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9554A - 一种基于灰度统计特征的灰度模板匹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灰度统计特征的灰度模板匹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9554A
CN101609554A CNA2009101011604A CN200910101160A CN101609554A CN 101609554 A CN101609554 A CN 101609554A CN A2009101011604 A CNA2009101011604 A CN A2009101011604A CN 200910101160 A CN200910101160 A CN 200910101160A CN 101609554 A CN101609554 A CN 101609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y
sigma
pixel
scale
reg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011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9554B (zh
Inventor
章志勇
凌云
王勋
杨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anbao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Xuzhou Shens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1011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09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09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9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9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9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灰度统计特征的灰度模板匹配的方法。现有的模板匹配的速度慢、效率低。本发明方法的具体步骤是:首先调整待匹配图像I的宽度为和高度,其次将待匹配图像I进行分块,然后将图像I像素块Ci与灰度模板T进行比对,计算像素块Ci与灰度模板T相似区域,根据每个像素块Ci的相似区域得到子图Ki。根据灰度直方图相似距离D′I,灰度级位置方差相似距离D′σ,几何矩相似距离D′M求和得到Ki和T的距离D′;对所有Ki和模板T的距离D′,选择D′最小的Ki记为Kmin,这个Kmin为与模板T匹配的图像子图。本发明方法匹配过程,通过计算模板T与匹配子图潜在的重叠区域来对模板T在图像I中进行快速的移动,提高了模板匹配的速度。此外该方法还具有较好的匹配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灰度统计特征的灰度模板匹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检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灰度统计特征的灰度模板匹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已知的灰度模式T(模板图像),在另一幅灰度图像I中搜索相似子图G的过程称为灰度模板匹配。灰度模板匹配可以运用于灰度图像模板检索应用中。灰度模板图像检索不同于传统的基于内容的灰度图像检索,前者是根据模板T对灰度图像数据库中所有的图像I进行模板匹配,模板T和图像I的尺寸大小可以不一致,而后者要求检索图像和数据库中图像I的尺寸大小一致。由此可见,灰度模板图像检索具有更加广泛的使用用途,由于快速灰度模板匹配方法可以提高灰度模板图像检索的检索速度。此外,灰度信息是彩色图像的一个重要信息,灰度模板图像匹配也可以用于彩色模板图像匹配应用,因此快速灰度模板匹配方法也具有非常好的使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灰度统计特征的灰度模板匹配方法。
本发明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步骤(1).设定灰度模板T的宽度为N1、高度为N2,待匹配图像I的宽度为M1、高度为M2,M1=k1·N1+α(k1=1,2,3…,0≤α<N1),M2=k2·N2+β(k2=1,2,3…,0≤β<N2);如果α>0,则将待匹配图像I的横向的边沿进行复制延伸,使得α=N1,则延伸后的待匹配图像I的宽度为M′1=(k1+1)·N1,复制延伸的图像在横向为一个像素;如果β>0,则将待匹配图像I的纵向的边沿进行复制延伸,使得β=N2,则延伸后的待匹配图像I的高度为M′2=(k2+1)·N2,复制延伸的图像在纵向为一个像素;
步骤(2).将待匹配图像I以灰度模板T为单元进行分块:对于复制延伸过的待匹配图像I,分为(M′1/N1)×(M′2/N2)块;对于未进行复制延伸的待匹配图像I,分为(M1/N1)×(M2/N2)块;按照先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的顺序将各块图像进行编号为像素块Ci,i=1,2,3…;
步骤(3).按照像素块Ci编号的顺序,将图像I的像素块Ci与灰度模板T进行比对,具体的比对方法是:
(a).对灰度模板T的模板当前像素点P1从灰度模板T的左上角开始,按照先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顺序在模板T中以一个像素单位进行移动,模板当前像素点P1与灰度模板T左上角的像素点为对角线构成像素子块矩阵TZ,该像素子块矩阵TZ的宽度为NW,高度为NH;模板当前像素点P1在模板T中移动过程中,得到N1×N2个不同的像素子块矩阵TZ,计算每个像素子块矩阵TZ的灰度统计特征,所述的灰度统计特征包括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和灰度图像pq阶几何矩;
图像像素矩阵的灰度统计直方图是灰度级函数,表示图像矩阵中具有每种灰度级的象素的个数。灰度图像矩阵像素的灰度值为[0,255]之间的整数值,将灰度图像的灰度级平均分为16个灰度等级,第一灰度等级范围是[0,15],第二个灰度等级是[16,31],...,最后一个是[240,255]。对灰度图像的所有像素,统计每个灰度级范围的像素的个数,统计的像素个数就是灰度统计直方图在此灰度级的值。用公式(1)表示:
I(j)=I(j,n)  (1)
其中,j表示第j灰度级,I(j)表示灰度统计直方图在第j灰度级的值,I(j,n)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个数。
以图像矩阵的左下角为原点,灰度级位置方差如公式(2)表示:
σ jx 2 = E { ( x j - x ‾ j ) 2 } Σ k = 1 N j E { ( x j - x ‾ j ) 2 } , σ jy 2 = E { ( y j - y ‾ j ) 2 } Σ k = 1 N j E { ( y j - y ‾ j ) 2 } - - - ( 2 )
其中σjx表示灰度图像中的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x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σjy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的像素的y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Nj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的像素的个数;xj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横坐标值;xj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象素的横坐标平均值;yj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纵坐标值;yj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象素的纵坐标平均值;E(·)是期望值。
灰度图像pq阶几何矩如公式(3)表示:
M p , q = Σ ( x p y q f ( x , y ) ) Σ x p y q - - - ( 3 )
Mpq表示图像的pq阶矩,f(x,y)表示灰度图像在(x,y)位置处的像素灰度值。∑表示灰度图像的所有像素。x表示灰度图像像素的横坐标值,y表示灰度图像像素的纵坐标值。
(b).把像素子块矩阵TZ划分为四个区域:
像素子块矩阵TZ的右下角的一个像素点为区域D;
区域D所在的行去除区域D的一个像素点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B;
区域D所在的列去除区域D的一个像素点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C;
像素子块矩阵TZ去除区域B、C、D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A;
区域A是当前像素点P1在灰度模板T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A和区域B合并构成的区域A+B是当前像素点P1在灰度模板T中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A和区域C合并构成的区域A+C是当前像素点P1在灰度模板T中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A,区域D,区域A+B,区域A+C,区域A+B+C+D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关系有:
I(A+B+C+D)(j)=I(A+B)(j)+I(A+C)(j)-IA(j)+ID(j)  (4)
其中,I(A+B+C+D)(j)表示A+B+C+D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A+B)(j)表示A+B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A+C)(j)表示A+C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A)(j)表示A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D)(j)表示D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
区域A,区域D,区域A+B,区域A+C,区域A+B+C+D的像素横坐标值关系有:
Σ ( A + B + C + D ) x ( j ) = Σ ( A + B ) x ( j ) + Σ ( A + C ) x ( j ) - Σ A x ( j ) + Σ D x ( j ) ,
x i ( A + B + C + D ) ‾ ( j ) = Σ ( A + B ) x i ( j ) + Σ ( A + C ) x ( j ) - Σ A x ( j ) + Σ D x ( j ) I ( A + B + C + D ) ( j )
Σ ( A + B + C + D ) x ( j ) 2 = Σ ( A + B ) x ( j ) 2 + Σ ( A + C ) x ( j ) 2 - Σ A x ( j ) 2 + Σ D x ( j ) 2 , E ( A + B + C + D ) ( x ( j ) 2 ) = Σ ( A + B + C + D ) x ( j ) 2 I ( A + B + C + D ) ( j )
σ(A+B+C+D)jx 2=E(A+B+C+D)(x(j)2)-x(j)2
其中,x(j)表示灰度图像的像素中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一个像素的横坐标值;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51
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52
表示区域A+B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53
表示区域A+C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54
表示区域A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55
表示区域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x(A+B+C+D)(j)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平均值;E(A+B+C+D)(x(j)2)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的平方的期望值。σ(A+B+C+D)jx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
区域A、区域D、区域A+B、区域A+C、区域A+B+C+D的像素的纵坐标值关系有:
Σ ( A + B + C + D ) y ( j ) = Σ ( A + B ) y ( j ) + Σ ( A + C ) y ( j ) - Σ A y ( j ) + Σ D y ( j ) ,
y i ( A + B + C + D ) ‾ ( j ) = Σ ( A + B ) y ( j ) + Σ ( A + C ) y ( j ) - Σ A y ( j ) + Σ D y ( j ) I ( A + B + C + D ) ( j )
Σ ( A + B + C + D ) y ( j ) 2 = Σ ( A + B ) y ( j ) 2 + Σ ( A + C ) y ( j ) 2 - Σ A y ( j ) 2 + Σ D y ( j ) 2 , E ( A + B + C + D ) ( y ( j ) 2 ) = Σ ( A + B + C + D ) y ( j ) 2 I ( A + B + C + D ) ( j )
σ(A+B+C+D)jy 2=E(A+B+C+D)(y(j)2)-y(j)2
其中y(j)表示灰度图像的像素中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一个像素的横坐标值;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510
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511
表示区域A+B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61
表示区域A+C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62
表示区域A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63
表示区域F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y(A+B+C+D)(j)表示区域A+B+C+D的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平均值;E(A+B+C+D)(y(j)2)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的平方的期望值;σ(A+B+C+D)jy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纵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
区域A、区域D、区域A+B、区域A+C、区域A+B+C+D像素矩阵的几何矩的关系有:
Σ ( A + B + C + D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 A + C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 A + B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A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D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其中fj(x,y)表示在(x,y)坐标处并且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灰度值。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到,区域A+B+C+D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pq阶几何矩可以使用区域A,区域D,区域(A+B),区域(A+C)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pq阶几何矩分别进行计算。
(c).Ci的当前像素点P′1从划分块Ci的右下角开始,按照先从右到左、再从下到上的顺序在Ci中以一个像素单位进行移动,以Ci的当前像素点P′1与划分块Ci的右下角的像素点为对角线构成像素子块矩阵T′Z,T′Z的宽度为N′W、高度为N′H;Ci的当前像素点P1′在划分块Ci的移动过程中,得到N1×N2个不同的像素子块矩阵T′Z;按照步骤(a)的方法定义每个像素子块矩阵T′Z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pq阶几何矩;
(d).把像素子块矩阵T′Z划分为四个区域:
像素子块矩阵T′Z的左上角的一个像素点为区域H;
区域H所在的行去除区域H的一个像素点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J;
区域H所在的列去除区域H的一个像素点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F;
像素子块矩阵T′Z去除区域F、J、H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E;
区域E是Ci的当前像素点P′1在划分块Ci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E和区域F合并构成的区域E+F是当前像素点P′1在划分块Ci中的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E和区域J合并构成的区域E+J是当前像素点P′1在划分块Ci中的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E、区域H、区域E+F、区域E+J、区域E+F+J+H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关系有:
I(E+F+J+H)(j)=I(E+F)(j)+I(E+J)(j)-IE(j)+IH(j)  (4)
其中,I(E+F+J+H)(j)表示E+F+J+H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E+F)(j)表示E+F+J+H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E+J)(j)表示E+J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H)(j)表示H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E)(j)表示E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
区域E、区域E+F、区域E+J、区域H、区域E+F+J+H的像素横坐标值关系有:
Σ ( E + F + J + H ) x ( j ) = Σ ( E + F ) x ( j ) + Σ ( E + J ) x ( j ) - Σ E x ( j ) + Σ H x ( j ) ,
x i ( E + F + J + H ) ‾ ( j ) = Σ ( E + F ) x ( j ) + Σ ( E + J ) x ( j ) - Σ E x ( j ) + Σ H x ( j ) I ( E + F + J + H ) ( j )
Σ ( E + F + J + H ) x ( j ) 2 = Σ ( E +F ) x ( j ) 2 + Σ ( E + J ) x ( j ) 2 - Σ E x ( j ) 2 + Σ H x ( j ) 2 , E ( E + F + J + H ) ( x ( j ) 2 ) = Σ ( E + F + J + H ) x ( j ) 2 I ( E + F + J + H ) ( j )
σ(E+F+J+H)jx 2=E(E+F+J+H)(x(j)2)-x(j)2
其中x(j)表示灰度图像的像素中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一个像素的横坐标值;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82
表示区域E+F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83
表示区域E+J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84
表示区域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85
表示区域E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x(E+F+J+H)(j)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平均值;E(E+F+J+H)(x(i)2)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平方的期望值;σ(A+B+C+D)jx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
区域E、区域H、区域E+F、区域E+J、区域E+F+J+H的像素的纵坐标值关系有:
Σ ( E + F + J + H ) y ( j ) = Σ ( E + F ) y ( j ) + Σ ( E + J ) y ( j ) - Σ E y ( j ) + Σ H y ( j ) ,
y i ( E + F + J + H ) ‾ ( j ) = Σ ( E + F ) y ( j ) + Σ ( E + J ) y ( j ) - Σ E y ( j ) + Σ H y ( j ) I ( E + F + J + H ) ( j )
Σ ( E + F + J + H ) y ( j ) 2 = Σ ( E +F ) y ( j ) 2 + Σ ( E + J ) y ( j ) 2 - Σ E y ( j ) 2 + Σ H y ( j ) 2 , E ( E + F + J + H ) ( y ( j ) 2 ) = Σ ( E + F + J + H ) y ( j ) 2 I ( E + F + J + H ) ( j )
σ(E+F+J+H)jy 2=E(E+F+J+H)(y(j)2)-y(j)2
其中y(j)表示灰度图像的像素中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一个像素的横坐标值;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810
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91
表示区域E+F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92
表示区域E+J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93
表示区域E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094
表示区域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y(E+F+J+H)(j)表示区域A+B+C+D的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平均值;E(A+B+C+D)(y(j)2)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的平方的期望值。σ(A+B+C+D)ix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纵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
区域E、区域H、区域E+F、区域E+J、区域E+F+J+H像素矩阵的几何矩的关系有:
Σ ( E + F + J + H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 E + F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 E + J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E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H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其中fj(x,y)表示在(x,y)坐标处并且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灰度值。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到,区域E+F+J+H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pq阶几何矩可以使用区域E,区域H,区域E+F,区域E+J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pq阶几何矩分别进行计算。
(e).将当前像素点P1从灰度模板T的左上角以先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的顺序的每一次移动所得到的TZ与当前像素点P′1从划分块Ci的右下角开始以先从右到左、再从下到上的顺序在Ci中的每一次移动所得到的T′Z相对应;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TZ和T′Z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距离DI,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每个灰度级的灰度级位置方差的距离,并计算所有灰度级位置方差距离的总和Dσ。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灰度图像的pq阶几何矩的距离DM。将DI,Dσ,DM求和得到TZ和T′Z的距离D;对T和划分块Ci的所有对应的TZ和T′Z的距离D进行排序,获得D最小的TZ和T′Z,距离D最小的T′Z的左上角的当前像素点P′1为移动像素点Si
(f).计算图像I的每个划分块Ci的Si,移动像素点Si的个数与图像I的划分块的个数是相等;对每一个Si,将Si作为左上角,在图像I中取大小和灰度模板T一致的像素块Ki,按照步骤(a)的定义计算Ki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pq阶几何矩。
对于Ki和模板T,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Ki和T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距离D′I,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每个灰度级的灰度级位置方差的距离,并计算所有灰度级位置方差距离的总和D′σ。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灰度图像的pq阶几何矩的距离D′M。将D′I,D′σ,D′M求和得到Ki和T的距离D′;对所有Ki和模板T的距离D′,选择D′最小的Ki记为Kmin,这个Kmin为与模板T匹配的图像子图。
本发明方法在模板T与图像I的模式匹配过程中,通过计算模板T与匹配子图潜在的重叠区域来对模板T在图像I中进行快速的移动,从而可以大大的提高模板匹配的速度。此外,本发明方法采用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pq阶几何矩能较好的体现灰度图像的纹理特征,因此该方法还具有较好的匹配准确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灰度统计特征的灰度模板匹配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步骤(1).设定灰度模板T的宽度为N1、高度为N2,待匹配图像I的宽度为M1、高度为M2,M1=k1·N1+α(k1=1,2,3…,0≤α<N1),M2=k2·N2+β(k2=1,2,3…,0≤β<N2);如果α>0,则将待匹配图像I的横向的边沿进行复制延伸,使得α=N1,则延伸后的待匹配图像I的宽度为M′1=(k1+1)·N1,复制延伸的图像在横向为一个像素;如果β>0,则将待匹配图像I的纵向的边沿进行复制延伸,使得β=N2,则延伸后的待匹配图像I的高度为M′2=(k2+1)·N2,复制延伸的图像在纵向为一个像素;
步骤(2).将待匹配图像I以灰度模板T为单元进行分块:对于复制延伸过的待匹配图像I,分为(M′1/N1)×(M′2/N2)块;对于未进行复制延伸的待匹配图像I,分为(M1/N1)×(M2/N2)块;按照先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的顺序将各块图像进行编号为像素块Ci,i=1,2,3…;
步骤(3).按照像素块Ci编号的顺序,将图像I的像素块Ci与灰度模板T进行比对,具体的比对方法是:
(a).对灰度模板T的模板当前像素点P1从灰度模板T的左上角开始,按照先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顺序在模板T中以一个像素单位进行移动,模板当前像素点P1与灰度模板T左上角的像素点为对角线构成像素子块矩阵TZ,该像素子块矩阵TZ的宽度为NW,高度为NH;模板当前像素点P1在模板T中移动过程中,得到N1×N2个不同的像素子块矩阵TZ,计算每个像素子块矩阵TZ的灰度统计特征,所述的灰度统计特征包括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和灰度图像pq阶几何矩;
图像像素矩阵的灰度统计直方图是灰度级函数,表示图像矩阵中具有每种灰度级的象素的个数。灰度图像矩阵像素的灰度值为[0,255]之间的整数值,将灰度图像的灰度级平均分为16个灰度等级,第一灰度等级范围是[0,15],第二个灰度等级是[16,31],...,最后一个是[240,255]。对灰度图像的所有像素,统计每个灰度级范围的像素的个数,统计的像素个数就是灰度统计直方图在此灰度级的值。用公式(1)表示:
I(j)=I(j,n)  (1)
其中,j表示第j灰度级,I(j)表示灰度统计直方图在第j灰度级的值,I(j,n)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个数。
以图像矩阵的左下角为原点,灰度级位置方差如公式(2)表示:
σ jx 2 = E { ( x j - x ‾ j ) 2 } Σ k = 1 N j E { ( x j - x ‾ j ) 2 } , σ jy 2 = E { ( y j - y ‾ j ) 2 } Σ k = 1 N j E { ( y j - y ‾ j ) 2 } - - - ( 2 )
其中σjx表示灰度图像中的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x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σjy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的像素的y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Nj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的像素的个数;xj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横坐标值;xj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象素的横坐标平均值;yj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纵坐标值;yj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象素的纵坐标平均值;E(·)是期望值。
灰度图像pq阶几何矩如公式(3)表示:
M p , q = Σ ( x p y q f ( x , y ) ) Σ x p y q - - - ( 3 )
Mpq表示图像的pq阶矩,f(x,y)表示灰度图像在(x,y)位置处的像素灰度值。∑表示灰度图像的所有像素。x表示灰度图像像素的横坐标值,y表示灰度图像像素的纵坐标值。
(b).把像素子块矩阵TZ划分为四个区域:
像素子块矩阵TZ的右下角的一个像素点为区域D;
区域D所在的行去除区域D的一个像素点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B;
区域D所在的列去除区域D的一个像素点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C;
像素子块矩阵TZ去除区域B、C、D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A;
区域A是当前像素点P1在灰度模板T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A和区域B合并构成的区域A+B是当前像素点P1在灰度模板T中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A和区域C合并构成的区域A+C是当前像素点P1在灰度模板T中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A,区域D,区域A+B,区域A+C,区域A+B+C+D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关系有:
I(A+B+C+D)(j)=I(A+B)(j)+I(A+C)(j)-IA(j)+ID(j)  (4)
其中,I(A+B+C+D)(j)表示A+B+C+D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A+B)(j)表示A+B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A+C)(j)表示A+C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A)(j)表示A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D)(j)表示D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
区域A,区域D,区域A+B,区域A+C,区域A+B+C+D的像素横坐标值关系有:
Σ ( A + B + C + D ) x ( j ) = Σ ( A + B ) x ( j ) + Σ ( A + C ) x ( j ) - Σ A x ( j ) + Σ D x ( j ) ,
x i ( A + B + C + D ) ‾ ( j ) = Σ ( A + B ) x i ( j ) + Σ ( A + C ) x ( j ) - Σ A x ( j ) + Σ D x ( j ) I ( A + B + C + D ) ( j )
Σ ( A + B + C + D ) x ( j ) 2 = Σ ( A + B ) x ( j ) 2 + Σ ( A + C ) x ( j ) 2 - Σ A x ( j ) 2 + Σ D x ( j ) 2 , E ( A + B + C + D ) ( x ( j ) 2 ) = Σ ( A + B + C + D ) x ( j ) 2 I ( A + B + C + D ) ( j )
σ(A+B+C+D)jx 2=E(A+B+C+D)(x(j)2)-x(j)2
其中,x(j)表示灰度图像的像素中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一个像素的横坐标值;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41
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42
表示区域A+B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43
表示区域A+C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44
表示区域A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45
表示区域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x(A+B+C+D)(j)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平均值;E(A+B+C+D)(x(j)2)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的平方的期望值。σ(A+B+C+D)jx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
区域A、区域D、区域A+B、区域A+C、区域A+B+C+D的像素的纵坐标值关系有:
Σ ( A + B + C + D ) y ( j ) = Σ ( A + B ) y ( j ) + Σ ( A + C ) y ( j ) - Σ A y ( j ) + Σ D y ( j ) ,
y i ( A + B + C + D ) ‾ ( j ) = Σ ( A + B ) y ( j ) + Σ ( A + C ) y ( j ) - Σ A y ( j ) + Σ D y ( j ) I ( A + B + C + D ) ( j )
Σ ( A + B + C + D ) y ( j ) 2 = Σ ( A + B ) y ( j ) 2 + Σ ( A + C ) y ( j ) 2 - Σ A y ( j ) 2 + Σ D y ( j ) 2 , E ( A + B + C + D ) ( y ( j ) 2 ) = Σ ( A + B + C + D ) y ( j ) 2 I ( A + B + C + D ) ( j )
σ(A+B+C+D)jy 2=E(A+B+C+D)(y(j)2)-y(j)2
其中y(j)表示灰度图像的像素中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一个像素的横坐标值;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410
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51
表示区域A+B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52
表示区域A+C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53
表示区域A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54
表示区域F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y(A+B+C+D)(j)表示区域A+B+C+D的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平均值;E(A+B+C+D)(y(j)2)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的平方的期望值;σ(A+B+C+D)jy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纵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
区域A、区域D、区域A+B、区域A+C、区域A+B+C+D像素矩阵的几何矩的关系有:
Σ ( A + B + C + D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 A + C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 A + B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A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D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其中fj(x,y)表示在(x,y)坐标处并且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灰度值。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到,区域A+B+C+D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pq阶几何矩可以使用区域A,区域D,区域(A+B),区域(A+C)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pq阶几何矩分别进行计算。
(c).Ci的当前像素点P′1从划分块Ci的右下角开始,按照先从右到左、再从下到上的顺序在Ci中以一个像素单位进行移动,以Ci的当前像素点P′1与划分块Ci的右下角的像素点为对角线构成像素子块矩阵T′Z,T′Z的宽度为N′W、高度为N′H;Ci的当前像素点P′1在划分块Ci的移动过程中,得到N1×N2个不同的像素子块矩阵T′Z;按照步骤(a)的方法定义每个像素子块矩阵T′Z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pq阶几何矩;
(d).把像素子块矩阵T′Z划分为四个区域:
像素子块矩阵T′Z的左上角的一个像素点为区域H;
区域H所在的行去除区域H的一个像素点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J;
区域H所在的列去除区域H的一个像素点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F;
像素子块矩阵T′Z去除区域F、J、H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E;
区域E是Ci的当前像素点P′1在划分块Ci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E和区域F合并构成的区域E+F是当前像素点P′1在划分块Ci中的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E和区域J合并构成的区域E+J是当前像素点P′1在划分块Ci中的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E、区域H、区域E+F、区域E+J、区域E+F+J+H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关系有:
I(E+F+J+H)(j)=I(E+F)(j)+I(E+J)(j)-IE(j)+IH(j) (4)
其中,I(E+F+J+H)(j)表示E+F+J+H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E+F)(j)表示E+F+J+H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E+J)(j)表示E+J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H)(j)表示H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E)(j)表示E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
区域E、区域E+F、区域E+J、区域H、区域E+F+J+H的像素横坐标值关系有:
Σ ( E + F + J + H ) x ( j ) = Σ ( E + F ) x ( j ) + Σ ( E + J ) x ( j ) - Σ E x ( j ) + Σ H x ( j ) ,
x i ( E + F + J + H ) ‾ ( j ) = Σ ( E + F ) x ( j ) + Σ ( E + J ) x ( j ) - Σ E x ( j ) + Σ H x ( j ) I ( E + F + J + H ) ( j )
Σ ( E + F + J + H ) x ( j ) 2 = Σ ( E +F ) x ( j ) 2 + Σ ( E + J ) x ( j ) 2 - Σ E x ( j ) 2 + Σ H x ( j ) 2 , E ( E + F + J + H ) ( x ( j ) 2 ) = Σ ( E + F + J + H ) x ( j ) 2 I ( E + F + J + H ) ( j )
σ(E+F+J+H)jx 2=E(E+F+J+H)(x(j)2)-x(j)2
其中x(j)表示灰度图像的像素中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一个像素的横坐标值;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71
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72
表示区域E+F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73
表示区域E+J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74
表示区域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75
表示区域E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x(E+F+J+H)(j)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平均值;E(E+F+J+H)(x(i)2)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平方的期望值;σ(A+B+C+D)jx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
区域E、区域H、区域E+F、区域E+J、区域E+F+J+H的像素的纵坐标值关系有:
Σ ( E + F + J + H ) y ( j ) = Σ ( E + F ) y ( j ) + Σ ( E + J ) y ( j ) - Σ E y ( j ) + Σ H y ( j ) ,
y i ( E + F + J + H ) ‾ ( j ) = Σ ( E + F ) y ( j ) + Σ ( E + J ) y ( j ) - Σ E y ( j ) + Σ H y ( j ) I ( E + F + J + H ) ( j )
Σ ( E + F + J + H ) y ( j ) 2 = Σ ( E +F ) y ( j ) 2 + Σ ( E + J ) y ( j ) 2 - Σ E y ( j ) 2 + Σ H y ( j ) 2 , E ( E + F + J + H ) ( y ( j ) 2 ) = Σ ( E + F + J + H ) y ( j ) 2 I ( E + F + J + H ) ( j )
σ(E+F+J+H)jy 2=E(E+F+J+H)(y(j)2)-y(j)2
其中y(j)表示灰度图像的像素中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一个像素的横坐标值;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81
表示区域E+F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82
表示区域E+J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83
表示区域E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G2009101011604D00184
表示区域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y(E+F+J+H)(j)表示区域A+B+C+D的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平均值;E(A+B+C+D)(y(j)2)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的平方的期望值。σ(A+B+C+D)ix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纵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
区域E、区域H、区域E+F、区域E+J、区域E+F+J+H像素矩阵的几何矩的关系有:
Σ ( E + F + J + H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 E + F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 E + J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E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H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其中fj(x,y)表示在(x,y)坐标处并且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灰度值。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到,区域E+F+J+H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pq阶几何矩可以使用区域E,区域H,区域E+F,区域E+J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pq阶几何矩分别进行计算。
(e).将当前像素点P1从灰度模板T的左上角以先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的顺序的每一次移动所得到的TZ与当前像素点P′1从划分块Ci的右下角开始以先从右到左、再从下到上的顺序在Ci中的每一次移动所得到的T′Z相对应;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TZ和T′Z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距离DI,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每个灰度级的灰度级位置方差的距离,并计算所有灰度级位置方差距离的总和Dσ。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灰度图像的pq阶几何矩的距离DM。将DI,Dσ,DM求和得到TZ和T′Z的距离D;对T和划分块Ci的所有对应的TZ和T′Z的距离D进行排序,获得D最小的TZ和T′Z,距离D最小的T′Z的左上角的当前像素点P′1为移动像素点Si
(f).计算图像I的每个划分块Ci的Si,移动像素点Si的个数与图像I的划分块的个数是相等;对每一个Si,将Si作为左上角,在图像I中取大小和灰度模板T一致的像素块Ki,按照步骤(a)的定义计算Ki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pq阶几何矩。
对于Ki和模板T,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Ki和T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距离D′I,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每个灰度级的灰度级位置方差的距离,并计算所有灰度级位置方差距离的总和D′σ。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灰度图像的pq阶几何矩的距离D′M。将D′I,D′σ,D′M求和得到Ki和T的距离D′;对所有Ki和模板T的距离D′,选择D′最小的Ki记为Kmin,这个Kmin为与模板T匹配的图像子图。

Claims (1)

1.一种基于灰度统计特征的灰度模板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步骤(1).设定灰度模板T的宽度为N1、高度为N2,待匹配图像I的宽度为M1、高度为M2,M1=k1·N1+α,k1=1,2,3…,0≤α<N1,M2=k2·N2+β,k2=1,2,3…,0≤β<N2;如果α>0,则将待匹配图像I的横向的边沿进行复制延伸,使得α=N1,则延伸后的待匹配图像I的宽度为M′1=(k1+1)·N1,复制延伸的图像在横向为一个像素;如果β>0,则将待匹配图像I的纵向的边沿进行复制延伸,使得β=N2,则延伸后的待匹配图像I的高度为M′2=(k2+1)·N2,复制延伸的图像在纵向为一个像素;
步骤(2).将待匹配图像I以灰度模板T为单元进行分块:对于复制延伸过的待匹配图像I,分为(M′1/N1)×(M′2/N2)块;对于未进行复制延伸的待匹配图像I,分为(M1/N1)×(M2/N2)块;按照先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的顺序将各块图像进行编号为像素块Ci,i=1,2,3…;
步骤(3).按照像素块Ci编号的顺序,将图像I的像素块Ci与灰度模板T进行比对,具体的比对方法是:
(a).对灰度模板T的模板当前像素点P1从灰度模板T的左上角开始,按照先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顺序在模板T中以一个像素单位进行移动,模板当前像素点P1与灰度模板T左上角的像素点为对角线构成像素子块矩阵TZ,该像素子块矩阵TZ的宽度为NW,高度为NH;模板当前像素点P1在模板T中移动过程中,得到N1×N2个不同的像素子块矩阵TZ,计算每个像素子块矩阵TZ的灰度统计特征;所述的灰度统计特征包括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和灰度图像pq阶几何矩;
灰度统计直方图是灰度级函数,对灰度图像的所有像素,统计每个灰度级范围的像素的个数,统计的像素个数就是灰度统计直方图在此灰度级的值,表示为:I(j)=I(j,n)
其中j表示第j灰度级,I(j)表示灰度统计直方图在第j灰度级的值,I(j,n)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个数;
以图像矩阵的左下角为原点,灰度级位置方差表示为:
σ jx 2 = E { ( x j - x ‾ j ) 2 } Σ k = 1 N j E { ( x j - x ‾ j ) 2 } , σ jy 2 = E { ( y j - y ‾ j ) 2 } Σ k = 1 N j E { ( y j - y ‾ j ) 2 } - - - ( 2 )
其中σjx表示灰度图像中的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x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σjy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的像素的y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Nj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的像素的个数;xj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横坐标值;xj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象素的横坐标平均值;yj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纵坐标值;yj表示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象素的纵坐标平均值;E(·)是期望值;
灰度图像pq阶几何矩表示为: M p , q = Σ ( x p y q f ( x , y ) ) Σ x p y q
其中Mpq表示图像的pq阶矩,f(x,y)表示灰度图像在(x,y)位置处的像素灰度值,∑表示灰度图像的所有像素,x表示灰度图像像素的横坐标值,y表示灰度图像像素的纵坐标值;
(b).把像素子块矩阵TZ划分为四个区域:
像素子块矩阵TZ的右下角的一个像素点为区域D;
区域D所在的行去除区域D的一个像素点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B;
区域D所在的列去除区域D的一个像素点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C;
像素子块矩阵TZ去除区域B、C、D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A;
区域A是当前像素点P1在灰度模板T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A和区域B合并构成的区域A+B是当前像素点P1在灰度模板T中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A和区域C合并构成的区域A+C是当前像素点P1在灰度模板T中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A,区域D,区域A+B,区域A+C,区域A+B+C+D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关系为:
I(A+B+C+D)(j)=I(A+B)(j)+I(A+C)(j)-IA(j)+ID(j)
其中I(A+B+C+D)(j)表示A+B+C+D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A+B)(j)表示A+B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A+C)(j)表示A+C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A)(j)表示A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D)(j)表示D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
区域A、区域D、区域A+B、区域A+C、区域A+B+C+D的像素横坐标值关系为:
Σ ( A + B + C + D ) x ( j ) = Σ ( A + B ) x ( j ) + Σ ( A + C ) x ( j ) - Σ A x ( j ) + Σ D x ( j ) ,
x i ( A + B + C + D ) ‾ ( j ) = Σ ( A + B ) x i ( j ) + Σ ( A + C ) x ( j ) - Σ A x ( j ) + Σ D x ( j ) I ( A + B + C + D ) ( j )
Σ ( A + B + C + D ) x ( j ) 2 = Σ ( A + B ) x ( j ) 2 + Σ ( A + C ) x ( j ) 2 - Σ A x ( j ) 2 + Σ D x ( j ) 2 , E ( A + B + C + D ) ( x ( j ) 2 ) = Σ ( A + B + C + D ) x ( j ) 2 I ( A + B + C + D ) ( j )
σ(A+B+C+D)jx 2=E(A+B+C+D)(x(j)2)-x(j)2
其中x(j)表示灰度图像的像素中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一个像素的横坐标值,
Figure A2009101011600005C1
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A2009101011600005C2
表示区域A+B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A2009101011600005C3
表示区域A+C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A2009101011600005C4
表示区域A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A2009101011600005C5
表示区域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x(A+B+C+D)(j)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平均值,E(A+B+C+D)(x(j)2)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的平方的期望值,σ(A+B+C+D)jx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
区域A、区域D、区域A+B、区域A+C、区域A+B+C+D的像素的纵坐标值关系为:
Σ ( A + B + C + D ) y ( j ) = Σ ( A + B ) y ( j ) + Σ ( A + C ) y ( j ) - Σ A y ( j ) + Σ D y ( j ) ,
y i ( A + B + C + D ) ‾ ( j ) = Σ ( A + B ) y ( j ) + Σ ( A + C ) y ( j ) - Σ A y ( j ) + Σ D y ( j ) I ( A + B + C + D ) ( j )
Σ ( A + B + C + D ) y ( j ) 2 = Σ ( A + B ) y ( j ) 2 + Σ ( A + C ) y ( j ) 2 - Σ A y ( j ) 2 + Σ D y ( j ) 2 , E ( A + B + C + D ) ( y ( j ) 2 ) = Σ ( A + B + C + D ) y ( j ) 2 I ( A + B + C + D ) ( j )
σ(A+B+C+D)jy 2=E(A+B+C+D)(y(j)2)-y(j)2
其中y(j)表示灰度图像的像素中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一个像素的横坐标值,
Figure A2009101011600005C10
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A2009101011600006C1
表示区域A+B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A2009101011600006C2
表示区域A+C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A2009101011600006C3
表示区域A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A2009101011600006C4
表示区域F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y(A+B+C+D)(j)表示区域A+B+C+D的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平均值,E(A+B+C+D)(y(j)2)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的平方的期望值,σ(A+B+C+D)jy表示区域A+B+C+D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纵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
区域A、区域D、区域A+B、区域A+C、区域A+B+C+D像素矩阵的几何矩的关系为:
Σ ( A + B + C + D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 A + C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 A + B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A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D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其中fj(x,y)表示在(x,y)坐标处并且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灰度值;
(c).Ci的当前像素点P′1从划分块Ci的右下角开始,按照先从右到左、再从下到上的顺序在Ci中以一个像素单位进行移动,以Ci的当前像素点P′1与划分块Ci的右下角的像素点为对角线构成像素子块矩阵T′Z,T′Z的宽度为N′W、高度为N′H;Ci的当前像素点P′1在划分块Ci的移动过程中,得到N1×N2个不同的像素子块矩阵T′Z;按照步骤(a)的方法计算每个像素子块矩阵T′Z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pq阶几何矩;
(d).把像素子块矩阵T′Z划分为四个区域:
像素子块矩阵T′Z的左上角的一个像素点为区域H;
区域H所在的行去除区域H的一个像素点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J;
区域H所在的列去除区域H的一个像素点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F;
像素子块矩阵T′Z去除区域F、J、H后的所有像素点的集合为区域E;
区域E是Ci的当前像素点P′1在划分块Ci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E和区域F合并构成的区域E+F是当前像素点P′1在划分块Ci中的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E和区域J合并构成的区域E+J是当前像素点P′1在划分块Ci中的移动过程中的一个像素子块矩阵;区域E、区域H、区域E+F、区域E+J、区域E+F+J+H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关系为:
I(E+F+J+H)(j)=I(E+F)(j)+I(E+J)(j)-IE(j)+IH(j)
其中I(E+F+J+H)(j)表示E+F+J+H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E+F)(j)表示E+F+J+H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E+J)(j)表示E+J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H)(j)表示H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I(E)(j)表示E区域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第j灰度级的值;
区域E、区域E+F、区域E+J、区域H、区域E+F+J+H的像素横坐标值关系为:
Σ ( E + F + J + H ) x ( j ) = Σ ( E + F ) x ( j ) + Σ ( E + J ) x ( j ) - Σ E x ( j ) + Σ H x ( j ) ,
x i ( E + F + J + H ) ‾ ( j ) = Σ ( E + F ) x ( j ) + Σ ( E + J ) x ( j ) - Σ E x ( j ) + Σ H x ( j ) I ( E + F + J + H ) ( j )
Σ ( E + F + J + H ) x ( j ) 2 = Σ ( E + F ) x ( j ) 2 + Σ ( E + J ) x ( j ) 2 - Σ E x ( j ) 2 + Σ H x ( j ) 2 , E ( E + F + J + H ) ( x ( j ) 2 ) = Σ ( E + F + J + H ) x ( j ) 2 I ( E + F + J + H ) ( j )
σ(E+F+J+H)jx 2=E(E+F+J+H)(x(j)2)-x(j)2
其中x(j)表示灰度图像的像素中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一个像素的横坐标值,
Figure A2009101011600008C1
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A2009101011600008C2
表示区域E+F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表示区域E+J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A2009101011600008C4
表示区域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A2009101011600008C5
表示区域E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x(E+F+J+H)(j)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平均值,E(E+F+J+H)(x(i)2)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平方的期望值,σ(A+B+C+D)jx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
区域E、区域H、区域E+F、区域E+J、区域E+F+J+H的像素的纵坐标值关系有:
Σ ( E + F + J + H ) y ( j ) = Σ ( E + F ) y ( j ) + Σ ( E + J ) y ( j ) - Σ E y ( j ) + Σ H y ( j ) ,
y i ( E + F + J + H ) ‾ ( j ) = Σ ( E + F ) y ( j ) + Σ ( E + J ) y ( j ) - Σ E y ( j ) + Σ H y ( j ) I ( E + F + J + H ) ( j )
Σ ( E + F + J + H ) y ( j ) 2 = Σ ( E + F ) y ( j ) 2 + Σ ( E + J ) y ( j ) 2 - Σ E y ( j ) 2 + Σ H y ( j ) 2 , E ( E + F + J + H ) ( y ( j ) 2 ) = Σ ( E + F + J + H ) y ( j ) 2 I ( E + F + J + H ) ( j )
σ(E+F+J+H)jy 2=E(E+F+J+H)(y(j)2)-y(j)2
其中y(j)表示灰度图像的像素中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一个像素的横坐标值,
Figure A2009101011600008C10
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表示区域E+F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A2009101011600008C12
表示区域E+J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A2009101011600009C1
表示区域E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
Figure A2009101011600009C2
表示区域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总和,y(E+F+J+H)(j)表示区域A+B+C+D的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像素的横坐标值平均值,E(A+B+C+D)(y(j)2)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横坐标值的平方的期望值,σ(A+B+C+D)ix表示区域E+F+J+H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纵坐标值的灰度级位置方差;
区域E、区域H、区域E+F、区域E+J、区域E+F+J+H像素矩阵的几何矩的关系为:
Σ ( E + F + J + H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 E + F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 E + J )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E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 Σ H x ( j ) p y ( j ) q f j ( x , y )
其中fj(x,y)表示在(x,y)坐标处并且灰度图像中所有灰度值在第j灰度级范围内的像素的灰度值;
(e).将当前像素点P1从灰度模板T的左上角以先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的顺序的每一次移动所得到的TZ与当前像素点P′1从划分块Ci的右下角开始以先从右到左、再从下到上的顺序在Ci中的每一次移动所得到的T′Z相对应;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TZ和T′Z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距离DI,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每个灰度级的灰度级位置方差的距离,并计算所有灰度级位置方差距离的总和Dσ,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灰度图像的pq阶几何矩的距离DM;将DI,Dσ,DM求和得到TZ和T′Z的距离D;对T和划分块Ci的所有对应的TZ和T′Z的距离D进行排序,获得D最小的TZ和T′Z,距离D最小的T′Z的左上角的当前像素点P′1为移动像素点Si
(f).计算图像I的每个划分块Ci的Si,移动像素点Si的个数与图像I的划分块的个数相等;对每一个Si,将Si作为左上角,在图像I中取大小和灰度模板T一致的像素块Ki,按照步骤(a)的方法计算Ki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灰度级位置方差,pq阶几何矩;
对于Ki和模板T,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Ki和T的灰度统计直方图的距离D′I,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每个灰度级的灰度级位置方差的距离,并计算所有灰度级位置方差距离的总和D′σ,采用欧拉距离计算公式计算灰度图像的pq阶几何矩的距离D′M;将D′I,D′σ,D′M求和得到Ki和T的距离D′;对所有Ki和模板T的距离D′,选择D′最小的Ki记为Kmin,Kmin为与模板T匹配的图像子图。
CN2009101011604A 2009-07-27 2009-07-27 一种基于灰度统计特征的灰度模板匹配方法 Active CN101609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11604A CN101609554B (zh) 2009-07-27 2009-07-27 一种基于灰度统计特征的灰度模板匹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11604A CN101609554B (zh) 2009-07-27 2009-07-27 一种基于灰度统计特征的灰度模板匹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9554A true CN101609554A (zh) 2009-12-23
CN101609554B CN101609554B (zh) 2012-06-27

Family

ID=41483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011604A Active CN101609554B (zh) 2009-07-27 2009-07-27 一种基于灰度统计特征的灰度模板匹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09554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6823A (zh) * 2013-03-18 2013-07-31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对数差值点集模板的图像快速配准方法
CN103824289A (zh) * 2014-02-17 2014-05-2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快照光谱成像中基于模板的阵列图像配准方法
CN105022889A (zh) * 2015-08-04 2015-11-04 深圳市哈工大交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频的快速模板匹配gpu实现方法
CN105989371A (zh) * 2015-03-03 2016-10-05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核磁共振影像的灰度标准化方法和装置
CN108661112A (zh) * 2018-04-16 2018-10-16 曹红娟 基于灰尘测量的多功能挖掘机的使用方法
CN108984577A (zh) * 2018-02-07 2018-12-11 广州集创佳禾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识别的线上商品专利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9241985A (zh) * 2017-07-11 2019-01-18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903258A (zh) * 2019-02-25 2019-06-18 嘉兴市恒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灰度匹配的电力电缆类别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147780A (zh) * 2019-05-28 2019-08-20 山东大学 基于层级地形的实时性野外机器人地形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2630158A (zh) * 2020-12-31 2021-04-09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脱膜布残留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6823B (zh) * 2013-03-18 2016-05-25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对数差值点集模板的图像快速配准方法
CN103226823A (zh) * 2013-03-18 2013-07-31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对数差值点集模板的图像快速配准方法
CN103824289A (zh) * 2014-02-17 2014-05-2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快照光谱成像中基于模板的阵列图像配准方法
CN105989371B (zh) * 2015-03-03 2019-08-23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核磁共振影像的灰度标准化方法和装置
CN105989371A (zh) * 2015-03-03 2016-10-05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核磁共振影像的灰度标准化方法和装置
CN105022889A (zh) * 2015-08-04 2015-11-04 深圳市哈工大交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频的快速模板匹配gpu实现方法
CN109241985A (zh) * 2017-07-11 2019-01-18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8984577A (zh) * 2018-02-07 2018-12-11 广州集创佳禾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识别的线上商品专利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8984577B (zh) * 2018-02-07 2023-06-06 广州集创佳禾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识别的线上商品专利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8661112A (zh) * 2018-04-16 2018-10-16 曹红娟 基于灰尘测量的多功能挖掘机的使用方法
CN109903258A (zh) * 2019-02-25 2019-06-18 嘉兴市恒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灰度匹配的电力电缆类别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9903258B (zh) * 2019-02-25 2022-06-0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灰度匹配的电力电缆类别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147780B (zh) * 2019-05-28 2021-01-01 山东大学 基于层级地形的实时性野外机器人地形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0147780A (zh) * 2019-05-28 2019-08-20 山东大学 基于层级地形的实时性野外机器人地形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2630158A (zh) * 2020-12-31 2021-04-09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脱膜布残留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2630158B (zh) * 2020-12-31 2021-09-03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脱膜布残留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9554B (zh)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9554B (zh) 一种基于灰度统计特征的灰度模板匹配方法
CN101609555B (zh) 一种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灰度模板匹配方法
CN104850865B (zh) 一种多特征迁移学习的实时压缩跟踪方法
CN111080620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道路病害检测方法
CN103996018B (zh) 基于4dlbp的人脸识别方法
CN108520197A (zh) 一种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496001A (zh) 一种视频监控目标自动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CN103455991A (zh) 一种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CN110378239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实时交通标志检测方法
CN103886619A (zh) 一种融合多尺度超像素的目标跟踪方法
CN101908214B (zh) 基于邻域相关的背景重构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CN104200226B (zh) 基于机器学习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方法
CN111507357B (zh) 一种缺陷检测语义分割模型建模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07392929A (zh) 一种基于人眼视觉模型的智能化目标检测及尺寸测量方法
CN104778458B (zh) 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的纺织品花纹检索方法
CN102831427A (zh) 一种融合视觉显著性和灰度共生矩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CN105069447A (zh) 一种人脸表情的识别方法
CN104751466A (zh) 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的形变物体跟踪算法及其系统
CN105809206A (zh) 一种行人跟踪方法
CN110751195A (zh) 一种基于改进YOLOv3的细粒度图像分类方法
CN102096826B (zh) 基于真实似然特征的多分辨率遥感图像复合分类方法
CN101887590B (zh) 一种数字图像可视化组织展示的方法
CN105405149A (zh) 一种浮选泡沫图像的复合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CN111368637A (zh) 一种基于多掩模卷积神经网络的搬运机器人识别目标方法
CN103985141A (zh) 基于hsv颜色协方差特征的目标跟踪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Assignee: Zhejiang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 resident ID card production center

Assignor: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Contract record no.: 201333000010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Gray-scale template matching method based on gray-scal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7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0426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5

Address after: 221400 e-commerce Incubation Park, Shenshan village, Beigou street, Xinyi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zhou Shens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8 Xiasha Higher Education Park is 18 stree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0

Address after: 221400 e-commerce Incubation Park, Shenshan village, Beigou street, Xinyi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zhou Shens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3, Lane 159, Taiye Road,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uanbao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0

Address after: No.33, Lane 159, Taiye Road,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uanbao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149 Jiaogong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0

Address after: 310018 No.149 Jiaogong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221400 e-commerce Incubation Park, Shenshan village, Beigou street, Xinyi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uzhou Shens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