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2520A - 圆柱形锂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圆柱形锂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2520A
CN101582520A CNA2009101390526A CN200910139052A CN101582520A CN 101582520 A CN101582520 A CN 101582520A CN A2009101390526 A CNA2009101390526 A CN A2009101390526A CN 200910139052 A CN200910139052 A CN 200910139052A CN 101582520 A CN101582520 A CN 101582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ware
secondary battery
sweep
lithium secondary
cylindrical lith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390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2520B (zh
Inventor
金钟九
禹顺基
金镇郁
张允汉
南相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500414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670453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82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2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2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25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7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形锂二次电池,其包括具有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及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被卷绕成螺旋形并在卷绕中心处具有中央空间;插入电极组件中央空间的芯件;具有容纳电极组件的空间的壳体;及与壳体上部连接以密封壳体的盖组件。芯件被形成为管形,其具有纵向间隙,该间隙将芯件分成主体部分及左和右侧端部分,从芯件的主体部分外圆周表面延伸的假想弧线限定出假想圆周,左和右侧端部分位于假想圆周的内侧,它们包括一对向内弯曲并相对于间隙对称设置的第一弯曲部分和一对沿第一弯曲部分的向内弯曲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弯曲的第二弯曲部分。借此,本圆柱形锂二次电池具有改进的稳定性能。

Description

圆柱形锂二次电池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6年4月27日、申请号为200610106046.7及名称为“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相对于外部压力具有改进的稳定性的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05年4月27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2005-35301号的优先权,该申请所公开的内容全部引作本发明的参考。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基本上卷绕成圆柱体形状的电极组件、与电极组件连接的圆柱形壳体、注入壳体内部以允许锂离子移动的电解溶液、与壳体的一侧连接并且防止电解溶液泄漏和防止电极组件分离的盖组件。
典型的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大约2000~2400mA的容量,因此主要用在需要大功率的电子装置中,例如,用在笔记本PCs、数码相机或者摄像录像机中。例如,被串联或者并联连接的所需数量的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可以包括保护电路并可以特定形状组装在硬包装中,以用作与电子装置连接的电源。
通过下面的方法可制得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
首先,将包括活性物质的负电极板和包括隔板和活性物质的正电极板叠置在一起。然后将其一端与棒形卷绕轴连接,大致卷绕成圆柱形,由此形成电极组件。此后,将电极组件插入圆柱形壳体,将电解溶液注入壳体中,将盖组件焊接在圆柱形壳体的上部,由此形成基本呈圆柱形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近来,将如图1所示的基本为棒形的芯件100插入电极组件的中心,以使对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时电极组件不发生变形。芯件100通常由最初为板形的材料卷绕而成,借此可形成横截面为圆形的管形形状。再沿纵向切割它的一部分。
然而,在所述的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中,若受到如跌落之类的外部冲撞,可能导致芯件100移动。芯件100的移动将对位于芯件100上部的盖组件造成影响。具体而言,当芯件100与盖组件的安全带碰撞时,安全带可能翻转或损坏。如果安全带翻转或损坏,将严重影响锂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另外,当芯件100转动时,电极组件的下端可能与芯件100接触,于是在电极组件的下端可能发生短路。
再者,当芯件100变形或者受损时,可能使电极组件的隔板损坏,隔板的损坏可能导致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短路,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损坏或者使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爆炸。确切地说,当施加外部压力时,在外部压力集中之处芯件100将沿特定方向变形。电极组件受到沿特定方向的压力,由此在电极板之间发生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对于外部压力具有改善的安全性能的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圆柱形锂二次电池,包括:具有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设置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被卷绕成螺旋形,并在卷绕中心处具有特定的中央空间;被插入电极组件中央空间的芯件;具有容纳电极组件的空间的壳体;以及与壳体上部开口端部分连接以密封壳体的盖组件,其中,芯件被形成为具有纵向间隙的管形,其被一对相对于所述间隙对称设置的第一弯曲部分分为主体部分、左和右侧端部分。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圆柱形锂二次电池,包括:例如如为凝胶物卷型(jelly-roll type)电极组件之类的电极组件;被形成为具有纵向切割槽(cut groove)的管形的芯件,该芯件包括在管形件内侧圆周表面上沿纵向形成的至少一个凹口;具有容纳电极组件的空间的壳体;以及与壳体的上部开口部分连接以密封壳体的盖组件。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可以相对于所述切割槽对称地形成两个或者四个凹口,当形成四个凹口时,连接每个毗连凹口的假想线可形成梯形。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圆柱形锂二次电池,包括:例如为凝胶物卷型电极组件之类的电极组件;被形成为具有纵向间隙的管形的芯件,其通过一对相对于所述间隙对称设置的第一弯曲部分被分为主体部分、左和右侧端部分,芯件被插入电池组件的中央空间中;具有容纳电极组件的空间的壳体;以及与壳体的上部、开口部分连接以密封壳体的盖组件,其中,从芯件的主体部分延伸的假想弧线形成假想圆周,借助于第一弯曲部分,左和右侧端部分位于假想圆周内侧,并通过一对第二弯曲部分分别重叠。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第二弯曲部分可沿与第一弯曲部分的转动方向相同或者相反的转动方向弯曲,通过第二弯曲部分弯曲的边缘可以通过第三弯曲部分沿与第二弯曲部分的转动方向相同或者相反的转动方向再次弯曲。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使左和右侧端部分的边缘位于从主体部分的外周表面延伸的假想弧线上,从左和右侧端部分的各第二弯曲部分向内延伸的假想弧线通过芯件的轴线,并且相对于彼此形成等于或小于120°的角度。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圆柱形锂二次电池,包括:例如为凝胶物卷型电极组件之类的电极组件;被形成为在中间部分并具有纵向狭槽的管形的芯件;具有容纳电极组件的空间并具有上部开口部分的壳体;以及与壳体的上部开口部分连接以密封壳体的盖组件。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芯件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可使芯件的上部和下部直径小于中心部分的直径。芯件的高度大约为电极组件高度的90%至110%。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可插入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中央空间的芯件可以为管形,该芯件具有沿纵向将芯件分为主体部分、左和右侧端部分的间隙,其中从芯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周表面延伸的假想弧线限定出一假想圆周;左和右侧端部分位于假想圆周的内侧并包括一对相对于所述间隙对称设置且向内弯曲的第一弯曲部分以及一对沿与第一弯曲部分的向内弯曲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弯曲的第二弯曲部分。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可插入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电极组件的中央空间的芯件呈管形,该芯件沿纵向具有将芯件分为主体部分、左和右侧端部分的间隙,其中,从芯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周表面延伸的假想弧线限定出一个假想圆周;左和右侧端部分位于假想圆周的内侧并包括一对相对于裂缝开口对称设置且向内弯曲的第一弯曲部分以及一对沿与第一弯曲部分的转动方向相同的转动方向弯曲的第二弯曲部分。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可插入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中央空间的芯件呈管形,其具有纵向切割槽并包括从芯件的管端部分突出的突起部。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可插入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中央空间的芯件呈管形,其具有纵向切割槽并包括在芯件的内侧表面上沿纵向形成的至少一个凹口。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可插入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中央空间中的芯件呈管形,其具有第一端部分、第二端部分和中间部分,其中,芯件的第一端部分和第二端部分处的直径小于中心部分处的直径;其中,中部具有纵向狭槽;狭槽不延伸到第一端部分或第二端部分中。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或优点的一部分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明,一部分将从说明书中得出,或者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得到启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进行描述,通过这些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的优点将更加清楚,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传统芯件的透视图;
图2A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透视图;
图2B是沿图2A中A-A线剖切的横截面图;
图2C是沿图2A中B-B线剖切的横截面图;
图3A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芯件板的平面图;
图3B是图3A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芯件的透视图;
图3C是沿图3B中C-C线剖切的横截面图;
图4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芯件板的平面图;
图4B是图4A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芯件的透视图。
图4C是沿图4B中D-D线剖切的横截面图;
图5A是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垂直剖面图;
图5B是图5A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水平剖面图;
图6A和6B是本发明其他一些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芯件的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附图中示出了其中的一些实例,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为了解释本发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这些实施方式。
图2A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透视图。图2B是沿图2A中A-A线剖切的横截面图。图2C是沿图2A中B-B线剖切的横截面图。
参考图2A至2C,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200包括在充电/放电时间内产生电压差的电极组件300、容纳电极组件300的圆柱形壳体400、装配于圆柱形壳体400的上部且防止电极组件300分离的盖组件500、和位于电极组件300的中央空间处的芯件600。
电极组件300包括正极(或负极)活性物质,例如敷覆有正极活性物质的第一电极板310,以及负极(或者正极)活性物质,例如敷覆有负极活性物质的第二电极板320。此外,在第一电极板310和第二电极板320之间设有隔板330。隔板330防止第一和第二电极板310和320短路并仅允许锂离子移动。而且,第一电极板310、第二电极板320和隔板330被卷绕成螺旋状,在该卷绕件的中央处具有特定空间,该卷绕件被容纳在圆柱形壳体400中。第一电极板310通常由铝(Al)制成,其与向上突出特定长度的第一电极接片315结合。第二电极板320通常由镍(Ni)制成,其与向下突出特定长度的第二电极接片325结合。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此外,为避免与盖组件500或者圆柱形壳体400直接接触,电极组件300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包括上和下绝缘板341和345。
在圆柱形壳体400中,圆柱形表面410限定出具有特定直径的特定空间。在圆柱形表面410的下部形成底表面420以封闭圆柱形表面410的下部空间,圆柱形表面410的上部敞开,因此可插入电极组件300。可将第一电极板310的第一电极接片315或第二电极板320的第二电极接片325结合在圆柱形壳体400的底表面420的中心处,于是,圆柱形壳体400本身起延伸第一电极板310或者第二电极板320的作用。举例来说,可将第二电极接片325结合在圆柱形壳体400的底表面420的中心处,使得圆柱形壳体起部分负电极的作用。圆柱形壳体400通常由铝(Al)、钢铁(Fe)或者Al和Fe的合金制成。而且,在圆柱形壳体400的上部,将卷曲部分430朝一个方向弯曲以压挤盖组件500,卷边部分440向内凹入,以从底部向顶部挤压盖组件500。
盖组件500包括焊接在第一电极接片315上的导电安全带510,该导电安全带在过充电或者非正常受热的情形下翻转、与安全带510的上部电连接或机械连接并且当安全带510翻转时切断电路的印刷电路板(PCB)520、与PCB 520的上部电连接和机械连接且在指定温度和较高温度下切断电路的正温度元件530、与正温度元件530的上部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并向外侧供给有效电流的导电电极盖540、包围安全带510、PCB 520、正温度元件530、电极盖540的侧面周边使它们与圆柱形壳体400绝缘的垫圈550。这里,电极盖540可以与电极组件300的第一电极315或者其第二电极接片325连接。举例来说,电极盖540可以与第一电极接片315结合,且可以连同第一电极板310起到部分同一电极的作用,例如,可以起正电极的作用。
将芯件600插入卷绕型电极组件300的中央部分。芯件600防止卷绕型电极组件300松开和松动,并且还能防止卷绕型电极组件300因外部压力而变形。
芯件600是通过将金属板基本卷绕成管状而形成的。此外,沿芯件600的纵向形成切割槽或裂缝口630。芯件600的切割槽630的两侧端都面向内部弯曲,并且其两侧端再次弯曲,使其边缘相对芯件600面向外部。
优选芯件600的直径在第一和第二管端部分处比在中央部分的直径小,当然并非必需如此。换言之,芯件600可以在第一管端和第二管端处逐渐变细。
尽管没有示出,可将电解溶液注入圆柱形壳体400内,使得锂离子能在电极之间移动。在充电/放电期间,电解溶液起移动在电池内部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中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的锂(Li)离子的传媒的作用。电解溶液可以为非水型有机电解溶液,其为高纯度的锂盐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此外,电解溶液可以是使用聚合物电解质的聚合物,当然,电解溶液材料的类型不限于此。
图3A的平面图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芯件板。图3B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芯件的透视图。图3C是沿图3B中C-C线剖切的横截面图。
首先,参考图3A,圆柱形锂二次电池200的芯件600由金属板制成的芯件板600′形成。
芯件板600′在其左右两侧包括一对第一线610′、一对第二线620′和一对第三线640′,当沿芯件板600′的纵向形成芯件600时,它们用作弯曲线。
芯件板600′被第一线610′分为左和右侧端部分611和615以及主体部分613,第二线620′位于左和右侧端部分611和615上。
第三线640′相对于第二线620′位于左和右侧端部分611和615的外侧。
参考图3B和3C,通过卷绕图3A所示的芯件板600′形成圆柱形锂二次电池200。
芯件600基本呈管形。此外,沿芯件600的纵向形成切割槽或间隙630。
通过沿位于芯件板600′的左和右侧的第一线610′弯曲的一对第一弯曲部分610,也就是说,相对间隙630对称,芯件600被分为左和右侧端部分611和615以及主体部分613。从主体部分613延伸的弧线形成假象的圆周。由于芯件600的材料没有围绕整个圆周延伸来形成封闭管形结构,因此形成了间隙630,而在左和右侧端部分611和615向内弯曲,在左和右侧端部分611和615留下的间隙630不汇合。
此外,左和右侧端部分611和615可以位于由主体部分613的外圆周表面延伸的弧线形成的假想圆周的内侧。
再者,由于第二弯曲部分611和615沿第二线620′弯曲,因此芯件600的左和右侧端部分611和615的边缘可以面向从主体部分613的外圆周表面延伸的弧线。换言之,第二弯曲部分620可以使左和右侧端部分611和615分别沿与第一弯曲部分610的向内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弯曲,使得左和右侧端部分611和615向芯件600的假象圆周延伸。
此外,在左和右侧端部分611和615中,第二弯曲部分620的外部部分被沿第三线640′弯曲的一对第三弯曲部分640包围。换言之,左和右侧端部分611和615通过位于第二弯曲部分620外侧的第三弯曲部分640沿第二弯曲部分610的转动方向弯曲。
左和右侧端部分611和615的边缘可以分别与从主体部分613的外圆周表面延伸的假想弧线接触。
从左和右侧端部分611和615的各第二弯曲部分620延伸的假想线或平面通过芯件的轴线并可以相对于彼此形成等于或小于120°的角α。
因此,当芯件600因外部压力例如垂直挤压而变形时,可避免电极组件300被芯件600的左和右侧端部分611和615的边缘损坏。明确地说,能够在芯件600中避免因芯件变形而引起芯件的端部损坏电极组件的隔板时在电极组件300内侧可能发生的短路。
优选但非必须的是,芯件600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处的直径可小于中心部分处的直径。也就是说,芯件600的第一管形端部和第二管形端部可以包括锥形部分。将芯件600插入电极组件300的中央空间时,锥形部分可防止隔板300被芯件600损坏。由于锥形部分,芯件600的第一管形端部和第二管形端部处的直径比中央部分处的直径小。
此外,当芯件的管形端部位于第二电极接片325上时,芯件600的高度可以大约为电极组件300高度的90%到110%。如果芯件600的高度等于或小于电极组件300的高度的90%,芯件600缺少足够的强度来固定和支撑电极组件300。此外,若高度等于或大于电极组件高度的110%,芯件600可能与盖组件500的部件接触,由此可能引发一些问题。
参考图4A到4C,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200的芯件700具有与图3A到3C所示出的本发明该实施方式的芯件600类似的结构。唯一的区别在于芯件700的左和右侧端部分711和715通过第二弯曲部分702弯曲,并且左和右侧端部分711和715的边缘面向芯件700的内部圆周表面。
更明确地说,通过卷绕由金属板制成的芯件板700′形成芯件700,该芯件基本呈管形。此外,沿芯件700的纵向形成间隙710。
左和右侧端部分711和715通过沿芯件板700′的第一线710′向内弯曲的一对第一弯曲部分710可朝内面向芯件700。
在芯件700的左和右侧端部分711和715中,左和右侧端部分711和715的边缘通过沿与第一弯曲部分710相同的向内转动方向弯曲的一对第二弯曲部分720沿第二线720’可与芯件700的内部圆周表面接触。
此外,在左和右侧端部分711和715中,第二弯曲部分720的外部部分被沿着第三线740′朝向与第二弯曲部分720的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弯曲的一对第三弯曲部分740包围。
从左和右侧端部分711和715的各第二弯曲部分720向内延伸的假象线或者平面通过芯件的轴线并且可相对于彼此形成等于或者小于120°的角β。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200包括如图3A到3C或者图4A到4C所示出的芯件600或者700之一,当芯件600或者700因如垂直挤压之类的外部压力而变形时,电极组件300能免于分别被芯件600的左和右侧端部分611和615或者芯件700的左和右侧端部分711和715的边缘损坏。明确地说,如果使用芯件600或者700,可以避免因芯件变形使芯件的端部损坏电极组件的隔板而导致电极组件内部发生短路。
图5A是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垂直横截面图。图5B是本发明该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水平横截面图。
图5A至5B中示出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整体结构与图2A至2C中示出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整体结构类似。
能够看到的唯一区别是芯件的结构。芯件800被插入到卷绕型电极组件300的中央空间中,防止卷绕型电极组件300松开和松动,并且还能防止卷绕型电极组件300因外部压力而变形。芯件800基本呈管形。沿芯件800的纵向形成切割槽810。当芯件800与电极组件300连结在一起时切割槽810结合。在某些情况下,切割槽810可以分开而保持特定的距离。
此外,芯件800包括在芯件800的下部、即在面向壳体的底部或者闭合端部的芯件800的管形端部突出特定长度的突起部820,并沿芯件800的纵向在管形芯件800的内侧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凹口830。
此外,当芯件800的管形端部位于第二电极接片325上时,芯件800的高度大约是电极组件300高度的90%到110%。如果芯件800的高度等于或小于电极组件300高度的90%,芯件800缺少足够强度来固定和支持电极组件300。此外,如果芯件800的高度等于或大于电极组件300高度的110%,芯件600可能与盖组件500的部件接触,由此将引发一些问题。
尽管没有示出,可将电解溶液注入圆柱形壳体400内,使得锂离子能在电极之间移动。在充电/放电期间,电解溶液起移动电池内部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中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的锂(Li)离子的传媒的作用。电解溶液可以为非水型有机电解溶液,其为高纯度锂盐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而且,电解溶液可以是使用聚合物电解质的聚合物,当然,电解溶液材料的类型不限于此。
图6A和6B是本发明另一些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的芯件透视图。
参考图6A和6B,圆柱形锂二次电池200的芯件800和900基本呈管形,沿芯件800和900的纵向形成切割槽810和910。此处所使用的术语“切割槽”是指在卷绕芯件800和900中的任何纵向间隙。将芯件形成管形后,可通过切割芯件形成切割槽,或者通过切割形成芯件的板而形成切割槽,因此当形成芯件时,板材料没有在整个圆周上延伸。
每一芯件800和900包括从芯件800或者900的下部突出特定长度的突起820和920。每一芯件800和900都为管形,其中,芯件800和900上部和下部边缘处的直径小于其中央部分的直径。这可避免当芯件800和900由于外部压力而转动时,电极组件300的部件的下部,例如,第一电极板310、第二电极板320和隔板330的下部被切割槽810和910损坏。
此外,沿芯件800和900的纵向在管形芯件800和900的内侧表面形成一个或者多个凹口830和930。借助于凹口830和930能够预先确定芯件800和900的变形方向,因此当外部压力等于或者大于施加的特定压力时,芯件800和900能沿预定方向变形,因此可以避免电极组件300短路,否则芯件800和900变形时可能发生短路。
可以各种形式设置形成于芯件800和900的内侧表面的凹口830和930。
例如,如图6A中所示,在芯件800的内侧表面,芯件800可以包括沿芯件800的纵向形成的一对凹口830。这里,凹口830可以对称的形式位于切割槽810的左和右侧,并从切割槽810的左和右侧以45°角位于圆周上。换言之,凹口830可以距切割槽相同距离地位于切割槽810的左和右侧。
如图6B中所示出的那样,芯件900可以包括在芯件900内侧表面沿芯件900的纵向形成的四个凹口930。四个凹口930可以分别以相对于切割槽910以对称的方式成对地位于左和右侧,并且可以相对于切割槽910呈45°、135°、225°和315°地位于芯件的圆周上。换言之,形成在芯件800的内侧圆周表面上的四个凹口930中连接相邻凹口的假想线可以形成梯形。尤其可将形成于芯件900的圆周上的四个凹口930设置成使得连接各相邻的凹口的假想线形成为正方形。
如上所述,本发明这些实施方式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200包括在芯件800和900下部的突起820和930以及在芯件800和900的内表面沿纵向形成的凹口830和930,借此可提高圆柱形锂二次电池200的稳定性。
明确地说,当芯件800和900转动时,形成在芯件800和900的下部的突起820和920可以防止电极组件300下部损坏。
另外,当外部压力等于或者大于施加到芯件800和900上的特定压力时,凹口830和930可使芯件800和900沿其中心方向变形为螺旋形状。因此,可防止由于芯件800和900变形而引起的电极组件短路。
图7是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参考图7,沿管形芯件1000的纵向形成至少一道狭槽1010。狭槽1010没有延伸到芯件1000的第一和第二管端,事实上,与图1所示的传统芯件100相比,本实施方式的芯件1000的第一和第二管端没有被凹口、切割槽或者间隙切割或者中断。因此,即使当芯件1000因外部压力而变形时,芯件1000的边缘也不太尖,并且相对于变形来说变得更富弹性。在管端没有狭槽或间隙的情况下,通过使芯件1000的第一和第二管端逐渐变细,即使当芯件1000变形,电极组件被芯件1000的上端和下端损坏的可能性较小。
因此,相对于外部压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进稳定性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是很显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所限定的范围内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变换。

Claims (6)

1.一种圆柱形锂二次电池,包括:
具有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被卷绕成螺旋形,并具有处于卷绕中心处的中央空间;
插入所述电极组件中央空间的芯件;
具有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空间的壳体;
与所述壳体的开口部分连接以密封所述壳体的盖组件,
其中所述芯件被形成为管形,其具有沿纵向的裂缝开口,此裂缝开口将所述芯件分为主体部分、左和右侧端部分,其中从所述芯件的主体部分延伸的假想弧线限定出一个假想圆周,
其中所述左和右侧端部分位于所述假想圆周的内侧,它们包括一对向内弯曲并相对于所述裂缝开口对称设置的第一弯曲部分和一对沿与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的转动方向相同的转动方向弯曲的第二弯曲部分,及
其中,所述左和右侧端部分还包括处于第二弯曲部分的外部部分的一对第三弯曲部分,其中所述第三弯曲部分沿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分的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左和右侧端部分的边缘与所述主体部分的内圆周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其中,从所述左和右侧端部分的各第二弯曲部分向内延伸的假想线通过所述芯件的轴线并相对于彼此形成等于或者小于120°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芯件由金属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芯件的第一和第二管端部处的直径小于在中央部分处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芯件的高度为电极组件高度的90%到110%。
CN2009101390526A 2005-04-27 2006-04-27 圆柱形锂二次电池 Active CN1015825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35301/05 2005-04-27
KR1020050035301A KR100646531B1 (ko) 2005-04-27 2005-04-27 원통형 리튬 이차 전지
KR1020050041422A KR100670453B1 (ko) 2005-05-18 2005-05-18 원통형 리튬 이차 전지
KR41422/05 2005-05-18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60467A Division CN100563057C (zh) 2005-04-27 2006-04-27 圆柱形锂二次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2520A true CN101582520A (zh) 2009-11-18
CN101582520B CN101582520B (zh) 2011-09-07

Family

ID=375102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90526A Active CN101582520B (zh) 2005-04-27 2006-04-27 圆柱形锂二次电池
CNB2006101060467A Active CN100563057C (zh) 2005-04-27 2006-04-27 圆柱形锂二次电池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60467A Active CN100563057C (zh) 2005-04-27 2006-04-27 圆柱形锂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646531B1 (zh)
CN (2) CN1015825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2640B (zh) * 2015-05-25 2017-07-28 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全锂离子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112741A (ko) 2006-11-02
CN100563057C (zh) 2009-11-25
CN101582520B (zh) 2011-09-07
CN1877899A (zh) 2006-12-13
KR100646531B1 (ko) 200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17878B1 (en) Core member for a cylindrical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N100511812C (zh) 圆柱型电池
US9040191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00463286C (zh) 二次电池
EP2290732B1 (en) Secondary battery with insulating member
US20120094161A1 (en) Single cell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the same
EP2259364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JP4394082B2 (ja) 二次電池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CN100477371C (zh) 圆柱型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128120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KR20040080528A (ko) 전극조립체와 이를 이용한 이차전
US10741821B2 (en) Secondary battery
JP2015162460A (ja) 二次電池
CN101582520B (zh) 圆柱形锂二次电池
JP4594244B2 (ja) 円筒形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16802864A (zh)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KR100529098B1 (ko) 이차 전지
KR20220073563A (ko) 이차전지
KR20240102622A (ko)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배터리 팩 및 운송 수단
KR100958648B1 (ko) 전극조립체와 이를 이용한 이차전지
KR20210119847A (ko) 이차전지
KR100696790B1 (ko) 원통형 리튬 이차 전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