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2834A - 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2834A
CN101572834A CNA2008100668830A CN200810066883A CN101572834A CN 101572834 A CN101572834 A CN 101572834A CN A2008100668830 A CNA2008100668830 A CN A2008100668830A CN 200810066883 A CN200810066883 A CN 200810066883A CN 101572834 A CN101572834 A CN 101572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dule
uplink data
reference sequences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668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2834B (zh
Inventor
封东宁
耿东玉
李靖
梁伟光
弗兰克·埃芬博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668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2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2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2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8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通信领域,提供了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无源光网络系统。通过将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能够确定内容数据的开始和结束,从而完成对突发数据的定界,并极大的提高匹配的正确性,且不需要改变或增加与上层通信的接口,实现简单高效,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好。

Description

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对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optical network)中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无源光网络PON是通过单一平台综合接入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的理想物理平台,是点到多点(P2MP,Point to Multi-Point)的光纤接入技术。PON系统由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tion)、光纤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和光分配网络(ODN,optical distributionnetwork)组成,ODN中包含无源光分/合路器(Splitter/Coupler),PON中不需要使用具有放大和中继功能的元器件。
由于PON采用点对多点的拓扑结构,所以必须在PON中采用点对多点多址接入协议,才能使得众多的ONU能够共享OLT和主干光纤。PON的下行普遍采用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广播方式,上行普遍采用时分多址接入(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接入方式。
PON系统的下行传输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PON系统中,OLT会给每个ONU分配不同的时隙,下行的TDM广播帧中的不同时隙对应于不同的ONU,各ONU接收到整个TDM广播帧后根据广播帧中所携带的标识符来判断属于自己的时隙,从该时隙中接收属于自己的数据信息块,并放弃属于其他ONU的时隙中的数据信息块。
PON系统的上行传输示意图如图2所示,与传统的点对点连续通信方式不同,PON上行为多点到一点的突发(Burst)通信方式。各个ONU采用TDMA接入方式共享上行信道,并且各个ONU只在OLT给其分配的时隙发送自己的上行的数据信息块。
由于PON系统是一种采用无源光传输的技术,在这个网络中不使用具有放大和中继功能的元器件。因此PON网络的传输距离和分支数目依赖于功率预算和各种传输损耗。为了增加其功率预算,在PON系统中的使用了FEC(前向纠错)技术。FEC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发送端被传输的以太网帧后附加上FEC校验码字,这些校验码字与被校验的以太网帧数据以某种确定的规则互相关联(约束),接收端按既定的规则检验以太网帧数据与校验码字的关系,一旦传输中发生错误,就会破坏这种关系,从而实现对以太网帧数据的纠错功能。FEC技术力求用尽可能少的校验字节纠正尽可能多的错误,在开销(增加了校验字节而带来的开销)和获得的编码增益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对突发模式下的数据进行定界的方法为:OLT的上层利用管理数据输入输出寄存器来告知OLT物理层所接收的来自ONU的数据的结束位置,从而使物理层可以进一步确定下一个突发数据的开始位置。由于ONU发送的数据所占用的时隙是由OLT进行授权的,因此,OLT的上层知道ONU所占用的时隙的结束位置,该位置也是ONU发送的突发数据的结束位置。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对突发模式下的数据进行定界的方法的缺点为:该方法中OLT物理层需要上层告知结束位置后,才能进一步确定下一个突发数据的开始位置,因此,需要增加管理数据输入输出寄存器和OLT的上层通信的接口,既改变了管理数据输入输出寄存器的功能独立性,又改变了原以太网标准中MAC层和物理层的接口,实现过程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另一方面提供了无源光网络系统,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的需要增加管理数据输入输出寄存器和OLT的上层通信的接口,实现过程比较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
将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
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装置,包括: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和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光线路终端OLT,用于接收光纤网络单元ONU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数据;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
将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三数据;
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
确定第三数据输出结束;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以所述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不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装置,包括: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将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如果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匹配成功,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三数据;获取所述第一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如果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匹配成功,则确定第三数据输出结束,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不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光线路终端OLT,用于接收光纤网络单元ONU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数据;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三数据;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确定第三数据输出结束;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以所述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不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
将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该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获取对当前数据的前向纠错译码结果,如果译码失败,则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其中,所述当前数据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的全部或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装置,包括:
匹配模块,用于将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该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译码模块,用于对当前数据进行前向纠错译码,并输出译码结果;其中,所述当前数据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的全部或部分;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和所述译码模块的译码结果,如果所述匹配模块匹配成功并且所述译码模块译码失败,则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至所述译码模块;其中,所述起始比特用于所述译码模块的译码点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光线路终端OLT,用于接收光纤网络单元ONU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数据;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该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获取对当前数据的前向纠错译码结果,如果译码失败,则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其中,所述当前数据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的全部或部分。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多次匹配,或者在匹配的之后通过前向纠错译码来检验匹配,在匹配成功时确定内容数据的开始和结束,从而完成对突发数据的定界,并极大的提高了匹配的正确性,而且在以上过程中,不需要改变或增加与上层通信的接口,实现简单高效,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PON系统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2为PON系统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10G EPON系统中ONU突发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装置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装置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多次匹配,或者在匹配的之后通过前向纠错译码来检验匹配,在匹配成功时确定内容数据的开始和结束,从而完成对突发数据的定界,并极大的提高了匹配的正确性,而且在以上过程中,不需要改变或增加与上层通信的接口,实现简单高效,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好。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ONU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突发数据;其中,突发数据的格式可以采用10G EPON系统中ONU突发数据的帧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同步模式序列(Sync Pattern)、突发定界序列(Burst Delimiter)和内容数据,同步模式序列可以为0x5555......,此序列也可称为前导码,内容数据可以是经过FEC编码受FEC保护的内容数据;在突发数据发送过程中,ONU接到数据到达的信令时将激光器开启,发送同步模式序列,然后发送突发定界符,再接着发送需要传送的内容数据,最后当内容数据发送完毕后,关闭激光器;
步骤31:OLT接收上行链路的数据;其中,OLT在接收过程中可以接收来自各ONU的多个突发数据;
步骤32:将预设的同步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该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其中,同步参考序列可以是0、1间隔的二进制序列,例如二进制序列“01010101......”或二进制序列“10101010......”,同步参考序列的长度不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推荐将其长度定为2个block(132bit);在匹配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个第一判决门限,当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序列与同步参考序列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判决门限值,则确定该同步参考序列与该第一数据序列相匹配,由于设置了第一判决门限,从而使得匹配过程具有一定的容错性,由于在信道传输过程中噪声干扰会导致比较高的误码率,因此上述采用第一判决门限进行匹配减少了由于信道误码导致的匹配时延;当同步模式序列和同步参考序列都是0、1间隔的二进制序列时(例如二进制序列“01010101......”或二进制序列“10101010......”),可以设置一个第三判决门限值Tmin进行匹配的判决,当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序列与同步参考序列的汉明距离,大于或等于Tmin,则确定该同步参考序列与该第一数据序列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三判决门限值;
步骤33:将预设的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该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其中,定界参考序列可以为发送端ONU和接收端OLT约定的序列,即发送端ONU在突发数据中携带的突发定界序列与接收端OLT匹配时使用的定界参考序列相一致,例如,定界参考序列为66位二进制比特序列,以便与10G EPON系统中ONU突发数据的66位二进制突发定界序列相一致,从而提高了与现有帧结构的兼容性;在匹配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个第二判决门限,当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序列与定界参考序列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判决门限值,则确定该定界参考序列与该第二数据序列相匹配,由于设置了第二判决门限,从而使得匹配过程具有一定的容错性,由于在信道传输过程中噪声干扰会导致比较高的误码率,因此上述采用第二判决门限进行匹配减少了由于信道误码导致的匹配时延;
步骤34: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在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同时,继续执行步骤31、步骤32、步骤33,接收新的上行链路数据,将同步参考序列、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
本实施例中,步骤32与步骤33中的匹配过程,可以是一个实时进行的过程,由于上行链路上不断会有新的数据传入,因此可以先将传入的数据缓存,然后对缓存的数据实时进行匹配,例如缓存132bit的数据,每当有一个新的bit传入时,则更新该132bit的数据为最新传入的132bit的数据,然后实时对该最新传入的132bit的数据进行匹配。
本实施例中,步骤32与步骤33可以是同时进行的,例如缓存200bit的数据,设定132bit的同步参考序列和66bit的定界参考序列,每当有一个新的bit传入时,则更新该缓存的200bit的数据为最新传入的200bit的数据,然后将132bit的同步参考序列与缓存的数据中连续的132bit数据进行匹配,同时将66bit的突发定界序列对缓存的数据中连续的66bit数据进行匹配;或者,步骤32与步骤33可以是轮流进行的,例如缓存100bit的数据,设定100bit的同步参考序列和66bit的定界参考序列,每当有一个新的bit传入时,则更新缓存的100bit的数据为最新传入的100bit的数据,然后执行步骤32将100bit的同步参考序列与缓存的100bit的数据进行匹配,当确定出与该100bit的同步参考序列匹配的第一数据后(由于此处缓存的数据长度与同步参考序列的数据长度相等,所以该100bit的同步参考序列匹配的第一数据,即为同步参考序列与缓存中的数据序列相匹配时,缓存中保存的数据序列),停止采用该100bit的同步参考序列进行匹配,转换为采用66bit的定界参考序列进行匹配,更新缓存的100bit的数据为最新传入的100bit的数据,执行步骤33将66bit的定界参考序列与缓存的数据中连续的66bit数据进行匹配,当确定出与该66bit的定界参考序列匹配的第二数据后,停止采用该66bit的定界参考序列进行匹配,重新转换为采用100bit的同步参考序列进行匹配,并按照上述步骤轮流执行步骤32与步骤33。
本实施例中,第一判决门限和第二判决门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设置第一判决门限为小于或等于32的值,设置第二判决门限为小于15的值,或者,设置第一判决门限为10,设置第二判决门限为12。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均为上行链路的数据的一部分。OLT依次接收多个突发数据的处理过程参考图5,发送端ONU在需要发送数据时,首先开启激光器,然后按照同步模式序列Sync Pattern、突发定界序列BD和内容数据FEC CW0、FEC CW1......FEC CWN-1的顺序发送突发数据;接收端OLT接收多个突发数据,每个突发数据的接收顺序为同步模式序列Sync Pattern、突发定界序列BD和内容数据FEC CW0、FEC CW1......FEC CWN-1;当OLT接收到上行链路的数据时,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如果与同步参考序列匹配不成功,则继续接收新的上行链路数据,并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新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直到上行链路数据与同步参考序列匹配成功,则判断出与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的数据序列(第一数据)为同步模式序列Sync Pattern的一部分,即OLT接收到同步模式序列Sync Pattern,并将定界参考序列与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如果与定界参考序列匹配不成功,则继续接收新的上行链路数据,并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新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直到上行链路数据与定界参考序列匹配成功,则判断出与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的数据序列(第二数据)为突发定界序列BD,即OLT接收到突发定界序列BD;当判断出突发定界序列BD后,以突发定界序列BD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突发定界序列BD之后的内容数据,并同时将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来判断下一个突发数据的内容数据的起始比特,当判断出下一个突发数据的内容数据的起始比特时,则停止输出当前突发数据的内容数据并开始输出下一个突发数据的内容数据,如此循环。当开始输出一个突发数据的内容数据时,也就意味着上一个突发数据的内容数据已经结束,从而通过上述循环过程依次完成了对各个突发数据的定界,确定了各内容数据的开始和结束。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该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并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该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之后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不需要与上层通信即可确定各个内容数据的开始比特,在一个新的内容数据的开始比特确定的同时也意味着上一个内容数据的结束,从而在不改变或增加与上层通信的接口的基础上,即可确定内容数据的开始和结束,完成对突发数据的定界,实现简单高效,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好,并且由于分别将同步参考序列和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极大的降低了匹配的出错率,保证了内容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装置,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匹配模块61,用于将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
第二匹配模块62,用于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处理模块63,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匹配模块61和所述第二匹配模块62的匹配结果,如果所述第一匹配模块61和所述第二匹配模块62均匹配成功,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63可以包括:开关模块631,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匹配模块61的匹配结果,在第一匹配模块61匹配成功后,即在确定出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匹配后,停止所述第一匹配模块61,启动所述第二匹配模块62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获取所述第二匹配模块62的匹配结果,在第二匹配模块62匹配成功后,即在确定出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匹配后,停止所述第二匹配模块62,启动所述第一匹配模块61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输出模块632,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匹配模块62的匹配结果,在第二匹配模块62匹配成功后,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匹配模块61包括:第一确定模块611,用于确定所述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数据序列的汉明距离;第一比较模块612,用于比较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11确定的汉明距离与第一判决门限值,当所述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判决门限值,或者当所述汉明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三判决门限值,则确定所述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判决门限值,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三判决门限值;所述第二匹配模块62包括:第二确定模块621,用于确定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数据序列的汉明距离;第二比较模块622,用于比较所述第二确定模块621确定的汉明距离与第二判决门限值,当所述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判决门限值,则确定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判决门限值。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装置可以为光线路终端OLT的一部分,所述光线路终端OLT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光纤网络单元ONU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数据,并缓存;第一匹配模块61,用于将同步参考序列,与缓存的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的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匹配;第二匹配模块62,用于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的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匹配;处理模块63,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匹配模块61和所述第二匹配模块62的匹配结果,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的数据。其中,所述光线路终端OLT可以与多个光纤网络单元ONU进行点对多点的通信,组成一个无源光网络PON系统。
本实施例中,第一判决门限和第二判决门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设置第一判决门限为小于或等于32的值,设置第二判决门限为小于15的值,或者,设置第一判决门限为10,设置第二判决门限为12。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该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并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该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之后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不需要与上层通信即可确定各个内容数据的开始比特,在一个新的内容数据的开始比特确定的同时也意味着上一个内容数据的结束,从而在不改变或增加与上层通信的接口的基础上,即可确定内容数据的开始和结束,完成对突发数据的定界,实现简单高效,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好,并且由于分别将同步参考序列和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极大的降低了匹配的出错率,保证了内容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70:ONU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突发数据;其中,突发数据的格式可以采用10G EPON系统中ONU突发数据的帧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同步模式序列(Sync Pattern)、突发定界序列(Burst Delimiter)和内容数据,同步模式序列可以为0x5555......,此序列也可称为前导码,内容数据可以是经过FEC编码受FEC保护的内容数据;在突发数据发送过程中,ONU接到数据到达的信令时将激光器开启,发送同步模式序列,然后发送突发定界符,再接着发送需要传送的内容数据,最后当内容数据发送完毕后,关闭激光器;
步骤71:OLT接收上行链路的数据;其中,OLT在接收过程中可以接收来自各ONU的多个突发数据;
步骤72:将预设的定界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该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其中,定界参考序列可以为发送端ONU和接收端OLT约定的序列,即发送端ONU在突发数据中携带的突发定界序列与接收端OLT匹配时使用的定界参考序列相一致,例如,定界参考序列为66位二进制比特序列,以便与10G EPON系统中ONU突发数据的66位二进制突发定界序列相一致,从而提高了与现有帧结构的兼容性;在匹配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个第二判决门限,当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序列与定界参考序列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判决门限值,则确定该定界参考序列与该第二数据序列相匹配,由于设置了第二判决门限,从而使得匹配过程具有一定的容错性,由于在信道传输过程中噪声干扰会导致比较高的误码率,因此上述采用第二判决门限进行匹配减少了由于信道误码导致的匹配时延;
步骤73: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三数据,其中,所述第三数据的起始比特为所述第一个比特;
步骤74:将预设的同步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该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其中,同步参考序列可以是0、1间隔的二进制序列,例如二进制序列“01010101......”或二进制序列“10101010......”,同步参考序列的长度不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推荐将其长度定为2个block(132bit);在匹配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个第一判决门限,当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序列与同步参考序列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判决门限值,则确定该同步参考序列与该第一数据序列相匹配,由于设置了第一判决门限,从而使得匹配过程具有一定的容错性,由于在信道传输过程中噪声干扰会导致比较高的误码率,因此上述采用第一判决门限进行匹配减少了由于信道误码导致的匹配时延;当同步模式序列和同步参考序列都是0、1间隔的二进制序列时(例如二进制序列“01010101......”或二进制序列“10101010......”),可以设置一个最小门限值Tmin进行匹配的判决,当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序列与同步参考序列的汉明距离,大于或等于Tmin,则确定该同步参考序列与该第一数据序列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三判决门限值;
步骤75:确定第三数据输出结束,结束输出第三数据;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不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所述第三数据的结束比特可以是所述第一数据中的任一个比特或者所述第一数据之前的最后一个比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以所述第一数据之前的一定范围内的任一个比特作为第三数据的结束比特;在输出所述第三数据的同时,继续执行步骤71、步骤72,接收新的上行链路数据,将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
本实施例中,步骤72与步骤74中的匹配过程,可以是一个实时进行的过程,由于上行链路上不断会有新的数据传入,因此可以先将传入的数据缓存,然后对缓存的数据实时进行匹配,例如缓存132bit的数据,每当有一个新的bit传入时,则更新该132bit的数据为最新传入的132bit的数据,然后实时对该最新传入的132bit的数据进行匹配。
本实施例中,步骤72与步骤74可以是同时进行的,例如缓存200bit的数据,设定132bit的同步参考序列和66bit的定界参考序列,每当有一个新的bit传入时,则更新该缓存的200bit的数据为最新传入的200bit的数据,然后将132bit的同步参考序列与缓存的数据中连续的132bit数据进行匹配,同时将66bit的突发定界序列对缓存的数据中续的66bit数据进行匹配;或者,步骤72与步骤74可以是轮流进行的,例如缓存66bit的数据,设定66bit的同步参考序列和66bit的定界参考序列,每当有一个新的bit传入时,则更新缓存的66bit的数据为最新传入的66bit的数据,然后执行步骤72将定界参考序列与缓存的数据进行匹配,由于此处缓存的数据长度与定界参考序列和同步参考序列的数据长度相等,所以直接将同步参考序列或定界参考序列与缓存的数据进行匹配即可,当确定出缓存中保存的数据序列与该定界参考序列匹配时(此时缓存中保存的数据序列即为第二数据),停止采用该定界参考序列进行匹配,转换为采用同步参考序列进行匹配,更新缓存的66bit的数据为最新传入的66bit的数据,将同步参考序列与缓存的数据进行匹配,当确定出缓存中保存的数据序列与该同步参考序列匹配时(此时缓存中保存的数据序列即为第一数据),停止采用该同步参考序列进行匹配,重新转换为采用定界参考序列进行匹配,并按照上述步骤轮流执行步骤72与步骤74。
本实施例中,第一判决门限和第二判决门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设置第一判决门限为小于或等于32的值,设置第二判决门限为小于15的值,或者,设置第一判决门限为10,设置第二判决门限为12。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第三数据均为上行链路的数据的一部分。OLT一次接收多个突发数据的处理过程参考图8,发送端ONU在需要发送数据时,首先开启激光器,然后按照同步模式序列Sync Pattern、突发定界序列BD和内容数据FEC CW0、FEC CW1......FEC CWN-1的顺序发送突发数据;接收端OLT接收多个突发数据,每个突发数据的接收顺序为同步模式序列Sync Pattern、突发定界序列BD和内容数据FEC CW0、FECCW1......FEC CWN-1;当OLT接收到上行链路的数据时,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如果与定界参考序列匹配不成功,则继续接收新的上行链路数据,并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新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直到上行链路数据与定界参考序列匹配成功,则判断出与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的数据序列(第二数据)为突发定界序列BD,即OLT接收到突发定界序列BD,此时以突发定界序列BD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突发定界序列BD之后的内容数据(第三数据可以包括当前突发数据中的BD之后的内容数据和下一个突发数据中的同步模式序列Sync Pattern的一部分,以及两者之间的其他数据),并将同步参考序列与突发定界序列BD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如果与同步参考序列匹配不成功,则继续接收新的上行链路数据,并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新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直到上行链路数据与同步参考序列匹配成功(此时,本突发数据接收完毕,开始接收下一个新的突发数据),则判断出与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的数据序列(第一数据)为新突发数据的同步模式序列Sync Pattern的一部分,即OLT接收到一个新突发数据的同步模式序列Sync Pattern;当判断出新突发数据的同步模式序列Sync Pattern后,确定突发定界序列BD之后的内容数据或第三数据输出结束,并同时将定界参考序列与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来判断新突发数据的内容数据的起始比特,如此循环,依次完成了对各个突发数据的定界,确定了各内容数据的开始和结束。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该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三数据,并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该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之后确定第三数据输出结束,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不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从而在不改变或增加与上层通信的接口的基础上,即可确定内容数据的开始和结束,完成对突发数据的定界,实现简单高效,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好,并且由于分别将同步参考序列和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极大的降低了匹配的出错率,保证了内容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装置,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二匹配模块92,用于将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第一匹配模块91,用于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
处理模块93,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匹配模块92的匹配结果,如果所述第二匹配模块92匹配成功,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三数据;获取所述第一匹配模块91的匹配结果,如果所述第一匹配模块91匹配成功,则确定第三数据输出结束,结束输出第三数据,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不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93可以包括:开关模块931,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匹配模块92的匹配结果,在第二匹配模块92匹配成功后,即在确定出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匹配后,停止所述第二匹配模块92,启动所述第一匹配模块91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获取所述第一匹配模块91的匹配结果,在第一匹配模块91匹配成功后,即在确定出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匹配后,停止所述第一匹配模块91,启动所述第二匹配模块92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输出模块932,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匹配模块92的匹配结果,在第二匹配模块92匹配成功后,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三数据;获取所述第一匹配模块91的匹配结果,如果所述第一匹配模块91匹配成功,则确定第三数据输出结束,结束输出第三数据,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不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匹配模块91包括:第一确定模块911,用于确定所述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数据序列的汉明距离;第一比较模块912,用于比较所述第一确定模块911确定的汉明距离与第一判决门限值,当所述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判决门限值,或者所述汉明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判决门限值,则确定所述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判决门限值,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三判决门限值;所述第二匹配模块92包括:第二确定模块921,用于确定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数据序列的汉明距离;第二比较模块922,用于比较所述第二确定模块921确定的汉明距离与第二判决门限值,当所述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判决门限值,则确定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判决门限值。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装置可以为光线路终端OLT的一部分,所述光线路终端OLT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光纤网络单元ONU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数据,并缓存;第二匹配模块92,用于将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第一匹配模块91,用于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处理模块93,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匹配模块92的匹配结果,如果所述第二匹配模块92匹配成功,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三数据;获取所述第一匹配模块91的匹配结果,如果所述第一匹配模块91匹配成功,则确定第三数据输出结束,结束输出第三数据,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不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其中,所述光线路终端OLT可以与多个光纤网络单元ONU进行点对多点的通信,组成一个无源光网络PON系统。
本实施例中,第一判决门限和第二判决门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设置第一判决门限为小于或等于32的值,设置第二判决门限为小于15的值,或者,设置第一判决门限为10,设置第二判决门限为12。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该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三数据,并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该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之后确定第三数据输出结束,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不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从而在不改变或增加与上层通信的接口的基础上,即可确定内容数据的开始和结束,完成对突发数据的定界,实现简单高效,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好,并且由于分别将同步参考序列和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极大的降低了匹配的出错率,保证了内容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ONU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突发数据;其中,突发数据的格式可以采用10G EPON系统中ONU突发数据的帧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同步模式序列(Sync Pattern)、突发定界序列(Burst Delimiter)和内容数据,同步模式序列可以为0x5555......,此序列也可称为前导码,内容数据可以是经过FEC编码受FEC保护的内容数据;在突发数据发送过程中,ONU接到数据到达的信令时将激光器开启,发送同步模式序列,然后发送突发定界符,再接着发送需要传送的内容数据,最后当内容数据发送完毕后,关闭激光器;
步骤101:OLT接收上行链路的数据;其中,OLT在接收过程中可以接收来自各ONU的多个突发数据;
步骤102:将预设的定界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该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其中,定界参考序列可以为发送端ONU和接收端OLT约定的序列,即发送端ONU在突发数据中携带的突发定界序列与接收端OLT匹配时使用的定界参考序列相一致,例如,定界参考序列为66位二进制比特序列,以便与10G EPON系统中ONU突发数据的66位二进制突发定界序列相一致,从而提高了与现有帧结构的兼容性;在匹配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个第二判决门限,当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序列与定界参考序列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判决门限值,则确定该定界参考序列与该第二数据序列相匹配,由于设置了第二判决门限,从而使得匹配过程具有一定的容错性,由于在信道传输过程中噪声干扰会导致比较高的误码率,因此上述采用第二判决门限进行匹配减少了由于信道误码导致的匹配时延;
步骤103:获取对当前数据的前向纠错译码结果,其中,所述当前数据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的全部或部分;
步骤104:如果译码失败,则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在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同时,继续执行步骤101、步骤102、步骤103,接收新的上行链路数据,将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获取对当前数据的前向纠错译码结果;如果译码成功则输出译码后的数据到上层,并执行步骤102,继续匹配、译码。
本实施例中,步骤102的匹配过程,可以是一个实时进行的过程,由于上行链路上不断会有新的数据传入,因此可以先将传入的数据缓存,然后对缓存的数据实时进行匹配,例如缓存132bit的数据,每当有一个新的bit传入时,则更新该132bit的数据为最新传入的132bit的数据,然后实时对该最新传入的132bit的数据进行匹配。
本实施例中,OLT依次接收多个突发数据的处理过程参考图11,发送端ONU在需要发送数据时,首先开启激光器,然后按照同步模式序列SyncPattern、突发定界序列BD和内容数据FEC CW0、FEC CW1......FEC CWN-1的顺序发送突发数据;接收端OLT接收多个突发数据,每个突发数据的接收顺序为同步模式序列Sync Pattern、突发定界序列BD和内容数据FEC CW0、FEC CW1......FEC CWN-1;当OLT接收到上行链路的数据时,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如果与定界参考序列匹配不成功,则继续接收新的上行链路数据,并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新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直到上行链路数据与定界参考序列匹配成功,则判断出与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的数据序列(第二数据),之后获取对包括第二数据的全部或部分的当前数据序列的前向纠错译码结果,如果译码失败则确定第二数据为突发定界序列BD,即OLT接收到突发定界序列BD,此时以突发定界序列BD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突发定界序列BD之后的内容数据,并将定界参考序列与突发定界序列BD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如果译码成功则确定第二数据不是突发定界序列BD,即OLT正在接收的数据是内容数据或者同步模式序列Sync Pattern;在输出突发定界序列BD之后的内容数据的同时,继续将定界参考序列与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并译码来判断新突发数据的内容数据的起始比特,如此循环。当开始输出一个突发数据的内容数据时,也就意味着上一个突发数据的内容数据已经结束,从而通过上述循环过程依次完成了对多个突发数据的定界,确定了各内容数据的开始和结束。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该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获取对当前数据的前向纠错译码结果,其中,所述当前数据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的全部或部分,如果译码失败,则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从而在不改变或增加与上层通信的接口的基础上,即可确定内容数据的开始和结束,完成对突发数据的定界,实现简单高效,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好,并且由于将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后进一步利用前向纠错译码结果判断匹配的正确性,极大的降低了匹配的出错率,保证了内容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装置,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
匹配模块121,用于将预设的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译码模块122,用于对当前数据进行前向纠错译码,并输出译码结果,其中,所述当前数据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的全部或部分;
处理模块123,用于获取所述匹配模块121的匹配结果和所述译码译码模块122的译码结果,如果所述匹配模块121匹配成功并且所述译码模块122译码失败,则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至所述译码模块122;其中,所述起始比特用于所述译码模块122的译码点调整,以所述起始比特作为所述译码模块122的译码点。
其中,所述匹配模块121包括:确定模块1211,用于确定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的数据序列的汉明距离;比较模块1212,用于比较所述确定模块1211确定的汉明距离与第二判决门限值,当所述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判决门限值,则确定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判决门限值。
其中,所述译码模块122包括:调整模块1221,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123确定的起始比特,调整前向纠错译码点为所述起始比特;解码模块1222,用于对输入所述译码模块122的数据进行前向纠错译码,并输出译码结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装置可以为光线路终端OLT的一部分,所述光线路终端OLT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光纤网络单元ONU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数据,并缓存;匹配模块121,用于将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译码模块122,用于对当前数据进行前向纠错译码,并输出译码结果,其中,所述当前数据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的全部或部分;处理模块123,用于获取所述匹配模块121的匹配结果和所述译码译码模块122的译码结果,如果所述匹配模块121匹配成功并且所述译码模块122译码失败,则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至所述译码模块122;其中,所述起始比特用于所述译码模块122的译码点调整,以所述起始比特作为所述译码模块122的译码点。其中,所述光线路终端OLT可以与多个光纤网络单元ONU进行点对多点的通信,组成一个无源光网络PON系统。
本实施例中,第二判决门限可以是预设的一个值,例如设置第二判决门限为小于15的值,或者,设置第二判决门限为12。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该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获取对当前数据的前向纠错译码结果,其中,所述当前数据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的全部或部分,如果译码失败,则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从而在不改变或增加与上层通信的接口的基础上,即可确定内容数据的开始和结束,完成对突发数据的定界,实现简单高效,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好,并且由于将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后进一步利用前向纠错译码结果判断匹配的正确性,极大的降低了匹配的出错率,保证了内容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
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后,停止根据同步参考序列进行匹配,开始根据定界参考序列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后,停止根据定界参考序列进行匹配,开始根据同步参考序列进行匹配;或者
同时根据同步参考序列和根据定界参考序列进行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判决门限值;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判决门限值;或者
所述同步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的汉明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判决门限值;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判决门限值。
4、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和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开关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后,停止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启动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对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匹配;获取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在确定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后,停止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启动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对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匹配;
输出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数据序列的汉明距离;
第一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汉明距离与判决门限值,当所述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判决门限值,或者当所述汉明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判决门限值,则确定所述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数据序列的汉明距离;
第二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汉明距离与第二判决门限值,当所述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判决门限值,则确定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相匹配。
8、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光线路终端OLT,用于接收光纤网络单元ONU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数据;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路终端OLT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光纤网络单元ONU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数据;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和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10、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三数据;
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
确定第三数据输出结束;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以所述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不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后,停止根据定界参考序列进行匹配,开始根据同步参考序列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后,停止根据同步参考序列进行匹配,开始根据定界参考序列进行匹配;或者
同时根据同步参考序列和根据定界参考序列进行匹配。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判决门限值;所述同步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判决门限值;或者
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判决门限值;所述同步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一数据的汉明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判决门限值。
13、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将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如果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匹配成功,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三数据;获取所述第一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如果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匹配成功,则确定第三数据输出结束,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不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开关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在确定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匹配后,停止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启动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对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匹配;获取所述第一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在确定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匹配后,停止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启动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对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匹配;
输出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比特作为第三数据的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三数据;获取所述第一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以所述第一数据的任一比特或第一数据之前的最后一比特作为第三数据的结束比特。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数据序列的汉明距离;
第一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汉明距离与判决门限值,当所述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判决门限值,或者当所述汉明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判决门限值,则确定所述同步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相匹配。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数据序列的汉明距离;
第二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汉明距离与第二判决门限值,当所述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判决门限值,则确定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相匹配。
17、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光线路终端OLT,用于接收光纤网络单元ONU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数据;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三数据;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确定第三数据输出结束;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以所述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不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路终端OLT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光纤网络单元ONU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数据;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同步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一数据与所述同步参考序列相匹配;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如果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匹配成功,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三数据;获取所述第一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如果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匹配成功,则确定第三数据输出结束,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不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19、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该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获取对当前数据的前向纠错译码结果,如果译码失败,则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其中,所述当前数据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的全部或部分。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读取对当前数据的前向纠错译码结果,如果译码成功,则输出译码后的上行链路数据。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数据的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判决门限值。
22、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匹配模块,用于将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该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译码模块,用于对当前数据进行前向纠错译码,并输出译码结果;其中,所述当前数据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的全部或部分;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和所述译码模块的译码结果,如果所述匹配模块匹配成功并且所述译码模块译码失败,则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至所述译码模块;其中,所述起始比特用于所述译码模块的译码点调整。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模块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起始比特,调整前向纠错译码点为所述起始比特;
解码模块,用于对输入所述译码模块的数据进行前向纠错译码,并输出译码结果。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模块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的数据序列的汉明距离;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汉明距离与第二判决门限值,当所述汉明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判决门限值,则确定所述定界参考序列与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相匹配。
25、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光线路终端OLT,用于接收光纤网络单元ONU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数据;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该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获取对当前数据的前向纠错译码结果,如果译码失败,则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其中,所述当前数据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的全部或部分。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路终端OLT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光纤网络单元ONU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数据;
匹配模块,用于将定界参考序列与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出上行链路数据中的第二数据与该定界参考序列相匹配;
译码模块,用于对当前数据进行前向纠错译码,并输出译码结果;其中,所述当前数据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的全部或部分;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和所述译码模块的译码结果,如果所述匹配模块匹配成功并且所述译码模块译码失败,则以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第一个比特作为起始比特,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之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至所述译码模块;其中,所述起始比特用于所述译码模块的译码点调整。
CN2008100668830A 2008-04-28 2008-04-28 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2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68830A CN101572834B (zh) 2008-04-28 2008-04-28 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68830A CN101572834B (zh) 2008-04-28 2008-04-28 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2834A true CN101572834A (zh) 2009-11-04
CN101572834B CN101572834B (zh) 2012-08-08

Family

ID=41232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6688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2834B (zh) 2008-04-28 2008-04-28 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7283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8012A (zh) * 2015-01-23 2015-05-13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光谱幅度码标记产生及其误码率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09286619A (zh) * 2018-09-19 2019-01-29 北京邮电大学 二进制序列识别方法及电路
CN110213678A (zh) * 2018-02-28 2019-09-06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中的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9636C (zh) * 2001-04-12 2008-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串行数据通讯自适应时钟配置的方法
JP2005524281A (ja) * 2002-04-25 2005-08-11 パッセイヴ リミテッド イーサネット(登録商標)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前方誤り訂正コーディング
CN101039159A (zh) * 2006-03-13 2007-09-1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链路层数据传输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8012A (zh) * 2015-01-23 2015-05-13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光谱幅度码标记产生及其误码率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10213678A (zh) * 2018-02-28 2019-09-06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中的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286619A (zh) * 2018-09-19 2019-01-29 北京邮电大学 二进制序列识别方法及电路
CN109286619B (zh) * 2018-09-19 2020-06-30 北京邮电大学 二进制序列的识别方法及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2834B (zh) 2012-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57553B2 (ja) 受動光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改良型アップストリームフレーム同期化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9686036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upstream burst data in PON system
EP3216192B1 (en) Adding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 information in 66-bit code
CN101610429B (zh) 提供无源光网络系统中上行突发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US20130114962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10666468B2 (en) Channel train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1795174A (zh) 10g epon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29194B (zh) 数据编码、数据解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18756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alizing data error reporting
CN102301670A (zh) 无源光网络突发发送方法及接收机复位方法与装置
CN101572834B (zh) 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US905481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upstream transfer frame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N102056030A (zh)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系统及其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01958752B (zh) 无源光网络系统中发送上行突发数据的方法
CN113225155A (zh) 一种帧定界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