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1520B - 高跟鞋 - Google Patents

高跟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1520B
CN101601520B CN2009101509766A CN200910150976A CN101601520B CN 101601520 B CN101601520 B CN 101601520B CN 2009101509766 A CN2009101509766 A CN 2009101509766A CN 200910150976 A CN200910150976 A CN 200910150976A CN 101601520 B CN101601520 B CN 1016015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eled shoes
equipment
region
bump
sum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09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1520A (zh
Inventor
H·J·达南博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BN Shoe LLC
Original Assignee
HBN Shoe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BN Shoe LLC filed Critical HBN Shoe LLC
Priority to CN2009101509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015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01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1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1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15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用于插入高跟鞋中的设备,其具有位于穿戴者脚跟骨骼的前边缘下面的区域中的第一月牙形隆起部分以及位于穿戴者跖骨下面的第二隆起部分。还描述了一种利用该设备构造鞋的方法以及所得到的鞋。

Description

高跟鞋
本申请是基于名称为“用于高跟鞋的设备和构造高跟鞋的方法”、申请日为2004年10月13日的第200480044477.4号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于构造并且在不影响鞋的适合度或式样的同时给穿戴者提供更大舒适度的鞋。本发明特别适用于高跟鞋。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跟鞋具有非常不舒适的名声。有调查信息显示,这种鞋的高达20%的用户经受过与鞋直接相关的脚部疼痛,并且大多用户在少到使用四小时之后就经受这种疼痛。
为了理解现有技术和本发明,必须理解脚部的解剖结构和鞋构造的基础。为此,图1是脚部骨骼和鞋位于脚底之下的那些部分的示意图。参照图1,下面简洁地描述了脚部的解剖结构和鞋构造的基础。
图1是人类脚部10的骨骼的示意性中间侧视图。为了本申请的目的,涉及向后意味着脚部或脚跟20的后面方向;涉及向前则意味着在定位有脚趾或趾骨31的脚部前面30的方向上;涉及中间意味着脚部定位有脚弓40的侧面;涉及侧面意味着脚部的外侧;并且涉及上部或顶部和下部、底部或下面则假定脚部或鞋定位于竖直位置。
脚跟20(也公知为踝骨)包括踝骨21和跟骨22。跟骨22的后部下表面具有已知为跟骨结节的小隆起23。脚部的骨骼还包括舟骨41、楔骨42、跖骨45以及趾骨或者脚趾,图1中能看到大脚趾31。跖骨头46位于跖骨轴47的前端。跖骨标记为1至5,并且1表示大脚趾。
图1中还描绘了常规高跟鞋50位于脚底之下的那些部分的局部分解视图。鞋50具有一般附接至鞋50的鞋底52下表面的鞋跟51,并且鞋底52又支撑内底53,衬垫54放置于内底53上。在常规的鞋中,内底通常从穿戴者脚跟下面区域到跖骨头为相对硬的构造。衬垫一般非常柔性并且通常非常薄,通常厚度不超过0.5毫米。脚底通常搁置在衬垫上。
根据常规的鞋构造方法,鞋楦是鞋在其周围构造的式样。在制造期间,鞋楦的下表面搁置在内底的上表面上,并且然后鞋面在鞋楦周围形成并且附接至内底。最佳地,鞋楦的下表面和内底的上表面平滑地配合起来以便适合地制造鞋。如果鞋楦的下表面或内底的上表面上具有任何凸形,那么相应地内底或鞋楦中必须具有相应的凹形。为了确保合格的鞋构造,在鞋的制造期间必须将任何这种凸形和相应的凹形仔细地对准,从而就给鞋的制造带来了额外的复杂度和/或质量控制问题。
如同将理解到的,常规的高跟鞋(比如如图1所示)将穿戴者的脚部基本上置于倾斜面上。于是,在站立或行走时,脚部由于重力而向前推压入鞋头。这导致了球(ball)或前脚区域上的压力以及脚趾被夹住,这经常会在脚部的这些区域中带来烧灼感,以及脚部和身体其它区域中的疲劳和不舒适。
已经提出了很多建议来提高高跟鞋的舒适度,包括本人以前专利和出版物中的建议。例如,在1990年2月的Current Podiatric Medicine第29-32页的文章中,本人描述了一种高跟鞋设计,其中鞋位于脚跟下面的那部分没有形成从脚弓向下到球的连续斜坡,而是位于脚跟下面的那部分相对地平行于地面。这种设计使用了硬性的塑料模制鞋中底,鞋中底是凹陷的以容纳脚跟并且是倾斜的以将脚跟带入更平行于地面的平面。另外,跖骨垫结合入模制中底。
在美国专利No.5,373,650中,本人建议了脚跟下面的矫正设备。该矫正设备是位于脚跟下面的硬性或半硬性壳体,其在具有脚弓支撑之下向前延伸到位于脚的跖骨头后面的点。该设备中的脚跟被支撑为与地面平行或者稍微向后倾斜。
在美国专利No.5,782,015中,本人已经描述了一种高跟鞋设计,其中脚跟定位为相对于胫部平面更加平行或者稍微向下倾斜并且其具有脚弓支撑,该脚弓支撑在大致与穿戴者脚跟骨骼相同的平面中支撑舟骨头。本人的PCT公开WO98/14083(1998年4月9日公开)描述了一种硬性模制设备,其包括脚跟凹陷和解剖地成形的弓形器具。
现有技术中还存在着其他人用来提高高跟鞋舒适性的设计的很多例子。美国专利No.1,864,999、No.1,907,997、No.4,317,293、No.4,631,841、No.4,686,993、No.4,932,141和No.6,412,198每个都描述了用来提高高跟鞋舒适度的鞋嵌件或矫正设备。其中几种涉及脚弓支撑。一些是硬的;其它建议了软垫,用作提高舒适度的装置。现有技术的嵌件和矫正装置通常相对庞大并且如果在制造后由穿戴者加入的话会影响鞋的适合度。提高穿戴者舒适度的其它现有技术建议要求:每个用来制造鞋的鞋楦要进行修改以变化鞋本身的形状。
这些现有技术的构造通过支撑或缓冲脚的部分和/或改变脚的角度以减少向前滑动和/或改变脚的不同部分承受的穿戴者重量百分比来提高舒适度。尤其,它们的教导建议,将脚跟置于更加水平的平面上将重量向后移动到脚跟上、支撑脚弓、将脚趾向上调节和/或缓冲其上承受最大比例重量的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的柔性鞋嵌件,其能易于适应于任何式样的鞋并且其能在无需改变鞋楦以及连同的制造复杂性之下结合入鞋。该嵌件具有两个位于脚跟和跖骨下面的稍微隆起部分。尽管该嵌件仅具有两个稍微隆起的区域,但是其明显增大了穿戴者的舒适度,即使鞋跟非常高。该嵌件无需脚跟如同一些现有技术中那样被重新定位于与地板平面的平面。除了在这两个稍微隆起部分之外,嵌件能非常薄,从而最小化对于鞋适合度的任何影响并且避免了对于鞋式样或外观的任何不利影响。可选地,薄的柔性嵌件能由穿戴者布置在鞋中。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插入高跟鞋中的设备以及利用该设备构造鞋的相应方法。该设备包括(a)后面区域,其定位为至少在跟骨结节前面的区域中位于跟骨之下,所述后面区域的上表面具有从该设备的后面逐渐隆起到月牙形顶点的隆起部分,所述顶点位于在跟骨结节前面的区域下面;和(b)前面区域,其定位为处于跖骨轴的至少一部分之下,所述前面区域的上表面具有逐渐隆起到位于穿戴者第二和第三跖骨轴下面的顶点的隆起部分。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该设备具有连接所述前面和后面区域的桥接或中间区域,该设备是柔性的并且该设备的上表面在所有区域之间轮廓平滑。本发明的设备的特点和优点在于,该设备可通用地应用于常规的高跟鞋而无需改变鞋或鞋楦。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通过将该设备在制造工艺期间结合入鞋,可以构造出鞋,或者该设备也可以由穿戴者在制造之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脚部骨骼的示意性横截视图以及常规高跟鞋位于脚底下面的那些部分的局部分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顶部平面图。
图3是图2所示本发明的设备沿着平面“III-III”截取的横截侧视图。
图4是图2所示设备沿着平面“IV-IV”截取的横截侧视图。
图5是脚部骨骼的示意性横截视图以及常规高跟鞋位于脚底下面的那些部分的局部分解视图,其中已经插入了图2所示本发明的设备。
图6是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提高舒适度且易于安装在高跟鞋中的设备。为了本发明的目的,理解为高跟鞋包括鞋跟约为1英寸或更高的所有鞋类。当隆起部分定位在鞋中位于跖骨轴和脚跟下面时,获得了本发明的益处。通常,本发明的设备定位在高跟鞋的内底或衬垫上。优选地,该设备足够地柔性以使得其易于与内底或衬垫的上表面相符合,该设备定位在所述内底或衬垫上。该设备可以由所属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材料制成,所述材料能模制或成形并且将产生在鞋的一般使用条件下柔性的设备,同时仍保持足够的尺寸稳定性以保留本发明的益处。
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该设备被成形为至少位于下述部分之下:(i)从跟骨结节边缘延伸到脚跟紧邻地位于跟骨结节前面那部分的脚跟部分和(ii)第二和第三跖骨轴下面的区域。该设备可在这些区域之外延伸并且可被成形为与衬垫或内底的形状相符合。最佳地,该设备在将要定位在衬垫下面时比衬垫要窄。这种较窄的尺寸允许衬垫的边缘沿着本发明的设备的边缘粘着于内底。根据鞋的式样,这种较窄的构造可能是特别希望的。
该设备具有两个明显的隆起部分:在穿戴者脚部跟骨结节前面的区域中从跟骨结节的前边缘隆起到跟骨下面月牙形顶点的第一明显隆起部分,以及定位在鞋内以位于穿戴者脚部的跖骨轴下面并且其顶点位于第二和第三跖骨轴下面或者两者之间的第二明显隆起部分。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分由桥接或中间区域所连接。为了清楚起见,将理解到涉及窄和宽意味着鞋或设备的左右尺寸,而涉及隆起、降低、薄、深度或高度意味着设备的垂直尺寸。
图3-5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设备100的示例性实施例。设备100由柔性材料形成,例如模塑的柔性塑料或橡胶,比如聚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TPE)、热塑性橡胶(TPR)、聚氯乙烯(PVC)或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该设备的隆起部分具有介于约20至90之间的肖氏A硬度,并且优选地具有介于约30至50之间的肖氏A硬度,并且最优选地约为40。整个设备优选但非必须地具有相同的硬度。设备100具有跖骨端110和脚跟端120。该设备包括两个隆起部分130和140。定位在后面区域中的第一隆起部分130一般为月牙形并且定位在鞋内以下区域的下面,该区域紧邻地位于穿戴者脚部的脚跟骨或跟骨22的结节23前面。月牙形第一隆起部分130从设备的后面隆起以使得月牙形如图3-5所示那样朝向。这里涉及的从设备后面隆起的隆起部分意味着隆起的方向和月牙形的朝向。因此,当设备向下延伸到跟骨结节之外时,将理解到隆起部分不必并且优选地不应当从设备的端部隆起。
第二隆起部分140位于前面区域中并且定位为在穿戴者脚部的跖骨轴47下面。最佳地,第二隆起部分的顶点位于第二和第三跖骨轴下面或者两者之间。第二隆起部分包括朝着跖骨头的方向隆起到顶点的大致圆形或椭圆形状。向前的隆起部分优选地具有定位为朝向脚跟端120的较薄外观和定位为朝向前端110的较宽外观。
隆起部分的顶点优选地比设备在跖骨轴下面向前隆起部分紧邻地向前以及隆起部分在跟骨下面紧邻地向后的上表面高2至8mm。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顶点具有类似或相同的高度。优选地,每个顶点对于较高的高跟鞋而言较高并且对于较低的高跟鞋而言较低。而且每个顶点优选地对于尺寸较小的鞋而言较低并且对于尺寸较大的鞋而言较高。在最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顶点对于18.6(美国1码)女式鞋而言约为3mm并且对于对于鞋跟高度为1至5英寸的31.3cm(美国16码)女式鞋而言约为6mm(或者在其它等同鞋码中,例如英国、欧洲和日本)。由隆起部分所覆盖的区域也随着鞋的尺寸而变化,并且该区域的尺寸随着长度和/或宽度的增大而增大。通常,隆起的尺寸(就高度和面积而言)与鞋的尺寸成比例,并且一般的比例规则适用为鞋的长度,并且鞋的宽度随着尺寸的增大而增大。然而,已经发现,小范围的尺寸能使用同一设备而不会带来与该设备相关的提高舒适度的明显损失。用本发明的设备所获得的舒适度的限制因素显示为两个隆起部分的顶点的位置——在跟骨下面但是在跟骨结节前面以及在中间跖骨下面但是在跖骨头的后面。
该设备的近端和远端(即脚跟后部和隆起部分140前面之下)相对于隆起部分较薄。优选地,这些近端和远端的深度使得它们与鞋面包围在内底上表面周围的上表面平齐。优选地,端部还被成形为一定程度上与在位于内底表面上的鞋面边缘之间延伸的区域相符合。该设备这些端部的厚度通常为从0.2至1mm。
该设备位于第一隆起部分130和第二隆起部分140之间的桥接或中间区段或区域优选地也相对于隆起部分较薄。这个区域的厚度部分地由鞋的制造工艺期间结构整体性问题所规定。这个区域能具有较强的材料,并且理想地应当不超过1毫米厚。总的来说,这个桥接或中间区段或区域必须比隆起部分130和140更薄,并且优选地厚度不超过约4毫米,更优选地厚度对于美国6码女式鞋而言不超过约2毫米并且对于美国10码女式鞋而言不超过约3毫米(或者其它鞋码中的等同尺寸)。这种较薄的桥接或中间区域允许了该设备更加易于与内底的形状相符合。这个桥接或中间区域的最小宽度也在考虑到制造之下规定,并且最佳的最小宽度是维持前面区域和后面区域相对彼此的几何形状的宽度。最大宽度是将不会妨碍鞋外观的宽度。优选地,这个桥接或中间区域比内底窄,并且类似于设备的端部,桥接或中间区域与鞋面包围内底的上表面相平齐并且大致与由鞋面的边缘在内底上形成的区域的形状相符合。图6描述了该设备的一个可选实施例200,其中前面区域210和中间或桥接区域比后面区域220窄。前面顶点是元件240并且后面顶点是元件230。
应当注意到,与现有技术的教导相反,本发明的设备中不是提供隆起部分来支撑穿戴者的脚弓,而是脚弓下面至少一部分桥接或中间区域比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分130、140的顶点薄。也就是说,在传统的脚弓支撑通常将定位在鞋中时,脚弓下面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是空的或者低于相邻区域从而使脚弓部分地未被支撑。
优选地,设备上表面的轮廓平滑,没有可能会导致不舒适的尖锐过渡或者边缘。尤其,设备的隆起部分的顶点和周围区域之间的过渡是平滑的。
如上所述,本发明考虑了一单个结合有两个隆起部分的柔性设备。本发明还考虑了两个分离的柔性设备,每个柔性设备包含上述隆起部分之一并且它们一起实现了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还考虑了一单个柔性设备,其包含上述隆起部分中之一或另一个并且其与结合有另一隆起部分的鞋或鞋部件一起使用。最后,本发明考虑了结合有任何前述实施例设备的鞋。
设备100优选地在制造工艺期间定位在鞋50中。于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构造高跟鞋的方法,其包括:(a)组配鞋面、内底和鞋底;(b)在内底上安装柔性设备,该柔性设备包括(i)定位为在跟骨结节前边缘前面的区域中处于跟骨下面的后面区域,所述后面区域的上表面具有从该设备的后面逐渐隆起到月牙形顶点的部分,所述顶点位于在跟骨结节前面的区域之下;(ii)定位为处于至少一部分跖骨轴下面的前面区域,所述前面区域的上表面具有从跖骨头后面的位置逐渐隆起到处于第二和第三跖骨轴下面的顶点的部分;(iii)连接所述前面和后面区域的桥接或中间区域;和(iv)所述设备的上表面在所有区域之间平滑地过渡;和(c)将衬垫固定至内底和设备。执行这些步骤的顺序是制造商的选择。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设备100定位在鞋50的内底53上,然后将衬垫54附着至内底和设备100的顶部。还考虑到,在某些实施例中设备100可在制造之后或销售之后安装,例如通过在制造之后放置在内底53或衬垫54上。设备100也可借助于比如胶水、压敏胶粘剂(PSA)、钩和环(例如
Figure GSB00000414264000081
)或者机械紧固件(比如钉或U形钉)之类的手段附接至内底53和衬垫54。总的来说,将使设备的隆起部分仍然保持就位的任何手段都可用来将设备定位在鞋内。设备100还无需与衬垫分离而是可以与衬垫成整体。
为了便于设备的正确定位,该设备可提供有定向该设备的标记或结构。这些标记可以是箭头或者该设备本身可构造有用作定向该设备的点。
两个隆起部分可形成为分离的部件并且分别定位在鞋中。在此情况下,该设备的两个隆起部分之间的区域与内底或衬垫成整体并且无需是柔性的。又一种可选的制造方案是将一个隆起部分结合入内底并且这个结合的隆起部分也无需是柔性的。另一种可选方案是将一个或两个隆起部分结合入衬垫。然而,为了易于制造,具有由桥接或中间区段所连接的分离隆起部分的一单个设备是优选的。在所有情况下,该设备安装在鞋内底上的部分必须足够地柔性以使得易于与它们所要安装到其上的内底的上表面相符合。
本发明的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了预料不到的优点。例如,尽管后面隆起部分仅几个毫米高,但是该设备使得由脚部承载的重量明显朝着脚跟偏移并且离开脚的前脚区域。于是,该设备减少了与穿戴有跟鞋相关的脚趾疼痛以及通常的下背部疼痛。因而,利用这种设备减少或避免了与使用高跟鞋特定相关的脚部疼痛。该设备还重新定位踝部以增大稳定性。
另外,该设备无需用于制造常规鞋的鞋楦中的任何变化;而是,该设备能简单地由制造商或穿戴者放置于常规构造的鞋中。该设备也不会显著地影响鞋的适合度,因为其基本上不会挤入鞋中并且从而减少脚部可用的空间。

Claims (40)

1.一种具有鞋底、鞋面和内底的高跟鞋,所述高跟鞋包括安装在内底上或形成为内底的一部分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a.后面区域,其具有第一上表面并且定位为至少处于在跟骨结节边缘前面的穿戴者跟骨区域之下,所述后面区域的第一上表面具有从该设备的后面逐渐隆起到大致月牙形顶点的第一隆起部分,所述顶点位于紧接着跟骨结节在该跟骨结节前面的所述跟骨区域下面;
b.前面区域,其具有第二上表面并定位为至少处于穿戴者跖骨轴的一部分之下,所述前面区域的第二上表面具有逐渐隆起到位于穿戴者第二和第三跖骨轴下面的一顶点的第二隆起部分;
c.中间区域,其至少一较薄部分比所述后面和前面区域的顶点薄,所述中间区域连接所述前面和后面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上表面被平滑地构造轮廓,以及
其中所述设备使得由穿戴者足部承受的重量移向脚跟并且离开足的前脚区域。
2.如权利要求1的高跟鞋,其中前面区域的第二隆起部分的顶点相对于紧接着第二隆起部分在其前面的表面为2至8mm高。
3.如权利要求2的高跟鞋,其中前面区域的第二隆起部分的顶点的高度相对于鞋的尺寸和高度成比例。
4.如权利要求3的高跟鞋,其中前面区域的第二隆起部分的顶点的范围从对于18.6cm即美国1码女式鞋的3mm到对于31.3cm即美国16码女式鞋的6mm。
5.如权利要求1的高跟鞋,其中后面区域的第一隆起部分的顶点相对于紧接着第一隆起部分在其后面的表面为2至8mm高。
6.如权利要求5的高跟鞋,其中后面区域的第一隆起部分的顶点的高度相对于鞋的尺寸和高度成比例。
7.如权利要求6的高跟鞋,其中后面区域的第一隆起部分的顶点的范围从对于18.6cm即美国1码女式鞋的3mm到对于31.3cm即美国16码女式鞋的6mm。
8.如权利要求1的高跟鞋,其中第二隆起部分的形状朝着穿戴者跖骨头变宽并且朝着跖骨轴的后面变细。
9.如权利要求8的高跟鞋,其中第二隆起部分为椭球形。
10.如权利要求1的高跟鞋,其中该设备是柔性的。
11.如权利要求1的高跟鞋,其中所述较薄部分从该设备的中间侧延伸到该设备的侧面。
12.如权利要求1的高跟鞋,其中至少所述中间区域是柔性的。
13.如权利要求1的高跟鞋,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分是该设备的最厚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的高跟鞋,其中该设备除了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分和从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分到该设备其余部分的过渡之外的所有部分的厚度都不超过1mm。
15.如权利要求3的高跟鞋,其中后面和前面区域的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分具有大约相同的高度。
16.如权利要求1的高跟鞋,其中至少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分具有20至90的肖氏A硬度。
17.如权利要求16的高跟鞋,其中至少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分具有35至50的肖氏A硬度。
18.如权利要求17的高跟鞋,其中至少所述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分具有约为40的肖氏A硬度。
19.如权利要求16的高跟鞋,其中整个设备全部都具有大约相同的肖氏A硬度。
20.一种具有鞋底、鞋面和内底的高跟鞋,所述高跟鞋包括安装在内底上或形成为内底的一部分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a.后面区域,其具有第一上表面并且定位为至少处于在跟骨结节边缘前面的穿戴者跟骨区域之下,所述后面区域的第一上表面具有从该设备的后面逐渐隆起到大致月牙形顶点的部分,所述顶点位于紧接跟骨结节在该跟骨结节前面的跟骨区域下面;
b.前面区域,其具有第二上表面并且定位为至少处于穿戴者跖骨轴的一部分之下,所述前面区域的第二上表面具有逐渐隆起到位于穿戴者第二和第三跖骨轴下面的顶点的部分;
c.中间区域,其至少一部分是比所述后面和前面区域的顶点薄的较薄部分,所述中间区域连接所述前面和后面区域;
其中所述前面区域和所述中间区域比所述后面区域要窄;
其中所述设备使得由穿戴者足部承受的重量移向脚跟并且离开足的前脚区域。
21.如权利要求20的高跟鞋,其中所述较薄部分从该设备的中间侧延伸到该设备的侧面。
22.一种具有鞋底、鞋面和内底的高跟鞋,所述高跟鞋包括安装在内底上或形成为内底的一部分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a.后面区域,其具有第一上表面并且定位为至少处于在跟骨结节边缘前面的穿戴者跟骨区域之下,所述后面区域的第一上表面具有从该设备的后面逐渐隆起到大致月牙形顶点的第一隆起部分,所述顶点位于紧接着跟骨结节在该跟骨结节前面的所述跟骨区域下面;以及
b.前面区域,其与所述后面区域间隔开,具有第二上表面,并定位为至少处于穿戴者跖骨轴的一部分之下,所述前面区域的第二上表面具有逐渐隆起到位于穿戴者第二和第三跖骨轴下面的一顶点的第二隆起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上表面被平滑地构造轮廓,
其中所述设备使得由穿戴者足部承受的重量移向脚跟并且离开足的前脚区域。
23.如权利要求22的高跟鞋,其中前面区域的第二隆起部分的顶点相对于紧接着第二隆起部分在其前面的表面为2至8mm高。
24.如权利要求23的高跟鞋,其中前面区域的第二隆起部分的顶点的高度相对于鞋的尺寸和高度成比例。
25.如权利要求24的高跟鞋,其中前面区域的第二隆起部分的顶点的范围从对于18.6cm即美国1码女式鞋的3mm到对于31.3cm即美国16码女式鞋的6mm。
26.如权利要求22的高跟鞋,其中后面区域的第一隆起部分的顶点相对于紧接着第一隆起部分在其后面的表面为2至8mm高。
27.如权利要求26的高跟鞋,其中后面区域的第一隆起部分的顶点的高度相对于鞋的尺寸和高度成比例。
28.如权利要求27的高跟鞋,其中后面区域的第一隆起部分的顶点的范围从对于18.6cm即美国1码女式鞋的3mm到对于31.3cm即美国16码女式鞋的6mm。
29.如权利要求22的高跟鞋,其中第二隆起部分的形状朝着穿戴者跖骨头变宽并且朝着跖骨轴的后面变细。
30.如权利要求29的高跟鞋,其中第二隆起部分为椭球形。
31.如权利要求22的高跟鞋,其中该设备是柔性的。
32.如权利要求22的高跟鞋,其中所述后面区域和所述前面区域在柔性中间区域处连接。
33.如权利要求22的高跟鞋,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分是该设备的最厚部分。
34.如权利要求22的高跟鞋,其中该设备除了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分和从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分到该设备其余部分的过渡之外的所有部分的厚度都不超过1mm。
35.如权利要求24的高跟鞋,其中后面和前面区域的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分具有大约相同的高度。
36.如权利要求22的高跟鞋,其中至少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分具有20至90的肖氏A硬度。
37.如权利要求36的高跟鞋,其中至少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分具有35至50的肖氏A硬度。
38.如权利要求37的高跟鞋,其中至少所述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分具有约为40的肖氏A硬度。
39.如权利要求36的高跟鞋,其中整个设备全部都具有大约相同的肖氏A硬度。
40.一种具有鞋底、鞋面和内底的高跟鞋,所述高跟鞋包括安装在内底上或形成为内底的一部分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a.后面区域,其具有第一上表面并且定位为至少处于在跟骨结节边缘前面的穿戴者跟骨区域之下,所述后面区域的第一上表面具有从该设备的后面逐渐隆起到大致月牙形顶点的部分,所述顶点位于紧接跟骨结节在该跟骨结节前面的跟骨区域下面;以及
b.前面区域,其具有第二上表面并且定位为至少处于穿戴者跖骨轴的一部分之下,所述前面区域的第二上表面具有逐渐隆起到位于穿戴者第二和第三跖骨轴下面的顶点的部分;
其中所述前面区域和所述后面区域在中间区域处连接,所述前面区域和所述中间区域比所述后面区域要窄;
其中所述设备使得由穿戴者足部承受的重量移向脚跟并且离开足的前脚区域。
CN2009101509766A 2004-10-13 2004-10-13 高跟鞋 Active CN1016015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09766A CN101601520B (zh) 2004-10-13 2004-10-13 高跟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09766A CN101601520B (zh) 2004-10-13 2004-10-13 高跟鞋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444774A Division CN100502714C (zh) 2004-10-13 2004-10-13 用于高跟鞋的设备和构造高跟鞋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1520A CN101601520A (zh) 2009-12-16
CN101601520B true CN101601520B (zh) 2011-09-07

Family

ID=41467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09766A Active CN101601520B (zh) 2004-10-13 2004-10-13 高跟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015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8370855B2 (en) * 2017-11-21 2020-05-28 Hbn Shoe, Llc Device for high-heeled shoe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high-heeled shoe
US10702008B2 (en) * 2018-02-26 2020-07-07 Hbn Shoe, Ll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sho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50715A (en) * 1923-06-07 1925-08-25 Edward E Stout Shoe insole
US1819539A (en) * 1929-10-24 1931-08-18 Martin P Bringardner Arch support
US2246944A (en) * 1939-01-18 1941-06-24 Francis J O Neil Foot gripper for shoes
US4866860A (en) * 1988-07-25 1989-09-19 Wolverine World Wide, Inc. Metatarsal head shoe cushion construc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50715A (en) * 1923-06-07 1925-08-25 Edward E Stout Shoe insole
US1819539A (en) * 1929-10-24 1931-08-18 Martin P Bringardner Arch support
US2246944A (en) * 1939-01-18 1941-06-24 Francis J O Neil Foot gripper for shoes
US4866860A (en) * 1988-07-25 1989-09-19 Wolverine World Wide, Inc. Metatarsal head shoe cushion constru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1520A (zh) 200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22132B2 (en) Device for high-heeled shoe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high-heeled shoe
EP3297484B1 (en) Device for high-heeled shoe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high-heeled shoe
US10729205B2 (en) Device for high-heeled shoe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high-heeled shoe
US20060254092A1 (en) Anterior transverse arch support with phalanges grip
CN100502714C (zh) 用于高跟鞋的设备和构造高跟鞋的方法
CN101601520B (zh) 高跟鞋
CN101204259B (zh) 薄型护足垫
AU2018370855B2 (en) Device for high-heeled shoe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high-heeled shoe
CN215225143U (zh) 一种保健鞋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901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3901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