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7269A - 呼叫控制方法和语音终端 - Google Patents

呼叫控制方法和语音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7269A
CN101547269A CN200910136767A CN200910136767A CN101547269A CN 101547269 A CN101547269 A CN 101547269A CN 200910136767 A CN200910136767 A CN 200910136767A CN 200910136767 A CN200910136767 A CN 200910136767A CN 101547269 A CN101547269 A CN 101547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ing
call
voice terminal
encrypted
call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6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36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472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47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72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和语音终端。该方法包括:语音终端接收会话参与方中呼叫控制发起方发送的呼叫指令;所述语音终端根据所述呼叫指令进行呼叫控制,所述呼叫控制包括:建立加密呼叫或非加密呼叫,或将已建立的呼叫在加密呼叫和非加密呼叫之间切换。通过使用本发明,使得语音终端可以接收主叫方发送的呼叫指令对待建立或已建立的会话进行加密或非加密控制。用户可以根据通话的不同时间段内容的私密程度,在通过建立之初和通话过程中随时决定后面的通话是采用加密方式还是非加密方式,在保证重要信息安全的同时,降低了报文加密带来的VoIP延迟,在VoIP安全与质量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Description

呼叫控制方法和语音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和语音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基于因特网的语音通信)系统的广泛应用,客户对VoIP网络的安全性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涉及敏感信息的客户例如银行、政府部门等,面临被窃听、攻击的威胁。因此,如何保证通信双方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当前VoIP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最为典型的安全问题是媒体流的侦听问题。由于传输媒体流的RTP(Real-time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RTCP(RTP Control Protocol,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协议是开放的,即使是一小段的媒体流都可以被重放出来而不需要前后信息的关联。因此如果有人在数据网络上通过Sniffer的方式记录信息并通过软件加以重放,会引起使用者对VoIP的信任危机。
为解决VoIP窃听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SRTP(Secure Real-timeTransport Protocol,安全实时传输协议)作为媒体加密协议。SRTP提供了一套用于RTP和RTCP流进行加密和认证的框架,提供了加密算法和认证算法。SRTP对RTP流进行加密、认证以及报文重传保护,有效的避免了媒体流窃听问题。基于SRTP进行语音数据流交互时,需要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信令交互协商SRTP的加密算法和密钥。现有技术中,SIP可以通过在SDP中增加“crypto”属性来完成上述功能。
crypto属性格式定义如下:
a=crypto:<tag><crypto-suite><key-params>[<session-params>]
其中:
crypto:表示加密属性,必须携带;
tag:表示加密标识,对于给定的媒体流属性该标识必须唯一,必须携带;
crypto-suite:表示加密和认证算法,必须携带;
key-params:表示加密或认证算法所需的密钥资源,其按照如下方式表示:
session-params:表示会话参数,用来描述指定传输通道的属性,可选;
在session-params中有如下几个选项用户可以控制通话中对某些报文是否进行加密认证,以便降低加密认证对语音实时性的影响。
"UNENCRYPTED_SRTP":不加密SRTP报文;
"UNENCRYPTED_SRTCP":不加密SRTCP报文;
"UNAUTHENTICATED_SRTP":不认证SRTP报文。
VoIP的安全问题确实值得重视,但是由于VoIP是一种语音通信方式,对业务的实时性要求非常高,企业在加强VoIP系统安全时要注意平衡安全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通常意义上,为了达到和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相媲美的语音通话质量,VoIP单向流量的时延不得超过150毫秒,否则用户体验将会异常糟糕。一般来说语音编码可能占用30毫秒的时间,横跨长距离在公共IP网络上传送的语音呼叫可能占用长达100毫秒、甚至125毫秒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防火墙、加密和入侵防御等安全措施带来的时延过多的话,必然会大大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
目前各VoIP厂商在实施SRTP时一般有两种方式:通过配置决定整个设备使用SRTP还是RTP;通过配置决定到某个目的地的呼叫是使用SRTP还是RTP。由于一次通话中的媒体流流量巨大,使用SRTP在增加媒体流安全的同时也加大了VoIP延迟,将严重影响了语音质量。而是否在设备上实施安全策略完全是预先配置好的的,用户无法根据通话内容的需要在通话安全与语音质量之间进行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和语音终端,用于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通话内容的需要在通话安全与语音质量之间进行选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包括:
语音终端接收会话参与方中呼叫控制发起方发送的呼叫指令;
所述语音终端根据所述呼叫指令进行呼叫控制,所述呼叫控制包括:建立加密呼叫或非加密呼叫,或将已建立的呼叫在加密呼叫和非加密呼叫之间切换。
所述语音终端接收会话参与方中呼叫控制发起方发送的呼叫指令前还包括:
在所述语音终端上配置接收到的呼叫指令所对应的呼叫控制;所述呼叫指令包括:
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呼叫由非加密到加密切换指令和呼叫由加密到非加密切换指令。
所述呼叫指令为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
所述根据呼叫指令进行呼叫控制包括建立非加密呼叫,具体的:
所述语音终端向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请求;
所述语音终端接收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
所述语音终端与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建立实时传输协议RTP传输语音流。
所述呼叫指令为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
所述根据呼叫指令进行呼叫控制包括建立加密呼叫,具体的:
所述语音终端向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请求;
所述语音终端接收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
所述语音终端与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建立安全实时传输协议SRTP传输语音流。
所述呼叫指令为呼叫由非加密到加密切换指令;
所述根据呼叫指令进行呼叫控制包括已建立的非加密呼叫切换为加密呼叫,具体的:
所述语音终端向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重协商请求;
所述语音终端接收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
所述语音终端与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使用SRTP传输语音流。
所述呼叫指令为呼叫由加密到非加密切换指令;
所述根据呼叫指令进行呼叫控制包括已建立的加密呼叫切换为非加密呼叫,具体的:
所述语音终端向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重协商请求;
所述语音终端接收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
所述语音终端与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使用RTP传输语音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语音终端,包括:
呼叫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呼叫控制发起方发送的呼叫指令;
呼叫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呼叫指令接收单元接收的呼叫指令进行呼叫控制,所述呼叫控制包括:建立加密呼叫或非加密呼叫,或将已建立的呼叫在加密呼叫和非加密呼叫之间切换。
还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接收到的呼叫指令所对应的呼叫控制;所述呼叫指令包括: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呼叫由非加密到加密切换指令和呼叫由加密到非加密切换指令。
所述呼叫控制单元包括呼叫建立子单元,用于:
当所述呼叫指令为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时,向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请求;接收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与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建立实时传输协议RTP传输语音流;或
当所述呼叫指令为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时,向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请求;接收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与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建立安全实时传输协议SRTP传输语音流。
所述呼叫控制单元包括呼叫切换子单元,用于:
当所述呼叫指令为呼叫由非加密到加密切换指令时,向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重协商请求;接收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与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使用SRTP传输语音流;或
当所述呼叫指令为呼叫由加密到非加密切换指令时,向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重协商请求;接收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与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使用RTP传输语音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语音终端可以接收主叫方发送的呼叫指令对待建立或已建立的会话进行加密或非加密控制。用户可以根据通话的不同时间段内容的私密程度,在通过建立之初和通话过程中随时决定后面的通话是采用加密方式还是非加密方式,在保证重要信息安全的同时,降低了报文加密带来的VoIP延迟,在VoIP安全与质量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提供的呼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提供的语音终端进行非加密呼叫建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中提供的语音终端进行加密呼叫建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中提供的语音终端将已建立的呼叫在加密和非加密之间切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提供的语音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01、语音终端接收会话参与方中呼叫控制发起方发送的呼叫指令;该呼叫控制发起方可以为任一参与到会话中的会话参与方,如主叫方、被叫方或多方会议中的任一参与方。
步骤s102、语音终端根据呼叫指令进行呼叫控制,该呼叫控制包括:建立加密呼叫或非加密呼叫,或将已建立的呼叫在加密呼叫和非加密呼叫之间切换。
本发明中,用户在呼叫建立时和通话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后续的通话采用加密方式还是非加密方式,并根据所选择的方式向语音终端发送呼叫指令。同时语音终端上预先配置一个指令集,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不同呼叫指令。例如可以使用用户在话机上输入的不同按键组合表示不同的呼叫指令。本发明的一个应用场景中,呼叫指令的一示例如下:
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可以用被叫号码(如:12345678)表示,表示用户要发起一路不需要进行加密的呼叫,该呼叫中的语音数据流采用RTP传输;
发起加密呼叫指令:可以用加密特服号码+被叫号码(如:*88#12345678)表示,表示用户要发起一路需要进行加密的呼叫,该呼叫中的语音数据流采用SRTP传输;
呼叫由非加密到加密切换指令:可以用加密特服号码(如:*88#)表示,表示用户要将当前非加密方式的呼叫切换成加密方式的呼叫,该呼叫中的语音数据流将由RTP方式切换成SRTP方式;
呼叫由加密到非加密切换指令:可以用非加密特服号码(如:*55#)表示,表示用户要将目前加密方式的呼叫切换成非加密方式的呼叫,该呼叫中的语音数据流将由SRTP方式切换成RTP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示例中描述的呼叫指令只是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但呼叫指令的实现方式并不限于此。
以下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描述本发明中语音终端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不同指令时的具体处理方式。其中以语音终端为语音网关为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一应用场景中,当呼叫建立时语音网关收到用户输入的“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触发语音网关进行非加密呼叫建立流程。该应用场景中,会话参与方包括主叫方和被叫方,呼叫控制发起方为发起呼叫的主叫方,该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语音网关VGA接收到主叫用户终端发送的“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时,向被叫用户终端所在的语音网关VGB发送INVITE请求,请求消息中不携带加密算法与密钥协商信息。该步骤中的“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以主叫用户终端发送的被叫号码12345678为例。
步骤s202、VGB收到VGA发送的INVITE消息后,向VGA回应183消息,消息中也不携带加密算法与密钥协商信息。
步骤s203、VGB向VGA回应200 OK消息,消息中也不携带加密算法与密钥协商信息。
具体的,上述183以及200 OK均属于SIP响应消息。SIP响应消息用于对SIP请求消息(如INVITE、REGISTER等消息)进行响应,指示呼叫或注册的成功或失败状态。不同类的响应消息由状态码来区分,状态码包含三位整数,状态码的第一位用于定义响应类型,另外两位用于进一步对响应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SIP响应消息的分类表1所示。
表1.SIP响应消息的分类
 
状态码编号 消息含义 消息归类
100~199 请求被收到,正在处理中 临时消息
200~299 收到请求,并被成功处理,接受该请求 处理成功
300~399 要完成该请求需要更进一步的操作 重定向
400~499 消息语法错误,服务器不能处理该请求 客户端出错
本应用场景中,VGB向VGA发送SIP响应消息,该SIP响应消息包括:一个临时应答(183)和一个成功应答(200 OK)。
步骤s204、VGA向VGB发送ACK消息,用于对VGB发送的响应消息进行确认
步骤s205、VGB与VGA间的呼叫建立,采用RTP传输语音流。
本发明的另一应用场景中,当呼叫建立时语音网关收到用户输入的“发起加密呼叫指令”,触发语音网关进行加密呼叫建立流程。该应用场景中,会话参与方包括主叫方和被叫方,呼叫控制发起方为发起呼叫的主叫方,该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语音网关VGA接收到主叫用户终端发送的“发起加密呼叫指令”时,向被叫用户终端所在的语音网关VGB发送INVITE请求,请求消息中携带加密算法与密钥协商信息。该步骤中的“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以主叫用户终端发送的为*88#12345678为例,其中*88#为加密特服号码,12345678为被叫号码。
步骤s302、VGB收到VGA发送的INVITE消息后,向VGA回应183消息,消息中携带加密算法与密钥协商信息。
步骤s303、VGB向VGA回应200 OK消息,消息中携带加密算法与密钥协商信息。
步骤s304、VGA向VGB发送ACK消息,
步骤s305、VGB与VGA间的呼叫建立,采用SRTP传输语音流。
本发明的另一应用场景中,在通话之后,只要会话中的任一参与方发起请求,都可以将已建立的呼叫在加密与非加密之间进行切换。例如:当前呼叫为非加密方式时,会话中的任一参与方觉得后面的通话内容需要加密,只需要在电话上拨加密特服号码(如:*88#),语音网关之间就会重新进行呼叫协商,之后的呼叫中的通话内容将通过SRTP进行加密。该应用场景中会话参与方包括主叫方和被叫方,呼叫控制发起方为发起呼叫的主叫方,当然呼叫控制发起方也可以为被叫方。该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VGB与VGA间已经建立呼叫,采用RTP传输语音流。
步骤s402、语音网关VGA接收到主叫用户终端发送的“呼叫由非加密到加密切换指令”时,将触发重协商流程,向被叫用户终端所在的语音网关VGB发送REINVITE请求,请求消息中携带加密算法与密钥协商信息。该步骤中的“呼叫由非加密到加密切换指令”以主叫用户终端发送的加密特服号码*88#为例。
步骤s403、VGB向VGA回应200 OK消息,消息中携带加密算法与密钥协商信息。
步骤s404、VGA向VGB发送ACK消息,
步骤s405、VGB与VGA间的呼叫采用SRTP传输语音流。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402~s404中,VGB与VGA间仍然继续采用RTP传输语音流,直至VGA与VGB间的协商完成后,切换至采用SRTP传输语音流。
再例如,一段私密通话后,如果主叫用户终端或被叫用户终端觉得后面的通话内容保密性不强,通话质量更为重要时,只需要主叫用户终端或被叫用户终端一方在电话上输入取消加密特服号(如:*55#),语音网关之间将重新进行呼叫协商,之后的呼叫中的通话内容将通过RTP进行传输。该应用场景中,会话参与方包括主叫方和被叫方,呼叫控制发起方为发起呼叫的主叫方,当然呼叫控制发起方也可以为被叫方。该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6、语音网关VGA接收到主叫用户终端发送的“呼叫由加密到非加密切换指令”时,将触发重协商流程,向被叫用户终端所在的语音网关VGB发送REINVITE请求,请求消息中不携带加密算法与密钥协商信息。该步骤中的“呼叫由加密到非加密切换指令”以主叫用户终端发送的非加密特服号码*55#为例。
步骤s407、VGB向VGA回应200 OK消息,消息中携带不加密算法与密钥协商信息。
步骤s408、VGA向VGB发送ACK消息,
步骤s409、VGB与VGA间的呼叫采用RTP传输语音流。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406~s408中,VGB与VGA间仍然继续采用SRTP传输语音流,直至VGA与VGB间的协商完成后,切换至采用RTP传输语音流。
上述图2至图4所示的应用场景中,以会话为由主叫方和被叫方参与的会话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会话控制方法进行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提供的会话控制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由多方参与的会话中,由会话中的任一参与方作为呼叫控制发起方,对待建立或已建立的会话进行加密或非加密控制。
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会话控制方法,使得语音终端可以接收主叫方发送的呼叫指令对待建立或已建立的会话进行加密或非加密控制。用户可以根据通话的不同时间段内容的私密程度,在通过建立之初和通话过程中随时决定后面的通话是采用加密方式还是非加密方式,在保证重要信息安全的同时,降低了报文加密带来的VoIP延迟,在VoIP安全与质量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语音终端,该语音终端可以为语音网关、IP电话等。如图5所示,该语音终端包括:
呼叫指令接收单元10,用于接收会话参与方中呼叫控制发起方发送的呼叫指令;
呼叫控制单元20,用于根据呼叫指令接收单元10接收的呼叫指令进行呼叫控制,呼叫控制包括:建立加密呼叫或非加密呼叫,或将已建立的呼叫在加密呼叫和非加密呼叫之间切换。
呼叫控制单元20具体包括呼叫建立子单元21和呼叫切换子单元22。
其中,呼叫建立子单元21具体用于:
当呼叫指令为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时,向除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请求;接收除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与除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建立RTP传输语音流;或
当呼叫指令为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时,向除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请求;接收除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与除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建立SRTP传输语音流。
另外,呼叫切换子单元22具体用于:
当呼叫指令为呼叫由非加密到加密切换指令时,向除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重协商请求;接收除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与除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使用SRTP传输语音流;或
当呼叫指令为呼叫由加密到非加密切换指令时,向除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重协商请求;接收除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与除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使用RTP传输语音流。
本发明提供的语音终端中还可以包括:
配置单元30,用于配置接收到的呼叫指令所对应的呼叫控制,以此作为呼叫控制单元20根据呼叫指令接收单元10接收的呼叫指令进行呼叫控制的依据。呼叫指令包括: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可以由被叫方号码表示;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可以由加密特服号码加被叫方号码表示;呼叫由非加密到加密切换指令,可以由加密特服号码表示;呼叫由加密到非加密切换指令,可以由非加密特服号码表示。
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语音终端,使得语音终端可以接收主叫方发送的呼叫指令对待建立或已建立的会话进行加密或非加密控制。用户可以根据通话的不同时间段内容的私密程度,在通过建立之初和通话过程中随时决定后面的通话是采用加密方式还是非加密方式,在保证重要信息安全的同时,降低了报文加密带来的VoIP延迟,在VoIP安全与质量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语音终端接收会话参与方中呼叫控制发起方发送的呼叫指令;
所述语音终端根据所述呼叫指令进行呼叫控制,所述呼叫控制包括:建立加密呼叫或非加密呼叫,或将已建立的呼叫在加密呼叫和非加密呼叫之间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终端接收会话参与方中呼叫控制发起方发送的呼叫指令前还包括:
在所述语音终端上配置接收到的呼叫指令所对应的呼叫控制;所述呼叫指令包括:
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呼叫由非加密到加密切换指令和呼叫由加密到非加密切换指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指令为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
所述根据呼叫指令进行呼叫控制包括建立非加密呼叫,具体的:
所述语音终端向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请求;
所述语音终端接收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
所述语音终端与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建立实时传输协议RTP传输语音流。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指令为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
所述根据呼叫指令进行呼叫控制包括建立加密呼叫,具体的:
所述语音终端向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请求;
所述语音终端接收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
所述语音终端与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建立安全实时传输协议SRTP传输语音流。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指令为呼叫由非加密到加密切换指令;
所述根据呼叫指令进行呼叫控制包括已建立的非加密呼叫切换为加密呼叫,具体的:
所述语音终端向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重协商请求;
所述语音终端接收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
所述语音终端与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使用SRTP传输语音流。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指令为呼叫由加密到非加密切换指令;
所述根据呼叫指令进行呼叫控制包括已建立的加密呼叫切换为非加密呼叫,具体的:
所述语音终端向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重协商请求;
所述语音终端接收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
所述语音终端与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使用RTP传输语音流。
7、一种语音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呼叫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呼叫控制发起方发送的呼叫指令;
呼叫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呼叫指令接收单元接收的呼叫指令进行呼叫控制,所述呼叫控制包括:建立加密呼叫或非加密呼叫,或将已建立的呼叫在加密呼叫和非加密呼叫之间切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语音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接收到的呼叫指令所对应的呼叫控制;所述呼叫指令包括: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呼叫由非加密到加密切换指令和呼叫由加密到非加密切换指令。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语音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控制单元包括呼叫建立子单元,用于:
当所述呼叫指令为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时,向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请求;接收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与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建立实时传输协议RTP传输语音流;或
当所述呼叫指令为发起非加密呼叫指令时,向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请求;接收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与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建立安全实时传输协议SRTP传输语音流。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语音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控制单元包括呼叫切换子单元,用于:
当所述呼叫指令为呼叫由非加密到加密切换指令时,向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重协商请求;接收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与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使用SRTP传输语音流;或
当所述呼叫指令为呼叫由加密到非加密切换指令时,向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重协商请求;接收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发送的不携带加密算法和密钥协商信息的响应;与除所述呼叫控制发起方外的其他会话参与方所在的语音终端间使用RTP传输语音流。
CN200910136767A 2009-05-14 2009-05-14 呼叫控制方法和语音终端 Pending CN1015472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6767A CN101547269A (zh) 2009-05-14 2009-05-14 呼叫控制方法和语音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6767A CN101547269A (zh) 2009-05-14 2009-05-14 呼叫控制方法和语音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7269A true CN101547269A (zh) 2009-09-30

Family

ID=41194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6767A Pending CN101547269A (zh) 2009-05-14 2009-05-14 呼叫控制方法和语音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4726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3889A (zh) * 2013-12-31 2015-07-01 北京大唐高鸿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sip协议实现加密切换的方法
CN105992203A (zh) * 2015-01-29 2016-10-05 成都三零瑞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通信加密密钥协商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系统
CN105992199A (zh) * 2015-01-29 2016-10-05 成都三零瑞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通信明密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9561224A (zh) * 2017-09-27 2019-04-0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及通话终端
CN115242560A (zh) * 2022-09-23 2022-10-2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GB2618648A (en) * 2022-03-08 2023-11-15 Avaya Man Lp Real time switching from unsecured to secured signaling channel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3889A (zh) * 2013-12-31 2015-07-01 北京大唐高鸿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sip协议实现加密切换的方法
CN105992203A (zh) * 2015-01-29 2016-10-05 成都三零瑞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通信加密密钥协商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系统
CN105992199A (zh) * 2015-01-29 2016-10-05 成都三零瑞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通信明密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9561224A (zh) * 2017-09-27 2019-04-0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及通话终端
CN109561224B (zh) * 2017-09-27 2020-11-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及通话终端
GB2618648A (en) * 2022-03-08 2023-11-15 Avaya Man Lp Real time switching from unsecured to secured signaling channel
CN115242560A (zh) * 2022-09-23 2022-10-2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242560B (zh) * 2022-09-23 2023-01-1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78193B1 (en) A method of providing real-time sec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d points in a network
US910664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20150089220A1 (en) Technique For Bypassing an IP PBX
CN100466805C (zh) 一种端到端加密语音通信的方法
US77649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oken distribution in session for future polling or subscription
CN106899969A (zh) 基于iOS系统的特定保密终端系统实现方法
CN105792193A (zh) 基于iOS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语音端到端加密方法
CN104486077A (zh) 一种VoIP实时数据安全传输的端到端密钥协商方法
CN106936788B (zh) 一种适用于voip语音加密的密钥分发方法
CN104683304A (zh) 一种保密通信业务的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935242A (zh) 一种语音通信加密系统与方法
CN101547269A (zh) 呼叫控制方法和语音终端
CN104683098A (zh) 一种保密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080056464A1 (en)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system security
CN106713261A (zh) 一种VoLTE加密呼叫标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756726A (zh) 一种支持国密算法的sip安全认证方法
CN105530100A (zh) 一种VoLTE安全通信方法
CN114630290A (zh) 语音加密通话的密钥协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Matrokhina et al. Ensur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7294968A (zh) 一种音视频数据的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6856606A (zh) 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7517184A (zh)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197968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753869A (zh) 基于sip协议的通话加密方法
CN105763571A (zh) 基于sip的非对称语音加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