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1055B - 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支撑装置及利用其的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支撑装置及利用其的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1055B
CN101551055B CN2008100891354A CN200810089135A CN101551055B CN 101551055 B CN101551055 B CN 101551055B CN 2008100891354 A CN2008100891354 A CN 2008100891354A CN 200810089135 A CN200810089135 A CN 200810089135A CN 101551055 B CN101551055 B CN 101551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winging mounting
side edge
guidance device
br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91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1055A (zh
Inventor
苏永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s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0891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510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51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1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0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支撑物件的高度可调整支撑装置,包含第一支架、弹性装置、第二支架以及摆动支架。弹性装置设置于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而第二支架以可相对于第一支架移动的方式设置。摆动支架的一端轴接于第一支架的第二端,摆动支架的另一端则可移动地连接该弹性装置。摆动支架具有支撑侧边,第二支架的第三端抵触于支撑侧边。当第二支架相对第一支架移动时,摆动支架与第二支架连动产生摆动,使弹性装置产生弹性形变。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支撑装置及利用其的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度可调整支撑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度可调整支撑装置,用来支撑显示器。
背景技术
显示器是目前最常使用的信息产品之一。为了在观看显示器时有较好的显示效果,以及避免因为长时间抬、低头所造成的不适感及视力伤害,显示器的高度位置应可随着人观看显示器时的头部俯仰角度与位置高低的不同而升降。此外,由于上述头部俯仰角度与位置高低经常变化,所以显示器的升降优选应具有相当程度的方便性。
目前,显示器的升降多采用具有定力弹簧的支撑架。由于定力弹簧的拉力不会受到弹簧长度的影响。因此,定力弹簧对显示器具有固定的拉力,不受显示器的高低影响。由此可使显示器在升降后维持位置不变。然而,定力弹簧的材料成本较高,因此以上作为显示器的高度可调整支撑装置在使用的经济性上仍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整支撑装置,供支撑物件使用。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整支撑装置,能减少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高度可调整支撑装置,包含第一支架、弹性装置、第二支架以及摆动支架。弹性装置设置于第一支架的第一端。第二支架以可相对于第一支架移动的方式设置,物件可选择性地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两者其中之一。物件包含显示器。摆动支架设置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摆动支架的一端轴接于第一支架的第二端,摆动支架的另一端则可移动地连接弹性装置。摆动支架具有支撑侧边,第二支架的第三端抵触于支撑侧边。其中,当第二支架相对第一支架移动时,摆动支架与第二支架连动产生摆动,使弹性装置产生弹性形变。摆动支架的摆动角度小于45°。摆动支架包含长型平板。
当第二支架相对第一支架移动时,摆动支架挤压弹性装置,使弹性装置产生压缩的弹性形变。当第二支架移动第一位移时,摆动支架与弹性装置连接的一端产生第二位移,第二位移小于第一位移。摆动支架连接于弹性装置的一端与轴接于第一支架的第二端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实质上为摆动支架的长度。弹性装置包含扭簧。
第二支架的第三端进一步设置有凹槽,用来使得支撑侧边嵌入且可在凹槽内移动。第二支架的第三端还包含导引装置,导引装置抵触于支撑侧边。导引装置进一步设置有导引装置凹槽,用来使得支撑侧边嵌入且可在导引装置凹槽内移动。当第二支架尚未相对该第一支架移动时,导引装置干涉摆动支架,使弹性装置产生弹性变形。
摆动支架包含第一摆动支架以及第二摆动支架,其中,第一摆动支架以及第二摆动支架各自的一端共同轴接于第一支架的第二端,各自的另一端则分别可移动地连接在弹性装置的两端。第二支架的第三端还包含第一导引装置及第二导引装置,第一导引装置及第二导引装置分别抵触于第一摆动支架的第一支撑侧边以及第二摆动支架的第二支撑侧边。第一导引装置及第二导引装置进一步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用来使得第一支撑侧边及第二支撑侧边分别嵌入且可在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移动。第一摆动支架以及第二摆动支架各自的一端以前后交错的方式共同轴接在第一支架上端。
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导引装置进一步包含导引斜面,用来使得支撑侧边抵触且可在该导引斜面上移动。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显示器;第一支架;弹性装置,设置于第一支架的第一端;第二支架,以可相对于该第一支架移动的方式设置,显示器可选择性地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两者其中之一;以及至少一个摆动支架,设置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该摆动支架的一端轴接于第一支架的第二端,摆动支架的另一端则可移动地连接于弹性装置,摆动支架具有支撑侧边,第二支架的第三端抵触于支撑侧边;其中,当该第二支架相对第一支架移动时,摆动支架与第二支架连动,摆动支架产生摆动,使弹性装置产生弹性形变。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中当第二支架相对第一支架移动时,摆动支架挤压弹性装置,使弹性装置产生压缩的弹性形变。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中当第二支架移动第一位移时,摆动支架与弹性装置连接的一端产生第二位移,第二位移小于第一位移。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中摆动支架连接于弹性装置的一端与摆动支架轴接于第一支架的第二端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实质上为摆动支架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架的第三端进一步设置有凹槽,用来使得支撑侧边嵌入且可在该凹槽内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架的第三端还包含导引装置,该导引装置抵触于支撑侧边。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导引装置进一步包含导引斜面,用来使得支撑侧边抵触且可在该导引斜面上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导引装置进一步设置有导引装置凹槽,用来使得支撑侧边嵌入且可在导引装置凹槽内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第二支架尚未相对第一支架移动时,导引装置干涉摆动支架,使弹性装置产生弹性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摆动支架包含第一摆动支架以及第二摆动支架,其中第一摆动支架以及第二摆动支架各自的一端共同轴接于第一支架的第二端,各自的另一端则分别可移动地连接于弹性装置的两端。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架的第三端还包含第一导引装置及第二导引装置,第一导引装置及第二导引装置分别抵触于第一摆动支架的第一支撑侧边以及第二摆动支架的第二支撑侧边,其中第一导引装置及第二导引装置进一步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用来使得第一支撑侧边及第二支撑侧边分别嵌入且可在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摆动支架以及第二摆动支架各自的一端以前后交错的方式共同轴接于第一支架的第二端。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摆动支架的摆动角度小于45°。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中摆动支架包含长型平板。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中弹性装置包含扭簧。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运动示意图;
图1c及图1d为本发明具有不同弹性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e为本发明第三端具有凹槽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具有导引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具有设有凹槽的导引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a及图3b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运动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具有预压情况的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整支撑装置,供支撑物件使用。如图1a所示的实施例,本发明的高度可调整支撑装置800,包含第一支架110、弹性装置300、第二支架120以及摆动支架500。在此实施例中,弹性装置300设置在第一支架110的第一端111。第二支架120以可相对于第一支架110移动的方式设置。具体而言,第一支架110及第二支架120可选择性地分别设置滑轨及滑槽,使第一支架110及第二支架120可相对移动。物件400连接于第二支架120。以优选实施例而言,物件400为显示器,而高度可调整支撑装置800为显示器支撑架。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高度可调整支撑装置800也可作为电视屏幕等其它物件的支撑架。
如图1a所示,摆动支架500设置于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120之间。摆动支架500的一端轴接于第一支架110的第二端112,摆动支架500的另一端则可移动地连接弹性装置300,并可相对于第二端112进行钟摆摆动。摆动支架500连接在弹性装置300的一端与轴接于第一支架110的第二端112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实质上为摆动支架500的长度。具体而言,在此实施例中,摆动支架500以由第二端112的中央斜向往弹性装置300的方式设置。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摆动支架500不限由第二端112的中央斜向往弹性装置300。摆动支架500的延伸方向与中线200所夹的摆动角度小于45°。其中,中线200从摆动支架500在第二端112轴接处垂直延伸。
摆动支架500具有支撑侧边501,第二支架120的第三端123抵触于支撑侧边501。具体而言,支撑侧边501为摆动支架500的上侧边。摆动支架500优选为高分子材料。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摆动支架500可以为金属或金属合金。在优选实施例中,摆动支架500为长型平板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摆动支架500可视需求而为长条体,其支撑侧边501也可进一步具有弯曲弧度。
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高度可调整支撑装置800的运动方式。如图1a及图1b所示,当第二支架120相对第一支架110移动时,摆动支架500与第二支架120连动产生摆动,使弹性装置300产生弹性形变。具体而言,在此实施例中,弹性装置300为扭簧。由于第二支架120的第三端123抵触支撑侧边501,摆动支架500的一端轴接于第一支架110的第二端112,所以当第二支架120如图1a所示相对于第一支架110往第一支架110的下端移动第一位移d1时,第二支架120的第三端123抵触支撑侧边501,使摆动支架500连接在弹性装置300的另一端如图1b所示向内移动第二位移d2,进而挤压弹性装置300,使作为弹性装置300的扭簧产生压缩的弹性形变。其中,第二位移d2小于第一位移d1,而与第二位移d2相对的弹性装置300所产生的压缩弹性形变更小于第一位移d1
在本发明的高度可调整支撑装置800中,第二支架120与物件400的重力、第一支架110、第二支架120、弹性装置300及摆动支架500的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总和,与弹性装置300压缩的弹性形变力相等,来达到力平衡状态,使第二支架120与物件400的位置维持不动。由于弹性装置300压缩的弹性形变力与弹性装置300压缩的弹性形变成正比,弹性装置300较小的压缩弹性形变可产生较小的弹性形变力改变量。因此,本发明的高度可调整支撑装置800可通过前述的运动方式,使弹性装置300在第二支架120产生位移时产生相对较小的压缩弹性形变,并产生较小的弹性形变力改变量,使弹性形变力与重力及摩擦力维持力平衡,进一步让第二支架120位移后的位置维持不动,达到对物件400的高度可调整支撑效果。其中,由于弹性装置300可使用如图1a所示实施例的扭簧、如图1c所示弹簧、以及如图1d所示弹性套筒等,无须使用定力弹簧,因此,可节省使用定力弹簧的材料成本。
在如图1a及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20的第三端123进一步设置有如图1e所示的凹槽1231,用来使得支撑侧边501嵌入且可在凹槽内移动。在如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20的第三端123还包含导引装置125,导引装置125抵触于支撑侧边501。其中,导引装置125进一步包含导引斜面140,用来使得支撑侧边501抵触且可在导引斜面140上移动。斜面140延伸方向与中线200的夹角实质上(或基本上)等于摆动支架500与中线200的夹角。
在如图2b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凹槽1231则设置于导引装置125,用来使得支撑侧边501嵌入且可在凹槽1231内移动;斜面140可设置于凹槽1231上,斜面140延伸方向与中线200的夹角实质上等于摆动支架500与中线200的夹角,在不同实施例中,为了使支撑装置800产生预压的情况,可设计斜面140延伸方向与中线200的夹角略小于摆动支架500与中线200的夹角,使弹性装置300产生弹性形变。其中,导引装置125优选为高分子材料,且与第二支架120为一体成型。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导引装置125可以是金属或金属合金,也可分离地连接于第二支架120。
在优选实施例中,摆动支架500可以是成对设置以平均分担第二支架120与物件400的荷重(重量)。如图3a及图3b所示的优选实施例,摆动支架500包含第一摆动支架510以及第二摆动支架520。其中,弹性装置300设置在第一支架110的第一端111,第一摆动支架510以及第二摆动支架520各自的一端共同轴接于第一支架110上的第二端112,各自的另一端则分别可移动地连接于弹性装置300的两端。换言之,在此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摆动支架510以及第二摆动支架520各自的一端以前后交错的方式共同轴接于第一支架110上的第二端112,且共同轴接处为转动的共同支点,各自的另一端则分别可向对方移动而共同压缩弹性装置300。
如图3a及图3b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第二支架120的第三端123还包含第一导引装置1251及第二导引装置1252,第一导引装置1251及第二导引装置1252分别抵触于第一摆动支架510的第一支撑侧边511以及第二摆动支架520的第二支撑侧边521。第一导引装置1251及第二导引装置1252进一步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未示出)及第二凹槽(未示出),用来使得第一支撑侧边511及第二支撑侧边521分别嵌入且可在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移动。
在不同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高度可调整支撑装置800可进一步处于预压的情况。换言之,如图1a所示的实施例,当第二支架120尚未相对第一支架110移动时,第二支架120干涉摆动支架500,使弹性装置300产生弹性变形;另外,如图3c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当第二支架120尚未相对第一支架110移动时,导引装置125干涉摆动支架500,使弹性装置300产生弹性变形。
物件400可选择性地连接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120两者其中之一。具体而言,在如图3a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10的第一端111与底座600连接,物件400连接于第二支架120,可相对于第一支架110上下移动。然而,在如图4所示的不同实施例中,则改由第二支架120的第四端124与底座600连接,而物件400则连接于第一支架110,可相对于第二支架120上下移动。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披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含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等同替代均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0  第一支架                  111  第一端
112  第二端                    120  第二支架
123  第三端                    1231  凹槽
124  第四端                    125  导引装置
1251  第一导引装置             1252  第二导引装置
200  中线                      300  弹性装置
400  物件                      500  摆动支架
501  支撑侧边                  510  第一摆动支架
520  第二摆动支架              511  第一支撑侧边
521  第二支撑侧边              600  底座
800  高度可调整支撑装置        d1  第一位移
d2  第二位移。

Claims (31)

1.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物件,所述支撑装置包含:
第一支架;
弹性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
第二支架,以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移动的方式设置,所述物件可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两者其中之一;以及
至少一个摆动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摆动支架的一端轴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端,所述摆动支架的另一端则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弹性装置,所述摆动支架具有支撑侧边,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三端抵触于所述支撑侧边;
其中,当所述第二支架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移动时,所述摆动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动,所述摆动支架产生摆动,使所述弹性装置产生弹性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二支架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移动时,所述摆动支架挤压所述弹性装置,使所述弹性装置产生压缩的弹性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二支架移动第一位移时,所述摆动支架与所述弹性装置连接的一端产生第二位移,所述第二位移小于所述第一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摆动支架连接于所述弹性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摆动支架轴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第二端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实质上为所述摆动支架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第三端进一步设置有凹槽,用来使得所述支撑侧边嵌入且可在所述凹槽内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第三端还包含导引装置,所述导引装置抵触于所述支撑侧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导引装置进一步包含导引斜面,用来使得所述支撑侧边抵触且可在所述导引斜面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导引装置进一步设置有导引装置凹槽,用来使得所述支撑侧边嵌入且可在所述导引装置凹槽内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二支架尚未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移动时,所述导引装置干涉所述摆动支架,使所述弹性装置产生弹性变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摆动支架包含第一摆动支架以及第二摆动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摆动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摆动支架各自的一端共同轴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第二端,各自的另一端则分别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弹性装置的两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第三端还包含第一导引装置及第二导引装置,所述第一导引装置及所述第二导引装置分别抵触于所述第一摆动支架的第一支撑侧边以及所述第二摆动支架的第二支撑侧边,其中所述第一导引装置及所述第二导引装置进一步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用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侧边及所述第二支撑侧边分别嵌入且可在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内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摆动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摆动支架各自的一端以前后交错的方式共同轴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第二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摆动支架的摆动角度小于45°。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摆动支架为长型平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物件为显示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弹性装置为扭簧。
17.一种显示装置,包含:
显示器
第一支架;
弹性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
第二支架,以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移动的方式设置,所述显示器可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两者其中之一;以及
至少一个摆动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摆动支架的一端轴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端,所述摆动支架的另一端则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弹性装置,所述摆动支架具有支撑侧边,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三端抵触于所述支撑侧边;
其中,当所述第二支架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移动时,所述摆动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动,所述摆动支架产生摆动,使所述弹性装置产生弹性形变。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二支架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移动时,所述摆动支架挤压所述弹性装置,使所述弹性装置产生压缩的弹性形变。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二支架移动第一位移时,所述摆动支架与所述弹性装置连接的一端产生第二位移,所述第二位移小于所述第一位移。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摆动支架连接于所述弹性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摆动支架轴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第二端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实质上为所述摆动支架的长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第三端进一步设置有凹槽,用来使得所述支撑侧边嵌入且可在所述凹槽内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第三端还包含导引装置,所述导引装置抵触于所述支撑侧边。
23.根据权利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引装置进一步包含导引斜面,用来使得所述支撑侧边抵触且可在所述导引斜面上移动。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引装置进一步设置有导引装置凹槽,用来使得所述支撑侧边嵌入且可在所述导引装置凹槽内移动。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二支架尚未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移动时,所述导引装置干涉所述摆动支架,使所述弹性装置产生弹性变形。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摆动支架包含第一摆动支架以及第二摆动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摆动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摆动支架各自的一端共同轴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第二端,各自的另一端则分别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弹性装置的两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第三端还包含第一导引装置及第二导引装置,所述第一导引装置及所述第二导引装置分别抵触于所述第一摆动支架的第一支撑侧边以及所述第二摆动支架的第二支撑侧边,其中所述第一导引装置及所述第二导引装置进一步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用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侧边及所述第二支撑侧边分别嵌入且可在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内移动。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摆动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摆动支架各自的一端以前后交错的方式共同轴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第二端。
2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摆动支架的摆动角度小于45°。
3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摆动支架为长型平板。
3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弹性装置为扭簧。
CN2008100891354A 2008-04-01 2008-04-01 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支撑装置及利用其的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10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891354A CN101551055B (zh) 2008-04-01 2008-04-01 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支撑装置及利用其的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891354A CN101551055B (zh) 2008-04-01 2008-04-01 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支撑装置及利用其的显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1055A CN101551055A (zh) 2009-10-07
CN101551055B true CN101551055B (zh) 2011-03-16

Family

ID=41155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913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1055B (zh) 2008-04-01 2008-04-01 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支撑装置及利用其的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10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8832B (zh) * 2011-01-24 2013-09-11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支撑装置
US9624967B2 (en) * 2014-05-28 2017-04-18 Southco, Inc.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n object at a user-adjusted position
CN111963620A (zh) * 2020-08-25 2020-11-20 王瑞琪 一种阶梯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减震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4329A (en) * 1987-05-29 1989-05-30 Michael Delapp Monitor support for a terminal
CN101013605A (zh) * 2006-02-01 2007-08-08 株式会社韩德Hi-Tech 平面显示器高度调节装置
CN200941311Y (zh) * 2006-04-14 2007-08-29 富鸿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升降支承装置
CN101026019A (zh) * 2006-02-21 2007-08-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架和具有该支架的显示设备
CN101055770A (zh) * 2006-04-14 2007-10-17 富鸿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升降支承装置
CN101060018A (zh) * 2006-04-19 2007-10-24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支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4329A (en) * 1987-05-29 1989-05-30 Michael Delapp Monitor support for a terminal
CN101013605A (zh) * 2006-02-01 2007-08-08 株式会社韩德Hi-Tech 平面显示器高度调节装置
CN101026019A (zh) * 2006-02-21 2007-08-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架和具有该支架的显示设备
CN200941311Y (zh) * 2006-04-14 2007-08-29 富鸿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升降支承装置
CN101055770A (zh) * 2006-04-14 2007-10-17 富鸿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升降支承装置
CN101060018A (zh) * 2006-04-19 2007-10-24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支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1055A (zh) 2009-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5051B (zh) 显示装置
CN101551055B (zh) 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支撑装置及利用其的显示器
CN105681501B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1185091Y (zh) 多功能平板显示产品安装底座
CN202058070U (zh) 可调节显示器高度和可改变键盘位置的笔记本电脑
CN208221944U (zh) 一种计算机显示屏的防碰撞装置
CN201462340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底座连接机构
CN201621441U (zh) 移动式支撑座
CN101013605A (zh) 平面显示器高度调节装置
US20130119210A1 (en) Self Gap Reducing Stand For A Plurality Of Monitors
CN205428828U (zh) 一种压力控制器
CN108962072A (zh) 一种广告架
CN210639557U (zh) 一种可防撞击侧翻的计算机机箱
CN209356736U (zh) 透镜位移调节机构
CN113154202A (zh) 一种两臂显示器支架
CN101865352A (zh) 地拉式投影幕的支架结构
CN202851621U (zh) 具有补强功能的枢纽器结构
CN206773578U (zh) 一种计算机显示屏底座
CN206712279U (zh) 一种减震配电柜
CN203745069U (zh) 一种自保护的称重装置
CN206006700U (zh) 一种具有镜面保护功能的试衣镜
CN205480061U (zh) 显示器支撑装置
CN208566107U (zh) 一种放置稳固的可调式办公计算机显示器安装架
CN205074814U (zh) 一种管体在线支撑结构
CN215583399U (zh) 升降装置以及单腿式升降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