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7770A - 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7770A
CN101567770A CN 200810094059 CN200810094059A CN101567770A CN 101567770 A CN101567770 A CN 101567770A CN 200810094059 CN200810094059 CN 200810094059 CN 200810094059 A CN200810094059 A CN 200810094059A CN 101567770 A CN101567770 A CN 101567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ti
configuration
transmission time
duration
time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0940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7770B (zh
Inventor
张健
杜忠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al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LLC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 20081009405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67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67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7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7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77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基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案,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获取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并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设置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基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案下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配置。

Description

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案的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中,为了节省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的电池/功率消耗,系统配置了不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简称为DRX)功能,利用DRX,允许UE在一定时间内停止监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DCCH),即,允许UE间断地监控PDCCH。
DRX包括长DRX循环(Long DRX cycle)、DRX非活动定时器(DRX Inactivity Timer)、DRX重传定时器(DRX retransmissionTimer),还可以包括短DRX循环(Short DRX Cycle)和DRX短循环定时器(DRX Short Cycle Timer)。
DRX循环(DRX Cycle)指持续时间(On duration)与非活动时间(Inactive time)进行周期性地重复;DRX非活动定时器定义了UE在成功解码PDCCH指示有该UE的初始上行(Uplink)/下行(Downlink)用户数据发送后,监控PDCCH的连续下行子帧(subframe)个数;DRX重传定时器定义了UE等待下行重传数据时,监控PDCCH的连续下行子帧个数;持续时间定时器(On durationtimer)定义了UE监控PDCCH的连续下行子帧个数,该持续时间定时器是DRX循环的一部分;DRX非活动定时器、DRX重传定时器、持续时间定时器等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器(Radio ResourceControl,简称为RRC)配置参数,单位为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Time Interval,简称为TTI)个数或子帧(subframe)个数。
图1示出了DRX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UE的活动时间(Active Time)(指UE醒着(awake)的时间)包括持续时间、DRX非活动定时器未超时情况下UE连续监控PDCCH的时间、以及DRX重传定时器运行时UE连续监控PDCCH的时间。其中,DRX重传定时器可以在DRX非活动定时器超时前运行。
在小区边缘,由于上行链路预算低,在一个TTI内可能无法完成整个VoIP数据包的发送,需要通过在无线链路控制层(Radio LinkControl,简称为RLC)对VoIP数据包进行分段处理,在多个TTI内分别分段发送VoIP数据包,但这样会增加层2的头开销,每个分段处理需要在PDCCH上发送上行授权(Grant),极大地消耗了PDCCH的资源。而且每次首传或重传均需要在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简称为PHICH)上进行确认消息/非确认消息(ACK/NACK)反馈,这样会增加错误的概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LTE系统可以使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TTIbundling)来解决IP语音(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简称为VoIP)业务的上行覆盖受限问题。上述集束方案使用一组连续的子帧传输一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简称为TB),这样在多个TTI内可以完成对整个数据包的发送,而不需要对数据包进行分段处理,减少了PDCCH资源的消耗。而且,单个TTI集束使用同一个HARQ进程,仅需单次上行授权和单次反馈,因此减少了错误的概率。TTI集束方案不仅适用于VoIP业务,也适用于其它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要求的业务,包括实时(Realtime)业务及非实时(Non-realtime)业务等,如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Service)业务等。
TTI集束方案可以通过高层信令针对UE进行开启/关闭,开启后,则相关上行数据的发送使用TTI集束方案。TTI集束所使用的连续子帧的个数可以是固定的,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Resource Control)信令随开启命令进行配置。但是使用TTI集束方案对HARQ RTT以及HARQ重传的定时关系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的LTE无线接口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协议和RRC协议中,对于DRX非活动定时器的设置仅考虑了单个TTI发送一个TB时的情况,使用TTI集束方案以后,DRX非活动定时器的配置将会受到影响。针对使用多个连续的TTI发送一个TB时的TTI集束方案情况下,如何配置DRX非活动定时器目前并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基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案情况下,对于如何配置DRX非活动定时器,目前并没有相应的实现方法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包括:用户设备获取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并根据配置参数设置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
优选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之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所占用的子帧个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所占用的传输时间间隔的个数。
优选地,上述用户设备获取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的操作具体为: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配置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案,配置包括对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的配置;用户设备接收来自基站的配置参数。
优选地,上述用户设备获取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的操作具体为:预先设置配置参数。
优选地,上述根据配置参数设置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的操作具体为: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初始配置时长+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1。
优选地,上述用户设备通过如下操作获取初始配置时长: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为用户设备配置不连续接收参数,其中,不连续接收参数包括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初始配置时长;用户设备根据不连续接收参数设置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初始配置时长。
优选地,上述用户设备当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案被去激活即关闭时,根据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重新设置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为初始配置时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用获取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配置模块,用于根据配置参数设置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
优选地,上述配置装置通过以下处理配置所述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所述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初始配置时长+所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1。
优选地,上述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对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案的配置,其中,所述配置包括对所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的配置。
优选地,上述获取装置用于获取预先设置所述配置参数,其中,用户设备和基站预先被通知所述配置参数。
优选地,上述配置装置当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案被去激活即关闭时,根据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重新设置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为初始配置时长。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基于TTI集束方案下DRX非活动定时器的配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不连续接收功能的基本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的实施例一的详细处理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的实施例二的详细处理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首先,目前3GPP公开了三种传输时间间隔集束(TTI集束)方案:方案一,ACK/NACK的反馈时机在TTI集束的最后一个子帧之后的第4个子帧(Last Bundled Subframe+4),重传发生在TTI集束第一个子帧之后的2倍HARQ RTT位置处的子帧;方案二,ACK/NACK反馈时机在TTI集束的第一个子帧之后的第4个子帧(First Bundled Subframe+4),重传发生在TTI集束第一个子帧之后的1倍HARQ RTT位置处的子帧;方案三,ACK/NACK反馈时机在TTI集束的最后一个子帧之后的第4个子帧(Last BundledSubframe+4),重传发生在TTI集束第一个子帧+TTI集束中子帧的个数+1倍HARQ RTT位置处的子帧。
在使用TTI集束方案之后,不连续接收(DRX)非活动定时器的配置和使用将受到影响,鉴于此,本发明针对在使用多个连续的TTI发送一个传输块(TB)时的TTI集束方案情况下,如何配置和使用DRX非活动定时器给出了解决方案。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RX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该方法基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案。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RX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用户设备(UE)获取传输时间间隔(TTI)集束的配置参数;
步骤S204,根据配置参数设置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基于TTI集束方案下DRX非活动定时器的配置和使用。
其中,在上述步骤S202中,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之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所占用的子帧个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所占用的传输时间间隔的个数。
优选地,上述步骤S202中,UE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之一获取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TTI集束方案,上述配置包括对TTI集束的配置参数的配置,之后,UE可以接收来自基站的上述配置参数;或者,预先设置配置参数。
优选地,上述步骤S202中,当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案被去激活,即关闭时,UE根据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重新设置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为初始配置时长。
优选地,上述步骤S204中,根据配置参数设置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的操作为: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DRX非活动定时器的初始配置时长+TTI集束的配置参数-1。
优选地,上述步骤S204中,UE可以通过如下操作获取DRX非活动定时器的初始配置时长:基站通过RRC信令为UE配置DRX参数,其中,上述的DRX参数包括DRX非活动定时器的初始配置时长,这样,UE就可以根据DRX参数设置DRX非活动定时器的初始配置时长。
另外,基站在配置了TTI集束方案后,也可能直接重新配置DRX参数,其中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中包含有TTI集束所占用的子帧数。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直接根据基站的配置参数设置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
实施例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DRX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的实施例一的详细处理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器(RRC)信令为UE配置DRX参数,其中,DRX参数包括DRX非活动定时器的初始配置时长等;
步骤S304,UE接收到上述配置参数,根据RRC信令中的信息元(Information Element,简称为IE)的指示设置DRX参数,该DRX参数包括DRX非活动定时器的初始配置时长等;
步骤S306,基站使用预先设置好的TTI集束配置参数,该参数可以包括TTI集束所占用的子帧个数或者TTI集束所占用的TTI的个数;
步骤S308,UE根据上述TTI集束的配置参数,将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DRX非活动定时器的初始配置时长加上TTI集束的配置参数-1,并将设置后的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应用于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步骤S310,此后,UE在使用TTI集束方案发送数据时,在DRX操作中将使用新设置的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
在该方案的实施步骤中,也可以先为TTI集束配置参数,然后再配置DRX的参数,即,先执行步骤S306,再执行步骤S302和步骤S304,这种情况下,UE设置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时也应该考虑TTI集束所占用的子帧个数或TTI集束所占用的TTI的个数,设置后的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为DRX非活动定时器的初始配置时长加上TTI集束的配置参数-1。
可以看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TTI集束采用预先设置好的TTI集束配置参数,基站和UE预先均知道TTI集束所占用的子帧个数或所占用的TTI的个数,UE根据TTI集束的配置参数设置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实现了基于TTI集束方案下DRX非活动定时器的配置和使用。
实施例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DRX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实施例二的详细处理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2,基站通过RRC信令为UE配置DRX参数,其中,DRX参数包括DRX非活动定时器的初始配置时长等;
步骤S404,UE接收到上述配置,根据RRC信令中的IE指示设置DRX参数,该DRX参数包括DRX非活动定时器的初始配置时长等;
步骤S406,基站通过RRC信令为TTI集束配置参数,该参数可以包括TTI集束所占用的子帧个数或者TTI集束所占用的TTI的个数,并将该配置参数发送给UE;
步骤S408,UE接收上述TTI集束的配置参数,将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DRX非活动定时器的初始配置时长加上TTI集束的配置参数-1,并将设置后的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应用于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步骤S410,此后,UE在使用TTI集束方案发送数据时,在DRX操作中将使用新设置的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
在该方案的实施步骤中,基站也可以先为TTI集束配置参数,然后再配置DRX的参数,即,先执行步骤S406,再执行步骤S402和步骤S404,这种情况下,UE设置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时也应该考虑TTI集束所占用的子帧个数或TTI集束所占用的TTI的个数,设置后的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为DRX非活动定时器的初始配置时长加上TTI集束的配置参数-1。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RRC信令为TTI集束配置参数,基站将配置好的参数通知UE,UE根据该TTI集束的配置参数设置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实现了基于TTI集束方案下DRX非活动定时器的配置和使用。
而且,上述两个实施例的步骤S308和步骤S408中,在使用TTI集束方案的情况下,UE重新设置后的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也可以仅应用于上行信道,对于下行信道仍使用DRX非活动定时器的初始配置时长。
装置实施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RX非活动定时器配置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UE获取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
配置模块20,用于根据配置参数设置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该模块可以连接至获取模块10,根据获取模块10中获取的TTI集束的配置参数设置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
优选地,上述配置装置20用于当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案被去激活即关闭时,根据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重新设置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为初始配置时长。
优选地,上述配置装置20通过以下处理配置所述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所述DRX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初始配置时长+所述TTI集束的配置参数-1。
优选地,上述获取装置10用于获取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对TTI集束方案的配置,其中,所述配置包括对所述TTI集束的配置参数的配置。
优选地,上述获取装置10用于获取预先设置所述配置参数,其中,用户设备和基站预先被通知所述配置参数。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装置,实现了基于TTI集束方案下DRX非活动定时器的配置和使用。
如上,借助于本发明提供的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和/或装置,实现了基于TTI集束方案下,DRX非活动定时器的配置和使用。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基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获取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并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设置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所占用的子帧个数、所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所占用的传输时间间隔的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获取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的操作具体为:
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配置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案,所述配置包括对所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的配置;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所述配置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获取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的操作具体为:
预先设置所述配置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案被去激活,即关闭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重新设置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为初始配置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设置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的操作具体为:
所述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初始配置时长+所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如下操作获取所述初始配置时长:
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不连续接收参数,其中,所述不连续接收参数包括所述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初始配置时长;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不连续接收参数设置所述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所述初始配置时长。
8.一种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参数设置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装置用于当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案被去激活即关闭时,根据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重新设置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为初始配置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装置通过以下处理配置所述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所述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的时长=初始配置时长+所述传输时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1。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对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案的配置,其中,所述配置包括对所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配置参数的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装置用于获取预先设置所述配置参数,其中,用户设备和基站预先被通知所述配置参数。
CN 200810094059 2008-04-25 2008-04-25 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7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94059 CN101567770B (zh) 2008-04-25 2008-04-25 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94059 CN101567770B (zh) 2008-04-25 2008-04-25 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7770A true CN101567770A (zh) 2009-10-28
CN101567770B CN101567770B (zh) 2013-06-05

Family

ID=41283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09405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7770B (zh) 2008-04-25 2008-04-25 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67770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2832A (zh) * 2009-10-30 201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不连续发射或接收方法
CN102082626A (zh) * 2010-04-29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接收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6091007A1 (zh) * 2014-12-09 2016-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rx参数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和rrc
WO2016197366A1 (zh) * 2015-06-11 2016-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rx实现方法、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358310A (zh) * 2016-08-29 2017-01-25 吉林大学 基于DRX周期的VoLTE业务上行动态调度优化方法
CN106572484A (zh) * 2015-10-12 2017-04-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频繁上下线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方法、装置、scop及mme
CN107689849A (zh) * 2016-08-05 2018-02-1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时间计时器的装置及方法
CN108293230A (zh) * 2015-11-13 2018-07-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装置
WO2018153245A1 (zh) * 2017-02-24 2018-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8934191A (zh) * 2017-03-23 2018-12-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确定定时器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10022608A (zh) * 2018-01-09 2019-07-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015141A (zh) * 2015-10-26 2021-06-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捆绑传输的mtc的drx和sps

Cited B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2832A (zh) * 2009-10-30 201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不连续发射或接收方法
CN101702832B (zh) * 2009-10-30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不连续发射或接收方法
CN102082626A (zh) * 2010-04-29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接收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082626B (zh) * 2010-04-29 2013-08-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数据接收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6091007A1 (zh) * 2014-12-09 2016-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rx参数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和rrc
CN105744546A (zh) * 2014-12-09 2016-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rx参数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和rrc
WO2016197366A1 (zh) * 2015-06-11 2016-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rx实现方法、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485052B2 (en) 2015-06-11 2019-11-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RX implementation method, DRX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6572484A (zh) * 2015-10-12 2017-04-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频繁上下线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方法、装置、scop及mme
CN113015141A (zh) * 2015-10-26 2021-06-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捆绑传输的mtc的drx和sps
CN113015141B (zh) * 2015-10-26 2023-10-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捆绑传输的mtc的drx和sps
US10516507B2 (en) 2015-11-13 2019-12-24 Ntt Docomo, Inc.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376800A4 (en) * 2015-11-13 2019-07-17 NTT DoCoMo, Inc.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293230B (zh) * 2015-11-13 2021-06-2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装置
CN108293230A (zh) * 2015-11-13 2018-07-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装置
CN107689849A (zh) * 2016-08-05 2018-02-1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时间计时器的装置及方法
CN107689849B (zh) * 2016-08-05 2020-07-14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时间计时器的装置
CN106358310B (zh) * 2016-08-29 2019-11-08 吉林大学 基于DRX周期的VoLTE业务上行动态调度优化方法
CN106358310A (zh) * 2016-08-29 2017-01-25 吉林大学 基于DRX周期的VoLTE业务上行动态调度优化方法
WO2018153245A1 (zh) * 2017-02-24 2018-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8696922A (zh) * 2017-02-24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11026288B2 (en) 2017-02-24 2021-06-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US11259358B2 (en) 2017-03-23 2022-02-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imer configuration
US11832337B2 (en) 2017-03-23 2023-11-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imer configuration
CN108934191B (zh) * 2017-03-23 2021-06-1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确定定时器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8934191A (zh) * 2017-03-23 2018-12-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确定定时器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10022608A (zh) * 2018-01-09 2019-07-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022608B (zh) * 2018-01-09 2021-05-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EP3739992A4 (en) * 2018-01-09 2021-01-27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INSTALLATION
TWI830716B (zh) * 2018-01-09 2024-02-01 大陸商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資訊處理方法、裝置及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7770B (zh)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7770B (zh) 不连续接收非活动定时器配置方法和装置
US11483769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990634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in a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SPS) interval
US9451547B2 (en) Coordinated signaling of scheduling information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communications
CN109981237B (zh) 基站、移动台及其方法
JP6813481B2 (ja) 無線端末及び基地局
CN104937973B (zh) 与drx配置无关的pdcch监视
KR101084844B1 (ko) 효율적인 불연속 통신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200640B (zh) 非连续接收的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KR10126899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불연속 수신의 개선 방법 및 관련된 통신 기기
EP2036222B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975863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リソース管理方法及びユーザー端末装置
US20120257559A1 (en) Battery consumption control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792773A (zh) 用于窄带物联网的连续模式非连续接收
CN102355334B (zh) 一种半静态调度方式下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EP2544497A1 (en) Provision of downlink packet access services to user equipment i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20100052064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불연속 수신 동작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20150282125A1 (en) Pdcch monitoring scheme considering epdcch
KR101477061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비연속 수신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02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Global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LLC

Address before: 518057 Zhongxing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 road,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