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8868A - 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98868A
CN101598868A CNA2008101103832A CN200810110383A CN101598868A CN 101598868 A CN101598868 A CN 101598868A CN A2008101103832 A CNA2008101103832 A CN A2008101103832A CN 200810110383 A CN200810110383 A CN 200810110383A CN 101598868 A CN101598868 A CN 101598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bas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backligh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103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伯群
詹惟嵘
吴正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nstar Displa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nstar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nstar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Hannstar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A2008101103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988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98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88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组包含一背壳及至少一连接器。该背壳包含一底板,其包含一上表面、一下表面及至少一贯穿开口。该连接器包含一上部、一中间部及一下部,其中该下部配置于该贯穿开口内并设有一导电接点,该中间部位于该上部及该下部之间,且该中间部配置于该底板的上表面的上方。当灯管与背板之间需要具有不同的距离或反向换流器的印刷电路板与该底板之间需要具有不同的距离时,该背光模组不须更换不同高度或尺寸的连接器,可简化成一通用型的连接器。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装置的背光模组,当灯管与背板之间需要具有不同的距离或反向换流器的印刷电路板与该底板之间需要具有不同的距离时,该背光模组不须更换不同高度或尺寸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参考图1,其显示现有液晶显示器装置10。该液晶显示器装置10包含一液晶面板12及一背光模组16。该背光模组16配置于该液晶面板12的下方,用以将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均匀的分配至该液晶面板12上。该液晶显示器装置10另包含一前框14,用以固定该液晶面板12与该背光模组16。
参考图2,其显示一种现有直下光源型式背光模组20。该背光模组包含一背壳22、数个灯管28(诸如冷阴极灯管)及数个光学膜片24。该背壳22具有一底板26,用以承载这些灯管28,并使这些灯管28配置于该背壳22内。这些光学膜片24(诸如棱镜片及扩散片)配置于这些灯管28的上方。
参考图3,揭示一种影像显示器装置50,其包含一液晶面板51及一背光模组52。该背光模组52配置于该液晶面板51的下方,并包含一背壳55、数个灯管53(诸如冷阴极灯管)及一反向换流器60,这些灯管53配置于该背壳55内。该背壳55具有一底板56,用以承载这些灯管53,并支撑该反向换流器60。该反向换流器60包含一印刷电路板57、一变压器59及一壳体63。该印刷电路板57配置于该背壳55下方,并与该背壳55保持一预定间距。该变压器59配置于该印刷电路板57下方,并电性连接于该印刷电路板57。该壳体63配置于该变压器59下方,用以覆盖该变压器59及该印刷电路板57。
该反向换流器(inverter)60为一种适用于影像显示器装置的背光模组的直流/交流反向换流器(DC/AC inverter),用以将直流电压转换成交流电压,同时,该反向换流器60上的变压器(transformer)59可提升交流电压,以点亮该背光模组51的灯管53。随着该影像显示器装置的尺寸变大,该反向换流器60及该变压器59的体积亦随的变大。
参考图4、5,其显示另一种具有反向换流器80的现有背光模组70。该背光模组70包含一背壳72、数个灯管74及一反向换流器80。该背壳72具有一底板76,其包含数个贯穿开口78。该反向换流器80包含一印刷电路板82、数个连接器(Connector)84及一变压器(图未示)。该连接器84焊接于该印刷电路板82上,并对应于该些贯穿开口78。
该背光模组70利用免焊接灯管设计。该背光模组70的组装步骤如下:首先,将该连接器84穿过该底板76的贯穿开口78,并从该底板76伸出一预定高度。再借由数个螺丝86将该印刷电路板82固定于该底板76下方,该底板76可支撑该反向换流器80。最后,使该灯管74的灯管芯夹持于该连接器84内。该反向换流器80可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提升该交流电压,以点亮该灯管74。
然而,每家液晶显示器装置制造商所设计的背光模组皆不相同,诸如该灯管74与该底板76之间的距离e1以及该灯管74与该反向换流器80的印刷电路板82之间的距离e2会随不同液晶显示器装置制造商的设计准则(Design Rule)而不同。因此,连接器供应商须依不同客户需求,制作不同高度或尺寸的连接器,如此将使连接器的生产成本提高。
因此,便有需要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能够解决前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当灯管与背板之间需要具有不同的距离或反向换流器的印刷电路板与该底板之间需要具有不同的距离时,该背光模组不须更换不同高度或尺寸的连接器,可简化成一通用型的连接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含一背壳及至少一连接器。该背壳包含一底板,其包含一上表面、一下表面及至少一贯穿开口。该连接器包含一上部、一中间部及一下部,其中该下部配置于该第一贯穿开口内并设有一第一导电接点,该中间部位于该上部及该下部之间,且该中间部配置于该底板的上表面的上方。该背光模组另包含一反向换流器,包含一印刷电路板,其固定于该底板的下表面,该印刷电路板设有至少一第二导电接点,用以结合于该第一导电接点。该背光模组另包含至少一灯管,其具有一灯管芯,该灯管芯被夹持于该连接器的上部内。
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当该灯管与该背板之间需要具有不同的距离或该反向换流器的印刷电路板与该底板之间需要具有不同的距离时,皆不须更换不同高度或尺寸的连接器,且仍可确定该反向换流器的印刷电路板的插头与该连接器的插槽间的电性连接。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的连接器为一种通用型的连接器,可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先前技术的液晶显示器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为先前技术的直下光源型式背光模组的分解剖面示意图。
图3为先前技术的具有反向换流器的影像显示器装置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5为先前技术的另一种具有反向换流器的背光模组的分解立体及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6、7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分解立体及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放大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放大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放大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放大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10  液晶显示器装置      12  液晶面板
14  前框                16  背光模组
20  背光模组
22  背壳                24  光学膜片
26  底板                28  灯管
50  液晶显示器装置            51  液晶面板
52  背光模组                  53  灯管
55  背壳                      56  底板
57  印刷电路板                59  变压器
60  反向换流器                63  壳体
70  背光模组                  72  背壳
74  灯管                      76  底板
78  贯穿开口                  80  反向换流器
82  印刷电路板                84  连接器
86  螺丝
110 突块部分                  112 上部
114 中间部                    116 下部
118 底面                      120 导电接点
121 延伸方向
122 插槽                      130 导电接点
132 插头                      133 箭头
170 背光模组                  171 上表面
172 背壳                      173 下表面
174 灯管                      175 灯管芯
176 底板                      177 凹处
178 贯穿开口
179 贯穿开口                  180 反向换流器
182 印刷电路板                183 顶面
184 连接器                    185 箭头
186 螺丝
200 液晶显示器装置            212 液晶面板
214 前框                      270 背光模组
370 背光模组
D1  深度                      D2  深度
D3  深度                      D4  深度
D5  深度                      e1  距离
E2  距离                      E1  距离
E2  距离                      E3  距离
E4  距离                      E5  距离
E6  距离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下文将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6、7,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70。该背光模组170包含一背壳172及至少一连接器184。该背壳172包含一底板176,且该底板176包含至少一第一贯穿开口178。该第一贯穿开口178由该底板176的上表面171延伸至下表面173。一突块部分110配置于该底板176的上表面171,并包含至少一第二贯穿开口179连通于该第一贯穿开口178。该突块部分110可拆可装地固定于该底板176的上表面171,或者该突块部分110可与该底板176一体成型制造。该连接器184包含一上部112、一中间部114及一下部116。该下部116配置于该第一及第二贯穿开口178、179内,并设有一第一导电接点120,其位于该下部116的底面118(如图8所示)。该中间部114位于该上部112及该下部116之间。由于该连接器184的中间部114的截面积大于该第一及第二贯穿开口178、179的截面积(亦即该连接器184的中间部114的截面积大于该连接器184的下部116的截面积),因此该连接器184的中间部114被阻挡于该突块部分110上方(亦即该连接器184的中间部114将配置于该突块部分110上方),且该连接器184的上部112的至少一部份配置于该第一及第二贯穿开口178、179外。该背光模组170另包含至少一灯管174(诸如冷阴极灯管),其具有一灯管芯175,该灯管芯175被夹持于该连接器184的上部112内。
该背光模组170另包含一反向换流器(Inverter)180,其包含一印刷电路板182及一变压器(图未示),该印刷电路板182可借由数个螺丝186而固定于该底板176的下表面173。该底板176可支撑该反向换流器180。该印刷电路板182设有至少一第二导电接点130,其位于该印刷电路板182的顶面183。该第二导电接点130是用以结合于该连接器184的下部116的第一导电接点120。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器184的下部116的第一导电接点120可为插槽122(如图7、8所示),其中该插槽122的延伸方向垂直该底面118,且该印刷电路板182的第二导电接点130可为插头132(如图7所示)。该插头132包含一金属片,用以插入该插槽122。该插槽122包含一金属弹片,用以接触且压着该金属片。在另一实施例中,相反地,该第一及第二导电接点120、130可分别为插头及插槽(图未示)。该反向换流器180为一种适用于该背光模组170的直流/交流(DC/AC)反向换流器,用以将直流电压转换成交流电压,并提升交流电压,以点亮该灯管174。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70组装方法如下:首先,提供一背壳172,其包含一底板176,其中该底板176包含一上表面171、一下表面173及至少一第一贯穿开口178,该第一贯穿开口178由该底板176的上表面171延伸至下表面173。将一突块部分110配置于该底板176的上表面171,其中该突块部分110包含至少一第二贯穿开口179连通于该第一贯穿开口178。然后,提供至少一连接器184,其包含一上部112、一中间部114及一下部116,其中该下部116设有至少一第一导电接点120,且该中间部114位于该上部112及该下部116之间。将该连接器184的下部116朝向该底板176的上表面171并沿箭头185方向插入该第一及第二贯穿开口178、179内,使该连接器184的中间部114被阻挡于该突块部分110上方,且将该连接器184的上部112配置于该第一及第二贯穿开口178、179外。然后,将该灯管174的灯管芯175夹持于该连接器184的上部112内。最后,将该反向换流器180的印刷电路板182固定于该底板176下方,且使该第二导电接点120与该第一导电接点130相结合,亦即该插头132的金属片与该插槽122的金属弹片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替代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70组装方法中,可先将该反向换流器180的印刷电路板182固定于该底板176下方,且使该第二导电接点120与该第一导电接点130相结合。然后,再将该灯管174的灯管芯175夹持于该连接器184的上部112内。因此,该灯管174与该反向换流器180的组装顺序可视需求而定。
再参考图7,在本实施例中,若该突块部分110的高度为H1,则该灯管174与该底板176之间的距离为E1。当该插头132插入该插槽122时,该插头132插入该插槽122的深度为D1,则可确定该插头132与该插槽122之间的达成电性导通。
参考图9,在又一实施例中,若该灯管174与该背板176之间需要具有不同的距离时,则只须将该突块部分110的高度修改即可。举例而言,若该灯管174与该底板176之间的距离由E1改为E2(E2大于E1),则将该突块部分110的高度由H1改为H2(H2大于H1)。当该插头132插入该插槽122时,该插头132插入该插槽122的深度由D1改为D2(D2小于D1)。虽然灯管与底板间的距离改变,使得突块部分的高度须随之调整,且造成该插头132插入该插槽122的深度不同,但是上述调整并不会影响该插头132与该插槽122之间的电性连接。
再参考图7,该反向换流器180的印刷电路板182与该底板176之间的距离为E3。当该插头132可沿一垂直于底板方向(箭头方向133)插入该插槽122时,该插头132插入该插槽122的深度为D1,则可确定该插头132与该插槽122之间的电性连接良好。
参考图10,在另一实施例中,若该反向换流器180的印刷电路板182与该底板176之间需要具有不同的距离时,则该插头132插入该插槽122的深度会不同,但不会影响该插头132与该插槽122之间的电性连接。举例而言,若该反向换流器180的印刷电路板182与该底板176之间的距离由E3改为E4(E4大于E3),则该插头132插入该插槽122的深度由D1改为D3(D3小于D1)。虽然该插头132插入该插槽122的深度不同,但是不会影响该插头132与该插槽122之间的电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当该灯管与该背板之间需要具有不同的距离或该反向换流器的印刷电路板与该底板之间需要具有不同的距离时,皆不须更换不同高度或尺寸的连接器,仍可确定该反向换流器的印刷电路板的插头与该连接器的插槽间的电性连接。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的连接器为一种通用型的连接器,可减少生产成本。
参考图11,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70。该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70大体上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70,相同元件标示相同的标号。两者的不同处是在于该背光模组270的背壳172并未包含该突块部分110。由于该连接器184的中间部114的截面积大于该第一贯穿开口178的截面积(亦即该连接器184的中间部114的截面积大于该连接器184的下部116的截面积),因此当该连接器184的下部116朝向该底板176的上表面171并被插入该第一贯穿开口178内时,该连接器184的中间部114被阻挡于该底板176的上表面171上方,且该连接器184的上部112配置于该第一贯穿开口178外。若该背壳172未包含该突块部分110,则该灯管174与该底板176之间的距离为E5。当该插头132插入该插槽122时,虽然该插头132插入该插槽122的深度为D4,但是仍可确定该插头132与该插槽122之间的电性连接良好。
参考图12,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70。该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70大体上类似于该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70,相同元件标示相同的标号。两者的不同处是在于该背光模组370的背壳172的底板176另包含一凹处177,其连通该第一贯穿开口178,用以容纳该连接器184的中间部114(亦即该凹处的截面积不小于该中间部的截面积)。在本实施例中,该凹处177位于该底板176的上表面171,诸如借由将该底板176的上表面171洗槽所形成。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凹处(图未示)是由该底板176的上表面171及下表面173弯折所形成,诸如借由将该底板176的上表面171及下表面173冲压所形成。由于该连接器184的中间部114的截面积大于该第一贯穿开口178的截面积(亦即该连接器184的中间部114的截面积大于该连接器184的下部116的截面积),因此该连接器184的中间部114被阻挡于该底板176的凹处177上方(亦即该底板176的上表面171上方)。若该底板176的凹处177容纳该连接器184的中间部114,则该灯管174与该底板176之间的距离改为E6。当该插头132插入该插槽122时,虽然该插头132插入该插槽122的深度改为D5,但是仍可确定该插头132与该插槽122之间的电性连接良好。
另外,参考图13,本发明的背光模组170可适用于一液晶显示器装置200。该液晶显示器装置200包含一液晶面板212及本发明的背光模组170。该液晶面板212配置于该背光模组170上,用以将该背光模组170的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均匀的分配至该液晶面板212上。该液晶显示器装置200另包含一前框214,其与该背光模组170结合,以组合成该液晶显示器装置200。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包含:
一背壳,包含一底板,其包含一上表面、一下表面及至少一第一贯穿开口;以及
至少一连接器,包含一上部、一中间部及一下部,其中该下部的至少一部份是配置于该第一贯穿开口内并设有一第一导电接点,该中间部位于该上部及该下部之间,且该中间部配置于该底板的上表面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背壳另包含一突块部分,其配置于该底板的该上表面,并包含至少一第二贯穿开口连通于该第一贯穿开口,且该连接器的该中间部配置于该突块部分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底板另包含一凹处,其连通该第一贯穿开口,用以容纳该连接器的中间部。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另包含:
一反向换流器,包含一印刷电路板,其固定于该底板的下表面,该印刷电路板设有至少一第二导电接点,用以结合于该第一导电接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导电接点分别为插槽及插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连接器的中间部的截面积大于该第一及第二贯穿开口的截面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连接器的中间部的截面积大于该连接器的下部的截面积。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连接器的下部具有一底面,且该第一导电接点位于该底面。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印刷电路板具有一顶面,且该第二导电接点位于该顶面。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插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底面。
CNA2008101103832A 2008-06-04 2008-06-04 背光模组 Pending CN1015988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103832A CN101598868A (zh) 2008-06-04 2008-06-04 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103832A CN101598868A (zh) 2008-06-04 2008-06-04 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8868A true CN101598868A (zh) 2009-12-09

Family

ID=41420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103832A Pending CN101598868A (zh) 2008-06-04 2008-06-04 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9886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5826A (zh) * 2012-09-19 2013-0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光距离实验装置
WO2013174168A1 (zh) * 2012-05-23 2013-1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用于背光模组的背光固定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4168A1 (zh) * 2012-05-23 2013-1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用于背光模组的背光固定结构
US9057509B2 (en) 2012-05-23 2015-06-1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backlight lamp guide thereof
CN102855826A (zh) * 2012-09-19 2013-0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光距离实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6499B (zh) 灯座,具有该灯座的背光装置和显示设备
KR101385226B1 (ko) 램프 소켓,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표시장치
CN102791098B (zh) 图像显示装置
KR101076456B1 (ko) 표시 모듈, 표시 모듈의 고정 구조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KR20060045066A (ko) 전기기기의 단자 장치
JP2010271660A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
US8702263B2 (en) Lighting device, relay connector,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1608758A (zh) 背光组件
CN101598868A (zh) 背光模组
EP2388508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device
CN113228206B (zh) 变压器
US8419234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apparatus
US20120206902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amp Socket Structure Thereof
JP2007060879A (ja) 分電盤
JP3144977U (ja) 蛍光管ホルダ
US20100283904A1 (en) Relay connector, mounting structure of relay connector and chassis, mounting structure of relay connector and power source, mounting structure of discharge tube and power source to relay connector, lighting device for display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20120050642A1 (en) Lamp socket and liquid crystal module
CN209928857U (zh) 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376551B (en) Backlight modu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backlight module
US2008007458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016094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EP2230442A1 (en) Illumina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20110255007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RU2461769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свещ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 телевизионный приемник
JP4277054B1 (ja) 蛍光管ホルダ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