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8970A - 真空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真空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8970A
CN101558970A CNA2008100527724A CN200810052772A CN101558970A CN 101558970 A CN101558970 A CN 101558970A CN A2008100527724 A CNA2008100527724 A CN A2008100527724A CN 200810052772 A CN200810052772 A CN 200810052772A CN 101558970 A CN101558970 A CN 101558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pressing element
collect plant
vacuum cleaner
com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527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建镐
徐真旭
尹昌虎
金镇泳
李昌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0527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589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58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8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和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压缩尘埃储存部中储存尘埃的加压构件,驱动加压构件的压缩电机,检测加压构件移动范围的检测部,向外部显示集尘装置内尘埃清空信息的信号显示部以及当检测出的加压构件移动范围在基准范围以内的情况下,控制信号显示部进行工作的控制部。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通过一对加压构件可以对集尘装置内部储存的尘埃进行压缩,使其体积达到最小化,从而可实现集尘装置内部储存的尘埃的集尘容量达到最大化,用户无需经常清空集尘装置的内部储存的尘埃,由此提高用户使用上的便利性;由于尘埃在集尘装置中保持被压缩的状态,在清空尘埃的过程中将可防止尘埃飞散。

Description

真空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吸尘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能够使集尘装置的集尘容量最大化的真空吸尘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真空吸尘器是利用由本体内部安装的真空电机产生的真空压吸入包含有尘埃的空气后,在本体的内部对吸入的尘埃进行过滤的装置。
真空吸尘器中包含有:吸入喷嘴,它用于吸入包含有尘埃的空气;吸尘器本体,它与吸入喷嘴连通;延长管,它将吸入喷嘴吸入的空气引导到吸尘器本体的方向;连接管,它将经由延长管的空气引导到吸尘器本体。
其中,在吸入喷嘴的底部形成有既定大小的喷嘴吸入口,从而可吸入包含有地面上堆积的尘埃的空气。
此外,在吸尘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驱动单元,它用于产生空气吸入力,从而可通过吸入喷嘴吸入包含有尘埃的外部空气。
并且,在吸尘器本体中可分离安装有用于分离尘埃并储存的集尘装置,集尘装置将分离吸入喷嘴吸入的空气中包含的尘埃,并进行储存。
更为详细的说,集尘装置中包含有:集尘本体;吸入口,它使空气吸入到集尘本体;旋流部,它用于从吸入到集尘本体的空气中分离尘埃;尘埃储存部,它用于储存旋流部中分离的尘埃;排出口,它用于排出旋流部中分离尘埃的空气。
此外,在集尘装置中进行尘埃分离的过程中,当真空吸尘器的操作停止时,分离的尘埃将以密度较低的状态储存在尘埃储存部中。
但是,如上所述的已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的不足点:
由于尘埃储存部中储存的尘埃相对于其重量将占据太大的空间,为了维持真空吸尘器的集尘性能,需要经常清空集尘装置中的尘埃,从而导致使用上存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集尘装置的集尘容量最大化的真空吸尘器。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包括:设置有集尘装置安装部的吸尘器本体和选择性的安装于集尘装置安装部、并在内部形成有尘埃储存部的集尘装置,还包括有:压缩尘埃储存部中储存尘埃的加压构件,驱动加压构件的压缩电机,检测加压构件移动范围的检测部,向外部显示集尘装置内尘埃清空信息的信号显示部以及当检测出的加压构件移动范围在基准范围以内的情况下,控制信号显示部进行工作的控制部。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检测部检测出压缩电机的旋转数,控制部利用检测出的压缩电机的旋转数判断加压构件的移动范围。
所述的加压构件的移动范围是加压构件的移动角度。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还包括用于检测加压构件的基准位置的基准位置检测部。
所述的基准位置检测部是根据加压构件的旋转位置而选择性开闭的微调开关。
所述的基准位置检测部是设置于集尘装置安装部的红外线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
所述的基准位置检测部是设置于集尘装置安装部用于检测磁场的磁场检测部。
所述的加压构件进行双方向旋转压缩尘埃。
所述的压缩电机设置于吸尘器本体中,与集尘装置一同安装于集尘装置安装部,加压构件和压缩电机相互连接。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通过一对加压构件可以对集尘装置内部储存的尘埃进行压缩,使其体积达到最小化,从而可实现集尘装置内部储存的尘埃的集尘容量达到最大化。用户无需经常清空集尘装置的内部储存的尘埃,由此提高用户使用上的便利性。由于尘埃在集尘装置中保持被压缩的状态,在清空尘埃的过程中将可防止尘埃飞散。此外,在集尘装置内部汇集一定量尘埃时,会显示集尘装置的尘埃清空时间,从而使用户容易得知清空尘埃所需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真空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分离集尘装置后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1实施例中集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集尘装置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从动齿轮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集尘装置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从动齿轮和微调开关结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图10(a)是与尘埃压缩时间对应的驱动电机的电流相位波形图;
图10(b)是与尘埃压缩时间对应的驱动电机接入的电源相位波形图;
图11是第1加压构件处于第2加压构件一侧时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状态下微调开关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在第1加压构件处于基准位置的俯视图;
图14是在图13状态时微调开关的状态示意图;
图15是第1加压构件处于第2加压构件的另一侧时的俯视图;
图16是在图15状态下微调开关的状态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真空吸尘器的控制过程流程图;
图18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从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集尘装置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00:本体            200:集尘装置
270:第1加压构件     280:第2加压构件
410:从动齿轮        420:驱动齿轮
430:微调开关        440:端子部
570:压缩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真空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分离集尘装置后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1实施例中集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10中包含有:吸尘器本体100,它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产生吸入力的吸入电机(图中未示);尘埃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吸尘器本体100中吸入的空气中包含的尘埃;真空吸尘器10中还包含有:吸入喷嘴(未图示),用于吸入包含有尘埃的空气;连接管,用于将吸入喷嘴连接到吸尘器本体10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吸入喷嘴及连接管的基本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相同,以下将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在吸尘器本体100的前面下端部设置有本体吸入部110,用于吸入通过吸入喷嘴(未图示)吸入的包含有尘埃的空气。在吸尘器本体100的一侧形成有本体排出部(图中未示),它用于向外部排出已分离出尘埃的空气。在吸尘器本体100的上部形成有供用户握持的本体把手部140。
此外,尘埃分离装置中包含有集尘装置200,它设置有:用于1次分离流入到内部的空气中包含的尘埃的第1旋流部;使通过第1旋流部1次分离尘埃的空气中再次分离尘埃,并设置于吸尘器本体100中的第2旋流部300。
更为详细的说,集尘装置200可拆装的设置于吸尘器本体100前方形成的集尘装置安装部170中。
为了使集尘装置200可拆装的设置于吸尘器本体100,在吸尘器本体100的把手部140中设置有拆装杠杆142,在集尘装置200中形成有与拆装杠杆142起到卡位作用的卡端256。
此外,集尘装置200中包含有:第1旋流部230,它用于产生旋流流动;集尘本体210,它形成有用于储存第1旋流部中分离的尘埃的尘埃储存部。
如上所述,集尘装置200可拆装的设置于吸尘器本体100,随着集尘装置200安装于吸尘器本体100,集尘装置200将与吸尘器本体100及第2旋流部300连通。
更为详细的说,在吸尘器本体100中形成有空气排出口130,它使吸入到吸尘器本体100的空气排出到集尘装置200。在集尘装置中形成有第1空气流入口218,它使空气从空气排出口130流入。
在集尘装置200中形成有第1空气排出口252,它用于排出在第1旋流部中分离尘埃的空气。吸尘器本体100中形成有通过第1空气排出口252排出的空气流入的连接流路114。此外,流入到连接流路114的空气将流入到第2旋流部300。
第2旋流部300由多个大致圆锥形状的小旋流装置相互结合而成,并且,第2旋流部300以横放状态设置于吸尘器本体100的后方上侧,即,第2旋流部300以相对于吸尘器本体100倾斜既定角度的状态进行安装。
集尘本体210中还设置有以下部件:使在第2旋流部300中分离的尘埃流入的尘埃流入口254;用于储存第2旋流部300中分离的尘埃的尘埃储存部。
即,在集尘本体210中形成的尘埃储存部由第1尘埃储存部和第2尘埃储存部构成。其中,第1尘埃储存部用于储存通过第1旋流部分离的尘埃,第2尘埃储存部用于储存通过第2旋流部300分离的尘埃。
此外,为了使其内部储存的尘埃的集尘容量达到最大化,在集尘装置200中最好附加设置有用于减少集尘本体210内部储存的尘埃的体积的结构。
下面将参照附图4至附图8,对设置有使集尘容量最大化的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集尘装置下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从动齿轮下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集尘装置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从动齿轮和微调开关结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首先,参照附图4,本实施例的集尘装置200中包含有以下部件:集尘本体210,它构成集尘装置200的外形;第1旋流部230,它选择性的容纳于集尘本体210的内部,用于从吸入的空气中分离尘埃;顶盖构件250,用于选择性的开闭集尘本体210的上侧。
更为详细的说,集尘本体210大致构成圆筒形状,其内部形成有用于储存分离的尘埃的尘埃储存部。
此外,尘埃储存部中包含有以下部件:第1尘埃储存部214,用于储存第1旋流部230中分离的尘埃;第2尘埃储存部216,用于储存第2旋流部300中分离的尘埃。
其中,集尘本体210中包含有以下部件:形成第1尘埃储存部214的第1壁面211;通过与第1壁面211的结合关系而形成第2尘埃储存部216的第2壁面212。即第2壁面212围绕第1壁面211的外侧既定部分而成。
此外,集尘本体210具有开口的上端,从而使用户可掀翻集尘本体210,并排出内部储存的尘埃,在集尘本体210的上部可分离结合有顶盖构件250。
为了在排出集尘本体210的内部储存的尘埃时与顶盖构件250一同分离,第1旋流部230将结合于顶盖构件250的下侧。
在第1旋流部230中设置有尘埃引导流路232,它引导空气中分离的尘埃容易排出到第1尘埃储存部214。其中,尘埃引导流路232引导分离的尘埃向切线方向流入后向下方掉落。
因此,尘埃引导流路232的流入口233形成于第1旋流部230的侧面,排出口234则形成于第1旋流部230的底面。
如上所述,顶盖构件250可拆装的结合于集尘本体210的上侧。即,顶盖构件250将同时开闭第1尘埃储存部214和第2尘埃储存部216。
为了向外部排出第1尘埃储存部214和第2尘埃储存部216中储存的尘埃,当用户将结合有第1旋流部230的顶盖构件250从集尘本体210中分离时,集尘本体210的上端将成为完全开放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当用户掀翻集尘本体210时,可容易的排出内部储存的尘埃。
在顶盖构件250的底面贯通形成有排出孔251,它用于排出第1旋流部230中分离出尘埃的空气。此外,排出孔251将结合过滤器构件260的上端,过滤器构件260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既定大小的通孔262。由此,在第1旋流部230内进行1次尘埃分离过程的空气,将经由过滤器构件260,并通过排出孔251进行排出。
在顶盖构件250的内部形成有流路253,它引导从排出孔251排出的第1旋流部230的空气流动到第1空气排出口252方向。即流路253将起到连接排出孔251和第1空气排出口252的通道作用。
此外,在集尘本体210中设置有一对加压构件,加压构件用于减小第1尘埃储存部214中储存的尘埃的体积,从而增大尘埃的集尘容量。
这一对加压构件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压缩尘埃,并减小尘埃的体积,由此,增大集尘本体210的内部储存的尘埃的密度,从而增大集尘本体210的最大集尘容量。
下面为了方便进行说明,将加压构件中的某一个称为第1加压构件270,而另一个则称为第2加压构件280。
在本实施例中,加压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将可移动设置于集尘本体210的内部,从而在这一对加压构件之间起到尘埃的压缩作用。
即在第1加压构件270和第2加压构件280可旋转的设置于集尘本体210的内部的情况下,第1加压构件270和第2加压构件280将以相互面对的方向旋转移动,从而使第1加压构件270的侧面和与第1加压构件270的侧面相对的第2加压构件280的一侧面之间的间隔变窄,由此,将使位于第1加压构件270及第2加压构件280之间的尘埃得到压缩。
在本实施例中,第1加压构件270可旋转的设置于集尘本体210的内部,而第2加压构件280则固定设置于集尘本体210的内部。
为此,第1加压构件270将成为旋转构件,而第2加压构件280则成为固定构件。
更为详细的说,第2加压构件280最好设置于集尘本体210的内周面与构成第1加压构件270的旋转中心的旋转轴272的轴线之间的位置。
即第2加压构件280将设置于连接旋转轴272的轴线与第1尘埃储存部214的内周面的面上。此时,第2加压构件280将完全或部分遮蔽旋转轴272的轴线之间的空间,当通过第1加压构件270推过来尘埃时,将与第1加压构件270一同压缩尘埃。
为此,第2加压构件280的一端最好一体形成于集尘本体210的内周面,另一端则最好是一体形成于与第1加压构件270的旋转轴272设置在同轴上的固定轴282。
当然,也可使只有第2加压构件280的一端一体形成于集尘本体210的内周面,或只有第2加压构件280的另一端一体形成于固定轴282。即第2加压构件280将至少固定于集尘本体210的内周面和固定轴282中的至少一侧。
但是,即使第2加压构件280的一端没有一体形成于集尘本体210的内周面,第2加压构件280的一端最好靠近集尘本体210的内周面。
此外,即使第2加压构件280的另一端没有一体形成于固定轴282,第2加压构件280的另一端最好靠近固定轴282。
其理由在于,可使由第1加压构件270推过来的尘埃通过第2加压构件280的侧方形成的缝隙泄漏排出的量达到最少化。
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第1加压构件270和第2加压构件280最好构成矩形状的面板,此外,第1加压构件270的旋转轴272最好与构成集尘本体210的中心的轴线设置于同轴上。
并且,固定轴282在集尘本体210的一端向内侧凸出成型,在固定轴282的内部形成有向轴方向贯通的用于装配旋转轴272的中孔283。此外,旋转轴272的既定部分将从固定轴282的上侧插入到中孔283。
更为详细的说,在旋转轴272中形成有由固定轴282的上端支撑的阶梯部272c,并以阶梯部272c为基准划分为将结合第1加压构件270的上部轴272a,以及将结合用于使第1加压构件270旋转的从动齿轮410的下部轴272b。
除了如上所述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中还包含有驱动装置,它选择性的连接于第1加压构件270,并用于使第1加压构件270进行旋转。
下面,将参照附图5至附图8,对集尘装置200和驱动装置的结合关系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附图5至附图8,用于旋转第1加压构件270的驱动装置中包含有:压缩电机570,用于产生驱动力;动力传递部,用于将压缩电机的驱动力传送给第1加压构件270。
更为详细的说,动力传递部包含有:与第1加压构件270的旋转轴272结合的从动齿轮410;用于向从动齿轮410传送动力的驱动齿轮420。其中,驱动齿轮420结合于压缩电机的旋转轴,并将通过压缩电机进行旋转。
由此,当压缩电机进行旋转时,与压缩电机结合的驱动齿轮420将进行旋转,在驱动齿轮420的作用下,压缩电机的旋转力将传送给从动齿轮410,并使从动齿轮410进行旋转,其结果是,第1加压构件270将随着从动齿轮410的旋转而进行旋转。
更为详细的说,从动齿轮410的齿轮轴414在集尘本体210的下侧与第1加压构件270的旋转轴272进行结合。如上所述,由于从动齿轮410在集尘本体210的下侧进行结合,从动齿轮410将向集尘本体210的外侧露出。
此外,压缩电机设置于集尘装置安装部170的下方,驱动齿轮420与压缩电机的旋转轴结合,并设置于集尘装置安装部170的底面。
并且,驱动齿轮42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在集尘装置安装部170的底面向外部露出。此外,在集尘装置安装部170的底面形成有开口部173,开口部173用于将驱动齿轮42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向集尘装置安装部170露出。
如上所述,随着从动齿轮410向集尘装置安装部170露出,当集尘装置安装部170中安装集尘装置200时,从动齿轮410将与驱动齿轮420进行啮合。
此外,在集尘本体210的下侧形成有用于引导集尘装置200的安装的引导肋290,在集尘装置安装部170中将形成有用于插入引导肋290的插入槽172。
引导肋290在从动齿轮410的外侧以“C”形状构成,并围住从动齿轮410的一部分。由此,引导肋290将起到保护从动齿轮410的作用,并且还起到防止尘埃流动到从动齿轮410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在集尘装置200安装于集尘装置安装部170时,需要使从动齿轮410和驱动齿轮420进行结合。基于理由,引导肋290将使从动齿轮410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
此外,在集尘装置安装部170的下方设置有微调开关430,微调开关430用于检测从动齿轮410的旋转位置。并且,向集尘装置安装部170露出有端子部440,端子部440将与从动齿轮410进行接触,并用于开/关(ON/OFF)微调开关430。
为此,在集尘装置安装部170中形成有贯通孔177,贯通孔177用于使端子部440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此外,在贯通孔177的外围部形成有用于保护一部分露出的端子部440的内侧肋178及外侧肋179。
下面,将参照附图6至附图8,对从动齿轮和微调开关的结合关系进行说明。
参照附图6至附图8,微调开关430位于从动齿轮410的下部,并使用于控制微调开关430的开/关状态的端子部440与从动齿轮410的下侧进行接触。
此外,从动齿轮410中包含有:圆盘形的本体部412;从本体部412的下侧外围部向下方延长,并与端子部440进行接触的接触肋413;沿着本体部412的侧面外围形成的多个轮齿416。
更为详细的说,在接触肋413中形成有位置确认槽415,位置确认槽415在从动齿轮410位于一定位置时,将可防止接触肋413与端子部440进行接触,从而确认从动齿轮410的位置。其中,端子部440不与接触肋413进行接触指的是,随着端子部440的一部分插入于位置确认槽415中,端子部440将与接触肋413的底面不发生接触。
此外,当集尘装置200安装于集尘装置安装部170时,通过贯通孔177露出的端子部440将与接触肋413的底面进行接触,并将按压微调开关430的接点432。并且,当从动齿轮410进行旋转并移动到一定位置时,端子部440的一部分将插入于位置确认槽415中,从而使端子部440从接点432脱离断开。
其中,微调开关430只有在端子部440位于位置确认槽415的情况下处于关(OFF)状态,在除此之外的情况,即,在与接触肋413接触的情况下将保持开(ON)状态。
由此,在从动齿轮410进行旋转的情况下,微调开关430除了在端子部440位于位置确认槽415的情况之外将保持开(ON)状态。
此外,在轮齿416的下侧形成有防干涉槽417,在安装集尘装置200时,防干涉槽417用于防止集尘装置200与外侧肋179发生干涉。
由此,当集尘装置200安装于集尘装置安装部170时,外侧肋179将位于防干涉槽417中,而内侧肋178将位于由接触肋413形成的空间中。
图9是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图10(a)是与尘埃压缩时间对应的驱动电机的电流相位波形图;图10(b)是与尘埃压缩时间对应的驱动电机接入的电源相位波形图。图9是本发明中的真空吸尘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图10(a)是与尘埃压缩时间对应的驱动电机的电流相位波形图;图10(b)是根据尘埃压缩时间的驱动电机中接入的电源相位波形图。
首先,参照附图9,本实施例中的真空吸尘器,其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控制部510;操作信号输入部520,用于选择尘埃的吸入强度,例如,强、中、弱模式;信号显示部530,用于显示清空集尘装置中汇集的尘埃的信号;吸入电机驱动装置540,根据由操作信号输入部520输入的操作模式而使吸入电机550进行驱动;压缩电机驱动装置560,用于为压缩集尘装置内部中汇集的尘埃的压缩电机570进行驱动;驱动齿轮420,它通过压缩电机570进行驱动;从动齿轮410,它与驱动齿轮420啮合,并进行旋转移动;微调开关430,它根据从动齿轮410的旋转而进行开/关(ON/OFF)操作。
并且,真空吸尘器中还包含有:电流检测部580,它用于检测压缩电机570的电流值;旋转数检测部590,它用于检测压缩电机570的旋转数。
更为详细的说,如上所述,压缩电机570设置于集尘装置安装部170的下方,并使驱动齿轮进行旋转。
此外,作为压缩电机570将使用可实现正旋转和逆旋转的电机,即,压缩电机使用可实现双方向旋转的电机。
由此,第1加压构件270可进行正旋转和逆旋转,随着第1加压构件270进行正旋转及逆旋转,在第2加压构件280的两侧面将堆积被压缩的尘埃。
为了实现压缩电机的正逆旋转,作为压缩电机570可使用同步电机。
同步电机可通过电机自身实现正逆旋转,在电机向一方向进行旋转的过程中,当施加给电机的作用力超出设定值的情况下,将转换为向另一方向进行旋转。
此时,电机中施加的作用力是随着第1加压构件270加压尘埃而产生的抵抗力,当抵抗力达到设定的值时,电机的旋转方向将发生改变。
此时,当第1加压构件270中施加的抵抗力达到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如图10(a)所示,压缩电机570的电流值将瞬间变大,电流检测部580将检测出压缩电机570的电流值。
更为详细的说,当第1加压构件270向一方向进行旋转时,第1加压构件270将第1加压构件270和第2加压构件280之间的尘埃向第2加压构件280的一侧面方向推挤,并压缩尘埃,第1加压构件270的旋转操作一直持续到加压尘埃的过程中产生的抵抗力达到设定值。
此外,当抵抗力达到设定值以上时,压缩电机570的电流值将瞬间变大,电流值的变化将由电流检测部580进行检测。
接着,通过电流检测部580检测出的电流值将传送给控制部510,控制部510将用于断开压缩电机570中接入的电源的信号传送给压缩电机驱动装置560。此时,压缩电机570将停止进行驱动,由此,第1加压构件270将在压缩尘埃的状态下停止操作。并且,第1加压构件270在停止的位置以一定时间(t)持续加压尘埃。
并且,当经过一定时间(t)时,控制部510向压缩电机驱动装置560传送压缩电机570的电源接入信号,由此,压缩电机570及第1加压构件270将进行旋转。
此时,由于第1加压构件270在抵抗力达到设定的值的状态下停止操作,第1加压构件270的旋转方向将发生变化,并向另一方向进行旋转。
此外,当第1加压构件270向另一方向进行旋转时,第1加压构件270将第1加压构件270和第2加压构件280之间的尘埃向第2加压构件280的另一侧方向推挤,并压缩尘埃。
如上所述,在第1加压构件270的旋转过程中,当第1加压构件270中施加的抵抗力达到设定值以上时,压缩电机570中接入的电源将被断开,从而使第1加压构件270在压缩尘埃的状态下停止操作。并且,第1加压构件270在停止的位置以一定时间(t)持续加压尘埃。
此外,当经过一定时间(t)时,压缩电机570将再次进行驱动,第1加压构件270将再次以相反方向进行旋转。
压缩作用将反复进行,直到第1加压构件270的旋转数达到一定次数以内,关于此部分的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图11是第1加压构件处于第2加压构件一侧时的俯视图;图12是图11状态下微调开关的状态示意图;图13是在第1加压构件处于基准位置的俯视图;图14是在图13状态时微调开关的状态示意图;图15是第1加压构件处于第2加压构件的另一侧时的俯视图;图16是在图15状态下微调开关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11至图16所示,在本发明中,当第1加压构件270以第2加压构件280为基准旋转大致180度并位于一直线上的情况下,端子部440将位于从动齿轮410的位置确认槽415中。在此情况下,端子部440将脱离接点432,从而使微调开关430处于关(OFF)状态。
其中,为了方便进行说明,将微调开关430处于关(OFF)状态的图13中图示的第1加压构件270的位置称为“基准位置”。
此外,在第1加压构件270从基准位置向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并压缩集尘本体210内堆积的尘埃的过程中,端子部440将与从动齿轮410的接触肋413进行接触,并将按压微调开关430的接点432,如图12所示,此时微调开关430将处于开(ON)状态。
并且,当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第1加压构件270受到尘埃的影响而无法再进行旋转时,第1加压构件270将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由此,第1加压构件270将经过图13中图示的基准位置,同时如图14所示,向第2加压构件280的右侧进行旋转,并对集尘本体210中堆积的尘埃进行压缩。
接着,当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第1加压构件270受到尘埃的影响而无法再进行旋转时,压缩电机570将以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并将反复执行如上所述的过程,并压缩集尘本体210内堆积的尘埃。
下面,将对本发明中的真空吸尘器的作用及尘埃的压缩过程进行说明。
图17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真空吸尘器的控制过程流程图。
参照附图17,用户选择操作信号输入部520中显示的作为吸入强度的强、中、弱模式中的一个,并启动真空吸尘器,此时,控制部510将控制吸入电机驱动装置540进行驱动,从而使吸入电机550以用户选择的吸入模式进行驱动(S10)。
当吸入电机550进行驱动时,在吸入电机550的吸入力的作用下,尘埃将通过吸入喷嘴吸入。并且,通过吸入喷嘴吸入的空气将通过本体吸入部110流入到吸尘器本体100的内部,流入的空气将经由既定的流路流入到集尘装置200中。
此外,流入到集尘装置200的空气将经过尘埃分离过程后排出到吸尘器本体100,并且,分离的尘埃将储存到第1尘埃储存部214中。
如上所述,在空气中的尘埃被分离,并在第1尘埃储存部214中储存尘埃的过程中,一对加压构件270、280将压缩第1尘埃储存部214中储存的尘埃。
即为了压缩集尘装置200中储存的尘埃,控制部510将使压缩电机570进行驱动(S11)。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吸入电机550进行驱动后压缩电机570再进行驱动的方式,但是作为其它实施例,也可使吸入电机550和压缩电机570同时进行驱动。
在S11步骤中,当压缩电机570进行驱动时,与压缩电机570的旋转轴进行轴结合的驱动齿轮420将进行旋转。并且,当驱动齿轮420进行旋转时,从动齿轮410将与驱动齿轮420连动,并进行旋转。同时,当从动齿轮410进行旋转时,与从动齿轮410结合的第1加压构件270,将自动向第2加压构件280方向进行旋转,并压缩尘埃。
此外,控制部510将优先确认第1加压构件270是否位于基准位置上(S12)。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在第1加压构件270从基准位置向第2加压构件280的一侧或另一侧移动后再返回到基准位置的过程中,通过检测在此期间的压缩电机570的旋转数来判断尘埃量。即,通过检测压缩电机570的旋转数判断出第1加压构件270的移动范围。
因此,旋转数检测部590检测出在第1加压构件270从基准位置向第2加压构件280的一侧或另一侧移动后再返回到基准位置过程中的压缩电机570的第1往复旋转数或第2往复旋转数,并将其传送给控制部510(S13)。
其中,随着由第1加压构件270和第2加压构件280在集尘本体210内部压缩的尘埃的量的增加,从动齿轮410的左右往复旋转时间将变得越短。
此外,控制部510判断第1往复旋转数或第2往复旋转数是否达到基准旋转数(S14)。其中,基准旋转数是由设计者在控制部510自身设定的时间,这将作为判断出集尘装置200内已堆积一定量以上的尘埃的依据,基准旋转数由设计者通过多次反复实验得出,它根据真空吸尘器的容量而具有不同的值。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将采用在第1往复旋转数或第2往复旋转数中的某一个达到基准旋转数时,判断出尘埃的量达到既定量的方式。但作为另外一个实施例,其判断依据可以设定为第1往复旋转数和第2往复旋转数均达到既定的基准旋转数以内时的情况。
在S14步骤中判断的结果,当第1往复旋转数和第2往复旋转数中的任何一个大于基准旋转数的情况下,将返回到S13步骤,并执行之前的过程。
在第1往复旋转数或第2往复旋转数达到基准旋转数的情况下,控制部510判断S14步骤中判断出的第1加压构件270的第1往复旋转数或第2往复旋转数连续达到基准旋转数的次数是否达到既定次数(N),例如,判断是否连续达到3次(S15)。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将可更加准确地判断出集尘装置200内部储存的尘埃的量超出既定的量,并同时防止因第1加压构件270由于受到各种尘埃等的影响而无法正常进行旋转移动而可能发生的错误。其中,第1加压构件270无法正常进行旋转移动指的是,第1加压构件270受到第1加压构件和集尘本体210之间的尘埃影响而未能移动到第2加压构件280一侧的状态下,将发生方向变化,并向第2加压构件280的另一侧移动的情况。
在S15步骤中判断的结果,当未达到既定次数的情况下,将返回到S13步骤。相反,在S15步骤中判断的结果,当达到既定次数的情况下,控制部510将关闭吸入电机550,并不再吸入尘埃(S16)。其中,强制停止吸入电机550的原因在于,当在集尘本体210内部堆积的尘埃的量超出既定量的情况下,持续进行尘埃吸入操作时,尘埃吸入效率将降低的同时,吸入电机550中也可能承载过多的负荷。
接着,控制部510将使压缩电机570停止进行操作(S17)。接着,控制部510将关于清空集尘装置200内的尘埃的信号传送给信号显示部530,从而使用户进行识别(S18)。即,将通过信号显示部530向外部显示尘埃清空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可向用户提示集尘装置200的尘埃清空时间,而将提高用户使用上的便利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压缩电机570的旋转数进行尘埃量判断。但是,也可通过检测由压缩电机570旋转的第1加压构件270的旋转角度进行尘埃量判断。此时,可首先检测出从动齿轮410的旋转数,并以检测出的值为基准,通过另外的运算电路求出第1加压构件270的旋转角度。
图18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从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集尘装置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其它部分与第1实施例相同,其特征在于确认基准位置的装置中存在差异。因此,下面将对本实施例的特征部分进行说明。
参照附图18及附图19,在本实施例的从动齿轮610的下侧外围部分设置有磁性构件615。
此外,在集尘装置安装部170的内侧设置有磁场检测部640,磁场检测部640用于检测磁性构件615中产生的磁场。并且,作为磁场检测部640可使用霍尔传感器。
其中,为了使磁场检测部640有效的检测出磁性构件615中产生的磁场,磁场检测部640最好是位于在集尘装置200安装于集尘装置安装部170,并在从动齿轮610进行旋转时磁性构件615画出的轨迹的垂直下方。
由此,在从动齿轮610进行旋转的过程中,当磁性构件615位于磁场检测部640的上方的情况下,磁场检测部640将检测出磁性构件615的磁场,并由此可确认从动齿轮610的基准位置。
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其还可包含如下的实施例。
首先,在确认基准位置时,可使用红外线传感器代替微调开关,红外线传感器可设置于向集尘装置安装部露出的端子部的位置。
并且,除了红外线传感器还可使用光电传感器,在此情况下,当从动齿轮410的位置确认槽415部分和接触肋413具有不同的亮度时,通过光电传感器将可检测出从动齿轮410的位置确认槽415部分,从而可判断出第1加压构件270的基准位置。
此外,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思想可同样适用于直立式吸尘器或机器人吸尘器中。

Claims (9)

1、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设置有集尘装置安装部的吸尘器本体和选择性的安装于集尘装置安装部、并在内部形成有尘埃储存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压缩尘埃储存部中储存尘埃的加压构件,驱动加压构件的压缩电机,检测加压构件移动范围的检测部,向外部显示集尘装置内尘埃清空信息的信号显示部以及当检测出的加压构件移动范围在基准范围以内的情况下,控制信号显示部进行工作的控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检测部检测出压缩电机的旋转数,控制部利用检测出的压缩电机的旋转数判断加压构件的移动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加压构件的移动范围是加压构件的移动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加压构件的基准位置的基准位置检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基准位置检测部是根据加压构件的旋转位置而选择性开闭的微调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基准位置检测部是设置于集尘装置安装部的红外线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基准位置检测部是设置于集尘装置安装部用于检测磁场的磁场检测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加压构件进行双方向旋转压缩尘埃。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压缩电机设置于吸尘器本体中,与集尘装置一同安装于集尘装置安装部,加压构件和压缩电机相互连接。
CNA2008100527724A 2008-04-17 2008-04-17 真空吸尘器 Pending CN1015589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527724A CN101558970A (zh) 2008-04-17 2008-04-17 真空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527724A CN101558970A (zh) 2008-04-17 2008-04-17 真空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8970A true CN101558970A (zh) 2009-10-21

Family

ID=41218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527724A Pending CN101558970A (zh) 2008-04-17 2008-04-17 真空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897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0574A (zh) * 2010-04-12 2011-10-1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集尘桶压缩装置
USD840615S1 (en) 2016-10-14 2019-02-12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USD844265S1 (en) 2016-10-14 2019-03-26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US10470625B2 (en) 2016-04-15 2019-11-12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Vacuum cleaner and filter for a vacuum cleaner
USD911642S1 (en) 2017-12-05 2021-02-23 Techtronic Floor Care Technology Limited Housing for a filter
US11607637B2 (en) 2018-08-31 2023-03-21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ower tool including an air filter and debris collector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0574A (zh) * 2010-04-12 2011-10-1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集尘桶压缩装置
CN102210574B (zh) * 2010-04-12 2015-08-0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集尘桶压缩装置
US10470625B2 (en) 2016-04-15 2019-11-12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Vacuum cleaner and filter for a vacuum cleaner
US10531772B2 (en) 2016-04-15 2020-01-14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US10743731B2 (en) 2016-04-15 2020-08-18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Vacuum filter
US11363922B2 (en) 2016-04-15 2022-06-21 Techtronic Floor Care Technology Limited Vacuum cleaner and filter for a vacuum cleaner
USD840615S1 (en) 2016-10-14 2019-02-12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USD844265S1 (en) 2016-10-14 2019-03-26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USD911642S1 (en) 2017-12-05 2021-02-23 Techtronic Floor Care Technology Limited Housing for a filter
US11607637B2 (en) 2018-08-31 2023-03-21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ower tool including an air filter and debris collect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85374B1 (en) Vacuum cleaner
EP1949842B1 (en) Vacuum cleaner
EP1857032B1 (en) Vacuum cleaner hav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cyclone units
RU2332918C1 (ru) Пылесбо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пылесос (варианты)
KR100846900B1 (ko) 진공 청소기
CN101558970A (zh) 真空吸尘器
EP1797809A2 (en) Compact robot vacuum cleaner with cyclone
US9226630B2 (en) Vacuum cleaner
CN101229029B (zh) 真空吸尘器
EP2120667B1 (en) Vacuum cleaner
CN101558976A (zh) 真空吸尘器及其控制方法
EP2497403B1 (en) Vacuum cleaner
KR100947361B1 (ko) 진공 청소기
KR100925145B1 (ko) 진공 청소기
KR20070112324A (ko) 진공 청소기의 제어 방법
KR20120054223A (ko) 진공 청소기
KR20110001121A (ko) 진공 청소기
KR100876699B1 (ko) 진공 청소기
KR20120054225A (ko) 진공 청소기
KR101286853B1 (ko) 진공 청소기
KR20100040122A (ko) 진공 청소기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KR100849548B1 (ko) 진공 청소기
KR100937146B1 (ko) 진공 청소기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CN116829037A (zh) 清扫系统
KR100912317B1 (ko) 진공 청소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