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8031A - 屏蔽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屏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78031A CN101578031A CNA2008100928927A CN200810092892A CN101578031A CN 101578031 A CN101578031 A CN 101578031A CN A2008100928927 A CNA2008100928927 A CN A2008100928927A CN 200810092892 A CN200810092892 A CN 200810092892A CN 101578031 A CN101578031 A CN 1015780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icity
- framework
- sidewall
- screening arrangement
- base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屏蔽装置,该屏蔽装置具有框架和与框架接合且电连接的盖,该框架具有侧壁,在侧壁的顶部设有多个弹性指形件,每个弹性指形件具有固定在侧壁的顶部的基端部和从该基端部朝向盖弹性伸出的弹性伸出部,该盖具有基本上覆盖框架的至少一个开口的顶部和从顶部向下延伸的侧壁;其中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的基端部的上表面形成所述框架的与所述盖的顶部的下表面相配合的顶面,在所述盖与所述框架相接合状态下,所述弹性指形件的弹性伸出部被所述盖的顶部的下表面向下推压从而与所述基端部大致平齐,所述弹性指形件设置成相邻两弹性指形件之间的间隙不大于所屏蔽的电磁的波长的二十分之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止电磁干扰(EMI)的屏蔽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为一个或多个电子器件提供电磁干扰屏蔽的两件式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发明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正常操作中,设备中的电子/电子器件通常会产生不期望的电磁能,由于通过辐射产生的EMI传输,该电磁能会干扰相邻的电子/电子器件的操作。为了消除或至少减轻由电磁干扰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使用屏蔽罩/装置来为电子/电子器件提供电磁干扰屏蔽。
一种常见的传统屏蔽装置具有两部件式结构,即框架和盖,其中盖安装到框架上。这种传统屏蔽罩主要是通过SMT焊接方式将框架固定在PCB(印刷电路板)上,然后将盖电连接和固定到框架上,从而对被框架和盖遮蔽的电子器件进行屏蔽。具体地,在框架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凹坑,而在盖的侧壁内表面上设置相对应的凸起,利用设置在盖的侧壁内表面上的凸起与设置在框架的侧壁外表面上的凹坑之间的接合,将盖固定和电连接到框架上。
根据上述结构,现有的两件式屏蔽装置在框架的顶部上表面和盖的顶部下表面之间都采用平面接触进行装配,由于屏蔽装置的框架和盖在制造上的限制,框架和盖两者的顶部平面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框架和盖在装配后的平面接触处存在一定的间隙,往往这种缝隙是细长的(即虽然缝隙不大,但是较长),而如果此间隙长度超过所要屏蔽的电子器件的最小屏蔽要求的波长,则该屏蔽装置就有电磁泄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屏蔽装置,能够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的两件式屏蔽装置中存在的至少一部分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蔽装置,该屏蔽装置用于对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电子器件进行屏蔽,并具有框架和与所述框架接合且电连接的盖,所述框架具有侧壁,在所述侧壁的顶部设有多个弹性指形件,每个弹性指形件具有固定在所述侧壁的顶部的基端部和从该基端部朝向所述盖弹性伸出的弹性伸出部,所述盖具有基本上覆盖所述框架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顶部和从顶部向下延伸的侧壁;通过设置在所述盖的侧壁上的第一卡合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侧壁上的第二卡合件的接合使所述盖与所述框架相接合,其中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的基端部的上表面形成所述框架的与所述盖的顶部的下表面相配合的顶面,在所述盖与所述框架相接合状态下,所述弹性指形件的弹性伸出部被所述盖的顶部的下表面向下推压从而与所述基端部大致平齐,所述弹性指形件设置成相邻两弹性指形件之间的间隙不大于所屏蔽的电磁的波长的二十分之一。
根据上述屏蔽装置,由于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的基端部形成所述框架的与所述盖的顶部的下表面相配合的顶面,在所述盖与所述框架相接合状态下,所述弹性指形件的弹性伸出部被所述盖的顶部的下表面向下推压从而与所述基端部大致平齐,因此,所述盖的下表面与设置在框架顶部的所述弹性指形件平面接触,能够防止现有的两件式屏蔽装置依靠框架和盖两者的顶部平面进行整体平面接触时产生的缝隙。在本发明中,由于框架顶部设置了多个所述弹性指形件,根据上述结构,依靠弹性指形件的变形,能够使各个弹性指形件与所述盖的下表面紧密接触。虽然相邻的两个弹性指形件之间存在间隙,但是对于电磁屏蔽来说,只要该间隙不大于所屏蔽的电磁的波长的二十分之一即可起到有效的屏蔽作用。
根据在基板上通常采用的高频电子器件的电磁频率,该电磁的波长的二十分之一不小于3mm,对于低频电子器件的电磁评率来说,该电磁的波长的二十分之一远远大于3mm。因此,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指形件设置成相邻两弹性指形件之间的间隙不大于3mm或小于3mm,这样无论低频电子器件还是高频电子器件均能够有效地被屏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优选的是,所述间隙为0.1-2.5mm。
根据本发明的屏蔽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沿着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通过这种布置方式,能够以密布的方式在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的顶部上布置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从而使弹性指形件与所述盖的下表面紧密接触,使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的顶部上的弹性指形件与所述盖的下表面之间能够有效地防止电磁泄漏。
根据本发明的屏蔽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布置成沿着侧壁的方向延伸。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弹性指形件设置成一个弹性指形件的基端部与相邻的另一个弹性指形件的弹性伸出部相邻。在另一个具体例子中,相邻的两个弹性指形件以各自的基端部相邻或以各自的弹性伸出部相邻。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够使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简单有效地布置在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的顶部上,使得述框架的所述侧壁的顶部上的弹性指形件与所述盖的下表面之间能够有效地防止电磁泄漏。
根据本发明的屏蔽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对于所述弹性指形件来说,至少一个所述弹性指形件设置成两个弹性伸出部从所述基端部向外伸出。在一个例子中,所示两个弹性伸出部沿着相反的方向或相互成直角的方向从所述基端部向外伸出。因此相对于所述弹性指形件的所述基端部的数目,能够设置更多数目的弹性伸出部。
根据本发明的屏蔽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指形件与所述框架的侧壁一体形成。通过例如冲压或冲切方法,从一块片材上形成所述框架和所述框架上的弹性指形件;或者通过冲切方法从所述所述框架的侧壁上一体形成所述弹性指形件。
根据本发明的屏蔽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合件为凸部或凹部,所述第二卡合件为相配合的凹部或凸部。通过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侧壁和所述盖的侧壁中的一个上的凹部和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侧壁和所述盖的侧壁中的另一个上凸部之间的卡合,能够简单方便地使所述盖与所述框架相接合,另外,也能够方便地将所述盖与所述框架之间的接合解除。
根据本发明的屏蔽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凹部为设置在所述框架或所述盖的侧壁上的凹陷或孔。
根据本发明的屏蔽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凸部设有在卡合状态下防止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脱开的第一卡止部。根据本发明的屏蔽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或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凹部设有在卡合状态下防止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脱开的第二卡止部。所述第一卡止部在所述凸部上设置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的卡合方向的前侧,从而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卡合后,所述凸部上的所述第一卡止部防止相卡合的所述凹部向所述卡合方向的后侧即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的脱开方向的移动。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卡止部可设为卡止面,例如凸部一侧的端面,该卡止面被设计成相对于所述卡合方向大致垂直或者朝向所述卡合方向向前方倾斜。所述第二卡止部在所述凹部上设置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的卡合方向的前侧,从而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卡合后,所述凹部上的所述第二卡止部防止相卡合的所述凸部向所述卡合方向的后侧即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的脱开方向的移动。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二卡止部可为卡止面,例如,凹部一侧的壁面,该卡止面设计成相对于所述卡合方向大致垂直或者朝向所述卡合方向向前方倾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屏蔽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屏蔽装置在装配之前的侧视图;
图3A和图3B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屏蔽装置中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为主视图,图3B为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屏蔽装置中的框架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更清楚地表示出设置在框架上的弹性指形件的结构;
图5A和图5B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屏蔽装置中的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A为主视图,图5B为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屏蔽装置中的盖和框架在接合状态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更清楚地表示第一卡合件和第二卡合件之间的卡合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细节。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描述本质上仅为示例性的,而不意图限制本发明公开、应用或使用。
在描述中,在此所使用的某些术语仅用于参照,因此并不意味着进行限制。例如,诸如“上”、“下”、“在...之上”、“在...之下”、“顶”和“底”等术语是指所参照的附图中的方向。诸如“前”、“向后”、“后”、“底”和“侧”等术语是在一致且任意的参照系内描述部件的各部分的取向,通过对照对所讨论的部件进行描述的文字和相关附图可清楚该参照系。这样的术语可包括以上确切所述的词语、其派生词以及具有类似含义的词。类似地,除非文中明确指出,涉及结构的术语“第一”、“第二”及其它此类数词不暗示顺序或次序。
当介绍元件或特征以及示例性实施例时,冠词“一”、“一个”、“该”和“所述”意味着为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元件或特征的意思。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是包含性意思,并意味着在所具体提到的之外还可能有额外的元件或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屏蔽装置100,该屏蔽装置100用于对设置在印刷电路板(即PCB板)10上的一个或多个电子器件进行屏蔽。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作为基板,可为手机中的线路板,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电器中的线路板。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蔽装置100,该屏蔽装置100用于对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电子器件进行屏蔽。所述屏蔽装置100具有框架20和与所述框架20接合且电连接的盖10。所述框架20和所述盖10均有导电材料制成,例如由金属制成。
所述盖10具有大致平坦的顶部11和从顶部向下延伸的侧壁12。所述框架20具有沿着该框架20的上部限定出至少一个开口的侧壁21,如图1所示,该框架限定出两个开口201和202,从而可以同时对两个或两组电子器件相互独立地进行屏蔽。当然,使所述框架20只限定一个开口或者限定出3个或3个以上开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是容易实施的。所述盖10的顶部11基本上覆盖所述框架20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在所述盖10的侧壁12上设有第一卡合件121,在所述框架20的侧壁21上形成第二卡合件23,通过第一卡合件121和第二卡合件23之间的卡合,使所述盖10与所述框架20相接合。
在所述框架20的所述侧壁21的顶部设有多个弹性指形件22,每个弹性指形件22具有固定在所述侧壁21的顶部的基端部221和从该基端部221朝向所述盖10弹性伸出的弹性伸出部222。其中,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22的基端部221的上表面形成所述框架20的与所述盖10的顶部11的下表面相配合的顶面,在所述盖10与所述框架20相接合状态下,所述弹性指形件22的弹性伸出部222被所述盖10的顶部11的下表面向下推压从而与所述基端部221大致平齐。
根据所述屏蔽装置100的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22的基端部221的上表面形成所述框架20的与所述盖10的顶部11的下表面相配合的顶面,在所述盖10与所述框架20相接合状态下,所述弹性指形件22的弹性伸出部221被所述盖10的顶部11的下表面向下推压从而与所述基端部221大致平齐,因此,所述盖10的下表面与设置在框架20顶部的所述弹性指形件22进行平面接触,能够防止现有的两件式屏蔽装置依靠框架和盖两者的顶部平面进行整体平面接触时产生的缝隙。在本发明中,由于框架20顶部设置了多个所述弹性指形件22,根据上述结构,依靠弹性指形件22的变形,能够使各个弹性指形件22与所述盖10的下表面紧密接触。
在本发明中,所述弹性指形件22设置成相邻两弹性指形件22之间的间隙不大于所屏蔽的电磁的波长的二十分之一。虽然相邻的两个弹性指形件22之间存在间隙,但是对于电磁屏蔽来说,只要该间隙不大于所屏蔽的电磁的波长的二十分之一即可起到有效的屏蔽作用。
根据在基板上通常采用的高频电子器件的电磁频率,该电磁的波长的二十分之一不小于3mm,对于低频电子器件的电磁评率来说,该电磁的波长的二十分之一远远大于3mm。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弹性指形件22可以设置成相邻两弹性指形件22之间的间隙不大于3mm或小于3mm,这样无论低频电子器件还是高频电子器件均能够有效地被屏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优选的是,所述间隙为0.1-2.5mm。
如图3A和图3B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屏蔽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22沿着所述框架20的所述侧壁2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通过这种布置方式,能够以密布的方式在所述框架20的所述侧壁21的顶部上布置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22,从而使弹性指形件22与所述盖10的下表面紧密接触,使所述框架20的所述侧壁21的顶部上的弹性指形件22与所述盖10的下表面之间能够有效地防止电磁泄漏。
在本发明的屏蔽装置中,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的朝向或延伸方向可以布置成所需的方式,例如沿着所述框架20的侧壁21的延伸方向,或者与所述的框架20的侧壁21的延伸方向形成一角度。如图3A和3B所示,作为一个例子,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22布置成沿着所述侧壁21的方向延伸。进一步,作为一个例子,所述弹性指形件22设置成一个弹性指形件22的基端部221与相邻的另一个弹性指形件22的弹性伸出部221相邻,如图3A所示,在一个侧壁上的多个弹性指形件22均沿着相同的方位进行排列。作为另一个具体例子,相邻的两个弹性指形件也可以使各自的基端部相邻或以各自的弹性伸出部相邻的方式排列。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够使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22简单有效地布置在所述框架20的所述侧壁21的顶部上,使得述框架20的所述侧壁21的顶部上的弹性指形件22与所述盖10的下表面之间能够有效地防止电磁泄漏。
根据本发明的屏蔽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对于所述弹性指形件来说,至少一个所述弹性指形件22设置成两个弹性伸出部222从所述基端部221向外伸出。在一个例子中,所示两个弹性伸出部222沿着相反的方向或相互成直角的方向从所述基端部221向外伸出。因此相对于所述弹性指形件的所述基端部的数目,能够设置更多数目的弹性伸出部。另外,对于设置在框架的侧壁的拐角部位的弹性指形件,优选将所述弹性指形件22设置成两个弹性伸出部222沿着相互成直角的方向从所述基端部221向外伸出。
根据本发明的屏蔽装置100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指形件22与所述框架20的侧壁21一体形成。通过例如冲压或冲切方法,从一块片材上形成所述框架20和所述框架20上的弹性指形件22;或者通过冲切方法从所述所述框架20的侧壁21上一体形成所述弹性指形件22。例如,在所述框架20的侧壁21上通过冲切一体形成与侧壁21连接的弹性指形件22的基端部221和成为悬臂状态的弹性伸出部222,将基端部221相对于侧壁21弯折,使各个弹性指形件22的基端部221的上表面形成所述框架的基本顶面,该顶面用作所述框架22与所述盖10的顶部11的下表面相配合的配合面。
参见图5A和图5B,根据本发明的屏蔽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合件121可为凸部或凹部,所述第二卡合件23可为与第一卡合件121相配合的凹部或凸部。其中,该凹部可为凹陷或孔,例如,如图5B所示的孔,该凸部可为突起,如图4所示。通过设置在所述框架20的侧壁21和所述盖10的侧壁11中的一个上的凹部和设置在所述框架20的侧壁21和所述盖10的侧壁11中的另一个上凸部之间的卡合,能够简单方便地使所述盖10与所述框架20相接合,另外,通过使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脱开,也能够方便地将所述盖10与所述框架20之间的接合解除。
在如图4、图5B和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屏蔽装置100中,作为所述框架20的侧壁21上的第二卡合件的所述凸部23设有在卡合状态下防止所述凸部23与作为所述盖10的侧壁12上的第一卡合件的所述凹部121脱开的第一卡止部231,另外,与之相对应或者相独立,所述凹部121也可以设有在卡合状态下防止所述凹部121与所述凸部23脱开的第二卡止部122。
所述第一卡止部231在所述凸部23上设置在所述凸部23和所述凹部121的卡合方向的前侧,根据图6所述结构,所述凸部23和所述凹部121相卡合的方向朝向下方,从而在所述凸部23和所述凹部121卡合后,所述凸部23上的所述第一卡止部231防止已经卡合的所述凹部121向所述卡合方向(图6中的向下方向)的后侧即所述凸部23和所述凹部121的脱开方向的移动,在图6中,所述脱开方向为向上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卡止部231可设为卡止面,例如凸部23一侧的端面,该卡止面被设计成相对于所述卡合方向大致垂直(即形成为止挡面)或者朝向所述卡合方向向前方倾斜(即形成为防止该凹部121从该凸部231的表面上脱开的楔形锁紧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卡止部122在形成为孔的所述凹部121上设置在所述凸部23和所述凹部121的卡合方向的前侧(其中,所述凸部23和所述凹部121相卡合的方向朝向下方),从而在所述凸部23和所述凹部121卡合后,所述凹部121上的所述第二卡止部122防止已经卡合的所述凸部23向所述卡合方向(图6中的向下方向)的后侧即所述凸部23和所述凹部121的脱开方向的移动,在图6中,所述脱开方向为向上方向。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二卡止部122可为卡止面,例如,凹部121一侧的壁面(例如孔的壁面),该卡止面设计成相对于所述卡合方向大致垂直(即形成为止挡面)或者朝向所述卡合方向向前方倾斜(即形成为防止该凸部231从该凹部121的表面上脱开的楔形锁紧面)。
本公开的描述仅为示例性的属性,因此没有偏离本公开要旨的各种变形理应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这些变形不应被视为偏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屏蔽装置,该屏蔽装置用于对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电子器件进行屏蔽,并具有框架和与所述框架接合且电连接的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具有侧壁,在所述侧壁的顶部设有多个弹性指形件,每个弹性指形件具有固定在所述侧壁的顶部的基端部和从该基端部朝向所述盖弹性伸出的弹性伸出部;
所述盖具有基本上覆盖所述框架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顶部和从顶部向下延伸的侧壁;
通过设置在所述盖的侧壁上的第一卡合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侧壁上的第二卡合件的接合使所述盖与所述框架相接合;
其中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的基端部的上表面形成所述框架的与所述盖的顶部的下表面相配合的顶面,在所述盖与所述框架相接合状态下,所述弹性指形件的弹性伸出部被所述盖的顶部的下表面向下推压从而与所述基端部大致平齐,所述弹性指形件设置成相邻两弹性指形件之间的间隙不大于所述屏蔽装置所屏蔽的电子器件的电磁波长的二十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不大于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为0.1-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弹性指形件设置成两个弹性伸出部从所述基端部向外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弹性伸出部沿着相反的方向或相互成直角的方向从所述基端部向外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沿着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弹性指形件布置成沿着侧壁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指形件设置成一个弹性指形件的基端部与相邻的另一个弹性指形件的弹性伸出部相邻。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弹性指形件以各自的基端部相邻或以各自的弹性伸出部相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指形件与所述框架的侧壁一体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件为凸部或凹部,所述第二卡合件为相配合的凹部或凸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为设置在所述框架或所述盖的侧壁上的凹陷或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设有在卡合状态下防止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脱开的第一卡止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3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设有在卡合状态下防止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脱开的第二卡止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0928927A CN101578031A (zh) | 2008-05-08 | 2008-05-08 | 屏蔽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0928927A CN101578031A (zh) | 2008-05-08 | 2008-05-08 | 屏蔽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78031A true CN101578031A (zh) | 2009-11-11 |
Family
ID=41272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0928927A Pending CN101578031A (zh) | 2008-05-08 | 2008-05-08 | 屏蔽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78031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25761A (zh) * | 2013-04-23 | 2014-10-2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的屏蔽装置 |
CN109890661A (zh) * | 2016-11-01 | 2019-06-14 | 金泰克斯公司 | 用于后视总成的电磁屏蔽件 |
CN111698951A (zh) * | 2018-02-08 | 2020-09-22 | 巴德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试样收集容器的活检装置 |
-
2008
- 2008-05-08 CN CNA2008100928927A patent/CN10157803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25761A (zh) * | 2013-04-23 | 2014-10-2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的屏蔽装置 |
CN109890661A (zh) * | 2016-11-01 | 2019-06-14 | 金泰克斯公司 | 用于后视总成的电磁屏蔽件 |
CN109890661B (zh) * | 2016-11-01 | 2022-06-10 | 金泰克斯公司 | 用于后视总成的电磁屏蔽件 |
CN111698951A (zh) * | 2018-02-08 | 2020-09-22 | 巴德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试样收集容器的活检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377472B1 (en) | Shielding device | |
KR101292360B1 (ko) | 커넥터 | |
US7989045B2 (en) | Elastic sheet structure and array type elastic sheet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US8282430B2 (en) | Electrical contact | |
US6330167B1 (en) | Electronic assembly with a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shielding cap | |
US20070103882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hield | |
US20100093215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spring member for abutting against a metal plate | |
US20090268420A1 (en) | Shielding assembly | |
JP4348725B2 (ja) | 電子部品取付用ソケット | |
US7387536B2 (en) | Electronic part-mounting socket | |
CN101578032B (zh) | 屏蔽装置和制造屏蔽装置的方法 | |
US20070121309A1 (en) | Shielding device | |
US7479036B2 (en) | Movable connector bracket for end mounting panel members | |
JP2009224393A (ja) | シールド構造 | |
US7837507B1 (en) | Connector with two piece shells | |
CN101578031A (zh) | 屏蔽装置 | |
CN101355867B (zh) | 屏蔽装置 | |
CN101394725A (zh) | 电子电路模块 | |
US20100151747A1 (en) | Spring sheet assembly | |
CN113395887A (zh) | 屏蔽罩 | |
JP2006286456A (ja) |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コネクタ | |
US7258570B2 (en) | Connector for flexible board | |
KR20070012184A (ko) | 전자부품 부착용 소켓 및 그것에 사용되는 콘택트 캐리어 | |
JP2015207475A (ja) | 回路基板接続用ターミナル | |
CN101573024B (zh) | 屏蔽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