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6141A - 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16141A CN101516141A CNA2008102197235A CN200810219723A CN101516141A CN 101516141 A CN101516141 A CN 101516141A CN A2008102197235 A CNA2008102197235 A CN A2008102197235A CN 200810219723 A CN200810219723 A CN 200810219723A CN 101516141 A CN101516141 A CN 1015161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network
- local area
- grid
- mobile communicat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系统,其包括:网格局域网络,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网格接入装置;网格接入装置,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利用链路并行传输技术将分组数据转发给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用于接收所述网格接入装置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因特网。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本发明为移动终端提供稳定、高速率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具有部署方便、组网灵活、维护容易的特点;通过链路并行传输技术灵活调整网格局域网络接入因特网的带宽,使得接入互联网的带宽高,且具有负载均衡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环境下的无线宽带接入能够让用户在移动环境中方便地接入因特网,实现视频点播(VoD)、电话联络、网上办公、移动电子商务、图像传输和网络游戏等各种应用功能。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移动环境下用户的无线宽带接入需求越来越大,该服务的提供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如:据国际权威咨询机构研究预测,到2008年,旅客列车每年无线网络热点服务的市场需求将达到4.2亿美元。如何在移动环境中提供稳定、高带宽的无线网络覆盖,是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中面对的难题。
移动环境是指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移动设备中无法部署有线网络的场景,这些场景一般采用行业专有的通信系统,如:GSM-R火车通信系统、V/UHF卫星地空通信系统、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如下缺点:部署行业专网成本高且和通用的无线通信网络通信复杂,且服务仅限于一些特殊场所和行业;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由于多普勒效应和频繁越区切换的影响,信道的带宽和通信质量下降,不能满足用户无线宽带接入的要求。
为了普及更多的消费群体,以及降低成本,业内将移动环境中的终端直接接入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环境内的用户终端安装专用的网卡,通过GSM、CDMA、GPRS、EDGE、CDMA1X、TD-SCDMA、WCDMA、3G LTE(长期演进技术)或WLAN(无线局域网)等方式直接接入地面移动通信网络。每个用户通过一条链路和地面移动通信网络通信。移动通信网络直接和因特网相连,因此移动环境内的用户能够无线接入因特网。但是这种方案又存在以下缺陷:
(1)用户终端通常是在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内,从而有车体屏蔽效应,会对信号产生衰减,因此这种直连方式很难提供高质量稳定的宽带服务。
(2)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单链路接入的带宽比较小,且随着移动速度的增加会受到多普勒频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带宽下降,因此不能满足移动用户数据业务的带宽需要。
(3)每个用户占据一条链路和地面移动通信网络通信,但数据业务具有突发性,单个用户的带宽需求大小会发生变化。当用户的带宽需求低时,链路利用率低;而当用户带宽需求高时,单链路的带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这种方法的资源(带宽)利用率低,资源分配缺乏灵活性。
(4)现有用户终端通常内置WLAN网卡。WLAN适合进行热点覆盖,在移动环境下性能下降明显。因此,该技术方案不适合在移动特别是高速环境下使用。
为了进一步克服上述问题,业内又出现了另一种方案。该方案将移动环境下的Internet应用系统划分为汇聚网和接入网两部分。汇聚网是指移动环境内部的局域网,组成如下:WLAN AP分散部署在移动环境内,为各类客户端(笔记本电脑、无线摄像机、PDA、Wi-Fi电话等)提供Wi-Fi无线宽带接入服务;各个WLAN AP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网关,因此移动环境内部局域网的数据都汇聚到网关。接入网是指网关到地面主干网络之间的通信网络,该方案中网关采用WiMAX通信方式接入地面主干网络。和其它移动通信技术相比,WiMAX技术的数据传输速率高,无线覆盖半径大,因此适合移动用户的无线宽带接入。实际应用在中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达32Mbit/s的双向数据传输速率,稳定数据传输速率克保持在6Mbit/s。该系统的工作机制如下:移动环境内的客户端(笔记本电脑、无线摄像机、PDA、Wi-Fi电话等)以Wi-Fi方式接入WLAN AP,各个WLANAP的数据通过有线的方式汇聚到网关。网关再通过WiMAX网络接入地面WiMAX基站,从而接入因特网。但是该方案还是存在以下缺陷:
(1)WiMAX技术发展尚未成熟,地面WiMAX网络的建设尚未全面铺开。因此,WiMAX网络覆盖范围不如现有地面移动通信网络(2G、3G)广泛。且WiMAX与3GLTE技术的竞争尚未有定论,未来是否能大规模实施还不得而知。
(2)现在地面部署有技术成熟和覆盖范围广的移动通信网络(2G、3G、3GLTE等),该方案固定的采取WiMAX的通信方式,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移动通信网络的资源。
(3)WLAN AP需要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网关,但在移动装置如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内布线和维护麻烦,特别是在现有的车厢或舱体内新建无线接入网络时增加有线布线的难度很大。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系统,为移动终端提供稳定、高速率的无线网络接入。该系统包括:
网格局域网络,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网格接入装置;
网格接入装置,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利用链路并行传输技术将分组数据转发给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通信网络,用于接收所述网格接入装置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因特网。
作为本发明系统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网格局域网络包括:
网格回程网,其包括若干个接入点,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并传送给网关,所述接入点对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进行连续覆盖,没有信号盲区;
网关,用于将所述若干个接入点传送过来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网格接入装置。
所述网格接入装置包括:
网格局域网络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网格局域网络传输数据;
若干个移动通信网络通信模块,用于与其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传输数据;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通信网络通信模块从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到的数据,获取其网络信息和链路信息,用以选择移动通信网络;以及根据网格局域网络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获得业务信息,用以确定所选定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模块中的网卡数目,以实现数据的链路并行传输;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选择的移动通信网络和网卡数目,将所述通信模块从所述网格局域网络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并将分组数据传送给选择的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模块;
所述网格局域网络通信模块包括:
无线网格局域网接入模块,用于无线连接所述网格局域网络与所述网格接入装置;
有线网格局域网接入模块,用于有线连接所述网格局域网络与所述网格接入装置;
所述移动通信网络通信模块包括以太网卡、GSM无线接入网卡、CDMA无线接入网卡、GPRS无线接入网卡、EDGE无线接入网卡、CDMA1X无线接入网卡、TD-SCDMA无线接入网卡、WCDMA无线接入网卡、3G LTE无线接入网卡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网格接入装置工作在一个嵌入式操作系统上,其安装在移动终端所在的交通工具上。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移动终端将数据发送给网格局域网络;
B、所述网格局域网络将数据传送给网格接入装置;
C、所述网格接入装置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利用链路并行传输技术将分组数据转发给移动通信网络;
D、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接入因特网。
作为本发明系统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网格局域网络的接入点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过来的数据;
所述接入点将接收到的数据汇聚到所述网格局域网络的网关;
所述网格局域网络的网关将数据传送给网格接入装置。
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网格接入装置检测当前移动通信网络的状态,从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到的数据中获取其网络信息和链路信息,选择用于接入因特网的移动通信网络;
根据从网格局域网络接收到的数据,确定所选移动通信网络的网卡个数;
根据选择的移动通信网络和网卡个数,将从网格局域网络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并将分组数据转发给移动通信网络。
所述网格局域网络的网关和网格局域网络的接入点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网格局域网络的网关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网格接入装置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通过在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环境中部署网格局域网络,网格局域网络再通过网格接入装置,利用链路并行传输技术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从而接入因特网,为移动终端提供稳定、高速率的无线网络接入;网格局域网络的各个接入点与网关之间采用无线或有线方式连接,具有部署方便、组网灵活、维护容易的特点;且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成熟、覆盖范围广的地面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通过链路并行传输技术灵活调整网格局域网络接入因特网的带宽,使得接入互联网的带宽高,且具有负载均衡能力。
为使本发明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图1中网格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网格接入装置的协议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图4中步骤S02的流程图。
图6为图4中步骤S03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在移动环境下,移动终端通过WLAN Mesh网(网格局域网)接入互联网的方法和系统。通过在移动环境中部署WLAN Mesh网络,WLAN Mesh网络中的数据由Mesh接入装置通过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接入因特网。其中Mesh接入装置具有多模接入功能,在每种模式中均可以通过多个通信模块并行传输数据,使得移动环境下的移动终端可以高速接入互联网。通过在移动环境中部署WLAN Mesh网络,可以简化网络布线及网络维护;通过使Mesh接入装置工作于多种模式,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移动通信网络资源;Mesh接入装置通过采用多个通信模块同时并行传输数据,可以大大提高无线传输速率,也可以获得负载均衡和资源优化利用的效果,极大地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首先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该系统包括:
网格局域网络001,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网格接入装置;具体地,该网格局域网络部署在移动终端所处的移动环境中,例如移动状态下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因为网格局域网络具有稳定可靠、部署方便、组网灵活的优点,适合在移动环境下组网。网格局域网络包括:网格回程网,其包括若干个接入点101,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并传送给网关,和一个或多个网关102,用于将所述若干个接入点传送过来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网格接入装置。每个接入点(Mesh AP)的信号能够覆盖移动环境中的一片区域,并为信号覆盖区域内的客户端(笔记本电脑、无线摄像机、PDA、Wi-Fi电话等)提供WLAN接入;部署接入点的原则是:对移动环境进行连续覆盖、没有信号盲区、满足客户端业务需求和优化利用Mesh AP的资源。网关和Mesh AP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
网格接入装置002,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并转发给移动通信网络;网格接入装置安装于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移动装置上(外部或内部),Mesh接入装置工作在一个嵌入式操作系统上,由控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多模通信模块(即接入模块或网卡)组成。该接入装置具有多模接入功能,是指可以通过GSM、CDMA、GPRS、EDGE、CDMA1X、TD-SCDMA、WCDMA和3G LTE等多种模式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接入互联网。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具有部署广泛、技术成熟、支持移动性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适合为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移动环境中的业务提供互联网接入。控制模块获取WLAN Mesh网络的业务信息和各种模式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选择参考信息,并根据设置的选择策略选择通过某种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来接入互联网。Mesh接入装置可以配置多个相同模式的通信模块,每个通信模块分别建立一条链路和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基站通信,从而通过链路并行传输技术灵活调整WLAN Mesh网络接入互联网的带宽。链路并行传输技术由数据传输算法控制实现,合理的设计数据传输算法可以获得负载均衡和资源优化利用的效果,极大地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移动通信网络003,用于接收所述网格接入装置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因特网。
图2示出了图1中网格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具体包括:
网格局域网络通信模块3和4,用于与所述网格局域网络传输数据,通信模块3为无线接入通信模块,其通过无线接口10与网格局域网进行数据传输,通信模块4为有线接入通信模块,其通过有线接口11与网格局域网进行数据传输;
若干个移动通信网络通信模块5、6、7、8和9,用于与其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传输数据;分别是GSM、CDMA、GPRS、EDGE、CDMA1X、TD-SCDMA、WCDMA和3G LTE等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接入网卡;移动通信网络通信模块的种类数等于网格接入装置支持的接入网络数,同一种网络的网卡数目等于网格接入装置在该接入模式并行传输的最大链路数;这些通信模块通过通用或专用的接口(如PCMCIA、COM、USB等)插入Mesh接入装置。这些通信模块的功能为:接入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并向数据处理模块传输所接入网络的选择参考信息,例如网络信息和链路信息等。当某种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被选为接入网络时,属于该模式的多个通信模块可以同时建立链路和地面蜂窝移动通信基站通信,从而接入互联网。
控制模块1,用于根据所述移动通信网络通信模块从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到的数据,获取其网络信息和链路信息,用以选择移动通信网络;以及根据网格局域网络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获得业务信息,用以确定所选定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模块中的网卡数目,以实现数据的链路并行传输;
控制模块是网格接入装置的核心,其通过数据传输算法管理并行传输的多条链路实现链路并行传输技术。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总线和数据处理模块交互数据和控制信息,主要功能包括:控制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的各项操作都是由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总线发送指令控制的。这些操作包括:通信模块的驱动、配置、接口协议处理和数据的分组转发等;选择接入网络模式:从数据处理模块获取WLAN Mesh网络的业务信息,并从各种模式的蜂窝移动通信模块中获取网络选择参考信息,然后根据设置的网络选择策略来选择一种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接入互联网。选定接入网络模式后,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给数据处理模块,控制其驱动程序的执行;实现链路并行传输技术:选择接入网络模式以后,根据WLAN Mesh网络的业务信息,决定同时工作的网卡数目,并发送指令给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配置工作网卡,每个工作网卡建立一条通信链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模块设置数据处理模块中的数据传输算法,数据处理模块运行数据传输算法管理同一模式的多个工作网卡的通信链路,从而实现链路并行传输技术。
数据处理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选择的移动通信网络和网卡数目,将所述通信模块从所述网格局域网络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并将分组数据传送给选择的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模块;数据的分组转发和速率匹配:数据处理模块负责WLAN Mesh网络和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之间数据的交换。WLAN Mesh有线通信模块的数据传输速率高(可达到几十兆),而蜂窝移动通信模块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对比较低(一般为一兆左右)。因此,数据处理模块需要实现数据的分组转发和速率匹配。对于从WLAN Mesh网络传输到互联网的业务,数据处理模块将从WLAN Mesh无线/有线通信模块接收到的IP数据包根据数据传输算法分组转发到处于工作状态的蜂窝移动通信模块上,再由通信模块将数据从天线发送出去。对于从互联网传输到WLAN Mesh网络的业务,数据处理模块将从多个蜂窝移动通信模块接收到的IP数据包重新分组转发到WLAN Mesh无线/有线通信模块。
其中由于不同通信模块的通信协议和数据处理机制不同,各个通信模块需要在网格接入装置上安装驱动程序,从而提供接口供通信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之间交互数据和配置信息。因此,数据处理模块需要运行不同通信模块所需的驱动程序。同时,数据处理模块运行通信模块配置程序,并通过提供的接口配置通信模块的参数(如:IP地址、工作/休眠状态、功率等)。
接口协议处理:各种通信模块通过通用或专用的接口(如以太网口、PCMCIA、COM、USB等)插入网格接入装置,这些不同类型的接口采用不同的接口数据传输协议。当从通信模块检测到数据时,数据处理模块首先判别通信模块的接口类型,然后用相应的数据传输协议处理数据,提取IP数据包。当有数据发送时,数据处理模块按照控制模块选择的通信模式,首先判断相应模式通信模块的接口类型,然后将分组后的IP数据包按照相应的数据传输协议传送到通信模块。
针对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单链路带宽不够的问题,网格接入装置采用链路并行传输技术,使相同模式的多个通信模块并行传输多条链路和地面蜂窝移动通信基站通信。并行通信链路数目可以根据移动环境中Mesh网的带宽需求实时调整,因此能够灵活扩展系统的带宽,使之能够满足移动环境下客户端无线接入互联网的带宽需求。并行传输的链路由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数据处理模块的数据传输算法管理,从而实现链路并行传输技术。链路并行传输技术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网络设备和通信协议的条件下,使用专用的软件或软硬件结合的产品,把多条数据链路捆绑起来,形成一条逻辑上的高带宽数据链路,满足高带宽应用的需要。数据传输算法的功能是将从WLAN Mesh网络接收到的IP数据包分配到各条通信链路上传输。合理的设计数据传输算法,能够达到负载均衡和资源优化利用的效果,极大地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本发明通过链路并行传输技术解决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单链路接入带宽小的问题,可以灵活扩展系统的带宽,实现移动环境下WLAN Mesh网的无线宽带接入。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格接入装置的协议栈结构示意图。由于各个网卡和通信模块的协议栈都有媒体接入控制(MAC)层14和物理层15,因此,控制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需实现网络层12和逻辑链路控制层(LLC)13的功能。控制模块的控制机制、数据传输算法在网络层12和逻辑链路控制层13实现。选定接入网络模式后,逻辑链路控制层13通过与所选定通信模块的MAC层14和物理层15通信。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移动终端将数据发送给网格局域网络;
步骤S02,所述网格局域网络将数据传送给网格接入装置;
步骤S03,所述网格接入装置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利用链路并行传输技术将分组数据转发给移动通信网络;
步骤S04,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接入因特网。
图5为图4中步骤S02的流程图。步骤S0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21,所述网格局域网络的接入点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过来的数据;
步骤S022,所述接入点将接收到的数据汇聚到所述网格局域网络的网关;
步骤S023,所述网格局域网络的网关将数据传送给网格接入装置。
图6为图4中步骤S03的流程图。步骤S0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31,网格接入装置检测当前移动通信网络的状态,从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到的数据中获取其网络信息和链路信息,选择用于接入因特网的移动通信网络;连接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模块检测网络获取选择参考信息。这些选择参考信息包括网络信息和链路信息。网络信息主要是指各种模式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负荷信息,因为网络的负荷直接决定该网络对新增加用户的业务承载能力。链路信息主要是指各种模式网络接入链路的质量和业务支撑能力,如误码率、信噪比、最高速率、最低速率、平均速率等信息。控制模块采用选择策略选择用于接入因特网的移动通信网络,选择策略主要是指选择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模式的准则,如:满足WLAN Mesh网络的业务需求、优化利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资源、节省通信成本等。选择策略可预先配置在控制模块中,也可以根据移动环境下WLAN Mesh网络的接入策略而动态配置在控制模块中。
步骤S032,根据从网格局域网络获得的业务信息,确定所选移动通信网络的网卡个数;WLAN Mesh网络接收到的数据代表的业务信息,主要是指接入互联网业务的服务质量要求,如带宽、延时、误码率、优先级等。控制模块根据这些业务信息,实时的管理和配置所选定通信模式的各个网卡,使之处于工作状态或休眠状态,即确定所选工作网卡的数目。比如,当WLAN Mesh网络带宽需求大时,工作的网卡多;当带宽需求小时,工作的网卡少。每个处于工作状态的网卡建立一条链路和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基站通信,从而接入互联网。
步骤S033,根据选择的移动通信网络和网卡个数,将从网格局域网络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并将分组数据转发给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模块管理工作网卡的通信链路,利用数据传输算法将WLAN Mesh网络的数据分配到各条链路上传输,从而实现链路并行传输技术。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技术优点:
(1)为移动装置内的客户端提供稳定、高速率的无线网络接入。本申请提案提出在移动环境内部署WLAN Mesh网络,WLAN Mesh网络通过Mesh接入装置和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网络通信,从而接入互联网。解决了移动装置内的客户端直接接入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网络造成的通信不稳定、速率低的问题;
(2)系统具有部署方便、组网灵活、维护容易的特点。本申请提案提出在移动环境内部署WLAN Mesh网络,各个Mesh AP之间采用无线方式连接,在方便的地方也可以用有线方式连接Mesh AP,以增加网络的稳定性。从而解决在移动环境如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内部署有线网络难度大和维护麻烦的问题;
(3)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成熟、覆盖范围广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本申请提案中的Mesh接入装置具有多模接入功能,使得移动环境下的WLAN Mesh网络可以通过多种模式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如:GSM、CDMA、GPRS、EDGE、CDMA1X、TD-SCDMA、WCDMA和3G LTE等)接入互联网。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中采用固定单模接入方法而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和缺乏扩展性的问题;
(4)系统接入互联网的带宽高,具有负载均衡能力,且能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本申请提案中的Mesh接入装置配置多个相同模式的通信模块,每个通信模块分别建立一条链路和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基站通信,从而通过链路并行传输技术灵活调整WLAN Mesh网络接入互联网的带宽,解决单链路接入带宽小的问题。链路并行传输技术由数据传输算法控制实现,合理的设计数据传输算法可以获得负载均衡和资源优化利用的效果,极大地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以下是关于链路并行传输技术的介绍:
链路并行传输技术是指将多条链路捆绑起来,形成一条逻辑上的高带宽数据链路,满足高带宽应用的需要。该技术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网络设备和通信协议的情况下,通过专用的软件或软硬件结合的产品实现。目前,链路并行传输的思想在有线网络上的一种实现方法是Trunking(链路聚集)技术,而该思想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正处于研究阶段。
下面通过Trunking(链路聚集)技术介绍链路并行传输的思想和可实现性。
Trunking技术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网络设备以及原有布线的条件下,使用专用的软件或软硬件结合的产品,把多条数据通道捆绑起来,形成一条逻辑上的高带宽数据链路,满足高带宽应用的需要。而且,Trunking技术还可以增加网络的负载均衡能力以及容错性,极大地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Trunking目前已成为廉价实现高带宽的热门技术,有很多学者展开了深入地研究,也有一些公司推出了应用Trunking技术的产品。现有将Trunking技术应用到有线网络的研究相对将之应用到无线网络的研究多。3Com公司最近提出了下一代的Trunking技术即MPLA(多点链路聚集)。它一改以往的Trunking技术中仅仅采用点对点的链路捆绑方案,可以在多条路径上实现Trunking,甚至这条路径上包含了其它的交换机或网络设备。这样,当一个文件需传到另一台交换机上时,可以使用MPLA,把文件分成两半,分别采用不同的路径传送至目的交换机。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了系统可靠性和设备弹性,同时加快了文件传输速度,提高了整体性能。
Trunking可以捆绑任何相关的端口,也可以随时取消设置,这样提供了很高的灵活性。采用Trunking还可以提供负载均衡能力以及系统容错。由于Trunking实时平衡各个交换机端口和服务器接口的流量,一旦某个端口出现故障,它会自动把故障端口从Trunking组中撤消,进而重新分配各个Trunking端口的流量,从而实现系统容错。
实现Trunking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纯软件的办法,另一种方案是采用软硬件结合的办法。采用纯软件方案的产品有IP Metrics公司的NIC Express软件以及NSI公司的NSIs Balance Suite。它们宣称自己的产品可使Trunking一步到位,而且可以和任何厂商的网卡兼容。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纯软件产品要占用服务器端的CPU资源,由于需要实时保障网络的畅通和高速,服务器的CPU可能会不堪重荷。采用软硬件结合实现Trunking的厂商有3Com、Intel、Sun、Compaq(新太阳NS-2008)等,这样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服务器端CPU的负担,但仍需要它的运算来实现数据包的处理以及向Trunking端口的数据包分发。所以3Com、Intel等公司还在其硬件卡上配置了专用的芯片来完成计算任务,最大程度地减轻CPU负担。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无线传输中采用链路并行传输技术以并行传输多条链路的方式和地面主干网络通信,从而扩展系统的带宽。这种方法在原理和技术上是可实现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系统,其包括:
网格局域网络,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网格接入装置;
网格接入装置,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利用链路并行传输技术将分组数据转发给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通信网络,用于接收所述网格接入装置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因特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局域网络包括:
网格回程网,其包括若干个接入点,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并传送给网关,所述接入点对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进行连续覆盖,没有信号盲区;
网关,用于将所述若干个接入点传送过来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网格接入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接入装置包括:
网格局域网络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网格局域网络传输数据;
若干个移动通信网络通信模块,用于与其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传输数据;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通信网络通信模块从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到的数据,获取其网络信息和链路信息,用以选择移动通信网络;以及根据网格局域网络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获得业务信息,用以确定所选定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模块中的网卡数目,以实现数据的链路并行传输;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选择的移动通信网络和网卡数目,将所述通信模块从所述网格局域网络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并将分组数据传送给选择的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局域网络通信模块包括:无线网格局域网接入模块,用于无线连接所述网格局域网络与所述网格接入装置;
有线网格局域网接入模块,用于有线连接所述网格局域网络与所述网格接入装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通信模块包括以太网卡、GSM无线接入网卡、CDMA无线接入网卡、GPRS无线接入网卡、EDGE无线接入网卡、CDMA1X无线接入网卡、TD-SCDMA无线接入网卡、WCDMA无线接入网卡、3G LTE无线接入网卡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接入装置工作在一个嵌入式操作系统上,其安装在移动终端所在的交通工具上。
7、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移动终端将数据发送给网格局域网络;
B、所述网格局域网络将数据传送给网格接入装置;
C、所述网格接入装置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利用链路并行传输技术将分组数据转发给移动通信网络;
D、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接入因特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网格局域网络的接入点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过来的数据;
所述接入点将接收到的数据汇聚到所述网格局域网络的网关;
所述网格局域网络的网关将数据传送给网格接入装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网格接入装置检测当前移动通信网络的状态,从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到的数据中获取其网络信息和链路信息,选择用于接入因特网的移动通信网络;
根据从网格局域网络接收到的数据,确定所选移动通信网络的网卡个数;
根据选择的移动通信网络和网卡个数,将从网格局域网络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并将分组数据转发给移动通信网络。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局域网络的网关和网格局域网络的接入点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网格局域网络的网关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网格接入装置进行数据传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197235A CN101516141B (zh) | 2008-12-05 | 2008-12-05 | 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197235A CN101516141B (zh) | 2008-12-05 | 2008-12-05 | 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16141A true CN101516141A (zh) | 2009-08-26 |
CN101516141B CN101516141B (zh) | 2011-01-19 |
Family
ID=41040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2197235A Active CN101516141B (zh) | 2008-12-05 | 2008-12-05 | 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16141B (zh)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34758A (zh) * | 2010-04-09 | 2010-09-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逻辑端口节能实现方法及其设备与系统 |
CN102316603A (zh) * | 2010-07-05 | 2012-01-11 | Sk泰利西斯株式会社 | 无线局域网终端的移动网络连接装置 |
CN102685743A (zh) * | 2011-03-16 | 2012-09-1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wlan网络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2752222A (zh) * | 2012-07-18 | 2012-10-24 | 贝尔特物联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 4g多链路平衡以及数据链路智能选择通信系统 |
CN103001687A (zh) * | 2012-12-21 | 2013-03-27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接收gsm-r信号的接收装置 |
CN103024809A (zh) * | 2011-09-22 | 2013-04-03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无线网络速度的方法及无线网络装置 |
WO2013167047A2 (zh) * | 2012-10-30 | 2013-11-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lte的无线接入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3747475A (zh) * | 2014-02-13 | 2014-04-23 | 闪灵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mesh网络和p2p技术的WIFI终端运维方法及系统 |
CN104185236A (zh) * | 2013-05-23 | 2014-12-03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制式宽带移动通信技术的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
CN105869368A (zh) * | 2015-02-10 | 2016-08-17 | 韩华泰科株式会社 | 相机系统和控制所述相机系统的方法 |
CN106879072A (zh) * | 2017-02-24 | 2017-06-20 |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路移动数据通道实现数据分发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
CN107110911A (zh) * | 2015-01-13 | 2017-08-29 | 西塔尔技术有限公司 | 容错通信系统 |
CN109327875A (zh) * | 2018-11-02 | 2019-02-12 | 南京乾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4g模块的无线通信传输装置的传输方法技术领域 |
CN109362243A (zh) * | 2017-05-27 | 2019-02-1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通信网络架构、信令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0535826A (zh) * | 2019-07-16 | 2019-12-03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组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314661A (zh) * | 2020-02-26 | 2020-06-19 | 倪东杰 | 一种视频采集传输设备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54784B2 (en) * | 2006-08-16 | 2011-11-08 | Tropos Networks, Inc. | Wireless mesh network channel selection |
CN1960347A (zh) * | 2006-11-06 | 2007-05-09 | 吉林大学 | 无线车载网关系统 |
JP2008206102A (ja) * | 2007-02-22 | 2008-09-04 |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West Corp | メッシュ型無線lanを用いた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
CN100536588C (zh) * | 2007-05-30 | 2009-09-02 | 东南大学 | 面向危险环境监测的主动式传感器网络系统及移动节点装置 |
-
2008
- 2008-12-05 CN CN2008102197235A patent/CN101516141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34758A (zh) * | 2010-04-09 | 2010-09-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逻辑端口节能实现方法及其设备与系统 |
CN102316603A (zh) * | 2010-07-05 | 2012-01-11 | Sk泰利西斯株式会社 | 无线局域网终端的移动网络连接装置 |
CN102685743A (zh) * | 2011-03-16 | 2012-09-1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wlan网络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2685743B (zh) * | 2011-03-16 | 2015-10-0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wlan网络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3024809A (zh) * | 2011-09-22 | 2013-04-03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无线网络速度的方法及无线网络装置 |
CN103024809B (zh) * | 2011-09-22 | 2016-01-20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无线网络速度的方法及无线网络装置 |
CN102752222A (zh) * | 2012-07-18 | 2012-10-24 | 贝尔特物联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 4g多链路平衡以及数据链路智能选择通信系统 |
WO2013167047A2 (zh) * | 2012-10-30 | 2013-11-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lte的无线接入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3796279B (zh) * | 2012-10-30 | 2017-12-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lte的无线接入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3796279A (zh) * | 2012-10-30 | 2014-05-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lte的无线接入方法、系统及设备 |
WO2013167047A3 (zh) * | 2012-10-30 | 2014-0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lte的无线接入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3001687B (zh) * | 2012-12-21 | 2015-08-26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接收gsm-r信号的接收装置 |
CN103001687A (zh) * | 2012-12-21 | 2013-03-27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接收gsm-r信号的接收装置 |
CN104185236A (zh) * | 2013-05-23 | 2014-12-03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制式宽带移动通信技术的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
CN103747475A (zh) * | 2014-02-13 | 2014-04-23 | 闪灵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mesh网络和p2p技术的WIFI终端运维方法及系统 |
CN107110911A (zh) * | 2015-01-13 | 2017-08-29 | 西塔尔技术有限公司 | 容错通信系统 |
CN105869368A (zh) * | 2015-02-10 | 2016-08-17 | 韩华泰科株式会社 | 相机系统和控制所述相机系统的方法 |
CN106879072A (zh) * | 2017-02-24 | 2017-06-20 |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路移动数据通道实现数据分发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
CN109362243A (zh) * | 2017-05-27 | 2019-02-1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通信网络架构、信令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9327875A (zh) * | 2018-11-02 | 2019-02-12 | 南京乾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4g模块的无线通信传输装置的传输方法技术领域 |
CN110535826A (zh) * | 2019-07-16 | 2019-12-03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组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0535826B (zh) * | 2019-07-16 | 2022-01-11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组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314661A (zh) * | 2020-02-26 | 2020-06-19 | 倪东杰 | 一种视频采集传输设备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16141B (zh) | 2011-0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16141B (zh) | 一种移动终端与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 |
Aujla et al. | Data offloading in 5G-enabled software-defined vehicular networks: A Stackelberg-game-based approach | |
Tullberg et al. | The METIS 5G system concept: Meeting the 5G requirements | |
Dong et al. | Enhancing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using 5G-enabled smart collaborative networking | |
EP2803228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via a cellular network and an assistant wireless network | |
CN101248689B (zh) | 通过cpri接口传输以太网分组 | |
KR20160030523A (ko) | 복수의 네트워크 운영자들에게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스몰 셀 네트워크 아키텍처 | |
Idowu-Bismark et al. |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its key enabling technologies | |
CN104486172A (zh) | 一种基于lte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无线传输系统 | |
CN108260105A (zh) | 一种d2d通信方法及设备 | |
EP3267763B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07396397B (zh) | 异构多端口聚合的网络化资源共享方法 | |
Gao et al. | Uav based 5g wireless networks: A practical solution for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 |
CN108200601A (zh) | 一种基于数据优先级、链路状态和交通流密度的多链路选择方法 | |
WO2017133262A1 (zh) | 终端化小区基于sdn控制的带宽共享方法及带宽共享装置 | |
US20130016661A1 (en) |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IN A NETWORK SYSTEM, eNodeB AND NETWORK SYSTEM | |
CN110691117B (zh) | 一种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协议网关 | |
CN102387534B (zh) | 一种多功能融合的接入系统及方法 | |
CN106304204B (zh) | 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 |
CN210899219U (zh) | 基于多路径传输的网络中间设备及多路径传输网络架构 | |
CN105052197B (zh) | 数据分流控制装置和方法 | |
Zhang et al. | Routing and Packet Scheduling For Virtualized Disaggregate Functions in 5G O-RAN Fronthaul | |
Vilà et al. | Expanding Edge Computing deeper into Beyond 5G Radio Access Networks | |
Khan et al. | Using Green and Emerging Technology | |
CN109495361B (zh) | 多介质融合无线资源管理网络协同通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