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0542A - 光学取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光学取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0542A
CN101520542A CN200810081640A CN200810081640A CN101520542A CN 101520542 A CN101520542 A CN 101520542A CN 200810081640 A CN200810081640 A CN 200810081640A CN 200810081640 A CN200810081640 A CN 200810081640A CN 101520542 A CN101520542 A CN 101520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described optical
optical shooting
optical
thing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1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0542B (zh
Inventor
朱嘉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 Pi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 Pi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 Pi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 Pi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816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205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20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0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0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05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取像镜头,其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凸面面向物侧的正屈光度新月型非球面第一透镜;孔径光阑;凸面是面向像侧的负屈光度的新月型非球面第二透镜;正屈光度的非球面第三透镜,其透镜中心位于光轴上,透镜中心凸面是面向物侧而凹面是面向像侧,且自透镜中心向透镜边缘为正屈光度经过反曲点变成负屈光度;又该光学取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0.5<f1/f<1.0;-0.3<f2/f<-1.0;0.05<d3/f<0.2;(R21-R22)/(R21+R22)<0.15;f、f1、f2为本取像镜头系统和第一、二透镜的有效焦距,d3为第一透镜像侧面至第二透镜物侧面的距离,R21、R22为第二透镜物、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本发明可有效修正像差,使取像镜头具有高解析度而又能有效缩小镜头长度,可小型化且成本低,提升镜头的应用性。

Description

光学取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光学取像镜头,尤指一种针对手机镜头或使用CCD(电荷藕合装置)或CMO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影像感测器的镜头而提供的由三镜片构成的高性能、全长小且低成本的光学取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不断地朝向轻薄短小以及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而电子产品中如:数码相机(Digital Still Camera)、电脑相机(PC camera)、网路相机(Network camera)、移动电话(手机)等已具备取像装置(镜头)之外,甚至个人数字助理(PDA)等装置也有加上取像装置(镜头)的需求;而为了携带方便及符合人性化的需求,取像装置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同时也需要有较小的体积与较低的成本,始能有效提升该取像装置的应用性,尤其是应用于行动电话(手机)上,上述需要或条件更为重要。
而由于传统的球面研磨玻璃透镜的材质选择性较多,且对于修正色差较为有利,已广为业界所使用,但球面研磨玻璃透镜应用在焦数(f number)较小以及视场角(field angle)较大的情况时,球差及像散等像差的修正仍较困难;而为了改善上述传统的球面研磨玻璃透镜的缺点,目前的取像装置已有使用非球面塑胶透镜或使用非球面模造玻璃透镜,以获得较佳的成像品质,如美国发明专利:US2007/0091457、US 6,515,809、US 7,262,925、US 2007/0195432、US2005/0128334,或如日本专利JP 2007-121820、JP2005-352317、JP 2004-163786、JP 2007-094113、JP 2005-338234JP 2007-047513、JP 2006-098976等,多件包含三透镜(lens elements)的光学取像镜头结构设计;而上述多件发明专利的结构设计之间的差异处或技术特征则只是决定于以下各种因素的变化或组合而已:各件专利中该三透镜之间对应配合的形状设计不同,如第一、二、三等三透镜皆为新月型(meniscus shape)透镜,或第一、二透镜为新月型而第三透镜为平凹型(plano-concave shape)或平凸型(plano-convexshape);及/或各件专利中该三透镜之间对应配合的凸面/凹面方向不同,如第一/二/三等三透镜的凸面/凹面可安排在物侧/像侧等多种变化组合;及/或各件专利中该三透镜之间对应配合的屈光度(refractive power)正/负不同,如第一、二、三等三透镜的屈光度依序为正、负、正或正、正、负等不同变化组合;及/或各件专利中该三镜片组/镜片之间的相关光学数据,如f(取像镜头系统的有效焦距)、d(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距离)、R11(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f1(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3(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等,分别满足不同的条件,如日本特许第3717488号专利等;由上可知,就三透镜的光学取像镜头的设计而论,其现有技术在设计光学取像镜头技术领域,是为各种不同光学目的的应用,而产生不同的变化或组合,因其使用透镜形状、组合、作用或功效不同,即可视为具有新颖性(novelty)或进步性(inventive step)。
近年为应用于小型相机、照像手机、PDA等产品,其取像镜头要求小型化、焦距短、像差调整良好,在各种小型化的三透镜取像镜头设计中,以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及具有反曲点变化正负屈光度的第三镜片,最可能达到小型化的需求,如美国专利US7,145,736,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07/0070527、US2007/0091468、US2007/0070510、US2007/0146903、US2006/0061882、US2004/0190162、US2005/0270665、US2006/0152824,日本专利JP2005-345713、JP2005-189735、JP2006-098976、WO2006077663、WO2007039980、JP2006-047858、JP2006-178328,台湾专利TW255361、台湾专利公开号TW200639432、中国专利CN1670560、CN1873460等。然而,为再减小尺寸并具有良好的像差修正,本发明提出更实用性的设计,以简便地应用于行动电话(手机)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尺寸小且具有良好像质的光学取像镜头。
提供一种光学取像镜头,其沿着光轴排列由物侧(object side)至像侧(imageside)依序包含:一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a first lens of positive refractivepower)为一新月型非球面透镜且其凸面是面向物侧;一孔径光阑(aperturestop);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为一新月型非球面透镜且其凸面是面向像侧;一第三透镜为一正屈光度的非球面透镜,其透镜中心位于光轴上,且透镜中心凸面是面向物侧而凹面是面向像侧,且自透镜中心向透镜边缘为正屈光度经过反曲点(inflection point)变成负屈光度;且该光学取像镜头或透镜进一步满足以下条件:
0.5 < f 1 f < 1.0 - - - ( 1 )
- 0.3 < f 2 f < - 1.0 - - - ( 2 )
0.05 < d 3 f < 0.2 - - - ( 3 )
R 21 - R 22 R 21 + R 22 < 0.15 - - - ( 4 )
H + H t &GreaterEqual; 0.5 - - - ( 5 )
N d 1 &GreaterEqual; 1.5 - - - ( 6 )
v d 1 &GreaterEqual; 55 - - - ( 7 )
v d 2 &CenterDot; N d 2 &GreaterEqual; 29.5 - - - ( 8 )
N d 3 &GreaterEqual; 1.4
v d 3 &GreaterEqual; 42 - - - ( 10 )
其中,f为本取像镜头系统的有效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d3为第一透镜像侧面至第二透镜物侧面的距离,R21为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2为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H+为第三透镜反曲点至其垂直于光轴的交点的长度(也就是反曲点至光轴的垂直距离),Ht为第三透镜最大光学有效点至其垂直于光轴的交点的长度(也就是最大光学有效点至光轴的垂直距离),Nd1为第一透镜的折射率,νd1为第一透镜的阿贝数,Nd2为第二透镜的折射率,νd2为第二透镜的阿贝数,Nd3为第三透镜的折射率,νd3第三透镜的阿贝数;藉此,使本发明可有效修正像差,使取像镜头具有高解析度而又能有效缩小镜头长度,达成小型化且较低成本的功效,从而提升取像镜头的应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的场曲(field curvature)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的畸变(distortion)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的场曲(field curvature)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的畸变(distortion)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成像的场曲(field curvature)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成像的畸变(distortion)图。
附图标记说明:L1-第一透镜;11-(第一透镜)物侧面;12-(第一透镜)像侧面;13-孔径光阑;L2-第二透镜;21-(第二透镜)物侧面;22-(第二透镜)像侧面;L3-第三透镜;31-(第三透镜)物侧面;32-(第三透镜)像侧面;4-红外线滤光片;5-影像感测器;d2-光轴上第一透镜物侧面至像侧面距离;d3-光轴上第一透镜像侧面至第二透镜物侧面距离;d4-光轴上第二透镜物侧面至像侧面距离;d5-光轴上第二透镜像侧面至第三透镜物侧面距离;d6-光轴上第三透镜物侧面至像侧面距离;d7-光轴上第三透镜像侧面至红外线滤光片物侧面距离;d8-光轴上红外线滤光片物侧面至像侧面距离;d9-光轴上红外线滤光片像侧面至影像感测器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加明确详实,兹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将本发明的结构及技术特征详述如后:
参照图1所示,其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是三镜片式光学取像镜头,其沿着光轴Z排列由物侧(object side)至像侧(image side)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L1、一孔径光阑(aperture stop)13、一第二透镜L2、一第三透镜L3、一红外线滤光片(IR cut-off filter)4及一影像感测器(imagesensing chip)5;取像时,物(object)的光线是先经过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后,再经过红外线滤光片4而成像于影像感测器5上。
该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光度,其为一新月型非球面透镜,可利用折射率Nd1大于1.5,阿贝数νd1大于55的玻璃或塑胶材质制成,且其物侧面(面向物侧)11是凸面而像侧面(面向像侧)12是凹面,又其物侧面(凸面)11及像侧面(凹面)12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或双面皆为非球面。
该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光度,其为一新月型非球面透镜,可利用折射率Nd2与阿贝数νd2乘积大于29.5,或折射率Nd2大于1.56及阿贝数νd2大于19的玻璃或塑胶材质制成,且其物侧面(面向物侧)21是凹面而像侧面(面向像侧)22是凸面,又其凸面21及凹面22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或双面均为非球面。
该第三透镜L3是一具有正屈光度或负屈光度的非球面透镜,可利用折射率Nd3大于1.4,阿贝数νd2大于42的玻璃或塑胶材质制成,其透镜中心的凸面是面向物侧(即物侧面31的中心是凸面)而凹面是面向像侧(即像侧面32的中心是凹面),且自透镜中心向透镜边缘为正屈光度经过反曲点(inflection point)变成负屈光度,其断面(如图1所示)形成中央下凹而两边凸出的形状,如M字型,也就是在波浪状像侧面32及物侧面31上其透镜中心(中央区)的凹面(或凸面)是向外逐渐变化弧度(曲率)而在透镜边缘(外围区)转变成凸面(或凹面),因此在凹凸弧面转变之间形成一反曲点(inflection point);当以任一切线经过反曲点并与光轴以垂直交叉,自反曲点至光轴的距离为正屈光度范围的透镜高度,记为H+,即第三透镜L3反曲点至光轴Z的垂直距离;第三透镜的最大光学有效点至其垂直于光轴Z的交点的长度,记为Ht,即第三透镜最大光学有效点至光轴Z的垂直距离;H+与Ht的比值为正屈光度变换至负屈光度的范围大小,为能有良好的成像效果,正屈光度的范围应大于50%为较佳,即满足式(5)的条件。
该红外线滤光片(IR cut-off filter)4可为一镜片,或利用镀膜技术形成一具有红外线滤光功能的薄膜。
该影像感测器(image sensing chip)5包含CCD(电荷藕合装置)或CMO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该孔径光阑(aperture stop)13是属于一种中置光圈,其是设于第一透镜L1及第二透镜L2之间,如图1所示;又该孔径光阑13亦可设于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凹面)12上。
取像时,物(object)的光线是先经过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后,再经过红外线滤光片4而成像于影像感测器(image sensing chip)5上。
又本发明三透镜式光学取像镜头满足下列式(1)~式(4):
0.5 < f 1 f < 1.0 ; - - - ( 1 )
- 0.3 < f 2 f < - 1.0 ; - - - ( 2 )
0.05 < d 3 f < 0.2 ; - - - ( 3 )
R 21 - R 22 R 21 + R 22 < 0.15 ; - - - ( 4 )
藉以有效缩小镜头的全长,并提升取像镜头的应用性。
再者,为使设计裕度加大,可进一步设计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或第三透镜L3,使其可为单一光学面为非球面或双面皆为非球面;而其非球面的方程式(Aspherical Surface Formula)为式(11)
Z = ch 2 1 + ( 1 - ( 1 + K ) c 2 h 2 ) + A 4 h 4 + A 6 h 6 + A 8 h 8 + A 10 h 10 + A 12 h 12 + A 14 h 14 - - - ( 11 )
其中,c是曲率,h为镜片高度,K为圆锥系数(Conic Constant)、A4、A6、A8、A10、A12、A14分别四、六、八、十、十二、十四阶的非球面系数(Nth OrderAspherical Coefficient)。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或第三透镜L3的材质为取像镜头的基本构成,其各可为塑胶或玻璃所制成,其组合方式包含:第一透镜L1及第三透镜L3由玻璃材质制成,第二透镜L2由塑胶材质制成;或第一透镜L1由玻璃材质制成,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由塑胶材质制成;或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皆由玻璃材质制成;或第一透镜L1及第三透镜L3由塑胶材质制成,第二透镜L2由玻璃材质制成;或第一透镜L1及第二透镜L2由塑胶材质制成,第三透镜L3由玻璃材质制成;或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均由塑胶材质制成;惟为满足实用目的,其各透镜的折射率与阿贝数,依各透镜的功能设计,分别满足式(6)~式(10)的条件。
藉上述结构,可有效修正像差及降低主光线角度,使本发明取像镜头具有高解析度而又能有效缩小镜头长度,若使用玻璃为透镜材质,可使用非球面玻璃透镜加工技术制成,减少透镜镜面加工难度,使取像镜头具有较小体积与较低成本,而提升取像镜头的应用性。
兹列举较佳实施例,并分别说明如下:
<第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1、2、3所示,其分别是本发明取像镜头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成像的场曲(field curvature)图及成像的畸变(distortion)图;
下列表(一)中分别列有由物侧至像侧依序编号的光学面号码(surfacenumber)、在光轴上各光学面的曲率半径(单位:mm)(the radius of curvature)、光轴上各面之间距d(单位:mm)(the on-axis surface spacing),各透镜的折射率Nd、各透镜的阿贝数(Abbe’s number)νd
表(一)
Figure A200810081640D00111
在表(一)中,光学面(Surf)有标注*者为非球面光学面,Surf 2、Surf STOP分别表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11与像侧面12光学面,Surf 4、Surf 5分别表示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21与像侧面22光学面,Surf 6、Surf 7分别表示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31与像侧面32光学面;又Fno为本实施例取像镜头的焦数(fnumber),f为取像镜头的焦距,FOV为取像镜头的场视角。
下列表(二)列有各光学面的非球面式(11)的各项系数:
表(二)
Figure A200810081640D00121
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是利用折射率Nd1为1.59、阿贝数νd1为62.67的玻璃材质制成;第二透镜L2是利用折射率Nd2为1.65、阿贝数νd2为25.95的塑胶材质制成;第三透镜L3是利用折射率Nd3为1.53、阿贝数νd3为43.93的玻璃材质制成;红外线滤光片4是使用BSC7玻璃材质制成。
本实施例的头系统有效焦距f为3.957mm,而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为2.44mm,第二透镜L2的焦距f2为-6.31mm,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12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距离d3为0.3332mm,第二透镜L2的光学面曲率半径分别为-0.6564、-0.8782mm;也就是:
f 1 f = 0.6166 ; f 2 f = - 1.5946 ; d 3 f = 0.0842 ;
R 21 - R 22 R 21 + R 22 = 0.1445 ; H + H t = 0.54 ;
可以满足条件式(1)~式(5)。
由上述表(一)、表(二)及图1至图3示,可知第一实施例取像镜头的镜头全长为4.02mm,藉此可证明本发明的取像镜头可有效修正像差,使取像镜头具有高解析度且又能有效缩小镜头长度,使本发明具有较小体积与较低成本,而提升本发明的应用性。
<第二实施例>
请参考图4、5、6所示,其分别是本发明取像镜头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成像的场曲图及成像的畸变图;
下列表(二)中分别列有由物侧至像侧依序编号的光学面号码、在光轴上各光学面的曲率半径R(单位:mm)、光轴上各面之间距d(单位:mm),各透镜的折射率Nd、各透镜的阿贝数νd
表(三)
在表(三)中,光学面(Surf)有标注*者为非球面光学面,Surf 2、Surf STOP分别表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11与像侧面12光学面,Surf 4、Surf 5分别表示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21与像侧面22光学面,Surf 6、Surf 7分别表示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31与像侧面32光学面;又,Fno为取像镜头的焦数(f number),f为取像镜头的焦距,FOV为取像镜头的场视角。下列表(四)列有各光学面的非球面式(11)的各项系数:
表(四)
Figure A200810081640D00141
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是利用折射率Nd1为1.59、阿贝数νd1为57.00的玻璃材质制成;第二透镜L2是利用折射率Nd2为1.699、阿贝数νd2为19.756的玻璃材质制成;第三透镜L3是利用折射率Nd3为1.522、阿贝数νd3为66.935的玻璃材质制成,红外线滤光片4是使用BSC7玻璃材质制成。
本实施例的镜头系统有效焦距f为3.793mm,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为2.86mm,第二透镜L2的焦距f2为-10.83mm,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12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距离d3为0.410mm,第二透镜L2的光学面曲率半径分别为-0.8048、-1.0733mm;即,
f 1 f = 0.754 ; f 2 f = - 2.855 ; d 3 f = 0.108 ;
R 21 - R 22 R 21 + R 22 = 0.1429 ; H + H t = 0.90 ;
可以满足条件式(1)~式(5)的条件。
由上述表(三)、表(四)及图4至图6示,可知第二实施例取像镜头的镜头全长为4.79mm。藉此本发明的取像镜头可有效修正像差,使取像镜头具有高解析度,其玻璃透镜更可使用非球面玻璃透镜加工技术制成,减少透镜镜面加工难度,而提升本发明的应用性。
<第三实施例>
请参考图7、8、9所示,其分别是本发明取像镜头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成像的场曲图及成像的畸变图;
下列表(五)中分别列有由物侧至像侧依序编号的光学面号码、在光轴上各光学面的曲率半径(单位:mm)、光轴上各面之间距d(单位:mm),各透镜的折射率Nd、各透镜的阿贝数νd
表(五)
在表(五)中,光学面(Surf)有标注*者为非球面光学面,Surf 2、Surf STOP分别表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11与像侧面12光学面,Surf 4、Surf 5分别表示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21与像侧面22光学面,Surf 6、Surf 7分别表示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31与像侧面32光学面;又,Fno为取像镜头的焦数(f number),f为取像镜头的焦距,FOV为取像镜头的场视角。
下列表(六)列有各光学面的非球面式(11)的各项系数:
Figure A200810081640D00152
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是利用折射率Nd1为1.586、阿贝数νd1为62.338的玻璃材质制成;第二透镜L2是利用折射率Nd2为1.573、阿贝数νd2为22.787的塑胶材质制成;第三透镜L3是利用折射率Nd3为1.421、阿贝数νd3为79.792的塑胶材质制成,红外线滤光片4是使用BSC7玻璃材质制成。
本实施例的镜头系统有效焦距f为4.308mm,而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为3.05mm、第二透镜L2的焦距f2为-9.65mm、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12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距离d3为0.483mm、第二透镜L2的光学面曲率半径为-0.8028、-1.0755mm;即,
f 1 f = 0.7079 ; f 2 f = - 2.240 ; d 3 f = 0.112 ;
R 21 - R 22 R 21 + R 22 = 0.145 : H + H t = 0.65
可以满足条件式(1)~式(5)条件。
由上述表(五)、表(六)及图7至图9示,可知第三实施例取像镜头的镜头全长为4.83mm。藉此本发明的取像镜头可有效修正像差及降低主光线角度,使取像镜头具有高解析度,而提升本发明的应用性。
其中,图2、5、8所表示的场曲曲线图为随像高变化而对应变化的误差量,横坐标表示误差量,单位为毫米;纵坐标表示像高(包括切向及径向),且定义最大像高为1.0,最小值即光轴处像高为0,按比例将像高映射到Y轴。其中两条曲线S、T分别表示径向及切向变化误差。从图中可见,在像的边缘误差量小,这说明在像的边缘仍能够保证具有较低的误差量,亦即在像的边缘仍保持较小场曲。
在第3.6.9图所表示的畸变曲线图中,畸变量(横坐标)随像高(纵坐标)变化而变化,其中,横坐标表示畸变量,单位为畸变量与真实值相比的百分比;纵坐标表示像高(包括切向及径向),且定义最大像高为1.0,最小值即光轴处像高为0,按比例将像高映射到Y轴。在整个像的高度上畸变量低于一般要求,这说明本镜片系统所成的像具有较小的畸变。
以上所示仅为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变更,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光学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沿着光轴排列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光度,其为一新月型非球面透镜且其凸面是面向物侧而其凹面是面向像侧;
一孔径光阑;
一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度,其为一新月型非球面透镜且其凸面是面向像侧而凹面是面向物侧;
一第三透镜,为一正屈光度的非球面透镜,其透镜中心位于光轴上,透镜中心凸面是面向物侧而凹面是面向像侧,且自透镜中心向透镜边缘为正屈光度经过反曲点变成负屈光度;
其中,满足以下条件:
0.5 < f 1 f < 1.0 ;
- 0.3 < f 2 f < - 1.0 ;
0.05 < d 3 f < 0.2 ;
R 21 - R 22 R 21 + R 22 < 0.15 ;
其中,f为本取像镜头系统的有效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d3为第一透镜像侧面至第二透镜物侧面的距离,R21为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2为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新月型第一透镜的凸面和凹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新月型第二透镜的凸面和凹面中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为非球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反曲点位置满足下列条件:
H + H t &GreaterEqual; 0.5 ;
其中,H+为第三透镜反曲点至光轴的垂直距离,Ht为第三透镜最大光学有效点至光轴的垂直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制成该第一透镜的光学材质满足下列条件:
Nd1≥1.5;
vd1≥55;
其中,Nd1为第一透镜的折射率,vd1为第一透镜的阿贝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的光学材质满足下列条件:
vd2×Nd2≥29.5
其中,Nd2为第二透镜的折射率,vd2为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光学材质满足下列条件:
Nd3≥1.4
vd3≥42
其中,Nd3为第三透镜的折射率,vd3为第三透镜的阿贝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及第三透镜是由玻璃材质制成,第二透镜是由塑胶材质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是由玻璃材质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是由玻璃材质制成,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是由塑胶材质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及第三透镜是由塑胶材质制成,第二透镜是由玻璃材质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是由塑胶材质制成,第三透镜是由玻璃材质制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是由塑胶材质制成。
CN2008100816404A 2008-02-27 2008-02-27 光学取像镜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05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816404A CN101520542B (zh) 2008-02-27 2008-02-27 光学取像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816404A CN101520542B (zh) 2008-02-27 2008-02-27 光学取像镜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0542A true CN101520542A (zh) 2009-09-02
CN101520542B CN101520542B (zh) 2011-02-16

Family

ID=41081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164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0542B (zh) 2008-02-27 2008-02-27 光学取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2054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3168A (zh) * 2010-03-04 2011-09-2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透镜系统
CN102466851A (zh) * 2010-11-03 2012-05-2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2608730A (zh) * 2011-01-20 2012-07-2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用光学透镜组
CN102736226A (zh) * 2010-03-04 2012-10-1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透镜系统
WO2021127832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4478A (ja) * 2003-09-10 2005-03-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光学機器
US7145736B2 (en) * 2004-12-13 2006-12-05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Lens assembly for an image sensor
CN201054035Y (zh) * 2006-12-26 2008-04-30 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镜片式光学取像镜头
CN201166731Y (zh) * 2008-02-27 2008-12-17 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取像镜头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3168A (zh) * 2010-03-04 2011-09-2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透镜系统
CN102193168B (zh) * 2010-03-04 2012-08-2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透镜系统
CN102736226A (zh) * 2010-03-04 2012-10-1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透镜系统
CN102466851A (zh) * 2010-11-03 2012-05-2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2466851B (zh) * 2010-11-03 2014-07-3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2608730A (zh) * 2011-01-20 2012-07-2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用光学透镜组
CN102608730B (zh) * 2011-01-20 2014-02-1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用光学透镜组
WO2021127832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0542B (zh) 2011-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02289U (zh) 光学影像撷取系统
CN202256847U (zh) 光学影像镜组
CN102681144B (zh) 摄像用光学镜片组
CN202854391U (zh) 影像系统镜组
CN202886713U (zh) 影像镜片系统组
CN102608731B (zh) 摄影用光学镜片组
CN202837657U (zh) 光学影像镜片系统组
CN102654635B (zh) 取像用光学镜头组
CN102466867B (zh) 光学摄像透镜组
CN103576295A (zh) 光学摄影镜片系统
CN202486402U (zh) 成像用光学透镜组
CN201273959Y (zh) 小型短后焦二镜片光学取像镜头
CN110376710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6199926B (zh) 光学镜头
CN104635320A (zh) 小型成像透镜系统
CN201837769U (zh) 三镜片光学取像镜头
CN100529829C (zh) 数码相机镜头
CN101604066B (zh) 广角二镜片光学取像镜头
CN101520542B (zh) 光学取像镜头
CN101604065B (zh) 具有短镜长的四镜片式光学取像镜头
CN201210194Y (zh) 具有短镜长的四镜片式光学取像镜头
CN201210195Y (zh) 广角二镜片光学取像镜头
CN102313971B (zh) 三镜片光学取像镜头
CN101726830B (zh) 小型短后焦二镜片光学取像镜头
CN201166731Y (zh) 光学取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Termination date: 201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