采用图5所示的流程来进行处理:如果是有效的语音帧BTS通过调制编码发送出去;如果是有效的非语音帧,则存储下来;判断是否正有效发送SACCH帧,如果发送则将存储的有效的非语音帧发送出去。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本地交换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对端BTS的上行帧;
判断模块602,用于根据上行帧判断对端BTS是否支持上行DTX功能,并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
发送模块603,用于对端BTS不支持上行DTX功能,且上行帧为无效帧时向空口发送FILL帧。
本实施例首先采用获取模块601获取对端BTS的上行帧,然后采用判断模块602根据上行帧判断对端BTS是否支持上行DTX功能,并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最后采用发送模块603,用于对端BTS不支持上行DTX功能,且上行帧为无效帧时向空口发送FILL帧,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本地BTS对接收到的对端BTS的上行帧进行判断,若判断为无效帧,则发送FILL帧,以通知MS自动进入错误处理流程,故实现了当对端BTS不支持上行DTX功能且存在无效帧时的本地交换,进而提高了本地交换的可靠性,所以克服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仅适用于数据帧有效的情况,若存在无效数据帧则无法实现本地交换,从而造成本地交换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优选地,在上述的本地交换装置中,FILL帧的数据位全置为1,且CRC位取反。
本实施例中FILL帧的数据帧比特全为1,在对数据进行相应的CRC校验后,再将CRC位取反,以供编码、调制后发送到空口。这样做,使得MS对接收到FILL帧进行解调、译码后,可发现CRC错误,从而自动进入错误处理流程,从而实现了存在无效帧时的本地交换。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本地交换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对端BTS的上行帧;
判断模块702,用于根据上行帧判断对端BTS是否支持上行DTX功能,并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以及是否为语音状态;
发送模块703,用于当对端BTS支持上行DTX功能,且当前状态为语音状态时上行帧为无效帧且当前状态为语音状态时向空口发送FILL帧。
本实施例首先采用获取模块701获取对端BTS的上行帧,然后采用判断模块702根据上行帧判断对端BTS是否支持上行DTX功能,并判断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最后采用发送模块703,用于当对端BTS支持上行DTX功能,且当前状态为语音状态时上行帧为无效帧且当前状态为语音状态时向空口发送FILL帧,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本地BTS在获取上行帧后,设置本地BTS的初始状态为语音状态,并对接收到的对端BTS的上行帧进行判断,若判断为无效帧,且当前状态为语音状态,则发送FILL帧,以通知MS自动进入错误处理流程,故实现了对端BTS支持上行DTX且存在无效帧时的本地交换,进而提高了本地交换的可靠性,所以克服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仅适用于数据帧有效的情况,若存在无效数据帧则无法实现本地交换,从而造成本地交换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优选地,在上述的本地交换装置中,FILL帧的数据位全置为1,且CRC位取反。
本实施例中FILL帧的数据帧比特全为1,在对数据进行相应的CRC校验后,再将CRC位取反,以供编码、调制后发送到空口。这样做,使得MS对接收到FILL帧进行解调、译码后,可发现CRC错误,从而自动进入错误处理流程,从而实现了存在无效帧时的本地交换。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存在无效帧情况下的本地交换问题,进而提高了本地交换的可靠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本地基站获取对端基站的上行帧;
根据所述上行帧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并判断所述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
若所述对端基站不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且所述上行帧为无效帧,所述本地基站向空口发送填充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地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帧的数据位全置为1,且循环冗余校验位取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本地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地基站获取对端基站的上行帧具体包括:
所述本地基站接收所述上行帧;
所述本地基站从所述上行帧中读取静音描述帧位和坏帧指示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地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上行帧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并判断所述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静音描述帧位判断所述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
根据所述坏帧指示位判断所述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
5.一种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本地基站获取对端基站的上行帧;
根据所述上行帧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并判断所述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以及是否为语音状态;
若对端基站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且所述上行帧为无效帧,且当前状态为语音状态,所述本地基站向空口发送填充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本地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帧的数据位全置为1,且循环冗余校验位取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地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地基站获取对端基站的上行帧具体包括:
所述本地基站接收所述上行帧;
所述本地基站从所述上行帧中读取静音描述帧位和坏帧指示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本地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上行帧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并判断所述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静音描述帧位判断所述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
根据所述坏帧指示位判断所述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本地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上行帧为有效帧,根据所述静音描述帧位判断所述上行帧是否为语音帧;
若为语音帧,将当前状态更新为语音状态,从所述上行帧中提取语音帧数据,将语音帧数据发送给空口;
若为非语音帧,将当前状态更新为非语音状态,从所述上行帧中提取非语音帧数据,缓存所述非语音帧数据,根据基站控制器的配置参数判断所述本地基站是否支持下行非连续传输功能;
若不支持下行非连续传输功能,所述本地基站向空口不间断地发送缓存的所述非语音帧数据;
若支持下行非连续传输功能,所述本地基站每隔23帧向空口发送一帧所述非语音帧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本地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上行帧为无效帧,且当前状态为非语音状态,根据基站控制器的配置参数判断所述本地基站是否支持下行非连续传输功能;
若不支持下行非连续传输功能,所述本地基站向空口不间断地发送缓存的所述非语音帧数据;
若支持下行非连续传输功能,所述本地基站每隔23帧向空口发送一帧缓存的所述非语音帧数据。
11.一种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端基站的上行帧;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帧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并判断所述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
发送模块,用于对端基站不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且所述上行帧为无效帧时向空口发送填充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本地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帧的数据位全置为1,且循环冗余校验位取反。
13.一种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端基站的上行帧;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帧判断对端基站是否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并判断所述上行帧是否为有效帧以及是否为语音状态;
发送模块,用于当对端基站支持上行非连续传输功能,且当前状态为语音状态时所述上行帧为无效帧且所述本地基站的当前状态为语音状态时向空口发送填充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本地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帧的数据位全置为1,且循环冗余校验位取反。
CN2009101667399A 2009-08-12 2009-08-12 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621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67399A CN101621851B (zh) 2009-08-12 2009-08-12 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67399A CN101621851B (zh) 2009-08-12 2009-08-12 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1851A true CN101621851A (zh) 2010-01-06
CN101621851B CN101621851B (zh) 2012-06-20

Family

ID=41514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67399A Active CN101621851B (zh) 2009-08-12 2009-08-12 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185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18081A1 (zh) * 2013-08-09 2015-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及装置,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驻留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
CN104685914A (zh) * 2013-08-09 2015-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及装置,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驻留方法及装置
WO2015192532A1 (zh) * 2014-06-20 2015-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提升切换语音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64127A (zh) * 2013-08-23 2016-07-1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及一种移动终端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18081A1 (zh) * 2013-08-09 2015-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及装置,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驻留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
CN104685914A (zh) * 2013-08-09 2015-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及装置,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驻留方法及装置
US9967765B2 (en) 2013-08-09 2018-05-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method and device, and residence method and device
CN104685914B (zh) * 2013-08-09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US10764774B2 (en) 2013-08-09 2020-09-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method and device, and residence method and device
US11477679B2 (en) 2013-08-09 2022-10-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method and device, and residence method and device
CN105764127A (zh) * 2013-08-23 2016-07-1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及一种移动终端
WO2015192532A1 (zh) * 2014-06-20 2015-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提升切换语音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23803A (zh) * 2014-06-20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提升切换语音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1851B (zh) 2012-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3978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60038474A (ko) 중계 촉진 통신용 방법 및 장치
US6308063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 transcoder unit
CN101422061A (zh) 用于VoIP的由无线资源控制请求的编解码速率控制方法
KR20060111515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비음성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01621851B (zh) 用于基站子系统的本地交换方法及装置
KR20190053832A (ko) 무선통신의 방법과 장치
CN10892389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系统
CN102695206A (zh) 一种语音业务杂音检测方法及装置
TW531996B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coding multiplexed, packet-based signal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572910B (zh) 调整语音帧相位的方法、基站收发信台及基站子系统
US7313115B2 (en) TFO-capab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6576271A (zh) 语音编码速率调整的方法和设备
US20100192034A1 (en) Termination-Specifying ARQ protoc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1610131B (zh) 一种半速率trau帧的上行扩展控制位的发送方法
US6041230A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 cellular radio system
CN103312726A (zh) 一种适用于无线局域网的端到端通信方法
CN101594692B (zh) 一种ip abis中的快速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09487B (zh) 一种语音帧的处理方法、系统和基站
EP311626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mobile terminal
CN101394224B (zh) 一种业务帧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540622A (zh) 语音编码的封装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517424A (zh) 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1657046A (zh) 基于Iur-g接口的用户面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170380B (zh) 一种hrpd系统中的终端发送速率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