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2853B - 一种自动判读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判读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2853B
CN101532853B CN2009100826203A CN200910082620A CN101532853B CN 101532853 B CN101532853 B CN 101532853B CN 2009100826203 A CN2009100826203 A CN 2009100826203A CN 200910082620 A CN200910082620 A CN 200910082620A CN 101532853 B CN101532853 B CN 1015328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terpretation
equipment
interpretation rule
r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26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2853A (zh
Inventor
齐伟刚
谢安虎
刘亚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oke Huany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OKEHUANYU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OKEHUANYU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OKEHUANYU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826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328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32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2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2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2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判读方法,该方法预先设置与各个设备分别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并设置每一个判读规则ID对应的各个参数的判读规则;接收来自设备的数据并进行解析,获得与该设备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根据数据解析方法及由判读规则ID获得的判读规则对数据进行判读,输出判读结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动判读装置,该装置的ICD模块解析来自设备的数据,获得与该设备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输出获得的信息至判读模块;判读模块根据获得的数据解析方法及由判读规则ID获得的判读规则,判读来自设备的数据进行并输出判读结果。采用本发明自动判读装置及方法,提高了判读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判读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判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判读技术为根据设定的规则对输入数据进行判断输出判断结果的技术。图1为现有判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现有判读系统包括判读规则编辑器101及判读推理机102;判读规则编辑器101用于编辑一个参数的具体判读规则,将编辑后的判读规则输出至判读处理机102,比如:判读规则编辑器101编辑的判读规则为一个参数的测量值在0~10之间为合法数据,小于0或大于10为非法数据;判读推理机102根据获得的该一个参数的具体判读规则对输入的该一个参数的测量值进行判断,输出判读结果,比如:输入判读推理机102的一个参数的测量值为8,判读推理机102判断该参数测量值处于在0~10之间,输出的判读结果为该参数的测量值为合法数据。 
图1所示的现有判读系统对一个参数的判读规则进行编辑,并根据编辑的判读规则对上述一个参数的测量值进行判读,输出判读结果。 
目前,判读技术都是基于特定项目的,根据特定项目的要求对判读规则进行编辑,若特定项目要求对不同参数进行判读,则需要采用多个图1所示的判读系统,每个判读系统对项目中的某一个参数进行判读,这就造成现有项目开发和参数测试的工作量非常大,各项目之间的判读系统不能互用,现有的判读系统通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判读方法,能够提高判读的通用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判读装置,能够提高判读的通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判读方法,预先设置与每个设备分别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包括:设置与各个设备分别对应的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中存储所述数据块对应的所述设备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且所述每个数据块被定义一个数据块ID,所述来自设备的数据中携带数据块ID;并设置每一个所述判读规则ID对应的各个参数的判读规则,所述设备的判读规则ID为设定的判读规则序号,不同设备设定相应的判读规则ID,所述数据块ID为数据块序号,所述设备为对被测装置的不同参数进行检测获得被测装置的各参数测量值的设备,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并进行解析;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包含多个参数测量值、地址信息及所述数据块ID;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源地址、源子地址、目标地址及目标子地址,源地址为所述设备的地址,源子地址为所述设备中检测所述被测装置各个参数的各模块地址、目标地址为控制所述被测装置的控制器的地址,目标子地址为所述控制器中控制所述被测装置各所述参数的各模块的地址; 
获得与该设备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包括:根据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中携带的所述数据块ID,获取具有该ID的数据块中存储的所述判读规则ID及所述数据解析方法; 
根据数据解析方法及由判读规则ID获得的判读规则对数据进行判读,包括:根据所述判读规则ID获得该ID对应的各个参数的判读规则,根据所述数据解析方法从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中获得多个参数测量值,根据所述各个参数的判读规则对所述多个参数的测量值进行判读,输出判读结果。 
较佳地,在接收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之前,进一步包括:所述设备预先获得被测各参数的测量值、地址信息及与所述设备对应的所述数据块ID; 
存储所述被测各参数的测量值于不同字节,将所有字节作为测试数据; 
打包所述测试数据与所述数据块ID在数据包中,存储所述地址信息于所述数据包的包头; 
将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以所述数据包的方式输出。 
上述方法中,所述打包由所述设备完成或由与所述设备连接的服务器完成。 
一种自动判读装置,该装置包括:接口控制文档ICD模块及判读模块,所述ICD模块包括ICD数据库及ICD解析引擎;所述判读模块包括判读规则编辑器、判读规则库及判读处理机;所述ICD数据库保存分别与各个设备对应的多个数据块,每一个所述数据块中包含该数据块对应的设备的数据解析方法及判读规则ID,每一个数据块被定义一个数据块ID;根据所述ICD解析引擎发送的数据块ID查询该ID的数据块中存储的所述数据解析方法及所述判读规则ID,输出查询到的所述数据解析方法及所述判读规则ID至所述ICD解析引擎;所述设备为对被测装置的不同参数进行检测的设备,所述设备的判读规则ID为设定的判读规则序号,不同设备设定相应的判读规则ID,所述数据块ID为数据块序号; 
所述ICD模块解析来自设备的数据,获得与该设备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将所述设备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输出至判读模块;所述ICD解析引擎解析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获得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中携带的数据块ID,发送所述数据块ID至所述ICD数据库;所述ICD解析引擎输出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根据所述数据块ID获得的该ID的数据块中存储的所述数据解析方法及所述判读规则ID至所述判读模块; 
所述判读模块根据获得的数据解析方法及由判读规则ID获得的判读规则,对来自设备的数据进行判读,输出判读结果;所述来自设备的数据包含多个参数测量值、地址信息及所述数据块ID;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源地址、源子地址、目标地址及目标子地址,源地址为所述设备的地址,源子地址为所述设备中检测所述被测装置各个参数的各模块地址,目标地址为控制所述被测装置的控制器的地址,目标子地址为所述控制器中控制所述被测装置各所述参数的各模块的地址; 
所述判读规则编辑器从所述ICD数据库中读取与各个所述设备对应的所述数据解析方法及所述判读规则ID,根据所述数据解析方法编辑各个所述设备获得的被测各参数的判读规则,输出所述被测各参数的判读规则及对应各个所述设备的判读规则ID至判读规则库; 
所述判读规则库保存对应所述判读规则ID的所述各参数的判读规则,根据所述判读处理机输出的所述判读规则ID查询对应该ID的所述各参数的判读规则,输出所述各参数的判读规则至所述判读处理机; 
所述判读处理机将所述ICD解析引擎输出的所述判读规则ID发送至所述判读规则库,根据所述ICD解析引擎输出的所述数据解析方法从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中获得所述各参数的测量值,根据所述判读规则库输出的所述判读规则对所述各参数的测量值进行判读,输出判读结果。 
较佳地,该装置进一步包括:测试数据服务器; 
所述测试数据服务器将所述设备获得的所述被测各参数的测量值存储于不同字节,将所有所述字节作为一串测试数据,将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中携带的所述地址信息作为数据包包头,打包所述测试数据及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中携带的所述数据块ID于数据包中,输出所述数据包至所述ICD模块的ICD解析引擎。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判读方法,该方法预先设置与各个设备分别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并设置每一个判读规则ID对应的各个参数的判读规则;该自动判读方法解析来自设备的数据获得与该设备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根据数据解析方法及由判读规则ID获得的判读规则对数据进行判读,输出判读结果。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获得对应设备的判读规则,判读对应设备的各个参数的测量值,提高了判读的通用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判读装置,该装置的ICD模块保存与各个设备分别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判读模块保存与判读规则ID对应的各个参数的判读规则;ICD模块解析来自设备的数据,获得与该设备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将设备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输出至判读模块;判读模块根据获得的数据解析方法及由判读规则ID获得的判读规则,对来自设备的数据进行判读,输出判读结果。采用本发明所述装置能够获得对应设备的判读规则,判读对应设备的各个参数的测量值,提高了判读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判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判读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根据判读规则及数据解析方法进行判读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自动判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判读方法,该方法预先设置与各个设备分别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并设置每一个判读规则ID对应的各个参数的判读规则,包括:接收来自设备的数据并进行解析,获得与该设备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根据数据解析方法及由判读规则ID获得的判读规则对数据进行判读,输出判读结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判读装置,该装置包括ICD模块及判读模块;ICD模块保存与各个设备分别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判读模块保存与判读规则ID对应的各个参数的判读规则;ICD模块解析来自设备的数据,获得与该设备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将设备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输出至判读模块;判读模块根据获得的数据解析方法及由判读规则ID获得的判读规则,判读来自设备的数据进行并输出判读结果。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自动判读方法的流程图,现结合图2,对本发明的自动判读方法的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步骤201:预先设置与各个设备分别对应的数据块; 
预先在ICD模块42的ICD数据库421中设置多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存储一个设备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且每个数据块被定义一个数据块ID;不同ID的数据块存储不同设备的数据解析方法及判读规则ID。 
不同的设备可根据设备的源地址进行区分。ICD数据库421数据块存储内容及数据块ID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数据块存储内容与其ID的对照表 
  数据块ID     数据块存储内容
    1     设备A的数据解析方法及判读规则ID
    2     设备B的数据解析方法及判读规则ID
    3     设备C的数据解析方法及判读规则ID
    ......     ......
表1中,设备A、设备B及设备C根据上述设备的源地址进行区分。 
对于某个设备来说,该设备检测的每个参数的测量值存储于测试数据的相应字节,该设备的数据解析方法是该设备输出的测试数据每个字节表示的参数含义,比如:第一检测设备对第一装置的各参数进行检测,该设备的数据解析方法是第一个字节的数据表示第一装置速度的测量值、第二个字节的数据表示第一装置加速度的测量值、第三个字节的数据表示第一检测设备俯仰角的测量值等;对于敏感器探测器这一设备来说,该设备的解析方法是第一个字节的数据表示地球敏感探测器的测量值,第二个字节的数据表示太阳敏感探测器的测量值,第三个字节的数据表示陀螺敏感探测器的测量值等。 
对于某个设备来说,该设备的判读规则ID为设定的判读规则序号;不同设备设定相应的判读规则ID。 
步骤202:根据数据块存储的内容编辑判读规则,并存储; 
判读模块43的判读规则编辑器43 1从ICD模块42的ICD数据库421中读取一个数据块,根据该数据块中存储的一个设备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编辑该设备检测的所有参数的判读规则。     
根据读取的数据块中的判读规则ID,将该设备所有参数的判读规则存储于判读规则库432的相应位置,表2为判读规则ID与判读规则内容的对照表。 
表2  判读规则ID与判读规则内容对照表 
  判读规则ID 判读规则内容
    1 设备A检测的参数a1的判读规则,参数a2的判读规则,参数a3的判读规则
    2 设备B检测的参数b1的判读规则,参数b2的判读规则,参数b3的判读规则
    3 设备C检测的参数c1的判读规则,参数c2的判读规则,参数c3的判读规则
    ...... ......
图1所示的现有判读系统中,判读编辑器101对一个设备检测的一个参数的判读规则进行编辑,如表2所示,本发明首先包括了对应不同设备的判读规则,而且根据ID进行存储的每一个设备的判读规则中又包括该一个设备检测的所有参数的判读规则,与现有判读系统相比,本发明的判读规则具有较高的通用性,且简化了后续判读工作量,提高了后续判读效率。 
任意一个参数的判读规则包括:定义具体参数的有效值区间及相应控制指令;在参数的有效值区间内定义的不同数值区间及相应控制指令。比如:对于第一检测设备来说,该设备对第一装置的多个参数进行检测,多个参数包括第一装置的速度、加速度、与攻击目标的距离及第一检测设备的俯仰角;第一检测设备对应的ID为10的判读规则,上述ID为10的判读规则包括第一检测设备检测的第一装置所有参数的判读规则;上述所有参数的判读规则中,第一检测设备检测的第一装置与攻击目标距离这一参数的判读规则包括:5千米~35千米区间,控制指令为数据有效;小于5千米或大于35千米区间,控制指令为数据无效;10千米~20千米区间,控制指令为攻击目标;大于20千米区间,控制指令为加速;小于10千米区间,控制指令为远离攻击目标。 
步骤203:获得各参数的测量值、地址信息及数据块ID; 
某一设备对被测装置的不同参数进行检测,获得被测装置的各参数测量值;该设备将各参数测量值、地址信息及预先保存的该设备对应的数据块ID输出至服务器。 
现有判读系统中,检测某一个参数的设备仅输出该参数的具体测量值;本发明检测多个参数的设备输出多个参数测量值的同时,将设备的地址信息及与该设备对应的数据块ID输出至服务器,提高了后续判读的准确率及判读效率,提高了判读的通用性。 
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源地址、源子地址、目标地址及目标子地址;源地址为设备的地址,目标地址为控制被测装置的控制器地址,源子地址为设备中检测被测装置各个参数的各个模块地址,目标子地址为控制器中控制被测装置各个参数的各个控制模块地址。 
步骤204:将各参数测量值、地址信息及数据块ID打包输出; 
服务器将获得的地址信息作为数据包的包头信息;存储各参数测量值于不同字节,将所有字节作为一串测试数据;打包测试数据与数据块ID在数据包中并输出。 
测试数据的各字节存储设备输出的各参数的测量值,比如:对于第一检测设备,服务器将第一装置速度的测量值存储于测试数据的第一个字节,将第一装置加速度的测量值存储于测试数据的第二个字节,将第一检测设备俯仰角的测量值存储于测试数据的第三个字节,将第一装置与攻击目标距离的测量值存储于测试数据的第四个字节。 
当服务器与多个设备的输出端连接,需要对多个设备的多个参数进行判读时,这种打包传输的方式避免了不同设备输出的各参数测量值、地址信息或数据块ID对应关系易出错的问题,提高了后续判读准确率,也有利于提高判读的可通用性。 
本实施例中,测试数据服务器41对设备输出的各参数测量值、地址信息及数据块ID进行打包输出至ICD模块42的ICD解析引擎422。 
步骤203至步骤204为对设备输出的数据进行预先处理的方法流程,设 备输出的各参数的测量值、地址信息及数据块ID可不经服务器处理,直接由设备完成存储各参数测量值于测试数据的不同字节、打包测试数据及数据块ID及存储地址信息于数据包包头。设备将数据包经服务器输出至相应模块,此时,服务器仅用于转发数据包;或设备直接将数据包输出至相应模块。 
本实施例中,设备存储各参数的测量值于测试数据的不同字节,打包测试数据及数据块ID,存储地址信息于数据包包头;该设备可将数据包输出至测试数据服务器41,或直接输出数据包至ICD模块42的ICD解析引擎422。 
步骤201至步骤202为对数据库及判读规则预先设置的方法流程,在数据库及判读规则已设置的情况下,可省略步骤201至步骤202,直接执行步骤205至步骤209。 
步骤205:获得数据块ID; 
对获得的数据包进行解析,从数据包中获得数据块ID、测试数据及存储于包头中的源地址、源子地址、目标地址及目标子地址;若直接接收到测试数据、地址信息及数据块ID,可省去解析步骤,直接获得数据块ID。 
本实施例中,ICD模块42中的ICD解析引擎422对测试数据服务器41输出的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得测试数据、数据块ID及存储于包头中的源地址、源子地址、目标地址及目标子地址;若ICD解析引擎422直接接收到测试数据、地址信息及数据块ID,可省去解析步骤,直接获得数据块ID。 
步骤206:根据数据块ID获得数据解析方法及判读规则ID; 
根据获得的数据块ID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块存储的一个设备的数据解析方法及判读规则ID。 
本实施例中,ICD模块42的ICD数据库421中存储有表1,ICD数据库421根据ICD解析引擎422输出的数据块ID,查询数据块存储的一个设备的数据解析方法及判读规则ID,ICD数据库421将查询获得的数据解析方法及判读规则ID输出至ICD解析引擎422。 
步骤207:根据判读规则ID获得判读规则; 
根据获得的判读规则ID从判读规则库中查询判读规则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判读模块43的判读推理机233将ICD解析引擎422输出的判读规则ID发送至判读规则库432,从判读规则库432中查询判读规则的内容。 
步骤208:根据判读规则及数据解析方法对各参数测量值进行判读,并输出判读结果; 
根据设备的数据解析方法及测试数据,获得设备输出的各参数的测量值,根据判读规则的内容对各参数的测量值进行判断,输出判读结果至地址信息中的目标地址及目标子地址;所述判读结果为对应各参数数值区间的控制指令。 
根据判读规则及数据解析方法进行判读的具体流程如图3。 
步骤209:结束。 
图3为根据判读规则及数据解析方法进行判读的流程,现结合图3,对该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步骤301:开始; 
步骤302:根据数据解析方法获得各参数的测量值; 
根据数据解析方法获得测试数据中每个字节表示的各参数含义及其测量值;比如:对于第一检测设备来说,其数据解析方法为第一个字节的数据表示第一装置速度的测量值、第二个字节的数据表示第二装置加速度的测量值、第三个字节的数据表示第一检测设备探测器俯仰角的测量值、第四个字节的数据表示第一装置与攻击目标距离的测量值等;根据数据解析方法及测试数据,获得第一装置速度、加速度、与攻击目标距离及第一检测设备俯仰角等参数的实际测量值。 
步骤303:判断某一参数的测量值是否有效,如果是,执行步骤305,否则执行步骤304; 
对于某一个参数来说,根据判读规则中该参数的有效值区间,判断该参数的测量值是否为有效数据,如果是,执行步骤305;否则,执行步骤304; 比如:对第一装置与攻击目标距离这一参数进行判读,根据判读规则可知第一装置与攻击目标距离的有效值区间为5千米~35千米,如果第一装置与攻击目标距离的实际测量值在上述区间内,则该实际测量值有效,执行步骤305;否则,该实际测量值无效,执行步骤304。 
步骤304:输出数据无效的控制指令,之后执行步骤306; 
输出数据无效的控制指令至目标地址及该参数对应的目标子地址;之后,执行步骤306结束操作。 
步骤305:判断某一参数测量值属于的取值区间并输出控制指令; 
根据判读规则中某一参数的取值区间及其控制指令,判断该参数属于的取值区间,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比如:根据有关第一装置与攻击目标距离这一参数的判读规则,若第一装置与攻击目标的实际距离在10千米~20千米内,输出攻击目标的控制指令;若第一装置与攻击目标的距离大于20千米,输出加速的控制指令;若第一装置与攻击目标的距离小于10千米,输出远离攻击目标的控制指令。 
将控制指令做为判读结果,输出至目标地址及该参数对应的目标子地址;之后执行步骤306。 
步骤306:结束。 
步骤303至步骤305仅给出了对一个设备的某一参数进行判读,输出判读结果的方法流程,若对该设备的不同参数进行判读,可重复执行步骤303至步骤305,输出对于该设备所有参数的判读结果至目标地址及目标子地址,实现对被测装置运行状态的控制。 
图4为本发明自动判读装置的一种较佳结构示意图,现结合图4,对本发明的自动判读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本发明自动判读装置的一种较佳结构,包括:测试数据服务器41、接口控制文档(Interface Control Document,ICD)模块42及判读模块43;其中,ICD模块42包括ICD数据库421及ICD解析引擎422,判读模块43 包括判读规则编辑器431、判读规则库432及判读处理机433。 
来自设备的数据包括设备获得的被测各参数的测量值、地址信息及数据包ID;本实施例中,来自设备的数据是以数据包的形式进行传送,也可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来自设备的数据进行传输。 
测试数据服务器41将设备获得的被测各参数的测量值存储于不同字节,将所有字节作为一串测试数据;将来自设备的数据中携带的地址信息作为数据包的包头,打包测试数据及来自设备的数据中携带的数据块ID于数据包中,输出数据包至ICD模块42。 
对于获得被测各参数的测量值的设备来说,该设备可直接将获得的被测各参数存储于不同字节,将所有字节作为一串测试数据,将地址信息作为数据包包头,打包测试数据及设备存储的与设备对应的数据块ID于数据包中,直接输出数据包至测试数据服务器41,或直接输出数据包至ICD模块42;此时,测试数据服务器41只转发设备发送的数据包至ICD模块42。 
保存了与各个设备分别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的ICD模块42解析来自设备的数据,获得与该设备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将该设备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输出至判读模块43。 
保存了与判读规则ID对应的各个参数的判读规则的判读模块43根据获得的数据解析方法及由判读规则ID获得的判读规则,对来自设备的数据进行判读,输出判读结果。 
ICD数据库421保存了多个与各个设备对应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中存储一个设备的数据解析方法及判读规则ID;每个数据块被定义一个数据块ID。 
ICD数据库421根据ICD解析引擎422输出的数据块ID查询该ID的数据块中存储的对应设备的数据解析方法及判读规则ID,输出数据解析方法及判读规则ID至ICD解析引擎422。 
ICD数据库421具有数据录入功能;用户能够根据设备的源地址向ICD 数据库421中添加数据块,同时定义该数据块中存储的对应设备的数据解析方法及对应设备的判读规则ID。 
ICD解析引擎422解析设备或测试数据服务器41输出的数据包,从该数据包中获得数据块ID、测试数据及地址信息;或者,ICD解析引擎422从接收到的来自设备的数据中直接获得数据块ID、测试数据及地址信息。 
ICD解析引擎422输出数据块ID至所述ICD数据库421,从该ICD数据库421获得对应该设备的数据解析方法及判读规则ID;输出获得的测试数据、地址信息、数据解析方法及判读规则ID至判读模块43的判读处理机433。 
判读规则编辑器431从ICD模块42中的ICD数据库421读取与某一设备对应的数据块,根据数据块中存储的数据解析方法编辑对应某一设备检测的各参数的判读规则,将对应某一设备的各参数的判读规则及数据块中存储的对应该设备的判读规则ID输出至判读规则库432存储。 
判读规则编辑器431从ICD数据库421中读取多个数据块,根据每个数据块中存储的内容编辑对应该数据块的设备各参数的判读规则,输出数据块中存储的对应设备的判读规则ID及对应设备的各参数的判读规则至判读规则库。 
判读规则库432根据判读规则编辑器431输出的对应设备的判读规则ID存储对应该ID的各参数的判读规则;根据判读处理机433输出的判读规则ID查询对应该ID的各参数的判读规则,输出各参数的判读规则至判读处理机433。 
判读规则库432中存储有判读规则ID与判读规则的对照表,如表2,一个ID对应的判读规则存储的内容为一个设备检测的多个参数的判读规则,而不是一个设备检测的一个参数的判读规则。 
判读处理机433根据ICD解析引擎422输出的数据解析方法及测试数据,获得设备输出的被测各参数的测量值;根据获得的被测各参数的测量值 及各参数的判读规则对各参数进行判读,输出判读结果至目标地址及各参数对应的目标子地址。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自动判读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设置与每个设备分别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包括:设置与各个设备分别对应的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中存储所述数据块对应的所述设备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且所述每个数据块被定义一个数据块ID,所述来自设备的数据中携带数据块ID;并设置每一个所述判读规则ID对应的各个参数的判读规则,所述设备的判读规则ID为设定的判读规则序号,不同设备设定相应的判读规则ID,所述数据块ID为数据块序号,所述设备为对被测装置的不同参数进行检测获得被测装置的各参数测量值的设备,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并进行解析;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包含多个参数测量值、地址信息及所述数据块ID;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源地址、源子地址、目标地址及目标子地址,源地址为所述设备的地址,源子地址为所述设备中检测所述被测装置各个参数的各模块地址、目标地址为控制所述被测装置的控制器的地址,目标子地址为所述控制器中控制所述被测装置各所述参数的各模块的地址;
获得与该设备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包括:根据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中携带的所述数据块ID,获取具有该ID的数据块中存储的所述判读规则ID及所述数据解析方法;
根据数据解析方法及由判读规则ID获得的判读规则对数据进行判读,包括:根据所述判读规则ID获得该ID对应的各个参数的判读规则,根据所述数据解析方法从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中获得多个参数测量值,根据所述各个参数的判读规则对所述多个参数的测量值进行判读,输出判读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之前,进一步包括:所述设备预先获得被测各参数的测量值、地址信息及与所述设备对应的所述数据块ID;
存储所述被测各参数的测量值于不同字节,将所有字节作为测试数据;
打包所述测试数据与所述数据块ID在数据包中,存储所述地址信息于所述数据包的包头;
将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以所述数据包的方式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包由所述设备完成或由与所述设备连接的服务器完成。
4.一种自动判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接口控制文档ICD模块及判读模块,所述ICD模块包括ICD数据库及ICD解析引擎;所述判读模块包括判读规则编辑器、判读规则库及判读处理机;所述ICD数据库保存分别与各个设备对应的多个数据块,每一个所述数据块中包含该数据块对应的设备的数据解析方法及判读规则ID,每一个数据块被定义一个数据块ID;根据所述ICD解析引擎发送的数据块ID查询该ID的数据块中存储的所述数据解析方法及所述判读规则ID,输出查询到的所述数据解析方法及所述判读规则ID至所述ICD解析引擎;所述设备为对被测装置的不同参数进行检测的设备,所述设备的判读规则ID为设定的判读规则序号,不同设备设定相应的判读规则ID,所述数据块ID为数据块序号;
所述ICD模块解析来自设备的数据,获得与该设备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将所述设备对应的判读规则ID及数据解析方法输出至判读模块;所述ICD解析引擎解析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获得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中携带的数据块ID,发送所述数据块ID至所述ICD数据库;所述ICD解析引擎输出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根据所述数据块ID获得的该ID的数据块中存储的所述数据解析方法及所述判读规则ID至所述判读模块;
所述判读模块根据获得的数据解析方法及由判读规则ID获得的判读规则,对来自设备的数据进行判读,输出判读结果;所述来自设备的数据包含多个参数测量值、地址信息及所述数据块ID;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源地址、源子地址、目标地址及目标子地址,源地址为所述设备的地址,源子地址为所述设备中检测所述被测装置各个参数的各模块地址,目标地址为控制所述被测装置的控制器的地址,目标子地址为所述控制器中控制所述被测装置各所述参数的各模块的地址;
所述判读规则编辑器从所述ICD数据库中读取与各个所述设备对应的所述数据解析方法及所述判读规则ID,根据所述数据解析方法编辑各个所述设备获得的被测各参数的判读规则,输出所述被测各参数的判读规则及对应各个所述设备的判读规则ID至判读规则库;
所述判读规则库保存对应所述判读规则ID的所述各参数的判读规则,根据所述判读处理机输出的所述判读规则ID查询对应该ID的所述各参数的判读规则,输出所述各参数的判读规则至所述判读处理机;
所述判读处理机将所述ICD解析引擎输出的所述判读规则ID发送至所述判读规则库,根据所述ICD解析引擎输出的所述数据解析方法从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中获得所述各参数的测量值,根据所述判读规则库输出的所述判读规则对所述各参数的测量值进行判读,输出判读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测试数据服务器;
所述测试数据服务器将所述设备获得的所述被测各参数的测量值存储于不同字节,将所有所述字节作为一串测试数据,将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中携带的所述地址信息作为数据包包头,打包所述测试数据及来自所述设备的数据中携带的所述数据块ID于数据包中,输出所述数据包至所述ICD模块的ICD解析引擎。
CN2009100826203A 2009-04-21 2009-04-21 一种自动判读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532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26203A CN101532853B (zh) 2009-04-21 2009-04-21 一种自动判读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26203A CN101532853B (zh) 2009-04-21 2009-04-21 一种自动判读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2853A CN101532853A (zh) 2009-09-16
CN101532853B true CN101532853B (zh) 2011-04-20

Family

ID=41103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26203A Active CN101532853B (zh) 2009-04-21 2009-04-21 一种自动判读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328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2638B (zh) * 2012-05-17 2015-10-21 蔡远文 对多种信号进行数据判读的方法
CN102880168B (zh) * 2012-09-21 2014-12-24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测试线控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21232B (zh) * 2014-06-27 2018-11-16 中国人民解放军63798部队 基于配置项的飞行器测试数据判读方法
CN105892304B (zh) * 2014-11-05 2019-05-31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曲线数据自动判读方法
CN105698865B (zh) * 2016-03-15 2018-01-12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卷烟生产质检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6650939A (zh) * 2016-11-21 2017-05-10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第四总体设计部 一种基于知识库的试验数据智能判读方法
CN106648753A (zh) * 2016-11-23 2017-05-10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基于逆波兰式算法的判据自动解析方法
CN109445306B (zh) * 2018-10-26 2022-01-25 湖南磁浮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规则配置解析的关联参数自动判读方法及系统
CN113220698A (zh) * 2021-06-08 2021-08-06 星河动力(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2853A (zh) 200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2853B (zh) 一种自动判读方法及装置
CN105301196B (zh) 空气质检装置、空气质量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881603A (zh) 网页重定向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03502040U (zh) 车载多媒体终端的测试系统
CN102759356B (zh) 基于多mems传感器的动态载体姿态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10008274B (zh) 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系统
CN106844611A (zh) 一种基于ccp协议和传感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性自动标定的系统和方法
CN101598579B (zh) 一种测试标定危化品运输监控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CN114338752A (zh) 一种第三方物联网平台设备智能化对接系统及方法
CN112069005A (zh) 一种整车can通信功能检测方法
CN111835799A (zh) 车辆日志自动获取系统及方法
CN110659289B (zh) 一种物资质量检测试验报告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4991263A (zh) 进行卫星定位信号解析的方法
CN103530288A (zh) 一种兴趣点分布范围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2521250A (zh) 一种智能测量仪器通用语法分析的实现方法
CN106648912B (zh) 数据采集平台中数据处理的模块化方法及装置
KR101543884B1 (ko) 가상 공장의 실시간 동작 상황을 통합 로깅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736771B (zh) 基于凿岩台车随钻参数的围岩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2000628A (zh) 多通道激光雷达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593429A (zh) 一种检测商品模板失效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83924A (zh) 一种储藏物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6598983A (zh) 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2311679B (zh) 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38564A (zh) 基于钻进参数和超欠挖结果自动匹配优化爆破参数的方法
CN103701669B (zh) 一种检测业务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6th Floor of No.63 Satellite Building,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Guoke Huany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6th Floor of No.63 Satellite Building,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Guokehuanyu Space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