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3158B - 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3158B
CN101583158B CN2009101572187A CN200910157218A CN101583158B CN 101583158 B CN101583158 B CN 101583158B CN 2009101572187 A CN2009101572187 A CN 2009101572187A CN 200910157218 A CN200910157218 A CN 200910157218A CN 101583158 B CN101583158 B CN 1015831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ss
ssid
station
beacon fram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72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3158A (zh
Inventor
汪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572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831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83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3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3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31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该方法包括:接入点AP判断接入基本服务集BSS的终端Station个数是否达到所述BSS的连接上限;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AP将与所述BSS对应的信标Beacon帧中的SSID域的值设置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特定值;所述AP发送所述SSID域的值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特定值的Beacon帧。通过使用本发明,使得AP在BSS达到连接上限时,未接入该BSS的Station无法感知到该BSS的存在,进而连接其他BSS,实现了AP的负载分担,提高了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包括两种典型组网架构,分别为FAT AP结构和FIT AP架构。
FAT AP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FAT AP架构中,AP(Access Point,接入点)独立承担了无线接入点的角色。无线报文在FATAP上被转换为了有线报文,然后再转发到有线网络中。来自有线网络的有线报文在FATAP上被转换为无线报文,然后再转发给相应的Station(终端)。
FIT AP架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FIT AP架构中,AC(AccessController,接入控制器)负责控制和管理多个FIT AP,AC向FIT AP发送配置和其它控制信息,与FIT AP交换安全信息,获取FIT AP的状态等运行数据。在许多应用场景下,FIT AP不负责数据转发,而是直接将收到的无线报文进行封装后上送到AC,由AC转换为有线报文后,再转发到有线网络。反之,AC在从有线网络接收到发往无线网络的报文后,将有线报文转换为无线报文,然后封装到隧道中传送给FITAP。FITAP解完封装之后,直接将报文发给相应的Station。
不论是在采用FAT架构还是在采用FIT架构的WLAN中,都存在AP和Station相互发现的过程,Station发现AP上提供的无线服务BSS(BasicService Set,基本服务集)。目前,802.11协议规定有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AP的每个BSS定期广播Beacon帧,如图3所示,在Beacon帧中携带有无线服务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
Station上预先配置有用于扫描的信道列表,在每个信道上监听AP发送的Beacon帧。在收到了AP的Beacon帧之后,Station即可确认AP所提供的服务的存在,并记录服务的SSID。Beacon帧对于已连接成功的Station,还作为一种AP的心跳报文存在。Station监听到多个AP发送的Beacon帧时,会选择信号最强的AP进行关联。也就是说,Station通过接收Beacon帧来判断AP所提供的服务是否存在。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Beacon帧,则代表AP所提供的服务已经不存在。
第二种:Station发送探测请求,收到的AP给予回应。
以图4所示的网络为例,在这种情况下,Station会发送广播Probe Request(探测请求)报文,Probe Request中携带的SSID为空。AP收到广播ProbeRequest报文之后,每一个BSS都会回应一个携带SSID的Probe Response(探测响应)。Station接收到多个AP响应的Probe Response时,会选择信号最强的AP进行关联。对于已经成功连接的Station,也会周期发送Probe Request帧,探测当前AP工作是否正常。如果Station接收到AP发送的Probe Response,则代表AP所提供的服务存在,否则代表AP所提供的服务已经不存在。
现有技术中,当AP上接入的Station达到BSS的上限时,AP仍然正常发送Beacon帧,正常回应所有Station的Probe Request报文。
以图5所示的情况为例,在WLAN中存在一信号较强的AP以及一信号相对较弱(可以正常提供服务)的AP。当信号较强的AP上Station个数达到上限之后,AP仍然正常发送Beacon帧,正常回应所有Station的Probe Request报文。Station就无法感知到AP负载已经达到上限。而信号相对较弱的AP始终空闲。此时Station因为感知不到AP的负载情况,会不断的尝试连接信号较强的AP并不断失败,造成资源的浪费。虽然某些Station在尝试连接若干次之后,也会去连接信号相对较弱的AP,但是也会给Station带来不良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用于提高网络中AP资源的使用效率,给Station带来良好的体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入点AP判断接入基本服务集BSS的终端Station个数是否达到所述BSS的连接上限;
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AP将与所述BSS对应的信标Beacon帧中的SSID域的值设置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特定值;
所述AP发送所述SSID域的值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特定值的Beacon帧。
其中,还包括:
所述AP接收到Station发送的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帧;
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AP判断接收到的Probe Request帧的类型,对于携带SSID的单播Probe Request帧,所述AP响应Probe Response帧;对于不携带SSID的广播Probe Request帧,所述AP不对所述Probe Request帧进行响应。
其中,还包括:
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或所述AP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由达到所述BSS的连接上限变化为低于所述BSS的连接上限时,所述AP在发送的与所述BSS对应的Beacon帧中,将SSID域的值设置为所述BSS的SSID。
其中,还包括:
所述AP接收到Station发送的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帧;
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或所述AP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由达到所述BSS的连接上限变化为低于所述BSS的连接上限时,所述AP响应ProbeResponse帧。
其中,所述将Beacon帧中的SSID域的值设置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特定值包括:
将Beacon帧中的SSID域的值设置为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接入点设备,包括:
连接上限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是否达到该BSS的连接上限;
Beacon帧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连接上限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与所述BSS对应的信标Beacon帧中的SSID域的值设置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特定值;
Beacon帧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Beacon帧设置单元设置后的Beacon帧。
其中,还包括:
探测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Station发送的Probe Request帧;
探测请求响应单元,用于当所述连接上限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接收到的Probe Request帧的类型,对于携带SSID的单播Probe Request帧,响应Probe Response帧;对于不携带SSID的广播Probe Request帧,不对所述Probe Request帧进行响应。
其中,所述Beacon帧设置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连接上限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或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由达到所述BSS的连接上限变化为低于所述BSS的连接上限时,在发送的与所述BSS对应的Beacon帧中,将SSID域的值设置为所述BSS的SSID。
其中,所述探测请求响应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连接上限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或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由达到所述BSS的连接上限变化为低于所述BSS的连接上限时,对所有接收到的Probe Request帧均响应ProbeResponse帧。
其中,所述Beacon帧设置单元将Beacon帧中的SSID域的值设置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特定值包括:
所述Beacon帧设置单元将Beacon帧中的SSID域的值设置为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使用本发明,使得AP在BSS达到连接上限时对BSS的SSID进行隐藏,使得未接入该BSS的Station无法感知到该BSS的存在,进而连接其他BSS,实现了AP的负载分担,提高了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FATAP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FITAP架构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AP定期广播Beacon帧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Station发送探测请求、收到的AP给予回应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在WLAN中存在一信号较强的AP以及一信号相对较弱的AP时,Station接入AP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中对于AP主动发送Beacon帧触发Station发现BSS的方式,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中对于AP主动发送Probe Request帧发现BSS的方式,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中提供的终端接入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提供的终端接入的控制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s601、AP判断接入BSS的终端Station个数是否达到该BSS的连接上限。
步骤s602、判断结果为是时,AP将与该BSS对应的Beacon帧中的SSID域的值设置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特定值。
步骤s603、AP发送该SSID域的值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特定值的Beacon帧。
以下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中终端接入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对于AP主动发送Beacon帧触发Station发现BSS的方式,本发明中的终端接入控制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1、AP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是否达到该BSS的连接上限,是则进行步骤s702,否则进行步骤s703。
具体的,每一个BSS都设置有一个Station连接个数的上限,当连接成功的Station个数与BSS中设置的上限相等时,AP即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达到该BSS的连接上限。
步骤s702、AP将与该BSS对应的Beacon帧中的SSID进行隐藏,在发送的Beacon帧中,将SSID域的值设置为空;同时拒绝新的Station对该BSS的连接,返回步骤s701。对于将SSID域的值设置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特定值的方式,本应用场景中以将SSID域的值设置为空为例进行说明,当然也可以将SSID域的值设置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其他值全1。
现有技术中Beacon帧的结构如表1所示:
表1.Beacon帧的结构
  顺序   信息   备注
  1   Timestamp   时间戳
  2   Beacon Interval   Beacon间隔
  3   Capability   能力
  4   SSID   SSID
  5   Supported Rates   支持速率
6 FH Parameter Set   只能出现在实体层采用跳频技术(FrequencyHopping)的工作站所传送的Beacon帧中
7 DS Parameter Set   只能出现在实体层采用直接顺序技术(Direct Sequence)的工作站所传送的Beacon帧中
8 CF Parameter Set   只能出现在具有PCF功能的AP所传送的Beacon帧中
9 IBSS Parameter Set  只能出现在隶属于一个独立BSS(IBSS)的工作站所传送的Beacon帧中
10   TIM(TrafficInformation Map) 只能出现在AP所传送的Beacon帧中
Beacon帧中SSID域的格式如表2所示。其中SSID的长度(Length)字段值若等于零,则表示所携带的是广播SSID。
表2SSID的格式
  Element ID(长度为1Octet)   Length(长度为1Octet)   SSID(长度为0~32Octet)
步骤s703、AP在发送的与该BSS对应的Beacon帧中,将SSID域的值设置为该BSS的SSID;同时允许新的Station对该BSS的连接,返回步骤s701。
该步骤执行条件包括:接入BSS的终端Station个数始终未达到BSS的连接上限、或接入BSS的终端Station个数由达到BSS的连接上限变化为BSS的连接上限这两种情况。
通过上述流程,当AP即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达到该BSS的连接上限时,对该BSS对应的Beacon帧中的SSID进行隐藏。则对于没有连接该BSS的Station,由于无法从Beacon帧中获得SSID,因此无法感知到该BSS的存在。
对于AP主动发送Probe Request帧发现BSS的方式,本发明中的终端接入控制方法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1、AP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达到该BSS的连接上限。
步骤s802、AP接收到Station发送的Probe Request帧。
步骤s803、AP判断接收到的Probe Request帧的类型,对于携带SSID的单播Probe Request帧,进行步骤s804;对于不携带SSID的广播Probe Request帧,进行步骤s805。
步骤s804、对于携带SSID的单播Probe Request帧,AP认为其来自已经与AP建立了连接的Station,则AP向Station发送Probe Response帧。
现有技术中Response帧的结构如表3所示:
表3.Response帧的结构
  顺序   信息   备注
  1   Timestamp   时间戳
  2   Beacon Interval   Beacon间隔
  3   Capability   能力
  4   SSID   SSID
  5   Supported Rates   支持速率
6 FH Parameter Set   只能出现在实体层采用跳频技术(FrequencyHopping)的工作站所传送的Beacon帧中
7 DS Parameter Set   只能出现在实体层采用直接顺序技术(Direct Sequence)的工作站所传送的Beacon帧中
8 CF Parameter Set   只能出现在具有PCF功能的AP所传送的Beacon帧中
9 IBSS Parameter Set   只能出现在隶属于一个独立BSS(IBSS)的工作站所传送的Beacon帧中
步骤s805、对于不携带SSID的广播Probe Request帧,AP认为其来自已未与AP建立连接的Station,则AP不对该Probe Request帧进行响应。
对于接入BSS的终端Station个数始终未达到BSS的连接上限、或接入BSS的终端Station个数由达到BSS的连接上限变化为BSS的连接上限这两种情况,AP在接收到Station发送的Probe Request帧时,直接响应Probe Response帧即可,无需对接收到的Probe Request帧的类型进行判断。
通过上述流程,当AP即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达到该BSS的连接上限时,对于已经连接的Station仍然进行正常响应,对于未连接的其他Station发送的广播Probe Request帧不进行响应。使得已经连上的Station仍能感知到BSS的存在并进行正常的数据交互,而没有连上的Station则感知不到BSS的存在。因此,这些没有连上Station就会自动去连接其他负载没有达到上限的AP。
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使得AP在BSS达到连接上限时对BSS的SSID进行隐藏,使得未接入该BSS的Station无法感知到该BSS的存在,进而连接其他BSS,实现了AP的负载分担,提高了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接入点设备,如图9所示,包括:
连接上限判断单元10,用于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是否达到该BSS的连接上限;
Beacon帧设置单元20,用于当连接上限判断单元10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与BSS对应的信标Beacon帧中的SSID域的值设置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特定值,例如将Beacon帧中的SSID域的值设置为空;还用于当连接上限判断单元10的判断结果为否、或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由达到BSS的连接上限变化为低于BSS的连接上限时,在发送的与BSS对应的Beacon帧中,将SSID域的值设置为BSS的SSID。
Beacon帧发送单元30,用于发送Beacon帧设置单元20设置后的Beacon帧。
另外,如图10所示,该接入点设备还包括:
探测请求接收单元40,用于接收Station发送的Probe Request帧;
探测请求响应单元50,用于当连接上限判断单元10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接收到的Probe Request帧的类型,对于携带SSID的单播Probe Request帧,响应Probe Response帧;对于不携带SSID的广播Probe Request帧,不对Probe Request帧进行响应。当连接上限判断单元10的判断结果为否、或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由达到BSS的连接上限变化为低于BSS的连接上限时,对所有接收到的Probe Request帧均响应Probe Response帧。
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AP设备,使得AP在BSS达到连接上限时对BSS的SSID进行隐藏,使得未接入该BSS的Station无法感知到该BSS的存在,进而连接其他BSS,实现了AP的负载分担,提高了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单元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单元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单元。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Claims (8)

1.一种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点AP判断接入基本服务集BSS的终端Station个数是否达到所述BSS的连接上限;
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AP将与所述BSS对应的信标Beacon帧中的SSID域的值设置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特定值;
所述AP发送所述SSID域的值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特定值的Beacon帧;
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如果所述AP接收到Station发送的探测请求ProbeRequest帧,所述AP则判断接收到的Probe Request帧的类型,对于携带SSID的单播Probe Request帧,所述AP响应Probe Response帧;对于不携带SSID的广播Probe Request帧,所述AP不对所述Probe Request帧进行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或所述AP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由达到所述BSS的连接上限变化为低于所述BSS的连接上限时,所述AP在发送的与所述BSS对应的Beacon帧中,将SSID域的值设置为所述BSS的SSID。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AP接收到Station发送的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帧;
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或所述AP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由达到所述BSS的连接上限变化为低于所述BSS的连接上限时,所述AP响应ProbeResponse帧。
4.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Beacon帧中的SSID域的值设置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特定值包括:
将Beacon帧中的SSID域的值设置为空。
5.一种接入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上限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是否达到该BSS的连接上限;
Beacon帧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连接上限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与所述BSS对应的信标Beacon帧中的SSID域的值设置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特定值;
Beacon帧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Beacon帧设置单元设置后的Beacon帧;
探测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Station发送的Probe Request帧;
探测请求响应单元,用于当所述连接上限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接收到的Probe Request帧的类型,对于携带SSID的单播Probe Request帧,响应Probe Response帧;对于不携带SSID的广播Probe Request帧,不对所述Probe Request帧进行响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入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Beacon帧设置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连接上限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或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由达到所述BSS的连接上限变化为低于所述BSS的连接上限时,在发送的与所述BSS对应的Beacon帧中,将SSID域的值设置为所述BSS的SSID。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入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请求响应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连接上限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或判断接入BSS的Station个数由达到所述BSS的连接上限变化为低于所述BSS的连接上限时,对所有接收到的Probe Request帧均响应Probe Response帧。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Beacon帧设置单元将Beacon帧中的SSID域的值设置为Station无法解析的特定值包括:
所述Beacon帧设置单元将Beacon帧中的SSID域的值设置为空。
CN2009101572187A 2009-07-02 2009-07-02 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3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72187A CN101583158B (zh) 2009-07-02 2009-07-02 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72187A CN101583158B (zh) 2009-07-02 2009-07-02 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3158A CN101583158A (zh) 2009-11-18
CN101583158B true CN101583158B (zh) 2012-07-11

Family

ID=41365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721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3158B (zh) 2009-07-02 2009-07-02 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831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9166B (zh) * 2010-02-10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网络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CN102421166A (zh) * 2011-11-21 2012-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现无线接入点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2684844B (zh) * 2012-06-05 2015-02-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Beacon帧的发送、接收方法及接入点AP、无线客户端
CN104168593B (zh) * 2014-08-25 2017-12-26 深圳市大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的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6941706A (zh) * 2016-01-04 2017-07-11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07027128B (zh) * 2016-02-02 2019-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节点
CN105933922B (zh) * 2016-04-15 2020-07-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5378A (zh) * 2007-04-03 200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请求的带宽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1282306A (zh) * 2008-05-22 2008-10-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接入点间负载均衡的方法、系统、接入点和移动终端
CN101282304A (zh) * 2008-05-22 2008-10-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接入点间负载均衡的方法、系统、接入点和移动终端
CN101453406A (zh) * 2007-11-30 2009-06-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中继网络中终端睡眠请求的处理方法、系统及中继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5378A (zh) * 2007-04-03 200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请求的带宽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1453406A (zh) * 2007-11-30 2009-06-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中继网络中终端睡眠请求的处理方法、系统及中继站
CN101282306A (zh) * 2008-05-22 2008-10-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接入点间负载均衡的方法、系统、接入点和移动终端
CN101282304A (zh) * 2008-05-22 2008-10-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接入点间负载均衡的方法、系统、接入点和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3158A (zh) 2009-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3158B (zh) 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
CN104471987B (zh) 用于使用fils信标的ap发现的系统和方法
CN106470491B (zh) 中继用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2860073B (zh) 多无线网络的共存
RU2599382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соседней соты
US20170223669A1 (e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Based on Network Sharing
CN105580305B (zh) 用于启用两跳正交化以供设备到设备广播的控制信令
CN107040864B (zh) 设备到设备d2d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120250620A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ystem information
CN105101430A (zh) D2d资源的配置、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313306A (zh) 一种wlan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61449A (zh) 无线接入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CN104704753A (zh) 用于无线局域网的载波聚合的系统和方法
CN103918310A (zh)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CN103891358A (zh)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EP1521492A3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ervice availability information of multimedia broadcasting/multicast service
CN108260186B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3918311A (zh)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CN103907378A (zh)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CN103491578A (zh) 网络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06454908A (zh) 一种调度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422804B1 (en) Multicast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4025662A (zh)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CN104770049A (zh) 用于网络控制的邻近设备到设备发现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07774A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