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1931A - 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及电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及电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1931A
CN101521931A CNA2009100088524A CN200910008852A CN101521931A CN 101521931 A CN101521931 A CN 101521931A CN A2009100088524 A CNA2009100088524 A CN A2009100088524A CN 200910008852 A CN200910008852 A CN 200910008852A CN 101521931 A CN101521931 A CN 101521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system
subscriber identity
order
identity module
response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88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1931B (zh
Inventor
李升桦
李育儒
陈庆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2100693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85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21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1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1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19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01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4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card read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40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 H04W12/45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using multiple identity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0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user and terminal devi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及电子系统。一种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该移动系统具有用户识别卡,该方法由基带芯片的微处理单元所执行,该方法包含:自该用户识别卡接收响应代码,其中该响应代码指示该移动系统为执行特定程序而获取该主动式命令;在接收到该响应代码之后,确定该移动系统是否处于特定条件下;以及当该移动系统处于该特定条件,忽略该响应代码。本发明可以在带有多个用户识别模块的移动系统处理主动式命令时,降低系统功率消耗。

Description

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及电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用于处理主动式命令(proactive command)的方法,更具体的,有关于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及电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tandards Institute,ETSI)标准化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GSM)标准是用于移动电话的最流行的标准。GSM标准,是一个手机网络结构,也是一个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系统。对于一个载波频率,TDMA系统会将一帧分为8个时隙,其中,每个时隙用于发送一个用户的信道(channel)数据。另外,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GPRS)技术是GSM网络中可用的技术之一。GPRS技术利用GSM网络中未使用的信道提供中速的数据传输。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是一个宽带扩频移动空中接口,W-CDMA可以利用异步的码分多址直接序列扩频(direct-sequence spread spectrum)技术方法获得较高的速率,同时和第二代GSM网络所使用的TDMA的执行相比,W-CDMA能够支持更多的用户。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另一个典型代表。
所谓的双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SIM)移动电话,是配置有两个用户识别模块的手机,而上述两个用户识别模块对应两个不同的电话号码。双SIM移动电话允许一个用户同时使用两套通信服务,而不需携带两部电话。例如,同一部移动电话可以同时用于具有不同号码以及账单的商业和私人使用,因此双SIM移动电话可以为移动电话用户提供更多便利。
对于一个传统的移动电话或者一个双SIM移动电话而言,主动的SIM可提供如下机制,根据此机制,SIM卡可以初始化移动电话所可以采取的步骤,即,每个SIM卡能够给移动电话发送主动式命令以执行相应的任务。举例说明,即使移动电话忙,移动电话仍然能够从相应的SIM卡获取主动式命令,然后立即发送一个带有出错条件的“终端响应(TERMINAL RESPONSE)”,而该出错条件指示该移动电话当前不能处理上述命令。尽管如此,在此种情况下,因为移动电话可以给相应的SIM卡重复发送上述“终端响应”,所以移动电话的功率就会持续消耗。因此,对于带有多个SIM卡的移动电话中主动式命令的处理而言,降低移动电话的功率消耗是很重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在带有多个用户识别模块的移动电话中处理主动式命令时并降低功率消耗,本发明之一目的在于提供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及电子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该移动系统具有用户识别卡,该方法由基带芯片的微处理单元所执行,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自该用户识别卡接收响应代码,其中该响应代码指示该移动系统为执行特定程序而获取该主动式命令;在接收到该响应代码之后,确定该移动系统是否处于特定条件;以及当该移动系统处于该特定条件,忽略该响应代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该移动系统处具有第一用户识别卡以及第二用户识别卡,该主动式命令包括第一主动式命令以及第二主动式命令,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从该第一用户识别卡接收第一响应代码;根据该第一响应代码,向该第一用户识别卡发送第一命令用于获取该第一主动式命令,以用于根据该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第一程序;从该第二用户识别卡接收第二响应代码;以及当该第一程序没有完全执行时,不响应该第二响应代码。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系统包含:第一用户识别卡;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从该第一用户识别卡接收第一响应代码,当该电子系统处于特定条件,该处理器忽略该第一响应代码,以及当该电子系统并不处于该特定条件,该处理器向该第一用户识别卡发送第一命令用于获取第一主动式命令,以便根据该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该第一程序,其中,该第一响应代码指示该处理器获取用于执行该第一程序的该第一主动式命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移动系统中,使用一个或两个用户识别卡处理相应的主动式命令之方法及电子系统,可以在多个用户识别模块的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同时,具有降低功率消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SAT/USAT程序的形式的应用示意图,当上述应用由一SIM/USIM MCU执行时,要求移动站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
图2是在基带MCU和SIM/USIM MCU之间的主动式命令的运作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站1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站2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站3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处理SAT/USAT应用工具箱主动式命令要求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处理SAT/USAT主动式命令要求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配置有两个用户识别卡的一个移动站中的主动式命令的运作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配置有两个用户识别卡的一个移动站中的主动式命令运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后续之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中所提及的“包含”系为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耦接”一词在此为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根据以下之较佳实施例之叙述并配合以下图1至图7说明本发明,但以下叙述中之装置、组件与方法、步骤乃用以解释本发明,而不应当用来限制本发明。
下面描述实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下列描述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一般原则,不可理解为对本发明之限制。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用户识别模块卡(又可称之为用户识别卡)典型的可以包含用户账户信息,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和一组SIM应用工具箱(SIM Application Toolkit,SAT)命令,而且SIM可以为联系人电话簿提供储存空间,其中,SIM应用工具箱命令,即SAT命令,又称之为SAT主动式命令。基带芯片(baseband chip)的微处理单元(Micro-Processing Unit,MCU)(简单起见,下文称为基带MCU)可以和SIM卡(每一个SIM卡通常简单的称作SIM MCU)交互作用,经由此操作,基带MCU可以从插入的SIM卡中获取数据或者SAT命令。在插入SIM卡之后,移动系统可以立即编程,其中移动系统可以实施为移动站,例如移动电话,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任何可使用SIM卡进行通信的移动系统,均可实现本发明的功能。为得到个性化服务,SIM卡也可以经由编程而显示订制的菜单。
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中(也称作3G),可以在一个移动站中插入通用的SIM卡(Universal SIM,USIM)卡。USIM卡可以储存用户账户信息、IMSI、鉴权信息以及一组USIM应用工具箱(USIM Application Toolkit,USAT)命令,同时USIM也可以为文本信息和联系人电话簿提供储存空间,其中,USAT命令又可称之为USAT主动式命令。基带MCU可以和USIM卡的MCU交互作用,经由此操作,基带MCU可以从插入的USIM卡中获取数据或者SAT命令。USIM卡上的电话簿与普通的SIM卡相比,容量可以大幅提高。为实现鉴权目的,USIM可以储存长期的预共享的密钥(long-term preshared secret key)K,而上述密钥可以与网络中的鉴权中心(Authentication Center,AuC)共享。USIM MCU可以验证一序列号,上述序列号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一个WINDOW机制以避免回放攻击,而且USIM MCU负责生成会话密钥(sessionkey)CK以及IK,而上述CK以及IK是在UMTS中用于KASUMI(也命名为A5/3)区块加密的保密和完整性算法中的。移动站可以在插入USIM卡之后立即进行编程。
对于用于CDMA移动站的用户识别模块而言,人们已经开发了可移除的用户识别模块(Removable User Identity Module,R-UIM)或者码分多址用户识别模块(CDMA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CSIM),而且R-UIM或CSIM模块与GSMSIM以及3G USIM是基本等同的,不同之处在于R-UIM或CSIM模块可以工作于CDMA网络中。R-UIM或者CSIM卡可以和GSM SIM卡物理上兼容,而且R-UIM或者CSIM卡可以为CDMA系统提供相似的安全机制。IMSI是与一个全球系统相关联的唯一号码,而且IMSI可用于GSM或者UMTS用户。移动站可以将IMSI发送到GSM或者UMTS网络,以获取在本地位置寄存器(HomeLocation Register,HLR)中的移动用户的其它细节,或者作为访问者位置寄存器(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VLR)在本地的复制。IMSI典型的具有15位数字,但是也可以较短(例如,MTN南美洲的IMSI就是14位数字)。IMSI的前三个数字是移动国家代码(Mobile Country Code,MCC),然后跟随者移动网络代码(Mobile Network Code,MNC),MNC或者为两位数字(欧洲标准),或者为三位数字(北美标准)。余下的几位数字是GSM或者UMTS网络用户的移动用户识别号码(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MSIN)。
SIM应用工具箱是GSM中的一个标准,该标准可以使能SIM MCU,以使SIM MCU初始化用于增值服务的步骤。SAT由一组命令组成,该组命令可以在SIM卡中编程,而该组命令可以定义SIM MCU如何直接和外界世界交互作用,同时也可以初始化与移动站以及网络相互独立的命令。SAT可以使能SIM MCU,使SIM MCU能够在网络应用与终端用户之间建立交互作用的交换过程,并且使SIM MCU能够存取或者控制存取网络。SIM MCU也可以给基带MCU提供SAT命令,上述SAT命令可以用于显示一个菜单、用于要求用户输入,或者用于类似的功能。很多网络运营商都已经将SAT用于多种应用,通常情况,该多种应用需要采取基于菜单的操作,例如移动银行业务以及内容浏览。因为SAT可设计于单一的应用环境中,所以SAT可在SIM卡初始上电的时候启动,而且尤其适合具有简单用户接口的低级别应用。
USIM应用工具箱是用于3G网络中的SAT的同级物。USAT可以使能USIMMCN以初始化多个步骤,而上述步骤可以用于在移动站之间传送各种增值服务。在3G装置中多应用的环境中可以使用USAT,而且USAT可以在已经选择了特定的应用时才启动,当然也可以在初始化时启动。某些功能与卡有关,而与应用无关。
SAT和USAT主动式命令都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依赖于RF的,和独立于RF的。依赖于RF的SAT/USAT主动式命令,通常由基带MCU执行时需要RF资源(即,RF模块),而独立于RF的主动式命令不需要RF资源。
依赖于RF的SAT/USAT主动式命令的列举如下。
■发送短信息(SEND SHORT MESSAGE),可以给网络发送短信息或者短信息服务命令(SMS-COMMAND)。
■发送补充业务要求(SEND SS),给网络发送补充业务(Supplementary Service,SS)要求。
■发送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SEND USSD),给网络发送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USSD)字符串。
■建立呼叫(SET UP CALL),其中有三种类型:
■建立呼叫,但是仅当当前没有忙于与另外的呼叫对话;
■建立呼叫,使其它所有呼叫挂起(如果有);
■建立呼叫,挂断其它所有呼叫(如果有)。
■发送双音多频音(SEND DTMF),在建立呼叫的过程中,要求移动站发送双音多频音(Dual-Tone Multi-Frequency,DTMF)。
■启动浏览器(LAUNCH BROWSER),在一个浏览器使能的移动站内部,需要使用一浏览器来翻译对应于一统一资源定位器(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URL)的内容。
■开启信道(OPEN CHANNEL),要求移动站以命令中指示的参数开启一个数据信道(如果支持“e”类)。
■关闭信道(CLOSE CHANNEL),要求移动站关闭指定的数据信道(如果支持“e”类)。
■接收数据(RECEIVE DATA),要求移动站回复在指定的信道接收到的用户识别数据(例如,SIM,USIM,R-UIM或者CSIM数据)(如果支持“e”类)。
■发送数据(SEND DATA),要求移动站发送指定信道数据,该指定信道数据是由用户识别卡,例如SIM,USIM,R-UIM或者CSIM卡提供的(如果支持“e”类)。
■获得信道状态(GET CHANNEL STATUS),要求移动站返回所有可用数据信道的当前状态(如果支持“e”类)。
独立于SAT/USAT的主动式命令的实施例列举如下。
■显示文本(DISPLAY TEXT),在屏幕上显示文本或者图标。
■获得单键输入(GET INKEY),发送文本或者图标以用于显示,并且要求回复单个的字响应。
■获得输入(GET INPUT),发送文本或者图标用于显示,并且要求回复响应。
■要求更多时间(MORE TIME),不要求移动站做出任何动作,其中移动站被要求正常使用终端响应(TERMINAL RESPONSE)(即,OK)做出响应。
■播放音乐(PLAY TONE),要求移动站在耳机,铃声,或者其它合适的扬声器中播放音乐。
■询问时间间隔(POLL INTERVAL),在空闲模式中协商确定移动站多久发送一次状态(STATUS)命令。
■更新(REFRESH),要求移动站完成用户识别卡(例如,SIM,USIM,R-UIM或者CSIM)的初始化,以及/或者告知移动站,用户识别卡上的EF的内容或者结构已经改变。此命令同时也使经由重新设置用户识别卡而重新启动卡对话过程成为可能。
■建立菜单(SET UP MENU),用户识别卡提供用于合并进移动站的菜单结构的项目列表。
■选择项目(SELECT ITEM),用户识别卡提供项目的列表,然后用户可以进行选择。
■提供本地信息(PROVIDE LOCAL INFORMATION),要求移动站将本地信息传送给用户识别卡,例如网络的移动国家代码和网络代码(MCC+MNC),其中,本地是用户的注册地。
■建立事件列表(SET UP EVENTLIST),用户识别卡提供事件列表,其中,移动站提供事件何时发生的细节。
■定时器管理(TIMER MANAGEMENT),如果在一个命令指示的期间启动了定时器,则要求移动站以命令(启动,停用,以及获取当前值)中描述的方式管理定时器。
■建立空闲模式本文(SETUP IDLE MODETEXT),向移动站提供文本字符串作为待机状态的文本。
■执行AT命令(RUN AT COMMAND),向移动站传送AT命令,然后引起对于AT命令的响应,该响应需回复给用户识别卡。
■语言通知(LANGUAGE NOTIFICATION),以SAT/USAT应用中发出的文本字符串的形式,允许用户识别卡将有关语言的内容通知移动站。
SAT/USAT提供了如下机制:允许在用户识别卡中的应用和移动站交互作用和运作,而该移动站支持上述应用所要求的特定的机制。具体的说,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移动站经由发送一获取命令,即,第一命令,以获取一第一主动式命令,并根据此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特定程序。请参考图1,当SAT/USAT程序(applet)14形式的应用由一用户识别卡MCU10执行时,多个应用要求移动站(例如,基带MCU12/处理器)经由使用SAT/USAT应用程序界面16(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实现特定的任务,即特定程序(procedure),例如播放音乐,在屏幕上显示文本,获取用户输入,建立呼叫,或者其它。而SAT/USAT应用程序界面,即SAT/USAT API,也可以称之为之前提到的SAT/USAT主动式命令,而在本发明中,主动式命令可实施为SAT/USAT主动式命令。该用户识别卡可以是已经提到的SIM,USIM,R-UIM或者CSIM卡。
参考图2,基带MCU 20可以作为一个用户识别卡的主导装置(master)运行,同时基带MCU 20初始化给用户识别卡MCU 22的命令,即使用终端初始化(terminal profile)命令进行初始化。注意,SIM/USIM程序可以以′9000′(指示初始化命令的正常结束)结束,或者可以以′91XX′(指示用户识别卡的响应数据可获取)结束。响应代码′91XX′也可以告知基带MCU 20,之前的命令已经由用户识别卡中的MCU,以与′9000′相同的方式(即,“OK”)成功的执行,同样的,响应代码′91XX′也指示响应数据(即,主动式命令数据),而该响应数据包含来自用户识别卡用于执行一个特定的程序的MCU22的SAT/USAT主动式命令。值′XX′指示响应数据的长度信息。之后,基带MCU20使用获取(FETCH)命令,即第一命令,以获取响应数据,即获取主动式命令数据,而该响应数据指示特定的SAT/USAT主动式命令。如果指示出的命令已经成功地执行,那么基带MCU 20将“终端响应(TERMINAL RESPONSE)”传送给用户识别卡MCU22以通知用户识别卡的MCU。如果指示出的命令没有成功执行,那么基带MCU20则将带有出错条件的“终端响应”通知用户识别卡MCU 22。而上述获取主动式命令数据以及使用响应代码′90XX′结束的过程常称之为:SAT会话过程。
当RF模块处于使用状态时,例如,与一个相应的节点(CN)进行通信,那么基带MCU 20获取到依赖于RF的SAT/USAT主动式命令,而该依赖于RF的SAT/USAT主动式命令要求RF资源以执行特定的运作,即执行一特定程序,例如,建立一个通话,发送短消息,以及类似的运作,基带MCU 20可以使用“终端响应”以及出错条件响应用户识别卡的MCU,而该出错条件指示RF资源已经被占用。当RF模块已经占用了一段时间,基带MCU 20则重复获取同一个SAT命令,以及使用“终端响应”与出错条件响应。在基带MCU和用户识别卡之间的不必要的交互会产生更多的功率消耗是可以理解的。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不能在交互的某些运行中进行适当的处理,上述不必要的交互会引起用户识别卡的MCU响应失败。
进一步说,当移动站的人-机界面(Man-Machine Interface,MMI)被一个用户识别卡所占用时,而基带MCU 20获取下一个要求MMI资源的文本SAT/USAT主动式命令,基带MCU 20可以使用“终端响应”以及出错条件响应另一个用户识别卡MCU 22。MMI可以包含有关显示的信息,例如该信息可以是一个屏幕菜单,一个图标,一个显示消息和类似的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而该物理输入装置可以是例如一个按钮,一个键盘,一个触摸屏,一个话筒以及类似的装置的至少其中之一。更具体的说,例如,当移动站的显示装置根据来自用户识别卡MCU 22的主动式命令数据来显示信息,并且等待一输入装置(例如,一个键盘)回复相应的响应,基带MCU 20可从用户识别卡的另一个MCU获取到一SAT/USAT主动式命令,而该SAT/USAT主动式命令需要用于执行有关MMI运作的MMI资源,例如显示用的显示文本或者短消息或者类似的资源,基带MCU 20可以使用“终端响应”以及出错条件响应用户识别卡的另一个MCU,以避免当前的MMI运作被打断。
第3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站1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移动站100包含一无线频率模块(RF模块)110,一基带芯片120,一显示装置140以及一输入装置150,其中RF模块110,显示装置140以及输入装置150都耦接到基带芯片120上。用户识别卡A160可以插入到连接到基带芯片120的移动站100的一插口中。用户识别卡A 160可以是SIM,USIM,R-UIM或者CSIM卡,而用户识别卡A 160可以由一个特定的网络运营商提供。基带芯片120包含一用于控制用户识别卡A 160和RF模块110之间的通信的处理器130,处理器130也可用于向显示装置140发送帧数据序列(例如,文本消息,图片,影像或者其它),以及从输入装置150接收信号。
第3B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站2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移动站200包含两个RF模块,RF模块210A以及RF模块210B,基带芯片220A以及基带芯片220B,一个显示装置240以及一个输入装置250,其中RF模块210A耦接到基带芯片220B上。显示装置240以及输入装置250耦接到基带芯片220A。用户识别卡A 260A和用户识别卡B 260B可以分别插入到连接到基带芯片220A以及基带芯片220B上的移动站200的两个插口中。其中,两个用户识别卡A260A和用户识别卡B 260B中的一个可以是由特定网络运营商提供的SIM,USIM,R-UIM或者CSIM卡。移动站200因此可以根据使用插入的用户识别卡A 260A以及卡B 260B,同时接入到两个网络单元,而上述两个网络单元可以由一个网络运营商提供或者由两个不同的网络运营商提供,而上述插入的用户识别卡A 260A以及卡B 260B可以运行在待机或者空闲模式,或者甚至是专用的模式,也可以使用不同的RF模块以及基带芯片。基带芯片220A可以从用户识别卡A 260A读取数据,以及向用户识别卡A260A写入数据,而基带芯片220B也可以从用户识别卡B 260B读取数据,以及向用户识别卡B 260B写入数据。进一步说,基带芯片220A可以是用于移动站200的主导装置,基带芯片220A包含处理器230,该处理器230用于控制基带芯片220A以及基带芯片220B之间的通信,同时处理器230也可以处理MMI的使用,以及处理有关MMI的运作(例如,给显示装置240发送帧数据序列,从输入装置250接收信号,等等),或者类似的运作。而上述MMI可供用户识别卡A和B使用。另外,可以在基带芯片220A中提供一个进一步处理的处理器(图未示),用以协调与基带芯片220A中的处理器的运作,以提高系统性能。
图3C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站3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移动站300包含一个单一的RF模块310,一个基带芯片320,一个双卡控制器340,一个显示装置350以及一个输入装置360,其中,两个用户识别卡A 370A以及用户识别卡B 370B可以插入到连接到双卡控制器的340的移动站300的两个插口中。本领域的习知技艺者可以将双卡控制器340实施于基带芯片320中。用户识别卡A 370A以及用户识别卡B 370B中的一个可以是由特定的网络运营商提供的SIM,USIM,R-UIM或者CSIM卡。移动站300因此可以根据使用插入的用户识别卡A 370A和用户识别卡B 370B,同时接入到两个网络单元,而上述两个网络单元可以由一个网络运营商提供或者由两个不同的网络运营商提供,而上述插入的用户识别卡A 370A和用户识别卡B 370B可以运行在待机或者空闲模式,或者甚至是专用模式,并且可以使用不同的RF模块以及基带芯片。双卡控制器340可以耦接/连接在基带芯片320以及用户识别卡A 370A以及用户识别卡B 370B之间。更进一步说,基带芯片320包含一用于控制用户识别卡A 370A和用户识别卡B 370B与RF模块310之间的通信的处理器330,而处理器330可以处理供用户识别卡A 370A和用户识别卡B 370B所用的MMI的使用,也可以处理有关MMI的运作(例如,给显示装置350发送帧数据序列,从输入装置360接收信号,等等),或者类似的运作。而且,基带芯片320的处理器330可以通过双卡控制器340从用户识别卡A 370A或者用户识别卡B 370B中读取数据,基带芯片320的处理器330也可以通过双卡控制器340向用户识别卡A 370A或者用户识别卡B 370B中写入数据。
RF模块(例如图3A中的110,图3B中的210A或者210B,以及图3C中的310)可以接收无线RF信号,并且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使用相应的基带芯片进行处理(例如图3A中的120,图3B中的220A或者220B,以及图3C中的320),或者RF模块可从基带芯片接收基带信号,然后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无线RF信号,然后使用相应同级的装置进行发送。RF模块可以包含多个用于实施无线频率转换硬件装置。例如,RF模块可以包含一个混频器,使用震荡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频率的载波,经由调制变换(multiply)该基带信号,其中,上述无线频率可以是例如GSM中的900MHz或者1800MHz,或者UMTS系统的1900MHz。基带芯片进一步可以将基带信号转换为多个数字信号,然后处理上述数字信号,反之亦然。基带芯片可以包含多个硬件装置,以用于实现基带信号处理。基带信号处理可以包含模拟-数字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ADC)/数字-模拟转换(Digital To AnalogConversion,DAC),增益调整,调变/解调变,编码/译码,以及等等。
为了避免上述不必要的交互,当接收到响应代码′91XX′时,基带芯片的处理器(例如图3A中的130,图3B中的230,以及图3C中的330)可以实施如图4所示之处理SAT/USAT应用工具箱主动式命令要求的方法的实施例。首先,需要决定移动站(例如图3A中的110,图3B中的200,以及图3C中的300)是否处于一个极端/特定条件(步骤S402),即,移动站是否处于一个特定条件下?例如,是否RF模块已经占用,电源功率是否已经比一个阈值低,移动站的开启电源或者关闭电话的程序是否在处理中,或者移动站是否已经处于一组SAT/USAT会话中。如果是,那么可以忽略响应代码′91XX′(步骤S404),否则,向用户识别卡发送一个获取命令,而该命令用于提供响应代码′91XX′以用于得到一个SAT/USAT主动式命令,并且用于后续的处理,例如可以是向用户识别卡发送获取命令(步骤S406),以用于获取主动式命令,而后续的处理可以是用于根据该主动式命令执行特定的程序。如果忽略了′91XX′,换句话说,可能意味着,不响应用户识别卡的MCU。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处理SAT/USAT主动式命令要求的方法的流程图,而该方法可由移动站的处理器(例如图3A中的130,图3B中的230,或者图3C中的330)在执行软件/固件代码时执行。首先,接收来自用户识别卡的响应代码′91XX′(步骤S502),其中,该响应代码对应于响应数据,而该响应数据包含用于特定程序的主动式命令,而且值′XX′指示出响应数据的长度信息。然后,需要决定移动站是否已经处于一个特定条件下(步骤S504)。如上描述,当移动站的单一的RF模块已经被占用,移动站的电源功率比某一个阈值低时,移动站的电源开启或者关闭的过程正在处理中时,或者移动站已经处于一组SAT/USAT会话中时,即,移动站的RF模块用于与一网络进行通信时,则移动站处于该特定条件。如果移动站处于该特定条件,那么需要激活一个重试运行,重试运行包含至少步骤S506到S518(即图示中虚线框部分),否则,向用户识别卡发送一个获取命令。在重试运行开始时,变量n指示当前的重试运行的次数设置为1(步骤506),而且要重复运行一个至少包含步骤S510至S518的环路过程,直到重试的次数超过一个预先定义的重试上限为止,或者特定条件不存在为止。可以在环路过程的每一次运行的开始阶段设置一个定时器,并将该定时期设置为一个时间周期(步骤S510)。当从定时器接收到一个指示设定的时间周期已经过去的信号时(步骤S512),需要决定移动站是否仍然处于特定条件之下(步骤S514)。如果是(即,特定条件还没有结束),而且当前的重试次数没有超过预先定义的重试上限时(步骤S518),那么变量n加1(步骤S516),然后开始另一个环路过程的运行过程,否则,向相应的用户识别卡发送一个获取命令,例如可以是向用户识别卡发送一个获取命令(步骤S522)。当当前的重试次数没有超过预先定义的重试上限时,将忽略响应代码′91XX′(步骤S520)。′91XX′的忽略,换句话说,可能意味着不会响应用户识别卡的MCU。
上述描述的用于处理SAT/USAT主动式命令要求的方法的实施例可以用在配置有两个或者更多的用户识别卡的移动站中,而上述两个或者多个用户识别卡可以共享一个RF模块,如图3C中的移动站300。举例来说,请参考图6以及图3C,当处理器330从用户识别卡A发送获取命令,即第一命令,从而获取并且执行依赖于RF主动式命令时,RF模块310被占用,例如,使用RF模块与网络进行通信。当RF模块310被占用时,可以忽略来自用户识别卡A或者B的响应代码′91XX′。在RF模块310可用之后,处理器330根据接收到的响应代码′91XX′,从用户识别卡B获取和执行任何SAT/USAT主动式命令。
进一步说,上面描述的用于处理SAT/USAT主动式命令要求的方法的实施例可以实施在一个配置有两个或者更多的用户识别卡的移动站中,其中,每个用户识别卡都具有相应的RF模块。举例来说,请参考图7以及图3B,当处理器230发送获取命令即,发送第一命令,以获取第一主动式命令(即,第一个SAT/USAT命令),从而根据该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一特定程序,即,第一程序,即当移动站200处于第一组SAT/USAT会话过程中,MMI被第一个用户识别卡A所占用,其中,处理器230可以向显示装置240发送信息,同时要求从输入装置250回复响应。来自用户识别卡B的响应代码′91XX′在第一组SAT/USAT会话过程中被忽略,即忽略′91XX′以及停止获取第二个SAT/USAT命令。当第一组SAT/USAT会话过程完成时(例如,当从输入装置250中接收到的响应代码时),处理器230向用户识别卡A发送“终端响应”,然后继续从第二个用户识别卡B发送获取命令,即,发送第二命令,以获取第二主动式命令(即第二个SAT/USAT命令),即图7所示的继续获取第二个SAT/USAT命令,然后根据该第二主动式命令执行一特定程序,即,第二程序。随后,在第二组SAT/USAT会话过程中忽略来自用户识别卡A中的响应代码′91XX′,即,忽略′91XX′以及停止获取第三个SAT/USAT命令。当第二组SAT/USAT会话过程完成时,处理器230向用户识别卡B发送“终端响应”,然后继续从用户识别卡A发送获取命令,即,发送第三命令,以获取第三主动式命令(即,第三SAT/USAT命令),即,继续获取第三个SAT/USAT命令,然后,再根据该第三主动式命令,执行一特定程序,即第三程序。前文实施例所述的根据主动式命令可执行的特定程序,以及忽略响应代码时的处理过程,同样适用于具有两个SIM卡的移动站。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之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该移动系统具有用户识别卡,该方法由基带芯片的微处理单元所执行,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自该用户识别卡接收响应代码,其中该响应代码指示该移动系统为执行特定程序而获取该主动式命令;
在接收到该响应代码之后,确定该移动系统是否处于特定条件;以及
当该移动系统处于该特定条件,忽略该响应代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含:当该移动系统不处于该特定条件,则向该用户识别卡发送命令以获取该主动式命令,以用于根据该主动式命令执行该特定程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忽略该响应代码的步骤包含:
在重试运行的次数不超过重试上限时,当该移动系统仍处于该特定条件,则重复执行该重试运行;以及
当该重试运行的次数超过该重试上限时,忽略该响应代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该重试运行的步骤包含:
设置定时器以用于计数时间周期;
当已达到该时间周期时,自该定时器接收信号;
在接收到该信号之后,确定是否该移动系统处于该特定条件;以及
当该移动系统处于该特定条件,更新该重试运行的次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该重试运行的步骤还包含:
当该移动系统不处于该特定条件,向该用户识别卡发送该命令以获取该主动式命令,以用于根据该主动式命令执行该特定程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响应代码是′91XX′,而′XX′包含响应数据的长度信息,该响应数据包含该主动式命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移动系统之电源功率比阈值低时,该移动系统处于该特定条件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移动系统的电源开启或者关闭程序正在处理中时,该移动系统处于该特定条件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移动系统的单一之RF模块与网络进行通信时,该移动系统处于该特定条件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相应于先前主动式命令的特定程序正在执行时,该移动系统处于该特定条件下。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单一人机接口被占用时,该移动系统处于该特定条件下。
12.一种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该移动系统处具有第一用户识别卡以及第二用户识别卡,该主动式命令包括第一主动式命令以及第二主动式命令,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从该第一用户识别卡接收第一响应代码;
根据该第一响应代码,向该第一用户识别卡发送第一命令用于获取该第一主动式命令,以用于根据该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第一程序;
从该第二用户识别卡接收第二响应代码;以及
当该第一程序没有完全执行时,不响应该第二响应代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含:
在完成该第一程序之后,向该第二用户识别卡发送第二命令以获取该第二主动式命令,以用于根据该第二主动式命令执行第二程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含:
在该第一程序中,重复执行重试运行,而该重试运行的次数不超过重试上限;以及
当该重试运行的次数超过该重试上限时,不响应该第二响应代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该重试运行的步骤包含:
设定一定时器用于计数时间周期;
当已达到该时间周期时,自该定时器接收信号;以及
更新重试次数,该重试次数指示,在接收到该信号之后该重试运行的次数。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该重试运行的步骤还包含:
在检测到完成该第一程序以及接收到该信号之后,向该第二用户识别卡发送第二命令,以获取该第二主动式命令,以用于根据该第二主动式命令执行第二程序。
17.一种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系统包含:
第一用户识别卡;以及
处理器,该处理器从该第一用户识别卡接收第一响应代码,当该电子系统处于特定条件,该处理器忽略该第一响应代码,以及当该电子系统并不处于该特定条件,该处理器向该第一用户识别卡发送第一命令用于获取第一主动式命令,以便根据该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该第一程序,其中,该第一响应代码指示该处理器获取用于执行该第一程序的该第一主动式命令。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二用户识别卡,其中该处理器从该第二用户识别卡接收第二响应代码,以及当该第一程序没有完全执行时,忽略该第二响应代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程序完成之后,该处理器向该第二用户识别卡发送第二命令以获取第二主动式命令,以用于根据该第二主动式命令执行第二程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程序中,该处理器重复执行重试运行,其中该重试运行的次数没有超过重试上限时;当该重试运行的次数超过该上重试上限时,忽略该第二响应代码。
CN2009100088524A 2008-02-27 2009-02-10 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及电子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19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9319.0A CN102685859B (zh) 2008-02-27 2009-02-10 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电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176908P 2008-02-27 2008-02-27
US61/031,769 2008-02-27
US12/269,911 US20090215490A1 (en) 2008-02-27 2008-11-13 Methods for handling proactive commands for one or more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s and systems utilizing the same
US12/269,911 2008-11-13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9319.0A Division CN102685859B (zh) 2008-02-27 2009-02-10 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电子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1931A true CN101521931A (zh) 2009-09-02
CN101521931B CN101521931B (zh) 2012-05-30

Family

ID=409364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931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5859B (zh) 2008-02-27 2009-02-10 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电子系统
CN20091000885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1931B (zh) 2008-02-27 2009-02-10 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及电子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931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5859B (zh) 2008-02-27 2009-02-10 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电子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15490A1 (zh)
CN (2) CN102685859B (zh)
DE (1) DE102009007284B4 (zh)
TW (1) TWI38609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469A (zh) * 2011-07-13 2013-01-16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和提供多待机模式的方法
TWI566573B (zh) * 2015-04-01 2017-0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對行動裝置進行網路個人化之方法
CN111741462A (zh) * 2020-06-29 2020-10-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应用权限变更获取方法、终端和usim
CN115002746A (zh) * 2022-04-21 2022-09-02 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SIM号码切换方法、eSIM卡及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99993A1 (en) * 2008-12-17 2010-06-23 Gemalto SA Method and token for managing one processing relating to an application supported or to be supported by a token
TWI400931B (zh) * 2008-12-29 2013-07-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行動通訊裝置及其通訊方法
KR101854132B1 (ko) * 2009-09-21 2018-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심 카드를 선택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TWI484797B (zh) * 2010-09-29 2015-05-1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聯繫人條目合併與分拆方法及系統
CN101986739A (zh) * 2010-10-28 201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置语言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EP2489235B1 (en) 2010-12-23 2019-10-30 BlackBerry Limited Card toolkit support for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US8385893B2 (en) 2011-01-04 2013-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SIM status update system
CN102137389B (zh) * 2011-03-18 2014-07-3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卡移动终端及其sim卡数据转存方法
WO2012145817A1 (en) 2011-04-26 2012-11-0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Transmission of the pdp content activation rejection cause codes to the uicc
FR3027176B1 (fr) * 2014-10-13 2016-12-09 Oberthur Technologies Rejeu d'un batch de commandes securisees dans un canal securise
TWI642287B (zh) * 2016-09-06 2018-11-2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通訊系統中有效編碼切換方法及通訊設備
CN109219021B (zh) * 2018-09-27 2021-12-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商配置文件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27275B (zh) * 2022-03-24 2023-12-29 西安广和通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13725B2 (en) * 1998-10-01 2010-10-12 Onepin, Llc Wireless data exchange
US6314471B1 (en) * 1998-11-13 2001-11-06 Cray Inc. Techniques for an interrupt free operating system
FR2806578B1 (fr) * 2000-03-14 2002-08-23 Sagem Telephone mobile perfectionne
US6745048B2 (en) * 2001-01-25 2004-06-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Sim manager API
TW483599U (en) * 2001-05-11 2002-04-11 Quanta Comp Inc Client ID connector with two ID slot
US7844055B2 (en) * 2001-06-26 2010-11-30 Link Us All, Llc Detecting and transporting dynamic presence information over a wireless and wirelin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GB2381418B (en) * 2001-10-29 2004-04-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 SIM mobile terminal
US6676022B1 (en) * 2002-10-04 2004-01-13 Mobile-Mind, Inc. Smart card system with command queuing
US7512112B2 (en) * 2003-08-15 2009-03-31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trolling a reset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886944A (zh) * 2003-11-25 2006-12-2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移动集线器和管理移动集线器中的事件
US7198199B2 (en) * 2005-02-04 2007-04-03 Chun-Hsin Ho Dual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UICC) system for a portable device
DE102006021087A1 (de) * 2006-05-05 2007-11-08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multaner Schnittstellenbetrieb
CN101047410B (zh) * 2006-05-25 2011-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EP1973306A1 (en) * 2007-03-19 2008-09-24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ICC with an operator DNS IP address
CN101150816A (zh) * 2007-10-29 2008-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数据卡上实现sim卡应用程序包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30683B (zh) * 2008-05-20 2011-08-10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合射频智能卡菜单和sim卡菜单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469A (zh) * 2011-07-13 2013-01-16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和提供多待机模式的方法
US8954114B2 (en) 2011-07-13 2015-02-10 Mediatek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multi-standby mod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single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 with multiple subscriber numbers
TWI566573B (zh) * 2015-04-01 2017-0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對行動裝置進行網路個人化之方法
CN111741462A (zh) * 2020-06-29 2020-10-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应用权限变更获取方法、终端和usim
CN111741462B (zh) * 2020-06-29 2023-03-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应用权限变更获取方法、终端和usim
CN115002746A (zh) * 2022-04-21 2022-09-02 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SIM号码切换方法、eSIM卡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215490A1 (en) 2009-08-27
DE102009007284B4 (de) 2018-02-08
TW200937972A (en) 2009-09-01
CN102685859B (zh) 2015-07-15
TWI386097B (zh) 2013-02-11
CN101521931B (zh) 2012-05-30
CN102685859A (zh) 2012-09-19
DE102009007284A1 (de) 2009-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1931B (zh) 在移动系统中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及电子系统
US8954114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multi-standby mod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single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 with multiple subscriber numbers
CN103428833B (zh) 通信系统及对准轮询计时器的方法
CN105681568B (zh)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1541105B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装置发端通信请求的处理方法
US9043936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EP2735180B1 (en) Application selection for multi-sim environment
US8792940B2 (en) Methods for handling hands-free device by audio gateway device with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s and systems utilizing the same
CN102307342B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装置发端通信请求的处理方法
CN103959703B (zh) 用于管理用户提供接入令牌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17744A (zh) 双卡移动电话隐式待机方法
KR20100118386A (ko) 복수의 스마트 카드 장착이 가능한 이동 단말 및 그 이동 단말에서의 호 처리 방법
CN102176792B (zh) 操作蓝牙免持装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05554306B (zh) 移动终端及其双芯片系统升级方法
EP1434450A1 (en) Telephon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a telephone and a remote entity.
EP1720366A2 (en) System of remote access of mobile equipment to mobile telephony services
CN102958138B (zh) 用户识别卡自动选择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JP2009239810A (ja) 移動端末装置及びその機能切替方法
CN101282545A (zh) 多卡多待移动终端设备及其电话设置方法
CN100525333C (zh) 电话机
CN101662769A (zh) 电话业务认证的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2209148A (zh) 操作免持装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05744651A (zh)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KR20120010943A (ko) 어플리케이션 설치/운영 기능이 구비된 무선단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