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7975A - Ip连接的建立方法和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Ip连接的建立方法和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7975A
CN101577975A CNA2008101490568A CN200810149056A CN101577975A CN 101577975 A CN101577975 A CN 101577975A CN A2008101490568 A CNA2008101490568 A CN A2008101490568A CN 200810149056 A CN200810149056 A CN 200810149056A CN 101577975 A CN101577975 A CN 101577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tercommunication
parameter
wimax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490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7975B (zh
Inventor
霍玉臻
吴婴哲
楚俊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utai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49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79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7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7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7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79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IP连接的建立方法和数据传输方法,其中,上述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包括:在预定通信场景下,终端对互通参数进行编码,得到互通负载参数;终端将互通负载参数携带在WiMAX空口消息和/或R6消息中发送给WiMAX网络中的接入服务网关,以使终端在WiMAX网络中建立IP连接。通过本发明,能够建立稳定的IP连接。

Description

IP连接的建立方法和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P连接的建立方法和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简称为WiMAX)是基于IEEE 802.16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而提供较大的空口带宽(最高70Mbps的数据传输能力)。但是,WiMAX网络只对用户提供了IP层的连接,没有定义业务控制功能,无法提供可控的电信业务,因此,WiMAX网络需要与其他系统互通以便融合共存,为运营商提供更有效的运营。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业务网络,也是未来网络发展的基础架构。为了保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竞争力,必须提高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性能和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3GPP的标准化工作组目前正致力研究核心网系统下一代演进——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简称为EPC),该网络的目的是能为用户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短的传输延时。
WiMAX与3GPP两种网络的互通将有助于这两个网络的优势互补、扩大覆盖范围,让移动用户在不同的无线接入网络环境中,以及在更广泛的地理范围内能够利用两个网络各自不同的特性,并且,获得一致的业务访问。
图1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或者终端)处于非漫游情况下通过WiMAX无线接入网以及通过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为E-UTRAN)接入归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Home PLMN,简称为HPLMN)的网络架构框图,该网络架构包含下列网元:
分组数据网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简称为P-GW),位于3GPP网络,用于负责UE接入分组数据网(Packet DataNetwork,简称为PDN)。
归属用户设备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简称为HSS),位于3GPP网络,用于永久保存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和安全数据。
为了支持非3GPP接入系统的接入,EPC系统还包括认证授权计费服务器(3GPP 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简称为3GPP AAA Server)和认证授权计费代理(AAA Proxy)。
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简称PCRF),位于3GPP网络,负责终端业务的策略控制和计费功能,在漫游场景中分为归属PCRF(h PCRF)和拜访PCRF(v PCRF)。
图1中还包含移动管理单元(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
对于信任的WiMAX接入网,3GPP网络和该WiMAX接入系统之间存在信任关系,WiMAX接入系统可以直接通过S2a接口接入P-GW。
WiMAX接入网有两种架构:模型C(Profile C)中基站(BaseStation,简称为BS)和接入服务网关(ASN GW,简称为AGW)是两个独立的网元;模型B(Profile B)中基站和AGW合一。
在3GPP网络中,当系统为用户建立IP连接时,3GPP核心网需要根据终端指示或用户签约的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简称为APN)来选择用户访问的分组数据网(Packet Data Network,简称为PDN)服务的P-GW,并且,需要根据终端指示的接入类型确定终端是初次入网还是切换入网,以便决定为用户申请新的IP地址还是预留原先申请的IP地址,此外,还需要通过协议配置选项(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s,简称为PCO)参数来传递外部网络协议选项、配置参数等。当终端通过WiMAX接入网接入3GPP核心网时,为了能成功创建IP连接,WiMAX接入网需要参考上述3GPP中定义的参数(简称3GPP互通参数)来进行P-GW的选择,3GPP核心网则需要参考该3GPP互通参数来判断是否为终端分配IP地址,因此,终端需要将该3GPP互通参数传递给WiMAX接入网并通过WiMAX接入网传递给3GPP核心网。在3GPP中,这些3GPP互通参数是由终端在IP连接建立过程中的不同时间、通过不同的消息发送给网络的。
目前,在WiMAX空口协议和网络工作组(Network WorkingGroup,简称为NWG)网络协议中,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对于在IP连接建立过程中,如何将所需的3GPP互通参数传递给网络或终端的问题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考虑到需要在IP连接建立过程中,需要将所需的3GPP互通参数传递给网络或终端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P连接的建立方法和数据传输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IP连接的建立方法,应用于包括终端、WiMAX网络和EPS网络的通信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包括:在预定通信场景下,终端对互通参数进行编码,得到互通负载参数;终端将互通负载参数携带在WiMAX空口消息和/或R6消息中发送给WiMAX网络中的接入服务网关,以使终端在WiMAX网络中建立IP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包括终端和WiMAX网络的通信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预定通信场景下,接入服务网关即接入服务网关对互通参数进行编码,得到互通负载参数;接入服务网关将互通负载参数携带在互通负载参数请求消息中发送给终端,以使终端对互通负载参数进行解码并得到互通参数。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通过在WiMAX无线空口消息中,增加一个互通负载参数,能够将所需的3GPP互通参数传递给网络或终端,从而可以建立起稳定的IP连接。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WiMAX接入3GPP网络的网络架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应用在预定通信场景一中的信令处理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应用在预定通信场景一中的另一信令处理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应用在预定通信场景一中的另一信令处理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应用在预定通信场景二和预定通信场景四中的信令处理流程;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应用在预定通信场景二和预定通信场景四中的另一信令处理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应用在预定通信场景三中的信令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鉴于在终端创建新的PDN连接时,需要将IP连接建立过程中所需的3GPP互通参数(简称为互通参数)通过WiMAX空口协议和/或R6协议传递给网络或终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IP连接的建立方法及数据传输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WiMAX无线空口消息中增加一个互通负载参数,该互通负载参数由终端或ASN GW编码,通过空口透明传输给ASN GW或终端,并由ASNGW或终端解码,从而可以建立起稳定的IP连接。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连接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包括终端、WIMAX网络和EPS网络的通信系统。
图2是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202至步骤S204:
步骤S202,在预定通信场景下,终端对互通参数进行编码,得到互通负载参数;
步骤S204,终端将互通负载参数携带在WIMAX空口消息中发送给WIMAX网络中的接入服务网关,以使终端在WIMAX网络中建立IP连接。
下面详细说明上述处理过程的细节。
(一)步骤S202
首先,在预定通信场景下,终端对互通负载参数进行编码,具体地,终端将需要传输的3GPP互通参数进行编码,形成码流填充在互通负载参数的内容部分,并将码流的长度填写为该互通负载参数的长度部分,即,上述互通负载参数包括内容部分和长度,其中,上述的互通参数包括接入点的名称、接入点的类型、协议配置参数。
具体地,上述预定通信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场景:
预定通信场景一:终端接入WiMAX网络,创建默认的PDN连接,并且,WiMAX空口消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终端基本能力请求消息、注册请求消息、业务流创建请求,业务流创建响应,业务流修改请求,R6消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通道建立请求消息、通道建立响应、通道修改请求,终端预注册请求,终端注册请求。
预定通信场景二:终端接入WiMAX网络,创建默认的PDN连接,且终端在WiMAX网络中创建新的PDN连接,具体操作包括:终端成功创建了默认的PDN连接,决定再发起新的PDN连接,并且,WiMAX空口消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业务流创建请求消息、PDN连接建立请求消息,R6消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通道建立请求、通道修改请求和PDN连接建立请求。
预定通信场景三:终端从EPS网络切换到WiMAX网络,创建默认的PDN连接,其中,WiMAX空口消息包括但不限于:终端基本能力请求消息、注册请求消息、业务流创建请求,业务流创建响应,业务流修改请求等;R6消息包括但不限于:通道建立请求消息、通道建立响应、通道修改请求,终端预注册请求,终端注册请求等。
预定通信场景四:终端从EPS网络切换到WiMAX网络,创建默认的PDN连接,且终端在WiMAX网络中创建新的PDN连接,具体操作包括:终端在WiMAX网络中重新创建已经在EPS网络创建的多个PDN连接,其中,WiMAX空口消息包括但不限于:业务流创建请求消息、PDN连接建立请求消息;R6消息包括但不限于:通道建立请求、通道修改请求和PDN连接建立请求。
(二)步骤S204
终端将互通负载参数携带在WiMAX空口消息中发送给WiMAX网络中的接入服务网关,终端根据互通负载参数在WiMAX网络中建立IP连接。
其中,终端将互通负载参数携带在WiMAX空口消息中发送给WiMAX网络中的ASN GW的操作具体为:步骤1,终端将互通负载参数携带在WiMAX空口消息中,并将WiMAX空口消息发送给WiMAX网络中的基站;步骤2,基站接收WiMAX空口消息,获取其中的互通负载参数,并将互通负载参数发送给ASN GW。
上述终端将WiMAX空口消息和/或R6消息发送给WiMAX网络中的ASN GW的方式具体为:终端将WiMAX空口消息和/或R6消息中的互通负载参数透明发送给WiMAX网络中的ASN GW。
之后,ASN GW获取互通负载参数,并将互通负载参数进行解码,得到互通参数,在ASN GW得到互通参数后,ASN GW可以将互通参数发送给3GPP核心网,和/或接入服务网关根据互通参数确定为终端服务的分组数据网网关,并将互通参数发送给确定的分组数据网网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包括终端和WIMAX网络的通信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预定通信场景下,接入服务网关即接入服务网关对互通参数进行编码,得到互通负载参数;接入服务网关将互通负载参数携带在互通负载参数请求消息中发送给终端;终端将互通负载参数进行解码,得到互通参数。
其中,上述预定通信场景包括:
预定通信场景五:终端向接入服务网关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中指示需要加密的互通参数;或者
预定通信场景六:分组数据网关通过接入服务网关向终端发送预设参数。
较优地,接入服务网关将互通参数进行编码,形成码流,填充在互通负载参数中,并将互通负载参数携带在互通负载参数请求消息中发送给终端的方式具体为:接入服务网关将互通负载参数请求消息中的互通负载参数透明发送给终端。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IP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301至步骤S308。在该方法中,在WiMAX空口消息中增加一个由终端/WiMAX接入服务网关编码、WiMAX接入服务网关或终端解码的互通参数,将需要传递给网络或终端的3GPP互通参数通过互通负载参数透明传输给接入服务网关/终端,由接入服务网关/终端解码后取得所需3GPP互通参数。如果WiMAX网络采用Profile C模型,则同时需要在与WiMAX空口消息对应的基站与ASN GW之间的消息中增加该互通负载参数。下面详细说明上述步骤的处理过程。
步骤S301,在WiMAX空口消息中,增加一个互通负载参数,由终端/接入服务网关对该参数进行编码,反之,由接入服务网关/终端对该参数进行解码,该参数用于携带3GPP互通参数(如:接入点名称(APN)、接入类型、协议配置参数(PCO)等);对该参数有内容和长度两方面的限定;当WIMAX网络采用Profile C模型,则同时需要在与WiMAX空口消息对应的基站与ASN GW之间的消息中增加该参数;
步骤S302,在多种情况下,即,在终端初始入网,或者,终端从3GPP接入网切换到WiMAX网络重入网,或者,在终端需要创建新的PDN连接的情况下,终端将需要传递给网络的3GPP互通参数编码,将码流填写在以下几种请求或消息中:终端基本能力请求、注册请求、业务流创建请求、业务流创建响应消息、PDN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的互通负载的内容部分,并且,填写该互通负载参数的长度部分,并将消息通过基站透明传输给WiMAX接入服务网关;
步骤S303,接入服务网关接收到相应消息后,对互通负载参数进行解码,获取3GPP互通参数;
步骤S304,接入服务网关成功获取3GPP互通参数后,使用该参数选择分组数据网网关,并将这些参数通过后续移动IP会话建立流程传递给分组数据网关;
步骤S305,如果终端要求传送加密的3GPP互通参数(如PCO参数)或移动IP会话创建结束后,分组数据网关要求传送3GPP互通参数(PCO参数)给终端时,接入服务网关将3GPP互通参数请求指示或需要传递给终端的3GPP互通参数编码,将码流填写在业务流创建请求或业务流修改请求消息中的互通负载的内容部分,同时填写该互通负载参数的长度部分,并将消息通过基站透明传输给终端;否则,不需要执行S305-S308;
步骤S306,终端接收到相应消息后,对互通负载参数进行解码,获取3GPP互通参数;
步骤S307,如果解码后的3GPP互通参数是网络向终端索取3GPP互通参数的指示,则终端将网络所请求的3GPP互通参数编码,并将码流填写在业务流创建响应消息中的互通负载的内容部分,同时填写该互通负载参数的长度部分,并将消息通过基站透明传输给WiMAX网络;如果解码后的3GPP互通参数不是网络向终端索取3GPP互通参数的指示,则不需要执行S307-S308;
步骤S308,接入服务网关接收到相应消息后,对互通负载参数进行解码,获取3GPP互通参数。
借助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互通负载参数通过WiMAX空口协议传递给网络或终端,保证建立稳定的IP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上述预定通信场景中的应用。
(一)预定通信场景一,终端接入WiMAX网络,其中,WiMAX空口消息包括但不限于:终端基本能力请求消息、注册请求消息、业务流创建请求,业务流创建响应,业务流修改请求;R6消息包括但不限于:通道建立请求消息、通道建立响应、通道修改请求,终端预注册请求,终端注册请求。
情况一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在预定通信场景一中应用的信令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该处理流程包括步骤401至步骤430。下面详细说明上述处理步骤。
步骤401,终端与WiMAX网络创建空口连接;
步骤402,终端对3GPP互通参数进行编码,并填写互通负载参数;
步骤403,终端发送终端基本能力请求消息给基站,在该消息中携带互通负载参数,其中包含经过编码的3GPP互通参数、码流长度;
步骤404,基站接收到该消息后给ASN GW发送终端预注册请求消息,其中携带终端发送的互通负载参数,该参数由基站以透明传输方式发送给ASN GW;
步骤405,ASN GW接收到该消息后,取出互通负载参数进行解码,解码成功后获得3GPP互通参数;
步骤406,ASN GW给基站回应终端预注册响应消息;
步骤407,基站给终端回应终端基本能力响应消息;
步骤408,基站给ASN GW回应终端预注册证实消息;
步骤409-411,在终端和ASN GW以及ASN GW和HSS(或AAA服务器)之间发起接入鉴权、授权和密钥传输流程;
步骤412,终端向ASN GW发起注册流程;
步骤413,如果终端在步骤402中指示终端需要传输加密的3GPP互通参数(如PCO参数),则ASN GW需要在上述鉴权流程结束后向终端获取3GPP互通参数(如PCO参数);或ASN GW需要从终端主动获取3GPP互通参数(如PCO参数)时,ASN GW对3GPP互通参数请求指示进行编码,并将该编码的码流填写在互通负载参数中,否则,不执行此步骤;
步骤414,ASN GW发起业务流创建流程,给基站发送通道建立请求消息,在该消息中携带互通负载参数,其中包含经过编码的3GPP互通参数请求指示、码流长度;
步骤415,基站接收到上述通道建立请求消息后,向终端发送业务流创建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ASN GW发送的互通负载参数,并且,该参数由基站透明传输给终端;
步骤416,终端接收到上述业务流创建请求消息后,对互通负载进行解码,获得3GPP互通参数请求指示,根据该指示,将网络请求的3GPP互通参数编码,并填写互通负载参数;
步骤417,终端给基站回复业务流创建响应消息,在该消息中携带互通负载参数,其中包含经过编码的网络请求的3GPP互通参数和码流长度;
步骤418,基站接收到上述业务流创建响应消息后,向ASN GW回复通道建立响应消息,其中携带有终端发送的互通负载参数,该参数由基站透明传输给ASN GW;
步骤419,ASN GW接收到上述通道建立响应消息后,取出互通负载参数进行解码,解码成功后获得3GPP互通参数;
步骤420,ASN GW给基站回应通道建立证实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执行上述步骤413,则在上述业务流创建过程步骤414至步骤420中,不需要携带互通负载参数;
步骤421,ASN GW根据从终端获得的3GPP互通参数(如接入类型)和从AAA/HSS获得的用户信息(如APN),进行PDN GW选择,获得为用户服务的P-GW;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只是PDN GW的选择发生的一个时机,当ASN GW获得终端提供的3GPP互通参数并完成接入鉴权后,该选择可以在移动IP注册开始前任何时机发生;
步骤422,终端发起IP会话的创建流程,如通过动态主机分配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简称为DHCP)流程触发代理移动IP(Proxy Mobile IP,简称为PMIP)流程,或终端直接发起移动IP会话创建流程;
步骤423,ASN GW与选择的P-GW之间通过移动IP会话建立流程创建移动IP隧道,在该流程中,ASN GW将从互通负载中解码获得的3GPP互通参数通过移动IP会话注册请求传递给P-GW,如果P-GW需要向终端传递3GPP互通参数(如PCO)则在移动IP会话注册响应中传递给ASN GW;
步骤424,如果P-GW需要向终端传递3GPP互通参数(如PCO),则ASN GW将需要传递给终端的3GPP互通参数编码,并填写互通负载参数,否则不执行此步骤;
步骤425,ASN GW发起业务流修改流程,向基站发送通道修改请求消息,在该消息中携带互通负载参数,其中包含经过编码的3GPP互通参数和码流长度;
步骤426,基站接收到上述通道修改请求消息后,给终端发送业务流修改请求消息,其中携带ASN GW发送的互通负载参数,该参数由基站透明传输给终端;
步骤427,终端接收到上述业务流修改请求消息后,对互通负载进行解码,获得3GPP互通参数;
步骤428,终端给基站回应业务流修改响应消息;
步骤429,基站接收到上述业务流修改响应消息后给ASN GW回应通道修改响应消息;
步骤430,ASN GW接收到上述通道修改响应消息后给基站回应通道修改证实消息,此时IP连接建立完成,终端可以进行IP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执行步骤424,则在上述业务流修改过程步骤425至步骤430中,不需要携带互通负载参数。
在预定通信场景一中,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终端通过在WiMAX空口消息中将互通负载参数发送给网络,可以建立稳定的IP连接。
情况二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在预定通信场景一中应用的另一信令处理流程,如图5所示,该处理流程包括步骤501至步骤523。
下面详细说明上述处理步骤。
步骤501,终端与WiMAX网络创建空口连接;
步骤502,终端进行基本能力交互及预注册过程;
步骤503至步骤505,在终端和ASN GW以及ASN GW和HSS(或AAA服务器)之间发起接入鉴权、授权和密钥传输流程;
步骤506,终端对3GPP互通参数进行编码,并填写互通负载参数;
步骤507,终端发送注册请求消息给基站,在该消息中携带互通负载参数,其中包含经过编码的3GPP特定参数,和码流长度;
步骤508,基站接收到上述注册请求消息后,向ASN GW发送终端注册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终端发送的互通负载参数,该参数由基站透明传输给ASN GW;
步骤509,ASN GW接收到上述终端注册请求消息后,取出互通负载参数进行解码,解码成功后获得3GPP互通参数;
步骤510,ASN GW向基站回复终端注册响应消息;
步骤511,基站向终端回复注册响应消息;
步骤512,基站向ASN GW回复终端注册证实消息;
步骤513,ASN GW根据从终端获得的3GPP互通参数(如接入类型)和从AAA/HSS获得的用户信息(如APN),进行PDN GW选择,获得为用户服务的P-GW;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只是PDN GW的选择发生的一个时机,当ASN GW获得终端提供的3GPP互通参数并完成接入鉴权后,该选择可以在移动IP注册开始前任何时机发生;
步骤514,在终端和ASN GW之间发起初始业务流或预置业务流的创建流程;
步骤515-523,同上述步骤422-430。
在预定通信场景一中,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终端在WiMAX空口消息中将互通负载参数发送给网络,能够建立起稳定的IP连接。
情况三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在预定通信场景一中应用的另一信令处理流程,如图6所示,该处理流程包括步骤601至步骤623。下面详细说明上述处理步骤。
步骤601,终端与WiMAX网络创建空口连接;
步骤602,终端基本能力交互及预注册过程;
步骤603至步骤605,接入鉴权、授权和密钥传输流程;
步骤606,在终端和ASN GW之间发起终端注册流程;
步骤607,ASN GW发起业务流创建流程,向基站发送通道建立请求消息;
步骤608,基站接收到上述通道建立请求消息后,向终端发送业务流创建请求消息;
步骤609,终端接收到上述业务流创建请求消息后,终端对3GPP互通参数进行编码,并填写互通负载参数;
步骤610,终端向基站回复业务流创建响应消息,在该消息中携带互通负载参数,其中包含经过编码3GPP互通参数和码流长度;
步骤611,基站接收到上述业务流创建响应消息后,向ASN GW回复通道建立响应消息,其中携带终端发送的互通负载参数,该参数由基站透明传输给ASN GW;
步骤612,ASN GW接收到上述通道建立响应消息后,取出互通负载参数进行解码,解码成功后获得3GPP互通参数;
步骤613,ASN GW给基站回应通道建立证实消息;
步骤614,ASN GW根据从终端获得的3GPP互通参数(如接入类型)和从AAA/HSS获得的用户信息(如APN),进行PDN GW选择,获得为用户服务的P-GW;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只是PDN GW的选择发生的一个时机,当ASN GW获得终端提供的3GPP互通参数并完成接入鉴权后,该选择可以在移动IP注册开始前任何时机发生;
步骤615-623,同上述步骤422-430。
在预定通信场景一中,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终端在WiMAX空口消息中将互通负载参数发送给网络,能够建立起稳定的IP连接。
(二)预定通信场景二和预定通信场景四
在预定通信场景二中,终端接入WIMAX网络,且终端在WiMAX网络中创建多个PDN连接,在预定通信场景四中,终端从EPS网络切换到WiMAX网络,且终端在WiMAX网络中创建多个PDN连接,在这两个场景中,通过WiMAX空口消息,例如业务流创建请求消息或PDN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终端将互通负载参数发送给网络。
情况一:在预定通信场景二中,终端接入WiMAX网络,且终端在WiMAX网络中创建多个PDN连接,在预定通信场景四中,终端从EPS网络切换到WiMAX网络,且终端在WiMAX网络中创建多个PDN连接,在这两个场景中,WiMAX空口消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业务流创建请求消息、PDN连接建立请求消息;R6消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通道建立请求、通道修改请求和PDN连接建立请求。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在预定通信场景二和预定通信场景四中应用的信令处理流程,如图7所示,该处理流程包括步骤701至步骤720。下面详细说明上述处理步骤。
步骤701,当用户已经通过WiMAX网络接入或者当用户从3GPP接入网切换到WiMAX网络后,成功创建了默认的PDN连接时,终端根据业务需要或者切换前的PDN连接情况,决定创建新的PDN连接;
步骤702,终端对3GPP互通参数进行编码,并填写互通负载参数;
步骤703,终端向基站发起业务流创建流程,终端向基站发送业务流创建请求消息,在该消息中携带互通负载参数,其中包含经过编码的3GPP互通参数和码流长度;
步骤704,基站接收到上述业务流创建请求消息后,向ASN GW发送通道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携带终端发送的互通负载参数,该参数由基站透明传输给ASN GW;
步骤705,ASN GW接收到上述通道建立请求消息后,取出互通负载参数进行解码,解码成功后获得3GPP互通参数;
步骤706,ASN GW向基站回复通道建立响应消息;
步骤707,基站接收到上述通道建立响应消息后,向终端会议业务流创建响应消息;
步骤708,基站向ASN GW回应通道建立证实消息;
步骤709,ASN GW根据从终端获得的3GPP互通参数(如接入类型)和从AAA/HSS获得的用户信息(如APN),进行PDN GW选择,获得为用户服务的P-GW;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只是PDN GW的选择发生的一个时机,当ASN GW获得终端提供的3GPP互通参数并完成接入鉴权后,该选择可以在移动IP注册开始前任何时机发生。
步骤710,终端或ASN GW可能触发重鉴权流程;如PDN-GW选择后,为用户选择了新的P-GW,则需要启动重鉴权流程;
步骤711,如果发生重鉴权流程,则需要进行密钥传递过程;
步骤712-720,同上述步骤422-430。
在预定通信场景二和预定通信场景四中,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终端通过在WiMAX空口消息中将互通负载参数发送给网络,能够建立起稳定的IP连接。
情况二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在预定通信场景二和预定通信场景四中应用的另一信令处理流程,如图8所示,该处理流程包括步骤801至步骤821。
下面详细说明上述处理步骤。
步骤801,当用户已经通过WiMAX网络接入或者当用户从3GPP接入网切换到WiMAX网络后,成功创建了默认的PDN连接时,终端根据业务需要或切换前的PDN连接情况,决定创建新的PDN连接;
步骤802,终端将网络需要的3GPP互通参数进行编码,并填写互通负载参数;
步骤803,终端发送新增消息PDN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给基站,在该消息中携带互通负载参数,其中包含经过编码的3GPP互通参数,和码流长度;
步骤804,基站接收到PDN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将该消息发送给ASN GW,其中携带终端发送的互通负载参数,该参数由基站透明传输给ASN GW;
步骤805,ASN GW接收到PDN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取出互通负载参数进行解码,解码成功后获得3GPP互通参数;
步骤806,ASN GW根据从终端获得的3GPP互通参数(如接入类型)和从AAA/HSS获得的用户信息(如APN),进行PDN GW选择,获得为用户服务的P-GW;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只是PDN GW的选择发生的一个时机,当ASN GW获得终端提供的3GPP互通参数并完成接入鉴权后,该选择可以在移动IP注册开始前任何时机发生;
步骤807,ASN GW向基站回复新增消息PDN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步骤808,基站向终端回复PDN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步骤809,基站向ASN GW回复新增消息PDN连接建立证实消息;
步骤810,终端或ASN GW可能触发重鉴权流程;例如,PDN-GW选择后,为用户选择了新的P-GW,则需要启动重鉴权流程;
步骤811,如果发生重鉴权流程,则发起进行密钥传递进程;
步骤812,ASN GW触发业务流创建流程;
步骤813-821,同上述步骤422-430。
在预定通信场景二和预定通信场景四中,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终端通过在WiMAX空口消息中将互通负载参数消息发送给网络,能够建立起稳定的IP连接。
(三)预定通信场景三
在预定通信场景三中,终端从EPS网络切换到WiMAX网络,其中,WiMAX空口消息包括但不限于:终端基本能力请求消息、注册请求消息、业务流创建请求,业务流创建响应,业务流修改请求;R6消息包括但不限于:通道建立请求消息、通道建立响应、通道修改请求,终端预注册请求,终端注册请求。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在预定通信场景三的信令处理流程,如图9所示,该处理流程包括步骤901及后续流程。下面详细说明上述处理步骤。
步骤901,终端检测到WiMAX网络信号,并决定从3GPP接入网切换到WiMAX网络;
后续流程为终端重入网流程,具体步骤同上述步骤401-430,或步骤501-523,或步骤601-623,在此不再进行重复描述。
在预定通信场景三中,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终端在WiMAX空口消息中将互通负载参数发送给网络,能够建立起稳定的IP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只描述了用于互通过程的3GPP互通参数的透明传输,对于其它需要在终端和网络间进行透明传输的参数也可以使用该参数。
此外,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均以WIMAX网络采用Profile C模型为例进行说明,当WIMAX网络采用Profile B模型时,本发明同样适用,此时,ASN GW和基站合一。
如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提供的IP连接的建立方法和和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在WiMAX无线空口消息中,增加一个互通负载参数,该互通负载参数由终端或ASN GW编码,通过空口透明传输给ASNGW或终端,并由ASN GW或终端解码,能够在多种情况下建立起稳定的IP连接,并且,该方法可扩展性强、对无线空口采用透明传输方式,即使需要再新增其它参数,也不需要影响空口协议即可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IP连接的建立方法,应用于包括终端、WiMAX网络和EPS网络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定通信场景下,所述终端对互通参数进行编码,得到互通负载参数;
所述终端将互通负载参数携带在WiMAX空口消息和/或R6消息中发送给所述WiMAX网络中的接入服务网关,以使所述终端在所述WiMAX网络中建立IP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通信场景包括以下之一:
预定通信场景一:所述终端接入所述WiMAX网络,创建默认的PDN连接;
预订通信场景二:所述终端接入所述WiMAX网络,创建默认的PDN连接,且所述终端在所述WiMAX网络中创建新的PDN连接;
预定通信场景三:所述终端从EPS网络切换到所述WiMAX网络,创建默认的PDN连接;
预定通信场景四:所述终端从EPS网络切换到所述WiMAX网络,创建默认的PDN连接,且所述终端在所述WiMAX网络中创建新的PDN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预定通信场景二下,所述终端在所述WiMAX网络中创建多个PDN连接包括:所述终端成功创建了默认的PDN连接,决定再发起新的PDN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预定通信场景四下,所述终端在所述WiMAX网络中创建多个PDN连接包括:所述终端在所述WiMAX网络中重新创建已经在所述EPS网络创建的PDN连接,或者决定再发起新的PDN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通信场景一或所述预定通信场景三下,所述WiMAX空口消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终端基本能力请求消息、注册请求消息、业务流创建请求,业务流创建响应,业务流修改请求,所述R6消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通道建立请求消息、通道建立响应、通道修改请求,终端预注册请求,终端注册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通信场景二或所述预定通信场景四下,所述WiMAX空口消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业务流创建请求消息、PDN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R6消息包括至少以下之一:通道建立请求、通道修改请求和PDN连接建立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将互通负载参数携带在WiMAX空口消息中发送给所述WiMAX网络中的接入服务网关具体为:
所述终端将所述互通负载参数携带在所述WiMAX空口消息中,并将所述WiMAX空口消息发送给所述WiMAX网络中的基站;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WiMAX空口消息,获取其中的所述互通负载参数,并将所述互通负载参数发送给所述接入服务网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互通负载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服务网关获取所述互通负载参数,并将所述互通负载参数进行解码,得到所述互通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入服务网关得到所述互通参数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服务网关将所述互通参数发送给3GPP核心网;和/或
所述接入服务网关根据所述互通参数确定为所述终端服务的分组数据网网关,并将所述互通参数发送给确定的所述分组数据网网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负载参数包括内容和长度,其中,所述内容为将接入点的名称、接入点的类型、协议配置参数进行编码后的码流。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将所述WiMAX空口消息和/或R6消息发送给所述WiMAX网络中的接入服务网关的方式具体为:所述终端将所述WiMAX空口消息和/或所述R6消息中的互通负载参数透明发送给所述WiMAX网络中的接入服务网关。
12.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包括终端和WiMAX网络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定通信场景下,所述接入服务网关即接入服务网关对互通参数进行编码,得到互通负载参数;
所述接入服务网关将所述互通负载参数携带在互通负载参数请求消息中发送给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对所述互通负载参数进行解码并得到所述互通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通信场景包括:
预定通信场景五:所述终端向所述接入服务网关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中指示需要加密的互通参数;
预定通信场景六:分组数据网关通过所述接入服务网关向所述终端发送预设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服务网关将所述互通负载参数携带在互通负载参数请求消息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方式为:所述接入服务网关将所述互通负载参数请求消息中的互通负载参数透明发送给所述终端。
CN200810149056A 2008-09-19 2008-09-19 Ip连接的建立方法和数据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79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49056A CN101577975B (zh) 2008-09-19 2008-09-19 Ip连接的建立方法和数据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49056A CN101577975B (zh) 2008-09-19 2008-09-19 Ip连接的建立方法和数据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7975A true CN101577975A (zh) 2009-11-11
CN101577975B CN101577975B (zh) 2012-09-05

Family

ID=41272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490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7975B (zh) 2008-09-19 2008-09-19 Ip连接的建立方法和数据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7797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3024A (zh) * 2015-01-21 2016-08-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一种lte网络中解析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44350A (zh) * 2016-10-18 2019-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通信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1846C (zh) * 2005-07-20 2008-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数据传输承载的实现方法
CN101106579A (zh) * 2006-07-11 2008-01-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及其为用户设备分配地址的方法
CN101188553B (zh) * 2007-06-22 2011-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知归属用户服务器保存分组数据网网关地址信息的方法
CN101163345B (zh) * 2007-11-12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非3gpp系统接入3gpp网络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3024A (zh) * 2015-01-21 2016-08-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一种lte网络中解析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73024B (zh) * 2015-01-21 2019-09-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一种lte网络中解析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44350A (zh) * 2016-10-18 2019-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通信方法及设备
US10880781B2 (en) 2016-10-18 2020-12-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r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7975B (zh) 2012-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30741C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procedure and amf node
US1092496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ntrol overload in WLAN systems
CN111436081B (zh) 数据传送的保障方法及通信设备
EP2863683B1 (en) Data flow control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0579302C (zh) 一种非漫游场景下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服务器的选择方法
EP3477993B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procedure and amf node
US20160119861A1 (en) Network sel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3873145A1 (en) Service authoriz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KR20130015327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한도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데이터 한도 서비스를 위한 패킷 데이터 네트워크 게이트웨이 장치
CN113950851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1577975B (zh) Ip连接的建立方法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01730151B (zh) 实现dhcp模式协商的方法、系统及接入服务网网关
CN104303473B (zh) 运营商共享网络的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0623291B1 (ko) 씨디엠에이 2000과 휴대인터넷 망간 핸드오프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핸드오프 방법
CN101577911B (zh) 切换方法和系统
KR101954397B1 (ko) Lte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차단 방법 및 패킷 차단 시스템
KR100623292B1 (ko) 휴대 인터넷망에서 씨디엠에이 2000 망으로의 핸드오프 방법
CN101965017A (zh) 移动ip会话消息携带3gpp互通参数的方法和系统
KR102034222B1 (ko) 패킷 데이터 네트워크 게이트웨이 장치와 그 호 처리 방법
Mohammed et al. Efficient Power Saving and Zero Network Flooding Protocol for VoWiFi Registration
WO2021226181A1 (en) Multi-usim device accessing services of a second cellular network through a first cellular network via a gateway
KR20130040403A (ko) 패킷 데이터 네트워크 게이트웨이 장치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호 처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ANGSU JIUTAI CABL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TE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410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057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226000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021

Address after: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ing Chao Zhen Tong Yang Road No. 588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utai Cab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