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4376B - 基于hmm-svm混合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hmm-svm混合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4376B
CN101604376B CN2008102280656A CN200810228065A CN101604376B CN 101604376 B CN101604376 B CN 101604376B CN 2008102280656 A CN2008102280656 A CN 2008102280656A CN 200810228065 A CN200810228065 A CN 200810228065A CN 101604376 B CN101604376 B CN 1016043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hmm
vector
face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280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4376A (zh
Inventor
张强
周昌军
魏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8102280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043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04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4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4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43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Analysi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MM-SVM混合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人脸图像以采样窗从上到下进行采样,分别采用离散余弦变换(DCT)和奇异值分解(SVD)提取各个采样窗图像的特征参数并串接成一维观察向量,然后将每个人的训练图像的观察向量用于训练每个人的HMM模型,将所有图像的观察向量采用Viterbi算法求出其对应于每个HMM模型的输出概率,并用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训练及识别测试。由于HMM模型具有良好的时间序列建模能力,能有效地将人脸的各个器官的数值特征以一个状态转移模型联系起来,对人脸进行更为完整的描述,以及支持向量机在有限样本的分类方面的优良性能。

Description

基于HMM-SVM混合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式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方法,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关于人脸特征提取与识别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人脸在人们的交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识别周围的人用的最多的也是人脸。由于人脸识别的非侵犯性,具有直接、友好、方便的特点,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身份鉴别方式。而随着网络技术和桌上视频的广泛采用,图像捕捉设备正在成为个人计算机的标准外设,同时电子商务等网络资源的利用对身份验证提出了新的要求,人脸识别已经成为最有潜力的生物身份验证手段之一。
在人体的各种生物特征中,人脸的获取具有直接、方便、主动等特点。它无须特殊的采集设备,系统的成本低,而且自动人脸识别的使用非常自然,可以在被识别对象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进行,是一种非常受使用者欢迎的方式。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诸如指纹识别,掌形识别,眼虹膜识别和声音识别相比较,人脸识别具有以下两点独一无一的特性:
1)人脸识别不需要人的配合动作,使它更易于使用,特别适合要求隐蔽实行的场合;
2)人脸作为一种高普遍性、可以非接触式采集的重要生物特征,能更直观,更方便的核查一个人的身份。
计算机人脸识别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分析人脸图像,从中提取有效的识别信息,用来辨认身份的一门技术,由于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在近三十年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依托于图像理解、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和神经网络等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在一定应用范围内获得了成功,并且正在被推向应用领域。比如:证件(如:驾驶执照、护照)中的身份认证;楼宇进出的安全控制;重要场所中的安全检测和监控;智能卡中的身份认证等。而随着网络技术日益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的安全控制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重要问题。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进行计算机的登录控制,可以进行应用程序安全使用、数据库安全访问和文件加密,可以实现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安全控制,可以保护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另外,人脸识别技术还被用在图像库检索技术,在大型人脸库中检索出与索引人脸相同或相近的脸像。
然而,虽然人类可以毫不困难地由人脸辨别一个人,但利用计算机进行完全自动的人脸识别还存在着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人脸是非刚体,存在表情变化;人脸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发型、眼镜等装饰对人脸造成遮挡;人脸图像受光照、成像角度、成像距离等的影响,所以很难从有限张人脸图像中提取出反映人脸内在的、本质的特征。此外人脸识别技术研究还涉及到模式识别、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生理学、心理学及认知学等学科的发展,这诸多因素使得人脸识别研究成为一项极富挑战性的课题,同时一个成功的、具有商用价值的快速的人脸识别系统将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的融合了HMM模型良好的时间序列建模能力和支持向量机对于有限样本分类的优良性能,以DCT和SVD融合特征为观察向量,提出了一种基于HMM-SVM混合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了一种基于HMM-SVM混合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人脸图像以采样窗从上到下进行采样,分别采用DCT和SVD提取各个采样窗图像的特征参数并串接成一维观察向量,然后将每个人的训练图像的观察向量用于训练每个人的HMM模型,将所有图像的观察向量采用Viterbi算法求出其对应于每个HMM模型的输出概率,并用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训练及识别测试,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图像预处理;
对人脸图像I(大小为w×h)进行一定的预处理,主要包括图像平滑以及图像灰度和方差的归一化处理。
步骤2、确定人脸图像采样窗;
人脸图像采样窗的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人脸图像的宽度为W,高度为H,我们用采样窗从上到下进行采样,采样窗的高度为L,两个相邻采样窗之间的重叠部分为P。采样数也即序列的时间长度T由下式给出:
T = H - L L - P + 1 - - - ( 1 )
步骤3、提取采样窗图像的DCT系数;
对大多数图像来说,DCT有着很好的信息压缩性,这里大多数能量都集中在少数几个系数中,该变换是对随机信号的K-L变换的一种近似方法,是一阶马尔可夫过程,它能提供一系列真实图像的逼近模型。同时,由于DCT的容易实现及计算上的优势使得它在人脸识别方面比K-L变换更具优越性,也是一种有效的全局特征提取方法。
给定一个长度为N的序列u(n),其离散余弦变换定义为:
v ( k ) = α ( k ) Σ n = 0 N - 1 u ( n ) cos ( ( 2 n + 1 ) πk 2 N ) 0 ≤ k ≤ N - 1 - - - ( 2 )
其中 1≤k≤N-1,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对一个输入序列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就是将序列分解成一组基本余弦序列基的线性叠加。图像是一个二维信号,对于一幅M×N的图像Ax,y,其离散余弦变换为:
C ( u , v ) = α ( u ) α ( v ) Σ x = 0 M - 1 Σ y = 0 N - 1 A x , y cos [ ( 2 x + 1 ) uπ 2 M ] cos [ ( 2 y + 1 ) vπ 2 N ] - - - ( 3 )
其中: α ( u ) = 1 / N u = 0 2 / N u = 1,2 , . . . , N - 1
图像的二维DCT系数构成一个与原图像大小相同的矩阵,其低频系数集中在矩阵的左上角,是图像中变化较慢的成分,高频系数集中在矩阵的右下角,是图像的细节和边缘成分。经过DCT变换之后,图像的主要信息集中在低频部分,因此,我们通过提取DCT系数的左上角矩阵,取其低频分量并将之转化成一维的向量作为识别的特征向量。
步骤4、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提取人脸图像所有采样窗图像的DCT系数,并将其列成两维矩阵;
步骤5、提取采样窗图像的SVD特征;
由于SVD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比例不变性和旋转不变性,能有效的反映矩阵的特征,在人脸识别中,将图像矩阵的奇异值作为识别特征是一种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
设一个人脸图像矩阵A的秩为k,通过SVD此矩阵可被分解为:
A = U Λ 1 / 2 O O 0 V H S ≡ Λ 1 / 2 O O 0 = U H AV - - - ( 4 )
其中Λ1/2是以
Figure GSB00000517467100035
为元素的k×k对角矩阵,而λi是矩阵AHA的非零特征值。O表示了一个零元素矩阵,即存在单位矩阵U和V,使得变换后的矩阵S是对角的。由公式(4)可得:
A = Σ i = 1 k λ i u i v i H - - - ( 5 )
其中ui和vi分别是U和V的前k列。更精确的,ui和vi分别是AAH和AHA的特征向量。特征值λi看作是A的奇异值,公式(5)的展开式即为A的奇异值分解。
步骤6、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提取人脸图像所有采样窗图像的SVD特征,并将其列成两维矩阵;
步骤7、将采样窗图像的DCT系数矩阵和SVD特征矩阵按行串接成一个两维矩阵,并按行以公式εi=εi/∑abs(εi)将每一行观察向量进行归一化,获得整个人脸图像的观察向量;
步骤8、同样,重复步骤2-7获取所有人脸图像的观察向量;
步骤9、确定HMM人脸模型;
对正面端正的人脸图像,从上到下按人脸特征的顺序将前额、眼睛、鼻子、嘴巴和下颚分为状态1、2、3、4和5,然后依此顺序建立一个如图2所示的Markov链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一定是从状态1(前额)出发,然后沿状态序号增加的方向转移,最终停在状态5(下颚)。人脸HMM由一组状态序列组成,每个对象的人脸用一个HMM的参数来表示,人脸的差异就是通过模型参数的不同表现出来的。
人脸图像的HMM由以下参数表示:N为垂直方向状态数;A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A={aij,1≤i,j≤N},在人脸识别的应用中,假定状态只能转移到本身或者是下一个状态(垂直方向上),这样可以减少系统的复杂性;B为状态的观察值概率密度函数,B={bj(ot),1≤j≤N,1≤t≤T},其中ot表示t时刻的观察向量;π是状态的初始概率分布,π={πj,1≤j≤N}。
步骤10、训练HMM-SVM混合模型,如图4所示;
1、将每个人的训练图像的观察向量用于训练其个人HMM模型,在人脸识别系统中,将每个人的图像采样窗观察向量用于HMM模型的训练,分别为每个人脸进行建模,如图3所示。
建模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HMM参数,这是HMM三个问题中的学习问题,采用Baum-Welch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适当的选择模型的初始函数λ=(π,A,B)。由于采用从左到右的拓扑结构,初始状态概率πi可设定为π1=1,πi=0(i=2,…,N)。B的初值选择对HMM参数收敛影响较大,采用分段K均值算法(Segmental K-Means Procedure)选取初值。
(2)定义ξt(i,j)为给定训练序列O和模型λ时,时刻t时马尔可夫链处于状态i和时刻t+1为状态j的概率,即
ξ t ( i , j ) = P ( s t = i , s t + 1 = j | O , λ ) = α t ( i ) a ij b j ( O t + 1 ) β t + 1 ( j ) P ( O | λ ) - - - ( 6 )
那么时刻t马尔可夫链处于状态i的概率为
ξ t ( i ) = P ( O , q t = i | λ ) = Σ j = 1 N ξ t ( i , j ) - - - ( 7 )
导出重估公式
Figure GSB00000517467100043
给定一个训练符号序列O=O1,O2,…,OT,由初始模型计算ξt(i,j),根据上述重估公式计算
Figure GSB00000517467100044
Figure GSB00000517467100045
得到新的模型参数
Figure GSB00000517467100046
可以证明
Figure GSB00000517467100047
再给定一个训练符号序列O=O1,O2,…,OT,由新的模型参数λ作为初始模型重新估计。
(3)如此反复直至
Figure GSB00000517467100051
收敛,不再增大,此时的
Figure GSB00000517467100052
即为所求的HMM模型参数。
2、将训练图像的观察向量采用Viterbi算法求出其对应于每个HMM模型的输出概率,然后将其串接成一维向量并做归一化处理;
3、将训练图像的输出概率向量用于训练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步骤11、将测试图像的观察向量作为混合模型的测试向量,采用Viterbi算法求出其对应于每个HMM模型的输出概率,然后将其串接成一维向量并做归一化处理;
步骤12、将测试图像对应于HMM模型的输出概率向量用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分类测试,获得人脸识别结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HMM利用上下文关系进行模式识别,更多的表达了类别内的相似性,而SVM适合于处理分类问题,更大程度上反映了类别间的差异,它们各自的优势正好弥补了彼此的不足。针对HMM只以最大概率判断的不足,可以利用SVM的分类上的优势弥补,同时利用HMM处理连续动态信号问题的特点,计算各HMM模型与待辨识人脸图像的匹配程度,形成特征值,提供给SVM进行识别,减少SVM由于忽略人脸各器官的内在联系而导致的识别错误。
2、以往的HMM人脸识别方法大多采用单一的特征方式来提取观察向量,没有充分考虑到人脸不同特征之间的互补性。鉴于此,我们采用每一个采样窗图像的DCT系数和SVD向量作为训练HMM的人脸图像观察向量。由于DCT系数对光照、表情、姿态具有一定的不敏感性,以及SVD方法对图像所具有的稳定性、比例不变性和旋转不变性,因此将其作为观察向量要优于直接采用人脸灰度值或其它单一的特征向量。另外,由于这两种变换所具有的良好的数据压缩性,能有效的实现数据降维,降低人脸识别过程中计算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人脸图像采样窗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维HMM人脸模型结构
图3是本发明的HMM训练模型
图4是本发明的HMM-SVM混合模型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基于HMM-SVM混合模型的人脸识别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5,它是本发明实现步骤的流程图,结合该图对本发明的实施过程作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的,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采用了一个公用的人脸数据库,英国剑桥大学的ORL人脸数据库。ORL库包含40个人的400幅112×92大小的人脸图像,每人10幅。这些图像是在不同时间拍摄的,有姿态、角度、尺度、表情和眼镜等变化。具体的人脸识别过程如下:1、图像预处理
对112×92大小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图像平滑和对比度校正等图像增强以及图像灰度及方差的归一化处理。经过预处理之后,所有图像的灰度统一到标准水平,且灰度层次比较分明,同时,为了节省运算的时间及存储量,我们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将图像压缩至24×24大小。另外,由于基于图像重构的人脸识别方法是基于单个人的人脸样本进行特征脸提取的,实验样本数较少,为了更为有效的提取人脸特征子空间,我们将人脸库中所有图像进行了左右的镜像,扩大了训练及测试样本的数量。
2、特征提取
(1)确定人脸图像采样窗;
人脸图像采样窗的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参数L和P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识别率。一般情况下,重叠部分越大,识别率也越高,因为这样可以得到更长的观察序列。如果图像采样块间没有重叠,当采样高度L过小时,采样的块不一定与重要的人脸特征相联系,并且增加系统的复杂度;而当采样高度L过大时,又会增加在采样时切割人脸特征的概率。一般来说,L≈H/10,P≤L-1,在P足够大的情况下(P≤L-1),系统的识别率不敏感于L,在本文的实验中,我们取P=7,L=8;
(2)提取图像采样窗的DCT系数和SVD特征;
采样窗图像大小为24×8,经过DCT变换之后,图像的二维DCT系数构成一个与原图像大小相同的矩阵,其低频系数集中在矩阵的左上角,而图像的主要信息都集中在低频部分。因此,我们以按Zig-Zag顺序提取DCT系数左上角7×3大小的矩阵的低频系数作为图像的DCT特征。同样,将采样窗图像以SVD变换,提取其SVD特征,本实验取的SVD特征维数为8。
(3)从上往下提取人脸图像的各采样窗的DCT系数和SVD特征,并将各采样窗图像的DCT系数矩阵和SVD特征矩阵按行串接成一个向量,以εi=εi/∑abs(εi)将每个采样窗获得的观察向量进行归一化,最终获得一个人脸图像的观察值序列;
(4)重复以上步骤获取所有人脸图像的观察向量。
3、训练及识别
(1)对正面端正的人脸图像,从上到下按人脸特征的顺序将前额、眼睛、鼻子、嘴巴和下颚分为状态1、2、3、4和5,然后依此顺序建立一个如图2所示的HMM人脸模型结构;
(2)以每个人的人脸图像观察向量作为训练向量,采用Baum-Welch算法,训练得出其HMM模型;
(3)将所有图像的观察向量采用Viterbi算法求出其对应于每个HMM模型的输出概率,然后将其串接成一维向量并做归一化处理;
(4)将训练图像的输出概率向量用于训练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5)将测试图像的输出概率向量用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分类测试,获得人脸识别结果。
为了更好的说明算法的有效性,我们采用随机抽取数据库中一半图像用于训练,另一半用于识别的做法,即每人的5个样本及其镜像(共10个训练样本)进行训练,相应剩余的样本及其镜像(10个测试样本)进行测试,并将此实验重复50次,取这50次识别率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方法的识别结果比较
  识别方法   正确识别率(%)
  HMM   84.00
  DCT+HMM   92.00
  SVD+HMM   89.65
  DCT+SVD+HMM   92.58
  DCT+SVD+HMM-SVM   94.5
从表1可以看出,在基于ORL的人脸识别实验中,基于HMM-SVM混合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得到的正确识别率为94.5%,相比于其它的典型的HMM人脸识别方法在识别率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实验结果说明了该方法能有效的结合HMM和SVM各自的优势,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率。

Claims (1)

1.一种基于HMM-SVM混合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图像预处理、人脸图像的DCT和SVD特征提取,HMM-SVM混合模型的训练和识别,其主要的识别步骤如下:
(1)图像平滑以及图像灰度和方差的归一化处理;
(2)确定人脸图像采样窗;
(3)提取DCT系数的左上角矩阵,取其低频分量并将其按行堆叠成一维向量,并从上到下依次提取出人脸图像所有的采样窗图像DCT系数,并将其列为两维矩阵;
(4)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提取人脸图像所有采样窗图像的SVD特征,并将其列成两维矩阵;
(5)将采样窗图像的DCT系数矩阵和SVD特征矩阵按行串接成一个两维矩阵,然后将其归一化,获得人脸图像的观察向量;
(6)重复步骤(3)-(5)获取所有图像的观察向量;
(7)将每个人的训练图像的观察向量用于训练其个人HMM模型,采用Baum-Welch算法确定HMM模型参数;
(8)将所有图像的观察向量采用Viterbi算法求出其对应于每个HMM模型的输出概率,然后将其串接成一维向量并做归一化处理;
(8)将训练图像的输出概率向量用于训练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9)将测试图像的输出概率向量用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分类测试,获得人脸识别结果。
CN2008102280656A 2008-10-11 2008-10-11 基于hmm-svm混合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 Active CN1016043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80656A CN101604376B (zh) 2008-10-11 2008-10-11 基于hmm-svm混合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80656A CN101604376B (zh) 2008-10-11 2008-10-11 基于hmm-svm混合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4376A CN101604376A (zh) 2009-12-16
CN101604376B true CN101604376B (zh) 2011-11-16

Family

ID=41470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280656A Active CN101604376B (zh) 2008-10-11 2008-10-11 基于hmm-svm混合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043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4847B (zh) * 2012-12-13 2016-02-10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
CN104143078B (zh) * 2013-05-09 2016-08-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活体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3970271B (zh) * 2014-04-04 2017-06-20 浙江大学 融合运动和生理传感数据的日常活动识别方法
CN104978564B (zh) * 2015-05-07 2018-03-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生理特征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78250B (zh) * 2015-12-31 2019-10-11 北京迈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中的人脸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5718906B (zh) * 2016-01-25 2019-02-01 宁波大学 基于svd-hmm活体人脸检测方法
CN105740838A (zh) * 2016-02-06 2016-07-06 河北大学 针对不同尺度人脸图像的识别方法
CN105792281B (zh) * 2016-02-29 2019-04-05 北斗导航位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消防栓终端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6648149B (zh) * 2016-09-22 2019-10-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空中手写字符识别方法
CN107563280A (zh) * 2017-07-24 2018-01-09 南京道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8960281B (zh) * 2018-05-24 2020-05-0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黑色素瘤分类模型建立方法
CN110276189B (zh) * 2019-06-27 2022-02-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步态信息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
CN111783848B (zh) * 2020-06-15 2023-05-23 辽宁师范大学 基于概率密度分布字典和马尔可夫转移特征的图像分类方法
CN117475091B (zh) * 2023-12-27 2024-03-22 浙江时光坐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精度3d模型生成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181A (zh) * 2006-01-06 2006-07-12 华南理工大学 人脸与车牌自动识别机器人
CN1971630A (zh) * 2006-12-01 2007-05-30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人脸鉴别技术的门禁和考勤装置
CN101211460A (zh) * 2006-12-30 2008-07-0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自动分割和分类体育视频镜头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181A (zh) * 2006-01-06 2006-07-12 华南理工大学 人脸与车牌自动识别机器人
CN1971630A (zh) * 2006-12-01 2007-05-30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人脸鉴别技术的门禁和考勤装置
CN101211460A (zh) * 2006-12-30 2008-07-0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自动分割和分类体育视频镜头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京海
唐京海;张有为.基于动态序列特征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第44卷(第8期),220-222,235. *
张有为.基于动态序列特征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第44卷(第8期),220-222,23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4376A (zh) 200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4376B (zh) 基于hmm-svm混合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
CN101388075B (zh) 基于独立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
Balakrishnan et al. An embarking user friendly palmprint biometric recognition system with topnotch security
CN100492400C (zh) 手指静脉特征提取与匹配识别方法
CN101246543B (zh) 基于仿生与生物特征识别的考试者身份鉴定方法
Yazdanpanah et al. Multimodal biometric system using face, ear and gait biometrics
CN102982322A (zh) 基于pca图像重构和lda的人脸识别方法
CN101763503B (zh) 一种姿态鲁棒的人脸识别方法
Gnanasivam et al. Fingerprint gender classification using wavelet transform an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Wang et al. Locality-preserved maximum information projection
CN101226590B (zh)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
CN103605963A (zh)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
CN101388074B (zh) 基于个人ica基图像重构误差的人脸识别方法
CN101281598A (zh) 基于多部件多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
CN103336960A (zh) 一种基于流形学习的人脸识别方法
CN103595538A (zh) 基于手机加速度传感器的身份认证方法
CN101789075A (zh) 基于特征值归一化双向加权的手指静脉识别方法
Huang et al. Rotation invariant iris feature extraction using Gaussian Markov random fields with non-separable wavelet
CN103942545A (zh) 一种基于双向压缩数据空间维度缩减的人脸识别方法和装置
Al-Juboori et al.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ystem based on palm vein
Gornale Fingerprint based gender classification for biometric security: A state-of-the-art technique
Priya et al. Authentication of identical twins using tri modal matching
CN107909004A (zh) 一种3d掌纹识别技术
Zeng et al. Palmprint recognition using Gabor feature-based two-directional two-dimensional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Jain et al. A filterbank-based representation for classification and matching of fingerpri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