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0276A - 数据软删除、恢复和同步方法及终端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软删除、恢复和同步方法及终端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0276A
CN101610276A CNA200810099797XA CN200810099797A CN101610276A CN 101610276 A CN101610276 A CN 101610276A CN A200810099797X A CNA200810099797X A CN A200810099797XA CN 200810099797 A CN200810099797 A CN 200810099797A CN 101610276 A CN101610276 A CN 101610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er
terminal
soft delete
so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97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雷
李克鹏
崔首领
柴晓前
武亚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0997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10276A/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1563 priority patent/WO2009152708A1/zh
Priority to EP09704936A priority patent/EP2157758A4/en
Priority to US12/537,680 priority patent/US20100017443A1/en
Publication of CN101610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02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软删除、恢复和同步方法及终端和系统。其中数据同步方法包括:在数据同步过程中,服务器与终端对不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进行同步。数据软删除方法包括:服务器接收来自于终端的软删除请求;根据所述软删除请求,获取待软删除的服务器数据,对所述数据做软删除标记。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由于服务器对被软删除的服务器数据进行了标记,因此可以知道哪些服务器数据是被软删除的,从而在正常同步或慢同步过程中可以实现不将这些已被软删除的数据同步回终端,避免了数据的管理混乱,从而保证了终端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数据软删除、恢复和同步方法及终端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同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软删除、恢复和同步方法及终端和系统。
背景技术
同步标记语言(Synchronization Markup Language,简称:SyncML)数据同步协议是一种标准化数据同步协议,主要应用于在移动数据同步领域,当其中一个设备上的数据变化时,可以操作其他设备中的数据做相应地改变,使在不同设备中的用户信息能够保持一致,即保持数据同步。
在现有SyncML数据同步协议中,数据被软删除后,终端删除数据,服务器保留数据,并且终端中仍然保留被软删除的数据的本地唯一标识(Local Unique ID,简称:LUID)。终端可以通过LUID重新从服务器获得被软删除的数据。另外,服务器也可以主动把被软删除的数据恢复到终端,并重用LUID。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数据被软删除后,服务器并不记录哪些数据被软删除,如果服务器端上保留的被软删除的数据有变化或服务器与终端进行全部数据同步时,使原本被软删除的数据又会被同步回终端中,而这些数据并不是终端所需要的,因此造成了数据管理的混乱,影响了终端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的目的是:在正常数据同步时,避免终端和服务器同步已被软删除的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恢复方法,其中包括:
终端接收来自于服务器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
将该服务器数据保存为终端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其中包括:
在数据同步过程中,服务器与终端对不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进行同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软删除方法,其中包括:
服务器接收来自于终端的软删除请求;
根据所述软删除请求,获取待软删除的服务器数据,对所述数据做软删除标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软删除方法,其中包括:
终端接收来自于服务器的软删除命令,该软删除命令中携带有带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在该终端上的本地唯一标识LUID;
根据所述LUID查找相应的终端数据;
对查找到的所述终端数据进行删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其中包括:
第一终端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服务器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
第二终端模块,用于将第一终端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服务器数据保存为终端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其中包括能够与终端进行通信的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包括:同步单元,用于在数据同步过程中,与终端对不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进行同步。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服务器对被软删除的服务器数据进行了标记,因此可以知道哪些服务器数据是被软删除的,从而在正常同步或慢同步过程中可以实现不将这些已被软删除的数据同步回终端,避免了数据的管理混乱,从而保证了终端的正常运行。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1所述数据软删除方法的的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1所述数据软删除方法的终端数据库中所保存的信息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1所述数据软删除方法的服务器数据库中所保存的信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2所述数据软删除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3所述数据软删除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4所述数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5所述数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6所述数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7所述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9A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7所述数据同步方法的终端1的终端数据库中所保存的信息的示意图;
图9B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7所述数据同步方法的终端2的终端数据库中所保存的信息的示意图;
图9C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7所述数据同步方法的服务器数据库中所保存的信息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终端实施例所述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所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方法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软删除方法,本实施例以终端主动软删除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终端对待软删除的终端数据进行删除后,保留被删除终端数据的LUID,并将该LUID携带于软删除请求中发送给服务器。
其中,终端数据是指保存在终端的数据。如果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简称:XML)进行编写,本步骤可以具体实现如下:
<Sync>
<Delete>
<CmdID>3456</CmdID>
<SftDe1/>
<Item>
  <Target><LocURI>./11</LocURI></Target>
 </Item>
</Delete>
</Sync>
步骤102,服务器收到所述软删除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所述LUID查找到相应的服务器数据,并对查找到的该服务器数据做软删除标记,使该数据被软删除。
其中,服务器数据是指保存在服务器中的数据。具体地,如图2A和2B所示,分别为终端数据库和服务器数据库中所保存的信息。服务器可以先根据所述LUID,在服务器数据库中保存的映射表中查找到相应的全局唯一标识(GlobalUnique ID,简称:GUID);进而再根据查找到的GUID,在数据表中查找到相应的服务器数据。例如,假设接收到的LUID为22,则在映射表中查找到的GUID为2121212,进而在数据表中查找到要被软删除的数据为数据二。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方法,由于服务器对被软删除的服务器数据进行了标记,因此可以知道哪些服务器数据是被软删除的,从而在正常同步或慢同步过程中可以实现不将这些已被软删除的数据同步回终端,避免了数据的管理混乱,从而保证了终端的正常运行。
方法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软删除方法,本实施例以服务器主动软删除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服务器对待删除的服务器数据做软删除标记,并向终端发送软删除命令。该软删除命令中携带有带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在该终端上的LUID。其具体的XML代码如下:
<Sync>
<Delete>
  <CmdID>3456</CmdID>
  <SftDe1/>
  <Item>
    <Target><LocURI>./11</LocURI></Target>
   </Item>
</Delete>
</Sync>
步骤202,终端接收到软删除命令后,根据其中的LUID查找相应的终端数据,对查找到的终端数据进行删除并保留该终端数据的LUID;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方法,针对服务器主动软删除数据的方案,由于服务器对被软删除的服务器数据进行了标记,因此可以知道哪些服务器数据是被软删除的,从而在正常同步或慢同步过程中可以实现不将这些已被软删除的数据同步回终端,避免了数据的管理混乱,从而保证了终端的正常运行。
方法实施例3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1、2中,终端均需要保留被软删除的数据的LUID。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终端不保留被软删除数据的LUID的情况下实现的数据软删除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终端删除终端数据后,将被删除的终端数据的LUID携带于软删除请求中发送给服务器。但与步骤101不同的是,终端并不记录该LUID。
步骤302,服务器收到所述软删除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所述LUID查找到相应的服务器数据,并对该服务器数据做软删除标记,使该服务器数据被软删除。
具体地,服务器可以先根据所述LUID,在服务器数据库中保存的映射表中查找到相应的GUID;进而再根据该GUID,在数据表中查找到相应的服务器数据。与步骤102不同的是,服务器完成数据软删除后,还将所述LUID在映射表中的映射项删除。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方法,使终端不需要记录被软删除数据的LUID,也能够实现恢复被软删除的数据,除了具有上述方法实施例1、2所述的优点以外,还简化了终端的操作,增加了软删除操作流程的可选择性。
方法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从服务器恢复已经被软删除的终端数据时的数据恢复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软删除数据恢复请求,其中携带有步骤101中保留的LUID或查询参数。以下举例说明:
当所述软删除数据恢复请求携带LUID时,可以采用“Get”命令或“Search”命令作为软删除数据恢复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该软删除数据恢复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LUID,查找到相应的被软删除的服务器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通过携带的软删除标识,可以指明要获取的终端数据是已经软删除的终端数据,从而使终端可以更准确地获取被软删除数据。
在“Search“命令中携带软删除(SftDe1)标识的方法与“Get”命令类似,以下仅以采用“Get”命令为例,说明具体的XML代码如下:
<Get>
<CmdID>3</CmdID>
<SftDe1/><!- 软删除数据标识 -->
<Item>
    <Filter>
    ………
    <Filter/>
</Item>
</Get>
步骤402,服务器接收到上述软删除数据恢复请求后,根据其中的LUID查找到相应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
步骤403,所述终端将接收到的服务器数据保存为终端数据。
通过本实施例,在终端保留有已经被软删除的终端数据的LUID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主动向服务器请求恢复的方式实现了软删除数据的恢复。
方法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恢复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终端从服务器获取带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的服务器数据列表。
具体地,可以由终端通过浏览器登录到服务器提供的网站获取所述服务器数据列表;或者由服务器主动把带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的服务器数据列表推送给终端。
步骤502,终端从服务器数据列表中选择要恢复的服务器数据的服务器数据项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其中,服务器数据项是指服务器数据列表中的数据项,可以由相应服务器数据的GUID等信息进行表示。
步骤503,服务器根据服务器数据项查找到相应的服务器数据发送给终端。
步骤504,当终端接收到来自于所述服务器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后,将该服务器数据保存为终端数据。
另外,完成软删除数据恢复的终端还可以为保存的该终端数据生成一个LUID,并通过映射命令将所述LUID上报给所述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所述映射命令,在所述映射表中新建相应的映射项。以下举例说明:当所述软删除数据恢复请求不携带LUID时,可以采用“Get”命令作为软删除数据恢复请求,其具体的XML代码如下:
<Get>
<CmdID>3</CmdID>
<Item>
    <Filter>
    ………
            <Field>
              <Item>
        <Meta><Type>text/x-vcard</Type></Meta>
                <Data><![CDATA[
                    <DisplayName>ContactName</DisplayName><!-
此处作为举例,可以填写联系人姓名-->
                  ]]></Data>
               </Item>
            </Field>
    ………
    <Filter/>
</Item>
</Get>
其中,“Filter”元素用于携带查询参数,具体是通过“Filter”元素下面的“Item Data”元素携带所述查询参数。该查询参数可以是终端记录的内容,也可以是用户输入的内容。例如,如果软删除数据是“vCard”,则查询参数可以是联系人的姓名。
服务器接收到“Get”命令后,根据“Filter”元素中“Item Data”元素携带的查询参数查询符合条件的数据,并把查询到的数据用“Result”命令返回给终端,其中可以包含被软删除数据的软删除标识。作为可选步骤,终端收到“Result”命令发回的数据后,还可以返回接收成功的消息“200OK”到服务器。服务器收到终端接收成功的消息后,根据“Result”命令中的软删除标识,则删除相应数据的软删除标识。
在发送映射命令时,可以通过“Map”命令的中的“MapItem”元素上报所述LUID;服务器接收到该LUID后,在映射表中新建相应的映射项。其中,“Map”命令的XML语言具体实现如下:
  <Map>
    <CmdID>1234</CmdID>
    <Target><LocURI>http://www.datasync.org/servlet/syncit</LocURI><
  /Target>
    <Source><LocURI>IMEI:001004FF1234567</LocURI></Source>
    <MapItem>
     <Target><LocURI>10536681</LocURI></Target>
     <Source><LocURI>./01</LocURI></Source><!-此处携带本地唯一标
识-->
  </MapItem>
</Map>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在终端未保留已经被软删除的终端数据的LUID的情况下,通过采用由终端主动向服务器请求恢复的方式实现了软删除数据的恢复。
方法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数据恢复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服务器向所述终端发送添加命令,所述添加命令中携带有带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及其GUID。
具体地,可以采用“Add”命令作为所术添加命令,在“Item source”元素中携带被软删除的数据的GUID。“Item Data”元素携带的具体数据如下:
   <Sync>
   <Add>
   <CmdID>8</CmdID>
      <Meta><Type xmlns=’syncml:metinf’
>text/x-vcard</Type></Meta>
      <Item>
      <Source><LocURI>536681</LocURI></Source>
   <Data>BEGIN:VCARD
VERSION:3.0
FN:Bruce Smith
N:Smith;Bruce
TEL;TYPE=WORK;VOICE;MSG:+1-919-555-9999
END:VCARD
   </Data><!--The vCard data would be placed here.-->
      </Item>
   </Add>
   </Sync>
步骤602,所述终端将接收到的所述服务器数据保存为终端数据,并为所述终端数据生成一个LUID,通过映射命令将该生成的LUID及接收到的所述GUID上报给所述服务器。
具体地,映射命令可以为“Map”命令,其中的“MapItem Target LocURI”元素携带所述GUID;“MapItem Source LocURI”元素携带所述LUID。“Map”命令采用XML语言具体表示如下:
   <Map>
 <CmdID>1234</CmdID>
 <Target><LocURI>http://www.datasync.org/servlet/syncit</LocURI>
</Target>
 <Source><LocURI>IMEI:001004FF1234567</LocURI></Source>
 <MapItem>
  <Target><LocURI>10536681</LocURI></Target>
  <Source><LocURI>./01</LocURI></Source>
</MapItem>
</Map>
步骤603,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映射命令,在所述映射表中新建相应的映射项。从而实现了软删除数据的恢复。以下举例说明:
服务器可以采用“Replace”命令下发被软删除的数据到终端,其中的“Item Data”元素携带被软删除的数据。终端接收“Replace”命令后,把该数据重新恢复到终端中,并重用该条数据的LUID。XML语言具体实现如下:
   <Sync>
   <Replace>
   <CmdID>4567</CmdID>
   <Item>
     <Target><LocURI>./02</LocURI></Target>
     <Source><LocURI>./bruce1</LocURI></Source>
     <Meta>
       <Type xmlns=’syncml:metinf’>text/directory
profile=vCard</Type>
    </Meta>
    <Data>BEGIN:VCARD
       VERSION:3.0
     FN:Bruce Smith
     N:Smith;Bruce
     TEL;TYPE=WORK;VOICE;MSG:+1-919-555-9999
     END:VCARD
   </Data>
    </Item>
</Replace>
   </Sync>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方法,通过采用由服务器主动向终端发送待恢复数据的方式实现了对删除数据的恢复。
方法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如图8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服务器数据被修改后,根据修改信息更新该服务器数据的数据指纹(fingerprint)。
其中,数据指纹是与数据相关的数据特征信息,能够准确并且相对唯一地标识数据的内容,其含义是指不同的数据有不同的数据指纹,相同的数据有相同的数据指纹。根据数据内容计算数据指纹可以采用摘要算法,如消息摘要算法(MD5)和安全散列算法(SHA)等;或者可以采用循环冗余校验算法,如循环冗余校验算法(CRC)等;或者可以采用普通散列算法,如哈希(HASH)算法等;或者可以采用时间戳算法,如创建或修改的时间标记等。
为终端和服务器各自数据库中的各个数据设定的数据指纹,可以通过终端和服务器协商或预先设定的数据指纹算法获得的一个较短的字符串,该字符串具有的性质为:长度较短,一般只有十几个字节;不同数据计算得出不同的字符串,即不同数据的数据指纹具有唯一性。由于数据指纹的长度比较短,在终端传送数据指纹给服务器进行验证时,数据传输量远远低于将自身数据库存储的所有数据都发送给服务器进行数据同步的数据传输量,既使在验证后,加上发送未通过验证的需要同步的数据的过程,也比直接发送自身数据库存储的所有数据的数据传输量小。
具体地,在本步骤中,如果是该数据指纹是由服务器产生的,则根据服务器数据内容重新计算数据指纹;如果该数据指纹是由终端产生并发送给服务器的,则服务器在数据修改后,可以将数据指纹删除、重置、置为无效、置为默认值等。
步骤702,在数据同步流程中,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终端仅对不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的数据指纹进行比较。
步骤703,根据对数据指纹的比较结果,对具有不同数据指纹的服务器数据进行同步。
以下,以终端1和终端2与服务器进行同步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如图9A和9B所示,分别为终端1和终端2的终端数据库中所保存的信息;图9C表示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所保存的信息。其中保存有数据表,并针对终端1和终端2保存有相应的映射表和修改日志。
假如终端1的数据二被软删除,而终端2的相应数据没有被软删除,则服务器中记录属于终端1的数据二的软删除标记。当属于终端2的数据二被修改后,则往终端2的对应修改日志中添加日志项,记录修改信息;而不对终端1对应的修改日志添加相应的日志项。
当终端2和服务器进行正常数据同步时,修改后的数据二将被同步到终端2;当终端1和服务器进行正常数据同步时,由于修改后的数据二的修改信息没有记录到终端1的修改日志中,因此该数据将不会被同步到终端1。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软删除方法既可以开放的移动联盟数据同步(Open Mobile Alliance Data Synchronization,简称:OMA DS)技术为基础来实现,也可以基于IMAP因特网信息访问协议(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简称:IMAP)等其它协议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此作限制。
具体地,在基于IMAP实现同步的过程中,终端与服务器建立数据连接,终端向服务器端请求,服务器端将上次同步以来发生修改的记录下发给终端,相当于把服务器的修改日志下发给终端。终端根据有选择地下载服务器数据,然后终端将上次同步以来自身的终端数据修改发送给服务器。在这一过程中,终端不下载那些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除非用户明确表示要下载。
上述同步方法可以用于融合IP消息(Converged IP Messaging,简称:CPM)系统中或融合地址簿(Converged Address Book,简称:CAB)系统中,用于同步消息、地址本等。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在慢同步过程中,由于对于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不列入数据指纹的比较范围,即不与被软删除的数据的数据指纹进行比较,从而避免了软删除数据被同步回终端的问题。并且在正常同步过程中,由于现有的终端和服务器都是根据修改日志来判断数据的修改信息,而本实施例中的被软删除的服务器数据的修改信息没有记录到修改日志中,因此,被软删除的数据也不会被同步回终端。
终端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10所示,包括第一终端模块11和第一终端模块12,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终端模块11接收来自于服务器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第二终端模块12将第一终端模块11接收到的所述服务器数据保存为终端数据。
具体地,在接收服务器数据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在该终端中设置第三终端模块13,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有LUID或查询参数的软删除数据恢复请求;所述第一终端模块11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该软删除数据恢复请求查找到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或者,也可以在该终端中设置第四终端模块14,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带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列表;再设置第五终端模块15,用于从第四终端模块14获取到的服务器数据列表中选择要恢复的服务器数据项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一终端模块11接收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服务器数据项发送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
另外,所述终端中还可以进一步设置第六终端模块16和第七终端模块17。当第二终端模块12完成所述终端数据的保存后,由第六终端模块16为第二终端模块12保存的终端数据生成LUID;再由第七终端模块17通过映射命令将第六终端模块16生成的所述LUID上报给所述服务器。或者,也可以由所述第一终端模块11直接接收来自于所述服务器的添加命令,所述添加命令中携带有带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及其GUID;进而再通过设置第七终端模块17,通过映射命令将第六终端模16生成的LUID及第一终端模块接收到的所述GUID上报给所述服务器。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终端,实现了将已经被软删除的服务器数据恢复回终端。
系统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如图11所示,包括服务器20,通过通信网与终端10通信连接。在数据同步过程中,服务器20中的同步单元200与终端10对不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进行同步。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同步单元200中的第一服务器模块21对待软删除的服务器数据做软删除标记。具体地,可以采用方法实施例1至3中任一所述方式,在终端10主动发起软删除的情况下实现对服务器数据的软删除;或者,在同步单元200主动发起软删除的情况下实现对服务器数据的软删除。详细细节此处不再赘述。
同步单元200中的第二服务器模块22当所述服务器数据被修改后,根据修改信息更新被修改的服务器数据的数据指纹;在数据同步过程中,第三服务器模块23与所述终端对不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的数据指纹进行比较;然后通过第四服务器模块24根据比较结果对具有不同数据指纹的服务器数据进行同步。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系统,由于服务器对被软删除的服务器数据进行了标记,因此可以知道哪些服务器数据是被软删除的,从而在正常同步或慢同步过程中可以实现不将这些已被软删除的服务器数据同步回终端,避免了数据的管理混乱,从而保证了终端的正常运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2)

1、一种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来自于服务器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
将该服务器数据保存为终端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来自于服务器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包括: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本地唯一标识LUID或查询参数的软删除数据恢复请求;
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该软删除数据恢复请求查找到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来自于服务器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包括:
接收来自于服务器主动发送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于所述终端接收来自于服务器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包括:
从服务器获取带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列表;
从所述服务器数据列表中选择要恢复的服务器数据项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接收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服务器数据项发送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将所述服务器数据保存为终端数据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为所述终端数据生成LUID,并通过映射命令将所述LUID上报给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所述映射表中新建相应的映射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来自于服务器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包括:
接收来自于所述服务器的添加命令,所述添加命令中携带有带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及其全局唯一标识GUI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将所述服务器数据保存为终端数据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为所述终端数据生成LUID;
通过映射命令将所述生成的LUID及接收到的所述GUID上报给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映射表中新建相应的映射项。
8、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数据同步过程中,服务器与终端对不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进行同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与终端对不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进行比较同步包括:
所述服务器数据被修改后,该服务器根据修改信息更新被修改的服务器数据的数据指纹;
在数据同步过程中,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终端对不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的数据指纹进行比较;
对具有不同数据指纹的服务器数据进行同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与终端对不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进行同步之前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对待软删除的服务器数据做软删除标记。
11、一种数据软删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接收来自于终端的软删除请求;
根据所述软删除请求,获取待软删除的服务器数据,对所述数据做软删除标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软删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对待软删除的服务器数据做软删除标记包括:
根据所述软删除请求中携带的被删除的终端数据的LUID,查找相应的服务器数据;
对查找到的所述服务器数据做软删除标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软删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对所述服务器数据做软删除标记之后还包括:将所述LUID在映射表中的映射项删除。
14、一种数据软删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来自于服务器的软删除命令,该软删除命令中携带有带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在该终端上的本地唯一标识LUID;
根据所述LUID查找相应的终端数据;
对查找到的所述终端数据进行删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软删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查找到的所述终端数据进行删除之后还包括:保留该被删除的终端数据的LUID。
1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服务器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
第二终端模块,用于将第一终端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服务器数据保存为终端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终端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本地唯一标识LUID或查询参数的软删除数据恢复请求;
所述第一终端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该软删除数据恢复请求查找到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终端模块,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带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列表;
第五终端模块,用于从第四终端模块获取到的服务器数据列表中选择要恢复的服务器数据项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第一终端模块,还用于接收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服务器数据项发送的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六终端模块,用于为第二终端模块保存的终端数据生成LUID;
第七终端模块,用于通过映射命令将第六终端模块生成的所述LUID上报给所述服务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服务器的添加命令,所述添加命令中携带有带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及其全局唯一标识GUID;
所述第七终端模块还用于通过映射命令将第六终端模块生成的LUID及第一终端模块接收到的所述GUID上报给所述服务器。
21、一种系统,包括能够与终端进行通信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同步单元,用于在数据同步过程中,与终端对不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进行同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同步单元包括:
第一服务器模块,用于对待软删除的服务器数据做软删除标记;
第二服务器模块,用于当所述服务器数据被修改后,根据修改信息更新被修改的服务器数据的数据指纹;
第三服务器模块,用于在数据同步过程中,与所述终端对不带有软删除标记的服务器数据的数据指纹进行比较;
第四服务器模块,用于对具有不同数据指纹的服务器数据进行同步。
CNA200810099797XA 2008-06-16 2008-06-16 数据软删除、恢复和同步方法及终端和系统 Pending CN1016102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99797XA CN101610276A (zh) 2008-06-16 2008-06-16 数据软删除、恢复和同步方法及终端和系统
PCT/CN2009/071563 WO2009152708A1 (zh) 2008-06-16 2009-04-29 数据软删除、恢复和同步方法及终端和系统
EP09704936A EP2157758A4 (en) 2008-06-16 2009-04-29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DELETING, RECOVERING AND SYNCHRONIZING DATA SOFTWARE
US12/537,680 US20100017443A1 (en) 2008-06-16 2009-08-07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soft-deleting, restoring, and synchronizing dat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99797XA CN101610276A (zh) 2008-06-16 2008-06-16 数据软删除、恢复和同步方法及终端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0276A true CN101610276A (zh) 2009-12-23

Family

ID=41433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99797XA Pending CN101610276A (zh) 2008-06-16 2008-06-16 数据软删除、恢复和同步方法及终端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17443A1 (zh)
EP (1) EP2157758A4 (zh)
CN (1) CN101610276A (zh)
WO (1) WO200915270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4048A (zh) * 2011-08-24 2011-11-23 深圳市万兴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恢复方法和系统
CN103546359A (zh) * 2012-07-09 2014-01-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imap的数据同步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4462967A (zh) * 2014-12-15 2015-03-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恢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54830A (zh) * 2016-08-31 2017-01-25 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库集群节点间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41684A (zh) * 2016-12-26 2018-07-03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和集群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91031B1 (ko) * 2011-07-05 2017-10-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컨텐츠 표시 장치 및 그 장치에서 채널 변경 지연 시간 중 정보 제공 방법
US8805163B2 (en) * 2012-01-20 2014-08-12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Network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KR20130094608A (ko) * 2012-02-16 2013-08-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합주소록 서버에 의한 문서 복원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통합주소록 클라이언트 단말
US11303718B2 (en) * 2014-06-05 2022-04-1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device to manage temporary content on a mobile device
US10642941B2 (en) * 2015-04-09 2020-05-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ipeline management of artifacts
JP6727775B2 (ja) * 2015-08-31 2020-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760244B (zh) * 2016-02-02 2018-07-03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假设验证的exFAT格式化恢复方法和装置
CN105760473A (zh) * 2016-02-11 2016-07-13 陈蔡峰 一种exFAT文件格式化后恢复方法和装置
US10349105B2 (en) * 2016-11-14 2019-07-09 Arris Enterprises Llc Channel change processing using stored content
WO2019050067A1 (ko) * 2017-09-08 2019-03-14 라인 가부시키가이샤 비디오 품질 제어
US11829394B2 (en) 2021-03-11 2023-11-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oft deletion of data in sharded databa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11836B2 (en) * 2000-12-26 2003-08-26 Simdesk Technologies, Inc. Server-side recycle bin system
EP1443402A1 (en) * 2001-10-22 2004-08-04 Aisin Aw Co., Ltd. Information control system, server for inform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rminal for information control system
US7130871B2 (en) * 2002-10-17 2006-10-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resenting deleted data in a synchronizable database
KR100685967B1 (ko) * 2004-01-13 2007-0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멀티미디어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20050262166A1 (en) * 2004-05-05 2005-11-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ing data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CN1602100A (zh) * 2004-10-21 2005-03-30 康健 一种基于stk或utk技术的手机电话本备份的方法
US8015319B2 (en) * 2005-10-27 2011-09-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client and server for implementing data sync
CN1794724A (zh) * 2005-10-27 2006-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SyncML层实现数据同步的方法
CN1956452B (zh) * 2005-10-27 2012-0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同步的方法、系统、客户端及服务器
GB0625643D0 (en) * 2006-12-21 2007-01-31 Symbian Software Ltd Sync field filtering
US20080270629A1 (en) * 2007-04-27 2008-10-30 Yahoo! Inc. Data snychronization and device handlin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US20090144341A1 (en) * 2007-12-03 2009-06-04 Apple Inc. Ad Hoc Data Storage Network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4048A (zh) * 2011-08-24 2011-11-23 深圳市万兴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恢复方法和系统
CN102254048B (zh) * 2011-08-24 2012-10-03 深圳市万兴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恢复方法和系统
CN103546359A (zh) * 2012-07-09 2014-01-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imap的数据同步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3546359B (zh) * 2012-07-09 2018-07-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imap的数据同步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4462967A (zh) * 2014-12-15 2015-03-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恢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54830A (zh) * 2016-08-31 2017-01-25 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库集群节点间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54830B (zh) * 2016-08-31 2020-12-04 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库集群节点间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41684A (zh) * 2016-12-26 2018-07-03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和集群系统
CN108241684B (zh) * 2016-12-26 2021-08-24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和集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57758A4 (en) 2012-01-25
EP2157758A1 (en) 2010-02-24
WO2009152708A1 (zh) 2009-12-23
US20100017443A1 (en) 201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0276A (zh) 数据软删除、恢复和同步方法及终端和系统
US201002417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data
CN101064630B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US8024290B2 (en) Data synchronization and device handling
CN103595730B (zh) 一种密文云存储方法和系统
CN100586112C (zh) 即时通讯中建立联系人列表、管理联系人信息的方法
US20100198783A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data synchronization
CN102420843B (zh) 一种基于云压缩链接的压缩和解压缩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257868B (zh) 配置数据推送方法及装置
AU1853699A (en) Data file synchronisation
CN106603713A (zh) 会话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1009516A (zh) 一种进行数据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WO2012013008A1 (zh) 管理终端数据记录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98100B (zh) 一种多设备间文件同步的重命名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076081B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808546A (zh) 一种视频文件索引管理平台、系统及其方法
CN105450682A (zh) 一种用于数据同步保存、向客户端同步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915636B (zh) 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1770153A (zh) 一种对象下载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28632B (zh) 一种分布式两级缓存的方法和系统
US8244688B2 (en) Managing apparatus, recording medium in which managing program is recorded, and expiration date determining method
CN102148853A (zh) 联系人信息的同步方法
CN101873321A (zh) 频道加密方法、装置、终端及系统
CN114020321B (zh)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智能应用界面制定系统和方法
CN110099117B (zh) 一种多版本dns区文件全量下发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