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2587A - 序列编码方法、装置以及过载指示信息设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序列编码方法、装置以及过载指示信息设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2587A
CN101572587A CNA2008100944493A CN200810094449A CN101572587A CN 101572587 A CN101572587 A CN 101572587A CN A2008100944493 A CNA2008100944493 A CN A2008100944493A CN 200810094449 A CN200810094449 A CN 200810094449A CN 101572587 A CN101572587 A CN 101572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mapping
encoding
kinds
block
b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44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峰
张京
李中年
郑毅
刁心玺
张禹强
马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A2008100944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25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2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序列编码方法、装置以及过载指示信息设置方法。其中,上述序列编码方法用于对具有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进行编码,包括:对于每个编码块,分别使用8比特对其进行比特映射,其中,每个编码块都包括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中的5个连续符号;对多个编码块的比特映射进行级联。通过本发明,能够降低OI编码冗余度,消除编码损失。

Description

序列编码方法、装置以及过载指示信息设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序列编码方法、装置以及过载指示信息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启动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中,用于辅助实现小区间上行干扰协调(Up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Coordination,简称为UL ICIC)的过载指示信息(Overload Indicator,简称为OI)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在3GPP TSG RAN1WorkGroup1的第51bis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提案号:RI-080631),对OI的一些结构达成了共识,例如:每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简称为RB)都有一个值;每个值有低、中、高三种状态;OI基于事件触发;传输间隔至少为20ms等。但是,对于怎样减少OI发送报告的开销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另外,该报告总结了用高干扰指示符(High Interference Indicator,简称为HII)和OI来共用实现UL ICIC,其中,对HII和OI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作了描述,并对部分指示信息的格式做了规定。
在2008年2月提交到3GPP的提案中(提案号:R1-080949),名称为“上行过载指示信息的定义和使用”(On definition and usageofthe uplink overload indicator)的提案中对OI的功能做了进一步的描述,认为可以用OI来改进上行功率控制。在2008年4月提交给3GPP的提案中(提案号为:R1-081242),名称为“过载指示信息的触发机制和报告格式”(On overload indicator triggering andreporting format)对过载指示信息的触发机制和报告格式做了详细的说明,提出用两个资源块上的过载信息来联合编码。
目前,OI的功能基本已经确定,主要的问题集中在OI的传输格式上,由于OI的传输间隔在20ms左右,对X2接口的信令开销很大,因此,需要一种在明确表示OI信息的同时,尽可能减小OI的信令开销的方法。
对于三种状态的OI,每个PRB至少需要log23=2比特,其编码模式以及比特映射方式如图1所示,每个PRB按顺序排列,每2比特代表一个PRB上的OI信息,这样,一个比特映射的OI信息需要发送2×25=50比特信息。如表2所示,用2个比特来编码3个信息,有一个冗余信息。
表1
  RB   OI编码格式(2bits)
  L   01
  M   10
  H   11
如果采用3比特对连续2个PRB进行编码,其编码模式以及比特映射方式如图2所示,虽然避免了2比特编码带来的冗余,但是3比特无法完全表示9(3×3)种编码组合,也就是说,必定存在两种OI类型对应着一种编码格式,即必然存在编码损失,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A20081009444900061
在假设系统带宽5M,25个PRB的情况下,如果采用连续的两个PRB用3比特编码,则总共需要39比特对整个频带进行编码,但是同时有325-239=2.9753×1011种可能性无法识别。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存在编码损失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序列编码方法、装置以及过载指示信息设置方法,以解决编码损失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序列编码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序列编码方法,用于对具有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进行编码,上述方法包括:对于每个编码块,分别使用8比特对其进行比特映射,其中,每个编码块都包括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中的5个连续符号;对多个编码块的比特映射进行级联。
优选地,使用8比特对每个编码块进行比特映射的操作具体包括:将编码块中的三种状态符号表示为三进制形式;将三进制形式的编码块转化为8比特的二进制形式。
优选地,在使用8比特对每个编码块进行比特映射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将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依次分为多个编码块。
优选地,对多个编码块的比特映射进行级联的操作具体包括:将多个编码块的比特映射按照分块的顺序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序列编码方法。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过载指示信息设置方法,使用上述的序列编码方法表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序列编码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序列编码装置,用于对具有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进行编码,包括:比特映射模块,用于对于每个编码块,分别使用8比特对其进行比特映射,其中,每个编码块都包括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中的5个连续符号;级联模块,用于对多个编码块的比特映射进行级联。
优选地,比特映射模块具体包括:第一映射模块,用于将每个编码块中的三种状态符号表示为三进制形式;第二映射模块,用于将三进制形式的每个编码块转化为8比特的二进制形式。
优选地,序列编码装置还包括:分块模块,用于将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依次分为多个编码块。
优选地,级联模块还用于:将多个编码块的比特映射按照分块的顺序连接在一起。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对OI使用8比特对连续5个符号进行分块编码,然后再级联成序列编码,消除了编码损失。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编码方式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另一编码方式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编码方式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码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序列编码方法,用于对具有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进行编码,上述方法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302,对于每个编码块,分别使用8比特对其进行比特映射,其中,每个编码块都包括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中的5个连续符号;优选地,在此之前,将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依次分为多个编码块;
步骤S304,对多个编码块的比特映射进行级联。
优选地,使用8比特对每个编码块进行比特映射的操作具体包括:将编码块中的三种状态符号表示为三进制形式;将三进制形式的编码块转化为8比特的二进制形式。
优选地,对多个编码块的比特映射进行级联的操作具体包括:将多个编码块的比特映射按照分块的顺序连接在一起。
通过上述实施例,能够有效降低OI编码冗余度以及编码损失。
下面以5M带宽的3GPP LTE系统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LTE中每个子载波为15KHz,一般12个子载波为一个可分配的最小频率资源,称为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一个PRB为180KHz,这样一个5M系统有25个可分配的PRB。
由于在LTE中对OI的规定是基于PRB的,即每个PRB上一个OI值,而每个OI值有三种可能:低、中和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序列编码方法采用8比特对连续5个PRB进行分块编码,如图4所示。
图5进一步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实现过程。如图5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序列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2,对连续的25个PRB,每5个PRB分为一组,总共有5组,每组的PRB的索引号记为i,i∈{0,1,2,3,4},每个PRB的OI状态记为Xi,Xi∈{0,1,2},其中0代表低,1代表中,2代表高;
步骤S504,将每一组进行三进制编码,并转化为十进制。对于每一组的5个PRB,根据公式N=X4×34+X3×33+X2×32+X1×31+X0×30,可展开成十进制数N;
步骤S506,用8比特对N进行二进制编码;
步骤S508,根据分组的顺序将每组的8比特二进制数连接起来,从而构成整个25个PRB的比特映射方式。
假设连续5个PRB的状态分别为低、中、中、高、低,对应的三进制编码格式为01120,根据公式N=X4×34+X3×33+X2×32+X1×31+X0×30得到的十进制数N=42,其对应的二进制编码格式为00101010。
对于5M系统带宽,25个PRB的情况,这样的编码方案总共需要40比特,就可以遍历所有的情况。相对于2比特编码需要的50比特,这种编码方式大大的降低了其编码的冗余度,相对于每两个PRB用3比特编码所需要的39比特,虽然多用了1个比特,但大大降低了编码损失,即用1比特来换取了2.9753×1011种编码损失。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过载指示信息设置方法,使用上述的序列编码方法表示3GPP中实现小区间上行干扰协调的过载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序列编码装置,用于对具有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进行编码。
如图6所示,该序列编码装置包括:比特映射模块10,用于对于每个编码块,分别使用8比特对其进行比特映射,其中,每个编码块都包括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中的5个连续符号;级联模块20,与比特映射模块10相连接,用于对多个编码块的比特映射进行级联。
优选地,上述比特映射模块10具体包括:第一映射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将每个编码块中的三种状态符号表示为三进制形式;第二映射模块(图中未示出),与第一映射模块相连接,用于将三进制形式的每个编码块转化为8比特的二进制形式。
优选地,上述序列编码装置还包括:分块模块(图中未示出),与比特映射模块10相连接,用于将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依次分为多个编码块。这样,级联模块可以将多个编码块的比特映射按照分块的顺序连接在一起。
以上主要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OI编码为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同样适合于需要对拥有三种状态的连续多个符号进行比特映射的其他各种应用场景。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降低了OI编码冗余度;
(2)降低了编码损失;
(3)降低了OI发送报告开销。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序列编码方法,用于对具有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进行编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于每个编码块,分别使用8比特对其进行比特映射,其中,所述每个编码块都包括所述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中的5个连续符号;
对多个编码块的比特映射进行级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列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8比特对每个编码块进行比特映射的操作具体包括:
将所述编码块中的三种状态符号表示为三进制形式;
将三进制形式的所述编码块转化为8比特的二进制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列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8比特对每个编码块进行比特映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依次分为多个编码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序列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个编码块的比特映射进行级联的操作具体包括:
将所述多个编码块的比特映射按照分块的顺序连接在一起。
5.一种过载指示信息设置方法,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序列编码方法。
6.一种序列编码装置,用于对具有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进行编码,其特征在于,包括:
比特映射模块,用于对于每个编码块,分别使用8比特对其进行比特映射,其中,所述每个编码块都包括所述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中的5个连续符号;
级联模块,用于对多个编码块的比特映射进行级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序列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特映射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映射模块,用于将每个所述编码块中的三种状态符号表示为三进制形式;
第二映射模块,用于将三进制形式的每个所述编码块转化为8比特的二进制形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序列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分块模块,用于将所述三种状态的多个连续符号序列依次分为多个编码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序列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模块还用于:将多个所述编码块的比特映射按照分块的顺序连接在一起。
CNA2008100944493A 2008-04-30 2008-04-30 序列编码方法、装置以及过载指示信息设置方法 Pending CN1015725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944493A CN101572587A (zh) 2008-04-30 2008-04-30 序列编码方法、装置以及过载指示信息设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944493A CN101572587A (zh) 2008-04-30 2008-04-30 序列编码方法、装置以及过载指示信息设置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2587A true CN101572587A (zh) 2009-11-04

Family

ID=41231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944493A Pending CN101572587A (zh) 2008-04-30 2008-04-30 序列编码方法、装置以及过载指示信息设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7258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6945A (zh) * 2014-02-28 2014-06-11 天津大学 LTE-Advanced中继系统的上行干扰协调方法
CN106941610A (zh) * 2017-04-25 2017-07-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改进方块编码的二值roi掩模编码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6663A (zh) * 1998-04-02 2001-05-23 艾利森公司 混合的Chireix/Doherty放大器功率波形综合
CN1516944A (zh) * 2001-05-31 2004-07-28 ���Ͽع����޹�˾ 编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6663A (zh) * 1998-04-02 2001-05-23 艾利森公司 混合的Chireix/Doherty放大器功率波形综合
CN1516944A (zh) * 2001-05-31 2004-07-28 ���Ͽع����޹�˾ 编码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6945A (zh) * 2014-02-28 2014-06-11 天津大学 LTE-Advanced中继系统的上行干扰协调方法
CN103856945B (zh) * 2014-02-28 2017-08-11 天津大学 LTE‑Advanced中继系统的上行干扰协调方法
CN106941610A (zh) * 2017-04-25 2017-07-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改进方块编码的二值roi掩模编码方法
CN106941610B (zh) * 2017-04-25 2019-12-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改进方块编码的二值roi掩模编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0542B (zh) 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8788919B2 (en) Convolutional turbo 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the coding method
CN108737021B (zh) Polar码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992318B2 (en)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WO2007149384B1 (en) Data coding
CN101582757A (zh) 错误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适应性调制方法和装置
CN106982172A (zh) 确定极化码传输块大小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0545417B (zh) 一种桌面场景的图像编码、解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447478A (zh) 一种核电站事故规程数字化逻辑设计的编码方法及系统
CN101572587A (zh) 序列编码方法、装置以及过载指示信息设置方法
CN1420649A (zh) 用于在通讯系统中紧致表达多码信令的方法
Zhang et al. Successive coding in multiuser information theory
CN101282193B (zh) 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04333405A (zh)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及基站
CN102571262B (zh) 一种lte上行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5323038A (zh) 一种控制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EP1350326B1 (en) Decoding of reed-muller codes
CN1819667A (zh) 分配编码和调度编码的方法以及网络侧设备和无线电站
CN102386998B (zh) 一种pucch编解码方法及其装置
CN1161911C (zh) 从传输格式组合的计算值到传输格式组合指示的映射方法
CN101621845A (zh) 资源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01958719A (zh) 采用卷积Turbo码编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00438345C (zh) 一种交织装置
Fong et al. Cut-set bound for generalized networks
CN101436865B (zh) 对经过Turbo编码后的比特流进行打孔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