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0464B - 实现光标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实现光标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0464B
CN101620464B CN200810040121A CN200810040121A CN101620464B CN 101620464 B CN101620464 B CN 101620464B CN 200810040121 A CN200810040121 A CN 200810040121A CN 200810040121 A CN200810040121 A CN 200810040121A CN 101620464 B CN101620464 B CN 1016204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direction
cursor
distance
variabl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40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0464A (zh
Inventor
吴方奇
蔡世光
陈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igu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040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20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20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0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0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0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光标控制的终端,新增测距模块,测距模块在有效范围内测量与自身感测端相对运动的物体的距离,并将测量的距离数据传送给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利用上述传送的距离数据,解析运动物体和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和距离变化量,通过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并将确定出的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携带在导航消息中发送给操作系统模块,从而使得操作系统模块可以根据导航消息中的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控制人机界面上光标的移动。因此使用者无需按压机械按键,就可以实现移动光标的位置。

Description

实现光标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特别涉及实现光标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终端具有了菜单功能选项,使用者通过移动光标的位置,就可以选定不同的功能选项。上述终端可以是移动通话终端和固定电话等。 
以移动通话终端的光标控制为例,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移动通话终端的外观,其中101~10选项依次指示移动通话终端的正面、背面、左侧端面、右侧端面、上端面和下端面,107指示通过显示屏显示给使用者的人机界面(MMI,Man Machine Interface)。使用者通过按压移动通话终端表面的机械按键108,可以选择将人机界面上的光标从当前位置移动到菜单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的任意一个功能选项(例如从图1中的信息功能选项移动到设置功能选项)。 
上述光标控制的实现,涉及到移动通话终端内部的以下部件: 
①位于移动通话终端表面的机械按键,对应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按压位置,当使用者选择其中一个位置按压一次时,产生代表该位置对应方向的电平信号。 
②中央处理模块,执行移动通话终端中的主处理功能。中央处理模块解析由于机械按键的按压而产生的电平信号,得到当前使用者选择的光标移动方向,并向操作系统模块发送包括光标移动参数的导航消息。上述光标移动参数中包括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其中光标移动方向指光标以当前位置为基准移动的方向;光标步长指以当前位置为基准移动的距离, 目前针对每一次机械按键的按压,该步长参数固定为光标从当前位置移动到相邻位置的距离,即移动一步,例如从图1中的信息功能选项移动到设置功能选项。 
③操作系统模块,是移动通话终端中所有软件程序的运行平台,当操作系统模块接收到中央处理模块发送的导航消息之后,调用光标控制程序按照导航消息中的光标移动方向参数,移动MMI上的光标。 
以上虽然是以移动通话终端为例,但其他终端为了实现光标控制,也具有类似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目前终端实现光标控制时,必须由使用者按压终端表面的机械按键,且每按压一次,MMI上的光标只能向相邻位置移动一次,这样使用者为了选择与当前位置距离较远的一个功能选项,往往需要连续多次按压机械按键,耗费时间较长且手指容易疲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光标控制的终端,使用者无需按压机械按键,就能够移动光标的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实现光标控制的终端,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和操作系统模块;关键在于,该终端还包括测距模块; 
所述测距模块,用于通过暴露于终端表面的感测端,在设定的有效范围内捕捉与感测端相对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并在每次捕捉后测量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所述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将测量的距离数据传送给中央处理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测距模块传送的距离数据,解析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和距离变化量;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参数,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量与步长的对应关系确定光标步长参数,将确定出的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携带在导航消息中发送给操作系统模块; 
所述操作系统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移动人机界面上的光标位置。 
较佳地,所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包括: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右;和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左; 
所述测距模块的感测端暴露于终端的左侧端面。 
较佳地,所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包括: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下;和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上; 
所述测距模块的感测端暴露于终端的背面。 
较佳地,所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右;和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左;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下;和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上; 
所述测距模块的个数为两个,其中一个测距模块的感测端暴露于终端的左侧端面,用于测量第一对应关系所需的距离数据;另一个测距模块的感测端暴露于终端的背面,用于测量第二对应关系所需的距离数据;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接收到感测端暴露于左侧端面的测距模块传送的距离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和光标步长参数;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接收到感测端暴露于背面的测距模块传送的距离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和光标步长参数。 
较佳地,所述测距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暴露于终端表面的感测端,在设定有效范围内捕捉静止物体的位置,并在捕捉后测量所述静止物体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将测量的距离数据传送给中央处理模块。 
较佳地,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中包括: 
模式切换单元,接收到切换方向导航模式的命令时,通知解析单元和确定单元执行操作,通知距离数据收发单元停止操作;接收到切换测距模式的命令时,通知距离数据收发单元执行操作,通知解析单元和确定单元停止操作; 
解析单元,用于利用测距模块传送的相对运动的物体的距离数据,解析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测距模块的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和距离变化量;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及解析单元解析出的距离变化趋势,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参数;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量与步长的对应关系、及解析单元解析出的距离变化量,确定光标步长参数;将确定出的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携带在导航消息中发送给操作系统模块; 
距离数据收发单元,接收测距模块传送的静止物体的距离数据,将该距离数据携带在显示消息中发送给操作系统模块。 
较佳地,所述操作系统模块中包括: 
光标控制单元,按照导航消息中携带的光标移动方向和光标步长参数,移动人机界面上的光标位置; 
显示控制单元,将所述显示消息中携带的距离数据,通过人机界面显示; 
命令发送单元,当使用者通过人机界面选择切换为测距模式时,向所述模式切换单元发送切换测距模式的命令;当使用者通过人机界面选择停止测距模式时,向所述模式切换单元发送切换方向导航模式的命令。 
一种实现光标控制的方法,关键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设定的有效范围内捕捉与终端相对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并在每次捕捉后测量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 
利用所述测量的距离数据,解析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和距离变化量; 
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参数,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量与步长的对应关系确定光标步长参数; 
按照所述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移动人机界面上的光标位置。 
较佳地,所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包括: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右;和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左。 
较佳地,所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包括:距离变化趋势为 递减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下;和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上。 
较佳地,所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右;和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左;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下;和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上。 
较佳地,在设定的有效范围内捕捉与终端相对运动的物体的位置之前,进一步包括: 
判断是否切换测距模式,如果不是,则继续执行所述在设定的有效范围内捕捉与终端相对运动的物体的位置的步骤,否则在设定有效范围内捕捉静止物体的位置,并在捕捉后测量所述静止物体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将测量的距离数据通过人机界面显示。 
可见,本发明实现光标控制的终端,测距模块感测端在有效范围内测量的相对移动的物体的距离,并将测量的距离数据传送给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利用测距模块传送的距离数据,解析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和距离变化量,通过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并将确定出的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携带在导航消息中发送给操作系统模块,从而使得操作系统模块可以根据导航消息中的光标移动方向和光标步长参数控制MMI上光标的移动。因此使用者无需按压机械按键,就实现了移动光标的位置,避免长时间按压机械按键而导致的手指疲劳。 
附图说明
图1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移动通话终端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终端的第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终端的第二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距模块感测端的位置示意图; 
图6a~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第一镭射测距感测器,距离变化趋势与左右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6c~图6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第二镭射测距感测器,距离变化趋势与上下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通话终端实现方向导航功能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通话终端切换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与现有技术中方案的相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的终端中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和操作系统模块,但这两个模块在本发明中具有了一些新的功能,以下将给出详细介绍。最重要的是,本发明的终端中新增了测距模块。 
所述测距模块,用于通过暴露于终端表面的感测端,在设定的有效范围内捕捉与感测端相对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并在每次捕捉后测量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所述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将测量的距离数据传送给中央处理模块。上述相对运动的物体就可以是使用者的手指,例如使用者可以在测距模块感测端的有效范围内不断移动手指的位置。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测距模块传送的距离数据,解析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和距离变化量;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参数,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量与步长的对应关系确定光标步长参数,将确定出的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携带在导航消息中发送给操作系统模块。为解析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测距模块的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中央处理模块至少需要利用测距模块两次传送的距离数据。 
所述操作系统模块,用于按照导航消息中携带的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移动人机界面上的光标位置。上述导航消息为操作系统使用的标准消息,构造该消息与通常的方法相同,只是本发明在该标准消息中加入了中央处理模块确定出的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 
可见,本发明实现光标控制的终端,测距模块感测端在有效范围内测量的相对移动的物体的距离,并将测量的距离数据传送给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利用测距模块传送的距离数据,解析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和距离变化量,通过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光标移动方向和光标步长参数,并将确定出的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携带在导航消息中发送给操作系统模块,从而使得操作系统模块可以根据导航消息中的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控制MMI上光标的移动。因此使用者无需按压机械按键,就实现了移动光标的位置,避免长时间按压机械按键而导致的手指疲劳。 
以上所描述的是本发明终端实现光标控制的方案,基于该终端中的测距模块本身具有的测距功能,终端可以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即方向导航模式和测距模式,可以将方向导航模式作为默认工作模式,使用者可以选择将工作模式由方向导航模式切换为测距模式,以获得静止物体的测量距离数据。中央处理模块在这两种工作模式下将具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因此中央处理模块中可以包括: 
模式切换单元,接收到切换方向导航模式的命令时,通知解析单元和确定单元执行操作,通知距离数据收发单元停止操作;接收到切换测距模式的命令时,通知距离数据收发单元执行操作,通知解析单元和确定单元停止操作。 
解析单元,用于利用测距模块传送的相对运动的物体的距离数据,解析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测距模块的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和距离变化量。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及解析单元解析出的距离变化趋势,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参数;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量与步长的对应关系、及解析单元解析出的距离变化量,确定光标步长参 数;将确定出的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携带在导航消息中发送给操作系统模块。 
距离数据收发单元,接收测距模块传送的静止物体的距离数据,将该距离数据携带在显示消息中发送给操作系统模块。这里所述的显示消息也是操作系统模块适用的标准消息,构造该消息与通常情况下的方法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中央处理模块包括两种工作模式下的内部结构,操作系统模块中可以包括: 
光标控制单元,按照导航消息中携带的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移动人机界面上的光标位置。 
显示控制单元,将所述显示消息中携带的距离数据,通过人机界面显示。 
命令发送单元,当使用者通过人机界面选择切换为测距模式时,向所述模式切换单元发送切换测距模式的命令;当使用者通过人机界面选择停止测距模式时,向所述模式切换单元发送切换方向导航模式的命令。 
如果本发明的终端只具有方向导航模式,则内部结构只包括上述解析单元和确定单元即可,并且操作系统模块中只包括光标控制单元即可,这种情况下的终端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现光标控制的方法的流程,该流程包括: 
步骤401:在设定的有效范围内捕捉与终端相对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并在每次捕捉后测量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 
步骤402:利用所述测量的距离数据,解析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和距离变化量。 
步骤403: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参数,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量与步长的对应关系确定光标步长参数。 
本步骤中所述的两种对应关系是终端介绍中已描述过的对应关系。 
步骤404:按照所述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移动人机界面上的光标位置。 
如果考虑方向导航和测距两种模式,在上述步骤401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步骤401a:判断是否切换测距模式,如果不是,则继续执行步骤401,否则继续执行步骤401b。 
步骤401b:在设定有效范围内捕捉静止物体的位置,并在捕捉后测量所述静止物体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将测量的距离数据通过人机界面显示。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以移动通话终端为例举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包括: 
①测距模块由镭射测距感测器实现,该感测器为目前常用的一种测距器件,其感测端可以向正前方发射光束,当该光束接触到物体时就会返回感测端,因此利用光束返回的时间和光波传播的速度,测出物体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两个镭射测距感测器,分别称为第一镭射测距感测器和第二镭射测距感测器。当然这只是一种具体的举例,当某些移动通话终端中的MMI功能选项仅在竖直方向排列或在水平方向排列时,使用一个镭射测距感测器即可。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距模块感测端的位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上述第一镭射测距感测器的感测端暴露于移动通话终端的左侧端面(由501指示),第二镭射测距感测器的感测端暴露于移动通话终端的背面(502指示)。对于镭射测距感测器的感测端暴露的位置并没有特殊的限制,本实施例中分别设置在左侧端面和背面只是一种具体的举例,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其他位置也可以。 
②中央处理模块由主控芯片实现,第一镭射测距感测器和第二镭射测距感测器的数据输出端,分别连接在不同的输入引脚上,因此中央处理模块可以从不同的引脚接收两个镭射测距感测器传送的距离数据。 
③针对第一镭射测距感测器,预设的距离变化趋势与左右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包括:当使用者手指靠近移动通话终端时,即手指与感测端的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的移动方向为向右;当使用者手指远离移动通话终 端时,即手指与感测端的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的移动方向为向左。 
针对第二镭射测距感测器,预设的距离变化趋势与上下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包括:当使用者手指靠近移动通话终端时,即手指与感测端的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的移动方向为向下;当使用者手指远离移动通话终端时,即手指与感测端的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的移动方向为向上。 
图6a~图6b示出了针对第一镭射测距感测器,距离变化趋势与左右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其中图6a示出的情况是手指靠近第一镭射测距感测器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右,图6b示出的情况是手指远离第一镭射测距感测器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左。图6c~图6d示出了针对第二镭射测距感测器,距离变化趋势与上下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其中图6c示出的情况是手指靠近第二镭射测距感测器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下,图6d示出的情况是手指远离第二镭射测距感测器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上。这四幅图中的较粗实心箭头表示移动方向,较细实心箭头表示使用者手指与移动通话终端之间距离的距离变化趋势。 
无论是针对第一镭射测距感测器还是第二镭射测距感测器,预设的距离变化量与步长的对应关系包括:距离数据之差大于等于5毫米小于10毫米时,步长为一步,大于等于10毫米小于15毫米时步长为两步,依次类推。 
④为了防止误操作,在方向导航功能中,使用者手指与第一镭射测距感测器及第二镭射测距感测器的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只有在4毫米至60毫米范围内才有效,该区域即为感测端的有效范围。也就是说当手指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4毫米,或者大于60毫米时,第一镭射测距感测器和第二镭射测距感测器采集的距离数据均视为无效数据。 
在正常情况下,使用者在同一时间将只使用上述两个镭射测距感测器中的一个,使得光标在同一时间要么上下移动,要么左右移动。如果在某一时间,使用者的手指位于其中的一个镭射测距感测器,而另一个镭射测距感测器的有效范围内有其他运动物体,中央处理模块将分别接收到两个镭射测距感测器传送的距离数据,则光标将出现既左右移动又上下移动的情况,因此 使用者可以通过光标的移动发现目前两个镭射测距感测器都在测量距离数据的情况,这时及时避开位于另一个镭射测距感测器有效范围内的运动物体即可。 
在实现移动通话终端的方向导航功能时,从移动方向为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两个方面进行执行过程的说明。 
第一、针对第一镭射测距感测器,使用者的手指在4毫米至60毫米的范围内移动,第一镭射测距感测器通过感测端捕捉手指的位置,并在每次捕捉后测量手指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将测量的距离数据传送给中央处理模块。在每连续两次接收到第一镭射测距感测器传送的距离数据后,光标控制的具体实现过程如图7所示,该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中央处理模块比较两次连续接收到的距离数据,按照预设的距离变化趋势与左右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当使用者手指靠近移动通话终端时,确定移动方向为右,当手指远离移动通话终端时,确定移动方向为左。 
步骤702:中央处理模块计算连续两次接收到的距离数据之差,按照预设的距离变化量与步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步长。 
上述步骤701~步骤702并没有执行顺序上的限制。 
步骤703:中央处理模块向操作系统模块发送携带光标移动方向和光标步长参数的导航消息。 
步骤704:操作系统调用光标控制程序,按照导航消息中携带的光标移动方向和光标步长参数,控制MMI上的光标移动。 
上述步骤701~步骤704是不断重复的过程,从第一镭射测距感测器向中央处理模块传送距离数据开始,在每连续两次传送后执行上述操作,直到中央处理模块接收不到第一镭射测距感测器传送的距离数据为止。 
第二、针对第二镭射测距感测器,使用者的手指在4毫米至60毫米的范围内移动,第二镭射测距感测器通过感测端捕捉手指的位置,并在每次捕捉后测量手指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将测量的距离数据传送给中央处理模块。在第二镭射测距感测器每连续两次传送距离数据后,光标控制的具体实 现过程与上述步骤701~步骤704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只是在步骤701中,中央处理模块根据的是预设的距离变化趋势与上下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当使用者手指靠近移动通话终端时,确定移动方向为下,当手指原理移动通话终端时,确定移动方向为上。 
从本实施例的执行过程可以看出,光标移动的方向取决于使用者手指是靠近还是远离移动通话终端;而光标移动的步长,则取决于使用者手指移动的速度,例如,当使用者的手指移动速度加快,在中央处理模块连续两次接收到的距离数据之差超过了10毫米,则中央处理模块确定的步长将为两步。因此,使用者无需使用手指按压机械按键,避免了长时间按压造成的疲劳,还可以使用比现有技术更短的时间完成从MMI上的一个功能选项移动到另一个功能选项。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考虑中央处理模块的两种工作模式,且默认状态为方向导航模式,则各模块之间将依照图8所示的切换过程工作,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操作系统模块接收使用者通过人机界面输入的、将默认工作模式切换为测距模式的命令。 
步骤802:操作系统模块向中央处理模块发送切换测距模式的命令。 
步骤803:中央处理模块停止方向导航模式下的操作。 
本步骤中,通过中央处理模块中的模式切换单元,通知解析单元和确定单元停止操作。 
步骤804:中央处理模块启动测距模式下的操作。 
本步骤中,通过中央处理模块中的模式切换单元,通知距离数据收发单元执行操作。 
步骤805:中央处理模块接收测距模块传送的距离数据,然后将该距离数据携带在显示消息中发送给操作系统模块。 
步骤806:操作系统模块将所述显示消息中携带的距离数据,通过人机界面向使用者显示。 
步骤807:操作系统模块判断是否停止测距模式,主要判断使用者是否通过人机界面输入停止测距模式的命令,如果是则执行步骤808,否则返回执行步骤805。 
步骤808:操作系统模块向中央处理模块发送切换方向导航模式的命令。 
步骤809:中央处理模块停止测距模式下的操作。 
本步骤中,由中央处理模块中的模式切换单元,通知距离数据收发单元停止操作。 
步骤810:中央处理模块启动方向导航模式下的操作。 
本步骤中,由中央处理模块中的模式切换单元,通知解析单元和确定单元执行操作。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实现光标控制的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和操作系统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测距模块;
所述测距模块,用于通过暴露于终端表面的感测端在设定的有效范围内捕捉到与感测端相对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并在每次捕捉后测量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所述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将测量的距离数据传送给中央处理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测距模块传送的距离数据,解析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和距离变化量;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参数,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量与步长的对应关系确定光标步长参数,将确定出的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携带在导航消息中发送给操作系统模块;
所述操作系统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移动人机界面上的光标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包括: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右;和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左;
所述感测端暴露于终端的左侧端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包括: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下;和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上;
所述感测端暴露于终端的背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右;和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左;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下;和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上;
所述感测端的个数为两个,其中一个感测端暴露于终端的左侧端面,用于测量第一对应关系所需的距离数据;另一个感测端暴露于终端的背面,用于测量第二对应关系所需的距离数据;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接收到暴露于左侧端面的感测端传送的距离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和光标步长参数;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接收到暴露于背面的感测端传送的距离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和光标步长参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暴露于终端表面的感测端在设定有效范围内捕捉到静止物体的位置,并在捕捉后测量所述静止物体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将测量的距离数据传送给中央处理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中包括:
模式切换单元,接收到切换方向导航模式的命令时,通知解析单元和确定单元执行操作,通知距离数据收发单元停止操作;接收到切换测距模式的命令时,通知距离数据收发单元执行操作,通知解析单元和确定单元停止操作;
解析单元,用于利用测距模块传送的相对运动的物体的距离数据,解析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和距离变化量;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及解析单元解析出的距离变化趋势,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参数;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量与步长的对应关系、及解析单元解析出的距离变化量,确定光标步长参数;将确定出的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携带在导航消息中发送给操作系统模块;
距离数据收发单元,接收测距模块传送的静止物体的距离数据,将该距离数据携带在显示消息中发送给操作系统模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系统模块中包括:
光标控制单元,按照导航消息中携带的光标移动方向和光标步长参数,移动人机界面上的光标位置;
显示控制单元,将所述显示消息中携带的距离数据,通过人机界面显示;
命令发送单元,当使用者通过人机界面选择切换为测距模式时,向所述模式切换单元发送切换测距模式的命令;当使用者通过人机界面选择停止测距模式时,向所述模式切换单元发送切换方向导航模式的命令。
8.一种实现光标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设定的有效范围内捕捉与终端相对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并在每次捕捉后测量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
利用所述测量的距离数据,解析相对运动的物体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和距离变化量;
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参数,根据预设的距离变化量与步长的对应关系确定光标步长参数;
按照所述光标移动方向参数和光标步长参数,移动人机界面上的光标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包括: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右;和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包括: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下;和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上。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移动方向的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右;和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移动方向为左;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减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下;和距离变化趋势为递增时,对应移动方向为上。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定的有效范围内捕捉与终端相对运动的物体的位置之前,进一步包括:
判断是否切换测距模式,如果不是,则继续执行所述在设定的有效范围内捕捉与终端相对运动的物体的位置的步骤,否则在设定有效范围内捕捉静止物体的位置,并在捕捉后测量所述静止物体与感测端之间的距离,将测量的距离数据通过人机界面显示。
CN200810040121A 2008-07-02 2008-07-02 实现光标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1620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0121A CN101620464B (zh) 2008-07-02 2008-07-02 实现光标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0121A CN101620464B (zh) 2008-07-02 2008-07-02 实现光标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0464A CN101620464A (zh) 2010-01-06
CN101620464B true CN101620464B (zh) 2012-09-26

Family

ID=41513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40121A Active CN101620464B (zh) 2008-07-02 2008-07-02 实现光标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04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6151B (zh) * 2010-11-04 2015-09-09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免触碰控制装置及其免触碰控制方法
CN103257710B (zh) * 2013-05-06 2017-03-15 江苏惠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空间鼠标发送鼠标数据的方法、控制鼠标指针移动的方法
CN106791446A (zh) * 2014-05-30 2017-05-31 张琴 移动终端照相机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上网本
CN104133622A (zh) * 2014-06-16 2014-11-05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触摸板智能终端及其光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339145A (zh) * 2015-07-08 2017-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光标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8329B1 (en) * 1996-08-13 2001-03-27 Lsi Logic Corporation Supplemental mouse button emul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oordinate based data input device
CN100409157C (zh) * 2002-12-23 2008-08-0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输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8329B1 (en) * 1996-08-13 2001-03-27 Lsi Logic Corporation Supplemental mouse button emul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oordinate based data input device
CN100409157C (zh) * 2002-12-23 2008-08-0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输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0464A (zh) 2010-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0464B (zh) 实现光标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EP3668158A1 (en) Beam report sending method and terminal
JP3168847U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接続ターゲットを迅速に切り換えることができるブルートゥースマウス
KR20180048927A (ko) 단말기 사이에서 스크린을 제어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KR100639681B1 (ko) 광 마우스 및 광 마우스 시스템 및 이들의 방법
KR20170088989A (ko) 터치제어 기판, 단말 및 터치 정밀도 향상 방법
CN103533416B (zh) 一种实现浏览器中光标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04052A (zh) 一种用户终端的定位模式切换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4423629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05068745A (zh) 通过压力触摸及转动检测的手机显示屏幕操作方法及系统
CN104808938A (zh) 双模光学导航装置及其模式切换方法
CN102375564A (zh) 使用光学指示器的交互方法、光学指示器、展示方法和系统
CN103370680A (zh) 触摸输入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输入方法
CN100399246C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输入装置及方法
CN103576884A (zh) 可控制多个电脑的输入装置及其控制多个电脑的方法
CN105278669B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373404A (zh) 按键设备的智能定位方法
CN101251777B (zh) 计算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71731A (zh) 触摸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508607A (zh) 一种地图移动操纵方法和位置服务终端
TWI576700B (zh) 可控制多電腦之輸入裝置及其控制多電腦之方法
CN104346070A (zh) 显示控制装置、方法和系统及显示控制信号生成装置和方法
CN113961070A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068729A (zh) 一种触屏移动设备盲打输入的方法及系统
CN109069104B (zh) 超声医学检测设备及成像控制方法、成像系统、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Z-GOOD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INGHUADA (SHANGHAI)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10

Address after: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No. 33 Xiaoying Road 1 1F06 room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IGU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233 Shanghai City Guangxi Xuhui District Jinglu No. 7

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Shanghai) Electro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