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0390B - 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机卡对应的方法、机顶盒和智能卡 - Google Patents

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机卡对应的方法、机顶盒和智能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0390B
CN101610390B CN200810115279.2A CN200810115279A CN101610390B CN 101610390 B CN101610390 B CN 101610390B CN 200810115279 A CN200810115279 A CN 200810115279A CN 101610390 B CN101610390 B CN 101610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top box
machine
smart card
machine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152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0390A (zh
Inventor
王宇
李伟东
王文军
王天星
韩坚
卢增祥
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ibo Digital TV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ibo Digital T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ibo Digital TV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ibo Digital T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1527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10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10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0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0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0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机卡对应的方法、机顶盒和智能卡。该方法包括:机顶盒获取当前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判断该机卡对应状态是否为机卡未对应;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机顶盒发送机卡对应指令至所述智能卡;所述智能卡根据所述机卡对应指令进行机卡对应。通过本发明实现单个智能卡既可以对应单个机顶盒,又可以对应多个机顶盒,实现方式灵活,防止智能卡在机顶盒中随意使用而侵犯运营商利益的情况发生,即控制终端用户不能将已授权的智能卡随意移动到其它的机顶盒中观看节目,只能在已经进行机卡对应的机顶盒中才能观看授权节目,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运营商的切身利益。

Description

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机卡对应的方法、机顶盒和智能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数字电视技术,特别关于一种数字电视终端,具体地讲关于一种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机卡对应的方法及其终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条件接收系统是指用来控制用户对广播服务进行接收的系统,通过授权管理来实现广播系统的有偿服务。
条件接收系统对广播服务的控制是通过对广播数据进行加扰,并对加扰控制信息加密来实现的,使用产品密钥对控制字进行加密,在授权控制信息(ECM:Entitlement Control Message)中传输,终端机顶盒根据ECM包的标识号过滤出当前频道的ECM包,并送入智能卡,智能卡利用解密后的产品密钥对加密后的控制字进行解密,将解密后的控制字返回给机顶盒进行解扰节目。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包括前端和终端。其中,前端包括授权控制信息发生器(ECMG:Entitlement Control Message Generator)、授权管理信息发生器(EMMG:Entitlement Management Message Generator);终端包括终端机顶盒和智能卡。
在相关技术中,每台数字电视的每个机顶盒均应配置一张智能卡才可保护运营商的利益。但是由上述可知,若一张智能卡获得前端的授权后还可在其它多个机顶盒中使用,即可实现一张智能卡在多个机顶盒中使用,这样使得终端用户将已授权的智能卡随意移动到其它机顶盒中观看节目而侵犯了运营商的利益。
申请号为200610032973.9、公开号为CN 101005563A的发明专利申请,揭示一种数字电视机卡分离装置及其处理方法,现将其内容合并于此。在该发明中,将通用部分独立出来作成“机”,将各地运营商的条件接收部分作成“卡”,用户仅需购买通用机顶盒,收看不同的电视节目则购买不同的卡,这样不便于管理。
申请号为200510029077.2、公开号为CN 1738415A的发明专利申请,揭示一种基于智能卡的机卡分离数字电视条件接收方法,现将其内容合并于此。
申请号为200510035161.5、公开号为CN 1874448A的发明专利申请,揭示一种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机卡分离的方法及其系统,现将其内容合并于此。该发明可实现一卡多机的真正机卡分离。
申请号为03807133.9、公开号为CN 1643924A的发明专利申请,揭示一种智能卡适配协议,现将其内容合并于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机卡对应方法,通过该方法实现单个智能卡既可以对应单个机顶盒,又可以对应多个机顶盒,实现方式灵活,防止智能卡在机顶盒中随意使用而侵犯运营商利益的情况发生,即控制终端用户不能将已授权的智能卡随意移动到其它的机顶盒中观看节目,只能在已经进行机卡对应的机顶盒中才能观看授权节目,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运营商的切身利益。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数字电视机顶盒,该机顶盒可实现单个智能卡既可以对应单个机顶盒,又可以对应多个机顶盒,使得终端用户只能在已经进行机卡对应的机顶盒中才能观看授权节目,从而保护了运营商的切身利益。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卡,该智能卡可对应单个机顶盒,又可以对应多个机顶盒,使得终端用户只能在已经进行机卡对应的机顶盒中才能观看授权节目,从而保护了运营商的切身利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机卡对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机顶盒下发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至当前智能卡;其中,所述指令携带所述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或机顶盒的编号;所述智能卡根据所述指令获取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将所述机卡对应状态传送至所述机顶盒;所述机顶盒判断该机卡对应状态是否为机卡未对应;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机顶盒发送机卡对应指令至所述智能卡;所述智能卡根据所述机卡对应指令进行机卡对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字电视机顶盒,该机顶盒包括:
指令下发单元,用于将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下发至所述智能卡;其中,所述指令携带所述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或机顶盒的编号;
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获取当前智能卡发送的机卡对应状态;
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该机卡对应状态是否为机卡未对应;
当判断结果为机卡未对应时,所述指令下发单元还用于发送机卡对应指令至所述智能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卡,该智能卡包括:
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机顶盒下发的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和机卡对应指令;其中,所述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携带所述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或机顶盒的编号;
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获取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并将获取的机卡对应状态传送至所述机顶盒;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机顶盒下发的机卡对应指令将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设置为机卡已对应,并生成机卡对应码,将生成的所述机卡对应码传送至所述机顶盒;
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储存所述机卡对应码和/或机卡对应的机顶盒编号。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实现单个智能卡既可以对应单个机顶盒,又可以对应多个机顶盒,实现方式灵活,防止智能卡在机顶盒中随意使用而侵犯运营商利益的情况发生,即控制终端用户不能将已授权的智能卡随意移动到其它的机顶盒中观看节目,只能在已经进行机卡对应的机顶盒中才能观看授权节目,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运营商的切身利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机卡对应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机卡对应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获取机卡对应状态的流程图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获取机卡对应状态的流程图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获取机卡对应状态的流程图三;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进行机卡对应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数字电视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机顶盒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智能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首先对本发明中智能卡的三种机卡对应状态进行说明:
第一种:智能卡未与任何机顶盒对应:这个状态表明智能卡未与任何机顶盒对应。
第二种:智能卡已对应其他机顶盒:这个状态表明智能卡没有和当前机顶盒机卡对应,但是已经与其它机顶盒机卡对应。
第三种,智能卡对应当前机顶盒:这个状态表明智能卡已经和当前机顶盒机卡对应。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机卡对应的方法、机顶盒和智能卡,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机卡对应的方法。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机卡对应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101,机顶盒获取当前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步骤102,该机顶盒判断该机卡对应状态是否为机卡未对应;步骤103,在步骤102中,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该机顶盒发送机卡对应指令至该智能卡;步骤104,该智能卡根据该机卡对应指令进行机卡对应;步骤105,在步骤102中,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该机顶盒将该机卡对应状态进行储存,便于终端用户通过机顶盒查看该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一张智能卡在未与任何机顶盒对应前,插入到任意机顶盒中可轻松实现机卡对应,即单张智能卡既可对应单个机顶盒又可对应多个机顶盒。
在本实施方式中,机顶盒获取当前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可采用如下方式:该机顶盒下发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至智能卡;其中,该指令携带该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或机顶盒的编号;该智能卡根据该指令获取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该智能卡将该机卡对应状态传送至机顶盒。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智能卡根据该指令获取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包括:该智能卡判断是否存在机卡对应的机卡对应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机卡未对应。若该智能卡判断结果为是,则该方法还包括:判断该机顶盒下发的机卡对应码与该智能卡中存在的机卡对应的机卡对应码是否一致;若判断结果为一致,则设置该机顶盒与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机卡已对应;若判断结果为不一致,则设置该机顶盒与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智能卡已与其它机顶盒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上述机卡对应方式称为自动机卡对应,例如,当机卡未对应的智能卡插入机顶盒,或收看需要机卡对应的节目时,可自动实现机卡对应。但是,无论哪种方式启动机卡对应,进行机卡对应的流程都一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智能卡根据机卡对应指令进行机卡对应,可采用如下方式:该智能卡接收该机卡对应指令;将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设置为机卡已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包括:该智能卡生成机卡对应码;储存生成的该机卡对应码;将生成的该机卡对应码传送至该机顶盒;该机顶盒储存生成的机卡对应码。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一张智能卡在未与任何机顶盒对应前,插入到任意机顶盒中可轻松实现机卡对应,即单张智能卡对应单个机顶盒。此机卡对应方式为终端自动进行,无需人工操作,简单方便且无需知道当前机顶盒的编号。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智能卡根据该指令获取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还可采用如下方式:
该智能卡检测存储的机顶盒编号列表是否为空;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机卡未对应。若该智能卡检测存储的机顶盒编号列表不为空时,则该方法还包括:
判断该机顶盒的编号是否存在于机顶盒编号列表中;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设置该机顶盒与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机卡已对应;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设置该机顶盒与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智能卡已与其它机顶盒对应。
在这种情况下,在该机顶盒获取当前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该机顶盒接收前端下发的机卡对应的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传送至该智能卡,其中,该数据包携带至少一个与所述智能卡对应的机顶盒编号;该智能卡对该数据包进行解析,以获得所述机顶盒编号;将该机顶盒编号储存至机顶盒编号(STBID)列表中。
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该智能卡将解析结果回传至该机顶盒;该机顶盒判断该智能卡是否更新该机顶盒编号列表;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该机顶盒重新获取当前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将该机卡对应方式称为STBID机卡对应方式,在条件接收系统CAS前端启动机卡对应,通过在CAS前端为智能卡发送STBID列表的方式实现智能卡对应机顶盒的功能,此机卡对应方式可以实现单张智能卡对应多个机顶盒。
在这种情况下,该智能卡根据机卡对应指令进行机卡对应,可采用如上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为了加强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机顶盒和智能卡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使用安全密钥进行加密传输。机顶盒传送给智能卡的当前机顶盒编号和机卡对应码都是加密传输,智能卡收到后再进行解密分析;同样地,智能卡的返回结果也是加密传送给机顶盒,有效地保证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例如,在该机顶盒下发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至该智能卡之前,该机顶盒对该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机顶盒的编号进行加密。相应地,在该智能卡判断是否存在机卡对应的机卡对应码之前,还包括:该智能卡对加密的该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机顶盒的编号进行解密,以获取该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机顶盒的编号。
在本发明中,上述自动机卡对应方式和STBID机卡对应方式可单独使用,也可一起使用,可视情况而定。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机卡对应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智能卡插入机顶盒后,机顶盒检测到有智能卡插入或节目要求机卡对应;
步骤202,该机顶盒下发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给智能卡,其中,该指令可包含该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当前机顶盒的编号、或者只包含该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
步骤203,该智能卡接收到上述指令后,根据该机顶盒下发的指令获取机卡对应状态;
步骤204,该智能卡将获取的机卡对应状态传送至机顶盒,使得该机顶盒获取该机卡对应状态;
步骤205,该机顶盒判断该机卡对应状态是否为机卡未对应;
步骤206,在步骤205中,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该机顶盒发送机卡对应指令至该智能卡;
步骤207,该智能卡根据该机卡对应指令进行机卡对应;
步骤208,在步骤205中,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该机顶盒将该机卡对应状态进行储存,便于终端用户通过机顶盒查看该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
在图2所示的步骤203中,根据该机顶盒下发的指令获取机卡对应状态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仅采用自动机卡对应方式,在此方式中,该指令可仅包含机卡对应码,如图3所示,获取机卡对应状态包括:
步骤301,该智能卡判断是否存在机卡对应的机卡对应码;
步骤305,在步骤301中,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机卡未对应,设置该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机卡未对应;
步骤302,在步骤301中,若该智能卡判断结果为是,则该智能卡判断该机顶盒下发的机卡对应码与该智能卡中存在的机卡对应的机卡对应码是否一致,即是否相等;
步骤303,在步骤302中,若判断结果为一致,则设置该机顶盒与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机卡已对应;
步骤304,在步骤302中,若判断结果为不一致,则设置该机顶盒与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为已对应它机。
如果需要取消自动机卡对应,前端通过下发一个简单的重置机卡对应EMM包到终端,机顶盒收到该指令包后传给智能卡,同时机顶盒和智能卡都会自动清空各自的机卡对应码,就相当于取消了智能卡和当前机顶盒的自动机卡对应,这里不再赘述。
举例说明:
例1:前端设置节目3为机卡对应节目,当前智能卡未与任何机顶盒对应,将智能卡插入机顶盒后,节目3可以正常观看,通过机顶盒菜单查看机卡对应属性,显示:当前机卡已对应。
例2:前端设置节目3为机卡对应节目,当前智能卡已与其他机顶盒对应,将智能卡插入机顶盒后,节目3无法正常观看,通过机顶盒菜单查看机卡对应属性,显示:智能卡已对应其他机顶盒。
第二种方式,仅采用STBID对应方式,在此方式中,该指令需包括机顶盒编号,该机顶盒编号可为多个,这样使得单个智能卡与多个机顶盒对应。
如图4所示,获取机卡对应状态包括:
步骤401,该智能卡检测存储的机顶盒编号列表是否为空;
步骤405,在步骤401中,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机卡未对应,则设置该机卡对应状态为机卡未对应;
步骤402,在步骤401中,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该机顶盒编号是否存在于机顶盒编号列表中;
步骤403,在步骤402中,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设置该机顶盒与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机卡已对应;
步骤404,在步骤402中,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设置该机顶盒与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为已与它机对应。
上述STBID对应方式可以在前端启动,可以对每张智能卡绑定多个机顶盒编号,EMMG负责生成STBID机卡对应EMM包,再调用其他通讯模块发送给终端。机顶盒收到后会把EMM包传给智能卡,智能卡收到该EMM包后会把其中的机顶盒编号存储到卡中的STBID列表中,这样,智能卡就和STBID列表中的所有机顶盒都实现了机卡对应。
这里假定每张卡对应5个机顶盒,机卡对应指令包格式如表1所示:
表1
 语法   注释
 EMMPairingData(){
 CardSN   智能卡编号
 OperatorID   运营商编号
 STBID1   机顶盒编号1
 STBID2   机顶盒编号2
 STBID3   机顶盒编号3
 STBID4   机顶盒编号4
 STBID5   机顶盒编号5
 }
取消这种STBID机卡对应时,前端也是下发同样的EMM机卡对应指令包,只是包中包含的所有STBID都是0,智能卡收到后,会自动清空卡中的STBID列表,就相当于取消了所有的STBID机卡对应。举例说明:
例1:设置节目3的机卡对应属性为1,前端输入机顶盒编号列表为:8000100035,8000100036,8000100037。则智能卡与这三个机顶盒实现机卡对应。若当前智能卡所插入的机顶盒编号为8000100035,则节目3可以观看,通过机顶盒菜单查看机卡对应属性显示:当前机卡对应。
例2:设置节目3的机卡对应属性为1,前端输入机顶盒编号列表为:8000100035,8000100036,8000100037。则智能卡与这三个机顶盒实现机卡对应。若当前智能卡所插入的机顶盒编号为8000100038,则目3无法观看并提示要求机卡对应,通过机顶盒菜单查看机卡对应属性显示:当前智能卡已对应其他机顶盒。
第三种方式,可将上述自动对应方式与STBID方式相结合,该指令同时包括机卡对应码和机顶盒编号,并且可设置STBID机卡对应的优先级大于自动机卡对应的方式,但不限于此。
如图5所示,获取机卡对应状态包括:
在图2中,机顶盒将该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当前机顶盒的编号发给智能卡,由于STBID机卡对应的优先级比较高,智能卡会首先判断是否存在STBID机卡对应,即首先执行步骤501;
在步骤501中,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502~506,该步骤与图3所示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501中,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507~509,该该步骤与图4所示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这种方式中,通过自动机卡对应及STBID机卡对应技术,实现了单张智能卡即可以对应单个机顶盒也可以对应多个机顶盒,实现方式比较灵活,防止了智能卡在任意机顶盒上随意流动,充分保护了运营商的切身利益。
由于STBID机卡对应的优先级大于自动机卡对应,如果智能卡与当前机顶盒已经进行自动机卡对应,这时如果CAS前端对智能卡进行STBID机卡对应,此时智能卡中既有自动机卡对应又有STBID机卡对应,由于STBID机卡对应优先级比较高,智能卡只与STBID列表中的所有机顶盒实现机卡对应,这时自动机卡对应失效。但是,当CAS前端取消STBID机卡对应后,前端会下发取消STBID机卡对应指令包,智能卡收到后会自动清空卡中的STBID列表,智能卡的STBID机卡对应失效,相当于重新启动自动机卡对应方式,原来的自动机卡对应就有效了。
在图2所示的步骤207中,该智能卡根据该机卡对应指令进行机卡对应,如图6所示,可采用如下方式:
步骤601,该智能卡接收该机卡对应指令;
步骤602,该智能卡将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设置为机卡已对应;
步骤603,该智能卡生成机卡对应码;储存生成的该机卡对应码;
步骤604,该智能卡将生成的该机卡对应码传送至该机顶盒;
步骤605,该机顶盒储存生成的机卡对应码。
在本发明中,设置智能卡机卡对应的目的在于:对于没有进行机卡对应的智能卡,只能对不要求机卡对应的节目进行解密获得解扰控制字,使得终端用户可收看该不要求机卡对应的节目。但是,不能收看要求机卡对应的节目。
通常节目的机卡对应属性是在前端的节目单文件中进行设置,可由ECMG通过读取节目单中的节目配置信息生成ECM包并下发到智能卡中。该ECM包格式如表2所示:
表2
  语法   注释
  ECM_Data(){
  ProductID   节目产品ID
  OperatorID   运营商编号
  ...
  Pairing   为1时需要机卡对应才能解密,为0时不需要
  ...
  }
在上面所示的ECM包格式中,如果该节目的Pairing属性为1,说明这是一个需要机卡对应才能收看的节目,只有已经进行机卡对应的智能卡和机顶盒才能收看授权的节目;否则不能收看。
实施方式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字电视终端,如图7所示。该终端包括机顶盒701和智能卡702。
图8是机顶盒构成示意图;图9是智能卡构成示意图。
如图8所示,CPU是中央控制单元,对该机顶盒的工作进行控制。该机顶盒包括接收单元801、判断单元802和指令下发单元803;其中,
该接收单元801用于获取当前智能卡发送的机卡对应状态;该判断单元802用于判断该机卡对应状态是否为机卡未对应;当判断结果为机卡未对应时,该指令下发单元803用于发送机卡对应指令至该智能卡。
如图8所示,该机顶盒还包括查询单元(未示出),该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所述机卡对应状态。
如图8所示,该机顶盒还包括检测单元804,该检测单元804用于检测智能卡是否插入该机顶盒或用于检测所收看的节目是否要求机卡对应;若检测结果为是,则指令下发单元803还用于将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下发至该智能卡;其中,该指令携带所述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或机顶盒的编号。
如图8所示,该机顶盒还包括存储单元805,该存储单元805用于储存该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机顶盒的编号和机卡对应状态。
此外,该机顶盒还包括数据包接收单元806,该数据包接收单元806用于接收前端下发的机卡对应的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传送至该智能卡,其中,该数据包携带至少一个与所述智能卡对应的机顶盒编号。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数据包可为EMM数据包。
如图9所示,该智能卡包括接收单元901、判断单元902、处理单元903和存储单元904;其中,
该接收单元901用于接收机顶盒下发的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和机卡对应指令;其中,该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携带所述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或机顶盒的编号;该判断单元902用于根据该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获取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并将获取的机卡对应状态传送至机顶盒;该处理单元903用于根据该机顶盒下发的机卡对应指令将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设置为机卡已对应,并生成机卡对应码,将生成的所述机卡对应码传送至该机顶盒;该存储单元904用于储存该机卡对应码。
如图9所示,该智能卡还包括数据包解析单元905,该数据包解析单元用于对该机顶盒发送的机卡对应的数据包进行解析,以获取该智能卡对应的机顶盒编号;其中,该数据包携带至少一个与所述智能卡对应的机顶盒编号,这样,该存储单元904还用于储存机顶盒编号。
其中,该判断单元902根据该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获取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可参照附图3~5的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处理单元903进行机卡对应的处理过程类似图6,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机顶盒和智能卡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的方式可参照图1~图6所示的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本发明实现单个智能卡既可以对应单个机顶盒,也可以对应多个机顶盒,实现方式灵活,防止智能卡在机顶盒中随意使用而侵犯运营商利益的情况发生,即控制终端用户不能将已授权的智能卡随意移动到其它的机顶盒中观看节目,只能在已经进行机卡对应的机顶盒中才能观看授权节目,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运营商的切身利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机卡对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机顶盒下发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至当前智能卡;其中,所述指令携带所述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或机顶盒的编号;
所述智能卡根据所述指令获取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将所述机卡对应状态传送至所述机顶盒;
所述机顶盒判断该机卡对应状态是否为机卡未对应;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机顶盒发送机卡对应指令至所述智能卡;
所述智能卡根据所述机卡对应指令进行机卡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机顶盒储存所述机卡对应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根据所述指令获取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包括:
所述智能卡判断是否存在机卡对应的机卡对应码;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设置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机卡未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智能卡判断是否存在机卡对应的机卡对应码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机顶盒下发的所述机卡对应码与所述智能卡中存在的机卡对应的机卡对应码是否一致;
若判断结果为一致,则设置所述机顶盒与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机卡已对应;
若判断结果为不一致,则设置所述机顶盒与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智能卡已与其它机顶盒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根据所述指令获取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包括:
所述智能卡检测存储的机顶盒编号列表是否为空;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机卡未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智能卡检测存储的机顶盒编号列表不为空时,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机顶盒的编号是否存在于机顶盒编号列表中;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设置所述机顶盒与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机卡已对应;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设置所述机顶盒与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为智能卡已与其它机顶盒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机顶盒获取当前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机顶盒接收前端下发的机卡对应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传送至所述智能卡,其中,所述数据包携带至少一个与所述智能卡对应的机顶盒编号;
所述智能卡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解析,以获得所述机顶盒编号;
将所述机顶盒编号储存至所述机顶盒编号列表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卡将解析结果回传至所述机顶盒;
所述机顶盒判断所述智能卡是否更新所述机顶盒编号列表;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机顶盒重新获取当前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根据所述机卡对应指令进行机卡对应,包括:
所述智能卡接收所述机卡对应指令;
将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设置为机卡已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卡生成机卡对应码;
储存生成的所述机卡对应码;
将生成的所述机卡对应码传送至所述机顶盒;
所述机顶盒储存生成的所述机卡对应码。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顶盒下发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至所述智能卡之前,包括:
所述机顶盒对所述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机顶盒的编号进行加密;
在所述智能卡判断是否存在机卡对应的机卡对应码之前,还包括:
所述智能卡对加密的所述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机顶盒的编号进行解密,以获取所述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机顶盒的编号。
12.一种数字电视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顶盒包括:
指令下发单元,用于将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下发至所述智能卡;其中,所述指令携带所述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或机顶盒的编号;
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获取当前智能卡发送的机卡对应状态;
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该机卡对应状态是否为机卡未对应;
当判断结果为机卡未对应时,所述指令下发单元还用于发送机卡对应指令至所述智能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顶盒还包括查询单元,所述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所述机卡对应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顶盒还包括: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智能卡是否插入所述机顶盒或者用于检测所收看的节目是否要求机卡对应;
若检测结果为是,则所述指令下发单元将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下发至所述智能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顶盒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储存所述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机顶盒的编号和机卡对应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顶盒还包括数据包接收单元,所述数据包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前端下发的机卡对应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传送至所述智能卡,其中,所述数据包携带至少一个与所述智能卡对应的机顶盒编号。
17.一种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包括:
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机顶盒下发的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和机卡对应指令;其中,所述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携带所述智能卡的机卡对应码和/或机顶盒的编号;
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机卡对应状态的指令获取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并将获取的机卡对应状态传送至所述机顶盒;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机顶盒下发的机卡对应指令将当前的机卡对应状态设置为机卡已对应,并生成机卡对应码,将生成的所述机卡对应码传送至所述机顶盒;
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储存所述机卡对应码和/或机顶盒的编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还包括数据包解析单元,所述数据包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机顶盒发送的机卡对应的数据包进行解析,以获取所述智能卡对应的机顶盒编号;
其中,所述数据包携带至少一个与所述智能卡对应的机顶盒编号;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储存机顶盒编号列表。
CN200810115279.2A 2008-06-20 2008-06-20 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机卡对应的方法、机顶盒和智能卡 Active CN101610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5279.2A CN101610390B (zh) 2008-06-20 2008-06-20 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机卡对应的方法、机顶盒和智能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5279.2A CN101610390B (zh) 2008-06-20 2008-06-20 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机卡对应的方法、机顶盒和智能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0390A CN101610390A (zh) 2009-12-23
CN101610390B true CN101610390B (zh) 2011-01-05

Family

ID=41483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5279.2A Active CN101610390B (zh) 2008-06-20 2008-06-20 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机卡对应的方法、机顶盒和智能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103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7666B (zh) * 2014-05-28 2018-06-19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电视的开机认证方法、装置和一种模块电视
CN105681840B (zh) * 2016-01-07 2019-10-29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电视节目权限控制的方法和系统、电视终端、ca服务器
CN106385631B (zh) * 2016-11-02 2019-07-05 北京数码视讯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机顶盒中间件系统授权方法、装置及机顶盒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2266A (zh) * 2004-01-18 2005-07-20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数字电视机顶盒机卡分离的技术方法
CN1643924A (zh) * 2002-03-27 2005-07-20 通用仪表公司 智能卡适配协议
CN1764251A (zh) * 2004-12-22 2006-04-26 黎笑先 一种共享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的方法
CN1917625A (zh) * 2005-08-18 2007-02-21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一种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指令控制的实现方法
CN101198014A (zh) * 2007-12-25 2008-06-11 天栢宽带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防范智能卡共享ca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3924A (zh) * 2002-03-27 2005-07-20 通用仪表公司 智能卡适配协议
CN1642266A (zh) * 2004-01-18 2005-07-20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数字电视机顶盒机卡分离的技术方法
CN1764251A (zh) * 2004-12-22 2006-04-26 黎笑先 一种共享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的方法
CN1917625A (zh) * 2005-08-18 2007-02-21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一种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指令控制的实现方法
CN101198014A (zh) * 2007-12-25 2008-06-11 天栢宽带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防范智能卡共享ca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0390A (zh) 2009-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0966C (zh) 内容重现装置、方法以及密钥管理装置和系统
CN1150760C (zh) 用于保护通过nrss接口的音频/视频数据的方法
EP2802152B1 (en) Method for secure processing a stream of encrypted digital audio / video data
CN101218823B (zh) 控制对加密数据的存取的方法
KR101762955B1 (ko) 수신기/디코더에 의한 다수 채널로의 접근을 제어하는 방법
CN105471533A (zh) 数字电视应急广播的播放方法和数字电视终端
CN100502496C (zh)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数字电视用户认证系统
CN101924907B (zh) 实现条件接收的方法、终端设备
CN101610390B (zh) 实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机卡对应的方法、机顶盒和智能卡
DK1568226T3 (en) Sending a message over a mobile phone network to a digital multimedia network
CN102227138B (zh) 条件接收模块卡及其实现方法
KR101803974B1 (ko) 암호화 컨텐츠를 복호화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1583012B (zh) 两级条件接收系统的实现方法及其前端和终端
US8458454B2 (en) Conditional access apparatus
CN101790073A (zh) 建立安全通信通道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1964897B (zh) 一种电视节目的解密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卡及机顶盒
CN101355642A (zh) 数字电视接收终端
CN104104996A (zh) 节目流解密的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1686310A (zh) 条件接收方法和装置
US20060147042A1 (en) Method of distributing scrambled services and/or data
CN101877776B (zh) 用于数字电视接收终端的智能卡及其工作方法
CN101404749A (zh) Dvb-ci标准的机卡分离方法及应用其的数字电视接收终端
CN103260077A (zh) 数字电视区域控制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设备
KR100853084B1 (ko) 이동통신 모듈 및 이동방송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단말기에서 emm 처리 방법
CN101729746A (zh) 收视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