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8636B - 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8636B
CN101588636B CN2008101349550A CN200810134955A CN101588636B CN 101588636 B CN101588636 B CN 101588636B CN 2008101349550 A CN2008101349550 A CN 2008101349550A CN 200810134955 A CN200810134955 A CN 200810134955A CN 101588636 B CN101588636 B CN 1015886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data
measurement clearance
feedback
termin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49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8636A (zh
Inventor
李国庆
谌丽
房家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08101349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88636B/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1917 priority patent/WO200914092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588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8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8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8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包括:基站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之前,判断是否会出现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若是,则正常进行下行调度和下行数据包传输,终端取消下行反馈。在测量间隙结束后基站调度并重传所述下行数据包。或者基站认为该下行数据包发送成功,调度并发送新的下行数据包。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实现下行数据调度的装置。本发明方案可以提高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时的下行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LTE系统是基于调度的系统,由基站(eNB)分配用于承载数据的时频资源,终端(UE)根据基站的控制信道信息接收下行数据或发送上行数据。
对下行数据传输,基站在同一个子帧中配置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终端先解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中的控制信令,如果有针对所述终端的下行控制信道,该终端根据控制信道中指定的频率资源位置和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等信息解调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
LTE系统也是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的系统。现有下行数据传输的流程是:基站通过PDCCH下发控制信令进行下行调度,并发送下行数据;终端在接收到数据传输后,根据解调正确与否向发端发送肯定反馈信息(ACK)或否定反馈信息(NACK);基站根据所收到的反馈信息决定是否需要重传该数据包,若反馈信息是ACK则调度新的数据包,如果反馈信息是NACK则重传数据包。
下行数据由终端接收和反馈,基站根据终端发送的下行反馈信息决定是否需要重传下行数据。由于终端需要一定的时间用于数据处理和反馈,因此下行反馈时刻和下行数据传输时刻之间有一个固定时间间隔。图1示出了下行反馈时刻与下行数据传输时刻的对应关系。其中,T0表示下行反馈和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了区分不同终端的反馈,终端反馈下行数据的资源与基站调度下行数据的控制信道位置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如图1中,基站用控制信道资源0承载下行控制信道调度UE1的下行传输块TB1,则UE1必须在T0后的反馈资源0发送下行反馈ACK/NACK。所述控制信道资源与反馈资源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包括频率资源和码资源,而下行反馈时刻也于下行数据传输时刻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图1所示,基站如果收到NACK反馈,基站进行下行数据的重传调度,在重传调度之后需要判断当前时刻距离上一次下行调度的时刻的时间间隔是否超过最小重传时间间隔(RoundTrip Time,RTT),在满足该条件的前提下,基站可以在最小RTT之后的任意时刻下行发送数据包TB1,方框内的数字表示重传的次数。图1中的RTTmin为最小重传时间间隔,RTTmin=T0+基站组织下行重传所需的时间。
为了支持异频和异系统切换,系统需配置终端在一定时间段内停止工作频段的数据收发,改为测量异频邻小区或异系统的信道质量等信息。这个时间段称为测量间隙(gap),在测量间隙内终端不能收发工作频段的任何信息。如果终端对下行数据的下行反馈时刻落在了测量间隙内,则不会发送反馈信息ACK/NACK,基站收不到ACK/NACK,则不知道下行数据是否发送成功,就无法确定是否需要下行数据重传,如图2所示。
目前,对于这种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的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一种可能的处理方式是基站在预期到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的时候不发起下行调度。但这种处理方式会导致如下缺点:
下行资源利用不充分,设测量间隙长度为T1,则长度为min(T0,T1)时间段内的下行资源都不能分配给该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和装置,可以提高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时的下行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包括:
基站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之前,判断是否会出现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若是,则正常进行下行调度和下行数据包传输,终端取消下行反馈;在测量间隙结束后基站调度并重传所述下行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另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基站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之前,判断是否会出现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若是,则基站进行下行调度和下行数据包传输,终端取消下行反馈;基站在测量间隙结束后调度并发送新下行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实现下行数据调度的装置包括:
下行调度模块,用于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根据来自终端的NACK反馈信息重传下行数据包;
下行调度指示模块,用于判断与所述下行调度模块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时刻相对应的下行反馈时刻是否处于终端的测量间隙内,若是,则发送冲突指示;
所述下行调度模块还用于根据所收到的冲突指示进行数据包的重传调度,等待终端的测量间隙结束后下行发送该重传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另一种用于实现下行数据调度的装置,包括:
下行调度模块,用于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根据来自终端的NACK反馈信息重传下行数据包;
下行调度指示模块,用于判断与所述下行调度模块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时刻相对应的下行反馈时刻是否处于终端的测量间隙内,若是,则发送冲突指示;
所述下行调度模块还用于根据所收到的冲突指示,调度新的下行数据包,等待终端的测量间隙结束后下行发送该新的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进入测量间隙,若是,则发送一个禁止反馈的指示信号;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包;
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接收模块接收下行数据包的情况向基站发送反馈信息,若接收模块正确接收下行数据包,则发送肯定反馈信息ACK,若接收模块没有正确接收下行数据包,则发送否定反馈信息NACK;若收到来自判断模块的禁止反馈信号,则不发送反馈信息。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基站侧判断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是否存在冲突,若存在,则基站在测量间隙结束后调度重传,或者基站在测量间隙结束后调度发送新的下行数据包。由于终端在测量间隙期间无法进行下行反馈,本发明方案就相当于基站将测量间隙期间的下行反馈总是看作NACK并发起重传,或者总是将测量间隙期间的下行反馈看作ACK。该方案可以提高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时的下行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下行反馈时刻与下行数据传输时刻的相互关系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下行反馈与终端的测量间隙出现冲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站实现下行数据调度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出的下行数据调度的装置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出的基站侧实现下行数据调度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出的终端侧实现下行数据调度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出的终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终端在测量间隙期间无法进行下行反馈,而下行数据调度又需要终端进行下行反馈,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的问题,本发明方案的关键点在于:基站侧判断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是否存在冲突,存在冲突的含义就是下行反馈时刻处于测量间隙中,若存在,则基站总是在测量间隙结束后调度重传。这样,就相当于基站将测量间隙期间的下行反馈总是看作NACK,并发起重传。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站实现下行数据调度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基站调度下行数据传输之前,判断是否会出现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若是,则执行步骤302;否则,执行现有的下行数据调度流程。
所述判断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的具体做法是:基站中存储了终端的测量间隙的相关信息,基站在调度下行数据传输之前,根据所存储的终端测量间隙信息判断与调度下行数据传输时刻对应的下行反馈时刻是否处于终端的测量间隙内,若是,则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存在冲突,否则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无冲突。
所述现有的下行数据调度流程为:基站通过PDCCH下发控制信令进行下行调度,并发送下行数据;终端在接收到数据传输后,根据解调正确与否,在下行调度之后的T0时刻向发端发送ACK或NACK;基站根据所收到的反馈信息决定是否需要重传该数据包,若反馈信息是ACK则调度并发送新的数据包;如果反馈信息是NACK,则,则基站进行该数据包的重传调度,下行发送该重传数据包。
步骤302:基站进行数据包的重传调度,在测量间隙结束后下行发送该重传数据包,并转至步骤301。
与上述流程对应的终端侧的处理包括:
终端在测量间隙内不进行下行反馈,即取消下行反馈;
终端在测量间隙之后接收到重传数据包,如果已经正确接收到该下行数据,丢弃重传数据包,并反馈ACK;终端如果没有正确接收到该下行数据,则根据所收到的重传数据包进行重传合并解码,若解码结果正确则反馈ACK,若解码结果错误则反馈NACK。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中终端不发下行反馈,也就不用为基站留出接收和处理反馈信息的时间,测量间隙结束后就可以调度下行重传,因此重传调度时间不受最小RTT的限制。也就是说,即使测量间隙结束的时刻距离上次调度下行数据传输的时刻小于最小RTT,仍然可以立即调度下行重传。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出一种实现下行数据调度的装置可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一的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如图4所示,该装置位于基站中,包括:
下行调度模块401,用于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根据来自终端的NACK反馈信息重传下行数据包;
下行调度指示模块402,用于判断与所述下行调度模块401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时刻对应的下行反馈时刻是否处于终端的测量间隙内,若是,则发送冲突指示;
所述下行调度模块401还用于根据所收到的冲突指示进行数据包的重传调度,等待终端的测量间隙结束后下行发送该重传数据包。
该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测量间隙模块403,用于存储终端的测量间隙信息;
则所述下行调度指示模块402在所述下行调度模块401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之前,根据所述测量间隙模块403存储的终端的测量间隙信息,判断与所述下行调度模块401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时刻对应的反馈时刻是否处于终端的测量间隙内,若是则向下行调度模块401发送冲突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下行数据调度方法,终端在测量间隙期间取消下行反馈,而基站相当于将测量间隙期间的下行反馈看作是NACK,并发起重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下行资源浪费。但是,如果因为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造成了数据包丢失,从而引起RLC层ARQ重传,造成的下行资源浪费将更加可观。因此,本发明方案可以保证及时并且正确地传输下行数据,易于实现,并且能够相对节省下行资源的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出另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终端在测量间隙期间同样取消下行反馈,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基站将测量间隙期间的下行反馈看作是ACK,并在测量间隙结束后调度新的下行数据。由于一般来说下行数据都能够正常接收,本实施例的方案实现更加简洁,并且在较大的概率上比实施例一的方案更加节省下行资源。
本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基站调度下行数据传输之前,判断是否会出现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若是,则执行步骤502;否则,执行现有的下行数据调度流程。
所述判断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的具体做法是:基站中存储了终端的测量间隙的相关信息,基站在调度下行数据传输之前,根据所存储的终端测量间隙信息判断与调度下行数据传输时刻对应的下行反馈时刻是否处于终端的测量间隙内,若是,则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存在冲突,否则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无冲突。
所述现有的下行数据调度流程为:基站通过PDCCH下发控制信令进行下行调度,并发送下行数据;终端在接收到数据传输后,根据解调正确与否,在下行调度之后的T0时刻向发端发送ACK或NACK;基站根据所收到的反馈信息决定是否需要重传该数据包,若反馈信息是ACK则调度并发送新的数据包;如果反馈信息是NACK,则,则基站进行该数据包的重传调度,,下行发送该重传数据包。
步骤502:基站调度新的下行数据包,在测量间隙结束后下行发送该新的数据包,并转至步骤501。
与上述流程对应的终端侧的处理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终端判断是否进入测量间隙,若是,则执行步骤602,否则进行现有的下行数据接收反馈过程。
所述现有的下行数据接收反馈过程包括: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包,并判断是否正确接收,若是则向基站发送肯定反馈信息ACK,否则发送否定反馈信息NACK。
步骤602:终端判断是否正确接收下行数据包,若是则取消本次下行反馈,并转至步骤601;否则执行步骤603;
步骤603:终端在测量间隙之后通过状态报告告知基站重传数据,并转至步骤601。
用于实现实施例三的下行数据调度装置位于基站,其组成模块可以如图4所示,同样包括下行调度指示模块以及下行调度模块,只是功能与实施例二中的下行数据调度装置有所不同。
其中下行调度模块,用于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根据来自终端的NACK反馈信息重传下行数据包;根据来自终端的ACK反馈消息调度新的下行数据包;
下行调度指示模块,用于判断与所述下行调度模块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时刻对应的下行反馈时刻是否处于终端的测量间隙内,若是,则发送冲突指示;
所述下行调度模块还用于根据所收到的冲突指示,调度新的下行数据包,等待终端的测量间隙结束后下行发送该新的数据包。
该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测量间隙模块,用于存储终端的测量间隙信息;
则所述下行调度指示模块在所述下行调度模块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之前,根据所述测量间隙模块存储的终端的测量间隙信息,判断与所述下行调度模块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时刻对应的反馈时刻是否处于终端的测量间隙内,若是则向下行调度模块发送冲突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出一种终端,可以用于实现如实施例三所述的下行调度方法。该终端如图7所示,包括:
判断模块701,用于判断是否进入测量间隙,若是,则向反馈模块发送一个禁止反馈的指示信号;
接收模块702,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包;
反馈模块703,用于根据接收模块702接收下行数据包的情况向基站发送反馈信息,若接收模块702正确接收下行数据包,则发送肯定反馈信息ACK,若接收模块702没有正确接收下行数据包,则发送否定反馈信息NACK;若收到来自判断模块701的禁止反馈信号,则不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判断模块701还可以在判断进入测量间隙后,进一步判断接收模块702是否正确接收下行数据包,若是,则向反馈模块703发送禁止反馈的指示信号,否则,向反馈模块703发送延迟反馈的指示信号;
所述反馈模块703若收到延迟反馈的指示信号,则等待测量间隙结束后,向基站发送用于告知重传数据的状态报告。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基站设备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之前,判断是否会出现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若是,则正常进行下行调度和下行数据包传输,终端取消下行反馈;在测量间隙结束后基站调度并重传所述下行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判断是否会出现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包括:
基站根据所存储的终端测量间隙信息,判断与调度下行数据传输时刻相对应的下行反馈时刻是否处于终端的测量间隙内,若是,则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存在冲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终端接收到所述重传的下行数据包,如果已经正确接收到该下行数据包,则丢弃重传的下行数据包,并反馈ACK;终端如果没有正确接收到该下行数据包,则根据所收到的重传的下行数据包进行重传合并解码。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会出现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的结果为否,则进一步包括:基站根据所收到的反馈信息决定是否需要重传下行数据包,若反馈信息是ACK则调度并发送新的下行数据包;如果反馈信息是NACK,则基站进行原下行数据包的重传调度,下行发送所述重传下行数据包。
5.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之前,判断是否会出现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若是,则基站进行下行调度和下行数据包传输,终端取消下行反馈;基站在测量间隙结束后调度并发送新下行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判断是否会出现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包括: 
基站根据所存储的终端测量间隙信息,判断与调度下行数据传输时刻相对应的下行反馈时刻是否处于终端的测量间隙内,若是,则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存在冲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UE没有正确接收所述基站在下行反馈与测量间隙冲突情况下发送的下行数据包,UE侧的自动重传请求ARQ通过状态报告通知基站重新传输该下行数据包。
8.一种用于实现下行数据调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行调度模块,用于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包传输,根据来自终端的NACK反馈信息重传下行数据包;
下行调度指示模块,用于判断与所述下行调度模块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包传输时刻相对应的下行反馈时刻是否处于终端的测量间隙内,若是,则发送冲突指示;
所述下行调度模块还用于根据所收到的冲突指示进行数据包的重传调度,等待终端的测量间隙结束后下行发送该重传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下行数据调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测量间隙模块,用于存储终端的测量间隙信息;
则所述下行调度指示模块在所述下行调度模块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之前,根据所述测量间隙模块存储的终端的测量间隙信息,判断与所述下行调度模块调度下行数据传输时刻相对应的下行反馈时刻是否处于终端的测量间隙内,若是则向下行调度模块发送冲突指示。
10.一种用于实现下行数据调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行调度模块,用于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根据来自终端的NACK反馈信息重传下行数据包;
下行调度指示模块,用于判断与所述下行调度模块进行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传输时刻相对应的下行反馈时刻是否处于终端的测量间隙内,若是,则发送冲突指示;
所述下行调度模块还用于根据所收到的冲突指示,调度新的下行数据包,等待终端的测量间隙结束后下行发送该新的数据包。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进入测量间隙,若是,则发送一个禁止反馈的指示信号;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包;
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接收模块接收下行数据包的情况向基站发送反馈信息,若接收模块正确接收下行数据包,则发送肯定反馈信息ACK,若接收模块没有正确接收下行数据包,则发送否定反馈信息NACK;若收到来自判断模块的禁止反馈信号,则不发送反馈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在判断进入测量间隙后,进一步判断接收模块是否正确接收下行数据包,若是,则向所述反馈模块发送禁止反馈的指示信号,否则,向反馈模块发送延迟反馈的指示信号;
所述反馈模块若收到延迟反馈的指示信号,则等待测量间隙结束后,向基站发送用于告知重传数据的状态报告。 
CN2008101349550A 2008-05-22 2008-08-07 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5886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49550A CN101588636B (zh) 2008-05-22 2008-08-07 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和装置
PCT/CN2009/071917 WO2009140926A1 (zh) 2008-05-22 2009-05-22 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2360 2008-05-22
CN200810112360.5 2008-05-22
CN2008101349550A CN101588636B (zh) 2008-05-22 2008-08-07 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8636A CN101588636A (zh) 2009-11-25
CN101588636B true CN101588636B (zh) 2011-08-24

Family

ID=41339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49550A Active CN101588636B (zh) 2008-05-22 2008-08-07 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88636B (zh)
WO (1) WO20091409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8367B (zh) * 2010-08-06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频方法、系统和设备
EP2525520B1 (en) 2011-05-17 2016-03-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 radio communication node for data transmission when HARQ feedback and measurement gap collide
CN103249058B (zh) * 2012-02-01 2018-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专用态测量场景配置信息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4301928B (zh) * 2013-07-19 2018-10-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恢复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4684034A (zh) * 2013-11-27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终端管理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7852622B (zh) * 2015-08-14 2020-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间隙Gap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6788913A (zh) * 2015-11-23 2017-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aa的混合自动重传处理方法和基站
US9854601B2 (en) * 2015-12-04 2017-1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liberating retransmissions to avoid new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s (HARQ)
WO2018209590A1 (en) * 2017-05-17 2018-11-22 Apple Inc. Extended gap for power saving and gsm measurem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4988A (zh) * 2006-09-26 2008-04-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传输冲突控制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4988A (zh) * 2006-09-26 2008-04-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传输冲突控制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Overall description
3GPP.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Release 8).《3GPP TS 36.300 V8.3.0》.2007, *
JP特开2007-104010A 2007.04.19
Stage 2 (Release 8).<<3GPP TS 36.300 V8.3.0>>.20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8636A (zh) 2009-11-25
WO2009140926A1 (zh) 2009-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8636B (zh) 一种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和装置
EP196553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control messag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relaying
JP5103535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CN102150467B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半静态调度资源释放过程
EP2583389B1 (en) Uplink scheduling schem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26920B1 (en) Base stations, user equipments and a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KR101239073B1 (ko) 동기 하이브리드 자동 반복 요청(harq)에 기초하여 무선 중계 네트워크에서 신호 간섭을 방지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3001749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物联网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02291770B (zh) 基于载波聚合的通信系统中优化用户面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131473A1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harq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and device having applied same
CN10581496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10093756A1 (en) Method for dl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harq process alloc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11684752A (zh) 管理nr的harq缓冲区的方法
CN102055576A (zh) 一种确定harq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86049A (zh) 数据接收状态的反馈方法、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335448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1433123A (zh) 移动台、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
EP222696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enabling reception of downlink signaling channels
CN10303665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EP255774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g
CN101594682B (zh) 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下行反馈方法
CN101800633A (zh) 一种重复传输ack/nack的控制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118236B (zh) 一种基于竞争资源的反馈方法和装置
EP2166811B1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data transmission corresponding to semi-persistent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CN102202326A (zh) 上行反馈信令检测方法、检测控制装置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7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706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Effective date: 201501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191 HAIDIAN, BEIJING TO: 100085 HAIDIAN,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119

Address after: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Qinghe Street No. 68 Huarun colorful city shopping center two floor 13

Patentee after: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Patentee befor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