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7910A - 一种非接触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接触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7910A
CN101527910A CN200910043108A CN200910043108A CN101527910A CN 101527910 A CN101527910 A CN 101527910A CN 200910043108 A CN200910043108 A CN 200910043108A CN 200910043108 A CN200910043108 A CN 200910043108A CN 101527910 A CN101527910 A CN 101527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card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43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梁
朱珂
周韬
刘侃
王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043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279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27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79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及其装置,它运行于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专用识别认证装置,将无线移动通信和安全识别认证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并采用开放式可扩展性存储结构以满足实际业务容量的扩展需求,能够实现在非接触的前提下实现移动通信终端(卡)的有效识别认证。本发明通过专用识别认证装置促使移动通信终端(卡)发送其特征标识,并完成对特征标识的采集、处理和存储,有效解决了个人移动通信业务中的非接触前提下的新型无线识别认证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到计算机通信领域中的一种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数量已近7亿。尤其是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同一用户可能使用几个用于不同目的和场合的终端,移动通信终端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必需品之一。同时,由于移动通信工具本身具有的随身携带的特性,移动通信终端标识(电话号码、IMEI码、IMSI码等)已成为新的能够反映个人特征信息的重要属性。
移动通信中手持终端在个人业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由传统方式下的接触认证发展为非接触前提下的新型无线识别认证已成为移动通信终端在个人业务中应用的新的需求。
目前典型的两种无线识别认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贴膜方式,即通过在移动通信终端粘贴标识该终端的序列码,在进行识别认证时只需对该序列码进行认证即可。另一种方式就是SIM卡认证。以上两种方式都需要对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相应修改。
研究发现,移动通信网以空中无线信号覆盖通信区域,当移动通信终端电源打开,如不进行电话接续,总是处于“空闲模式”。但此时的移动通信终端并不是真的空闲,它首先需要扫描寻找可提供最佳接入的无线信号覆盖区域,进行位置登记。然后保持与该区域的联系,收听该区域业务广播的频率表,获得临近区域的标志信道,收听区域管理者对它的寻呼,监视当前无线环境,以便随时选择最佳的无线信号通信区域。
移动通信网络在空中接口不传送用户的移动用户号码(MSISDN),而是用一个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取代SIM卡中的MSISDN在信令中传输,而同样的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可随时分配给其它用户,同一个移动用户的TMSI也可随时改变。而与移动用户唯一对应不变的是IMSI或IMEI,其中IMSI和终端使用的SIM卡对应,而IMEI和终端使用的设备对应。因此从空中无线信号中可提取的有意义的参数就是IMEI和IMSI。
针对目前无线移动通信环境日益复杂化及移动通信终端的多样性,为了便于满足个人通信业务应用的需求,在非触摸的前提下实现移动通信终端(卡)的有效识别认证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它运行于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装置,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无线移动通信和安全识别认证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采用开放式可扩展性存储结构以满足实际业务容量的扩展需求,在非接触的前提下实现移动通信终端(卡)的有效识别认证技术及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研制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专用识别认证装置,通过专用识别认证装置促使移动通信终端(卡)发送其特征标识(如SIM卡信息、IMSI或IMEI特征码),并完成对特征标识的采集、处理和存储。
本发明的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方案是:
采用识别认证装置对移动通信终端(卡)的上下行信号进行主动采集,解析和提取移动通信终端(卡)的标识信息,监测周围移动通信网络无线覆盖环境的各项通信参数并自适应地完成对专用识别认证装置的参数配置。
根据所述的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方案,其特征是:由识别认证装置选择合适的发射功率对移动通信终端(卡)发送无线信令,将检测区域内的移动通信终端(卡)切换到本系统进行位置登记。信号采集单元也可向被采集的移动通信终端(卡)发“标识请求”指令要求报告其终端标识,通过采集移动通信终端(卡)发出的“标识响应”信号获得其标识,从而完成对移动通信终端(卡)标识的特征信息采集。
根据所述的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方案,其特征是:监测周围移动通信网络无线覆盖环境,通过专用识别认证装置实时检测现场的无线环境及关键无线参数,自适应地完成对专用识别认证装置的参数配置。
根据所述的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方案,其特征是:完成对信号采集单元和环境监测与调控单元等单元的配置管理、协同控制、信息转发等,以及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信息交互,能够实时将采集的终端(卡)标识信息通过无线蓝牙方式上传到外部存储设备。
根据所述的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方案,其特征是:对装置周围无线环境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完成对信号采集单元、环境监测与调控单元和供电单元的动态配置,如配置管理、协同控制、信息转发等。
本发明的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识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别认证装置由“信号采集单元”、“环境监测与调控单元”、“控制与通信单元”和“供电单元”组成。
信号采集单元主要用于选择合适的发射功率发送无线信令,将检测区域内的移动通信终端(卡)切换到本系统进行位置登记。信号采集单元也可向被采集的移动通信终端(卡)发“标识请求”指令要求报告其终端(卡)标识,通过采集移动通信终端(卡)发出的“标识响应”信号获得其标识,从而完成对移动通信终端(卡)的特征采集。
环境监测与调控单元主要用于监测周围移动通信网络无线覆盖环境,通过专用识别认证装置实时检测现场的无线环境及关键无线参数,自适应地完成对专用识别认证装置的无线配置。
控制与通信单元完成对信号采集单元和环境监测与调控单元等单元的配置管理、协同控制、信息转发等,以及包括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信息交互,能够随时将采集的终端标识信息通过无线蓝牙方式上传到外部设备。该单元由嵌入式CPU和蓝牙无线通信模块组成。
供电单元主要完成专用识别认证装置的供电功能。为实现系统小型化,硬件实现上将各系统单元密集分布于两块PCB实现,并以插针方式互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a、非接触。在非接触的前提下通过无线方式近距离获取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信息、IMEI和IMSI);
b、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c、采用标准化接口、具有高可扩展行、便于和其它采集装备互联互通。
D、采集快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E、价格相对较低,便于推广使用。
同时,具有一下特点:
a.基于专用识别认证装置的上下行信号主动采集技术
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装置的实现除了包括普通无线信号收发设备的全部软硬件技术外,还必须增加特殊的主动采集技术,包括在非接触前提下以无线通信方式发送下行信号与信令,促使并实时监控出移动通信终端(卡)的注册、响应等上行信号,并完成上行信号的采集、终端标识信息的解析和提取;
b.无线环境检测与自适应调控技术
为监测周围移动通信网络无线覆盖环境,需研究无线网络覆盖区域的信道号、服务区代码、区域代码以及信号场强等参数的采集和检测技术,通过识别认证装置实时检测现场的无线环境及关键无线参数,自适应地完成对专用识别认证装置的无线配置;
c.小型化低功耗技术
由需求分析可知,完成移动通信终端(卡)特征信息采集只能采用专用移动通信设备,这就要求该设备既要涵盖无线收发设备的几乎全部功能,又要满足手持式应用的需求,将无线收发设备/手持终端“浓缩”于一个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专用设备中。
通过非接触式无线主动采集技术实现了移动通信终端(卡)的安全识别认证,大大扩展了个人移动通信业务的应用范围,同时具有较好的移动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了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的灵活性,并能够满足系统可扩展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系统组成及原理图。
图2是信号采集单元结构图。
图3是控制与通信单元结构图。
图4是供电单元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采用识别认证装置对移动通信终端(卡)的上下行信号进行主动采集,解析和提取移动通信终端(卡)的标识信息,监测周围移动通信网络无线覆盖环境的各项通信参数并自适应地完成对专用识别认证装置的参数配置。
由识别认证装置选择合适的发射功率对移动通信终端(卡)发送无线信令,将检测区域内的移动通信终端(卡)切换到本系统进行位置登记。信号采集单元也可向被采集的移动通信终端(卡)发“标识请求”指令要求报告其终端标识,通过采集移动通信终端(卡)发出的“标识响应”信号获得其标识,从而完成对移动通信终端(卡)标识的特征信息采集。
监测周围移动通信网络无线覆盖环境,通过专用识别认证装置实时检测现场的无线环境及关键无线参数,自适应地完成对专用识别认证装置的参数配置。
完成对信号采集单元和环境监测与调控单元等单元的配置管理、协同控制、信息转发等,以及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信息交互,能够实时将采集的终端(卡)标识信息通过无线蓝牙方式上传到外部存储设备。
对装置周围无线环境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完成对信号采集单元、环境监测与调控单元和供电单元的动态配置,如配置管理、协同控制、信息转发等。
本发明的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装置由“信号采集单元”、“环境监测与调控单元”、“控制与通信单元”和“供电单元”组成。
信号采集单元主要用于选择合适的发射功率发送无线信令,将检测区域内的移动通信终端(卡)切换到本系统进行位置登记。其详细硬件组成如图3所示。信号采集单元也可向被采集的移动通信终端(卡)发“标识请求”指令要求报告其终端(卡)标识,通过采集移动通信终端(卡)发出的“标识响应”信号获得其标识,从而完成对移动通信终端(卡)的特征采集。
环境监测与调控单元主要用于监测周围移动通信网络无线覆盖环境,通过专用识别认证装置实时检测现场的无线环境及关键无线参数,自适应地完成对专用识别认证装置的无线配置。
控制与通信单元完成对信号采集单元和环境监测与调控单元等单元的配置管理、协同控制、信息转发等,以及包括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信息交互,能够随时将采集的终端标识信息通过无线蓝牙方式上传到外部设备。该单元由嵌入式CPU和蓝牙无线通信模块组成,如图3所示。
供电单元主要完成专用识别认证装置的供电功能。为实现系统小型化,硬件实现上将各系统单元密集分布于两块PCB实现,并以插针方式互联,如图4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及其装置,其特征是:采用识别认证装置对移动通信终端(卡)的上下行信号进行主动采集,解析和提取移动通信终端(卡)的标识信息,监测周围移动通信网络无线覆盖环境的各项通信参数并自适应地完成对专用识别认证装置的参数配置,采用以插针方式互联的双PCB板来实现小型化低功耗专用识别认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及其装置,其特征是:识别认证装置由“信号采集单元”、“环境监测与调控单元”、“控制与通信单元”和“供电单元”组成,其中
a、信号采集单元主要用于选择合适的发射功率发送无线信令,将检测区域内的移动通信终端(卡)切换到本系统进行位置登记。信号采集单元也可向被采集的移动通信终端(卡)发“标识请求”指令要求报告其终端(卡)标识,通过采集移动通信终端(卡)发出的“标识响应”信号获得其标识,从而完成对移动通信终端(卡)的特征采集;
b、环境监测与调控单元主要用于监测周围移动通信网络无线覆盖环境,通过专用识别认证装置实时检测现场的无线环境及关键无线参数,自适应地完成对专用识别认证装置的无线配置;
c、控制与通信单元完成对信号采集单元和环境监测与调控单元等单元的配置管理、协同控制、信息转发等,以及包括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信息交互,能够随时将采集的终端标识信息通过无线蓝牙方式上传到外部设备。该单元由嵌入式CPU和蓝牙无线通信模块组成;
d、供电单元主要完成专用识别认证装置的供电功能,为实现系统小型化,硬件实现上将各系统单元密集分布于两块PCB实现,并以插针方式互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识别认证装置选择合适的发射功率对移动通信终端(卡)发送无线信令,将检测区域内的移动通信终端(卡)切换到本系统进行位置登记。信号采集单元也可向被采集的移动通信终端(卡)发“标识请求”指令要求报告其终端标识,通过采集移动通信终端(卡)发出的“标识响应”信号获得其标识,从而完成对移动通信终端(卡)标识的特征信息采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监测周围移动通信网络无线覆盖环境,通过专用识别认证装置实时检测现场的无线环境及关键无线参数,自适应地完成对专用识别认证装置的参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完成对信号采集单元和环境监测与调控单元等单元的配置管理、协同控制、信息转发等,以及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信息交互,能够实时将采集的终端(卡)标识信息通过无线蓝牙方式上传到外部存储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触摸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对装置周围无线环境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完成对信号采集单元、环境监测与调控单元和供电单元的动态配置,如配置管理、协同控制、信息转发等。
CN200910043108A 2009-04-16 2009-04-16 一种非接触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及其装置 Pending CN1015279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3108A CN101527910A (zh) 2009-04-16 2009-04-16 一种非接触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3108A CN101527910A (zh) 2009-04-16 2009-04-16 一种非接触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7910A true CN101527910A (zh) 2009-09-09

Family

ID=41095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43108A Pending CN101527910A (zh) 2009-04-16 2009-04-16 一种非接触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279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0790A (zh) * 2020-06-19 2020-10-20 张仕红 基于云计算和5g互联的信息解析方法及人机协同云平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0790A (zh) * 2020-06-19 2020-10-20 张仕红 基于云计算和5g互联的信息解析方法及人机协同云平台
CN111800790B (zh) * 2020-06-19 2021-02-02 安徽省信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计算和5g互联的信息解析方法及人机协同云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7243B (zh) 无线网络中连接性恢复的方法和设备
US1050393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ergy harvest from a proximity coupling device
CN103200300B (zh) 终端及资源分享方法
CN102307378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发射功率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ATE463139T1 (de) Messungen in kommunikationssystemen
CN106131767A (zh) 一种结合WiFi和蓝牙的手机定位方法
CN101854739A (zh) 个人物联网系统
CN102411798A (zh) 考勤系统及方法
Amaro et al. Low cos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for in-field operation monitoring of induction motors
CN202049533U (zh) 一种考勤系统
CN107948917B (zh) 天线系统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CN103312787A (zh) 一种通过指纹识别快速共享文件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924190A (zh) 一种基于蓝牙低功耗混合定位系统
CN204795628U (zh) 集成蓝牙功能的无线接入点以及控制系统
CN102857858A (zh) 一种无线定位信息装置
Mimis et al. The ant and the elephant: Ambient RF harvesting from the uplink
CN105163271A (zh) 一种通信设备
CN102469546A (zh) 结合网络、处理wsn终端上报数据的方法及wsn网关
CN102196465A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05092974U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
CN101527910A (zh) 一种非接触式移动通信终端(卡)识别认证技术及其装置
CN203130462U (zh) 光伏水泵的远程查询及控制系统
CN203102579U (zh) 数据采集系统
CN102129233A (zh) 环境监控系统
CN204203986U (zh)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扫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Wang Xi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ublic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for Inven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Jin Lia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before Expiration of Request of Examination as to Substan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Jin Lia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hat Application Deemed to be Withdraw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