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7713B - 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7713B
CN101577713B CN2009100861090A CN200910086109A CN101577713B CN 101577713 B CN101577713 B CN 101577713B CN 2009100861090 A CN2009100861090 A CN 2009100861090A CN 200910086109 A CN200910086109 A CN 200910086109A CN 101577713 B CN101577713 B CN 101577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data files
test
user identification
data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61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7713A (zh
Inventor
韦波
陆欢
王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0861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77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7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7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7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7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包括设置基本函数库,并初始化虚拟数据文件;被测协议模块调用所设置基本函数库中的操作函数,通过虚拟用户识别模块中所设置的中间数据层,与保存在所述虚拟用户识别模块数据层的虚拟数据文件进行交互操作。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装置,包括:函数提供模块、中间数据层和数据层。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测试系统,包括:虚拟用户识别模块和被测协议模块。因此,通过本发明能够模拟真实的通用用户标识模块/用户识别模块,进而对协议模块进行完全的测试和验证。

Description

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中的测试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协议已经成为一个日趋庞大和复杂的软件系统,通信协议的设计和实现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协议模块不仅要功能正确、能够互通,而且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性能。因此,协议模块的开发和实现也就越来越复杂。于是,为了保证质量,在协议模块的开发和测试阶段,就必须对协议模块进行细致、周密地测试。一般,协议模块的测试按照通信协议标准,通过控制、观察被测协议模块实现的行为来对该协议模块进行评价。 
目前,在移动终端侧协议模块的开发和测试阶段,常用的测试方法是:在个人计算机(PC)或工作站环境下,通过运行测试用例的脚本来对协议模块进行测试。其中,所述测试用例依据相关通信协议进行构建,通过测试用例和被测协议模块的交互操作,并根据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的比较,来完成对协议模块的测试工作。 
然而,在协议模块的开发和测试阶段,由于并没有真实的通用用户标识模块(USIM)/用户识别模块(SIM)可以供其上层协议模块使用,而USIM/SIM又是移动终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协议模块是通过物理层上的硬件来实现对USIM/SIM的相应操作,但往往此时物理层上的硬件也还在开发阶段。因此,上述这两种客观情况限制了协议模块的测试与验证。于是,为了克服这些客观情况的限制,采用虚拟USIM/SIM的方法来实现对协议模块的测试,以有效提高开发的进度和质量。 
迄今为止,虚拟USIM/SIM的数据文件在进行数据交互时,一般都是通过设置桩函数来代替对真实USIM/SIM数据文件的读写、更新等操作。桩函数也叫虚函数或假函数,它只能对USIM/SIM进行简单的模拟,例如对于读取USIM/SIM的操作:先编写一个读取桩函数,在需要读取虚拟数据文件时,就调用这个桩函数,桩函数一般会机械地回复读取成功或失败,或是回复期望读取的数据内容,但这只是人为规避了针对USIM/SIM的相关操作,如此简单机械的测试操作所获得的数据文件内容可能与协议模块与真实USIM/SIM的实际交互情况差别很大。因为协议模块与真实USIM/SIM的实际交互操作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不是这样简单机械地回复就能代替的。而且,由于真实的USIM/SIM数据文件多达上百个,如果都针对每个数据文件去设置相应的桩函数,这样的工作既没有效率,也非常繁琐,后期的维护、修改也非常麻烦。但是,如果不能对USIM/SIM数据文件都进行真实的虚拟,那么,在缺少较为真实的USIM/SIM数据文件的情况下,对USIM/SIM数据文件进行操作的相关协议模块的完全测试和验证,也就难以准确实现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能够模拟真实的USIM/SIM,进而对协议模块进行完全的测试和验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在虚拟用户识别模块中设置中间数据层,该方法包括:设置基本函数库,并通过所述中间数据层向拟定的虚拟数据文件写入对应的结构参数并依序保存到数据层;被测协议模块调用所设置基本函数库中的操作函数,通过所述中间数据层,与保存在所述虚拟用户识别模块数据层的虚拟数据文件进行交互操作。 
上述方法中,所述通过中间数据层向拟定的虚拟数据文件写入对应的结构参数并依序保存到数据层进一步包括:拟定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对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进行编码操作获得对应的码流文件;处理并保存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码流文件。所述拟定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具体为:依据 通用用户标识模块和/或用户识别模块相关协议及具体的测试要求,调用基本函数库中初始化操作函数,初始化操作函数生成本次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 
上述方法中,所述处理并保存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码流文件包括:所述中间数据层中的中间数据结构体向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码流文件中写入对应所述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对应的结构参数,并将写入结构参数后的码流文件依序保存到数据层;其中,所述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结构参数包括: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编号、文件类型、记录编号、卡类型,以及码流文件的内容和长度。 
其中,所述被测协议模块调用基本函数库中的操作函数,通过虚拟用户识别模块中所设置的中间数据层,与保存在所述虚拟用户识别模块数据层的虚拟数据文件进行交互操作包括:根据数据文件的编号、文件类型以及记录编号,确定所指定的虚拟数据文件;调用基本函数库中的操作函数,并通过中间数据结构体对指定的虚拟数据文件进行交互操作,并将进行交互操作后的虚拟数据文件保存至数据层。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装置,包括:函数提供模块、中间数据层和数据层;其中,函数提供模块,用于设置基本函数库,并向被测协议模块提供操作函数,通知中间数据层根据操作函数对虚拟数据文件进行对应的操作;中间数据层,用于借助自身内部的中间数据结构体,向拟定的虚拟数据文件写入对应的结构参数并依序保存到数据层,并实现被测协议模块与数据层的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数据层,用于保存中间数据层处理后的虚拟数据文件。 
上述装置中,所述中间数据层包括:若干个中间数据结构体;所述中间数据结构体,用于依据操作函数来实现被测协议模块与数据层的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所述中间数据结构体,还用于向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码流文件中写入对应所述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对应的结构参数,并用于将写入结构参数后的码流文件依序保存到数据层;其中,所述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参数包括: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编号、文件类型、记录编号、卡类型,以及码流文件的内容和长度。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测试系统,包括:虚拟用户识别模块和被测协议模块;其中,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用于提供操作函数、中间数据结构体,并向拟定的虚拟数据文件写入对应的结构参数以及保存虚拟数据文件;被测协议模块,用于调用基本函数库中的操作函数,借助该中间数据结构体与所述虚拟用户识别模块进行交互操作。 
上述测试系统中,所述虚拟用户识别模块,包括:函数提供模块、中间数据层和数据层;其中,函数提供模块,用于设置基本函数库,并向被测协议模块提供操作函数,通知中间数据层根据操作函数对虚拟数据文件进行对应的操作;中间数据层,用于借助自身内部的中间数据结构体,实现被测协议模块与数据层的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数据层,用于保存中间数据层处理后的虚拟数据文件。 
其中,所述中间数据层包括:若干个中间数据结构体;所述中间数据结构体,用于依据操作函数来实现被测协议模块与数据层的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所述中间数据结构体,还用于向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码流文件中写入对应所述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对应的结构参数,并用于将进行交互操作后的虚拟数据文件依序保存到数据层;其中,所述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参数包括: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编号、文件类型、记录编号、卡类型,以及码流文件的内容和长度。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在虚拟USIM/SIM的过程中,在虚拟用户识别模块中设置中间数据层,上层协议模块通过中间数据层的中间数据结构体对保存在数据层的虚拟数据文件进行交互操作,即:中间数据结构体作为上层协议模块与下层数据层的中转,使得下层的数据层与上层的被测协议模块之间能够进行交互操作。如此,可实现对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同时,与现有技术的桩函数相比,本发明不必针对上百个USIM/SIM数据文件一一设置桩函数,而是,由虚拟用户识别模块设置基本函数库,被测协议模块通过调用基本函数库中的相关操作函数,并借助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中间结构体来实现与虚拟USIM/SIM的数据文件之间的交互操作。除此之外,通过对中间数据结构体操作来实现对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真实地模拟了协议模块与USIM/SIM之间的交互操作,使虚拟的USIM/SIM完全可以在协议模块的开发和测试阶段替代真实的USIM/SIM,进而实现对协议模块进行完全的测试和验证。 
而且,对于保存至数据层的虚拟数据文件,本发明使用文本文件或内存数据区两种保存载体,如此,有效提高了测试系统的灵活性,实现了测试系统的轻量级,便于日后的测试系统移植和维护。具体来讲,PC环境下的测试系统是支持文本文件的,所以使用文本文件作保存数据文件的载体。而对于不一定会支持文本文件的板载测试系统,则根据板载测试系统的要求,即:在不支持文本文件的板载测试系统的内存中开辟专用的数据区来保存数据文件,用以替代文本文件;对于支持文本文件的板载测试系统,可以采用文本文件作为保存数据文件的载体,也可以在内存的数据区中保存数据文件。 
另外,文本文件的大小取决于要虚拟数据文件的多少,而文本文件的保存方式占用的内存空间很小,可实现测试系统的轻量级。因此,在测试系统的轻量级基础上,本发明无论是采用文本文件的保存方式,还是内存数据区的保存方式,都能有效提高测试系统的灵活性,十分有利于后期对测试系统进行移植和维护等操作。 
另外,本发明通过虚拟USIM/SIM,取代原有的设置桩函数的方法,使得在开发和测试阶段,能够对各个协议模块进行充分的、真实的测试和验证,有效保证了协议模块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更新虚拟数据文件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在于:设置基本函数库,并调用该基本函数库中的初始 化操作函数,初始化操作函数生成本次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在此基础上,被测协议模块调用该基本函数库中设置的操作函数,通过虚拟用户识别模块中所设置的中间数据层来实现对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虚拟用户识别模块能够虚拟真实的USIM和/或SIM,对于单模的测试系统,虚拟用户识别模块根据具体的要求虚拟USIM或SIM;对于双模的测试系统,虚拟用户识别模块根据具体的要求虚拟USIM和SIM。单模与双模的测试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初始化时所拟定的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是不同的,而测试系统的处理流程是基本相同的。 
为使本发明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测试系统设置基本函数库; 
通常,测试系统根据真实的USIM/SIM与其上层的协议模块之间所进行的交互操作,在虚拟用户识别模块中设置基本函数库,该基本函数库包括:初始化操作、读取操作、更新操作等基本操作函数,供被测协议模块调用,以实现对虚拟数据文件的初始化、读取、更新等交互操作。 
步骤102,测试系统拟定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并通过对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进行编码操作,以获得对应的码流文件; 
本步骤进行的是初始化虚拟数据文件的操作,其中,测试系统通过参考真实的USIM/SIM数据文件,并依据USIM/SIM相关协议的规定和具体开发、测试工作的需求,通过调用及修改初始化操作函数来生成用于测试协议模块的虚拟数据文件。 
具体地,根据关于USIM/SIM的协议,如:3GPP TS 31.102和3GPP TS 51.011,以及测试系统的具体要求,在初始化时,调用初始化函数,生成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该初始化函数从自身已写入的虚拟数据文件中选出本次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其中,所述需要的虚拟数据文件主要包括:主文件(MF,Master File)层下的基本文件、USIM的应用专用文件(ADF,Application Dedicated File)层下的文件、USIM的ADF层的专用文件(DF,Dedicated File)文件、移动运行环境(MExE,Mobile Execution Environment)层文件、电信(TELECOM,telecommunication)层基本文件(EF,Essential File)文件以及TELECOM层DF文件等。此外,需要初始化的虚拟数据文件还包括:测试过程中鉴权操作和选择(Select)操作需要用到的相关数据文件,例如:鉴权操作需要的数据码流文件主要包括3G鉴权成功或失败码流文件、2G鉴权成功码流文件等;Select操作需要的码流文件主要包括EF数据文件对应的EF或MF、DF响应码流文件等。 
并且,根据测试系统需求的变化,对测试要用到的虚拟数据文件也会做相应的增减,例如:对于单模的协议模块进行测试,即分别进行3G或2G系统的测试时,测试系统在开机上电过程中要进行初始化操作,即根据具体的系统测试要求,在进行数据初始化时分别拟定不同的虚拟数据文件。关于在3G和2G系统下进行初始化需要的文件的区别,则根据3GPP相关协议,例如3GPP TS 31.102协议、3GPP TS 51.011协议等来确定3G和2G系统在初始化所需文件的区别。 
拟定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后,对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进行编码操作,获得该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对应的码流文件。 
步骤103,测试系统向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码流文件写入结构参数,并保存该写入结构参数后的码流文件; 
测试系统在虚拟USIM/SIM过程中,在被测协议模块与保存原始测试文件的数据层之间设置中间数据层,并借助该中间数据层的中间数据结构体将写入结构参数后的码流文件依序保存到数据层。其中,该中间数据层由若干个中间数据结构体组成,用于对虚拟数据文件进行临时保存,以及向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写入对应的结构参数,而数据层用于保存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 
也就是说,在对虚拟数据文件进行操作时,先将相应的数据存放在中间数据结构体中,所述中间数据结构体至少包括: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编号、文件类型、记录编号、卡类型,以及码流文件长度及其对应的码流文件等结构参数;相应的,所述将数据存放在中间结构体中实际就是:由中间数据结构体 对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码流文件进行结构设置,通过中间数据结构体向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对应的码流文件中写入对应的结构参数,通过这些结构参数的设置可以保证虚拟数据文件记录在数据层中的唯一性。 
经过上述的步骤101至103,虚拟数据文件的初始化操作基本完成,可进入后续的交互操作,即:通过对中间数据结构体的操作,间接完成对虚拟数据文件的操作。此处,所谓虚拟数据文件的初始化主要是:拟定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并通过中间数据结构体将拟定的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依序保存到数据层,从而完成虚拟数据文件的初始化。因此,虚拟数据文件的初始化需要调用中间数据层的中间数据结构体,并利用中间数据结构体依序保存到数据层,可见,该中间数据结构体在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处理过程中充当了中间桥梁作用。 
步骤104,测试系统对保存在数据层的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进行交互操作; 
在协议模块的开发和测试阶段,测试系统通过调用虚拟用户识别模块提供的函数对中间数据结构体进行对应的操作,进而实现对数据层中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其中,对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主要包括:数据文件的查询、读取及更新等操作。所述更新操作包括增加、删除、替换、修改虚拟数据文件等。例如:对虚拟数据文件的读取操作包括:根据数据文件的编号、文件类型以及记录编号,被测协议模块调用读取操作函数,通过中间数据结构体获得指定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码流文件。参考码流文件的内容及其长度,对所获得的码流文件进行解码操作,以获得所需的码流文件。 
步骤105,测试系统将进行交互操作后的虚拟数据文件保存至数据层。 
上面从整体上描述了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为了加深对本发明虚拟用户识别模块与上层被测协议模块之间交互操作的了解,下面以具有代表性的更新操作为例,结合图2所示的更新虚拟数据文件的实现过程,来进一步说明上述方法中的步骤104与105如何实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被测协议模块调用更新操作函数,获取指定的虚拟数据文件的位 置; 
其中,虚拟数据文件的读取操作主要是根据虚拟数据文件的编号、文件类型和记录编号确定虚拟数据文件的位置。具体为:被测协议模块调用虚拟用户识别模块提供的更新操作函数,该更新操作函数通过中间数据结构体遍历数据层的所有虚拟数据文件,并进行结构参数匹配。结构参数匹配成功的虚拟数据文件即为待更新的虚拟数据文件,这样便得到待更新的虚拟数据文件在数据层中的位置。 
步骤202,中间数据层对指定的虚拟数据文件进行更新操作; 
确定待更新的虚拟数据文件后,通过中间数据结构体完成对指定的虚拟数据文件的更新操作。例如:对指定的虚拟数据文件进行修改操作,则确定待修改的虚拟数据文件后,按照被测协议模块的修改要求,中间数据结构体对该虚拟数据文件进行对应的修改操作。 
步骤203,中间数据层将更新后的虚拟数据文件保存至数据层。 
中间数据层将临时保存在其上的虚拟数据文件保存到数据层,如此,便完成对指定的虚拟数据文件的更新操作。其中,数据层保存虚拟数据文件的载体包括:文本文件和内存数据区两种。支持文本文件的测试系统使用文本文件作保存数据文件的载体,而对于不会支持文本文件的测试系统会在内存中开辟专用的数据区来保存数据文件,用以替代文本文件。这有效提高测试系统的灵活性,实现测试系统的轻量级,便于后期对测试系统进行移植和维护等操作。 
上述描述的是读取、更新等基本的交互操作,但测试系统在工作的时候,多个协议模块都可能会对数据文件进行频繁的增加、删除和修改。若经过一些基本的交互操作的组合,则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交互操作,如由基本的增加、删除和修改操作组成的复杂的交互操作,这样就更便于实现对USIM/SIM的真实虚拟。 
对于上述的各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函数提供模块301、中间数据层302和数据层303;其中: 
函数提供模块301,用于设置基本函数库,并向被测协议模块提供操作函数,通知中间数据层302根据操作函数对虚拟数据文件进行对应的操作。 
中间数据层302,用于借助自身内部的中间数据结构体,实现被测协议模块与数据层303的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 
数据层303,用于保存中间数据层302处理后的虚拟数据文件。 
上述装置中,所述中间数据层302,包括:若干个中间数据结构体。该中间数据结构体用于依据操作函数来实现被测协议模块与数据层303的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所述中间数据结构体还用于向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码流文件中写入对应该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对应的结构参数,并用于将写入结构参数后的码流文件依序保存到数据层303。其中,该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参数包括: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编号、文件类型、记录编号、卡类型,以及码流文件的内容和长度。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测试系统,如图4所示,该测试系统包括:虚拟用户识别模块401和被测协议模块402;其中: 
虚拟用户识别模块401,用于提供操作函数、中间数据结构体以及保存虚拟数据文件。 
被测协议模块402,用于调用基本函数库中的操作函数,借助该中间数据结构体与所述虚拟用户识别模块进行交互操作。 
上述测试系统中,所述虚拟用户识别模块401,包括:函数提供模块4011、中间数据层4012和数据层4013。其中: 
函数提供模块4011,用于设置基本函数库,并向被测协议模块提供操作函数,通知中间数据层4012根据操作函数对虚拟数据文件进行对应的操作。 
中间数据层4012,用于借助自身内部的中间数据结构体实现被测协议模块与数据层的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 
数据层4013,用于保存中间数据层4012处理后的虚拟数据文件。 
上述测试系统中,所述中间数据层4012,包括:若干个中间数据结构体,该中间数据结构体用于依据操作函数来实现被测协议模块与数据层4013的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所述中间数据结构体还用于向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码流文件中写入对应该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对应的结构参数,并用于将写入结构参数后的码流文件依序保存到数据层4013。其中,该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参数包括: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编号、文件类型、记录编号、卡类型,以及码流文件的内容和长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只是用来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虚拟用户识别模块中设置中间数据层,该方法包括:
设置基本函数库,并通过所述中间数据层向拟定的虚拟数据文件写入对应的结构参数并依序保存到数据层;
被测协议模块调用所设置基本函数库中的操作函数,通过所述中间数据层,与保存在所述虚拟用户识别模块数据层的虚拟数据文件进行交互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中间数据层向拟定的虚拟数据文件写入对应的结构参数并依序保存到数据层进一步包括:
拟定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对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进行编码操作获得对应的码流文件;处理并保存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码流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定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具体为:
依据通用用户标识模块和/或用户识别模块相关协议及具体的测试要求,调用基本函数库中初始化操作函数,初始化操作函数生成本次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并保存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码流文件包括:
所述中间数据层中的中间数据结构体向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码流文件中写入对应所述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对应的结构参数,并将写入结构参数后的码流文件依序保存到数据层;
其中,所述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结构参数包括: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编号、文件类型、记录编号、卡类型,以及码流文件的内容和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协议模块调用基本函数库中的操作函数,通过虚拟用户识别模块中所设置的中间数据层,与保存在所述虚拟用户识别模块数据层的虚拟数据文件进行交互操作包括:
根据数据文件的编号、文件类型以及记录编号,确定所指定的虚拟数据文件;
调用基本函数库中的操作函数,并通过中间数据结构体对指定的虚拟数据文件进行交互操作,并将进行交互操作后的虚拟数据文件保存至数据层。
6.一种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函数提供模块、中间数据层和数据层;其中,
函数提供模块,用于设置基本函数库,并向被测协议模块提供操作函数,通知中间数据层根据操作函数对虚拟数据文件进行对应的操作;
中间数据层,用于借助自身内部的中间数据结构体,向拟定的虚拟数据文件写入对应的结构参数并依序保存到数据层,并实现被测协议模块与数据层的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
数据层,用于保存中间数据层处理后的虚拟数据文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数据层包括:若干个中间数据结构体;
所述中间数据结构体,用于依据操作函数来实现被测协议模块与数据层的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
所述中间数据结构体,还用于向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码流文件中写入对应所述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对应的结构参数,并用于将写入结构参数后的码流文件依序保存到数据层;
其中,所述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参数包括: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编号、文件类型、记录编号、卡类型,以及码流文件的内容和长度。
8.一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虚拟用户识别模块和被测协议模块;其中,
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用于提供操作函数、中间数据结构体,并向拟定的虚拟数据文件写入对应的结构参数以及保存虚拟数据文件;
被测协议模块,用于调用基本函数库中的操作函数,借助该中间数据结构体与所述虚拟用户识别模块进行交互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用户识别模块,包括:函数提供模块、中间数据层和数据层;其中,
函数提供模块,用于设置基本函数库,并向被测协议模块提供操作函数,通知中间数据层根据操作函数对虚拟数据文件进行对应的操作;
中间数据层,用于借助自身内部的中间数据结构体,实现被测协议模块与数据层的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
数据层,用于保存中间数据层处理后的虚拟数据文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数据层包括:若干个中间数据结构体;
所述中间数据结构体,用于依据操作函数来实现被测协议模块与数据层的虚拟数据文件的交互操作;
所述中间数据结构体,还用于向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码流文件中写入对应所述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对应的结构参数,并用于将进行交互操作后的虚拟数据文件依序保存到数据层;
其中,所述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参数包括:测试所需的虚拟数据文件的编号、文件类型、记录编号、卡类型,以及码流文件的内容和长度。
CN2009100861090A 2009-06-02 2009-06-02 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Active CN1015777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61090A CN101577713B (zh) 2009-06-02 2009-06-02 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61090A CN101577713B (zh) 2009-06-02 2009-06-02 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7713A CN101577713A (zh) 2009-11-11
CN101577713B true CN101577713B (zh) 2012-07-04

Family

ID=41272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61090A Active CN101577713B (zh) 2009-06-02 2009-06-02 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777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14091B2 (en) * 2012-09-24 2015-04-21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dual active personae cellular mobile devices
CN102917339B (zh) * 2012-10-11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与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44298B (zh) * 2013-10-30 2017-09-08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组件的日志分析方法和分析装置
CN105634838A (zh) * 2014-10-28 2016-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协议栈表管理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18890B (zh) * 2015-02-15 2018-03-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466059B (zh) * 2017-09-13 2021-01-26 苏州简约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lte终端测试中模拟usim卡的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2450B1 (en) * 1998-06-16 2001-08-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ellular network traffic simulator (cents)
CN1540932A (zh) * 2003-04-22 2004-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从指定端口发送数据报类型报文的方法
CN1764131A (zh) * 2004-10-22 2006-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议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791036A (zh) * 2005-12-22 2006-06-21 西安交通大学 分布式无线通信传输技术测试平台互联技术设计方法
CN101174283A (zh) * 2007-12-03 2008-05-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的软硬件协同仿真平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2450B1 (en) * 1998-06-16 2001-08-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ellular network traffic simulator (cents)
CN1540932A (zh) * 2003-04-22 2004-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从指定端口发送数据报类型报文的方法
CN1764131A (zh) * 2004-10-22 2006-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议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791036A (zh) * 2005-12-22 2006-06-21 西安交通大学 分布式无线通信传输技术测试平台互联技术设计方法
CN101174283A (zh) * 2007-12-03 2008-05-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的软硬件协同仿真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7713A (zh) 2009-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7713B (zh) 虚拟用户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CN103166911B (zh) 一种版本管理服务器权限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0472445C (zh) 通信设备的配置加载方法和系统
US2012018545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cessing file resources
CN103702319B (zh) Sim卡、个人化写卡系统及方法和根据所述方法获得的sim卡
CN103455349B (zh) 应用程序访问智能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32724B (zh) 一种非易失性存储芯片的烧录方法和系统
CN106055556A (zh) 一种信息获取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58004A (zh) 物联网设备签约信息变更方法和设备
CN105744517A (zh) 一种信息认证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08021621A (zh) 数据库数据采集方法、应用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350056B (zh) 一种具有无线写卡功能的智能卡和无线写卡方法
CN103188660B (zh) 一种移动号码携出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424224A (zh) 一种文件索引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2841782A (zh) 全局变量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224541A (zh) 数据的唯一性控制方法、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7391272A (zh) 多进程数据交互的方法和终端
CN104320415B (zh) 一种变电站设备动态插件式规约解析方法
CN105636012B (zh) 一种写卡方法、智能卡、写卡平台和系统
CN101630373B (zh) 一种实现智能卡多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69421A (zh) 一种发送imsi的方法及终端
CN110401934B (zh) 一种管理设备的方法、管理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284327B (zh) 更换用户卡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7277794A (zh) 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595160A (zh) Js调用原生对象的方法、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1

Assignee: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ZTE Corporation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4002031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Realization method, device and testing system for virtual us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123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