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6167B - 确定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方法及数据传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确定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方法及数据传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6167B
CN101616167B CN 200810115803 CN200810115803A CN101616167B CN 101616167 B CN101616167 B CN 101616167B CN 200810115803 CN200810115803 CN 200810115803 CN 200810115803 A CN200810115803 A CN 200810115803A CN 101616167 B CN101616167 B CN 1016161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schemes
network
network cooperativ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11580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6167A (zh
Inventor
冯志勇
张平
薛圆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11580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161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16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6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6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61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方法,包括:终端收集能参与当前业务数据传输的各网络的信息;基于收集的各网络的信息,在预先存储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筛选出各网络支持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从所述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按照预设的策略选取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传送方法及一种终端、服务器。采用本发明方案,使得终端能够根据当前的网络情况,结合预设的策略选取一种合理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并且能够合理的利用不同网络的网络资源。

Description

确定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方法及数据传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方法、数据传送方法及一种终端、服务器。 
背景技术
异构无线网络包括GSM/EDGE无线接入网(GERAN,GSM EDGE RadioAccess Network)、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UMTS Territorial RadioAccess Network)、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等,这些异构无线网络的共存是未来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特点,各种无线网络具有重叠的覆盖范围、多种业务需求和互补的技术特性,为了获得更高的系统性能和更丰富的用户体验,无线接入技术之间必须进行交互和协同。近年来,软件无线电技术已经得到逐步发展,更有利于无线资源管理为终端和网络提供动态的接入选择能力。 
现有的接入选择方案大多是研究如何使用单一的无线接入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也就是说终端在某一特定时间只能接收到来自一个无线网络的数据,从而导致:一方面单一网络能为用户提供的网络资源毕竟有限,这种有限的网络资源会逐渐不能满足不断提升的用户需求;另一方面用户业务对单一网络的依赖性较强,一旦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网络出现问题,则用户业务就不能完成,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重叠覆盖异构网络的技术互补性没有被充分利用。考虑到未来的异构网络环境以及多模多带终端的出现,用户应该可以利用终端设备同时从多个不同网络接收所要求的服务,即采用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传输数据,从而充分发挥每一种网络的优点,提供用户侧的满意度和运营商不同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度。 
但是目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应用的场景非常有限,通常规定了在某种场景下采用某个特定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例如在传输视频数据的场景下,规定采用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为:将视频数据划分为图像和声音两部分数据,图像部分数据由WLAN网络负责传输,声音部分数据由UMTS网络负责传输;然而异构网络并不仅限于为WLAN或为UMTS,将原始数据流分割成多个子数据流的方式也有多种,从而采用现有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法存在缺乏自主性,也不能充分利用重叠覆盖异构网络的技术互补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方法,以能根据网络情况合理选择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送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确定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方法,包括:终端收集能参与当前业务数据传输的各网络的信息;基于收集的各网络的信息,在预先存储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筛选出各网络支持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从所述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按照预设的策略选取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终端,包括:收集单元,用于收集能参与当前业务数据传输的各网络的信息;筛选单元,用于基于收集的各网络的信息,在预先存储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筛选出各网络支持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选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按照预设的策略选取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数据传送方法,包括:终端基于预设的策略选取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并将该选取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上报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终端上报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并按照与所述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数据分割方式,将当前业务数据分割成至少两份子数据;以及将所述分割成的至少两份子数据分别传送给与所述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服务器,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基于预设的策略选取的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分割单元,用于按照与所述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数据分割方式,将当前业务数据分割成至少两份子数据;传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分割成的至少两份子数据分别传送给与所述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确定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方法,通过收集的参与当前业务数据传输的各网络的信息,在预先存储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筛选出可行的方案,再从筛选出的可行方案中按照预设的策略选取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使得终端能够根据当前的网络情况,结合预设的策略,选取一种合理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进行多网协同传输,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并且能够合理的利用不同网络的网络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法中传输层协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法所采用的网络模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采用多网协同传输完成业务提供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终端中多网协同传输管理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选取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采用多网协同传输完成业务提供的系统框架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法为:终端根据当前的网络情况,结合预设的策略,从预先存储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选取一种合理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法,采用了以接收方为中心的方式。在多网协同传输过程中,接收方接收到来自多个网络的数据流,根据接收到数据流的情况,终端可以很容易完成多个网络的协同;而且终端离无线接入网络更近,可以根据接收到数据流的实际情况,调整重新选择一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此时发送方只需要按照接收方的要求完成相应的数据发送即可。 
同时,为了配合整体上以接收方为中心的方式,并支持多网协同传输,本发明对原始的协议栈进行了部分修改,使之成为一种以接收方为中心的,适应无线网络环境的,并支持多网络传输的传输层协议,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传输层协议结构示意图,将传输层协议分为两个子层:多重连接控制协议和单独连接控制协议,其中,单独连接控制协议主要负责管理单独某一网络连接的传输,而多重连接控制协议则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对参与多网协同传输的多个不同网络的连接进行统一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传输层协议中,不再使用原有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中的数据-响应(DATA-ACK)形式的握手,而是采用请求-数据(REQ-DATA)的握手方式,也就是说发送方所发送的数据完全是按照接收方的请求进行的。接收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而发送方只需要对来自接收方的请求(REQ)作出反应,传送指定数据即可。采用以接收方为中心的传输层协议,大大减少了发送方和接收方的信息交互过程,同时,拥塞控制、丢失恢复和电量控制也能更快地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传输层协议,当一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被选取出为用户提供服务后,多重连接控制协议首先将向所有参与本次传输的网络的单独连接控制协议发送开启命令,每个单独连接控制协议紧接着负责各个连接 的建立工作,和TCP一样,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发起一个连接的建立,建立过程和TCP一样是包含SYN-SYN+ACK-ACK握手。然而,一旦连接建立,接收方会首先带着初始的序列号传送第一个REQ,发送方依据接收到的REQ传送第一个数据段。当某一个单独连接建立好之后返回已建立,多重连接控制协议收到所有连接的已建立之后,确认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通道已经建立。之后,多重连接控制协议将会将每个连接与对应的数据流进行绑定,并将这种绑定关系记录下来,这个记录会帮助多重连接控制协议在发现传输问题时,找出对应连接的单独连接控制协议以解决问题。当此次业务结束时,多重连接控制协议向所有参与本次传输的网络的单独连接控制协议发送关闭命令,单独连接控制协议进行连接断开也和TCP的操作一样,关闭连接后返回已关闭,多重连接控制协议收到所有连接的已关闭之后,确定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通道已关闭。 
下面对REQ-DATA握手的细节、流控制、拥塞控制和可靠性管理这几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REQ-DATA握手:REQ传送有两种模式:积累模式和牵引模式,这两种模式依靠报头中的标记来区别,接收方默认的采用积累模式来请求新的数据,只在重传请求的时候才用牵引模式,当发送方接收到一个带有牵引模式标记的请求时,只发送包头中指定的数据段;否则,发送方将以积累模式按照指针顺序传送尚未传送的数据段。因此,积累模式中REQ的丢失会产生类似TCP中丢失ACK的影响。为了保护牵引模式中的REQ不会丢失,也使用与TCP中保护选择性确认(SACK,Selective Acknowledgment)一样的机制,接收方在REQ头中放置最近接收到数据块的一组序列号,同时发送方也在它的缓存中存储其所发送出的最近数据包的一组序列号。在收到接收方的请求时,发送方判断两组序列号之间的一致性,任何错误都将表明REQ的丢失,会马上被发送方重新发送。 
拥塞控制: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通道建立之后,单独连接控制协议就负责本连接的拥塞控制。其中,接收方进行拥塞控制并维护拥塞控制参数拥塞 窗(CWND,Congestion Window)大小和往返一次的时间(RRT,round-trip time)。像TCP一样,本方案的拥塞控制也是基于窗进行的,包含慢启动,阻塞避免,快速重传和快速回复阶段。虽然在发送方和接收方做拥塞控制可以采用相同的算法,但是拥塞窗的内在含义和窗变化的触发原因是不同的。本方案中,拥塞窗的大小限制了REQ发出的数量,接收方依据数据接收情况来触发拥塞窗的变化。根据不同网络的特点,每个连接的单独连接控制协议将使用与之相适应的拥塞控制机制,也即整个通道中不同的连接可能采用不同的拥塞控制机制。 
流控制:每个单独连接控制协议都拥有和负责管理自己独立于其他连接的一部分缓存区,所以,流控制也是首先由单独连接控制协议完成的。流控制主要发生在等待应用层读取顺序数据或等待丢失数据到达的时候,其允许接收方限制正在传输数据的量。请求(REQ)只有在对应数据到达不会导致接收方缓存溢出的时候才被发出。由于接收方维护接收缓存区,所以它主要对流控制负责。同时,本方案会在包头中增加信息来表明现在所传送的顺序数据的最大序号,帮助发送方及时删除发送缓存中相应的数据。 
可靠性管理:单独连接控制协议主要负责这部分的管理,每个连接各自进行本连接的丢失检测和丢失恢复。这部分功能也是主要由接收方完成。当接收到新的数据时,接收方会将数据插入到接收缓存中,重排序后更新所接收到的顺序数据最大序号。由于接收方直接负责维护接收缓存区,所以它可以实时地,准确地进行丢失检测和丢失恢复,不需要像TCP那样依靠使用SACK技术。接收方会依靠接收到的无序数据段达到的数量来检测缓存中的空洞;另外重传数据丢失时不会引起超时,故不需要因为超时去清除接收缓存。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多网协同传输过程所采用的网络模型,如图2所示,在图2所示的松耦合网络模型中,具有多模多带能力的终端可以同时接入多种不同的网络,而且这些不同的网络通过互联网(Internet)间接连接起来,松耦合模型具有很多优点:(1)它保证了异构网络的独立性,现有网络不需要修改即可融合到一起;(2)模型的扩展性好,未来的网络(例如长期演进(LTE,Long Time Evolution)技术)可以更容易地加入到网络融合环境中;(3)通过适当的漫游协议,用户只需在一个提供商处注册即可漫游整个无线网络。松耦合模型具有更好的兼容性、扩展性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法以及数据传送方法均在该网络模型中应用。 
基于上述松耦合网络模型,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数据传送方案为:原始数据流在远端服务器完成分流任务,然后再通过Internet传输到各个不同的无线网络上完成业务的传输,这样做使得异构网络之间彼此独立,它们之间不存在依附关系,从而可以很容易地将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到现有的网络中,而不需要对现有无线网络的基础设施进行过多的修改。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方案。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采用多网协同传输完成业务提供的整体流程示意图,具体的流程说明如下: 
步骤31:用户通过多模多带终端发起一个业务请求; 
当然,在业务进行过程中,如果目前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无法继续进行时,也会触发执行下述各步骤,以重新选取一个合适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来完成业务提供; 
步骤32:终端中包含的多网协同传输管理单元收集当前网络的信息,例如链路质量,网络负载情况,终端位置和终端速度等信息,为之后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选取做准备。 
多网协同传输管理单元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多网协同传输网络信息收集模块41用于与各无线网络进行信息交互,实时收集终端可以检测到的和网络下发的当前可用网络的相关信息(例如,链路质量、网络负载和位置信息等),并将指定信息发送给多网协同传输可行方案产生模块42,多网协同传输网络信息终端显示模块45和多网协同传输方案选择模块43; 
步骤33:终端中包含的多网协同传输管理单元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选择出合 适的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参照图4,多网协同传输可行方案产生模块42中存储着所有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并根据多网协同传输网络信息收集模块41发来的网络信息,选出所有可行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即筛选出当前各网络支持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其中,多网协同传输可行方案产生模块42中预先存储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包括:(1)按照与该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数据分割方式,将当前业务数据分割成至少两份子数据;即采用诸如基础层和增强层的分流方式、图像和声音的分流方式将原始数据进行分流;(2)由与该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分别传输该分割成的每份子数据,即选择具体的网络传输分割成的子数据(例如UMTS传输基础层,WLAN传输增强层等);以及(3)该至少两个网络分别按照与本网络对应的传输速率,传输该分割成的每份子数据,即各个网络按照各自需要承担的数据速率分别传输每份子数据。其中,各网络按照各自需要承担的数据速率分别传输每份子数据的过程也可以不包括在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后续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各网络基于终端控制或者根据自身情况自主确定出合适的传输速率进行数据传输。当有新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产生时,网络可以下发相关信息,对多网协同传输可行方案产生模块42进行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添加。 
多网协同传输方案选择模块43用于选择出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完成业务提供。多网协同传输方案选择模块43依据多网协同传输可行方案产生模块42、多网协同传输用户偏好数据库44和多网协同传输网络信息收集模块41做出具体方案的决策。其中多网协同传输用户偏好数据库44用于记录用户的使用偏好,偏好是指用户对业务某一方面的重视程度,比如是更看重服务质量还是更看重资费,这些偏好主要是由用户预先设定或依靠长期行为积累而来,多网协同传输用户偏好数据库44为多网协同传输方案选择模块43提供决策支持。 
当用户发起一个相应的业务请求,或者在业务进行过程中目前的方案无法 再继续进行时,多网协同传输方案选择模块43将根据多网协同传输可行方案产生模块42、多网协同传输用户偏好数据库44和多网协同传输网络信息收集模块41的信息自主地为用户选择一种合适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并通过所连接的一个无线网络将该方案发送给远端服务器。 
此外,多网协同传输管理单元中还包括多网协同传输网络信息终端显示模块45,该模块为可选模块,只在各网络都支持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各网络加入对多网协同传输网络信息终端显示模块45的支持,则能通过该模块将有用信息(如网络负载,链路质量和位置信息等)明确地传递给用户终端,用户可以在终端上看到具体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做出更合适的决策。 
上述多网协同传输方案选择模块43自主地为用户选择一种合适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过程不需要用户的实际操作,方案自主选择的方法有许多种,这里以层次分析法(AHP)算法为例描述一下自主选择的具体过程: 
采用AHP算法对终端自主选择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问题进行建模:首先构造递阶层次结构,其中,最顶层是算法的目标,即最终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优先级排序结果;中间的准则层包含了各种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排序的因素;底部的方案层由所有备选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组成,即多网协同传输可行方案产生模块42筛选出的可行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除方案层以外,每层中的每个因素都与下一层的所有因素相关联。 
结合异构网络的特点以及多网协同传输的需求,中间的准则层重点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 
(1)传输网络的链路质量l:为了保证用户终端能正常接收到所要求的服务,每个参与多网协同传输的网络必须能正常传输分配给它的子数据流。这就要求将传输网络的链路质量作为多网协同传输方案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终端或网络可以直接监测各用户的链路质量,最后采用多个网络的平均值来评价参与传输的网络的链路质量。 
(2)传输网络的负载情况ld: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其希望负载能在各 个网络上比较平均的分布,为了不出现某个网络过载,而其他网络负载很轻的情况,选取网络负载状况作为方案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样,为了统一各种不同网络负载情况的描述,这里选取尚未使用的资源占总资源的比例来表示网络负载情况,最后采用多个网络的平均值来评价参与传输的网络的负载情况。 
(3)终端留在传输网络覆盖范围内的可能性r:一般来讲,终端移动速率越高,其位置越不稳定,越容易在短时间内穿越覆盖较小的无线接入技术(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网络,为了让选择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能持续稳定,必须在终端移动速度和网络覆盖半径之间做一定权衡。为此本方案设定了终端留在传输网络覆盖范围内的可能性这样一个考察因素,它主要决定于终端的速度以及小区的半径,同样采用多个网络的平均值来表示这个概率。 
(4)传输网络提供服务的价格p:使用不同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用户需要付出的价格也是不相同的,所以需要在价格和性能之间做权衡。 
(5)用户偏好u:作为一种以接收方为中心的传输方式,将多网协同传输管理单元置于终端中,就是要更大程度地考虑用户自身的因素,在保证其它准则的前提下也应尽量照顾到用户的偏好。这里,用户偏好是指用户对于使用某项考察因素的偏爱程度,具体用简单的1到n进行排序,数值越高,用户对这个因素的偏好程度就越大,用户偏好u通过用户预先设定或依靠长期行为积累得到。 
下面介绍各层判断矩阵的构造方法。因为准则层只有一个上层因素,即算法总目标,所以仅需定义一个判断矩阵O,如表1所列,用来表示本层每两个因素(准则)关于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并通过该判断矩阵计算得到本层各因素相对与总目标的相对权重w,所有因素关于总目标的相对权重w可以通过计算O的最大特征值xmax所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来获得,见表1的最右一列。 
表1准则层判断矩阵 
  O   U   l   ld   R   p   W
  u   1   1/5   1/4   1/3   1/2   0.0663
[0056] 
  l   5   1   1   2   2   0.3199
  ld   4   1   1   1   2   0.2634
  r   3   1/2   1   1   2   0.2187
  p   2   1/2   1/2   1/2   1   0.1317
因为表中的相对重要性取值是基于主观判断的,因此需要根据下面两个式子做一致性检验,其中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x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CI为一致性指标(CI,Consistency Index);RI为平均随即一致性指标(RI,RandomIndex),CR为一致性比率(CR,Consistency Ratio)。 
CI = x max - n n - 1
CR = CI RI
计算可得,表1中判断矩阵O的一致性比率CR=0.0116<0.1,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方案层来说,由于其所隶属于的每一个上层准则都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参数指标,因此方案层关于每一个上层准则的判断矩阵可以通过将方案层中的n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相应参数做两两相比,从而构成对应的n阶正互反方阵。为避免对于某些准则的度量值可能为0的情况,可以用一个比较小的正数近似。以网络负载情况为例,设ldi为第i种方案所剩余的总带宽,则其方案层判断矩阵LD为: 
显然的,按照上式的方法所构成的判断矩阵必然满足完美一致性条件,因此无需进行一致性检验。至此,所有备选多网协同传输方案i关于每一个准则j的相对权重si (j)都可以依据相应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计算出来。 
最终,所有备选多网协同传输方案i关于总目标(方案最终选择)的相对 权重Xi可以按下式得到。 
X i = Σ j s i ( j ) w j
这样,基于计算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i关于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相对权重Xi,可以得到多网协同传输方案i的优先级,例如:将Xi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对应Xi最大的第i个传输方案的优先级为1,对应Xi次大的第i个传输方案的优先级为2,以此类推,即可得到所有备选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优先级,最后就可以选择出要采用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即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当然,若中间的准则层只考虑一个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因素,例如仅考虑传输网络的负载情况,那么所有备选多网协同传输方案i关于总目标(方案最终选择)的相对权重Xi=si,其中si为所有备选多网协同传输方案i关于该准则(ld)的相对权重。同样,基于计算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i关于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相对权重Si,可以得到多网协同传输方案i的优先级,最后就可以选择出要采用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即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综上所述,从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按照预设的策略选取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具体包括: 
首先,从收集的各网络的信息中,获取对应筛选出的每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至少两个网络的信息;例如获取筛选出的各传输方案中各网络的链路质量信息、负载信息、提供服务的价格信息、以及终端留在筛选出的各网络传输方案中各网络覆盖范围内的可能性信息等; 
然后,基于所述获取的对应每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至少两个网络的信息,以及预设的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参数,将所述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进行优先级排序;具体地,若预设的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参数的个数为一个,例如为传输网络的平均链路质量,那么基于该获取的每 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各网络的链路质量信息,以及预设的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参数:传输网络的平均链路质量,即可将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进行优先级排序;以及若预设的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参数的个数为至少两个,那么基于获取的对应每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至少两个网络的信息,和该预设的至少两个参数,以及预先存储的用户对该至少两个参数中每个参数的偏好程度,即可将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进行优先级排序,例如采用AHP算法执行排序。 
最后,从进行优先级排序得到的结果中,选取优先级最高的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下面继续参照图3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采用多网协同传输完成业务提供的整体流程: 
步骤34:终端将选择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上报给下发当前业务数据的远端服务器; 
上述步骤31-步骤34所述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选取方法的具体流程亦可参照图5所示。 
步骤35:远端服务器根据该上报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将原始数据流进行分流;即远端服务器按照与该上报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数据分割方式,将当前业务数据分割成至少两份子数据; 
步骤36:远端服务器将分流后的子数据分配到指定的网络上,即远端服务器将该分割成的至少两份子数据分别传送给与上报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 
其中,基于前述关于传输层协议的描述,在将分割成的至少两份子数据分别传送给对应的网络前,还包括通过与所述上报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触发建立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终端间的连接通道。 
步骤37:各网络负责分配到自身的子数据流的传输,即对应的网络分别将该分割成的每份子数据传输给终端; 
具体地,数据流的传输过程基于前面提到的传输层协议,由接收方负责数据流传输时的流控制、拥塞控制;发送方根据接收方的请求(REQ)发送相应的数据。 
步骤38:终端接收来自不同网络的子数据流,在缓存区中暂时存储每份子数据流,并在接收完分割成的所有子数据流时,依据与选取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数据分割方式,将该接收到的所有子数据流进行重组,恢复出原始数据流。 
其中,基于前述关于传输层协议的描述,在接收完该至少两份子数据时,还包括触发断开服务器与终端间,通过与选取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建立的至少两个连接通道。 
步骤39:终端依据还原的原始数据流为用户提供服务。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采用多网协同传输完成业务提供的系统框架图,其中主要包含三个部分:远端服务器61,异构网络环境62和终端63。 
远端服务器61作为数据流源提供用户所要求的数据流,其内部包括数据流分割模块611和路径选择模块612,数据流分割模块611主要是根据终端上报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将原始数据流进行分割,路径选择模块612将分割好的子数据流交给相应的网络进行传输。即远端服务器61是数据流的分流点,在数据流源就将数据流直接分流,可以减少对网络相互关系的限制,不用再在网络结构中设置相应的分流点,即不用改变具体的网络结构。这样做使得整个过程形式简单,目标明确。 
异构网络环境62负责对业务各子数据流的传输。数据流由远端服务器分配到相应的无线网络上,这些网络负责传输各自的那一部分数据到终端侧。 
这里的终端63为了完成多网协同传输,它必须具有多模多带的功能,也就是说具有对应不同网络的结构,并且可以同时接入到不同的网络上。为了多网协同传输的目的,终端63包括数据缓存模块631,数据流重组模块632和多网协同传输管理单元633。数据缓存模块631主要是负责暂时存储来自不同网 络子数据流中的数据,为之后的数据重组做准备。设置这个模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来自不同网络的数据之间可能有一定时延,利用这个模块消除到达时间上的差别。数据流重组模块632是将缓存的子数据流进行重组,恢复原始数据流,为用户提供最终的服务。多网协同传输管理单元633则是负责根据网络环境,和用户偏好自主地选择一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终端70如图7所示,包括:收集单元71,用于收集能参与当前业务数据传输的各网络的信息;筛选单元72,用于基于收集的各网络的信息,在预先存储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筛选出各网络支持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选取单元73,用于从所述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按照预设的策略选取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选取单元73具体包括:获取子单元,用于从收集的各网络的信息中,获取对应筛选出的每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至少两个网络的信息;排序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获取的对应每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至少两个网络的信息,以及预设的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参数,将所述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进行优先级排序;选取子单元,用于从进行优先级排序得到的结果中,选取优先级最高的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所述排序子单元具体包括:第一排序子模块,用于在预设的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参数的个数为一个时,基于所述获取的对应每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至少两个网络的信息,以及该预设参数,将所述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进行优先级排序;第二排序子模块,用于在预设的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参数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基于所述获取的对应每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至少两个网络的信息,和该预设的至少两个参数,以及预先存储的用户对所述至少两个参数中每个参数的偏好程度,将所述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进行优先级排序。 
该终端还包括上传单元74,用于将所述选取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上报给下发当前业务数据的服务器。 
该终端还包括:接收单元75,用于分别接收当前业务数据分割成的每份子数据;缓存单元76,用于分别缓存所述接收到的每份子数据;重组单元77,用于在接收完当前业务数据分割成的所有子数据时,将所述接收到的所有子数据进行重组,恢复出当前业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服务器如图8所示,接收单元81,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分割单元82,用于按照与所述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数据分割方式,将当前业务数据分割成至少两份子数据;传送单元83,用于将所述分割成的至少两份子数据分别传送给与所述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 
本发明通过采用合适的网络模型、设计完整的网络传输架构和内部模块,并对传输层协议进行修改,使得终端可以根据实际的网络情况和用户偏好为用户自主选择一种合适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这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会指导原始数据流分流,并同时通过多种网络进行传输,在终端处重组为用户提供最终的业务,这样做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体验,并且能做到合理地利用不同网络的网络资源,即可以提高用户侧的满意度和运营商不同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确定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方法,实现了终端在异构无线网络中联合无线资源管理的自主特性,能够根据实际网络情况选择最优的传输策略,以减少人力参与的规划和维护的成本,且可以适用于目前存在的所有网络,并且可以做到向后兼容。另外目前的分流方式大多是考虑两个数据流在两个网络进行传输,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更多网络参与其中的分流方式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广泛的业务类型。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确定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收集能参与当前业务数据传输的各网络的信息; 
基于收集的各网络的信息,在预先存储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筛选出各网络支持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从所述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按照预设的策略选取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在所述选取出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之后,还包括将所述选取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上报给下发当前业务数据的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在所述将选取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上报给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按照与所述上报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数据分割方式,将当前业务数据分割成至少两份子数据;并 
将所述分割成的至少两份子数据分别传送给与所述上报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分割成的至少两份子数据分别传送给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之后,还包括所述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分别将传送给本网络的子数据传送给所述终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分别将传送给本网络的子数据传输给终端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传送的每份子数据;并 
分别缓存所述接收到的每份子数据;以及 
在接收完所述分割成的至少两份子数据时,将所述接收到的至少两份子数据进行重组,恢复出当前业务数据。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筛选出的多 网协同传输方案中,按照预设的策略选取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具体包括: 
从收集的各网络的信息中,获取对应筛选出的每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至少两个网络的信息; 
基于所述获取的对应每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至少两个网络的信息,以及预设的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参数,将所述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进行优先级排序; 
从进行优先级排序得到的结果中,选取优先级最高的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进行优先级排序,具体包括: 
在预设的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参数的个数为一个时,基于所述获取的对应每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至少两个网络的信息,以及该预设参数,将所述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进行优先级排序;以及 
在预设的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参数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基于所述获取的对应每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至少两个网络的信息,和该预设的至少两个参数,以及预先存储的用户对所述至少两个参数中每个参数的偏好程度,将所述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进行优先级排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的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参数的个数为一个时,所述将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进行优先级排序,具体为: 
Xi=si
其中,Xi为筛选出的第i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关于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相对权重,si为筛选出的第i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关于所述预设参数的相对权重; 
基于计算出的Xi,得到对应的第i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优先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的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参数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所述将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进行优先级排序,具体为: 
Figure S2008101158036C00031
其中,Xi为筛选出的第i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关于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相对权重,wj为基于预先存储的用户对所述至少两个参数中每个参数的偏好程度,计算出的所述至少两个参数中第j个参数关于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相对权重,si j为筛选出的第i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关于所述至少两个参数中第j个参数的相对权重; 
基于计算出的Xi,得到对应的第i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优先级。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参数包括: 
与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的平均链路质量;和/或 
与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的平均负载;和/或 
与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提供服务的平均价格;和/或 
终端留在与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的覆盖范围内的平均可能性。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单元,用于收集能参与当前业务数据传输的各网络的信息; 
筛选单元,用于基于收集的各网络的信息,在预先存储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筛选出各网络支持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选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中,按照预设的策略选取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选取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上报给下发当前业务数据的服务器。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分别接收当前业务数据分割成的每份子数据; 
缓存单元,用于分别缓存所述接收到的每份子数据; 
重组单元,用于在接收完当前业务数据分割成的所有子数据时,将所述接收到的所有子数据进行重组,恢复出当前业务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单元具体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从收集的各网络的信息中,获取对应筛选出的每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至少两个网络的信息; 
排序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获取的对应每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至少两个网络的信息,以及预设的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参数,将所述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进行优先级排序; 
选取子单元,用于从进行优先级排序得到的结果中,选取优先级最高的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序子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排序子模块,用于在预设的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参数的个数为一个时,基于所述获取的对应每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至少两个网络的信息,以及该预设参数,将所述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进行优先级排序; 
第二排序子模块,用于在预设的影响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优先级的参数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基于所述获取的对应每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至少两个网络的信息,和该预设的至少两个参数,以及预先存储的用户对所述至少两个参数中每个参数的偏好程度,将所述筛选出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进行优先级排序。 
16.一种数据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基于预设的策略选取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并将该选取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上报给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终端上报的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并 
按照与所述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数据分割方式,将当前业务数据分割 成至少两份子数据;以及 
将所述分割成的至少两份子数据分别传送给与所述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 
17.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基于预设的策略选取的一个多网协同传输方案;
分割单元,用于按照与所述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数据分割方式,将当前业务数据分割成至少两份子数据;
传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分割成的至少两份子数据分别传送给与所述多网协同传输方案对应的至少两个网络。 
CN 200810115803 2008-06-27 2008-06-27 确定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方法及数据传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6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15803 CN101616167B (zh) 2008-06-27 2008-06-27 确定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方法及数据传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15803 CN101616167B (zh) 2008-06-27 2008-06-27 确定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方法及数据传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6167A CN101616167A (zh) 2009-12-30
CN101616167B true CN101616167B (zh) 2013-03-13

Family

ID=41495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1580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6167B (zh) 2008-06-27 2008-06-27 确定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方法及数据传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1616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19327A1 (en) * 2015-07-15 2017-01-19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Heterogeneous network system, network apparatus, and rendezvous path selection method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544A (zh) * 2010-09-01 2012-03-2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下行发送方法、上行接收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2740361B (zh) * 2011-04-13 2016-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汇聚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209030A (zh) * 2011-05-19 2011-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分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15530A (zh) * 2011-05-27 2011-10-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3024806B (zh) * 2011-09-20 2017-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3379548B (zh) * 2012-04-28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分流的方法和基站
CN103532909B (zh) * 2012-07-04 2019-0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流业务并发传输方法、子系统、系统及多接口终端
CN102801452B (zh) * 2012-08-20 2015-03-04 中山大学 基于数据分块的多模终端中多天线协同工作方法
CN103052117A (zh) * 2012-12-12 2013-04-17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异构网络中实现柔性QoS的多流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3547327A (zh) * 2012-12-27 2014-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种无线制式通信的实现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3795856A (zh) * 2014-01-13 2014-05-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093163B (zh) * 2014-07-04 2018-01-30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终端协同的业务流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6357364B (zh) 2015-07-15 2020-09-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97505B (zh) * 2016-03-15 2020-02-1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节省移动台功耗的方法、移动台、基站及接入点
CN106534367B (zh) * 2016-12-19 2019-06-25 中山大学 基于用户QoE最大化的车载云视频数据传输方案确定方法
CN109005228B (zh) * 2018-08-01 2022-01-14 广东艾科智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停车场设备与云端多路通讯的方法与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17A (zh) * 1993-06-22 1996-07-0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多网络终端
CN1744551A (zh) * 2005-09-02 2006-03-08 东南大学 异构网络环境中的综合接入设备及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17A (zh) * 1993-06-22 1996-07-0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多网络终端
CN1744551A (zh) * 2005-09-02 2006-03-08 东南大学 异构网络环境中的综合接入设备及实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刁心玺.多网协同及TD-SCDMA的产业化机会.《中兴通讯技术》.2006,第12卷(第4期),54-56.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19327A1 (en) * 2015-07-15 2017-01-19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Heterogeneous network system, network apparatus, and rendezvous path selection method thereof
TWI575908B (zh) * 2015-07-15 2017-03-2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異質性網路系統、網路裝置及其聚合路徑選擇方法
US9692685B2 (en) * 2015-07-15 2017-06-27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Heterogeneous network system, network apparatus, and rendezvous path selection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6167A (zh) 2009-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6167B (zh) 确定多网协同传输方案的方法及数据传送方法
CN102497660B (zh) 一种用于异构无线网络的多业务并发接入方法
Piamrat et al.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emerging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CN101686497B (zh) 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小区负荷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3313333B (zh) 在移动网络间进行切换的方法、通信终端、服务器和网络
CN100413271C (zh) 分组传送系统、无线基站以及分组传送路径最佳化方法
CN103458466B (zh) 流量控制装置与方法以及网络流量管理系统与方法
CN102238682B (zh) 一种基于异构融合网络的网络选择方法
CN101321101A (zh) 接入网节点自配置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1516066B (zh) 数据流传输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860744A (zh) 带内信令机制内的双向服务质量保留
CN105872999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终端以及核心网设备
CN103188761A (zh) 多网接入方法及装置
JP5761800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管理装置
CN103067977B (zh) 无线异构网络系统中基于跨层优化的数据并发传输方法
CN100396056C (zh) 无线网状网络的路径选择方法
WO2009003382A1 (fr) Procédé d'ajustement de configuration pour des cellules frontières et système de gestion d'élément
CN114641052B (zh) 一种基于LoRa智能安防系统的多跳网络路由方法
CN102186211B (zh) 一种端到端多链路并行传输的负载分配方法
CN105262624A (zh)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异构配电通信网络架构
WO2012051842A1 (zh) 一种异构网络中的接入方法和设备
Bi et al. Reputation-based network selection solution for improved video delivery quality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environments
CN104125224A (zh) 一种异构网络多链路并行移动通信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3179642B (zh) 具有网络接口自治选择功能的多接口终端及其工作方法
CN109845312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