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2900A - 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和装置、基站控制器以及节点 - Google Patents
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和装置、基站控制器以及节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72900A CN101572900A CNA2009101472225A CN200910147222A CN101572900A CN 101572900 A CN101572900 A CN 101572900A CN A2009101472225 A CNA2009101472225 A CN A2009101472225A CN 200910147222 A CN200910147222 A CN 200910147222A CN 101572900 A CN101572900 A CN 1015729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 message
- base station
- udp
- downlink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和装置、基站控制器以及节点,属于无线网络传输领域。该方法包括:向节点发送UDP探测报文,该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为预先约定的;接收节点根据该端口号返回的UDP响应报文;根据UDP响应报文获取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节点发送UDP探测报文,UDP探测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为预先约定的;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节点根据该端口号返回的UDP响应报文;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UDP响应报文获取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基站控制器包括上述装置。节点包括可用带宽上报模块。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UDP响应报文获取该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可以提高网络拓扑检测方法的适应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和装置、基站控制器以及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传输、承载技术的发展,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已经从最初的以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准同步数字系列)微波、专线为主的传统接入方式,逐步向全分组网络发展,如IP路由数据网络。在承载面向3G(The Third 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高速数据业务时,已经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技术和成本优势。
如图1所示,IP RAN(Internet Protocol RAN,网际协议无线接入网)网络通常为树形网络。基站控制器可以下挂几十到数千个基站,基站之间还可以进行级联,连接关系如图1中箭头所示,每一个箭头都表示一条IP链路。典型的IP链路可以是IP over FE(IP over FastEthernet,快速以太网承载的IP链路)或者是IP over E1(通过E1电口承载的IP链路)。
IP网络拓扑是指IP网络的拓扑结构,设备构成和连接关系,是IP网络连接的一种逻辑拓扑关系。在现有的IP RAN网络中,控制器网元和基站网元之间采用IP网络承载,通常控制器网元采用树形结构下挂较多的基站网元。为了提升传输效率,为无线业务提供良好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保障,控制器网元侧需要保留一份完整的IP网络拓扑结构图。控制器网元根据拓扑结构图,来设定发往各个基站的流量成型参数等,从而避免流量在中间网元转发时出现拥塞、丢弃的情况。
在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后,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缺点:
由于网络中往往存在防火墙,现有技术方案在进行网络拓扑探测时,目标IP基站回送的报文可能会被防火墙丢弃,适应性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和装置、基站控制器以及节点。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网络中的节点发送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探测报文,所述UDP探测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为预先约定的端口号;
接收所述节点根据所述端口号返回的UDP响应报文;
根据所述UDP响应报文获取所述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
一种网络拓扑检测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中的节点发送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探测报文,所述UDP探测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为预先约定的端口号;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节点根据所述端口号返回的UDP响应报文;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UDP响应报文获取所述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
一种基站控制器,包括以上所述的网络拓扑检测装置。
一种节点,包括:
可用带宽上报模块,用于上报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或者在检测到自身可用下行接口带宽发生改变时,或者接收到基站控制器下发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请求消息后,上报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含有预先约定的端口号的UDP探测报文进行拓扑探测,在UDP探测报文到达目标基站时,目标基站可以识别出来,并回送UDP响应报文。通过根据UDP响应报文获取该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可以提高网络拓扑检测方法的适应性,可以应用于网络中含有禁止ICMP协议的防火墙或者路由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IPRAN网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网络拓扑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网络拓扑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4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后绘制出的一种网络拓扑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节点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报文调度的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网络拓扑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网络拓扑检测装置应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节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不仅适用于2G和3G移动通信网络,比如GSM(Global Systemof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系统、WCDMA(Wideband CDMA,宽带码分多址)系统、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系统/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系统,也适用于采用树形结构、链型或者星型结构的IP网络承载的4G及后续各类制式的移动通信网络。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210:向网络中节点发送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探测报文,该UDP探测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为预先约定的端口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可以为基站控制器向网络中自身下挂的节点发送UDP探测报文,该UDP探测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为基站控制器和其下挂的节点预先约定的端口号。
220:接收该节点根据上述端口号返回的UDP响应报文。
节点在收到基站控制器下发的含有预先约定的端口号的UDP探测报文后,会向基站控制器返回一个UDP响应报文。基站控制器接收该节点根据上述端口号返回的UDP响应报文。
230:根据UDP响应报文获取该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
基站控制器根据节点返回的UDP响应报文,获取该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
本实施例中节点可以为IP基站或者路由器。网络拓扑信息包括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该节点的上级节点和下级节点分别是哪些节点。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网络中节点可以是基站控制器的下一跳节点,也可以是下n跳节点(n>1)。如若网络中的节点为基站控制器的下n跳节点,该节点与基站控制器之间存在中间节点。中间节点既可以向基站控制器返回ICMP超时报文,也可以返回UDP响应超时报文。如若中间节点返回的是ICMP超时报文,由于该节点为目的节点,通过该目的节点变化为基站控制器的下一跳、下两跳、……下n跳节点,即基站控制器通过下发UDP探测报文给不同的目的节点,基站控制器可以获知所有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如若中间节点返回的是UDP响应超时报文,UDP响应超时报文不受防火墙或路由器的影响,网络拓扑探测的适应性问题可以得到更好的改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含有预先约定的端口号的UDP探测报文进行拓扑探测,在UDP探测报文到达目标基站时,目标基站可以识别出来,并回送UDP响应报文。通过根据UDP响应报文获取该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可以提高网络拓扑检测方法的适应性,可以应用于网络中含有禁止ICMP协议的防火墙或者路由器的情况。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310:向网络中的节点发送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探测报文,该UDP探测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为预先约定的端口号。
本实施例中节点为可以IP基站或者路由器。基站启动时,可以先通过BOOTP(BootstrapProtoco,引导协议)或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获得自己的IP地址,然后上报给控制器网元,也就是说控制器网元可以了解到网络中所有该控制器网元下挂的基站的IP地址。
基站控制器可以定期向网络中自身下挂的节点发送UDP探测报文,该UDP探测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为基站控制器和其下挂的基站节点预先约定的端口号。该端口号通常需要避开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网际网路地址指派机构)标准有特定用途规定的0~1023中的端口号,比如可以是55000。基站控制器可以在第一次发出的UDP探测报文中,报文头部的TTL(Time To Live,生存时间)字段设为1,SIP(Source IP address,源IP地址)为基站控制器所在的源IP主机的IP地址,DIP(Destination IP address,目的IP地址)为基站控制器所要探测的目的节点的IP地址。基站控制器可以将网络中自身下挂的所有节点(也可以是部分节点)都作为目的节点,分别向每一个目的节点发送UDP探测报文。
320:接收中间节点返回的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信息协议)超时报文或UDP响应超时报文。
如果目的节点不是基站控制器的下一跳节点,那么基站控制器向该目的节点发出的UDP探测报文就会经过位于基站控制器和目的节点传输路由上的,一个或多个中间路由节点(以下简称中间节点)。由于TTL字段每经过一个非目的节点的中间节点,就会做减1的操作,所以步骤310中发出的UDP探测报文,在经过图3所示的中间节点时,TTL字段的值就会变为0。按照ICMP协议约定,如果出现TTL=0的情况,中间节点将向报文的发出节点回送ICMP超时报文,同时在回送的ICMP超时报文中携带中间节点的IP地址。这样,基站控制器就可以知道该中间节点位于基站控制器和目的节点传输路径上。
图3示出了一种较简单的情形,即基站控制器和目的节点之间只有一个中间节点的情形。当接收到中间节点返回的ICMP超时报文后,基站控制器会重发UDP探测报文,如图3中步骤a所示,此时的TTL=2。在经过中间节点后,中间节点向目的节点继续发送UDP探测报文,如图3中步骤b所示,TTL字段减1后TTL=1,SIP为基站控制器所在的源IP主机的IP地址,DIP为基站控制器所要探测的目的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为55000。目的节点收到上述UDP探测报文后,会向中间节点回送UDP响应报文,如图3中步骤c所示,其中SIP=目的节点IP地址,DIP=源IP主机地址,源端口(Sport)=55000,可选携带“IP基站下行接口带宽信息”。当基站控制器和目的节点之间具有多跳中间节点时,原理同上,基站控制器需要发送多次UDP探测报文,每收到一次中间节点返回的ICMP超时报文后,就会在下次发送的UDP探测报文中,对TTL字段加1,以使UDP探测报文能够到达当前中间节点的下一跳中间节点。
如果基站控制器的下一跳节点就是目的节点,那么将略过步骤320,直接从步骤310去执行步骤330。
330:接收目的节点根据上述端口号返回的UDP响应报文。
当基站控制器发出的UDP探测报文到达目的节点时,目的节点根据UDP探测报文中的预先约定的端口号识别出该UDP探测报文是基站控制器对自己发出的拓扑探测报文后,给基站控制器返回一个UDP响应报文。该UDP响应报文中可以含有目的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基站控制器接收目的节点根据上述端口号返回的UDP响应报文。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行指基站控制器至节点方向;反之,上行指节点至基站控制器方向。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指的是基站控制器在向节点发送信息时,该节点可用来接收信息的带宽大小。
340:根据UDP响应报文获取该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
基站控制器根据目的节点返回的UDP响应报文,可以获知发送的UDP探测报文已经到达了目的节点,可以获取该目的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和该目的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这个过程也可以结合基站控制器接收到的中间节点返回的ICMP超时报文或UDP响应超时报文,从而为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业务提供更好的QoS。
对基站控制器在网络中下挂的所有节点都进行过网络拓扑检测之后,可以获知基站控制器在网络中下挂的所有节点的网络拓扑结构图以及所有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以图1所示的IP RAN网络为例,其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4所示。
基站的传输链路往往承载在微波上,或者在网络末梢接入,信号质量易受影响。比如MLPPP(Multi Link Point to Point Protocol,多链路点到点协议)组内的PPP(Point to PointProtocol,点到点协议)链路可能因为微波误码率过高或者链路断开而不可用,最终影响整个MLPPP组的可用带宽发生变化。另外在新基站扩容,或者老基站退出服务,以及传输网络优化时,也存在可用下行接口带宽的动态变化。因此,如果基站控制器不能及时获悉其下挂基站的下行接口带宽的情况,将会无法及时根据其下挂基站的下行接口带宽变化的情况进行下行流量控制和流量成型。如果上述过程中节点没有在回复UDP响应报文时携带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获取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获取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1)接收节点上报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或者接收节点在检测到自身可用下行接口带宽发生改变时,上报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一种是节点定期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消息,消息中携带可用的下行接口带宽信息。另一种是事件触发方式:节点在检测到下行接口可用带宽发生变化时,如MLPPP组内的PPP链路被剔除时,向控制器发送消息,消息中携带可用的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2)向节点发送可用下行接口带宽请求消息;接收节点返回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基站控制器可以定时轮询,发送可用下行接口带宽请求消息。节点收到后,向控制器发送响应消息,消息中携带可用的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获取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的步骤可以位于步骤310、320、330或340中的任一步骤的之前或之后。获取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的方式,不限于以上所列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站控制器在掌握下挂的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下行流量的调度和流量成型控制。在进行下行流量的调度和流量成型的过程中,每一个节点可以视为由一个逻辑的“队列+流量漏桶”装置构成,如图5所示。图5的上部是节点对允许通过的数据流划分的所有队列,下部的梯形状的逻辑模块是流量漏桶。来自不同节点的数据流进入该节点中不同的队列,不同的队列之间可配置占用物理接口(下行接口)的带宽百分比。流量漏桶,是根据该节点及其下挂的其它节点上报给基站控制器的可用下行带宽进行配置,可确保基站控制器下发的数据包成型后,不因链路拥塞而丢失。
假设节点间的链路带宽以BW[节点1:节点2]表示,其中节点1是源节点,节点2是目的节点。以BW[A:B]为例,它表示源节点A向目的节点B发送报文时的可分配带宽。以图1所示的IP RAN网络为例,对于基站B、基站D和基站X,要求不同基站的流量在基站B处进入不同的队列,不同队列占用BW[A:B]带宽的一定百分比。该百分比的具体值可以根据基站B、基站D和基站X所接入的业务量来进行动态确定和调整,同时基站B的流量漏桶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BW[A:B]由基站B通过一定机制上报给基站控制器。具体的带宽上报方式参见上面的叙述。
参见图6,当从基站控制器发送报文到基站X,那么在基站控制器内部,对报文调度的过程如下:
(1)判断基站X处的BW[B:X]的漏桶是否允许报文通过,即判断是否超过基站X的下行接口带宽的限制。如果允许通过,则进行步骤(2),否则不给予调度。
(2)在基站B处的队列调度处判断,该报文是否超过基站B分配给基站X的最大带宽BW。该BW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基站间的带宽百分比例,即基站B、基站D和基站X间共享带宽比例的约定,以及基站B的总的最大可用下行带宽来计算。比如基站B的总的最大可用下行带宽为100Mbps(兆比特每秒),基站X在基站B的流量漏桶中所分得的最大带宽百分比是20%,那么可以计算出上述BW是20Mbps(兆比特每秒)。如果该报文没有超过基站B分配给基站X的最大带宽,则执行步骤(3),否则不给予调度。
(3)同步骤(2),只是需要判断的节点改成了“基站A”。以同样的方式计算该报文是否超过基站A分配给基站B的最大带宽。如果该报文没有超过基站A分配给基站B的最大带宽,继续以同样的方法进行节点路由器R处的带宽分配判断。
(4)最后再判断该报文是否超过基站控制器M分配给路由器R的最大带宽BW[M:R],即判断控制器到路由器的接口带宽是否满足发送该报文的带宽要求。如果该报文没有超过基站控制器M分配给路由器R的最大带宽,则基站控制器M对该报文做出可以调度的结论,并进行发送。
经过上述调度后,再从基站控制器的IP接口将此报文从基站控制器的IP接口发出,就可以确保在从基站控制器到基站X的全路径路由传输过程中,报文不会因为带宽拥塞而被丢弃,同时还保证了不同基站之间的公平性。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不同于现有技术需要人工触发的方式,通过采用定时发送UDP探测报文,定期对基站控制器下挂的IP基站地址进行网络拓扑扫描。而且由于基站控制器可以明确知晓网络中新加入的基站的IP地址,因此在有新IP基站加入到网络的时候,根据本发明的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基站控制器可以迅速的绘制出该基站在网络拓扑图中的位置。此外,本发明实施例采用UDP端口号来进行拓扑探测,这样在UDP探测报文到达目标节点时,目标节点可以识别出来,并回送特定的UDP响应报文,在响应报文中,可选择将下行接口带宽信息带回给基站控制器,便于基站控制器进行报文调度和流量成型控制。同时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标准UDP协议,承载目标节点回送的网络拓扑探测响应报文,可以穿透禁止了ICMP协议的防火墙或者路由器,方案适应性进一步增强。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拓扑检测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
发送模块701,用于向网络中节点发送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探测报文,UDP探测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为预先约定的端口号。
该端口号通常需要避开IANA标准有特定用途规定的0~1023中的端口号,可以为基站控制器和其下挂的基站节点预先约定的端口号,比如可以是55000。
接收模块702,用于接收该节点根据上述端口号返回的UDP响应报文。
本实施例中网络拓扑检测装置通常位于基站控制器中。
如果目的节点不是基站控制器的下一跳节点,基站控制器向该目的节点发出的UDP探测报文会经过位于基站控制器和目的节点传输路由上的,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由于TTL字段每经过一个非目的节点的中间节点,就会做减1的操作,所以步骤310中发出的UDP探测报文,在经过图3所示的中间节点时,TTL字段的值会变为0。按照ICMP协议约定,如果出现TTL=0的情况,中间节点将向报文的发出节点回送ICMP超时报文,同时在回送的ICMP超时报文中携带中间节点的IP地址。这样,基站控制器就可以知道该中间节点位于基站控制器和目的节点传输路径上。
该节点(目的节点)接收到UDP探测报文后,根据UDP探测报文中的预先约定的端口号识别出该UDP探测报文是基站控制器对自己发出的拓扑探测报文,然后给基站控制器返回一个UDP响应报文。本实施例的网络拓扑检测装置通过接收模块702来接收目的节点根据上述端口号返回的UDP响应报文。
第一获取模块703,用于根据UDP响应报文获取该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703根据UDP响应报文获取该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的详细方法参见实施例二中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上述UDP响应报文中可以含有该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指的是基站控制器在向节点发送信息时,该节点可用来接收信息的带宽大小。
其中,发送模块701,还用于定期向网络中节点发送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探测报文,UDP探测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为预先约定的端口号。
本实施例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704,用于获取该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具体地,第二获取模块704可以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接收该节点定期上报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或者第二单元,用于接收该节点在检测到自身可用下行接口带宽发生改变时,上报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或者,第二获取模块704也可以包括:
第三单元,用于定期向该节点发送可用下行接口带宽请求消息;
第四单元,用于接收该节点节点返回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704与发送模块701、接收模块702和第一获取模块703之间在时间上没有一定的的先后顺序关系,因而也没有一定的连接顺序关系,图7示出的连接关系仅为其中一种可能的连接关系。
如图8所示,网络拓扑检测装置在掌握下挂的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将上述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和网络拓扑信息发送给下行流量控制模块,进行下行流量的控制,也即下行流量的调度和流量成型控制。具体下行流量的调度,即报文调度的方法参见实施例二中叙述,此处不再赘述。流量成型控制是根据报文调度的结果,将调度成功可以发送的不同报文周期发送出去,该周期可以根据需要更改。经过上述下行流量控制后,从基站控制器向基站X发送报文时,就可以确保在从基站控制器到基站X的全路径路由传输过程中,报文不会因为带宽拥塞而被丢弃,同时还保证了不同基站之间的公平性。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不同于现有技术需要人工触发的方式,通过发送模块701定时发送UDP探测报文,可以定期对下属的IP基站地址进行网络拓扑扫描。而且由于基站控制器可以明确知晓网络中新加入的基站的IP地址,因此在有新IP基站加入到网络的时候,基站控制器根据本实施例的网络拓扑检测装置可以迅速的绘制出该基站在网络拓扑图中的位置。此外,本发明实施例采用UDP端口号来进行拓扑探测,这样在UDP探测报文到达目标节点时,目标节点可以识别出来,并回送特定的UDP响应报文,在响应报文中,可选择将下行接口带宽信息带回给基站控制器,便于基站控制器进行报文调度和流量成型控制。同时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标准UDP协议,承载目标节点回送的网络拓扑探测响应报文,可以穿透禁止了ICMP协议的防火墙或者路由器,方案适应性进一步增强。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如图9所示,包括:
可用带宽上报模块901,用于定期上报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或者在检测到自身可用下行接口带宽发生改变时,或者接收到基站控制器下发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请求消息后,上报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指的是基站控制器在向节点发送信息时,该节点可用来接收信息的带宽大小。
基站控制器在掌握下挂的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的情况下,便于进行下行流量的报文调度和流量成型控制。具体下行流量的报文调度方法参见实施例二中叙述,此处不再赘述。经过上述调度后,从基站控制器向基站X发送报文时,就可以确保在从基站控制器到基站X的全路径路由传输过程中,报文不会因为带宽拥塞而被丢弃,同时还保证了不同基站之间的公平性。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利用软件实现,相应的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例如,路由器的硬盘、缓存或光盘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网络中的节点发送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探测报文,所述UDP探测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为预先约定的端口号;
接收所述节点根据所述端口号返回的UDP响应报文;
根据所述UDP响应报文获取所述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DP响应报文中含有所述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中的节点发送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探测报文,具体为:
定期向网络中的节点发送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探测报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节点定期上报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或者,
接收所述节点在检测到自身可用下行接口带宽发生改变时,上报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或者,
定期向所述节点发送可用下行接口带宽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节点返回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6.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UDP响应报文获取所述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之后还包括:
当发送报文到目标基站时,判断所述报文是否超过目标基站的下行接口带宽的限制;
如果所述报文没有超过目标基站的下行接口带宽的限制,并且自身与目标基站之间没有中间节点,则允许调度所述报文;或者,
如果所述报文没有超过目标基站的下行接口带宽的限制,并且自身与目标基站之间有至少一个中间节点,则按照上行方向依次判断所述中间节点是否允许所述报文通过;如果所述中间节点全部允许所述报文通过,则允许调度所述报文。
7.一种网络拓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中的节点发送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探测报文,所述UDP探测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为预先约定的端口号;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节点根据所述端口号返回的UDP响应报文;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UDP响应报文获取所述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拓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DP响应报文中含有所述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拓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定期向网络中节点发送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探测报文,所述UDP探测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为预先约定的端口号。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拓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节点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拓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节点定期上报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或者,第二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节点在检测到自身可用下行接口带宽发生改变时,上报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或者,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其中:
第三单元,用于定期向所述节点发送可用下行接口带宽请求消息;
第四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节点返回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12.一种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所述的网络拓扑检测装置。
13.一种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用带宽上报模块,用于定期上报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或者在检测到自身可用下行接口带宽发生改变时,或者接收到基站控制器下发的可用下行接口带宽请求消息后,上报可用下行接口带宽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472225A CN101572900B (zh) | 2009-06-12 | 2009-06-12 | 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和装置、基站控制器以及节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472225A CN101572900B (zh) | 2009-06-12 | 2009-06-12 | 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和装置、基站控制器以及节点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72900A true CN101572900A (zh) | 2009-11-04 |
CN101572900B CN101572900B (zh) | 2012-05-23 |
Family
ID=41232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4722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2900B (zh) | 2009-06-12 | 2009-06-12 | 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和装置、基站控制器以及节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72900B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24182A2 (zh) * | 2011-05-13 | 2011-10-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器与基站间传输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3312631A (zh) * | 2013-05-29 | 2013-09-18 | 深圳市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带宽控制方法及路由器 |
CN103746858A (zh) * | 2014-02-19 | 2014-04-23 | 山东微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拓扑检测的方法 |
CN104283788A (zh) * | 2013-07-08 | 2015-01-14 | 北京市翌晨通信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信令机制的向量网拓扑探测方法 |
WO2015010519A1 (zh) * | 2013-07-25 | 2015-0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拓扑结构发现方法及装置 |
CN104363142A (zh) * | 2014-11-25 | 2015-02-18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自动化数据中心网络性能瓶颈分析方法 |
CN106385344A (zh) * | 2016-09-05 | 2017-02-08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监控方法和装置 |
CN107634872A (zh) * | 2017-08-29 | 2018-01-26 | 深圳市米联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精确计量网络链路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412955A (zh) * | 2018-12-06 | 2019-03-01 |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 Ipran网络设备间链接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11600800A (zh) * | 2020-04-01 | 2020-08-28 | 武汉迈威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跨网段拓扑发现的方法及设备 |
CN112910503A (zh) * | 2019-11-19 | 2021-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电拓扑结构识别方法和装置 |
CN113923789A (zh) * | 2020-07-10 | 2022-01-1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Lte载波调度装置及方法 |
-
2009
- 2009-06-12 CN CN2009101472225A patent/CN10157290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24182A2 (zh) * | 2011-05-13 | 2011-10-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器与基站间传输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2301765A (zh) * | 2011-05-13 | 2011-12-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器与基站间传输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
WO2011124182A3 (zh) * | 2011-05-13 | 2012-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器与基站间传输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3312631B (zh) * | 2013-05-29 | 2016-05-18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带宽控制方法及路由器 |
CN103312631A (zh) * | 2013-05-29 | 2013-09-18 | 深圳市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带宽控制方法及路由器 |
CN104283788A (zh) * | 2013-07-08 | 2015-01-14 | 北京市翌晨通信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信令机制的向量网拓扑探测方法 |
WO2015010519A1 (zh) * | 2013-07-25 | 2015-0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拓扑结构发现方法及装置 |
CN104348732A (zh) * | 2013-07-25 | 2015-02-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拓扑结构发现方法及装置 |
CN104348732B (zh) * | 2013-07-25 | 2018-09-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拓扑结构发现方法及装置 |
US10291510B2 (en) | 2013-07-25 | 2019-05-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opology structure discovery method and device |
CN103746858A (zh) * | 2014-02-19 | 2014-04-23 | 山东微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拓扑检测的方法 |
CN103746858B (zh) * | 2014-02-19 | 2017-02-15 | 山东微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拓扑检测的方法 |
CN104363142A (zh) * | 2014-11-25 | 2015-02-18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自动化数据中心网络性能瓶颈分析方法 |
CN104363142B (zh) * | 2014-11-25 | 2017-12-26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自动化数据中心网络性能瓶颈分析方法 |
CN106385344A (zh) * | 2016-09-05 | 2017-02-08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监控方法和装置 |
CN106385344B (zh) * | 2016-09-05 | 2019-09-06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监控方法和装置 |
CN107634872A (zh) * | 2017-08-29 | 2018-01-26 | 深圳市米联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精确计量网络链路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634872B (zh) * | 2017-08-29 | 2021-02-26 | 深圳市米联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精确计量网络链路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412955A (zh) * | 2018-12-06 | 2019-03-01 |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 Ipran网络设备间链接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12910503A (zh) * | 2019-11-19 | 2021-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电拓扑结构识别方法和装置 |
CN111600800A (zh) * | 2020-04-01 | 2020-08-28 | 武汉迈威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跨网段拓扑发现的方法及设备 |
CN113923789A (zh) * | 2020-07-10 | 2022-01-1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Lte载波调度装置及方法 |
CN113923789B (zh) * | 2020-07-10 | 2023-08-1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Lte载波调度装置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72900B (zh) | 2012-05-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72900B (zh) | 网络拓扑检测方法和装置、基站控制器以及节点 | |
US9326182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dio service optimization using active probing over transport networks | |
JP4979092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 | |
WO2021027860A1 (zh) | 路由方法、bsr的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KR102319836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과 단말 간 통신 방법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García-Macías et al. | Quality of service and mobility for the wireless internet | |
EP3328156B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y device and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 |
EP2811697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establishment of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ffic engineering tunnel | |
JP2011508482A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JP2017534188A (ja) | セルラー網での車両通信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方法、テレマティックサーバー及び基地局 | |
EP3136779B1 (en) | Cell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ndwidth management of backhaul network of cell | |
JP2012253750A (ja) | MiAN及びMiAN帯域幅集約方法並びに集約システム | |
US10172040B2 (en) | Apparatus for routing traffic in a plurality of cell groups each including two or more cells | |
US20110158155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hop relay communication | |
Din et al. | Emerg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healthcare system in 5G network | |
KR20160009682A (ko) |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MX2011000108A (es) | Autoconfiguracion de microtelefonos por una estacion base en un protocolo de control de acceso al medio heterogeneo para redes inalambricas. | |
Ortiz et al. | Analysis of Vehicular Scenarios and Mitigation of Cell Overload due to Traffic Congestions | |
US20160270133A1 (en) | Access-network device, management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vision method,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02843704B (zh) | 无线网络控制器获取基站传输带宽门限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5941623A (zh) |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网络节点 | |
WO2018054336A1 (zh) | 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
US8320313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rrier frequency management based on slot contention | |
CN101355818A (zh) | 无线系统中网际协议语音通信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
Theoleyre et al. |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 features for RAW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