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4724A - 一种便于加墨的墨斗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加墨的墨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4724A
CN101554724A CNA200910098489XA CN200910098489A CN101554724A CN 101554724 A CN101554724 A CN 101554724A CN A200910098489X A CNA200910098489X A CN A200910098489XA CN 200910098489 A CN200910098489 A CN 200910098489A CN 101554724 A CN101554724 A CN 101554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shell
ink
convenient
lin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984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9100984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547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54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47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于加墨的墨斗,包括壳体、卷线筒(5)及墨汁室(13),一墨线(101)缠绕于卷线筒(5)上并经过墨汁室(13),从壳体的出线口拉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下壳体(1)、第一上壳体(3)和第二上壳体(2),所述的第一上壳体(3)与下壳体(1)前端部盖合而形成密闭的墨汁室(13),所述的第二上壳体(2)与下壳体(1)后端部盖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卷线筒(5)的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墨线更换或解除墨线卡住处理与加墨汁可以在两个独立的空间内完成,互不干涉;避免了在墨线更换或解除墨线卡住处理时,将墨汁溅出,又加墨时,只要开启第一上壳体即可实现,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加墨的墨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匠在木头、墙壁、石材、地面、金属中用来画直线的墨斗。
背景技术
在木器家具制造和建筑工程行业中,经常要用到墨斗(又称墨线盒)用来画长直线,传统的结构是后部有一个手摇转动的轮,用来缠墨线,前端有一个圆斗状的墨仓,里边放有棉纱或海绵,可倒入墨汁。墨线由木轮经墨仓细孔牵出,固定于一端,像弹琴弦一样将墨线提起弹在要划线的地方,用后转动线轮将墨线缠回,因而古代又称墨斗为“线墨”。
现有对上述结构进行改进的,参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96246689.1,公开了一种《墨线弹线器》(授权公告号:CN2276626Y),该专利中线轮上设置有一个卷缩弹簧,该卷缩弹簧便于自动快速地回卷墨线。类似的还可以参考中国专利文献:CN2519717Y。
为方便更换墨线,出现了这样一种墨斗,见申请号为02127472.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墨斗》(公开号:CN1465471A),该申请公开的墨斗包括卷取筒、盒体、墨汁室,盒体前端具有出线口,后端设置有卷取筒,卷取筒前端与出线口之间为墨汁室部分,盒体由上盒和下盒两部分盖合而成,墨汁用完后,可打开上盒,添加墨汁,如果墨线在卷取筒内卡住,也可以打开上盒,解除墨线。虽然墨线更换较为便捷,但我们也看到,不管墨汁是否用完,只要墨线卡住,就要打开上盒,这样,墨汁室也同时打开,而有时墨汁室内的墨汁是满的,所以在解除墨线卡住的同时可能会使墨汁溅出,沾染衣物等,同时也浪费墨汁。
另外,墨线定位时,通常采用手指按压完成,然而,在狭小空间拉线定位时,有时候,手指不能伸进去,这样往往实际定位点与要求定位点有一定距离,势必会影响定位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当解除墨线卡住时,墨汁不易漏出或溅出且便于加墨的墨斗。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便于在狭小空间拉线定位的墨斗。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提供一种卷线筒能制动的墨斗。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加墨的墨斗,包括壳体、卷线筒及墨汁室,一墨线缠绕于卷线筒上并经过墨汁室,从壳体的出线口拉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下壳体、第一上壳体和第二上壳体,所述的第一上壳体与下壳体前端部盖合而形成密闭的墨汁室,所述的第二上壳体与下壳体后端部盖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卷线筒的空间。
第一上壳体与下壳体的盖合结构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第一上壳体一侧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所述的第一上壳体另一侧具有一截面大体呈L型的扣合部,对应地,所述下壳体的另一侧具有与所述扣合部配合扣接的凸缘部。
所述第一上壳体的扣合部具有供手指施力的凹陷区域。这样便于扳动打开第一上壳体,以利于加墨汁。
所述的第一上壳体内侧壁具有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上成型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有一密封圈,对应地,所述的下壳体内壁具有供所述环形凸台盖合的环形凹台,所述第一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状态下,所述的密封圈外端面则与所述环形凹台端面密封相抵。结构简单,盖合后密封性良好。
为便于在狭小空间内墨线引导和定位,提高准确性,进一步如下设计:所述的第一上壳体靠近出线口处具有一容置槽,并设有一墨线定位机构,该墨线定位机构包括
推钮,用于供手指施力;以及
定位片,用于定位拉线,伸缩式设置于所述的容置槽内,并能在所述的推钮作用下随推钮移动而移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壳体的容置槽一侧壁具有一导向口,所述推钮露出所述的导向口并能在导向口内来回移动,且下端具有限位块;一复位件设于所述的推钮下方,并始终保持对推钮向上施力的状态,对应地,所述第一上壳体的内侧面具有供所述限位块限位而使所述定位片缩进所述第一上壳体的第一限位部和供所述限位块限而使所述定位片伸出所述第一上壳体的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上壳体的内侧壁设有一衬件,所述的复位件一端与所述的推钮相抵,另一端则与所述的衬件相抵,所述的定位片则位于所述衬件与第一上壳体形成的容置槽内。衬件便于墨线定位机构部件的安装。
推钮与定位片的配合结构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推钮下端部具有一T型槽,所述的定位片尾部呈T型而嵌合于所述的T型槽内。
所述的卷线筒包括
挡圈,位于所述的第二上壳体内壁并相对第二上壳体能转动,该挡圈伸出第二上壳体形成一能来回移动的拨动部,该挡圈周壁成型一斜槽;
线盘,用于缠绕墨线,能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内,上端面与所述挡圈的下端面相抵;
卷簧,设于所述线盘内并赋予线盘一回转力;以及
旋转件,与所述线盘配合用于驱动线盘转动;
所述的第二上壳体内壁具有与所述挡圈的斜槽配合以限位挡圈的斜块。
这样设计使得通过操作挡圈的拨动部就可实现对卷线筒的制动功能。
进一步,所述的挡圈周壁具有凸粒,对应地,所述的第二上壳体上具有与所述凸粒配合的定位凹槽。
旋转件与线盘的配合结构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旋转件呈筒状,周壁具有纵向插条,对应地,所述的线盘内壁具有与所述插条配合的插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位于卷线筒上的第二上壳体与墨汁室部分的第一壳体是两个独立的部件,墨线更换或解除墨线卡住处理与加墨汁可以在两个独立的空间内完成,互不干涉;避免了在墨线更换或解除墨线卡住处理时,将墨汁溅出,又加墨时,只要开启第一上壳体即可实现,方便快捷;另外,如果位于墨汁室中的墨线部分卡住,也只需打开第一上壳体,进行解除卡住即可,而无需打开卷线筒部分的壳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上壳体开启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墨汁室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墨线定位机构分解组装图。
图5为另一视角的墨线定位机构分解组装图。
图6为图1中的定位片伸出时状态图。
图7为实施例中卷线筒分解组装图。
图8为图7中挡圈放大结构图。
图9为图7中第一上壳体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的墨斗包括壳体、卷线筒5及墨汁室13,墨线101缠绕于卷线筒5上并经过墨汁室13,从壳体的出线口拉出,墨线101头部具有定针组件100,壳体包括下壳体1、第一上壳体3和第二上壳体2,第一上壳体3与下壳体1前端部盖合而形成密闭的墨汁室13,第二上壳体2与下壳体1后端部盖合形成用于容置卷线筒5的空间,墨汁室13内有浸汁材料35和浸汁材料36,通过采用海绵,第一上壳体3上具有橡皮推钮31,按压橡皮推钮31,橡皮推钮31挤推浸汁材料35,这样墨线101就能吸收墨汁而染色。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上壳体3一侧转动地连接于下壳体1的一侧,第一上壳体3另一侧具有一截面大体呈L型的扣合部32,对应地,下壳体1的另一侧具有与扣合部32配合扣接的凸缘部11。进一步,第一上壳体的扣合部32具有供手指施力的凹陷区域321。第一上壳体3内侧壁具有环形凸台38,环形凸台38上成型有环形凹槽39,环形凹槽39内设有密封圈33,对应地,下壳体1内壁具有供环形凸台38盖合的环形凹台12,第一上壳体3与下壳体1盖合状态下,密封圈33外端面则与环形凹台12端面上密封相抵。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上壳体3具有容置槽3c,容置槽3c一侧壁具有导向口37,第一上壳体3设有一墨线定位机构,墨线定位机构包括推钮4、定位片41、复位件43和衬件44。
推钮4露出导向口37并能在导向口37内来回移动,下端具有限位块45和T型槽42,定位片41伸缩式设置于第一上壳体3的容置槽3c内,尾部呈T型而嵌合于T型槽42内,可随推钮4移动而移动。
复位件43设于推钮4下方,并始终保持对推钮4向上施力的状态,本实施例中采用一复位弹簧,导向口37的内侧面具有第一限位部3a和第二限位部3b。
当推钮的限位块45限位于第一限位部3a时,定位片41缩进壳体,当推钮的限位块45限位于第二限位部3b时,定位片41伸出壳体,见图6所示。
衬件44通过其上的两个嵌块部441设于第一上壳体3内侧壁,复位件43和定位片41位于衬件44与第一上壳体3之间的容置槽3c内。
按压推钮4并推动推钮4,定位片41便能从第一上壳体3的容置槽3c内伸出来,实现拉线定位,定位完毕后,再次按压推钮4,推动推钮4往内,定位片41便能缩进第一上壳体3。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卷线筒5包括挡圈52、线盘54、卷簧53、轴芯55、旋转件51、卡环56和底板57。
挡圈52位于第二上壳体2内壁并相对第二上壳体2能转动,该挡圈52伸出第二上壳体2形成一能来回移动的拨动部521,该挡圈52周壁成型一斜槽522。
线盘54用于缠绕墨线101,线盘54绕轴芯55能转动地设于壳体内,线盘54的上端面与挡圈52的下端面相抵,轴芯装于线盘54内,尾部用卡环56定位,底板57安装于下壳体1内壁。
卷簧53设于线盘54内并赋予线盘一回转力,能将墨线101自动拉回,旋转件51与线盘54配合用于驱动线盘54转动。参考图8和图9,挡圈52周壁具有凸粒523,对应地,第二上壳体2上具有与凸粒523配合的定位凹槽22。见图7,旋转件51呈筒状,周壁具有纵向插条511,对应地,线盘54内壁具有与插条511配合的插槽541。第二上壳体2内壁具有与挡圈的斜槽522配合以限位挡圈的斜块21。本实施例中斜槽522为两个,间隔布置,斜块21也为两个。
拨动挡圈52的拨动部521,这样斜块21在斜槽522内运动,挡圈52下移,挤压线盘54,线盘54与底板57紧密接触,摩擦力增大,线盘54转动阻力增大,起到制动的目的,相反方向操作拨动部521,则解除制动。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加墨的墨斗,包括壳体、卷线筒(5)及墨汁室(13),一墨线(101)缠绕于卷线筒(5)上并经过墨汁室(13),从壳体的出线口拉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下壳体(1)、第一上壳体(3)和第二上壳体(2),所述的第一上壳体(3)与下壳体(1)前端部盖合而形成密闭的墨汁室(13),所述的第二上壳体(2)与下壳体(1)后端部盖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卷线筒(5)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加墨的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壳体(3)一侧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下壳体(1)的一侧,所述的第一上壳体(3)另一侧具有一截面大体呈L型的扣合部(32),对应地,所述下壳体(1)的另一侧具有与所述扣合部(32)配合扣接的凸缘部(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加墨的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壳体的扣合部(32)具有供手指施力的凹陷区域(3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加墨的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壳体(3)内侧壁具有环形凸台(38),该环形凸台(38)上成型有环形凹槽(39),该环形凹槽(39)内设有一密封圈(33),对应地,所述的下壳体(1)内壁具有供所述环形凸台(38)盖合的环形凹台(12),所述第一上壳体(3)与下壳体(1)盖合状态下,所述的密封圈(33)外端面则与所述环形凹台(12)端面密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加墨的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壳体(3)靠近出线口处具有一容置槽(3c),并设有一墨线定位机构,该墨线定位机构包括
推钮(4),用于供手指施力;以及
定位片(41),用于定位拉线,伸缩式设置于所述的容置槽(3c)内,并能在所述的推钮(4)作用下随推钮移动而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加墨的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壳体(3)的容置槽(3c)一侧壁具有一导向口(37),所述推钮(4)露出所述的导向口(37)并能在导向口(37)内来回移动,且下端具有限位块(45);一复位件(43)设于所述的推钮(4)下方,并始终保持对推钮(4)向上施力的状态,对应地,所述第一上壳体(3)的内侧面具有供所述限位块(45)限位而使所述定位片(41)缩进所述第一上壳体(3)的第一限位部(3a)和供所述限位块(45)限而使所述定位片(41)伸出所述第一上壳体(3)的第二限位部(3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加墨的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壳体(3)的内侧壁设有一衬件(44),所述的复位件(43)一端与所述的推钮(4)相抵,另一端则与所述的衬件(44)相抵,所述的定位片(41)则位于所述衬件(44)与第一上壳体(3)形成的容置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加墨的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线筒(5)包括
挡圈(52),位于所述的第二上壳体(2)内壁并相对第二上壳体(2)能转动,该挡圈(52)伸出第二上壳体(2)形成一能来回移动的拨动部(521),该挡圈(52)周壁成型一斜槽(522);
线盘(54),用于缠绕墨线(101),能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内,上端面与所述挡圈(52)的下端面相抵;
卷簧(53),设于所述线盘(54)内并赋予线盘一回转力;以及
旋转件(51),与所述线盘(54)配合用于驱动线盘(54)转动;
所述的第二上壳体(2)内壁具有与所述挡圈的斜槽(522)配合以限位挡圈(52)的斜块(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加墨的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圈(52)周壁具有凸粒(523),对应地,所述的第二上壳体(2)上具有与所述凸粒(523)配合的定位凹槽(2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加墨的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件(51)呈筒状,周壁具有纵向插条(511),对应地,所述的线盘(54)内壁具有与所述插条(511)配合的插槽(541)。
CNA200910098489XA 2009-05-08 2009-05-08 一种便于加墨的墨斗 Pending CN1015547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98489XA CN101554724A (zh) 2009-05-08 2009-05-08 一种便于加墨的墨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98489XA CN101554724A (zh) 2009-05-08 2009-05-08 一种便于加墨的墨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4724A true CN101554724A (zh) 2009-10-14

Family

ID=41173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98489XA Pending CN101554724A (zh) 2009-05-08 2009-05-08 一种便于加墨的墨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472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1289A (zh) * 2010-12-14 2011-06-22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单人操作墨斗的弹线的方法
CN103009378A (zh) * 2012-12-13 2013-04-03 大连理工计算机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配有视觉的高速并联机器人拾取装置
CN109318199A (zh) * 2018-12-16 2019-02-12 秦锦峰 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防回墨墨斗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1289A (zh) * 2010-12-14 2011-06-22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单人操作墨斗的弹线的方法
CN102101289B (zh) * 2010-12-14 2012-09-05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单人操作墨斗的弹线的方法
CN103009378A (zh) * 2012-12-13 2013-04-03 大连理工计算机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配有视觉的高速并联机器人拾取装置
CN109318199A (zh) * 2018-12-16 2019-02-12 秦锦峰 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防回墨墨斗
CN109318199B (zh) * 2018-12-16 2021-10-19 常熟市谷雷特机械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防回墨墨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4724A (zh) 一种便于加墨的墨斗
RU2013103369A (ru) Ленточный картридж и ленточное печат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01483483U (zh) 一种可制动的自动卷线式墨斗
CN201455984U (zh) 一种便于加墨的墨斗
CN201455985U (zh) 一种便于在狭小空间拉线定位的墨斗
CN203059075U (zh) 一种防潮文物展示箱
KR102468953B1 (ko) 먹줄통
CN201626222U (zh) 一种可旋转笔筒
CN104138235A (zh) 机械按压式环保抽纸装置
CN201261288Y (zh) 全自动复膜机水加热滚筒装置
CN202413166U (zh) 翻盖修正带
CN203057231U (zh) 可缠绕耳机线的手机壳
CN211108702U (zh) 一种用于财务收据的收纳装置
CN208500925U (zh) 一种微生物抗生素筛选用试剂盒
CN201914783U (zh) 钓鱼线盒
CN202217741U (zh) 锂离子电池滚槽工装
CN201431410Y (zh) 手控内转式纸巾筒
CN201695655U (zh) 一种滚筒刷支架
CN201275757Y (zh) 浸入式线移动滑轮弹线器
CN203776808U (zh) 机械按压式环保抽纸装置
JPH0432309Y2 (zh)
CN209203099U (zh) 一种卷纸收纳盒
JP6718050B1 (ja) 固定できるビジネスペンケース
CN202293695U (zh) 打印机
CN204264711U (zh) 美纹纸滚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